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见成语及易混淆含义成语

公务员考试常见成语及易混淆含义成语
公务员考试常见成语及易混淆含义成语

公务员考试常见成语

1、【爱憎分明】【泾渭分明】

两个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前者专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2、【半斤八两】【势均力敌】

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前者强调水平相等;后者偏重力量相当。

3、【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4、【比比皆是】【俯拾皆是】

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前者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其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后者侧重表示容易得到。其对象只能是物,并且是能捡拾的较小的东西。

5、【别具一格】【别开生面】

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的意思。前者侧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侧重在“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6、【不刊之论】【不易之论】

都有不能改变之意。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刊:消除,删改);后者强调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7、【不翼而飞】【不胫而走】

都比喻流传迅速。前者多指东西突然丢失;后者多指消息传得快。

8、【不负众望】【不孚众望】

前者意为“不辜负众人的期望”;后者意为“不能使大家信服”。

9、【不名一钱】【不值一钱】

前者形容“极为贫穷”(名:占有);后者形容“毫无价值”,也比喻地位卑贱,受人鄙视。

10、【不期而至】【不期而遇】

前者意为“没有预料地来到了”,用于事;后者意为“没有预先约定,却意外地遇见了”,用于人。

11、【不忍卒读】【不堪卒读】

前者意为“不忍心读完”,常用于形容文章写得凄凉感人,使人不忍心读完;后者多指“文章写得不好,使人读不下去”。

12、【不容置喙】【不容置疑】

前者意为“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喙:嘴)”;后者意为“不容许有什么怀疑(疑:怀疑)”,多指绝对可信。

13、【不胜其烦】【不厌其烦】

前者意为“繁琐得使人受不了(胜:忍受)”;后者意为“不嫌繁琐,不嫌麻烦(厌:嫌)”。

14、【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前者意为“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后者意为“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15、【不足为训】【不足为据】

前者意为“不值得当做典范或法则”;后者意为“不能作为凭证或根据”。

16、【惨绝人寰】【惨无人道】

都有狠毒残暴之意。前者语义重,强调人世间从没见过的惨痛,不能用于形容人;后者强调无人性、不讲理,常用于形容人。

17、【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都指达到的境界很高。前者形容文艺技巧高超、神妙;后者还可以用于学术修养方面。

18、【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都有“费尽心思”之意。前者强调蓄谋已久,含贬义;后者强调“用尽心机”,中性词。

19、【低三下四】【低声下气】

都形容卑恭,无骨气。前者侧重于卑恭下贱;后者侧重于恭顺小心。

20、【大有作为】【大有可为】

前者意为“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值得一做”;后者意为“做一番大事业”。

21、【骇人听闻】【耸人听闻】

都有“使人吃惊”之意。前者是指结果使人吃惊害怕;后者指故意说夸大或使人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22、【含糊其辞】【闪烁其辞】

都有说话不清楚、不明确之意。前者侧重于说得含混不清;后者侧重于说话遮遮掩掩、躲躲闪闪。

23、【挥金如土】【一掷千金】

都形容极度挥霍。前者侧重在对钱财的轻视;后者侧重在一次花钱之多。

24、【艰苦卓绝】【坚苦卓绝】

都指艰苦,超出平常。前者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后者指在艰难困苦中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

25、【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都指看待对方时发生了变化。前者强调用另一种眼光(与众不同的眼光),表示特别重视;后者强调用新的、跟过去不一样的眼光来看待。

26、【目不暇接】【应接不暇】

都可形容东西很多,看不过来。后者还可形容头绪多、事情忙,来不及应付;前者则无此义。

27、【前赴后继】【前仆后继】

都有勇往向前之意。前者指踊跃向前;后者强调不怕牺牲。

28、【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都含有没有一处不到之意。前者形容处事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含褒义;后者多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至:到),含贬义。

29、【无可非议】【无可厚非】

前者意为没有什么可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后者意为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非议:责备;厚非:过分指责)。

30、【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都含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之意。前者偏重在道义上不允许推托;后者偏重在责任上不可推卸(贷:推卸)。

31、【一挥而就】【一蹴而就】

前者意为一动笔就写成,形容写字、画画、作文等很快完成;后者意为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很容易办,一下子就能完成。

1.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褒义成语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一般形容老师。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积久考虑。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多含贬义。

2.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亦作“趁火抢劫”。

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3.心满意足:心愿满足。亦作“心满愿足”。

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亦作“趁心如意”。

4.承前启后: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亦作“承先启后”。承上启下:接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多用于写作等)。

5.三五成群:三个五个结成一群。

成群结队:聚集到一起,结成一群一伙。亦作“成群结伙”。

6.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亦作“胡思乱量”。

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7.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8.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形容惨到极点。

9.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马虎。

粗枝大叶:指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也指做事不认真,不细心,马虎大意。

10.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雷厉风行:厉,猛烈。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政事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比喻行事声势威猛,动作迅速。

