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厂工艺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焦化厂车间管理制度

焦化厂车间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焦化厂车间的安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焦化厂车间的所有工作人员和设备。

二、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责任制(1)车间主任对本车间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2)各班组负责人对本班组的安全生产直接负责。

(3)员工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2. 安全操作规程(1)员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2)操作设备前,必须确认设备处于安全状态,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3)严禁违章操作,禁止酒后上岗、疲劳作业。

3. 安全检查制度(1)定期进行车间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对设备、设施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3)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4. 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1)发生事故时,立即停止作业,保护现场,报告上级。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3)对事故责任者进行严肃处理。

三、设备管理制度1. 设备维护保养(1)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完好。

(3)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设备性能。

2. 设备操作规程(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性能、结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操作设备前,必须确认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3)操作过程中,严禁擅自调整设备参数。

四、环境保护制度1. 环保设施运行(1)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

(2)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3)对环保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提高环保效果。

2. 废物处理(1)按照国家规定,对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

(2)对废液、废气进行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五、劳动纪律制度1. 上班时间(1)员工应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

(2)请假、休假需按规定办理手续。

2. 工作秩序(1)保持工作场所整洁、有序。

(2)不得在工作场所吸烟、饮酒、赌博等。

焦化公司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焦化公司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焦化公司生产工艺管理,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高效,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焦化公司所有生产车间、工段、班组及从事生产工艺相关工作的员工。

第三条焦化公司生产工艺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质量至上,精益求精;3. 科技创新,持续改进;4. 严格执行,责任到人。

第二章生产工艺管理职责第四条生产技术部负责焦化公司生产工艺的规划、设计、审核、实施及改进工作。

第五条生产车间负责生产工艺的具体执行,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工艺要求。

第六条工段、班组负责对生产工艺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反馈。

第七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生产工艺相关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更新。

第八条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对生产工艺过程及产品质量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三章生产工艺管理内容第九条生产工艺设计1. 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生产工艺方案;2. 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3.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4. 确保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第十条生产工艺实施1. 按照工艺方案进行生产,确保生产过程稳定;2. 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3. 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4. 定期对生产工艺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十一条生产工艺变更1. 生产工艺变更需经生产技术部审核,报请公司领导批准;2. 生产工艺变更应充分考虑安全、质量、成本等因素;3. 变更后的生产工艺应进行验证,确保变更后的效果。

第四章生产工艺监督检查第十二条生产车间、工段、班组应定期对生产工艺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第十三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生产工艺相关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质量检验部门应定期对生产工艺过程及产品质量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五章生产工艺管理奖惩第十五条对在生产工艺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焦化厂各种管理制度

焦化厂各种管理制度

一、总则1.1 为了加强焦化厂的管理,确保生产安全、环保、高效、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焦化厂全体员工,包括生产、技术、安全、环保、设备、物资、财务等部门。

1.3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公司制度制定。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2.1 焦化厂设立厂长、副厂长、各车间主任、班组长等职务。

2.2 厂长是焦化厂的最高领导者,负责全厂的全面管理工作。

2.3 副厂长协助厂长工作,分管生产、技术、安全、环保、设备等部门。

2.4 各车间主任负责本车间生产、安全、环保、设备、物资等工作。

2.5 班组长负责本班组的日常生产、安全、环保等工作。

三、生产管理3.1 生产计划管理3.1.1 厂部根据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供应情况,制定年度生产计划。

3.1.2 各车间根据厂部下达的生产计划,制定月度、周度生产计划。

3.1.3 班组长根据车间下达的生产计划,制定班次生产计划。

3.2 生产调度管理3.2.1 厂部设立生产调度室,负责全厂生产调度工作。

3.2.2 生产调度室根据生产计划,合理调配生产资源,确保生产进度。

3.2.3 生产调度室负责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确保生产安全、稳定。

3.3 生产质量管理3.3.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3.3.2 对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3.3.3 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返工、返修或报废处理。

四、安全管理4.1 安全生产责任制4.1.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4.1.2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4.1.3 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2 事故处理4.2.1 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和总结。

4.2.2 事故处理责任人需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4.2.3 事故处理结果需上报厂部,并通报全厂。

五、环保管理5.1 环保目标5.1.1 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

焦化厂煤、焦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焦化厂煤、焦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焦化厂煤、焦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焦化厂煤、焦质量管理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行业标准和客户要求。

