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青年教师教案及评课稿

合集下载

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的评课稿

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的评课稿

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的评课稿听了许老师的这节课,相信大家都受益匪浅,作为高一年轻老师不仅学会了如何教,还学会了如何备课。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谈谈对这节课的一些体会:1、巧妙地处理新概念。

物理上的很多东西都是理想化的,无法表达或证明给学生知道,我们在很多时候都是直接告诉学生公式,经常说的话是:“由此可以得到”或“通过大量的实验可以证明”等,而许老师处理新概念的方法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推导理解了物理表达式,印象也很深刻。

2、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许老师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让人听得很舒服。

而我们往往很少运用鼓励性的语言,直接问学生“是不是这样”或“是吧”。

3、知识严谨,语言表达很严密。

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圆周运动加速度的产生,真正实现了新课改对学科的要求——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4、备课完整。

许老师根据多年经验,知道高考中学生容易犯认为圆周运动的产生是因为向心力的存在的错误,所以在受力分析时,帮助学生澄清学习中的误区,使学生在刚接受新知识时就建立正确的概念。

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会出现很多的表达式,许老师让学生自己推导表达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了基础。

许老师这节课完全达到了教学目标,甚至超额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二、这是一节原生态的物理课,一方面是因为这节课是第一次上,另一方面是这节课没有经过物理备课组的集体讨论。

我听完课的第一个感受是:艺高人胆大。

许老师打破教材限制,用新的思路进行教学,并且取得显著效果。

这也告诉年轻老师,要大胆创新,突破教材,实现有效的教学,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长期磨练的。

第二个感受是:课堂教学有层次,知识不断推进。

许老师首先复习了圆周运动的运动学知识,再利用前面加速度这一知识作铺垫,引入了圆周加速度,课题的引入自然,接下来许老师利用PPT进行演示,让学生了解学习物理的思维方式。

我认为课堂教学教的就是研究问题的方法,对学生来说,获得一种好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会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总结

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总结

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总结引导语: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怎么写?下面是为大家精心的关于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总结,欢迎阅读!本人自2000年担任小学一级语文教师以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同时,按学校要求积极开展师徒结对工作,做好青年教师的指导培养工作,使青年教师尽快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生力军,成为教学骨干。

任现职以来,我担任过*** ***等教师的指导老师,她们当中多人在评优课中获奖,论文在省、市级发表,屡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先进班主任。

今年,我又担任*** ***两位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

对于青年教师,我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对青年教师进展以下方面的指导:1、在政治思想上要求被指导青年教师,认真执行教育方针政策,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为人师表,争做学习、工作、师德的表率。

2、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上课,严格按教学“五认真”要求,进展教法指导,充分了解学生,在备课中要求能备学生,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情况进展备课、上课,到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为目的。

3、指导青年教师认真钻研业务知识,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求青年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不断强化自身专业水平。

4、鼓励青年教师认真、积极上好校级以上各类评优课、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为自身争取锻炼的舞台,本人积极指导,配合她们上好试验课,帮助她们修改教案。

有时自己先上观摩课给青年教师看,让她们了解怎样才能把握好教学过程。

给她们鼓励,提高信心。

通过本人的精心指导,原来的青年教师王艳琴与刘彩琴已成长为学校的骨干力量,***今年被评为xx年度教师节模范,***获的xx年度县级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

看到她们的成长与进步,我感到由衷的快乐。

今年指导的这两位青年教师,她们俩的整体素质也非常好,敬业上进,刻苦专研5、指导她们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掌握现代新课标精神,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更新自己新观念,力求在新课改革中有所创新,有所提高。

今后我将更加努力,与她们携手共进。

教师评课稿(4篇)

教师评课稿(4篇)

教师评课稿优秀优秀(4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评课稿准备工作,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如何把评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评课稿优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评课稿优秀1xx年6月15日在友好区第一小学聆听了苑立群教师所讲的《少年闰土》一课,这次教学采用了微格模式,时长为20分钟。

改变了以往一节课40分钟的形式,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展示出来。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一样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积极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资料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构成。

苑教师在教学《少年闰土》时,能注意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感知少年闰土这一形象,体会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围绕这个目标,这堂展开了一系列教学活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当家作主。

