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工程毕业设计
铁路工程 毕业设计

绪论一、路基的作用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地位路基是轨道或路面的基础,它承受着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扩散。
在纵断面上,路基必须保证路线需要的高程;在平面上,路基与桥、隧连接组成完整贯通的线路。
在土木工程中,路基在施工数量、占地面积及投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路基工程包括路基本体工程、路基排水工程、路基防护和加固建筑物以及由于修筑路基而必须的改河、改沟工程等。
由这些工程组成完整的体系,以保证路基正常运行、良好的工作。
二、高速铁路路基的特点高速铁路运行速度快、技术标准高、对路基的要求严格,控制路基变形已成为高速铁路路基的最大特点。
因此,高速铁路路基与普通铁路路基的本质区别在于基床表层厚度增加,压实标准提高,同时对填料及路桥过渡段的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高速铁路路基也具有一般铁路路基的特点:1. 路基建筑在土石地基上并以土石为建筑材料;2. 路基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3. 路基同时受静荷载和动荷载的作用。
通过秦沈客运专线的工程实践,铁路技术人员对路基工程有了新的认识,路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达到了新的水平和标准。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有如下技术特点:1. 路基填筑质量标准高秦沈客运专线提出路基填筑采用双控制压实标准的新概念。
秦沈线路基施工标准较目前的国铁标准提高了很多,路基填筑根据不同部位,提出了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孔隙率n等压实标准。
2. 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强化结构铁路路基的基床表层是路基直接承受列车动荷载的部分,是路基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秦沈线首次在机床表层采用了60cm厚的级配碎石结构,其主要作用是:①增强线路强度,使路基更加坚固﹑稳定,并具有一定的刚度;②均匀扩散作用到基床表面的动应力,使其不超出下部基床的容许动强度;③隔离作用,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砟层;④防止雨水浸入使基床软化,防止发生翻浆冒泥等基床病害;⑤满足基床防冻等特殊要求。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

黄土路基的处理措施有:垫层法、强夯法、水泥搅拌桩、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法、浅层阻水方案和深层散水方案、冲击压实技术、灰土桩挤密法等。并分析了各种措施的处理效果;
影响路基沉降的因素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控制路基工后沉降的主要途径、步骤和措施.
3路基设计和沉降计算
地基设计包括桩网地基和非桩网复合地基。桩网地基设计包括CFG桩桩网复合地基和灰土挤密桩;非桩网地基设计包括板桩结构、DDC桩和水泥土挤密桩;介绍了桩网的加固原理,沉降计算模式、各种机路基沉降机理及其危害分析,熟悉各种控制沉降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第5-8周控制沉降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经济技术比较,沉降监测方案设计.
第9周整理、装订
指导教师签字
时 间
年月日
摘要
高速铁路代表了世界铁路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是21世纪交通运输的重大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需求激增,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由于高速铁路运行速度快、技术标准高、对路基的要求严格, 控制路基变形沉降已经成为客运专线路基的最大特点.路基变形最明显、危害最大的问题是路基沉降。路基沉降控制是一个涉及因素较多、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工程难题。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
题 目: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分析及控制
学 校:
专 业:
学 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日 期:
毕业论文
题 目
高速铁路黄土路基沉降分析及控制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铁道工程
承担指导任务单位
导师
姓名
导师
职称
一、主要内容
(1)黄土的介绍;
(2)路基产生沉降的机理分析;
(完整版)铁道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吉彪)