适用于焦化厂内煤炭、焦炭生产工艺的全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

二、术语和定义1. 煤炭:焦化厂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原料煤。

2. 焦炭:经过煤炭加工、高温炭化后得到的煤化工产品。

3. 焦油:焦化过程中通过分离炬炭得到的液态产品。

4. 焦矾:焦化过程中通过冷却、凝固后得到的石蜡状固体产品。

5. 焦粉:焦炭加工过程中通过破碎、磨碎后得到的粉状产品。

三、质量管理要求1. 原煤采购1.1 采购过程中应对原煤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确保供应商具备有效的煤炭资源和先进的开采设备。

1.2 所有来料原煤应按照合同约定的规格和要求进行检验和验收,包括煤质指标、粒度分布、挥发分、灰分等。

1.3 原煤在进入焦化车间前,应进行预处理,包括除杂、破碎等工序,确保原煤质量符合生产要求。

2. 焦炭生产控制2.1 根据焦炭生产工艺要求,确保煤质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包括固定碳、挥发分、全水分、灰分等。

2.2 确保焦炭生产过程中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的准确控制,保证产品品质稳定、一致。

2.3 对每批生产的焦炭,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包括焦炭外观、尺寸、密度、机械强度等指标。

3. 焦炭加工质量控制3.1 对焦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焦粉进行筛分,确保焦粉的粒度分布符合要求。

3.2 确保磨碎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的准确控制,保证焦粉品质稳定。

3.3 对每批磨碎的焦粉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包括粒度分布、挥发分、固定碳、灰分等指标。

4. 焦化副产品质量控制4.1 对焦油的密度、黏度、溶解性等指标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4.2 对焦油进行分析、检测,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3 对焦矾进行坩埚炭渣含量、熔点等指标进行检验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四、质量管理措施1. 建立完善的煤质、焦炭、焦油、焦矾等检验方法和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可控、可追溯。

焦化厂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焦化厂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焦化厂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焦化厂生产工艺管理,维护设备安全、生产稳定、环境保护等各项利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焦化厂的生产工艺管理相关工作。

第三条生产工艺管理是指对焦化厂的生产工艺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包括工艺设计、操作管理、设备维护等各项内容。

第四条生产工艺管理的目标是确保焦化厂生产安全、生产稳定,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环境。

第二章工艺设计管理第五条焦化厂生产工艺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公司内部标准要求。

第六条工艺设计应当设有专门的工艺设计部门或专责人员,对工艺设计过程进行管理和审核。

第七条工艺设计文件应当包括工艺流程图、工艺参数、主要设备选型等内容,所有设计文件应当依法备案。

第三章操作管理第八条操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步骤。

第九条对于需要进行设备调试、试车、启停机等操作,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并制定详细的操作方案。

第十条操作人员应当熟悉设备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第十一条设备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并通知相关负责人处理。

第四章设备维护管理第十二条焦化厂设备维护管理应当建立完善的台账制度,对设备的检修、保养、更换等情况进行记录。

第十三条设备维护工作应当由专职维护人员或维护团队负责,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第十四条对于设备维护保养,应当按照设备的维护手册和维护计划进行,严格按时进行保养、检修。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十五条焦化厂应当建立健全的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第十六条焦化厂应当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七条对于重要的安全设备、安全阀、监测仪表等,应当定期进行检测,确保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六章环境保护第十八条焦化厂应当制定环境保护方案,合理进行废气、废水的处理,确保排放达标。

第十九条焦化厂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加强对废水、废气排放的监测,确保环境污染达标。

焦化厂的管理制度

焦化厂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焦化厂的管理,确保生产安全、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员工福利等方面的工作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焦化厂全体员工,包括生产、技术、行政、财务等各部门。

第三条焦化厂的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环保优先,绿色发展;3. 质量至上,持续改进;4. 人本管理,和谐发展。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四条安全生产责任制1. 焦化厂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

2. 各级领导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

3. 各岗位员工对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五条安全教育培训1. 焦化厂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第六条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1. 焦化厂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 各部门应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

3. 安全检查结果应如实记录,并向厂部报告。

第七条事故报告与处理1. 发生安全事故时,事故单位应立即组织抢救,并及时向厂部报告。

2. 厂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事故调查和处理。

3. 事故调查结果应依法处理,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追究。

第三章环境保护管理第八条环境保护责任制1. 焦化厂实行环境保护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的环境保护职责。

2. 各级领导对本单位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负直接责任。

3. 各岗位员工对本岗位环境保护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九条环保设施运行管理1. 焦化厂应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

