隧道毕业论文
隧道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青花坪公路隧道综合设计学院(部)专业公路隧道与岩土工程长安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注:1、课题来源分为:国家重点、省部级重点、学校科研、校外协作、实验室建设和自选项目;课题类型分为:工程设计、专题研究、文献综述、综合实验。
2、此表由学生填写,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方可开题。
摘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交通设施建设的标准也越来越来高,在道路的修建中也越来越来重视行车的舒适性和环保,同时也要求提高其抵抗灾害的能力。
因此,为了顺应地形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满足线形要求,保证行车的安全经济,本设计根据陕西省蓝田县灞源乡地区的地质地貌情况,选定隧道方案。
隧道全长1800.00m。
在设计中,主要进行了隧道的结构、通风、照明、防排水及施工组织设计。
首先,选定隧道路线,确定洞口位置,然后进行合理的隧道几何设计和结构设计计算,并且通过计算分析说明其支护结构的合理性;通风照明方面,是在满足交通量和运营状况的条件下,通过计算结合施工的便利与否加以调整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中主要安排了监控量测、施工进度安排防排水等,并介绍了具体施工方法及其详细的施作过程。
关键词:隧道工程,设计,结构,通风,照明,防排水,施工组织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makes transport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nd more to high, built of the road is more and more to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comfor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t also requires improving its ability to resist disasters. Therefore, in order to follow the terrain to reduce environmental damage meet alignment requirements, ensuring safe economic, this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Shang Luo County in Shaanxi Province village area of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conditions, selected the bored tunnel approach. 1800.00m tunnel length.In the design of the tunnel structure, ventilation, lighting, drainage and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First of all, the selected routes, determine the entrance location, and then make reasonable tunnel geometry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 analysis and its support structure of rationality; ventilation and lighting, is to meet traffic and operation conditions, by calculating the combined construction of convenience or not adapted design; coordinate major arranged supervision, construction schedule and drainage, and so on, and describes specific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detailed procedures for the application.KEY WORDS: Tunnel engineering, design, structure, ventilation, lighting, drainag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目录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9)1.1设计原则概述 (9)1.3隧道建设地区工程地质条件 (10)1.3.1区域地形、地貌 (10)1.3.2水文与气象 (10)1.3.3地质条件 (11)1.4横断面设计 (12)1.4.1建筑限界 (12)1.4.2隧道内轮廓 (12)1.5隧道衬砌结构 (13)1.5.1围岩划分 (13)1.7通风设计 (14)1.8照明设计 (15)1.9洞门设计 (15)1.9.1洞口位置选择 (15)1.9.2洞门选择 (15)1.10施工方案 (16)1.10.1 施工方案设计 (16)1.10.2施工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17)1.10.3弃渣方案 (17)1.10.4施工中注意事项 (17)1.11环境保护 (18)第二章路线方案比选 (19)第三章二次衬砌内力计算 (20)3.1基本资料 (20)3.2荷载确定 (20)3.3衬砌几何要素 (21)3.3.1衬砌几何尺寸 (21)3.3.2半拱轴线长度S及分段轴长△S (21)3.3.3各分块接缝(截面)中心几何要素 (22)3.4计算位移 (23)3.4.1单位位移 (23)3.4.2载位移—主动荷载在基本结构中引起的位移 (24)3.4.3载位移 (28)3.4.4墙底位移 (30)3.5解力法方程 (31)3.6计算主动荷载和被动荷载分别产生的衬砌内力 (31)3.8计算衬砌总内力 (33)3.9衬砌截面强度验算 (34)3.10内力图 (35)第四章通风计算 (36)4.1隧道需风量计算 (36)4.1.1CO排放量 (36)4.1.2稀释CO的需风量 (38)4.1.3烟雾排放量 (38)4.1.4稀释烟雾的需风量 (40)4.1.5稀释空气内异味的需风量 (40)4.1.6考虑火灾时排烟的需风量 (40)4.1.7结论 (40)4.2单向交通隧道射流风机纵向通风计算 (41)4.2.1计算条件 (41)4.2.2内所需升压力 (42)第五章照明计算 (45)5.1基本资料(近期) (45)5.2基本参数(近期) (45)5.3灯具布置(近期) (46)5.4基本资料(远期) (47)5.5基本参数(远期) (47)5.6灯具布置(远期) (49)5.7结论 (50)5.8调光 (50)第六章施工组织设计 (51)6.1概述 (51)6.1.1工程内容 (51)6.1.2施工安排 (51)6.1.3施工顺序 (52)6.2施工方法及工艺 (52)6.2.1工程特点及主要技术措施 (52)6.2.2进洞施工方法 (53)6.2.3明洞施工 (53)6.2.4主要工序的施工 (56)6.2.5施工通风 (62)6.2.6施工用风、水、电 (63)第七章总结 (64)第一章设计总说明1.1设计原则概述拟建的高速公路位于陕西省蓝田县灞源乡,是连接将军岔和老庄沟的重要交通道路,该公路能有效解决当地交通问题,加强地区间交流,降低运输成本,节省运输时间,促进经济发展。
隧道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正文

隧道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正文绪论 (2)第一章隧道位置的选择及纵断面设计 (3)第一节隧道位置的选择 (3)第二节隧道纵断面设计 (3)一、坡道形式 (3)二、坡度大小 (4)三、坡段长度 (4)第二章洞门的选择及稳定性检算 (6)第一节洞口位置的选择 (6)一、选择洞口位置的原则 (6)二、用作图法确定进洞里程和洞口边、仰坡开挖线 (8)第二节洞门的选择及其稳定性检算 (10)一、洞门选择 (10)二、洞门强度及稳定性检算 (10)第三章衬砌形式的选择及强度检算 (24)第一节曲线隧道净空加宽 (24)一、加宽原因 (24)二、加宽值的计算 (25)第二节铁路隧道衬砌的形式及适用条件 (25)一、隧道衬砌形式 (25)二、隧道衬砌的构造要求 (28)第三节隧道衬砌强度计算 (29)一、隧道衬砌结构类型的选择 (29)二、隧道衬砌结构的检算 (29)第四节隧道的防排水措施及其它设备 (57)一、隧道防排水措施防水 (57)二.道床及轨道形式 (57)三、通风照明和供配电 (57)第四章新烧坡岭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58)第一节施工总原则 (58)一、工程概况 (58)二、施工原则 (59)第二节主要工程项目施工 (61)一、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 (61)二、主要工程项目施工工艺 (70)三、施工主要机械设备 (74)第三节施工要求及保证措施 (75)一、施工进度安排 (75)二、质量目标 (75)三、质量标准: (75)四、质量保证措施 (80)五、安全保证措施 (81)结束语 (85)致谢 (86)主要参考文献 (87)附录 (88)附图1:新烧坡岭隧道进口平面图附图2:新烧坡岭隧道出口平面图附图3:新烧坡岭隧道进口开挖线示意图附图4:新烧坡岭隧道出口开挖线示意图附图5:新烧坡岭隧道纵断面图附图6:新烧坡岭隧道洞门图附图7:新烧坡岭隧道VI级围岩衬砌图附图8:新烧坡岭隧道V级围岩衬砌图绪论为了达到各种不同的使用目的,在山体内或地面下修建的建筑物,统称为“地下工程”。
隧道工程论文

隧道工程论文《隧道工程》课程期末论文班级:姓名:学号:一、国内外隧道发展概况法国、英国、瑞士、奥地利、挪威、日本等发达国家,在21世纪已建成一批特长隧道,还有许多特长隧道在建设或在规划中.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铁路、公路隧道有95 00余座,总延长5200多公里;在建的铁路、公路隧道项目也很多,单是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隧道就有十多座;输水输气的隧道工程规模也很大;有已建成的和在建的LPG储油储气工程;已通车的城市地铁隧道总延长有200多公里;下穿江河及湖泊的各类用途的隧道已有十多条; 在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上我们有了较大的进步,克服了许多不良地质难题,甚至在地质禁区也能成功地建成隧道,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法技术。
21世纪前10年中,我国将有总长155km以上的公路隧道要投入建设,3km以上的特长隧道有数十座.在建和拟建的铁路中隧道含量很大,特长隧道数量很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天津将投入巨资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厦门将建一个可以全天候进出厦门岛的海底隧道’广东计划在深圳与珠海间建设一条30多公里长的海底隧道,还有拟建的6大跨海隧道。
