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款奥迪供油系统培训课件
奥迪柴油战略

6
奥迪培训 / Audi Training 2009年9月
导入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特点
► 柴油的蒸发性和流动性都比汽油差,可燃混合气只能在气缸内部形 成,即在接近压缩行程终点时、通过喷油器把柴油喷入气缸内 ► 柴油油滴在炽热的空气气中受热、蒸发、扩散,并与空气混合形成 可燃混合气,最终自行发火燃烧。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时间极短, 约0.0017~0.004秒 ► 燃烧室各处的混合气成分很不均匀,且随时间而变化 ►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过程是同时、连续重叠进行的,即边喷 射,边混合,边燃烧
雷
克
萨
般 一 质 高 修 品 提 维 油 待 、 燃 尚 佳 务 内 面 欠 服 国 方 知 后 音 认 售 噪 众 、 公 动 振
车 径 汽 途 保 ”的 强 环 增 、 柴油 受 识 能 意 节 清洁 众接 保 “ 、 环 公 索 色 众 为 探 绿 公 步 在 导 内 逐 也 倡 国 在 商 府 正 厂 政 车 内 轿 国 油 柴
► 3.3升 V8 TDI ► 共轨系统 ► 225马力
► 1.9 TDI (105hp) ► 2.0 TDI (140-170hp) ► 2.7 TDI (180hp) ► 3.0 TDI (221hp) ► 4.2 TDI (326hp) ► 6.0 TDI (500hp)
19
奥迪培训 / Audi Training 2009年9月
劣势
光辉的传统和战绩
18
奥迪培训 / Audi Training 2009年9月
光辉的传统和战绩
1989年 1997年 1999年 2003年
Audi 100
Audi A6
Audi A8
► 第一款直接喷射柴 油机 ► 直列5缸发动机 ► 2.5升 ► 120马力(后来增 加至140)
奥迪燃油供给系统(强烈推荐)

认识PWM信号 按需供油实现方法 J623到J538信号波形J538到燃油泵波形
►
►
B8与A7信号波形是否一致
A7燃油泵的变化
燃油供给系统 燃油泵
► 应用在A7、C7、A8 D4上
► 电子换向电机(EC-电机,工作电压为5-16V) ► 电机是无电刷、永久磁铁励磁式同步电机。该 电机除了轴承处外,不会有磨损。
Audi发动机结构 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_2.0TFSI
Intake stroke
Delivery chamber Delivery chamber
FEIV FSpring FFlow force EKP FDelivery pressure
Delivery stroke
Flow reduction time
任务名称:在发动机上拆装高压泵 30min
►
总结拆装过程有什么注意事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任务:
燃油供给系统 发动机高级培训_实践任务37
任务名称:
在B8 2.0TFSI上检查燃油压力
30min
► ►
为什么要检查燃油压力?
小组交流在工作中有过检查燃油压力的经验吗?什么情况下进行的检测? 有什么注意事项?