2. 环保设施运行数据应如实记录,并向环保部门报告。

第十条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1. 焦化厂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要求,对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

焦化厂管理制度

焦化厂管理制度

焦化厂管理制度(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范文、党团范文、演讲范文、心得体会、合同范本、条据书信、礼仪范文、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ample essays, party and youth group sample essays, speech sample essays, personal experiences, contract sample essays, normative letters, etiquette sample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焦化厂管理制度焦化厂管理制度篇1为进一步加强外委工程安全管理,规范外委人员的操作,杜绝外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违章现象,结合《临钢、新临钢公司外委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和我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焦化厂煤、焦质量管理制度

焦化厂煤、焦质量管理制度

焦化厂煤、焦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焦化厂煤、焦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我公司焦化厂煤炭、焦炉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原煤入厂、入炉、炉渣、出炉、煤气和焦炭等环节。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职责、质量管理流程、质量控制要求、质量管理档案等内容。

第二章质量管理机构第四条焦化厂设职责专门负责煤、焦的质量管理的质量管理部门,由专业人员组成。

第五条质量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包括:1. 制定煤、焦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2. 监督原煤进厂、入炉前的检验工作;3. 监督炉渣、出炉焦炭等生产过程中的检验工作;4. 按照标准要求组织完成焦化厂煤炭、焦的质量检验工作;5. 开展非标检验和问题品质量分析;6. 制定煤、焦的质量控制指标;7. 建立煤、焦质量追溯体系。

第三章质量管理职责第六条各岗位人员在焦化厂煤、焦生产过程中,应正确履行职责,确保产品质量。

第七条生产管理人员应:1. 定期组织召开质量会议,研究解决质量问题;2. 监督检查各工序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 提供所需的检验设备及检验人员。

第八条质量管理人员应:1. 制定检验计划,确保各环节检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2. 负责煤、焦的标准制定、调整和推行;3. 负责煤、焦的质量检验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4. 建立和完善质量档案,做好质量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第三十九条工人、操作人员应:1. 认真执行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工艺参数满足要求;2. 及时报告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3. 合理使用和保养工具和设备。

第四章质量管理流程第十条煤炭检验:1. 原煤检验:根据煤质要求,检验原煤的水分、灰分、挥发份、固定碳等指标;2. 入炉前检验:对即将进入焦炉的原煤进行化验,确保原煤符合生产要求;3. 非标焦炭检验:对非标焦炭进行化验,确定其品质是否符合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化厂工艺技术质量管理制度焦化厂发布工艺管理制度一、范围目的本制度规定了工艺管理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考核及奖励等内容,进一步促进产品质量的稳定合格。

二、组织职责1、全厂工艺管理由生技科负责,其它各部门配合,生技科主管主抓。

2、各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指标,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主任对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3、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生技科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车间进行实施。

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技改等活动。

4、生技科负责对全厂涉及生产技改工艺辅材采购计划进行审核。

三、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1、本厂各车间、工段应严格执行生产工艺规程。

2、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厂负责人或生技科负责人组织编写试行稿,由生产管理部或技术质量部批准实施。

3、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规程的修改由安环科、生技科组织,车间负责人配合执行。

4、安环科、生技科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四、工艺变更1、工艺变更范围包括: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的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阀门的增减、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2、工艺变更程序(1)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车间负责人提出详细的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以书面形式报安环科、生技科。

(2)安环科、生技科接到方案后组织车间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由安环科、生技科报技术质量部审批。

(3)工艺变更后由安环科、生技科负责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

(4)对于重大工艺的变更,由安环科、生技科制定方案,并由公司各部门论证,报安全环保部、技术质量部、生产管理部和总经理,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五、生产过程管理1、安环科、生技科为不合格品的归口管理部门。

2、生产车间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对生产中出现的不合格品要有原因分析及记录,由安环科、生技科进行调查核实,生产车间进行跟踪落实。

3、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情况,车间应查明原因,并制定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安环科、生技科为纠正预防的管理部门。

4、关键过程的管理(1)关键过程是指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或产品质量不稳定的过程。

(2)产品质量不稳定在必要时由安环科、生技科设置关键过程,由车间对工艺参数实行连续监控,车间定期对过程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安环科、生技科定期检查。