一、重研读课文,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本事。

这节课,教师改变了以往阅读教学面面俱到、串讲串问的传统做法,以学生研读为主体,探究发现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本事。

以闰土的外貌为起点,以无穷无尽希奇的事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研读课文。

在交流中,学生从不一样角度、不一样层面丰富课文资料,凸现少年闰土的形象;在教学中,苑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25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读中获得了成功的欢乐。

二、重启发点拨,引领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数学组教研活动评课稿(3篇)

数学组教研活动评课稿(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组于近日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评课”为主题,旨在通过评课活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促进教师共同进步。

二、活动内容1. 评课对象:本次评课对象为我校数学组青年教师,共评课4节。

2. 评课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

3. 评课方式:采用集体评课的方式,由各年级数学组长主持,全体数学教师参与。

三、活动过程1. 课前准备(1)各年级数学组长组织教师认真备课,明确评课标准。

(2)青年教师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力求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

2. 课堂教学(1)青年教师按照备课内容进行授课,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

(2)听课教师认真记录,关注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3. 评课环节(1)各年级数学组长主持评课,介绍评课标准。

(2)听课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3)青年教师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4. 总结发言(1)数学组负责人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强调评课的重要性。

(2)对青年教师提出希望,鼓励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

四、活动成果1. 通过评课活动,青年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2. 各位教师积极参与评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提高了教学水平。

3. 数学组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教研氛围,为教师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五、活动反思1. 评课活动应注重实效,避免形式主义。

2. 评课过程中要注重引导,让青年教师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评课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六、改进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建立健全评课制度,确保评课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本次数学组教研活动评课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语文组教研活动评课稿(3篇)

语文组教研活动评课稿(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语文组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校内外专家进行指导,全体语文教师参与了听课、评课等环节。

以下是对本次教研活动的评课稿。

二、活动过程1. 听课环节本次教研活动共安排了三节课,分别由三位青年教师执教。

三节课围绕“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这一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教学设计和实践。

(1)第一节课由张老师执教,课题为《草房子》。

张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第二节课由李老师执教,课题为《小石潭记》。

李老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第三节课由王老师执教,课题为《背影》。

王老师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体会父爱,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2. 评课环节在听课结束后,全体语文教师对三位青年教师的教学进行了评课。

评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三位青年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围绕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这一核心,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的运用三位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合作探究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3)教学环节的设计三位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合理,过渡自然,课堂氛围活跃,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教学效果通过课堂观察和作业反馈,三位教师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活动总结1. 优点(1)教学目标明确,围绕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这一核心展开教学。

(2)教学方法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3)教学环节设计合理,过渡自然,课堂氛围活跃。

2. 改进建议(1)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加强课堂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四、个人反思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重庆市第八届青年教师赛课万州阅读赛场的评课稿(1)

重庆市第八届青年教师赛课万州阅读赛场的评课稿(1)

聚焦学科特征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在第八届青年教师赛课万州阅读赛场的评课发言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董晓宇今天我代表评审组评课,我点评的关键词第一个是“语用”,指向的是学科特征,第二个“让学”,指向的学本立场。

只有把语用和让学二者高度统一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上言语实践活动中的真正主体,发展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语文素养的核心。

一、“语用”指向学科特征首先,我从“语用”角度阐述一下本次赛课的两个优点和三个不足。

第一个优点:坚守核心教学价值,聚焦关键教学目标。

首先针对一堂课我们要明确: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是课标中的年段目标和学生学情。

它体现的是共同发展要求和学生真实发展水平的双重关注视角。

在本次赛课当中,确立目标比较准确的,在中段以渝中区的《扁鹊治病》为代表,评委组一致认为这节课年段特征的把握准确,比如:中段课标要求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这节课上我们看到老师紧扣“初步把握”的要求,搭梯子,把意思大致相同的内容引导学生用一句话,一个词进行概括,“多次劝”、“不理睬”,引导学生多次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不越位,很到位。

