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古代建筑室内环境
古建筑室内环境数字化复原及其应用

2 0 0 7 / 0 2家具与室 内装饰
F +I D
Di g i t a l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o f t h e I n t e r i o r E n v i r o n me n t o fT r a d i i t o n a l
将附 焉 ” 。
2
和 陈 设 中应 用 广 泛 , 反 映 了丰 富 的 民俗文 化 。
的 装饰 、 装修 , 陈设 、 家具、 雕塑 、 壁 画等 共 同组 成 的内翻强陶毫 。 大 多 茜廷£ 糙 内 瑚 坜 皂
2. 1告司暾 室 内鞴
整体 } 生
d b
KeyW or ds: I n er t io rEn v i r o n me n t o f Tr a d i io t n l Ar a c it h e c t u r e ; Vt r t u l a Re h a b i l i t a i t o n ; Ap p a c a i t o n
中 图分 类 号 : TL T 2 3 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 号 : 1 0 0 6—8 2 6 O ( 2 0 0 7 ) 0 2一O O l 9—0 3
A bst r act : Th e i n t e r i o r e n v i r on me n t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i s a n o r g a n i c p a r t of t r a d i i t o n l a a r c it h e c t u r e ,
缬 _ 1 口 民旃籀撤 。 1 歹 收Ⅱ ' 中国建 筑| 中匮l 蓟骓 内 应
中国古代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

中国古代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中国古代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关系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与和谐相处的理念。
古代中国建筑不仅注重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还在设计和施工中考虑到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体现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态平衡的追求。
一、建筑布局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布局的和谐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在选择建筑场地时,会优先考虑自然风水、地势和地理条件。
例如,皇宫和寺庙通常选址在山脚下或水的旁边,以取得丰富的水源和山的防护,同时也能够构建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在建筑布局中,通常采用“天人合一”的原则,即将建筑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创造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效果。
例如,庭院式建筑的院落布局多以中轴线为主,利用对称和重复的手法,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元素相呼应。
同时,建筑内部的布局也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例如通过设置窗户和天井,使自然光线和空气能够充分进入室内。
二、建筑材料的选用与自然资源的保护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使用环保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损害。
古代中国人选择材料时,往往会考虑到其来源和可持续利用的程度。
例如,木材广泛用于建筑结构和装饰,但古代中国人会选择不需要砍伐整棵树的方法来获取木材,以确保森林的生态平衡。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还注重使用符合自然环境气候特点的材料。
在北方寒冷地区,建筑会选用能够保温的材料,如土坯和青砖。
而在南方湿热地区,会选用透气性好的材料,如竹木和石材。
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建筑的舒适性,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三、陶瓷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中国古代建筑以陶瓷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其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古代中国人善于利用陶瓷来装饰建筑,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例如,在屋顶上使用琉璃瓦,不仅能够起到保护作用,还能够在阳光下产生美丽的光影效果,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互辉映。
同时,陶瓷的质地和颜色也能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在建筑的外墙和室内装饰中,常常使用陶瓷砖来进行装饰,这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的美观度,还能够通过选择色彩与自然环境相互呼应,给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论我国窑洞建筑的内部采光

论我国窑洞建筑的内部采光我国窑洞建筑是中国古代农村地区常见的一种住宅建筑形式,它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独特的内部采光系统而闻名。
窑洞建筑以其独特的地下设计和天然采光系统,为居住者提供了舒适和健康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对我国窑洞建筑内部采光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设计原理、功能和对居住者健康的影响。
首先,我们将探讨我国窑洞建筑内部采光系统的设计原理。
窑洞建筑通常是在山体或土坡上挖掘而成,其主要特点是地下深入、天然通风、阳光直射等。
为了实现良好的内部采光效果,窑洞通常在山坡上开设一个或多个天井。
天井是一种开放式结构,通过在山体上挖掘或通过开放式结构直接与外界相连实现自然采光。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我国窑洞建筑内部采光系统所起到的功能。
首先,它提供了自然阳光照射到室内的机会,使室内环境更加明亮。
这种自然采光不仅节省了能源,还能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窑洞建筑的内部采光系统还能有效地解决室内通风问题。
窑洞建筑通常由多个房间组成,通过天井和门窗的设置,可以实现室内空气的自然流通和新鲜空气的进入。
此外,我国窑洞建筑的内部采光系统对居住者健康产生了积极影响。
自然阳光是人类身心健康所必需的资源之一。
阳光中富含维生素D 和其他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可以促进钙吸收、增强骨骼健康、提高免疫力等。
通过合理利用天然采光系统,在窑洞建筑中居住者可以获得足够的阳光照射。
此外,在炎热夏季和寒冷冬季,窑洞建筑内部采光系统也能起到调节室温、保持室内舒适度的作用。
在夏季,通过合理设置天井和门窗,可以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降低室内温度,减轻炎热的感觉。
而在冬季,窑洞建筑的地下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保温效果,减少热量流失。
同时,通过合理设计窑洞建筑内部采光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并减少能源消耗。
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窑洞建筑逐渐被现代化住宅所取代。
尽管窑洞建筑在采光、通风、保温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其空间利用率较低、施工难度较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发展。
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中国的历史风水与居住文化