(3)关键过程的能力达不到要求时,由安全、生产部和生产车间组织人员查明原因,及时建立纠正预防措施,提高过程能力。

短期查不出原因的,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确保过程能力处于受控状态。

(4)各车间关键过程如下:六、工艺事故管理1、工艺事故的分级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2、事故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具体执行公司相关管理制度。

3、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电告公司有关部门领导,并组织控制。

4、对已发生的重大工艺事故和质量事故,应在三天内写出事故报告并送交总公司相关部门领导。

七、工艺质量记录管理(一)记录控制1、工艺记录主要包括岗位操作记录、生产交接班记录、巡回检查(工艺、设备)记录等。

2、工艺质量记录要求(1)记录要真实、准确、及时、无超前和滞后记录现象。

(2)原始记录必须字迹清晰、无涂改、用仿宋字体。

(3)相关记录的填写人、审核人必须为本人签字,他人不得代签。

(4)记录要保持清洁、完整,并按要求及时装订。

(二)工艺指标控制厂部控制工艺指标按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进行控制。

炼焦车间(1)各测调项目:(续表)(2)技术规定:1)炉延长结焦时间,应遵守以下规定:2)全炉缩短结焦时间,应遵守以下规定:3)编排推焦计划时,最短结焦时间不得短于周转时间15分钟,烧空炉时,结焦时间不得短于周转时间25分钟。

4)每昼夜允许最大升温速度不得超过60℃,横排最高温度与标准温度线相对应温度差不大于20℃,且相邻火道温度也不大于20℃。

5)立火道温度在交换后20秒时,不得超过1450℃,不得低于1100℃。

6)硅砖蓄热室顶部温度不得超过1320℃。

7)小烟道温度不得超过450℃,不得低于250℃,分烟道温度不得超过350℃。

8)焦饼中心温保持在950-1050℃,上下温差不大于50℃。

9)集气管温度应保持在80±3℃之间。

10)炉顶空间温度要低于850℃,一般控制在800±30℃。

11)焦炉煤气加热时,煤气预热后温度夏季为45-50℃,冬季为50-55℃。

12)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焦末期时应大于5Pa。

13)集气管压力以吸气管下方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焦末期大于5Pa来决定、保持,一般保持120-140Pa。

14)加热煤气主管压力不得低于500Pa,低于500Pa时,必须停止加热。

15)看火眼压力保持0-5Pa,严禁负压。

16)机、焦侧烟道走廊,地下室空气CO含量不得超过30mg/m3。

17)用焦炉气体加热时,相当耗热量不应超过2220-2460kj/kg。

18)炉体伸长量每年不应超过0.035%。

19)空气过剩系数保持1.2-1.25。

20)低压氨水压力不小于0.2Mpa。

21)K头、K横、K均、K3、K安大于0.90。

(3)除尘站工艺指标:化产车间:1、入塔煤气温度27±1℃2、入塔循环洗油量:1.5-1.8kg/Nm33、入塔贫油温度(冬季比煤气温度高4-7℃,夏季高0-2℃)4、入塔贫油含苯不大于0.5%5、富油含苯1.6-2.5%,含水应小于1%6、洗苯塔后煤气含苯不大于5g/Nm37、洗苯塔阻力≤2000Pa8、洗苯塔后煤气压力不大于5000Pa10、管式炉富油出口温度(170-180)℃11、终冷塔底部煤气温度(26-28)℃12、贫油冷却器贫油温度(28-32)℃13、脱苯塔顶部温度(92-98)℃14、再生器顶部温度(165-185)℃15、终冷塔阻力不超过2000Pa16、洗苯塔煤气含苯不超过5g/Nm317、进口硫化氢含量:4-6g/Nm318、出口硫化氢含量:≤200mg/Nm319、脱硫液中PH值:8-920、游离氨:≥6g/L21、PDS:30-50mg/L22、悬浮硫: <1.0g/L23、循环液中(NH4)2S2O3和NH4CNS总量≤250mg/L24、脱硫工段处理后废水:NH3-N含量<200mg25、脱硫工段处理后废水PH值:7-1026、软化水水质:总硬度小于0.03。

