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城市复兴中的文化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城市复兴中的文化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二 、 市 复兴 中文化 因素 的作 用 城
文 化 已 经 成 为 城 市 复兴 中 不 可 或 缺 的成 份 , 为 复 兴 的 核 成 心 。在 焕 发 旧 区 的 活力 与 生 机 、 地 区 发 展 赢 得 经 济来 源 等 方 为 面 , 化 的重 要 性 一 方 而 表 现 在 对 现 有 城 市 遗 产 结 合 文化 产业 文 及相关 文化商业发展 的利用 ; 另一 方面则表现在 引入新 的文化 地标 , 以文 化 带 动 地 区 发 展 。那 些 复 兴 城 市 利 用 文 化 和文 化 产 业, 成功地扩展 了经济基础 、 提升 了城市形象 、 改善 了基础设施 与环境质 量 , 并促 进了社会 团结与 社区凝聚力 。文化在城市 复 兴 进 程 中 , 由最 初 的 “ 化 剂 ” “ 擎 ” 角 色逐 渐 向 “ 正 催 和 引 的 主导 者” 持 久动力” 和“ 的角色转变 。投 资者更倾 向于投资文化项 目 的原 因主要在 于 : 用 较低 , 效果更好 ; 以快速 地开展 , 费 而 可 以 随时满足 当地 的需 求 , 响应当地的新思维 ; 风险较小 , 却具有潜 在 的 高 回报 ; 生 的 效 益 远 远 大 于 投 入 成 本 。各 种 文 化 项 目 , 产 可 以带来许多重要的收获 。 ( ) 物 质 环 境 的 改 善 做 出贡 献 一 为 包 括对废 弃建筑 的再利 用 ; 环境 的改善 ; 空间的利 用度 对 提 高 , 而减 少破坏行为 , 从 增加安全感 ; 增加地 区 自豪感 ; 生活 、 工 作 空 间 和 综 合 性 功 能 空 间 的开 发 ;设 计 团 队 雇 员 艺 术 家 ; 将 文 化方 面 的 考 虑 纳 入 未 来 规 划 中 。 ( ) 强 民 众 的 凝 聚 力 二 增 节 日 、 区表 演 等 文 化 活 动 可 以 把 民 众 凝 聚 在 一 起 。 一 些 社 有 嘉 年 华 活 动 的 城 市 , 布 拉 德 福 、 丁汉 和 莱 斯 特 , 引 了 大 如 诺 吸 量 不 同 文 化 背 景 的观 众 前 来 参 加 ; 贝 尔 法 斯 特 城 市 剧 院 的 活 而 动 , 天 主 教 和新 教 的社 区 民众 聚 在 一 起 , 城 市 到 处 显 现 出 把 使 两 种 不 同传 统 的交 融 与 和 谐共 处 。 [ 3 1 ( ) 化 当地 的城 市 意 象 三 强 文 艺 活 动 可 以 改 变 人 们 认 识 城 市 的 方 式 , 突 出 城 市 的可 或 识别性 。如卡德菲 尔兄弟 侦探小说的成功 , 给什鲁斯伯里城带 来 巨大 的旅 游 业 收 入 。 些 小 说 吸 引 了 数 以 万计 的读 者来 到故 这 事 的发生地点 ,9 4年还专 门为此耗资一百万英镑建造 了游 客 19 中心 。[ 4 1 ( ) 益 于 人 们 的健 康 生 活 四 有
英国文艺复兴及当时的中国思想现状

文艺复兴在英国促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中国式“文艺复兴”?
英国文艺复兴同期的中国社会状况: 经济状况: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异常活跃,资本 主义萌芽产生 (与意大利相同) 文化状况:理学与心学脱离实际的现象日益严重, 出现了抨击封建主义思想的现象,批判君主专制和 封建礼教,主张经世致用,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 击。
失败的中国式文艺复兴?