任务:
燃油供给系统 燃油箱通风_油箱
PA,A5‘2014
回顾知识点 思考
►低压压力 ►高压压力 ►燃油泵 ►高压油泵 ►燃油计量阀 ►燃油压力传感器
燃油供给系统 概览
燃油供给系统 概览
8 7
6
5 4
3 2
1
燃油供给系统 概览
1 2 3 4 7
5
6
10 9
8
11
13 12
调节保安及供油系统培训课件

当油动机活塞移动时,用于反馈旳线性位移变送器 (LVDT),将油动机活塞旳机械位移转换为电信号,如 到达预定阀位,则电液伺服阀旳活塞回到中间位置,切 断油动机供油,系统在新旳位置上到达平衡。
二、调整系统旳静态特性
S为调速滑阀(错油门)行程;h为调整滑阀(油动机行程m)
1 调整系统速度变动率和局部速度变动率
n1 n2
n0
它反应系统旳一次调频能力;又与系统稳定性有关。一 般取3%—6%。 调整系统旳速度变动率可通过变化系统反馈量来调整; 而局部速度变动率可通过变化调整汽门旳型线,及阀门 之间旳重叠度来实现。
迅速泄荷阀旳作用是在汽轮机故障需要停机时,迅 速泄去油动机下腔室旳高压油,并依托弹簧力旳作用使 汽阀迅速关闭。
上部
伺服放大器输出旳电流变化时,力矩马达动作使挡板8 移动,喷嘴旳泄油面积变化(一边增大,则另一边减 小),滑阀10两侧旳油压变化,滑阀移动,滑阀凸肩 控制旳油口开度变化(如右移,高压油油压升高)。 油动机滑阀往上运动,上部与回油相通。反之则相反。
供油系统
润滑油系统
润滑油组合油箱
EH抗燃油系统
第四章 汽轮机调整保护与供油系统
系统设3个回路
1)转速回路 汽轮机启、停(包括甩负荷)中控制转速;
2)功率回路 并网运行不承担一次调频任务时使用;
3)功-频回路 机组并网参与一次调频时使用,无论功、 频哪个回路产生不平衡,都引起调整系统动作,直至趋
于稳定。
第一节 调整系统旳基本原理
直接调整
间接调整
正常时杯状滑阀切断调整系统高压油与回油旳通道; 事故、电磁阀动作时,遮断油总管失压,杯状滑阀 上部油压减少,滑阀在高压油作用下上移,压力油 与回油相通,油压减少,汽门关闭。
燃油供给系统 ppt课件

转向出油腔时,容积不断减小,压力升高将燃油泵出
9
ppt课件
动画
10
ppt课件
工作特点
止回阀和安全阀的作用与涡轮式类似。
➢ 特点:
输出油压波动大,输出端必须装阻尼减振 器,因此体积大。
11
ppt课件
视频
12
ppt课件
2.3.3 汽油滤清器
➢ 功用:滤清燃油中的杂质和水分,防止燃 油系统堵塞,减小机件磨损,保证发动机正 常工作。
SPI:节气门体空气入口处 MPI:进气歧管处
组成:
滤网、线束插接器、 电磁线圈、回位弹簧、 衔铁和针阀等组成
23
ppt课件
24
ppt课件
2.3.5 电磁喷油器
分类:
按电磁线圈阻值高低:
低阻喷油器:2~3欧姆 高阻喷油器:13~17欧姆。
按结构不同:
轴针式 球阀式 片阀式
ECU,即可检测进气量。
特点:热线式空气流量计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且进气
阻力小。检测的空气的质量流量。38
ppt课件
1.热线式
根据白金热线在壳体内 安装的部位不同,可分 为安装在空气主通道内 的主流测量方式和安装 在空气旁通道内的旁通 测量方式。
这种流量计均具有污物 自洁功能
39
ppt课件
视频
40
ppt课件
2.热膜式
特点:热膜式不使用白金丝作为热线,而是将热线电阻、补偿 电阻及桥路电阻用厚膜工艺制作在同一陶瓷基片上构成的。
增加了发热体的强度,提高了空气流量计的可靠性。
41
ppt课件
42
ppt课件
3.卡门漩涡式
卡门漩涡:
《汽车燃油供油系统》PPT课件

《汽车燃油供油系统》 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陶瓷滤芯 沉淀杯
放油螺塞
三、 汽油泵 功用:将汽油从油箱吸出,经管路和汽油滤清器,然后
泵入化油器或者喷油器,保证连续不断地供油。 1、机械式汽油泵
构造:由膜片、进、出油阀、拉杆、摇臂、手摇臂、膜 片弹簧、壳体等组成。 工作过程