4、捣
选用级配合理的新石碴换填原接头石碴。捣固前,先拧紧各种螺栓,以加强接头整体性和防止捣后空吊板,起道时应将轨面抬平,不要形成过高的鼓包,保证捣固质量,拨道床要做到“三够一清”、捣固顺序从小腰向接头捣固,促使道砟向接头挤紧。这样既能防止低接头,又能消除高小腰、空吊版等病害,捣固后应立即回填并夯实拍好,保持道床均匀饱满。
④、夹板弯曲或折断。主要是顶部中央出现的细小裂纹,以后逐渐扩大。
⑤、混凝土轨枕损坏破裂,主要发生在轨下断面。
⑥、道床板结、溜坍沉陷、翻浆冒泥。前者主要发生在铺设混凝土轨枕并有马鞍形磨耗的地段。
(二)、
接头病害是复杂的,引起的原因又是有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钢轨材质不良,断面及接头部分淬火工艺不良等;二是列车动力的作用。
4、捣4
5、筛4
二、小半径曲线病害的预防与整治5
(一)、小半径曲线常见病害及成因分析5
1、钢轨伤损病害5
2、轨道几何尺寸易超限5
3、联接零件易松动,且破损率高5
4、易出现曲线“鹅头”5
(二)、防止小半径曲线产生病害的主要对策6
1、调整好小半径曲线各部尺寸是基础。6
2、对小半径曲线加强技术防范是保证。7
1、在冲击力的作用下,钢轨端部顶面上受到较大的压力,产生塑性变形。由于淬火和未淬火部分的硬度不同,形成鞍形打塌,未淬火的钢轨端部出现压塌或两根钢轨高低错牙。
2、钢轨和夹板发生永久挠曲,造成硬弯。
3、螺栓松动,弹性垫层变形,以及夹板和钢轨颏部接触面局部磨耗。
4、接头的冲击动力引起轨枕下道床的松动和沉陷,导致接头抵扣或空吊板。
铁道工程毕业设计 教学大纲

铁道工程毕业设计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20316Z11课程名称:毕业设计/ Graduation Project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16周/16先修课程:铁道工程专业规定的各门必修课以及满足总学分要求的若干门选修课、课程设计与综合实践、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等。
适用专业:铁道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 毕业设计指导书.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编;2. 与毕业设计具体任务题目相关的教材、技术资料、国内外专业期刊和会议论文等。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毕业实习与设计是整个教学计划中最后的教学环节,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与专业能力、实现培养目标最重要的综合性教学环节。
设置毕业实习与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与本学科相关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实验测试的能力的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铁道工程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巩固、深化和扩展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在完成设计的过程中,学习、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和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扩大所学铁道工程相关领域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掌握综合运用铁道工程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现代化工具,分析和解决铁道工程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熟悉根据设计题目或项目任务书,明确技术目标、识别关键技术环节、调研课题、查阅文献、了解法规政策或标准、确定解决方案、设计实验方案和测试的工作方法和方式;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铁道工程相关领域研究、开发和设计中进行创新的基本方法;了解和熟悉在工程设计中一般可能涉及的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和综合考虑或评估这些因素的可能影响的方法、方式。
铁路施工组织毕业设计

铁路施工组织毕业设计引言概述:铁路施工组织是铁路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施工计划、资源调配、施工方法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铁路施工组织的重要性和相关内容。
一、施工计划的制定1.1 施工计划的编制:包括施工时间、工序、工期等内容,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1.2 施工计划的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需要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
