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草虫的村落》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优秀7篇)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优秀7篇)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优秀7篇)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掌握文本内容,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

2、初读课文,标记你不懂的地方,思考哪些段落是写草虫村落的?3、出示新词。

(指名读,领读,指名读,重点读,齐读)静谧寒暄洞穴斑斓亲戚僻静勤勉亲吻音韵小巷边缘俏丽投机灌木烘烤熙熙攘攘庞然大物意味深长行色匆匆4、接读课文,哪些段落是写草虫村落的?(39段)5、在草虫村落看到了什么?哪个场景给你的印象最深的?默读课文,然后交流。

段3-4:游侠归来;段5:大街小巷的场景;段6:音乐演出;段78:劳动生活;段9:省略内容。

6、小结:作者追随着一只迷路的甲虫,来到了草虫的村落。

然后运用文字,为我们展现了草虫村落的各种生活场景,我们都被本文中精彩的描写所吸引,也追随着作者的文字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你觉得作者所以写得这样引人入胜,秘诀是什么?(板书:细致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是写好文章的前提。

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呢?你发现了吗?多次,仔细,长时间,全身心投入。

(关键词:又;躺;一个下午;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把我的心灵唤回来;)6、默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完成板书。

重点研读第2自然段内容、作用。

把本文分成三部分。

7、对照板书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

作者先用在无限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来总起全文,然后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为我们展示了草虫村落奇异的场景,最后以抒发感受来结束全文,表达了对草虫村落、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8、从3-6自然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大声朗读,课后抄写并背诵下来。

板书设计:总起(1)概述(2)奇异游历游侠归来(34)大街小巷(5)详写音乐演出(6)细致观察劳动生活(78)(9)抒发感受(1011)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理解文本特点。

体会运用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感受的写法。

2、了解这种写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比喻,拟人),并初步运用。

2024年草虫的村落课文教案及答案模板

2024年草虫的村落课文教案及答案模板

2024年草虫的村落课文教案及答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草虫的村落》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草虫村落的描绘,生字词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课文《草虫的村落》2.多媒体教学设备3.生字词卡片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草虫吗?知道草虫的生活习性吗?(二)课文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教师指导朗读,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三)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分享自读感受,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草虫的村落特点。

(四)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记忆。

2.学生组内交流,互相巩固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二)深入分析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段落。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三)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家长签字确认。

五、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每个5遍。

2.家长签字确认。

六、答案模板1.课文内容概括:课文《草虫的村落》通过描绘草虫的生活,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美好。

2.重点句子解析:例如:“草虫的村落,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

”这句话表达了草虫村落的独特魅力。

3.生字词解释:例如:“甲壳”是指昆虫的外壳,具有保护作用。

4.课文启示: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应该学会关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珍惜生命。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情感。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作者在文中想要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情感呢?”2.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作者通过对草虫村落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奥秘的探索。

六年级语文上册《草虫的村落》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草虫的村落》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草虫的村落》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草虫的村落》。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测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生命的意识。

学会欣赏自然之美,培养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草虫的村落》是一篇描写草虫生活的文章,通过作者的观察和想象,展现了草虫世界的奇妙和生机勃勃。

2.2 生字词学习: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并能正确运用。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草虫,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3.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生字词的发音。

3.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3.4 理解课文:学生讲述课文内容,组内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测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章:作业设计4.1 回家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选择一个生字词,写一个小故事或造句。

4.2 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生字词的掌握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同伴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评价,评价对方的朗读、生字词学习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生字词的掌握、朗读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

5.2 评价内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学生对生字词的拼写、发音和用法的掌握程度。

朗读能力:学生的语音语调、表情和朗读技巧。

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推测能力的运用。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草虫,进行观察和了解。

每组制作一份关于所选草虫的PPT,介绍草虫的外貌、生活习性等。

草虫的村落教案(15篇)

草虫的村落教案(15篇)

草虫的村落教案(15篇)草虫的村落教案1一、教学目标1.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二、教学案例片段一体悟草虫村落的含义师:同学们,通过交流,我们知道草虫的村落很热闹、很奇特,作者把它描绘成和我们人类居住的村子一样,你体会到这一点了吗?生:我体会到了,它确实像我们居住的村子,那里有街道,有住宅,那里的人们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朋友,也有自己的情感。

生:村落中的甲虫们会生活,会把自己打扮成南国的少女。

它们会劳动,能找到很多的食物。

它们还会创造,创造出的音乐像灵泉一样美妙,太像我们人类了!师:是的,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觉得它们和我们人类的生活简直没有两样。

其实这个草虫的村落,本来是个怎样的地方?生:我觉得它其实就是杂草丛边小甲虫的一个个洞穴,就像我们平时看到的蚂蚁的洞穴。

师:你很聪明,就是这么一些杂草丛边的小洞穴,作者却把它想象成了一个热闹而奇特的村落,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我体会到作者对甲虫的喜爱。