更可贵的是有了相当数量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的管理技术骨干和专业设计、施工队伍。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发展中所存在的间题和不足,尤其是在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的运用程度和建设管理水平上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譬如工程决策缺乏长远的和全面的考虑,缺少环境保护和工程经济的合理比较;产业化程度低,施工机具、设备和建筑材料品种稀少、品质低劣;大型施工专用设备如盾构机、TBM掘进机、液压凿岩台车及其关键配件等仍依赖于从国外进口;建设管理十分落后,表现为工程质量水平不高,质量稳定性差,施工安全没有保证,人身事故率高;施工队伍专业化水平低,尤其施工现场上较高素质的管理技术人才奇缺,施工机械化水平、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
这些与国家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对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的需求是不相适应的。
某隧道施工工程技术设计毕业论文

某隧道施工工程技术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1)第1章设计原则及规 (1)1.1设计原则 (1)1.2设计技术参数 (2)1.3设计参考规和文献 (2)第二章工程概况 (4)2.1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4)2.2 气象、水文 (4)2.3 地形地貌 (4)2.4 区域地质构造 (4)2.5 新构造运动 (5)2.6断层 (5)2.7 地震 (6)2.8 地层岩性 (6)2.9 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 (7)2.10 不良地质现象 (9)2.11 隧道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9)2.12 隧道工程地质评价 (10)2.12.1 隧道分段工程地质条件及稳定性评价 (10)2.12.2 隧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 (11)2.12.3 环境地质 (12)第三章总体设计 (13)3.1 平面设计 (13)3.1.1 隧道平面选址 (13)3.1.2 平面线形设计 (13)3.2 横断面设计 (14)3.2.1 设计原则 (14)3.2.2 建筑限界 (14)3.2.3 隧道轮廓 (15)3.3 纵断面设计 (16)第四章衬砌结构设计及计算 (17)4.1 洞身衬砌设计 (17)4.1.1 洞身衬砌 (17)4.1.2 辅助施工设计 (19)4.2 洞身衬砌验算 (19)4.2.1 设计原则 (19)4.2.2 Ⅲ级围岩(独立编号) (20)4.2.3 Ⅴ级围岩计算书(独立编号) (34)4.3明洞段 (51)4.3.1 明洞衬砌设计 (51)4.4 洞门 (52)4.4.1 洞门设计 (52)4.4.2 洞门计算 (53)4.4.3 洞门验算 (54)第五章防排水设计 (58)第六章通风照明设计 (59)6.1 通风设计 (59)6.1.1 设计概述 (59)6.1.2 设计计算 (59)6.1.3 计算基本信息参数 (60)6.1.4 需风量计算 (61)6.2 照明设计 (67)第七章路面及装饰 (69)7.1 路面结构 (69)7.2 装 (69)第八章施工组织设计 (70)8.1 监控量测 (70)8.2 施工进度计划 (70)8.3 施工方案 (70)8.3.1 施工方法 (70)8.3.2 施工组织安排 (71)8.4 施工注意事项 (73)结论 (75)致谢 (76)参考资料 (77)第1章设计原则及规1.1设计原则隧道设计基于完整的勘测、调查资料,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和交通量及其构成,以及营运和施工条件,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环保比较,使隧道设计符合安全实用,质量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要求。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论文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摘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隧道工程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隧道工程作为一种特殊的地下工程,其施工过程涉及到许多技术问题和安全隐患。
本文主要分析了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对施工安全、质量控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引言公路隧道工程是连接山地、城市、岛屿等地形地貌的重要交通设施,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公路隧道工程的规模和数量逐年增加,施工技术也不断提高。
然而,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关键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以确保工程的安全、质量和环保。