1.3 施工计划的优化: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和施工方法选择,优化施工计划,提高施工效率。
二、资源调配与管理2.1 人力资源的调配:根据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工人的数量和工种,确保施工队伍的稳定和效率。
2.2 物资资源的管理: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储存和使用,要确保物资供应的及时性和质量的稳定。
2.3 设备资源的配置:根据施工需要,合理配置施工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方法的选择3.1 土方开挖方法的选择: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土方开挖方法,确保施工的安全和效率。
3.2 筑路工艺的选择:包括路基处理、铺轨、架桥等工艺,要根据工程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选择。
3.3 施工机械的应用: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施工机械,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四、施工过程的控制4.1 施工进度的控制:通过施工计划的制定和调整,对施工进度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4.2 质量控制:采取严格的施工标准和质量检查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4.3 安全控制:制定施工安全规范,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五、施工总结与优化5.1 施工总结:对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为以后的施工提供参考。
5.2 施工优化:结合施工总结,对施工方法和组织进行优化,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5.3 施工创新:通过引进新技术和工艺,不断创新施工组织方式,提高施工水平和竞争力。
总结:铁路施工组织是铁路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涉及到施工计划、资源调配、施工方法等方方面面。
关于铁道工程的毕业设计范文

关于铁道工程的毕业设计范文一、引言。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你们唠唠我的铁道工程毕业设计。
这铁道工程啊,就像是给大地画上钢铁巨龙的艺术,超酷的。
二、工程概述。
1. 项目背景。
咱这个铁道工程是要连接两座城市,这两座城市就像两个好朋友,想要更亲密地交流,但中间隔着些距离,铁道就像那牵线的红娘。
这两座城市的经济都在蓬勃发展,贸易往来和人员流动越来越多,现有的交通方式有点跟不上趟儿了,所以铁道工程就提上日程啦。
2. 线路规划。
线路的规划可不容易,就像给铁道找一条最舒服的“床”。
我们要考虑地形地貌,避开那些大山包包和深深的河谷,要是铁道修在特别陡的地方,火车爬起来可费劲了,就像让小蚂蚁爬高楼。
还要考虑到沿线的城市和村庄,尽量靠近人口密集区,这样大家坐火车才方便嘛。
最后规划出来的线路啊,就像一条蜿蜒的丝带,巧妙地穿梭在城市和乡村之间。
三、铁道工程设计。
1. 轨道设计。
轨道就像是铁道的脊梁骨。
我们选用了重型钢轨,这钢轨就像硬汉一样,能承受住火车巨大的重量和冲击力。
枕木也很关键,它均匀地铺在钢轨下面,就像一个个小卫士,把钢轨稳稳地托住。
它们之间的间距啊,就像排队一样,排得整整齐齐的,这样火车跑起来才平稳,不会像喝醉酒的大汉东倒西歪。
2. 路基设计。
路基可是铁道的基础,得打牢喽。
对于不同的地质条件,我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
如果是软土地基,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我们会给它加固,往里面打桩啊,或者铺一些特殊的材料,让它变得像石头一样硬邦邦的。
要是遇到岩石地基,那也不能马虎,得把表面修整平整,让轨道能够舒舒服服地躺在上面。
3. 桥梁和隧道设计。
线路上有些地方地形特别复杂,有大河横在前面,或者大山挡住去路,这时候就轮到桥梁和隧道出马啦。
桥梁就像横跨在河上的彩虹桥,又漂亮又结实。
我们设计的桥梁要考虑到水流的冲击力、船的通行高度等等。
而隧道呢,就像钻进大山的神秘通道。
挖隧道的时候可小心了,要防止塌方,还要考虑通风和排水,可不能让火车在里面憋坏了或者被水淹了。
铁路施工组织毕业设计

铁路施工组织毕业设计一、引言铁路施工组织是指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根据施工任务的要求,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和施工人员,科学组织施工活动的过程。
本文旨在对铁路施工组织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设计,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二、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交通在我国的基础设施中占领重要地位。