11.当仁不让:当仁,指面临仁义之事。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义不容辞:指顾全道义而不推辞。

12.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严肃。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多含讥讽之意。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13.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多用于指人。

等量齐观:等,同等。齐,一样。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多用于指物。

14.牢不可破:牢固得不可摧毁,不可动摇。形容异常坚固。

颠扑不破:颠,跌。扑,敲。无论怎样倾跌敲打都不会破损。比喻理论正确,无法驳倒推翻。

15.死灰复燃:死灰,烧余的灰烬。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

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亦作“东山复起”。

16.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亦作“了若指掌”。

17.标新立异:原指特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多指提出新奇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式样。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18.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自听到和看到的。

20.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和权术。

朝三暮四:多用以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多指立场)

21.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亦作“云消雾散”。

风流云散:风吹云散,踪迹全消。比喻原常相聚的人飘零离散。亦作“风流雨散”。22.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亦作“风静浪平”。

一帆风顺:船挂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或阻碍。

23.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很不稳定。

摇摇欲坠:摇摇,动摇不稳的样子。形容极不稳固,就要落下来,或比喻就要垮台。24.浮光掠影: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印象不深。走马观花:骑在马上看花。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也比喻粗略地观察一下事物。

25.后来居上:后来的人或事物可以胜过先前的。有赞许意。

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26.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27.醉生梦死:比喻象醉酒和做梦一样,糊涂地过日子。

花天酒地:形容吃喝嫖赌,荒淫腐化的生活。

28.欢欣鼓舞:形容非常高兴振奋。

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

29.绘声绘色:形容描写、叙述生动逼真。

有声有色:形容表现、描绘得非常生动。

30.魂不附体:灵魂脱离了肉体。形容惊恐之极。

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宁或惊慌失措。

31.饥寒交迫:饥饿与寒冷交相逼迫。形容无衣无食,生活困苦不堪。

啼饥号寒:因为缺乏衣食而啼哭。形容生活极端困苦。

32.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形容气息微弱的垂死之状。

岌岌可危:岌岌,危险貌。形容极其危险。

33.历历在目:历历,清楚分明。清楚地展现在眼前。

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象新近发生的一样。

34.家常便饭:①家庭日常的饭食。②比喻经常发生习以为常的事情。

习以为常:谓经常如此,就成为常规了。

35.出生入死:形容冒着生命危险。多用于概述经历。

赴汤蹈火:汤,开水。蹈,踩。形容不避艰险,奋勇向前。多用于表达决心。

36.面目一新:改变原样,呈现新貌。褒义。

面目全非: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指景象很破旧,样子很难看。

37.功亏一篑:原意是堆九仞高的大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后用来比喻只差最后一点而不能成功,含有惋惜之意。

前功尽弃:过去的功劳全部废弃。

38.钩心斗角:原谓宫室建筑的内外结构精巧工致,后用以比喻各用心机,明争暗斗。亦“勾心斗角”

尔虞我诈:你诈骗我,我诈骗你。

39.苟且偷安:只图眼前安逸,得过且过。

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勉强地生存下去。

40.坚如磐石:象大石头一样坚固,常比喻意志不可动摇。

固若金汤:金,指坚固的城墙。汤,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形容工事非常坚固。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可指工事,也可指决心意志。

41.冠冕堂皇: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形容表面庄严体面或光明正大的样子。

堂而皇之:①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②形容体面或气派大。

42.海市蜃楼:①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②比喻虚幻的事物。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43.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忍辱含垢:忍受耻辱。

44.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强调脸色表情和顺。

和蔼可亲:谓态度谦温和气,容易接近。

45.齐心协力:犹言“同心合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强调合力。

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侧重齐心。

46.赫赫有名:赫赫,非常显著的样子,声名显赫。

鼎鼎大名:形容名气很大。亦作“大名鼎鼎”。

47.络绎不绝:形容过往人马或车辆连接不断。

川流不息:川,河流。多用于比喻来往的人、车马或船只很多。

纷至沓来:纷,众多。沓,重复,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48.眉开眼笑:形容极其高兴的样子。

眉飞色舞:色,脸色。形容极其高兴得意的神态。

49.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谓名声与实际相符。

名副其实:副,相称。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50.明目张胆:形容公开地大胆地做坏事。

明火执仗:仗,兵器。点燃火炬,手拿武器。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做坏事。

51.明哲保身:原指明达事理洞见时势的人,善于择安避危,保全自身。后亦指为了个人失丧失原则的庸俗处世态度。洁身自好:保持自身清白,不同流合污。也指顾惜尊重自己,不与他人纠缠在一起。

52.目不斜视:不该看的事物不看,形容品行端正,遵守礼制。

目不转睛:睛,眼珠;凝神注视,眼珠一转不转。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53.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