二、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1. 地质勘探与预报技术: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准确的地质勘探和预报对于确保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目前,地质勘探方法主要包括钻探、物探、洞探等,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研究更加准确、高效的地质勘探和预报技术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2. 施工支护技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施工支护方案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目前,常用的施工支护技术包括喷锚支护、钢支撑、衬砌结构等。
如何根据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和优化施工支护技术,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3. 施工通风技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通风是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
目前,常用的施工通风技术包括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
如何根据隧道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条件,合理选择和设计通风方案,提高通风效果,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4. 施工排水技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水是一个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因素。
目前,常用的施工排水技术包括喷射排水、渗井排水、明排水等。
如何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合理选择和优化排水方案,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三、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控制和环境保护1. 施工安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隧道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青花坪公路隧道综合设计学院(部)专业公路隧道与岩土工程长安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注:1、课题来源分为:国家重点、省部级重点、学校科研、校外协作、实验室建设和自选项目;课题类型分为:工程设计、专题研究、文献综述、综合实验。
2、此表由学生填写,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方可开题。
摘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交通设施建设的标准也越来越来高,在道路的修建中也越来越来重视行车的舒适性和环保,同时也要求提高其抵抗灾害的能力。
因此,为了顺应地形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满足线形要求,保证行车的安全经济,本设计根据陕西省蓝田县灞源乡地区的地质地貌情况,选定隧道方案。
隧道全长1800.00m。
在设计中,主要进行了隧道的结构、通风、照明、防排水及施工组织设计。
首先,选定隧道路线,确定洞口位置,然后进行合理的隧道几何设计和结构设计计算,并且通过计算分析说明其支护结构的合理性;通风照明方面,是在满足交通量和运营状况的条件下,通过计算结合施工的便利与否加以调整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中主要安排了监控量测、施工进度安排防排水等,并介绍了具体施工方法及其详细的施作过程。
关键词:隧道工程,设计,结构,通风,照明,防排水,施工组织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makes transport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nd more to high, built of the road is more and more to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comfor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t also requires improving its ability to resist disasters. Therefore, in order to follow the terrain to reduce environmental damage meet alignment requirements, ensuring safe economic, this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Shang Luo County in Shaanxi Province village area of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conditions, selected the bored tunnel approach. 