铁路施工组织对于保证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某高速铁路项目为例,对铁路施工组织进行详细设计。
三、施工组织设计1. 工程概况该高速铁路项目位于某省,起点为A站,终点为B站,全长100公里。
项目包括路线、桥梁、隧道等多个施工单元。
2. 施工工序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施工要求,将铁路施工划分为以下几个工序:2.1 土方工程:包括挖土、填方、夯实等工作。
2.2 基础工程:包括桥梁、隧道等基础结构的施工。
2.3 铺轨工程:包括铺设轨道、固定轨道等工作。
2.4 电气化工程:包括供电系统、信号系统等的安装和调试。
2.5 竣工验收:包括铁路线路的检测和验收工作。
3. 施工方法根据不同的工序和施工要求,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3.1 土方工程:采用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进行土方施工。
3.2 基础工程:采用模板支护、钢筋混凝土浇筑等方法进行基础施工。
3.3 铺轨工程:采用铺轨机进行轨道铺设。
3.4 电气化工程:采用专业施工队伍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3.5 竣工验收:由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路线的检测和验收。
4. 施工人员与设备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要求,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和设备:4.1 施工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员、施工队长等。
4.2 设备:包括挖掘机、推土机、铺轨机、起重机等。
5. 安全措施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5.1 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5.2 安全设施: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网等设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5.3 安全监控:安装监控摄像头,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铁路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铁路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任务简介
本工程旨在设计一条长度为5000m的旅客列车铁路,设计速度为250km/h,达到国家三级铁路标准,确保其平稳运行、合理设计、安全可靠。
设计要求
- 确定线路设计方案及纵、横断面布置;
- 根据铁路标准设计相应的轨道、道岔和架桥方案;
- 确定供电、通信、信号设施的设计方案;
- 编制运输能力计算书,计算列车运行的通行能力、办理能力
和疏散能力;
- 确定总投资及分年度投资计划,并评估其经济效益。
设计方案
线路设计方案
铁路线路从起点至终点全长为5000m。
设起点纵坡、横坡、曲线半径等参数如下:
- 纵坡:1%
- 横坡:1/9
- 曲线半径:5000m
线路纵、横断面布置在附图中。
轨道、道岔和架桥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和线路情况,确定了轨道、道岔和架桥方案。
供电、通信、信号设施的设计方案
本项目的供电方式采用接触式架空电力传输方式。
对通信和信号设施方案进行了规划。
运输能力计算
通过对列车通行能力、办理能力和疏散能力的计算,确定了本项目的运输能力。
投资计划
对本项目的总投资及分年度投资计划进行了评估和计算,并评估了其经济效益。
总结
本工程按照国家铁路标准设计,通过对线路、轨道、架桥、供电、通信等方面的设计与规划,确保了铁路工程的安全、合理、可行。
经过计算和评估,该项目具备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高速铁路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专业:铁道工程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学习中心:太原学习中心院系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专业铁道工程年级学号姓名学习中心太原学习中心指导教师题目高速铁路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指导教师评语是否同意答辩过程分(满分20)指导教师(签章) 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章) 成绩答辩组组长(签章)年月日毕业设计任务书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开题日期:2012年 4 月1 日完成日期:2012 年 5 月9日题目高速铁路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题目类型:工程设计技术专题研究理论研究软硬件产品开发一、设计任务及要求确保高速铁路路堤填筑质量,为后续大面积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避免盲目施工给工程带来的损失,找出适合本地区施工的最佳方案,指导全线施工,特编制本方案。