生:我体会到他对大自然的小生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片段二体悟作者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师:你还从哪儿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生:我是从灵泉音韵这几个词语体会到的。

作者把甲虫振着翅膀的声音比喻成灵泉音韵。

他觉得甲虫的叫声仿佛是从山涧流出来的美妙的泉水声,这声音像一首曲子,既动听又有自己的韵味。

师:你能抓住灵泉音韵这几个关键词体会,真不错!生:我从此时......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体会到作者有着非常独特的感受。

他说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可以体会到他对甲虫叫声的喜爱之情。

师:平时,你听到过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吗?感受怎样?生:我听到过青蛙呱呱的叫声,初听觉得吵,静下心来听觉得还是很美的。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草虫的村落》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草虫的村落》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草虫的村落》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理解作者对草虫村落的描绘,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观察、描绘生活中的小生物,培养细心观察、用心感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生命。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生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关注草虫,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词义。

3.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师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字词。

4.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课堂小结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鼓励。

四、教学反思1.优点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学手段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不足对部分学生的关注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的问题;课堂小结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分享学习心得。

3.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的问题;优化课堂小结环节,合理安排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学习心得。

五、板书设计课题:《草虫的村落》一、课文内容1.草虫的生活环境2.草虫的活动3.作者的情感二、生字词1.草虫、村落、甲壳、蠕动、触角、振动、粮食、搬运三、教学反思1.优点2.不足3.改进措施六、优秀教案《草虫的村落》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理解作者对草虫村落的描绘,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草虫的村落9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草虫的村落9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草虫的村落9篇草虫的村落 1一、教材简介《草虫的村落》这篇课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

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那一片爱恋之情;二是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这也是教学本课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1、正确读写本课11个生字及所组成的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激发学生的想象,感受草虫村落的生活情境,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第一课时)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进行联想去表达独特的感受。

(第二课时)三、教学方法的设计1、初读课文时,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分清课文层次的基础上实现整体把握。

本文共11自然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是总起,交待了这次奇异游历的特殊氛围和心情。

第二段(第3——9自然段)叙写了奇异游历的全过程。

第三段是末尾两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对草虫村落的依恋。

作者正是在这种严谨的结构中,有条不紊地按照游历过程,对草虫的村落和草虫的生活作了细致的观察和奇妙的想象,并融入了自己热爱自然、关爱生灵的独特情怀。

因此,在初读课文时,我就帮助学生梳理层次,教给学生用浏览的方法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抓出来,同时把课文的一、二、十、十一首尾四个自然段结合起来读。

然后用三个问句过渡设下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然后直奔课文的中心部分——奇异的游历过程。

2、细读课文时,我先是给学生创造游历的情境,请两个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三、四两个自然段,让学生边听边游历,围绕“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这个主要问题,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借助语言文字思考揣摩,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

小学语文《草虫的村落》课教案

小学语文《草虫的村落》课教案

小学语文《草虫的村落》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描述的草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草虫的外形特征。

(2)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区分不同种类的草虫。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草虫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作者对草虫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描述草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1. 学会生字词中的多音字和易错字。

2. 理解课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体会作者对草虫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草虫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相关课外阅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草虫图片,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草虫的了解。

(2)板书课文《草虫的村落》,让学生齐读。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交流课文中遇到的新词和新句子。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拼写。

(3)举例说明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完善。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草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草虫的村落图。

3. 选择一篇关于草虫的课外阅读材料,阅读并写下读后感。

草虫的村落教案(多篇)

草虫的村落教案(多篇)

草虫的村落教案(精选多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草虫的村落》。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草虫的村落的特点和作者的描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2)学会通过观察和描述,表达对自然环境的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草虫的村落》。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 学会通过观察和描述,表达对自然环境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草虫的村落》的多媒体课件或纸质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草虫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自然环境,提问:你们注意到了什么?(2)分享个人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观察。

(3)引入课文《草虫的村落》。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分析课文(1)学生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小组讨论成果,并进行点评和总结。

5. 实践活动(1)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尝试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描述。

(2)学生互相分享观察和描述的成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6. 小结与布置作业(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复习课文,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拓展1. 引入相关文学作品(1)教师分享与草虫相关的文学作品,如《虫记》等。

(2)学生阅读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2. 观察草虫(1)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草虫,注意观察草虫的生活环境和行为。

(2)学生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与小组成员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3. 草虫的村落【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写的是在田野里,作者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他看到了茂盛的森林——细密的草丛;看到了迷失在森林里的游侠——一只黑甲虫;看到了散布在森林边缘的村子——草丛周围的虫子的洞穴;看到了大街小巷中美丽的南国少女——花色斑斓的小圆甲虫,还有经过长途旅行到此来访的庞然大物——蜥蜴;看到了奏出灵泉般音乐的演奏者——一群振翅鸣叫的甲虫;还看到村民们行色匆匆的劳动生活。