旁若无人:形容态度从容、自然。亦形容高傲,目中无人。

54.背道而驰:道,道路。驰,车马疾行。比喻彼此方向目标完全相反。

南辕北辙:辕,车前驾牲口的部分。辙,车轮碾过的痕迹,指道路。本要向南行走,却驾车往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55.念念有词:僧道方士等行法术时,口中默念经咒,以通神灵。后指迷信的人小声说祈祷的话。也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振振有词: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

56.大发雷霆:霆,响雷。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怒不可遏:愤怒之极,不可抑制。

57.排山倒海:排,推开。倒,翻倒。形容来势凶猛。

翻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多用来比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

58.蚍蜉撼树:蚍蜉,一种大蚂蚁。比喻不自量力。又作“蚍蜉撼大树”。

螳臂当车:当(dāng),阻挡。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

59.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多用作形容词,与“精神”搭配。

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60.见机行事:机,时机,机会。看到适当的时机立即行动。

见风使舵:看风向改变帆篷方向。比喻相机行事,随机应变。多含贬义。61.窃窃私语:私下小声说话。也作“切切私语”。

交头接耳:紧靠着头,凑在耳边低声说话。

62.撼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声势大,力量强。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63.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形容词性短语。

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形容词性短语。

推诚相见:用真心相待。动词性短语。

64.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贬义。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正直,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65.刻不容缓:缓,缓慢,拖延。一刻也不能耽搁。形容形势紧迫。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容等待。

66.语重心长:言辞恳切有分量,情谊深长。

苦口婆心: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

67.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

68.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即可数清。形容数目很少。侧重指珍贵。

寥寥可数:形容数量非常少。着重指不多。

69.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言论。

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语。多指背后议论诽谤或挑拨离间的话。又作“流言飞语”。70.乱七八糟:形容极端混乱,毫无条理和次序。

污(乌)七八糟:十分杂乱,又脏又乱。

71.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的紧急。比喻非常紧迫的情况。名词性短语。

迫在眉睫:睫,眼毛。比喻事情已经到了十分紧急的关头。形容词性短语。

72.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

七手八脚:形容人多忙乱,动作不一。

73.进退维谷:谷,比喻困境。进退都处于困难境地。比喻进退两难。书面用语。

进退两难:进也不好,退也不好。形容处境困难。口头用语。

进退无门:前进后退均无路,形容处境困难,无处容身。

74.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动词性短语。亦作“杞人之忧”,名词性短语。

庸人自扰: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75.气吞山河:气势能吞没高山大河。形容气魄很大。

气势磅礴: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极其雄伟。76.威风凛凛: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

气势汹汹:汹汹,声势很盛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77.想方设法:积极动脑筋,想尽各种办法。

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

78.前车可鉴:比喻前人失败的教训可作鉴戒。动词性短语。前车之鉴:比喻当作鉴戒的前人的失败教训。名词性短语。79.敲诈勒索:依仗势力或用威胁、欺骗手段,索取财物。巧取豪夺:指用巧妙的手段骗取或凭武力强夺他人的财物。80.聚精会神:会,集中。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在一起。形容全副精神高度集中。81.一心一意:心思意念专一。一般作谓语。

全心全意:用全部精力。一般作状语。

82.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

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机,想尽办法。多含贬义。

83.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舍本逐末:舍去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84.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

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85.神采奕奕:精神旺盛,容貌焕发。

神采飞扬: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

86.生气勃勃:勃勃,精神旺盛的样子。生命力强,富有朝气。多用于指人。生机勃勃:很有活力,很有生命力。多用于指事物。

87.龙腾虎跃:形容威武雄壮,非常活跃。

生龙活虎: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比喻活泼矫健,生气勃勃。88.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

89.手无寸铁:形容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赤手空拳:形容两手空空,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

90.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的办法。

手足无措:手足无处安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才好。常用于形容举止慌乱。91.视若无睹:虽然看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形容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有看见一样。

92.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束之高阁:比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

93.因势利导: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

顺水推舟:比喻顺应情势说话办事。

94.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95.随波逐流:比喻自己没有立场和主见,只是随着潮流走。

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96.悠然自得:形容心情悠闲自足,神态从容的样子。

泰然自若: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

97.忐忑不安:心神不定的意思。

七上八下:比喻心情不安。

98.头头是道:形容说话做事有条有理。

天花乱坠: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的)。99.天经地义:经,常规,原则。义,正理。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100.截然不同:形容事物之间毫无共同之处。

天渊之别:比喻差别极大。

101.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种事。

铤而走险: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为。

102.鸦雀无声:形容寂静无声。

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十分宁静。

103.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同样的事物。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104.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105.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出差错。形容极有把握。

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106.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

自暴自弃:自己糟蹋自己,自己瞧不起自己,形容一种自卑自贱,甘居落后的心理。107.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108.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贬义。

随心所欲:一切都有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109.有备无患: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就不会产生祸患。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110.瓮中捉鳖:比喻要捕捉的对象无处逃遁,下手即可捉到,很有把握。动词性短语。瓮中之鳖:比喻逃脱不了的人或动物。名词性短语。