进油过程:膜片装在上、下体之间,将内体分为上、下 两腔,上腔装有进油阀和出油阀。当凸轮轴转动时,偏心 轮的凸起局部驱动摇臂→内摇臂→拉杆将膜片向下拉,迫 使膜片抑制弹簧力而下凹,膜片上腔容积↑,油压↓,进油 阀被吸开,出油阀关闭,汽油经过进油器,进油阀进入膜 片上腔。
二、 汽油滤清器 功用是除去汽油中的杂质和水分。由于汽油泵,化油器
,喷油器等精细零件,要求供给清洁的汽油,否那么会 引起故障。汽油滤清器采用的滤清方式有沉淀式和过滤 式。
滤蕊有:纸质滤蕊、金属片缝隙式、多孔陶瓷滤蕊。 纸质滤蕊,由于滤清效果好,本钱低,制造和使用方 便,故采用最供给方式:
对于汽油直接喷射方式:
汽油供给装置 功用:贮存、滤清、输送汽油。 组成:汽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油 管、 化油器。
一、 油箱 用薄钢板冲压焊接而成,上部有加油管,油面指示表的
奥迪Q7发动机系统培训幻灯片PPT

塞 塞 种普保
销 重 发通证
: 量 动活强
:(
Ø 20 mm x Ø 11.5
机塞度
不 的稍,
包 活重使
括 塞的用
环 几锻的
)
大 约
何造是 结活结 构塞构
相。重
290
大众奥迪新技术培训
曲轴箱排气装置
排风管
加热器
排风管
曲轴箱通风
旁通阀
油气分离 器
限压阀
止回阀
大众奥迪新技术培训
机油油气别离器的功能
大众奥迪新技术培训
组
个链 中传
驱
间动 齿
D
动
轮驱
大众奥迪新技术培训
锻造凸 轮轴
发
动
气门罩
机
机
械
构
曲轴箱排气管
造
汽 缸 盖
大众奥迪新技术培训
技术上,该气缸盖在著名的Audi 四气门FSI 缸盖的根底 上进展了扩展。
主要技术数据
– 铝制气缸盖;– FSI 横置设计的涡流进气道;– 火花塞中央排置 的四气门技术; – 进气门:镀铬实心气门;– 排气门:充钠镀铬中空气门;– 气门 冲程11 MM; – 轻质及小摩擦气门机构,通过液压间隙调整机构的辊轮拉杆操纵气 门,气门弹簧简单;– 气缸盖各带两个铸件凸轮轴,驱动通过液压式 回转电机;– 气门开启度进气200° KW;– 气门开启度排气210° KW;– 凸轮调节范围为 42° KW;– 在发动机静止时,采用止动销 锁定调节器;进气位在前,排气位在后;– 排气调节器回位弹簧;– “内部废气再循环”采用相应的气门重叠进行。
大众奥迪新技术培训
奥迪Q7发动机系统培训
4.2升FSI发动机
大众奥迪新技术培训
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及电喷燃油泵的分类及介绍(电喷) ppt课件

优点:泵油量大、泵油压力较高、供油压力稳定、运转噪声小、使用寿
命长等优点。此外,由于不需要消声器所以可以小型化,因此广泛的应用在 轿车上。如捷达、本田雅阁
ppt课件
10
2) 涡轮式电动汽油泵
特点:涡流泵,涡轮式电动汽油泵的特点是供油压力的脉动小,供油 系统中不需要设置脉动阻尼减振器,但输送效率低。
ppt课件 15
4) 电动汽油泵的控制
汽油泵的控制主要包括:汽油泵的开关控制和汽油泵转速 控制两个方面。 (1) 汽油泵的开关控制 ① 汽油泵开关控制的电路
ppt课件
16
a、只接通点火开关,不起动发动机,主继电器通电,但由于在空气流 量计内的油泵开关不通,故电路断开继电器不通,油泵不工作。 b 、起动时,电路断开继电器线圈L2通时,继电器闭合,油泵工作。 c 、发动机转动后,油泵开关接通,断路继电器线圈L1通电,保持继电 器闭合,油泵工作。 d 、熄火时,发动机停转,油泵开关断,此时即使点火开关仍接通,断 路继电器也断开,油泵停转。 ppt课件 17
ppt课件
e、单点喷射式
28
3) 喷油器的结构
(1) 轴针式喷油器 特点是轴针可使汽油环状喷出,有利于雾化;针阀在喷口中往复运 动,不易引起喷口堵塞。 (2) 孔式喷油器 孔式喷油器有: 球阀式和片阀式
球阀式喷油器球 阀杆为空心杆,质量 轻。另外,由于球阀 有自动定心作用,因 而具有较高的密封性 能。
ppt课件 36
6. 冷启动喷油器
2) 冷启动喷油器的控制 (2) ECU与定时开关协同控制
(a) 喷油量控制
(b) 协同控制电路
油系统培训课件

