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在医疗工作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护士的人际沟通实训报告

护士的人际沟通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护士作为医疗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护士的专业素养和沟通技巧,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护士人际沟通实训。

通过实训,我深刻体会到了人际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与患者、家属和同事进行沟通。

二、实训目的1. 提高护士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技巧,增强患者满意度。

2. 培养护士与同事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3. 增强护士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提升职业素养。

三、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通过参加培训课程,学习了人际沟通的基本理论、沟通技巧、情绪管理等内容。

2. 案例分析:分析了临床中常见的沟通问题,如患者投诉、医患矛盾等,探讨解决方法。

3. 角色扮演:模拟临床场景,进行患者入院、病情告知、心理疏导等环节的沟通演练。

4. 实践操作:在临床实践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观察并反思沟通效果。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方式,掌握了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角色扮演:在模拟场景中,我与同学进行角色扮演,锻炼了倾听、表达、反馈等沟通能力。

3. 实践操作:在临床实践中,我积极参与各项护理工作,如患者入院宣教、病情告知、心理疏导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五、实训成果1. 沟通技巧提升:通过实训,我学会了如何倾听患者需求,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信息,增强了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效果。

2. 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事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 情绪管理能力提升:通过学习情绪管理技巧,我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

六、实训反思1. 沟通技巧仍需提高:虽然通过实训掌握了基本的沟通技巧,但在实际工作中,仍需不断学习和实践,以提高沟通效果。

2. 注重情绪管理: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和家属的情绪波动较大,作为护士,我们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人际沟通在护理工作中应用论文

人际沟通在护理工作中应用论文

人际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摘要】临床护士沟通技巧在临床工作中的影响因素,护理人员虽已掌握了一定的护患沟通技巧,但仍需加强对沟通的认知及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学习,以提高护理质量[1]。

【关键词】护士沟通技巧护理质量【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272-01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人际沟通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在护理人员与病人的互动关系中所发生的任何事情,均需进行沟通,无论是搜集病人资料,或倾听家属的抱怨,以及进行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进行治疗操作和其它护理活动,没有沟通技巧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另一方面,在医疗系统中,以病人为中心形成的人际网络,包括:医师、护师、营养师、药剂师、检验师、后勤人员等,均以不同角色协助病人康复,如果护理人员能同其它人员有良好的沟通,病人的各种需求将更趋完善[2] ,所以,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及服务,除具备与患者及家属良好的人际关系外,与其它工作人员的沟通与合作也不容忽视,因此,我认为: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人际沟通处处存在,下面谈一下个人粗浅的认识。

1.做好沟通前的准备在临床,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护士是主动一方,病人是被动的一方。

一般来说,病人愿意与护士沟通信息,愿意尽快得到熟悉和重视,只要护士也愿意与病人沟通,双方沟通就有了基础。

首先护士不能把沟通当成任务,要发自内心愿意与病人交流,要有同情心和耐心,态度要诚恳,同时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了解病人的社会心理状态、经济状况、检查结果等等。

另外端庄的仪表、文雅的举止、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谦逊诚实的工作作风、整洁的服饰是一个护士职业素质的外在体现,在与病人初次见面时,这些往往可以留给病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病人更多的依赖与配合,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

2.留意病人的情绪,多听病人倾述了解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要注意观察病人对沟通的需求,不能强迫性沟通,不能让病人知道有一项沟通制度。

关于人际沟通在医院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作用的探讨

关于人际沟通在医院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作用的探讨

关于人际沟通在医院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作用的探讨沟通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沟通是达到护理目标的有效工具,沟通是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的必要桥梁,沟通是医护团队协同作战的坚实基础,沟通是护理人文关怀的具体实践;人际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包括连接作用、精神作用、调节作用。

标签:人际沟通;护理;重要性;作用一、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作为人与人之间信息、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人际沟通在护理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作用。

(一)人际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其一,沟通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护理来说,沟通本身就是工作内容之一。

入院时用于资料收集的征询沟通,操作前履行解释说明的告知沟通,帮助患者掌握康复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沟通,化解患者负面情绪时的心理护理沟通,等等,都已成为临床护理实践中非常重要工作内容和患者康复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

其二,沟通是达到护理目标的有效工具。

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

他之所以把语言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在他看来,语言可以治病,护理亦然。

护士不仅需要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情绪感受、心理状况、个体需求等,还需要通过沟通收集资料,实施解释告知,进行康复指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正是通过沟通体现护理,达到护理目标的。