1800.00m tunnel length.In the design of the tunnel structure, ventilation, lighting, drainage and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First of all, the selected routes, determine the entrance location, and then make reasonable tunnel geometry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 analysis and its support structure of rationality; ventilation and lighting, is to meet traffic and operation conditions, by calculating the combined construction of convenience or not adapted design; coordinate major arranged supervision, construction schedule and drainage, and so on, and describes specific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detailed procedures for the application.KEY WORDS: Tunnel engineering, design, structure, ventilation, lighting, drainag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目录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9)1.1设计原则概述 (9)1.3隧道建设地区工程地质条件 (10)1.3.1区域地形、地貌 (10)1.3.2水文与气象 (10)1.3.3地质条件 (11)1.4横断面设计 (12)1.4.1建筑限界 (12)1.4.2隧道内轮廓 (12)1.5隧道衬砌结构 (13)1.5.1围岩划分 (13)1.7通风设计 (14)1.8照明设计 (15)1.9洞门设计 (15)1.9.1洞口位置选择 (15)1.9.2洞门选择 (15)1.10施工方案 (16)1.10.1 施工方案设计 (16)1.10.2施工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17)1.10.3弃渣方案 (17)1.10.4施工中注意事项 (17)1.11环境保护 (18)第二章路线方案比选 (19)第三章二次衬砌内力计算 (20)3.1基本资料 (20)3.2荷载确定 (20)3.3衬砌几何要素 (21)3.3.1衬砌几何尺寸 (21)3.3.2半拱轴线长度S及分段轴长△S (21)3.3.3各分块接缝(截面)中心几何要素 (22)3.4计算位移 (23)3.4.1单位位移 (23)3.4.2载位移—主动荷载在基本结构中引起的位移 (24)3.4.3载位移 (28)3.4.4墙底位移 (30)3.5解力法方程 (31)3.6计算主动荷载和被动荷载分别产生的衬砌内力 (31)3.8计算衬砌总内力 (33)3.9衬砌截面强度验算 (34)3.10内力图 (35)第四章通风计算 (36)4.1隧道需风量计算 (36)4.1.1CO排放量 (36)4.1.2稀释CO的需风量 (38)4.1.3烟雾排放量 (38)4.1.4稀释烟雾的需风量 (40)4.1.5稀释空气内异味的需风量 (40)4.1.6考虑火灾时排烟的需风量 (40)4.1.7结论 (40)4.2单向交通隧道射流风机纵向通风计算 (41)4.2.1计算条件 (41)4.2.2内所需升压力 (42)第五章照明计算 (45)5.1基本资料(近期) (45)5.2基本参数(近期) (45)5.3灯具布置(近期) (46)5.4基本资料(远期) (47)5.5基本参数(远期) (47)5.6灯具布置(远期) (49)5.7结论 (50)5.8调光 (50)第六章施工组织设计 (51)6.1概述 (51)6.1.1工程内容 (51)6.1.2施工安排 (51)6.1.3施工顺序 (52)6.2施工方法及工艺 (52)6.2.1工程特点及主要技术措施 (52)6.2.2进洞施工方法 (53)6.2.3明洞施工 (53)6.2.4主要工序的施工 (56)6.2.5施工通风 (62)6.2.6施工用风、水、电 (63)第七章总结 (64)第一章设计总说明1.1设计原则概述拟建的高速公路位于陕西省蓝田县灞源乡,是连接将军岔和老庄沟的重要交通道路,该公路能有效解决当地交通问题,加强地区间交流,降低运输成本,节省运输时间,促进经济发展。
隧道设计毕业论文

隧道设计毕业论文隧道设计:挑战与创新隧道设计是土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涉及到交通、能源、环境等众多领域。
在现代社会中,隧道的建设和设计对于城市发展和交通运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隧道设计的挑战与创新,以及对未来隧道建设的展望。
首先,隧道设计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
地质条件是隧道设计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但由于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地质勘探的难度较大。