中国的历史风水与居住文化中国历史悠久,积淀了丰富的风水文化与居住传统,这些对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风水是古代中国人在建筑和居住环境中追求和谐与平衡的理论体系,而居住文化则是指中国人对于居住空间的特殊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探讨中国的历史风水与居住文化。
一、风水与居住文化的起源风水一词最早可追溯至《易经》中的相关篇章。
根据《易经》的观点,风水被定义为“天地间形势之利害的学问”。
古人观察自然环境和地貌,将形势与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认为通过调整环境,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这种观念形成了风水学的基础。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环境与居住空间的布局直接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运势和命运。
因此,中国人对于居住环境中的布局、朝向、装饰等方面有着深刻的追求和研究。
二、风水与居住文化的理论1. 居住空间的布局与规划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认为,建筑物的布局应符合自然规律和宇宙原则,以达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居住空间通常会按照“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念进行规划。
这种布局能够平衡五行,保证居住空间的平和与稳定。
2. 房屋朝向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风水学中,房屋朝向被认为是影响人的运势和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房屋宜朝向南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接收到阳光和自然的气息。
而朝向北方的房屋则被认为不利于人的健康和事业发展。
3. 室内装饰与摆设中国的风水学强调室内装饰和摆设的重要性。
根据风水学的理论,合适的摆设可以调整居住环境的气场,改善人的运势。
传统家居中常见的风水摆设包括石头、水景、盆景以及吉祥物等。
这些摆设被认为可以招财进宝、避邪化煞,为家居增加吉祥的气场。
三、风水与居住文化的现代应用尽管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中国的风水与居住文化依然深入人心,对人们的生活仍有很大影响。
许多人在购买房屋时会考虑房屋的朝向和周围环境,以确保房屋的风水符合自己的需求。
同时,在居住空间的规划和装饰方面,人们也会注意风水的因素。
小寒的传统房屋建筑了解传统建筑在寒冷季节的特点

小寒的传统房屋建筑了解传统建筑在寒冷季节的特点传统建筑在寒冷季节的特点是考虑了保温性能和适应寒冷气候的要求。
在中国的古代以及现代一些冷寒地区,人们普遍采用了特殊的建筑设计和材料,以保持室内温暖并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探讨传统建筑在寒冷季节的特点,以小寒的传统房屋为例进行分析。
一、结构设计传统房屋的结构设计在寒冷季节考虑了保温和防寒的需求。
通常采用高大的墙体结构,增加墙体的厚度和质量,以提高保温性能。
同时,屋顶也设计得倾斜,以便顺利排水和减少积雪的负荷。
另外,建筑师还会考虑采光和通风的问题,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湿气、霉菌等问题。
二、材料选择在材料选择上,传统建筑通常采用能够保持温暖和防寒的材料。
比如,在墙体的建设中,使用砖石、土坯等材料能够有效隔热,并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
同时,墙体表面采用涂料进行密封,以防止寒风渗入。
屋顶的材料多采用木材或瓦片,这些材料能够有效防止冷气渗透,并且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三、采暖系统在传统房屋的建设中,采暖系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其中,火炉是一种常见的采暖设施,通常位于屋内的中央位置,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温暖的空气传送到整个房间。
同时,有些房屋还会采用地暖系统,利用地下的热能来提供温暖。
这些采暖系统能够在寒冷的季节为人们提供温暖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四、窗户设计窗户的设计在传统建筑中也非常重要。
为了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窗户采用双层或者多层玻璃的结构,能够提供有效的保温和隔音效果。
另外,窗框和窗户周围会进行严密的密封,以防止寒风的侵入。
同时,窗户的设计位置和大小也会考虑采光和通风的需求。
五、屋内装饰传统房屋在寒冷季节的装饰也与保温性能相关。
地板通常使用木材或席草等材料,这些材料在寒冷季节有一定的保温效果。
室内墙壁会进行装饰,如挂画、书法等,也可以增加墙壁的保温性能。
此外,屋内还会摆放一些装饰物品,如暖炉、茶几等,提供温馨和舒适的居住氛围。
总结起来,传统建筑在寒冷季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结构设计、材料选择、采暖系统、窗户设计和屋内装饰等方面。
中国古代室内设计风格变迁