111.无所不为: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无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褒义。

易混淆的成语解释总结

成语解释 1、七月流火 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2、不以为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3、品头论足 (1)指无聊的人对妇女容貌体态妄加评论。 (2)对人对事说长道短,多方挑剔。 4、防微杜渐 指在坏思想、坏事或错误刚冒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不让其发展下去。 5、人穷志短 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6、人微言轻 指社会地位低,说话提意见不被别人重视。 7、声名鹊起 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 8、名声大噪 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9、无所适从 (1)不知听从哪一个好。 (2)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10、不知所措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11、蛛丝马迹 指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线索。 12、一鳞半爪( yī lín bàn zhǎo )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13、闲言碎语 (1)不满意的话;没有根据的话。多指人们嘴里传来传去的话。 (2)与正事无关的话。 14、只言片语 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 15、子虚乌有 指不存在或不真实的事情。 16、虚无缥缈 形容空虚渺茫。 17、空穴来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18、扑朔迷离 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19、高屋建瓴 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20、见微知著 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与问题的实质,或从细小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21、微词 隐含批评和不满的话语。 22、非议 责备;无端的指责。 23、味同嚼蜡 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24、索然无味 形容对某样事物没有兴趣(多指文章)。 25、兴味索然 形容对某事物没有一点兴趣。 26、条分缕析

中考易混淆的成语

易混淆的成语 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

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 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9.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10.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13.耸人听闻: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 骇人听闻: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14.如虎添翼: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 为虎作伥: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15.无所不能: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 无所不为: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16.无微不至: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

中学语文常见易混成语知识清单

中学语文常见易混成语知识清单—————A—————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同: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爱财如命/一毛不拔 同: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义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义轻。 爱憎分明/泾渭分明 同:都有界限清楚之意。 异:前者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同: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守本分;后者侧重于墨守成规,不敢变易。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 同: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异: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暗箭伤人/含沙射影 同: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异: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B—————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同:都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之意。 异:前者表示只想懂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后者多指在学术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不加思考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贬义词。别具一格/别开生面

同: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 异: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同: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异: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同: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异: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不刊之论/不易之论 同: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异: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不识好歹/不识抬举 同:都表示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异:前者含有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器重、称赞、提拔;后者表示不懂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鞭长莫及/望尘莫及 异:前者比喻力量达不到;后者指赶不上。 彬彬有礼/温文尔雅 同:都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 异:前者侧重对人有礼貌;后者可以形容人的举止、气质等。 半途而废/浅尝辄止 同:都有没有完成之意。 异:前者侧重在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侧重浅,没有深入。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同: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之意。 异: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侧重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完整word)高中常见易混淆成语

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易误用) 1.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2.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训,准则。 3.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4.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常误解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或作品一般化,没有特色。5.孤鸾寡鹤:孤鸾寡鹄指失去配偶的男子或女子. 鸾:指的是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孤鸾:无偶的鸾,比喻死去了配偶的男子;寡鹤:比喻寡妇。 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形容费尽 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常误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7. 差强人意:表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8. 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9.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10.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轻视某人。 11.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鼎的盟约,反之被 迫签订的条约。多误解为签订下合同。 12.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13.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指学识渊博或专精

于某种技艺的人。 14.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15.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17.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往往误解为“年龄正是好时候”。 1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19.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问。对簿:受审问。大多误解为在公堂上对质,按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20.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21.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常误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22.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常误认为“连续不断”。23.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长物:多余的东西。 24.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25.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26.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27. 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也指不安心工作,见到别的工作就想改行。常误解为选择时犹豫不定。 28.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往往误解为“寒冷”,或“十分寂静”。

中考英语易混淆词汇辨析[整理版]