其三,沟通是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的必要桥梁。

一方面,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可维持及增进护患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大多数患者对就诊医院尤其是医护人员是否满意,不仅仅在于他们能判断诊断、治疗处置以及护理措施是否优劣,更在于医护人员是否用心、是否耐心、是否真心关注和在意患者的患病体验和就医经历,而这一切都是通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沟通来表现的。

沟通中积极关注的沟通态度、恰当得体的语言运用、真诚有效的共情都能有助于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其四,沟通是医护团队协同作战的坚实基础。

患者的诊疗和康复是一个需要多科室、多人员、多部门合作完成的系统性工作,护士在工作中,不仅要和医生、科室的其他护士相互配合,协同作战,还要和医疗机构其他工作人员如药剂科、检验科、医院后勤、行政科室等工作人员协调合作,解决问题。

人际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人际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人际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人际沟通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它涉及到与患者、家属、医疗团队成员等各种人群的有效沟通。

以下是人际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 建立信任关系:护士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技巧来建立与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关系。

这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病情和治疗计划,并感到更舒适和安全。

2. 提供信息:护士需要清晰、准确地传达医疗信息和护理指导,以便患者和家属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并参与到护理过程中来。

3. 情感支持:护士需要对患者和家属的情感需求予以理解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4. 协调团队工作:护士需要与医生、其他护士以及其他医疗团队成员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协调的护理。

5. 解决冲突:护士需要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来缓解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成员之间的冲突或误解,以确保护理过程不受影响。

总之,人际沟通在护理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患者和家属关系、提供有效的护理和医疗信息以及确保整个医疗团队的协调工作。

- 1 -。

护理人际沟通

护理人际沟通

护理人际沟通在医疗护理工作中,人际沟通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技能。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建立信任关系,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护理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及其技巧。

护理人际沟通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护士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需求和感受,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例如,当患者感到疼痛时,护士需要通过倾听患者的表达和观察患者的非语言信号,了解疼痛的程度和性质,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缓解。

只有通过沟通,护士才能真正理解患者的需求,给予他们最合适的护理。

护理人际沟通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

对于患者来说,医院环境可能让他们感到紧张和不安。

护士的温暖和亲切的态度以及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建立起信任关系。

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护士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并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同时,信任关系也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接受护理措施和治疗计划,提高治疗效果。

护理人际沟通还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护士需要与医生、家属和其他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通过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护士可以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处理。

同时,在多学科团队中,护士需要与其他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只有通过良好的人际沟通,护士才能与其他人员进行合作,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在护理人际沟通中,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首先,护士需要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

倾听不仅仅是听到声音,还需要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

通过倾听,护士可以体会到患者的痛苦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关心。

护士需要运用适当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沟通包括面部表情、姿势、眼神等。

通过适当的非语言沟通,护士可以传递出友好和支持的态度,让患者感到安心和放松。

护士需要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

护理人际沟通需要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患者可以理解的语言,以便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技巧

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技巧

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技巧医患关系是指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医疗服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提升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促进医患之间更好的沟通,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而人际沟通技巧则是医生与患者之间进行有效交流和理解的重要工具。

下面将着重介绍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人际沟通技巧的应用。

首先,良好的医患关系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至关重要。

在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而患者则需要全面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的过程,以便能够积极参与治疗和遵循医生的建议。

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让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信任,患者更愿意与医生沟通,医生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解决病情并提供适当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效果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其次,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经常面临着焦虑、恐惧和疑虑等情绪。

这些情绪会影响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接受度和治疗效果。

而医生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倾听患者的需求和疑虑,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和治疗。

最后,人际沟通技巧在医患关系中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在与患者沟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倾听患者。

医生应该给予患者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尊重患者的意见,关注患者的感受。

只有通过倾听,医生才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恰当的治疗方案。

其次,要简洁明了地表达。

医学知识对于患者而言往往是较为陌生的,医生要学会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疾病的原因、治疗方案和可能的风险等信息,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和难以理解的术语。

再次,要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个人权利。

医生在与患者交流时,应保护患者的隐私,不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同时,医生应尊重患者的感受和意愿,在治疗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确保治疗是基于患者的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的。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沟通环境。

医疗环境通常是紧张的,医生应尽可能创造一个安静、温暖、舒适的治疗环境,以便有利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护士工作中的人际沟通与处理

护士工作中的人际沟通与处理

护士工作中的人际沟通与处理2023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护士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处理能力成为关键。

本文将探讨护士工作中的人际沟通与处理,以及如何在未来提高这些技能。

一、人际沟通在护士工作中的重要性护士需要与很多人沟通,包括病人、家属和医生等。

其中,病人是最重要的。

护士需要通过沟通了解病人的情况和需求,为病人提供最佳的医疗护理。

因此,良好的人际沟通技能是护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护士还需要与医生和其他医疗人员沟通,以便于共同制定和执行最佳的治疗方案。