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给隧道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需要工程师们充分考虑地质风险,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次,隧道设计还面临着环境保护的压力。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隧道设计需要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型。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隧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噪音、振动和空气污染等不良影响。
同时,隧道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生态保护,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另外,隧道设计还需要面对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交通需求不断增加,对隧道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师们需要考虑如何提高隧道的通行能力、减少拥堵,同时保证交通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这需要充分考虑交通流量、车速、车辆类型等因素,采用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和技术手段,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隧道设计的创新也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隧道设计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隧道施工技术的创新,如使用先进的隧道掘进机和钻孔爆破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此外,隧道材料的创新也是重要的方向,如使用新型材料来提高隧道的抗压能力和耐久性。
另外,隧道设计还可以结合智能交通系统和信息技术,实现隧道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
对于未来隧道建设,我们可以展望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未来的隧道设计可以更好地适应交通需求,提供更加安全和高效的交通服务。
同时,隧道设计还可以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结合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隧道毕业论文-公路隧道仰拱及洞身衬砌施工

毕业论文公路隧道仰拱及洞身衬砌施工目录一、工程简介二、公路隧道仰拱及洞身衬砌施工1、施工组织管理及人员配置2、施工机械设备3、施工场地布置4、施工工艺流程4.1、隧道仰拱施工4.2、隧道二次衬砌5、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6、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7、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8、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实习总结参考文献附录1附录2一、工程简介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淡溪镇,双角尖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左洞进口桩号为ZK119+370,位于R=3670m的曲线上,出口桩号为ZK121+810,位于R=1400m 的曲线上,隧道纵坡进口为-0.9%(2390.506米),出口为-2.95%(49.494米),隧道全长2440米(进口明洞17米,出口明洞17米,S-Va196米,S-Vc20米, S-IVa55米, S-IVb650米, S-IVc315米,S-IIIa1170米)。
右洞进口桩号为K119+430,位于R=3650m的曲线上,出口桩号为K121+805,位于R=1650m的曲线上,隧道纵坡进口为-0.9%(2320米),出口为-2.95%(55米),隧道全长2375米(进口明洞13米,出口明洞15米,S-Va95米,S-Vc82米, S-IVb605米, S-IVc300米,S-IIIa1265米)。
地质特点:隧道进口段为强风化泥岩,薄-中厚层状,节理裂隙极发育。
出口段为强-中化灰岩,中厚层状,节理裂隙极发育,洞身发育中~微风化泥岩、灰岩,局部夹页岩,围岩级别为Ⅴ、IV、III级,灰岩段溶蚀现象发育。
地下水位位于洞室以上,施工时洞室内会产生滴水及小股流水,遇裂隙密集段会产生涌水或突水、突泥。
双角尖隧道进口段地质主要以强风化泥岩、薄-中厚层状,节理裂隙极发育。
出口段为强-中风化灰岩,中厚层状,节理裂隙极发育。
2、自然特征地形地貌双角尖隧道穿越丘陵地貌,山体较矮,最大海拔高程493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毕业论文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论文公路隧道仰拱及洞身衬砌施工指导教师王迎春学生姓名王琪专业名称土木工程班级学号2015年5月毕业论文承诺书与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交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读期间所完成的学业的组成部分,同意学校将本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编入有关书籍、数据库保存,并向有关学术部门和国家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呈交复印件、电子文档,允许采用复制、印刷等方式将论文文本提供给读者查阅和借阅。