中考词汇辨析 §1 a bit/ a little 这两个词都意为“一点儿”有时可以互换,但有时不能。 Ⅰ.二者作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副词、动词或比较级时,意义相同,为“一点儿”“有些”。如: ①I am a bit / a little hungry. 我有点饿。 ②He walked a bit / a little slowly. 他走路有点慢。 Ⅱ.二者都可以作名词词组,充当主语或宾语。如: ①A little / bit is enough for me. 我有一点儿就够了。 ②I know only a little / a bit about her. 我对她的情况只了解一点。 Ⅲ。a little可直接修饰名词;a bit后须加of才可以。如: ①.There is a little water in the bottle. = There is a bit of water in the bottle. [注意]a little of后的名词通常特指,表“……中的一些”,如: ①May I have a little of your tea? Ⅳ. 否定形式not a little 作状语,相当于very/ quite, “很”,“非常”;作定语和宾语时,相当于much, 意为“许多”。而not a bit 作状语时,相当于not at all, 意为“一点也不”,作宾语时则相当于not much. Eg: ①He is not a little (=very) hungry. 他饿极了。 ②He is not a bit (=not at all) hungry.他一点也不饿。 ③She ate not a little (=much). 她吃得很多。 Ⅴ. Not a bit中的not 可以分开使用;not a littl e中的not 则不能分开。Eg: ①He felt not a bit tired. = He didn’t feel a bit tired. 他觉得一点也不累。 ②He felt not a little tired. 他觉得非常累。但不能说:He didn’t fell a little tired. §2 a few/ few/ a little/ little Ⅰ. a few和few修饰可数名词,a little和little修饰不可数名词;a few和a little表示肯定意义,few和little表示否定意义,可受only修饰。如: ①Few people will agree to the plan because it’s too dangerous. ②This text is easy to understand though there are a few new words in it. ③T here is little water left in glass. Will you please give me some ④Don’t worry, we have a little time left. §3above/over/on/upon Ⅰ. 方位介词,“在……之上” Ⅱ. above 着重指:在……上方,不一定含有垂直在上的意思。反义词为:below. ①The sun rose above the horizon. 太阳升到了地平线上。 ②The aero plane flew above the clouds.飞机在云层上飞行。 Ⅲ.over 表盖在……上面,或铺在……上面。此时不能用above.代替。含有垂直在上的意思。反义词为under. ①Spread the tablecloth over the table.把桌布铺在桌子上。 Ⅳ. on 含有与表面相接触的意思。 ①The book is on the desk. ②There is an oil painting on the wall. 墙上有一幅油画。 Ⅴ.upon 也含有和表面相接触的意思。与on没有多大的区别,但较正式,口语中较少用。 ①He laid his hand upon the boy’s head. 他把手放在孩子的头上。 [注]up 与以上几个不同,它表示向上方或高处,含有由下而上,由低而高的意思。常和表示运动的动词连用。作副词时,表示在上方或高处。 ①We run up a hill. 我们跑上山。 ②The plane was high up in the air.飞机在高空中。 §4accept/receive Ⅰ. accept “接受”,表示其行为是由主观意愿决定的。 ①I accepted it without question. 我毫无疑问地接受了它。

高中语文复习提升-易混淆的成语例析预打印

易混淆的成语例析(20例) 成语是一种最能体现民族风格的词汇,它属于固定短语中的熟语。近年来的高考均把成语正确运用的能力作为考点,可见成语在现代语文中的重要地位。成语在实际运用中,时常因为“形”近、“义”近现象导致使用错误。对于这些成语我们一定要仔细辨析,以求得准确无误地掌握。 1、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例句】社会治安状况有了较大的好转,街头上公共设施被毁坏,金属构件不胫而走的现象得到了遏制。(改为“不翼而飞”) 【分析】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不翼而飞: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突然丢失。 2、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例句】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理却不以为意。(改为“不以为然”) 【分析】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3、不孚众望/不负众望 【例句】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改为“不孚众望”)

【分析】不负众望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孚众望是“不使大家信服”的意思。 4、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例句】(1998高考试卷)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耸人听闻)的假酒案。(选“骇人听闻”)【分析】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5、殚精竭虑/处心积虑 【例句】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长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改为“殚精竭虑”) 【分析】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是贬义词;殚精竭虑意思是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6、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例句】西部地区虽说目前各方面的条件要艰苦一些,但那里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像你这样的人才一旦到了那里,定大有可为。(改为“大有作为”) 【分析】大有可为指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发展前途;大有作为指能充分发挥作用或能做出重大贡献。大有可为的主语应该是事情,而大有作为的主语应该是人。 7、不可思议/不可理喻 【例句】他们简直(不可思议/不可理喻),一定要进去,

易混淆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易混淆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易混淆的成语 (1)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感动,不动心。 (2)不三不四:形容人时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形容人时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3)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4)侃侃而谈:说话不慌不忙,从容不迫。 振振有词: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 (5)学富五车: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 (6)息息相关: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7)扬汤止沸: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8)耸人听闻: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听者震惊。 骇人听闻:事件本身听了使人非常吃惊害怕。 (9)无所不能:什么事都会做。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10)无微不至: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 无所不至:做事无法无天。贬义。 (11)迫不及待:紧迫,不能等待,比喻心情急迫。 刻不容缓:指事情紧迫,必须立刻去做。 (12)因势利导: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道。 顺水推舟:灵活改变原来主张。 (13)耳闻目睹:亲自听到看到。 耳濡目染:亲自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14)不胫而走: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 不翼而飞:也有前者之意,也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15)背道而驰:彼此相反,侧重指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南辕北辙:彼此相反,侧重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16)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品种繁多。 五花八门: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17)欢欣鼓舞:形容非常高兴振奋。 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 (18)绘声绘色:描写、叙述生动逼真。 有声有色:表现、描绘得非常生动。 (19)魂不附体:灵魂脱离了肉体。形容惊恐之极。 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宁或惊慌失措。 (20)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语文高考易考混淆成语