以我个人的见解,这所谓的“中国式文艺复兴”是不属于文艺 复兴范畴的。所谓文艺复兴,就是复兴古典文化,而此时期的 西方文艺复兴就是对古罗马,古希腊文化的研究热潮。可是在 当时的中国,这种思潮更多是属于一种思想启蒙,而并非是复 兴。因为在这时期相当一部分进步的思想家,李贽,黄宗羲, 王夫之他们公然抨击以儒学为基础核心的封建制度,反对君主 专制,出现了唯物主义无神论,儒学地位受到了冲击。可以说, 明朝的思想热潮是此前未曾出现过的。在西方,凭借着资本主 义的萌芽,思想的繁荣,出现了文艺复兴并走向了历史舞台。 然而,当时中国具有几乎同样的经济,思想条件的情况下,这 种启蒙思想却被扼杀了。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历史因素, 当时封建制度达到顶峰,长期的重农抑商,封建制度根深蒂固, 统治者为了强化统治,大兴文字狱,压制思想,使明朝初期文 坛一片死寂。也将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强压在萌芽的状态下, 发展经济也就只能空谈罢了!!!
莎士比亚四 大悲剧
英国文艺复方面:中世纪的英国热衷于建造壮丽的教堂 ,但是16 世纪中叶,文艺复兴建筑在英国逐渐确立,建筑物出现过渡性 风格,既继承哥特式建筑的都铎传统,又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 建筑的细部。 哲学方面:佛伦罗萨学园的柏拉图主义影响颇为广泛,从那 时起,自由的基督教柏拉图主义在英国一直经久不衰。 语言方面:自文艺复兴时期起,英国的文学和艺术创作日益 繁荣 。 社会方面:文艺复兴的源头在意大利,继而遍布整个欧洲, 使欧洲各国的思潮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最后在英国促成 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英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因素

英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因素英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现代化进程历经漫长的岁月,而文化因素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英国文化开始逐步发展壮大,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英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因素,并简要分析其对当代英国社会的影响。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风貌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开端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期。
在这一时期,人们对古典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了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高度模仿和学习。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化表现出了浓郁的古典主义特色,诗歌和戏剧等文艺形式也得到迅速发展。
其中,诗歌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文艺形式之一,著名的诗人如莎士比亚和约翰•密尔顿等都在这一时期涌现。
此外,戏剧也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其中包括现代话剧的前身——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形式,如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等。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特色还体现在艺术、建筑和音乐等领域。
在艺术领域,伦勃朗和达芬奇等欧洲大师的作品攀升到了全新的高度;在建筑领域,巴洛克风格和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也开始出现;而在音乐领域,作曲家亨德尔的歌剧《塞尔德》卓越地展现了当时的音乐水平。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得到了充分发掘和价值的提升,成为英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涵盖了广泛的领域,比如影视、音乐、时尚等。
此外,英国也是古董、文物和艺术品交易的重要市场之一。
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为英国带来了经济上的巨大收益。
根据英国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公布的报告,文化创意产业在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在逐年攀升,至2017年已达到7.5%。
同时,该行业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英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三、英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英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英语已成为全球最为流行的语言之一。
在文化领域,英国的电影、音乐、时尚和艺术等都拥有着世界级的影响力,成为了国际化的代表。
英国历史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作文

英国历史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英国历史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英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影响不仅在欧洲显著,更是全球范围内的。
英国“城市复兴”给我们的启示

英国“城市复兴”给我们的启示天的建筑设计师不但是城市的建设者,也应是规划者。
他的方案决定建筑的命运也影响了城市的未来。
从这点看,英国及许多欧美国家的建筑师比中国早走了很多———笔者手记当英国的一些城市像过度自信的兔子,逐渐失去了它的优势和荣耀时,英国人赶紧呼吁———城市复兴:唤醒现代文明在不少中国人的印象中,英国的许多城市始终保持着它古老与神秘的光辉,相反,人们对其当下的城市文明,并无多少印象。
无怪有艺术家曾说,所谓欧洲,就是用古旧黄铜雕铸于街市的闲散和幽默。