护士需要在这些人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使得信息能够顺畅地传递和理解。

二、护士工作中的人际沟通难点在护士工作中,有一些比较难沟通和处理的情况。

比如,有些病人因为疾病和治疗的影响产生了精神上的变化,甚至会出现情绪失控和攻击行为。

这时候,护士需要遵循安全标准,并且通过沟通以及专业技能来处理这些情况。

此外,家属也是护士工作中需要沟通的重要对象。

有时候家属会因为病情不好而情绪失控或者不理解医疗的各项措施,这时候护士需要用专业知识和细心的沟通技巧,耐心地解释和解决问题。

三、如何提高护士的人际沟通和处理技能在未来,护士的人际沟通和处理技能将成为更为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技术的发展可以为护士提供更好的帮助。

比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护士提供更好的培训和练习机会。

这些技术将使得护士能够更加逼真地体验到各种情况,从而为实际工作提供更好的帮助。

另外,通过工作上的反思和学习,也可以提高护士的人际沟通和处理技能。

护士可以通过回顾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情况,评估自己的应对方式,并从中学习和提高。

同时,护士可以与其他同行进行交流和分享,共同进步和提高。

四、结论在未来,护士的人际沟通和处理技能将成为更为重要的一部分。

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沟通技能,以更好地服务于病人和医生。

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为护士提供了更好的培训和练习机会,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人际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人际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案例】
患者老王因患膀胱癌住进泌尿科,病痛与陌生的环境使他焦虑不安。责任护士小张主动对他 说:“你好,我是你的责任护士小张。如你有什么事,请找我,我会尽力帮助你。”安置好床位 后,小张边说边安慰患者:“我去请医生来看病,然后我陪你四处走走,很快你就会熟悉新的环 境了。”接着向他介绍同病室的病友。很快,患者熟悉了环境,减少了心理孤独和不安。
二、 协调同事关系
(一)医护关系沟通
1. 医护关系模式 传统:主导-从属型——护士从属与医生 现在:并列-互补型
2. 影响医护关系的主要因素
角色心理差位 角色压力过重 角色理解欠缺 角色权利争议
3. 医护关系的沟通技巧
加强沟通、真诚合作 主动宣传、避免矛盾 相互理解、主动配合 坚持原则,适当解释 互尊互学、以诚相待
老王住院后,病情不见好转。他少言寡语,情绪非常低落。这次,由于介入治疗后化疗反应 较重,老王更加不愿说话,干脆卧床不起,也不愿进食。这可急坏了护士小张!她想尽办法开导 老王,并掏钱为他买来了面条、稀饭,但屡遭拒绝。尽管患者不理不睬,但小张并没有放弃,轻 言细语地劝慰和鼓励,一汤匙一汤匙地为他喂饭,天天不忘陪老王唠叨自家的事。老王终于被感 动得流下了热泪。当老王病情好转即将出院时,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小张的服务非常满意。护士小 张向患者交待了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患者再次向小张表示谢意后出院。
请分析患者为什么投诉这位护士?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五)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沟通方法
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交流 全面认识护士的多角色功能 评估患者文化,因人施护 有效指导患者履行角色义务 尊重患者,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规范护理语言,避免理解分歧 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技巧
(六)护士与病人亲属的关系沟通
1. 病人亲属的角色特征 病人原有家庭角色功能的替代者 病人病痛的共同承受者 病人的心理支持者 病人生活的照顾者 病人护理计划制定与实施的参与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协调工作关系 一、医生的角色定位
(一)医生的使命 1991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颁发的 “医学生誓言”中强调:“健康所系,性命相 托。……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 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 艰辛,执著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这就是对医生神 圣使命的最好概括。
思考题: 1、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想一想怎样才能和拒绝治疗的患者进 行有效沟通,使其接受治疗,并建立良好的医 患关系? 3、简述口语和非语言在问诊和体格检查 中的应用。 4、想一想病历书写中常常会出现哪些错 误,如何避免这些错误?
再见