1、确定本地区经济合理的填料,选定满足施工要求的压实机具、所用填料及压实条件下合理的送铺厚度、压实遍数和施工最佳控制含水量等工艺参数,选定经济、合理、准确的检测手段。
2、验证铁道部颁布《新建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为今后的铁路建设积累施工经验和现场检测数据。
二、应完成的硬件或软件实验三、应交出的设计文件及实物(包括设计论文、程序清单或磁盘、实验装置或产品等)四、指导教师提供的设计资料五、要求学生搜集的技术资料(指出搜集资料的技术领域)六、设计进度安排第一部分(周)第二部分(周)第三部分(周)评阅或答辩(周)指导教师:年月日学院审查意见:审批人:年月日诚信承诺一、本设计是本人独立完成;二、本设计没有任何抄袭行为;三、若有不实,一经查出,请答辩委员会取消本人答辩(评阅)资格。
承诺人(钢笔填写):年月日目录摘要…………………………………………( I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2.1 概述…………………………………………( 1 )2.2、试验段的设置…………………………………………( 2 )3 试验段试验的目的和范围…………………………………………( 2 )3.1 试验段试验的目的…………………………………………( 2 )3.2 试验范围…………………………………………( 3 )…………………………………………( 3 ) 4 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设备投入情况4.1参加施工人员进场情况…………………………………………( 3 )…………………………………………( 4 ) 4.2投入试验段施工的机械设备4.3 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 4 ) 备5 路基试验段的施工准备…………………………………………( 5 )5.1 测量工作…………………………………………( 5 )5.2 开挖排水沟…………………………………………( 5 )5.3基底处理…………………………………………( 5 )5.4填料选择和室内试验…………………………………………( 5 ) 5.5弃土场选择…………………………………………( 5 ) 5.6填前碾压…………………………………………( 6 )5.7断面复测…………………………………………( 6 )6 填筑施工方法…………………………………………( 6 )6.1填料来源和挖运方法…………………………………………( 6 )6.2工艺概述…………………………………………( 6 )6.3卸土控制………………………………………( 7 )6.4埋设沉降桩…………………………………………( 7 )6.5摊铺整平…………………………………………( 7 )6.6碾压…………………………………………( 7 )6.7压实检测…………………………………………( 8 )7 路基冻害的研究…………………………………………( 8 )7.1 基本的冻害情况…………………………………………( 8 )7.2 冻害成因的分析…………………………………………( 8 )7.3 整治原则…………………………………………( 9 )7.4 整治方法的检算………………………………………… ( 10 )7.5整治结果的评价………………………………………… ( 13 )摘要随着世界铁路的快速发展,国内高速铁路建设和既有线提速改造的大面积展开,解决制约既有线提速改造的路基填筑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需要编制一套适合既有线提速路基改造的技术条件和确定哪些线路路段需要优先进行改造的标准。
本文着重对南同蒲线既有线的路基设备及相关的内容进行了分析,结合几次国内提速的经验,通过对试验段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公式的推导,重点研究适合南同蒲线提速改造的路基条件;分析随着南同蒲线提速而产生的路基病害以及整治的方法,如何在南同蒲线的提速改造中结合既有的生产力布局调整来节省工程投资等问题。
从而得出南同蒲线提速路基的一般性有指导意义的规律,供线路的提速做参考,并对以后的既有线路的提速路基填筑做参考。
高速铁路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为确保高速铁路路堤填筑质量,为后续大面积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避免盲目施工给工程带来的损失,找出适合本地区施工的最佳施工方案,指导全线施工,特编制本方案。
1 编制依据1.1、铁道部颁布《新建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1.2、铁道部第二勘察设计院《改建铁路南同蒲线电气化工程提速部分路基设计对施工的技术要求》(初稿);1.3、铁道部颁布《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 1.4、铁道部颁布《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99);1.5、铁道部颁布《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TBJ102-96);1.6、南同蒲铁路改造提速工程施工图设计;1.7、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通知。