这正是让许多英国人无比骄傲却心情复杂的地方——当这个国家辉煌的历史被保留并让世人长久记忆,“陈旧”甚至“衰退”便成了它们甩脱不去的符号。
事实也是如此,从19世纪末开始,世界科技中心从欧洲向美国转移;后来,日本也在许多方面超过了欧洲。
欧洲逐渐失去了它的荣耀和优势,恰如“龟兔赛跑”中的兔子,在过度自信中让后来者抢了先机。
在后工业时代,科技文明集中反映在城市发展中。
于是,科学规划建设,让城市变得更有生机和吸引力,成了如今欧洲各国在发展经济同时致力的头等大事。
他们称之为“城市复兴”。
英国,是这项自我拯救的“运动”中走得最早也表现得较为集中的一个。
实际上,因为二战等因素,德国是最早进行大规模城市改造的国家,而现在英国的变化之大却似乎更让人刮目相看———她的活力原来一直被人遗忘。
英国是世界上城市化率最高最快的国家之一,但92%的城市化率,使英国也成为城市现代化中问题最集中的一个。
显然,英国的城市复兴动作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来得迫切。
这似乎与其急于找回二战之前自己超级荣耀的帝国梦有着必然的联系。
据英国皇家特许建筑师吴晨介绍,1999年,由上百位各学科的专家进行调研而完成的报告《迈向城市的文艺复兴》,成为英国城市复兴的一份纲领性文件。
从此“城市复兴”第一次被提到与“文艺复兴”相同的高度,可见人们对它寄予了多大的期望。
不过,尽管发展的心情和中国一样迫切,但与中国城市的“推倒性重建”相比,他们施与自己所居住城市的“救赎”显得精心部署且小心翼翼。
大国崛起英国对中国的影响启示

大国崛起英国对中国的影响启示大国崛起——由英国崛起看中国发展;【摘要】一个国家的崛起,即一个民族的崛起;【关键词】历史经验,和平崛起,改革开放,经济,政;一个国家的崛起势必对整个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历史经验——英国的崛起;翻开欧洲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欧大陆外有两个大的;这个开启了人类历史的近代化进程的岛国,建立了如此;一.军事力量——海权;新航路开辟后,海运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国崛起——由英国崛起看中国发展【摘要】一个国家的崛起,即一个民族的崛起。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之间的较量靠的是科技。
同时,一个健全而民主化的大国政治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开放,走上了“和平崛起”的道路。
【关键词】历史经验,和平崛起,改革开放,经济,政治,文化一个国家的崛起势必对整个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的选择历史环环相扣。
由英国的崛起看正在“和平崛起”中的中国,其发展值得肯定。
历史经验——英国的崛起翻开欧洲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欧大陆外有两个大的岛屿,一个叫不列颠岛,另一个叫爱尔兰岛,前者的全部加上后者的北半部以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叫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即英国。
这个大小仅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中等省份的岛国,直到今天,人口也只有5800多万,可谓“小国寡民”。
这样的一个国家何以在过去两个多世纪里,一直保持头等强国的地位,而以“日不落帝国”傲视全球?这个开启了人类历史的近代化进程的岛国,建立了如此伟业的现象,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其崛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军事力量——海权新航路开辟后,海运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处于大西洋航线中心线上,海运便利。
岛国本身的地理位置,使英国只需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就可以实现对本土的防卫,同时,用它来保护海上交通与贸易,支援海外殖民活动。
浅谈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

浅谈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作者:李莉李泓慧来源:《商》2015年第31期摘要:近年来城市研究中逐渐显露了对文化问题的关注,文化不仅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也是一种历史现象。
文化的继承是城市发展的必要前提,城市发展是继承的必要条件,既要在继承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也要在发展过程中继承文化,因此,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城市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城市发展;影响一、文化的基本定义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具体包括语言、文字、习俗、思想等,客观地说文化就是社会价值系统的总和,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文化和文明有时候常常不容易分清,很多学者认为,文明的侧重点在外部,凡是政治、法律、经济、教育等生活上的表现,以及工艺与学科的成果都可以认为是文明的表现。
而文化偏在内,最好的解释认为它是“生活方式”的组成,包含了人们所持的价值观、需要遵守的规范、使用的物质实体等三个要素[1]。
因此,对城市结构而言,不管它们展示的是复杂的高速公路还是网络,还是完整的公共交通系统;不管是不可遏制的城市蔓延,是得到控制力的高度发展,文化都为我们提供了由社会所持有的大量价值观的表现。
二、城市进程中的文化发展1933年《雅典宪章》中把城市分为居住、工作、交通,游憩四大块,要求对城市进行功能区分,以便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在最经济的时间内能够完成。
随着人们对城市认识的不断深化,半个世纪后,一批城市规划师对此进行反驳,认为城市并非只是四块基本功能的简单拼凑,并指出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
这就说明,城市作为一个功能体,可以是工业城市、港口城市、信息中心等,但城市的物质形态确是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群体相互作用、进行文化活动的历史积淀。