再比如,在这节课上关注段的把握,也相当准确。

扁鹊是怎样解释清楚的四个分句,每个分句怎么说的。

成段以后又发现了什么,抓住关键词“可以、还能、只能”进行段的表达训练。

当然,潼南的课《女娲补天》,抓主要内容,抓构段方式,也比较好。

江津的课,垫江的课,中段的年段特点也比较好。

奉节的课,抓总分段落、抓典型动作,评委组认为也比较好。

接下来,我说一说高段的年段特征和目标把握。

在高段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北碚的课,找准学生的起点,摸清学情,确立教学目标,做得很到位。

老师问:“你已经了解了哪些说明方法?这篇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这个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和好处。

再比如忠县的课《临死前的严监生》抓动作,中段的课也抓动作,高段的课也抓动作,高段的抓动作忠县的课定为在相同动作之中的细小的不一样,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指导青年教师公开课评课稿

指导青年教师公开课评课稿

指导青年教师公开课评课稿
课题:Topic 2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
宛老师这节课是非常成功的课。

完成了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突出;在教学过程中能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任务型教学贯穿整个教学始终;宛老师在教学中能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学科进行整合,扩大了本节课的教学容量,使得本节课学生能在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寓教于乐;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整节课始终用英语教学,板书工整,设计有方,学生训练有素;本节课课时安排紧凑,条理清晰。

指导青年教师教案及评课稿

指导青年教师教案及评课稿

Teaching Design种语言讲话’而不是‘谈论这种语言’。

我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言语实践,是学生的实践,要求学生“事必躬亲”,教师是“讲”不出学生的水平来的。

所以我要在英语课堂中努力创设一些“真实的”、“生活化”的言语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对英语语言实行感受——领悟——积累——使用。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

课堂教学并非是“我教你学”,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教学活动是通过交际使学生理解英语,掌握英语,形成使用英语的水平的;教学就是为了促动交流。

而pair work,group work等不但仅实现了交流这个功能,而且还让学生体验了合作、互助带来的乐趣。

而学习英语的乐趣则在于我们不但是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使用水平;更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水平,磨砺学生的意志,拓展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

教材及学情分析:过去实行时其实是一个十分简单的语法内容,也是七年级下学期唯一的一个时态。

但它连接的将是今后要学的从句,所以在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时态的理解还比较浅薄,易混易错。

而我校的学生更是底子薄,基础差,所以语法教学是一场硬仗。

基于这两点,我把教材实行了重组与分解。

让知识简单化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Students’ pag eⅠThe Past Progressive TenseSTRUCTUER: be (was/ were) + doing + 过去的时间的点Step 1: Leading- inGuess: What was I doing at 8 last night?You were ___________ at 8 last night.Step 2: Presentation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were you doing at 8 last night?I was _________ at 8 last night.Step 3: Look and sayLook the pictures and say the sentence using different persons. Pay attention to the structure: sb + was/ were doing sth at …1.2.3.4.5.Step 4: Pair workAsk and answer in pairs using question forms. You can use:✧Was _____ _______ at _____ last _____?Yes, she/ he _____. / No, he/ she _______.What was he/ she doing at _____ last ____?He/ She was __________.✧Were _____ _______ at _____ last _____?Yes, they _____. / No, they _______.What were they doing at _____ last ____?They were __________.Step 5: Acting outFill in the blanks and act out. The other students will guess:Were you ______ at _____ last ______?Yes, I was. I was ________.No, I wasn’t. I was _________.Step 6: Look, write and sayLook at the series of pictures from the teacher and write the sentences down and make them up into a short passage.MY LAST SUNDA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tep 7: Group workDraw the series of pictures in groups to design your own weekend and make it colorful. Then write a short passage according to your pictures.MY LA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tudents’ pageⅡ一、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aching Design种语言讲话’而不是‘谈论这种语言’。

我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言语实践,是学生的实践,要求学生“事必躬亲”,教师是“讲”不出学生的能力来的。

所以我要在英语课堂中努力创设一些“真实的”、“生活化”的言语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对英语语言进行感受——领悟——积累——运用。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

课堂教学并非是“我教你学”,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教学活动是通过交际使学生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的;教学就是为了促进交流。

而pair work,group work等不仅仅实现了交流这一功能,而且还让学生体验了合作、互助带来的乐趣。

而学习英语的乐趣则在于我们不但是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更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磨砺学生的意志,拓展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