(一)问诊中的称谓技巧 初次见面,医生微笑着主动给患者打招呼, 给患者一个合适的称呼显得热情、亲切,可以缩 短与患者的距离,减少患者的不安。切忌用床位 号或门诊挂号称呼患者,这是对患者的不尊重, 容易引起患者的反感。 医生做简单的自我介绍时,除介绍自己的姓 名、职务外,还要介绍自己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 地位和作用,即对患者所负的责任。患者可以从 这种介绍中知道自己在和谁说话,自己可以说什 么,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帮助等等,这有利于患者 适应新环境、消除陌事关系的范畴 1、医际关系 2、医护关系 3、医疗专业人员与医疗行政 管理人员的关系 (二)同事关系的影响因素 1、传统观念 2、个人素养 3、专业不同 4、医护期望
第二节 在诊疗工作中的应用
一、在问诊过程中的应用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必须从关爱患者的真 实感情出发,灵活地运用各种交谈技巧,与患 者之间自始至终保持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的融洽气氛,使患者能无所顾忌地诉说病情和 表达自己的想法、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医生获 得较多的信息,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患者的想法、 情感和行为,问诊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疾病的 早期诊断。
(四)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1、医生要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以赢得 患者的信任 2、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时,要有良 好的服务态度 (1)关注 (2)真诚 (3)尊重 (4)移情
3、加强医疗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让医生牢固树立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尊重病人的合 法权益,转换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想方设 法为病人提供方便,满足病人的需求。 建立健全医疗管理制度,教育医生加 强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 恪尽职守,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加强业务学习,以便提高医疗技术水 平,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满足病人的 就医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四)问诊中的言语技巧 1、清晰简洁:医生问诊应使用简洁、确切的 语言,用句宜短,发音要清晰,吐字要清楚,使患 者能听得清楚明白,有利于减少混淆。 2、词汇易懂:医生在问诊时,要根据患者的 情况,尽量选用符合患者的年龄、教育程度、文化 背景、能理解的词语,避免使用具有特定含义的医 学术语和方言土语,避免使用对患者有不良刺激的 词句。 3、语速适中:医生在问诊时,要以适当的语 速与患者交流。 4、 幽默风趣:医生语言要有艺术性,适当地 使用风趣、幽默而又坦诚的语言可以缓减患者由于 患病所产生的压力,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三)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
医患关系趋于紧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方面: 1、医务人员方面的因素: (1)服务态度 (2)医德水准 (3)医疗质量 2、患者方面的因素: (1)患者的期望值 (2) 患者的理解程度 (3)患者的个人因素
3、医院管理方面的因素: 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 极性,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患者 服务,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能融洽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方面的缺陷,如规章制度不健全、职责 划分不明确、部门之间个人之间对工作互相推诿 扯皮、收费不合理、就诊环境差、后勤服务差、 患者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合理的答复和解决等 等,都有损医院的组织形象,也是造成医患纠纷 的重要原因。 医患关系除了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外,还要 受到一定的社会、文化、经济、伦理道德、宗教 信仰等因素的影响。
(五)问诊中的非语言技巧 1、仪表和着装 2、目光和表情 3、动作和姿态 4、环境布置和空间距离 5、触摸
(六)问诊中的倾听技巧 倾听即细心地听取,医生不仅要听懂 患者所说的话,而且要感受和理解其表情 体态等非语言行为所传递的信息,从而获 得较全面的信息。当医生聚精会神地倾听 患者的诉说时,就表现出对患者所说问题 的重视,患者受到鼓励便会放心地倾诉下 去。
(三)问诊中的核实技巧 在问诊的过程中,医生对患者陈述中的一 些不完整的、模糊的语言产生疑问时,就需要 采用核实的技巧来校对自己理解是否准确。通 过核实,医生可以获得确切而具体的信息,以 便更好地理解患者,患者也可以知道医生正在 认真倾听和理解其述说的内容,受到鼓励而继 续诉说。核实应保持客观,不应加入医生的任 何主观意见和感情。具体方法有: 1、重述 2、改述 3、澄清
(二)医患关系的特点 医患关系是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人际 关系,它与一般亲友之间的关系、社交性人际 关系是不同的,具有专业性特点: 第一,它是一种工作关系。 第二,它是一种助人关系。 第三,它具有特殊的目的性。 第四,它具有特定的时间性。 第五,它在特殊的环境中建立。 另外,医患关系也存在着经济关系。