人类是一种有智慧有能力进行创造性活动的群居动物,可以很好的认识自然,并对此进行抽象的概括,把它加工成图像、规范、礼节等,不仅可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呈现出固定的模式,而且通过劳动进行具体化,在人与前人之间,人与后人之间传播,这就把自然界原有的物质改造成人类“文化”的活动。
英格兰文艺复兴与国家崛起

英格兰文艺复兴与国家崛起英格兰文艺复兴是16世纪晚期至17世纪初期在英格兰兴起的一场文化运动,不仅对英格兰艺术、文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英格兰国家的崛起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英格兰文艺复兴为英格兰国家崛起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在这个时期,欧洲正在经历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运动,人们开始重新关注古典文化和人文主义理念。
这种思潮也传播到了英格兰,使得英格兰人开始重视艺术、文学和科学的研究和发展。
伟大的作家莎士比亚就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
他的戏剧作品不仅表现了个人情感和人性的丰富多样,而且讨论了政治、道德和社会问题。
这种思想的传播使得英格兰人对自己的国家和历史感到了自豪,激发了他们对国家崛起的渴望和努力。
其次,英格兰文艺复兴为英格兰国家崛起提供了宣传和外交手段。
伦敦剧院成为了英格兰文化的象征之一,吸引了大量观众。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在英格兰甚至在欧洲都广泛演出,吸引了许多外国游客。
这种文化交流帮助英格兰树立了国际形象,增强了国家的软实力。
同时,英格兰文艺复兴也在宣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文艺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和国家情感的描绘帮助打造了英格兰文化的形象,加强了国家凝聚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这些宣传手段不仅让人们对英格兰国家感到自豪,也使得外国人对英格兰产生了兴趣和好感,为英格兰的国家崛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外,英格兰文艺复兴还对英格兰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文艺复兴背后的人文主义思想倡导人们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技能,这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当时的英格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如弗朗西斯·培根、伊莉莎白·科尔伯恩等。
他们的研究和发明不仅带来了技术进步,还为英格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
同时,英格兰文艺复兴时期的独特艺术品和手工艺品也成为了英格兰的出口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推动力为英格兰的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英格兰文艺复兴的推动下,英格兰逐渐成为了一个富有文化自信和创造力的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Audit Commission.Urban Regener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
London:HMSO,1989:68.
[7][8] 吴晨.文化竞争:欧洲城市复兴的核心[N]. 望新闻周刊,2005- 02
- 21.
[9] 单 霁 翔 . 文 化 遗 产 是 城 市 资 本 而 不 是 包 袱 [N ]. 北 京 青 年 报 ,
(四)通过文化产业提升城市复兴
格拉斯哥、曼彻斯特和伯明翰等大城市都确定了文化发展
策略,并为此投入了数百万英镑的资金,在那里文化产业已逐
步深入民心。文化产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体育产业。
1996 年在英格兰举行的欧洲足球锦标赛的累计收视率达到 67
亿人次,其中约有 4.5 亿人观看决赛。这些都使得体育成为一项
文化具有单纯的经济战略所不具备的优势。在英国城市复
兴中,文化发挥了积极的成效。城市复兴中英国的一些城市通
过运用博物馆、节日庆典、会议中心以及其他文化发展项目,综
合提升了它们的文化、经济和城市形象。我国正处于城市快速
发展的阶段,如何积极利用文化相关因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可以从英国的经验中得到些启示。
“城市复兴”的概念给予我们最大的启发是让一个曾经有
20 世纪后期,英国许多城市经历了急速的变革。这种变革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城市经济结构重组使城市由制 造业中心转变为第三产业的基地和消费场所。第二是郊区化的 趋势使得城市的许多功能从城市中心或内城向城市群转移。这 两种变化导致许多传统的城市面临巨大衰退,承受着复杂的经 济、社会、生态环境的问题压力。在此背景下,英国开始了城市 复兴的历程。“城市复兴”就是让衰败的城市重新焕发生机。 1992 年,伦敦规划顾问委员会将“城市复兴”定义为:用全面及 融会的观点与行动为导向来解决城市问题,以寻找对一个地区 得到在经济、物质环境、社会及自然环境条件上的持续改善。[1] 在英国城市复兴中,文化是复兴的核心,在复兴实践中发挥了 决定性的作用。
(一)为物质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 包括对废弃建筑的再利用;环境的改善;对空间的利用度 提高,从而减少破坏行为,增加安全感;增加地区自豪感;生活、 工作空间和综合性功能空间的开发;设计团队雇员艺术家;将 文化方面的考虑纳入未来规划中。 (二)增强民众的凝聚力 节日、社区表演等文化活动可以把民众凝聚在一起。一些 有嘉年华活动的城市,如布拉德福、诺丁汉和莱斯特,吸引了大 量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前来参加;而贝尔法斯特城市剧院的活 动,把天主教和新教的社区民众聚在一起,使城市到处显现出 两种不同传统的交融与和谐共处。[3] (三)强化当地的城市意象 文艺活动可以改变人们认识城市的方式,或突出城市的可 识别性。如卡德菲尔兄弟侦探小说的成功,给什鲁斯伯里城带 来巨大的旅游业收入。这些小说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读者来到故 事的发生地点,1994 年还专门为此耗资一百万英镑建造了游客 中心。[4] (四)有益于人们的健康生活
【 参考文献 】
[1] 浅议英国城市复兴[EB/OL].http://www.plan- /study/Detail.