高考易混淆成语 A 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爱 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正:同情;误:喜爱) 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易:变换。 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B 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 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赎:抵偿。 11.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正:培育;误:树木) 1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坂,山坡。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滚弹丸一样,快地往下。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15.鲍鱼之肆:卖咸鱼的铺子。比喻恶劣的环境。鲍鱼:咸鱼;肆:店铺。 16.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暴:损害。殄:绝。 17.暴虎冯(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暴:徒手搏斗。冯河:涉水过河。

中考语文考前备考锦囊 易混淆四字成语辨析(通用)

易混淆四字成语辨析 1. 别具匠心别出心裁 别具匠心——指文学或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别出心裁——侧重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1)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古寺,那别具匠心的建筑,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2)这间利用宝特瓶盖成的休闲屋,以它别出心裁的设计夺得金牌。 2. 五光十色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强调色彩鲜艳,样式繁多。 五彩缤纷——强调色彩的繁多艳丽。 (1)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会场上的展品五光十色,琳琅满目。 (2)五彩缤纷的灯挂满树梢,充满了节日的气息。 3. 随心所欲随机应变 随心所欲——强调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随机应变——突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灵活应对。 (1)我们不能时时都随心所欲,要学会在不同的场合控制自己的情绪。 (2)由于发言人临时缺席会议,会长就随机应变换了个话题。 4. 侃侃而谈夸夸其谈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时神态从容不迫。 夸夸其谈——指说话的内容不切合实际。 (1)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2)夸夸其谈之人总是行动最少之人。 5. 变化多端变化无常变幻莫测 变化多端——突出变化的多而大。 变化无常——强调变化的无规律性。 变幻莫测——突出不可预料性。 (1)天上的云,变化多端,有的像羽毛,有的像绵羊,有的像鱼鳞,还有的像高

耸的宝塔。 (2)他这人总是变化无常,一会生气,一会开心。 (3)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6. 融会贯通融为一体 融会贯通——侧重指把知识、道理融合了之后还能够从中有所领悟。 融为一体——指事物融合为一个整体,彼此不分。 (1)案例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2)湖面平静,水清见底,山光水色融为一体,洁白一片,仿佛置身于仙境之间,流连忘返。 7. 风餐露宿风尘仆仆风雪载途 风餐露宿——形容野外工作生活的艰辛。 风尘仆仆——指人经长途跋涉后劳累的样子。 风雪载途——形容恶劣的天气。 (1)为了完成这次任务,他风餐露宿,历尽艰险,终于如愿以偿。 (2)每逢节假日,许多游客风尘仆仆地赶到这座古城,只为一睹这里的名胜古迹。 (3)一路风雪载途,使得他们对这趟旅行十分不满。 8. 漠不关心袖手旁观 漠不关心——侧重态度冷淡。 袖手旁观——突出行为上的置身事外。 (1)现在的年轻人除了网络,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 (2)大家忙成一团,她却像个没事人似的,站在那里袖手旁观。 9. 盛气凌人恃才放旷狂妄自大 盛气凌人——指在气势上傲慢逼人。 恃才放旷——多指仰仗自己的才能而骄傲自大,轻视旁人。 狂妄自大——形容人极端地骄傲自满。 (1)这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是那么的盛气凌人,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中考易混淆的成语解析

班级:姓名:学号: 投机取巧: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也指靠小聪明占便宜。 进退维谷:维:相当于“是”;谷:比喻困境。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宾至如归:宾:客人;至:到;归:回到家中。客人到这里就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 安居乐业: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黯然失色: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一触即发: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虚张声势:张:铺张,夸大。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别出心裁:别: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心中的设计、构思、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忘乎所以:因过分得意、兴奋而忘记一切。形容得意忘形。 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惟妙惟肖:惟,助词。妙:好。肖:像,相似,逼真。形容描写模仿得非常逼真,或是雕刻得十分逼真。 从容不迫: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堂而皇之:堂皇:官署的大堂,引申为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有气派。也指表面上庄严正大,堂堂正正,实际却不然。 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 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铤而走险: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超凡脱俗:指摆脱世俗的高雅境界 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实际上并非如此。含贬义。也就是有点表里不一的感觉。 肆无忌惮: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自命不凡:自命:自认为;凡:平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 淋漓尽致:淋漓: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鬼斧神工: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高考语文: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高考语文: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A—————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同: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爱财如命/一毛不拔 同: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义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义轻。 爱憎分明/泾渭分明 同:都有界限清楚之意。 异:前者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同: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守本分;后者侧重于墨守成规,不敢变易。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 同: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异: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暗箭伤人/含沙射影 同: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异: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B—————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同:都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之意。 异:前者表示只想懂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后者多指在学术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不加思考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贬义词。 别具一格/别开生面 同: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 异: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同: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异: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同: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异: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高中常见易混淆成语