教材及学情分析:过去进行时其实是一个十分简单的语法内容,也是七年级下学期唯一的一个时态。

但它连接的将是今后要学的从句,所以在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时态的认识还比较浅薄,易混易错。

而我校的学生更是底子薄,基础差,所以语法教学是一场硬仗。

基于这两点,我把教材进行了重组与分解。

让知识简单化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Students’ pag eⅠThe Past Progressive TenseSTRUCTUER: be (was/ were) + doing + 过去的时间的点Step 1: Leading- inGuess: What was I doing at 8 last night?You were ___________ at 8 last night.Step 2: Presentation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were you doing at 8 last night?I was _________ at 8 last night.Step 3: Look and sayLook the pictures and say the sentence using different persons. Pay attention to the structure: sb + was/ were doing sth at …1.2.3.4.5.Step 4: Pair workAsk and answer in pairs using question forms. You can use:✧Was _____ _______ at _____ last _____?Yes, she/ he _____. / No, he/ she _______.What was he/ she doing at _____ last ____?He/ She was __________.✧Were _____ _______ at _____ last _____?Yes, they _____. / No, they _______.What were they doing at _____ last ____?They were __________.Step 5: Acting outFill in the blanks and act out. The other students will guess:Were you ______ at _____ last ______?Yes, I was. I was ________.No, I wasn’t. I was _________.Step 6: Look, write and sayLook at the series of pictures from the teacher and write the sentences down and make them up into a short passage.MY LAST SUNDA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tep 7: Group workDraw the series of pictures in groups to design your own weekend and make it colorful. Then write a short passage according to your pictures.MY LA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tudents’ pageⅡ一、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John_______(work)all day yesterday.2. This time yesterday Jack ______ (mend) his bike.3. I ______ (write) a letter at ten last night.4. It was six. The Greens ______ (have) supper.5.—What______you _______(do)at ten o'clock yesterday?—I_______(studay)in class.二.按要求进行句型转换。

1. We were having a PE class at four yesterday afternoon.(改为否定句)We _______ ________ a PE class at four yesterday afternoon.2. Kate was reviewing her lessons at eight last night.(改为一般疑问句,做肯,否回答,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He ran in the park .(用at this time yesterday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They wer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at nine last night.( 对划线部分提问)__________ __________ they __________ at nine last night?5. I was reading a novel at three yesterday afternoon.( 对划线部分提问)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at three yesterday afternoon?三.根据汉语提示完成句子。

1.他们那时不在打排球。

They _______ _______ volleyball at that time.2.当你回来时,他在看电视吗?_______ he _______ Tv when you came back?3.昨天中午他在哪里等你?_______ _______ he _______ for you at noon yesterday ?4.当我离开时,他正在做家庭作业。

He ________ ________ his homework when I left.5.正当他们扫地的时候,老师进来了。

While they_______ _______ the floor , the teacher came in.课后评课Step 1: Leading- in宋老师采用guess这一活动让学生切入老师的生活,让他们大胆的谈论老师。

这一环节在授课过程中有所改变。

在公布答案的时候她给学生出示了她和儿子玩的照片,她们正带着面具玩龟兔赛跑。

学生看到后觉得老师也有这样纯真的一面,在大笑的同时也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引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Step 2: Presentation这是承接上一环节并对新引进的知识进行巩固的,同时加强了师生的了解。

Step 3: Look and say所有的照片都是宋老师在课余拍出来的,全都是孩子们的生活瞬间和抓拍。

被拍到,没被拍到的学生都兴致勃勃,活动也在高涨的情绪中顺利的进行。

后来她还加了一段录像,让同学们对录像的内容进行发挥,效果都非常的好。

因此我想知识的学习一定不能离开生活,没有了生活的元素,知识又怎能打动人心。

Step 4: Pair work这一环节进行的不是很流畅,部分学生的be动词出现了错误。

但能很快的改正。

Step 5: Acting out学生喜欢表演,而且表演的惟妙惟肖。

但宋老师的要求是你只有会用知识了,能与别人交流了,你才可以到前面来表演,所以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为了秀一下自己也会积极地学习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