aspx?cid=39&id=2743,2006- 10- 19.
[2][3][4][5] 何韶颖.基于文化活动的人文主义城市复兴[J].华中建筑,
2007,(2).
此外,文艺活动还有提高当地社会环境的影响力、增强人 们的自信心、增强社会组织的能力、吸引志愿者、改善地区或人 群的形象和声誉以及促使私人机构和公共部门之间建立合作 伙伴关系等各方面的作用。虽然文艺活动并不能取代其他如环 境保护、青少年培训计划等方面的社会活动,但它作为城市复 兴工作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特殊作用是其他社会活动 不可替代的。
三、文化作用于城市复兴的途径
(一)通过文化设施建设复兴城市 文化地标被视为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方式。一般通过将文化 旗舰项目作为形象或者标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政府的导向, 引导私营机构对衰败地区的投资。大部分文化旗舰项目都是通 过新建建筑,部分通过老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以及通过开放 空间(如公园、展览场所)的改造来实现的。大部分旗舰项目的 资金来源于国家彩票。文化地标对提升衰败地区的城市形象和 提升当地市民的信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英国许多城市还创建 设立了综合文化区,即:一个城市或城镇中,拥有最高密度的文 化与娱乐设施的地理区域。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文化区都是综 合利用开发区域,其目标是为本地人和旅游者提供参观景点或 名胜,同时提供办公、住宅、餐饮、零售和休闲等设施,这些项目 被视为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土地价值、繁荣消费、推动就业增 长、提升地区形象等多重作用。如伯明翰于 1991 年建设的国际 会议中心,它吸引了著名的交响乐团、歌剧团和芭蕾舞团纷至 沓来。[6] (二)通过文化事件推动城市复兴 复兴城市还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提高知名度,有计划地营销 城市,这些活动包括:世界级的音乐会;交响乐演出;大型邮轮 的到访;水上方程式世界锦标赛;游艇展览等。格拉斯哥曾是世 界上船舶制造业最发达的城市,但是由于世界性的经济结构变 化,这个城市面临极度的衰落,城市人口流失、失业率居高不 下。复兴中的格拉斯哥在每年的 5 月 ~9 月间,举行以国际爵士 音乐节、合唱节等为标志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大批旅游者,给城 市带来巨大收入,特别是 1990 年举办的“欧洲城市文化节”,以 及其他一系列的文化建设与投资,使这个城市不仅重新获得富 足的经济实力,而且增强了城市信心并使格拉斯哥在 1999 年 获得了欧洲文化城市的美誉。[7]利物浦在 2003 年击败了伯明 翰、卡迪夫、纽卡斯尔、牛津和布里斯托等竞争对手,当选 2008 年的“欧洲文化之都”后,利用这个城市发展千载难逢的机会, 投入了 2 亿多英镑用于城市的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而今已卓 有成效。 (三)通过文化旅游加速城市复兴 旅游业通过不断地对地域进行差异化,以个性吸引并保持 其市场份额,努力维护其地域独特性和文化独特性,以便将每 一个地方都作为引人瞩目的旅游目的地来推销。他们突出地方 特征为目的对自身重新定位,进行创新性项目、行动方案和景 点的开发。所以,旅游开发在寻求改造传统地域特征的同时,重 新创造新的地域特征。旅游目的地的不断创新,可以更好地表 达或提升本地文化,而所有这一切都将构成该地区的个性化和 独特魅力的完美注释。
【收稿日期】2009- 07- 27 【作者简介】李宝芳(1 980-),女,山东临沂人,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城市社会学。
骳髍髜
文艺活动可以通过培养业余爱好、建立交际网络等方式, 提高人们的自信心,以帮助人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英国中部 城市德贝举办的“东部内陆形态”活动,就是通过给予医院里的 病人充分表达内心的思想的方式,有效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 碍。[5]
曼联足球俱乐部是英国最为成功的企业之一。
文化之所以在城市复兴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文