作者以他丰富的、独特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动的草虫世界,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那颗不曾泯灭的童心。

本文最大的特色就是作者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的世界生动展现在大家面前。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及作文训练的内容,都是发挥想象,说、写自然界的音响或景象。

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的,整体训练的重点是,思想上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上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并通过背诵和练笔形式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

【课标表述】1.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扩展阅读面。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7.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书写有一定的速度。

8.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9.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学习目标】1.会写11个字,重点写正确“谧、巷、庞”,写好“烘、烤”等火旁的字,注意火字旁的写法,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学会联系上下文,推想“静谧、勤勉、音韵、勤勉、花色斑斓、驻足痴望”等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小生灵的喜爱和赞美,抄写喜欢的语句。

4.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5.选取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展开想象,写出对小动物独特的情感。

【重点难点】1.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那一片爱恋之情。

2.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评价方案】1.通过四人小组互相检查词语认读(评价单第一题)的方式,关注学生识字识词状况,评价目标1;(终结性评价)2.通过同桌两人从书写正确、部件紧凑、笔画占位、笔顺、写字姿势五方面进行相互检查(评价单第二题),评价目标2;(终结性评价)3.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推想的方法理解“静谧、勤勉、寒暄”等词的意思(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4.通过学生自读、指名读、师生配合读等,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评价目标4、5;(过程性评价)5.通过小练笔,检验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

(评价单第五题)评价目标。

(终结性评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播放美国影片《虫虫危机》片断。

2.说说感受。

谁知道这部影片的名字?这是美国大片《虫虫危机》片断,《虫虫危机》灵感取材自伊索寓言《蚂蚁与蚱蜢》的故事,讲述一段昆虫世界的冒险之旅。

蚂蚁飞力历经辛苦,终于在昆虫朋友的帮助下打败了恶霸蝗虫。

能说说你观看了这一片段后的感受吗?(情趣猛然,感觉自己好像身临其境;原来虫虫的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设计意图]精美的动画效果,极有感染力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心中对昆虫世界充满探索的向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虫虫的课文——草虫的村落。

板书课题:草虫的村落。

我们就一起学习新课文。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思考:“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字词检查,并结合课件学习生字词。

3.交流反馈。

(三)梳理内容,明确场景1.快速默读: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你会怎样分?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交流反馈:(1)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

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

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

(2)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

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

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

)(3)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交流时,教师相机出示:“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终于走出一条路。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1)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理解“追随”)(2)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静谧”不但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静、人很放松。

有这样的环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会发现这“草虫的村落”,才会发现──(生齐读)“我发现了草丛中虫子的快乐天地。

我多么得意啊!”(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1.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一个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

为什么说这是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呢?我们到下节课再去学习。

2.作业: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一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

作者认为“草虫的村落”是个“快乐天地”?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大家自由读,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自由读,画句子。

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2.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

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1)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真是一只勇敢的小甲虫。

具体游侠一样的品格,不服输,不气馁,终于走出了困境。

)(2)你从哪里看出甲虫是勇敢的?小结: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他是快乐的。

(3)云游四方,回到家乡,同伴们是怎么招呼游侠的?你感受到它们的快乐了吗?(4)从“村民的和谐生活”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地很投机”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得很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的融洽。

他们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理解甲虫们所在的音乐厅很美,是“天然”的。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联系实际,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

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

在我们看来,这声音似乎还不至于超过“人间的一切音乐”。

但作者却这么认为,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句话以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饱含深情地赞美了甲虫富有灵性的聪明才智。

这是作者对小虫子们最高的赞美!作者此时已全身心在进入了虫子的世界,被甲虫音乐家们的演奏所深深地陶醉!)抓住“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小虫们特有的灵性和才智让作者佩服。

读好这句话。

4.从“村民的劳动”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

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促使甲虫们勤劳地工作着,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快乐着。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地生活着,劳动着,也快乐地创造着。

5.第9自然段,“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思考:“我”还会看见些什么?(市场里,甲虫们做买卖;公园里,大甲虫在教小甲虫寻找食物……)小甲虫们不但有生命,还有灵性。

这是作者用心观察的结果。

三、对比阅读,丰富知识我们再来看一段写昆虫的例文:蝉的音乐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

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

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

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

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

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

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

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

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筱悬木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

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

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蝉》交流:《草虫的村落》和《蝉的音乐》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设计意图]对比阅读,进一步强调想象的重要性,充分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升华情感,进行练笔1.出示小练笔的要求:丰富的想象使课文中的小甲虫和蝉这些小生灵有情有意。

请你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只要我们能像作者一样用心去观察,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写下来,写的时候要学习作者的写法,融进自己的感受,等会儿我们看谁写得最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