论文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目录一、工程简介二、公路隧道仰拱及洞身衬砌施工1、施工组织管理及人员配置2、施工机械设备3、施工场地布置4、施工工艺流程、隧道仰拱施工、隧道二次衬砌5、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6、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7、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8、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实习总结参考文献附录1附录2一、工程简介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淡溪镇,双角尖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左洞进口桩号为ZK119+370,位于R=3670m的曲线上,出口桩号为ZK121+810,位于R=1400m的曲线上,隧道纵坡进口为%(米),出口为%(米),隧道全长2440米(进口明洞17米,出口明洞17米,S-Va196米,S-Vc20米, S-IVa55米, S-IVb650米, S-IVc315米,S-IIIa1170米)。
右洞进口桩号为K119+430,位于R=3650m的曲线上,出口桩号为K121+805,位于R=1650m的曲线上,隧道纵坡进口为%(2320米),出口为%(55米),隧道全长2375米(进口明洞13米,出口明洞15米,S-Va95米,S-Vc82米, S-IVb605米, S-IVc300米,S-IIIa1265米)。
地质特点:隧道进口段为强风化泥岩,薄-中厚层状,节理裂隙极发育。
出口段为强-中化灰岩,中厚层状,节理裂隙极发育,洞身发育中~微风化泥岩、灰岩,局部夹页岩,围岩级别为Ⅴ、IV、III级,灰岩段溶蚀现象发育。
地下水位位于洞室以上,施工时洞室内会产生滴水及小股流水,遇裂隙密集段会产生涌水或突水、突泥。
双角尖隧道进口段地质主要以强风化泥岩、薄-中厚层状,节理裂隙极发育。
出口段为强-中风化灰岩,中厚层状,节理裂隙极发育。
2、自然特征地形地貌双角尖隧道穿越丘陵地貌,山体较矮,最大海拔高程493米。
地质条件双角尖隧道(ZK119+370~ZK121+810、K119+430~K121+805),基岩地层主要由二叠系灰岩与志留系泥岩、泥灰岩构成,基岩地层为向斜构造,双角尖隧道横穿双角尖山向斜的东、西两翼,双角尖隧道出口处的隧道仰坡存在顺层滑动问题,双角尖隧道亦存在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面,界面的可溶岩部位岩溶和地下径流十分发育,另外双角尖隧道存在含煤地层,可能有瓦斯气体。
二、公路隧道洞身仰拱及二次衬砌施工1、施工组织管理及人员配置经理部按高效精干的原则组建双角尖隧道施工指挥组指挥组组长由项目部副经理担任,组员由进、出口施工队队长、技术主管、副队长组成,本单位工程在项目经理部双角尖隧道施工指挥组组织下,由一工区隧道队负责进口段施工、二工区隧道队负责出口段施工,现场情况安排见《施工平面布置图》,组织机构框架图见下图:2、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机械由租赁分公司提供,进场前均已检查机械质量安全。
以下为机械数量,表二:机械数量统计表钢筋、钢架加工厂地布置为满足施工需要,隧道初期支护工程的拱架、钢筋、锚杆加工厂安排在隧道出口15M前,并且钢筋加工的相关机械均已通过质量安全检查,如工字钢冷弯机、切割机等。
供电系统在隧道口安装变压器分配到各隧道口为施工用电,左右线各一台,考虑到事故因素,左右线各配置1台能满足施工、生活需要的柴油发电机。
由于考虑到隧道进尺越来越深,我施工方考虑决定在车行横洞处安装一台变压器,以供左右线使用。
供风系统供风动力房选择在钢筋堆施工区,安设14m3的电动空压机供风,采用3寸钢管作为送风管道输送至施工现场,在用50mm 软风管引至各施工点。
混凝土拌和系统混凝土由混凝土分公司生产,拌合站位置距隧道接近500m距离。
4、施工工艺流程双角尖隧道支护参数表见表三表三:双角尖隧道支护参数表、隧道仰拱施工为减少隧道仰拱施工与出碴运输的干扰,采用仰拱栈桥施工,以保证隧道底部的施工质量,从根本上消除隧底质量隐患,确保结构稳定。
仰拱超前施工,为拱墙衬砌模板台车作业提供条件,并有利于文明施工。
仰拱混凝土由洞外搅拌站拌合,采用混凝土罐车运送至浇筑地点,采用溜槽自中间向两侧对称浇筑,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仰拱施工具体要求如下:(1)施工前,应将隧底虚碴、杂物、泥浆、积水等清除干净,并用高压风将隧底吹洗干净,超挖部分采用同等级砼回填,并进行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隧底重新进行处理。
(当遇到岩石基底,若厚度不够,采用打钻爆破的方式挖至设计厚度,对仰拱两侧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能与拱部二次衬砌能形成一个封闭的圆环)(2)仰拱钢筋采用洞外加工场集中加工,洞内现场安装绑扎,钢筋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和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钢筋加工严格按照技术部门所放大样及下料图加工,加工前钢筋应除锈、调直。
钢筋绑扎完毕后全部进行自检,并报监理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到工序施工。
(3)仰拱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现场拼装,并支立牢固,接缝处采用双面胶进行连接。