油系统作用:(#32透平油)其主要作用是润滑、散热以及对设备进行操作控制以传递能量。
润滑:因摩擦、轴承会发热损坏,甚至不能运行。
因为油有相当大的附着力,能够附在固定表面上,就在轴与轴瓦间加了一层油膜,这样就减少因这种摩擦所造成的不良情况,从而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散热:油在轴承中,不仅减少了摩擦,而且还减少了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在机组的轴承油槽中,油随着主轴的转动而产生循环,通过油的循环把摩擦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冷却器,再由冷却器中的水把热量带走,使轴瓦长期地保持在允许的温度下运行。
传递能量:由于油的压缩性极小,操作稳定、可靠,在传递能量过程中压力损失小,所以水电厂常用它来作为传力的介质。
管路颜色所代表的意义 红色:压力油管、进油管 黄色: 排油管、漏油管技术参数机组压油装置压力整定值单位:MPa4.24.03.13.33.63.73.8#4机4.24.03.13.33.63.73.8#3机 4.24.03.13.33.63.73.8#2机 4.24.03.13.33.63.73.8#1机油压过高油泵停止备用油源事故油压第二备用第一备用自动启动名称机组压油装置自动启动、停止、过高报警4.05、过高切泵4.2压油装置油罐油气比例为1/3油、2/3气;压油装置油罐手动充气时,应注意油罐油位和压力,充气未完,操作人员不得离开现场,脱离监视。
压油装置1)压油泵运行中温度正常,无异声,轴封无甩油,停泵后不倒转,打油间隔时间不过短,打油正常,油泵切换开关按运行方式均在“自动”位置。
2)油泵电动机温度正常,无异声,振动不过大,电流表指示正常。
(滑动轴承:不超过80℃滚动轴承:不超过100℃3)阀组、各整定值无变位,空载动作正常,不漏油。
(空载阀、旁通阀、安全阀)4)压油罐油压和油面正常,油位计、液位变送器、压力变送器等无漏油现象。
5)集油槽油位正常,油位计无卡涩,动作正常,油温不超过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装过程说明 (四驱)
步骤7:将油罐带肘 管的一侧装入油箱 中(见图 )。注意 ,这时,浮子杆不 能接触油箱开口和 油箱壁。
Schwimmerhebel: 浮子杆 Topfstutzen für Winkelstück: 肘管的油罐管接头
安装过程说明 (四驱)
Schnapplasche: 锁止凸耳 TSG-Kabel: 副油箱油位传感器电缆 Schwimmerhebel: 浮子杆
目录
允许和不允许接触的位置
Zulaessige Angriffspunkt: 允许接触的位置 Unzulaessige Angriffspunkt: 不允许触摸的位置 Schleifkontakt: 滑动触点
Schwimmerhebel: 浮子杆
带导向孔的导杆以及锁止凸耳、QC(快速)-管接头和固定夹
Führungsbohrung für Führungsstange: 导杆的导向孔 Führungsstange: 导杆 Schnapplasche: 锁止凸耳 Halteklammer(nur bei FSI): 固定夹(只在FSI 发动机上) QC-Stutzen: QC(快速)-管接头(只在FSI 发动机上)
步骤8:将油罐总成 装入油箱中,直到油 罐总成上缘完全进入 油箱中(见图 )。 注意:固定夹和 QC管接头不允许置于油 箱开口边缘上(针对 各 类 FSI 发 动 机 ) 。浮子杆不能接触油 箱开口边缘和油箱壁 。副油箱油位传感器 电缆不允许被油箱开 口边缘损伤。油罐盖 的锁止凸耳不能置于 油箱开口边缘上。
安装过程说明 (四驱)
步骤11:以垂直轴为中心,朝在整个周长范围内,法兰凸肩与 油箱开口边缘之间的距离应该恒定 。油罐总成不能位于油箱底板突出 的侧面导管上。
Positionierhilfe:
定位辅助装置
Fördermodul steht auf erhabenen eitenführungen im Tankboden:
安装过程说明 (四驱)
步骤9:移动并调 整供油模块 。向右
移动(参照汽车行 驶方向)供油单元 总成(见图 )。
安装过程说明 (四驱)
Kabel: 电缆 Standheizungswellrohr(falls vorhanden): 驻车加热装置波形管(如果有的话)
步骤10:检查, 是否所有的电缆 和驻车加热装置 波形管(如果有 的话)位于油箱 开口中(见图 ) 。电缆和波形管 不能被夹在法兰 凸肩和油箱开口 边缘之间。
目录
4 缸 FSI Quattro 全时四轮驱动
油箱
蓄电池
MSG
高压泵
燃油泵 控制单元
油箱
SSP
燃油滤清器 (带DBV)
供油 供油单元
摇臂传感器
配备压力控制装置和内置燃油滤清器的液压系统(用于EA 888*)
喷油阀
高压燃油压力 传感器
SSP = 引流泵 DBV = 限压阀 MSG = 发动机控制单元
供油模块位于油箱底部突出 的侧面导管上。
erhabenen Seitenführungen im Tankboden: 油箱底部突起 的侧面导管
安装过程说明 (四驱) Orientierungspfeile: 方向箭头
安装过程说明 (四驱) Schwimmerhebel: 浮子杆
步骤2:将供油模 块浮子装入油箱 内(见图)。注意 :浮子和浮子杆 不允许接触油箱 开口边缘和油箱 壁。
安装过程说明 (四驱) Winkelstück: 肘管
步骤3:将油罐放 到油箱法兰上, 并将吸油管路的 肘管完全插入油 罐总成中,注意 :插入时不能扭 转肘管(见图 ) 。检查肘管是否 确实卡入。
8
5
7
6
3 4
目录
油箱(FSI Quattro )
无驻车加热装置
RSV
滤网 + 节流阀 SSP 传动压力
燃油泵
RSV = 单向阀 EBV = 第一次加注阀 SSP = 引流泵 EKP = 电子燃油泵 DBV = 限压阀
限压阀 约 790kPa时打开
带粗滤网的SSP
RSV
EBV
蓄水箱 SSP
吸油滤清器
2009款奥迪供油系统培训课件
目录 / 学习目标
供油系统
学习目标: • 理解供油装置的特点及安装要求。
油箱( FSI Quattro) 2
1 补充注油总量 64L
1 = 补充加油排气管路 2 = 翻转阀ROV 3 = 带翻转阀和辅助燃烧室摇臂传感器的
多功能油罐 4 = 活性碳罐排气管路 5 = 燃油滤清器 6 = 供油传感器单元 7 = 供油管路 8 = 驻车加热装置管路
安装过程说明 (四驱)
Rand der Tanköffnung: 油箱开口边缘 Saugleitung: 吸油管路 TSG-Kabel: 副油箱油位传感器电缆
步骤1:抓住油箱 内吸油管路的末 端,将其从油箱 开口中拉出约 10 厘米,注意拉出 时不能损坏吸油 管路(见图 )。 向外拉油箱控制 单元电缆。同时 注意,副油箱油 位传感器电缆不 能被油箱开口边 缘损坏。
安装过程说明 (四驱)
步骤4:将吸油 管路末段转动约 45°(见图)。
Saugleitungsende: 吸油管路末端
安装过程说明 (四驱)
步骤5:将副油箱油位传 感器电缆的插头完全插 入停留位置内(见图)。 检查是否卡入。
PARKPOSITION: 固定位置 TSG-Stecker: 油箱控制单元的插头
带粗滤网的 蓄水箱
目录
油箱(6 缸 FSI Quattro )
蓄电池
MSG
高压泵
燃油泵控制单元 油箱
燃油滤清器 (带 DBV)
供油 供油单元
低压燃油压力 传感器
高压燃油压力 传感器
摇臂传感器
喷油阀
SSP 配备压力调节装置和内置燃油滤清器的液压系统
SSP = 引流泵 DBV = 限压阀 MSG = 发动机控制单元
安装过程说明 (四驱)
步骤6:将法兰的导 杆从油罐总成中拉 出约10 厘米(见图) 。注意:导杆不能 完全从导向孔中拉 出。
Flanschbaugruppe: 法兰总成 Führungsstange: 导杆 Führungsstangenbohrung: 导向孔 Topfbaugruppe: 油罐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