高中常见易混淆成语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易误用)1.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2.2.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训,准则。 3.3.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4.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常误解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或作品一般化,没有特色。5.孤鸾寡鹤:指失去配偶的男子或女子. 鸾:指的是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孤鸾:的鸾,比喻死去了配偶的男子;寡鹤:比喻寡妇。 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形容费尽 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常误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7. 差强人意:表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8. 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9.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 时”。 10.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轻视某人。 11.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鼎的盟约,反之被 迫签订的条约。多误解为签订下合同。 12.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13.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14.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15.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17.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往往误解为“年龄正是好时候”。 1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19.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问。对簿:受审问。大多误解为在公堂上对质,按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20.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 21.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常误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22.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常误认为“连续不断”。 23.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长物:多余的东西。 24.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25.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26.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初中易混淆的成语

初中易混淆的成语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初中易混淆的成语 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很多,四面八方通明透亮。现形容为人处世圆滑,各方面都能巧妙应对。含贬义 人情练达:指通晓待人处事的方法。 左右逢源:含褒义(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极少数时贬义(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取巧) 口若悬河:言谈有若滔滔流水,源源不绝于口,形容口才敏捷,善于辩解。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贬义词 高谈阔论:指志趣高雅、范围广泛的谈论,含褒义和贬义。也指大发议论或不着边际地谈论。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或者干尽了坏事。贬义词 无所不至: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贬义词 无微不至: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照顾不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褒义词 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 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为众人所称美。 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贬义词。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褒义词 栩栩如生:形容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多指人工的艺术品。 芸芸众生: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生命。也特指世间众多的人。 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到它的意义。 望文生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多用来表示不同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 不置可否: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即态度不明确。 不容置疑:形容真实正确可信。 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不孚众望:不能令大家信服。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某事后感到很惊讶,恐惧。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颔首低眉:形容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唯唯诺诺: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听从的样子。 锋芒毕露: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比喻和全都显露出来。 韬光养晦:隐藏光彩、才华,收敛锋芒、踪迹。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待时而发。[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别有用心:心中隐藏着其它的计谋,指言论或行动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大多时候是贬义词。 处心积虑: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亦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

(完整word版)公务员考试常见成语及易混淆含义成语

公务员考试常见成语 1、【爱憎分明】【泾渭分明】 两个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前者专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2、【半斤八两】【势均力敌】 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前者强调水平相等;后者偏重力量相当。 3、【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4、【比比皆是】【俯拾皆是】 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前者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其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后者侧重表示容易得到。其对象只能是物,并且是能捡拾的较小的东西。 5、【别具一格】【别开生面】 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的意思。前者侧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侧重在“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6、【不刊之论】【不易之论】 1

都有不能改变之意。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刊:消除,删改);后者强调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7、【不翼而飞】【不胫而走】 都比喻流传迅速。前者多指东西突然丢失;后者多指消息传得快。 8、【不负众望】【不孚众望】 前者意为“不辜负众人的期望”;后者意为“不能使大家信服”。 9、【不名一钱】【不值一钱】 前者形容“极为贫穷”(名:占有);后者形容“毫无价值”,也比喻地位卑贱,受人鄙视。 10、【不期而至】【不期而遇】 前者意为“没有预料地来到了”,用于事;后者意为“没有预先约定,却意外地遇见了”,用于人。 11、【不忍卒读】【不堪卒读】 前者意为“不忍心读完”,常用于形容文章写得凄凉感人,使人不忍心读完;后者多指“文章写得不好,使人读不下去”。 12、【不容置喙】【不容置疑】 前者意为“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喙:嘴)”;后者意为“不容许有什么怀疑(疑:怀疑)”,多指绝对可信。 2

初中易混淆的成语

初中易混淆的成语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初中易混淆的成语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很多,四面八方通明透亮。现形容为人处世圆滑,各方面都能巧妙应对。含贬义 人情练达:指通晓待人处事的方法。 左右逢源:含褒义(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极少数时贬义(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取巧) 口若悬河:言谈有若滔滔流水,源源不绝于口,形容口才敏捷,善于辩解。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贬义词 高谈阔论:指志趣高雅、范围广泛的谈论,含褒义和贬义。也指大发议论或不着边际地谈论。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或者干尽了坏事。贬义词 无所不至: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贬义词 无微不至: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照顾不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褒义词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为众人所称美。 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贬义词。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褒义词 栩栩如生:形容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多指人工的艺术品。 芸芸众生: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生命。也特指世间众多的人。 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到它的意义。 望文生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多用来表示不同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 不置可否: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即态度不明确。 不容置疑:形容真实正确可信。 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不孚众望:不能令大家信服。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某事后感到很惊讶,恐惧。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颔首低眉:形容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唯唯诺诺: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听从的样子。 锋芒毕露: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比喻和全都显露出来。 韬光养晦:隐藏光彩、才华,收敛锋芒、踪迹。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待时而发。[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别有用心:心中隐藏着其它的计谋,指言论或行动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大多时候是贬义词。 处心积虑: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亦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