(二)问诊中的提问技巧 提问是医生收集患者信息、核实信息、引导 问诊围绕主题展开的手段。 医生开始询问患者病情时,一般应先问患者 感受最明显、最容易回答的问题,待患者适应环 境和心情平静后,再继续询问需要经过思考才能 回答的问题。医生每次提问应限于一个问题,要 给患者思考的时间,得到回答后再提第二个问题, 不要再三催促或急于转换话题。医生问诊时应避 免作提示性诱问,不能有意或无意地引导患者提 供符合医生主观印象的资料,以免引入歧途。当 患者谈话内容离题太远时,医生可插问一些与现 症状关系密切的问题加以启发和引导,将话题引 回到重点上。
二、在体格检查中的应用 (一)在视诊(望诊)中的应用 祖国医学中“望诊”是一项重要的内 容,医生通过“听其言,观其色”可以更 正确地了解患者的状况和真实感情。患病 后由于病痛的困扰,患者常常出现痛苦、 忧虑或疲惫的面容和表情,当疾病发展到 一定程度时,还会出现特征性的面容与表 情,有时可能出现特殊的动作姿态,医生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姿态可以 收集到与健康有关的信息,为临床诊断提 供依据。
二、医疗文书的应用范畴 (一)在诊疗过程中的应用 (二)在教学方面的应用 (三)在科研方面的应用 (四)在司法方面的应用
三、医疗文书中常见的书写错误及矫正 (一)使用非医学术语 1、描述症状:如“肚子痛”-腹痛, “吐酸 水”-反酸等等。 2、描述体征:如 “虫牙”-龋齿, “皮肤发 黄”-皮肤黄染等等。 3、描述检查方法:如、“胸水检查”-胸腔 积液检察,等等。 4、描述诊断:如,“血癌”-白血病等等。 5、描述治疗:如“开刀”-手术,“打针” -注射等等。
(五)时间书写错误 (六)标点符号错误 病历书写中,标点符号错误也比较常 见。例如:顿号和逗号混淆,逗号和句号 混淆,对有怀疑的诊断不用问号等等。 (七)其它错误 病历书写中常见的错误还有缺乏完整 性、连贯性,前后不呼应,出现漏洞等等。
小结: 社会赋予医生神圣的使命和职责,高尚的医 德、精湛的医术、良好的个人素养和沟通技巧是 医生必备的素质。通过沟通可以协调医患关系和 同事关系,避免冲突,最终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和同事关系。 医生要善用口语和非语言沟通技巧,通过问 诊、体格检查获得患者所患疾病的全部资料,为 确定诊断、制定治疗计划、实施治疗措施提供依 据。 医疗文书是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它可以反 映医生的医疗水平和医院的管理水平,因此,医 生要提高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减少错误。
(二)随意简称医学术语 在医学名词使用上乱用简称,令人难以理解。 如将“低分子右旋糖酐”写成“低右”,将“胸 廓对称”写成“胸称”,“腹部膨隆”写成“腹 隆”等。 (三)错别字 病历书写中,常常出现错别字,字迹潦草, 无法辨认。如将“咯血”写成“喀血”,将“阑 尾炎”写成“兰尾炎”等等。 (四)用词不当 病历书写中,用词不当较常见。病历书写需 字字斟酌,准确地搭配词语,不留隐患。多读多 写是提高语言修养的主要手段。
第七章 人际沟通在医疗工作中的应用
医生从事的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 医疗活动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在医 学领域中存在着广泛的人际关系,主要 有医患关系和同事关系。只有通过人际 沟通来协调和改善人际交往中的关系问 题,才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同事关 系。 在医疗活动中口语沟通是最常用的 沟通方式,但书面语沟通的应用也非常 广泛,例如书写病历、查阅病历、总结 个案等等。
(二)在触诊、叩诊、听诊、嗅诊中的应 用 1、说明 2、嗅觉 3、环境 4、距离和体态 5、触摸
第三节 书面语沟通的医疗应用
一、在医疗应用中的表现形式 在医疗工作中,医疗文书是医生用书面语 (文字、符号、图画等)书写的文字材料,主 要有病历、处方、申请会诊单、手术通知单等 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病历。病历书写是医生必 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一份病历可以体现一 个医院和一个医生的医疗质量、业务水平,因 此医生必须以高度负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书写每一份病历,患者出院后,医生必须及时 按照统一的要求将病历整理归档。
实践训练:讨论与角色扮演
参考题目及组织形式: 1、组织一次有准备的小组讨论,要求每 一位同学列举一些自己经历过的,或者是看到 的、听到的关于医患关系矛盾的实例,然后分 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化解矛盾的沟通方案。 2、四位同学为一小组,轮流扮演医生和 患者,进行问诊技巧或体格检查技巧的训练, 并书写一份入院病历。
(二)医生的角色功能 第一,医生是工作者。 第二,医生是知情者。 第三,医生是决策者。 第四,医生是宣传者。 第五,医生是研究者。
二、协调医患关系
(一)医患关系的概念 医患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内涵: 狭义的医患关系是指医生和患者之间为维 护和促进健康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以医生为中心的群体 (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行政后勤管理人 员等)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患者及其相关人 员,如家属、亲戚、朋友、监护人、同事或领 导等)之间为维护和促进健康而建立起来的一种 人际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