(4)仰拱应超前拱墙衬砌,超前距离不少于20m,且距掌子面距离符合设计要求(5)仰拱施工缝和变形缝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施作防排水工程。
(6)仰拱砼强度达到5MPa后允许行人通行,仰拱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允许车辆通行。
(7)仰拱填充施工仰拱砼终凝后才可进行填充砼的施工,仰拱填充同样采用仰拱栈桥施工,以保证不妨碍前方正常施工,并确保结构质量,为拱墙衬砌模板台车作业提供条件,并有利于文明施工。
混凝土采用砼罐车运送至洞内,采用溜槽自中间向两侧对称浇筑,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密实。
在施工填充砼前需进行高程测量以确保证其位置及标高准确无误。
仰拱填充施工要求如下:施工前,应将仰拱顶面虚碴、杂物、泥浆、积水等清除干净,并用高压风将仰拱顶面吹洗干净,并进行检查。
仰拱填充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现场拼装,并支立牢固,接缝采用双面胶进行连接。
仰拱填充宜紧跟仰拱进行施作,待仰拱强度终凝后立即进行仰拱填充施作。
仰拱填充施工缝和变形缝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施作防排水工程。
仰拱填充砼强度达到5MPa后允许行人通行,仰拱填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允许车辆通行。
(8)隧道仰拱防排水隧道的防排水遵循“排防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形成完整的防排水体系。
隧道一般段防排水主要技术措施为:横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位于衬砌基础和路面的下部,布设方向与隧道轴线垂直,是连接纵向排水盲管与中央排水管的水力通道,对横向盲管的检查,主要是接头应牢靠、密实,保证纵向盲管与中央排水管间水路畅通,严防接头处断裂,由纵向盲管排出之水在路面下漫流,造成路面翻浆冒水,影响行车安全;(横向盲管一定要埋至一定深度,保证其上部应有一定的缓冲层,以免路面荷载直接对横向盲管施压,造成横向盲管破裂或变形,影响其正常的排水能力。
)中央排水管中央排水管将衬砌背后的渗水汇集排出隧道,进入路基排水边沟,中央排水管采用带孔预制混凝土管段拼接而成,纵向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沉沙井和检查孔,其作用主要有:一是集中排放由上游管路流来的地下水;二是通过其上部的众多小孔(12mm左右)疏排路基中的各种积水。
施工时先挖基槽,整平基础,然后再铺设管段,最后回填压实。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处理管段基础,在软岩或断层破碎带区段施工中,应将不良岩(土)体用强度较高的碎石替换,并用C15素混凝土找平基面,使基础即平整又密实,为管段顺利铺设创造条件。
)施工中应特别注意检查基础的坡度,不仅总体坡度应符合要求,而且局部的几个管段间也应符合要求,尽量避免高低起伏。
管段铺设时,首先要保证将具有透水孔的一面朝上,管段逐个放稳后,再用水泥砂浆将段间接缝密封填实,待砂浆凝固后,应逐段进行通水试验,发现漏水,及时处理,之后用土工布覆盖管段透水孔,在横向盲管出口处注意与中央排水管的连接方式,回填时注意保护管段的稳定及其上部透水性。
、隧道二次衬砌隧道衬砌采用整体衬砌台车、厂制大模板、泵送砼施工,计划隧道每个洞口各配置1台台车。
隧道下半断面落底时仰拱必须及时封闭,仰拱和掌子面的距离不能超过30m,洞口段15m,使初期支护及早封闭成环;二次衬砌应尽快全断面施作,二衬距离仰拱不宜超过30m,施工时根据监控量测的结果及时修正。
当温度低于衬砌施工要求时,应搭建暖棚采取取暖措施。
(1)施工程序洞身衬砌施工主要包括仰拱衬砌、仰拱填充、拱墙衬砌等施工,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仰拱钢筋绑扎→立仰拱模板→仰拱砼浇注→立仰拱填充模板→仰拱填充砼浇注→土工布、防水板铺设→拱墙钢筋绑扎→台车及模板就位→安装挡头板及止水带(条)→拱墙砼浇注→养护→模板拆除。
(2)衬砌施工工艺见“混凝土衬砌施工工艺流程图”。
钢筋的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d为钢筋直径):①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
②受拉热轧光圆和带肋钢筋的末端,采用直角形弯钩时,直钩的弯曲直径dm 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
③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
④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作不小于90°的弯钩,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应作135°或180°的弯钩。
⑤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倍;弯钩端直线段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⑥钢筋接头搭接电弧焊时,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
帮条电弧焊时,帮条长度双面焊缝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不应小于1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