2 工程概况2.1 概述南同蒲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临汾段)第八合同段有关单位如下建设单位:太原铁路局南同蒲线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设计单位:铁道部第二勘察设计院监理单位:太原铁道学院建设监理科技公司施工单位: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本标段起迄里程K628+000~K661+000,全长33km,管段内现有4个车站,改造后保留4个车站。
本标段内共有15个双线绕行路段,均为新建线路,改造后的路基标准高(开通时速达200km/h),曲线半径大,符合线路提速要求。
提速改造主要项目为:路基加宽、绕行地段新建路基、新建桥涵及改造、轨道新铺、换岔、线路拨移及部分站场房屋、信号、通信、电力等相关配套工程。
在线路开通且路基稳定后,安排在本标段工程竣工前更换无缝线路。
本标段路基土石方155万m3,其中填方69万m3,挖方96万m3。
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Ⅰ级正线数目:双线限制坡度:7.2‟最小曲线半径:新建地段3500m。
困难地段2800m,个别地段2200m。
牵引种类:电力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2.2、试验段的设置根据本标段目前施工图到位情况以及征地拆迁、取土场、现场交通、水电情况等综合分析比较,将试验段定在K632+230~K632+430,全长200m,该地段原地貌为葡萄园、玉米地等经济作物区,填筑范围内设计无涵渠、通道等构筑物,具有填筑施工时连续、完整的优势。
地质情况:本标段地质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种植土、淤泥质黏土,层厚0.1~0.5m;②黏土,黄褐色夹灰色,硬塑,层厚1.2~3.0m③粉砂,黄褐色,中密,饱和,夹薄层黏土;层厚1.5~3.5m④黏土,青灰色,软~硬塑⑤地下水埋深:2.2~3.2m该段路基的地质及地表情况能代表本地区路基填方施工的特点。
该段路基设计基本情况为:路基顶宽12.1m,平曲线半径3500m,纵坡为6.0‟,平均填高3.5m。
设计主要工程数量为路堤本体填筑995m3,基床底层填筑5268 m3,换填渗水性材料3750 m3,挖除松软土3750m3,总填方量为10013m3。
3 试验段试验的目的和范围3.1 试验段试验的目的①.确定本地区经济合理的填料,选定满足施工要求的压实机具、所用填料及压实条件下合理的松铺厚度、压实遍数和施工最佳控制含水量等工艺参数,选定经济、合理、准确的检测手段。
②.验证铁道部颁布《新建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为今后的铁路建设积累施工经验和现场检测数据。
3.2 试验范围①.基床底层(基床下部1.9m范围内)填筑的施工工艺(含检测手段);②.基床以下部分路堤本体填筑施工工艺(含检测手段);③.路基基底沉降观测和路基面沉降观测。
4 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设备投入情况4.1参加施工人员进场情况①管理、技术、质检、检测人员已全部到位,人员名单及相关资料(见表1)表1:主要施工人员表②生产工人参加试验段施工的生产工人有工班长杨俊鹏和14名机械、汽车司机,均已经到位。
4.2 投入试验段施工的机械设备试验段路基填筑主要采用挖掘机开挖土方,自卸车装运土方,推土机初步平整,整动式压路机碾压,平地机修整填筑表面。
所需机械设备(见表2)表2:所需机械设备表4.3 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备(见表3)表3:测量、检测仪器设备表5 路基试验段的施工准备5.1 测量工作根据设计院的钉桩资料进行施工复测,恢复线路中间桩位,加密水准点,测量路基横断面,放出征地红线桩。
5.2 开挖排水沟沿着地界线挖出排水沟,排出原地面积水,沟深80cm,并每隔100m在路基两侧对称的开挖集水井,用水泵抽出积水。
5.3 基底处理根据地质资料和基底轻型动力原位测试结果(按照设计文件松软土地基承载力⌠0 < 150kPa),本段试验段路基在填筑前需进行基底处理。
根据设计文件及现场实际情况,需要挖除原地面以下50cm厚的种植土及淤泥质黏土,然后换填合适填料。
5.4 填料选择和室内试验经过详细调查,本标段内的利用方主要为砂黏土,属B组填料,满足《新建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路路基施工规范》及其他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基床底层填料选择A、B组填料或改良土;路堤本体填筑选择A、B组填料及C组填料中的块石、碎石、砾石等填料)根据土石方调配方案,试验段土源定于K633+820~K633+040段路基挖方。
对填方土进行取样后,分别进行颗粒筛分、土壤液、塑限、自由膨胀率、标准击实等试验以鉴定土壤类别并确定指导现场施工的相关指标。
根据取样检测表明,该土源为B组填料。
(详见编号为T2004-02-001、T2004-02-002的土工试验报告)5.5 弃土场选择因基底处理需挖除大量非适用路基填料的种植土及淤泥质土,故需选取合适的地点作为弃土场地。
本着环保、经济、合理的原则,经多次实地勘察,在本试验段方圆10km范围内未发现适用的弃土场,只有在K648+876处的汾河大桥上游岸边有一个多年废弃的水塘适用,可以联系征用,储量约5000m3,运距15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