高中常见易混淆成语

高中常见易混淆成语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易误用) 1.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2.2.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训,准则。 3.3.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4.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常误解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或作品一般化,没有特色。5.孤鸾寡鹤:指失去配偶的男子或女子. 鸾:指的是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孤鸾:的鸾,比喻死去了配偶的男子;寡鹤:比喻寡妇。 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常误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7. 差强人意:表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8. 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9.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 时”。 10.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轻视某人。 11.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鼎的盟约,反之被 迫签订的条约。多误解为签订下合同。 12.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13.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14.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15.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17.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往往误解为“年龄正是好时候”。 1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19.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问。对簿:受审问。大多误解为在公堂上对质,按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20.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 21.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常误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22.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常误认为“连续不断”。 23.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长物:多余的东西。 24.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25.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中考语文考前备考锦囊:易混淆四字成语辨析

中考语文考前备考锦囊:易混淆四字成语辨析 1. 别具匠心别出心裁 别具匠心——指文学或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别出心裁——侧重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1)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古寺,那别具匠心的建筑,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2)这间利用宝特瓶盖成的休闲屋,以它别出心裁的设计夺得金牌。 2. 五光十色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强调色彩鲜艳,样式繁多。 五彩缤纷——强调色彩的繁多艳丽。 (1)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会场上的展品五光十色,琳琅满目。 (2)五彩缤纷的灯挂满树梢,充满了节日的气息。 3. 随心所欲随机应变 随心所欲——强调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随机应变——突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灵活应对。 (1)我们不能时时都随心所欲,要学会在不同的场合控制自己的情绪。 (2)由于发言人临时缺席会议,会长就随机应变换了个话题。 4. 侃侃而谈夸夸其谈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时神态从容不迫。 夸夸其谈——指说话的内容不切合实际。 (1)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2)夸夸其谈之人总是行动最少之人。 5. 变化多端变化无常变幻莫测 变化多端——突出变化的多而大。 变化无常——强调变化的无规律性。 变幻莫测——突出不可预料性。 (1)天上的云,变化多端,有的像羽毛,有的像绵羊,有的像鱼鳞,还有的像高耸的宝塔。 (2)他这人总是变化无常,一会生气,一会开心。 (3)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6. 融会贯通融为一体 融会贯通——侧重指把知识、道理融合了之后还能够从中有所领悟。 融为一体——指事物融合为一个整体,彼此不分。 (1)案例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2)湖面平静,水清见底,山光水色融为一体,洁白一片,仿佛置身于仙境之间,流连忘返。 7. 风餐露宿风尘仆仆风雪载途 风餐露宿——形容野外工作生活的艰辛。 风尘仆仆——指人经长途跋涉后劳累的样子。 风雪载途——形容恶劣的天气。 (1)为了完成这次任务,他风餐露宿,历尽艰险,终于如愿以偿。 (2)每逢节假日,许多游客风尘仆仆地赶到这座古城,只为一睹这里的名胜古迹。 (3)一路风雪载途,使得他们对这趟旅行十分不满。 8. 漠不关心袖手旁观 漠不关心——侧重态度冷淡。 袖手旁观——突出行为上的置身事外。 (1)现在的年轻人除了网络,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 (2)大家忙成一团,她却像个没事人似的,站在那里袖手旁观。 9. 盛气凌人恃才放旷狂妄自大 盛气凌人——指在气势上傲慢逼人。 恃才放旷——多指仰仗自己的才能而骄傲自大,轻视旁人。 狂妄自大——形容人极端地骄傲自满。 (1)这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是那么的盛气凌人,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2)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最终被曹操所杀。 (3)在人与人交往中,应遵循既不狂妄自大,又不退缩畏惧的原则。 10. 潜移默化潜滋暗长 潜移默化——主要形容人物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变化。 潜滋暗长——形容在暗中不知不觉地生长。 (1)阅读书籍能使你的修养、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2)贪图享乐的思想如果潜滋暗长,那就不得了了。

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常见易混成语辨析01 A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异:前者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墨守成规,不敢变易。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 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异: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素:平日,往常)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都有遵循一定的程序的意思。异: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部、班:门类,次序。就:遵照) 暗箭伤人含沙射影 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后者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B 八面玲珑面面俱到 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异: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后者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跋山涉水风尘仆仆 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异:跋山涉水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百依百顺唯命是从 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异:前者含有由于感情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有贬义,多用于下级对上级。 半斤八两势均力敌 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异:前者多带贬义;后者偏重力量相当。 半途而废浅尝辄止 都有中途停止之意。异:前者偏重在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偏重在浅,不深入。(辄:就) 抱残守缺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异: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异: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比比皆是俯拾皆是 这两个成语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异:比比皆是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俯拾皆是侧重表示容易得到。比比皆是的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俯拾皆是的对象只能是物。 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显示特点;后者偏重在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含褒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