27、焦油水分小于4%(按销售装车化验为准)。

28、粗苯75℃前馏出量≤3%;180℃前馏出量≥91%;硫铵游离酸≤0.05%;水份≤0.5%;含氮量≥21%。

29、初冷器煤气入口温度控制在75-82℃。

30、初冷器阻力不大于1.5Kpa。

31、初冷器下段进水温度不大于16℃。

32、初冷器下段回水温度不大于23℃。

33、初冷器下段供水压力不超过0.5Mpa分。

34、初冷器上段进水温度不大于32℃。

35、初冷器上段回水温度不大于45℃。

36、初冷器上段供水压力0.5Mpa。

37、初冷器后煤气集合温度夏季不大于25℃,冬季18-22℃。

38、初冷器上段喷洒流量每台要求25-35m3/h。

39、煤气集合温度不大于2℃。

40、鼓风机机前吸力不大于-5Kpa。

41、鼓风机后压力不大于20Kpa。

42、鼓风机油压不小于0.05Mpa。

43、运转鼓风机机体温度不高于90℃。

44、电机温升不超过65℃。

45、推力瓦温度不高于65℃。

46、鼓风机工作电流不超过68.3A。

47、鼓风机机体振动不大于0.07mm。

48、鼓风机油箱液位不低于350mm,不高于630mm。

49、鼓风机偶合器油压不低于0.05Mpa。

50、转子轴向位移不超过0.5mm。

51、电捕焦油器阻力不大于0.6Kpa。

52、煤气含氧量不超过1%。

53、电捕焦油器绝缘箱温度控制在80-110℃。

54、电捕焦油器后煤气含焦油小于50mg/m3。

55、电捕焦油器电压不小于25KV。

56、锅炉给水悬浮物≤5mg/L。

57、锅炉给水总硬度≤0.03mmol/L。

58、锅炉给水PH值≥7。

59、锅炉锅炉水总碱度 6-24mmol/L。

60、母液酸度:4.0-6.0%。

61、预热器后煤气温度:60-70℃。

62、饱和器母液温度:45-55℃。

63、饱和器阻力:1.5-2KPa。

64、预热器阻力:≤50mm水柱 0.5KPa。

65、大加酸时,酸度提高到18-23%,加完酸后加水,使酸度恢复正常。

66、饱和器后煤气含氨:≤0.03g/Nm。

67、生化出水挥发酚≤0.5mg/L。

68、总氰化物≤0.5mg/L。

69、硫化物≤1mg/L。

70、PH值6-9。

71、COD≤100mg/L。

72、氨氮≤15mg/L。

73、脱硫塔阻力:≤2Kpa。

74、溶液循环泵出口压力:≤0.8Mpa。

75、入再生塔空气压力:≥0.4Mpa。

76、脱硫液温度:比煤气温度高3℃-5℃。

77、进入脱硫塔煤气温度:≤40℃。

78、煤气入口温度低于溶液:3-5℃。

79、熔硫釜上部温度:70-100℃,熔硫釜中部温度:130-150℃。

80、熔硫釜下部温度:140-150℃,恒温3-4小时放硫。

81、泡沫槽加热温度:45-55℃。

82、塔顶温度:101-108℃,塔底温度:103-110℃。

83、换热后废水温度<40℃。

84、粗苯冷凝冷却器富油出口温度:55℃-70℃。

85、油油换热器富油出口温度:100℃-130℃。

86、粗苯管式加热炉富油出口温度:170℃-180℃。

87、脱苯塔底贫油温度:≥165℃。

88、脱苯塔顶部粗苯油汽温度:92℃-98℃。

89、油油换热器后贫油温度:80℃-120℃。

90、贫油冷却器后贫油温度:≤(30±2)℃(必须高于煤气温度2℃-4℃)。

91、过热蒸汽温度:350℃-550℃。

92、脱苯塔底部压力:≯ 0.05MPa。

93、脱苯塔顶部压力:≯ 0.03Mpa。

94、再生器顶部压力:≯ 0.05Mpa。

95、蒸汽压力:≮0.3Mpa。

96、入管式炉煤气压力:≮2500Pa。

97、粗苯回流比:2-2.5。

98、洗油消耗:≯100Kg/T粗苯。

99、脱苯直接蒸汽耗量:≯2t/T粗苯。

100、再生洗油量:1-2%。

备煤车间:1、装炉煤水份≤11%2、最终收缩度X:28-45mm3、胶质层Y:13-22mm4、粘结指数G:≥605、装炉煤粒度小于3mm达90%-95%以上6、焦粉粒度小于0.5mm达95%以上筛焦车间1、焦炭:水份:≤7%。

八、考核及奖励1、对工艺改进及新产品开发、工艺管理做出贡献的职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办法以书面通报的形式告知全体员工,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奖励。

2、对违反工艺管理规定及产品质量和消耗造成影响,违反工艺操作规程造成损失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考核50-5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