化具有单纯的经济战略所不具有的优势:文化更富有弹性,可
以经受时代的变化,很少会消亡。尽管面临全球化的潮流,但是
文化仍然可以不断探索创新,而且它更利于创造新的空间和场
所,在现在与未来的城市历史之间寻求平衡。
四、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英国城市复兴进程中文化政策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重建时期(1940- 1960):这一阶段城市复兴的工作重点在经 济增长、物质环境和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城市文化侧重于通过 歌剧院、博物馆、公立剧院等文化服务设施对公众实施文化教 育。(2)参与时期(1970- 1980):政府在文化政策中给予城市规 划更高支持,也给予实验剧场、摇滚乐团和独立电视等文化活 动及其人群更多支持。(3)城市营销时期(1980 年至今):作为 对欧洲国家经济危机性结构的反应,政府希望通过文化政策使
庞大的产业,形成了商业化与职业化特点,1990 年以来,全球的
体育赞助费几乎增加了两倍,体育及相关活动的支出占全球年
贸易总额的 2.5%。[8]所以,很多城市意识到大型活动,特别是体
育活动已成为城市复兴的极佳机会,大型赛事能将相关的资源
汇聚在一起,提供难得的机会完成复杂的大型项目。还要强调
一点的是,俱乐部对城市形象极具价值,英国城市曼彻斯特的
借鉴与启示 《生产力研究》No . 2 . 2 0 1 0
英国城市复兴中的文化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李宝芳
(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 300191)
【摘 要】 文化日益成为英国城市复兴的核心,通过文化设施、文化事件、文化旅游等途径为复兴进程做出了积极 的贡献,也为我国的城市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借鉴。
【关 键 词】 英国;城市复兴;文化 【中图分类号】F29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2768(2010)02- 0168- 02
2007- 03- 21.
(责任编辑:Z 校对:Q)
骳髍髝Leabharlann 一、城市复兴中的文化政策城市更新活动最初往往只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社会因 素。后来这种状况发生了转变,开始充分利用文化活动以促进 城市复兴。因为文化活动具有费用低、形式灵活而且能积极响 应当地的需要等优点。这种做法也是源于城市复兴策略的一个 重要调整,即把当地民众的参与视为城市复兴得以成功的一个 关键。1988 年英国政策研究委员会的研究报告《英国文化艺术 的经济重要性》指出,英国有 50 万人从事与文艺有关的工作, 而且文化艺术已成为第四大出口盈利产业。当代的系列会议 (如英美艺术协会举办的会议),也积极推动了当地政府与私人 开发商对于文化艺术产业的认识。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利物浦船 坞的重新开发。该项目包括一个海上博物馆和电视台,事实证 明,它是一个高盈利的文化复兴行动,并为 20 世纪 80 年代的 城市复兴定下基调。[2]
本地经济基础多样化,文化政策的重点被放在提升城市形象、 吸引外来投资和建立合作伙伴组织上。
二、城市复兴中文化因素的作用
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复兴中不可或缺的成份,成为复兴的核 心。在焕发旧区的活力与生机、为地区发展赢得经济来源等方 面,文化的重要性一方面表现在对现有城市遗产结合文化产业 及相关文化商业发展的利用;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引入新的文化 地标,以文化带动地区发展。那些复兴城市利用文化和文化产 业,成功地扩展了经济基础、提升了城市形象、改善了基础设施 与环境质量,并促进了社会团结与社区凝聚力。文化在城市复 兴进程中,正由最初的“催化剂”和“引擎”的角色逐渐向“主导 者”和“持久动力”的角色转变。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文化项目 的原因主要在于:费用较低,而效果更好;可以快速地开展,以 随时满足当地的需求,响应当地的新思维;风险较小,却具有潜 在的高回报;产生的效益远远大于投入成本。各种文化项目,可 以带来许多重要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