中国古代室内设计风格变迁中国古代室内设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观念、社会风俗和人文精神。
本文将从历史沿革、装饰元素、技术手段和影响因素等方面,深入探讨中国古代室内设计风格变迁的魅力之旅。
中国古代室内设计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室内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实用性,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朝代的室内设计风格也发生了变化。
例如,秦汉时期提倡简洁、大气的风格,而唐代则更注重富丽堂皇的装饰。
到了明清时期,室内设计更是达到了巅峰,各种装饰手法和材料运用得淋漓尽致。
中国古代室内设计的装饰元素丰富多样,包括绘画、雕刻、陶瓷、织锦等。
不同时期的装饰元素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情感需求。
例如,宋代室内设计中多运用简洁的线条和自然的材质,表达了一种朴素、自然的美学;而明代则更注重细腻的工艺和繁琐的装饰,展现了一种豪华、端庄的氛围。
古代室内设计师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手段,如绘画、雕刻、建筑等。
这些技术手段在室内设计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绘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屏风、墙壁和家具上,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雕刻技术则可以将木质、石质等材料雕琢成各种优美的造型,使室内空间更加华美;建筑手段更是在室内设计中起到了整体结构支撑和空间划分的作用。
中国古代室内设计风格的变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政治、文化、宗教等因素尤为重要。
政治因素是影响室内设计风格的重要力量。
例如,在专制统治时期,室内设计多追求庄重、肃穆的氛围;而在民主时期,则更注重舒适性和个性化。
文化因素也对室内设计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儒家文化强调和谐、秩序和中庸之道,因此在室内设计中更注重整体布局和对称美;而道家文化则追求自然、清静和无为,因而在室内设计中多运用自然元素和简约风格。
宗教因素也对室内设计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佛教在室内设计中多采用佛教题材的装饰物,以营造庄重、神圣的空间氛围;而道教则更注重自然、清新和静谧的氛围。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解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解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主要介绍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
传统民居建筑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场所,更是人们对于自然、社会和宇宙的理解与追求的产物。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发展和演变。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构造方式、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美学风格,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瑰宝。
传统民居建筑在结构上充分考虑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与环境的协调和统一。
其建筑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四合院、庭院式住宅、楼房等。
同时,传统民居建筑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也非常注重,以木材、砖石、泥土等天然材料为主,既环保又具有独特的气质和韵味。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还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从建筑的布局、装饰到建筑构件和细节的处理,无不展示了中国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传统民居建筑中常见的雕花、彩绘、石刻等装饰艺术形式,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度发展和成熟。
总之,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
它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场所,更是中国古代智慧和审美的结晶。
通过解析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解析中国传统民居建筑。
首先,在引言中,将概述本文将要讨论的主题,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着,正文部分将包括两个主要的分节。
第一节将探讨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背景,包括其发展的时间和背景环境。
第二节将详细介绍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其中包括建筑形式、结构特点、材料和装饰等方面。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种结构,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特点以及其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
北方寒冷地区古代大空间建筑室内热环境测试研究

关 键词
寒冷 地 区 古 代大 空 间建筑 隆 恩殿 室 内热环 境 热舒 适性
Ab s t r a c t A n c i e n t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i s t h e p r o d u c t a d a p t i n g t o t h e n a t u r e . I n t h i s p a p e r , t a k i n g t h e L o n g — E n H a l l a s a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w h i c h i s i n D i n g d o n g
T omb s l o c a t i n g i n Z u n h u a He b e i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a l s t u d y o f t h e r m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p a r a me t e r s wa s c a r r i e d o u t u n d e r s u mme r a n d wi n t e r t y p i c a I
度 相 对 湿度 、风速 表 面温 度和黑 球温 度的 热环境 参数 测试和 问卷 调查 的过 程 。测试结 果表 明 在缺 少人工 设备 的情况 下 .隆恩 殿在夏 季可 以创 造基 本 满足 人体 热舒 适要 求的 室 内热 环境 .在 冬季 能够减 弱室 外寒 冷天气 的影 响 ,也提 供了 相对舒 适的 环境条 件 经分 析发现 .建 筑朝 向 、出檐方 式 、门窗 洞 口位 置 围护 结构 热工 性能 以及通 风情 况是 影响室 内热 环境 的重要 因 素 .隆恩殿 在协 调夏 冬两 季气候 设计 策略 矛盾 的基础 上实 现了夏 季防 热与 冬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室内环境因素 组成的室内环境的实体性因素:
包括空间界面(顶部、地面、墙壁)、陈设 和家具。 影响室内环境的非实体性因素: 精神文化(诸如伦理学、人生观、自然观 等)、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审美情趣。
漏窗
山西明清古民居漏窗
利用人工光源的扬抑、虚实、动静之效,调 节投光角度和范围,建立起符合要求的室内 秩序和视觉效果。
4、环境装饰
综观中国古代建筑室内,或富丽豪华,或古 朴典雅,或金玉满堂,或书香盈屋,所以气 氛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均与装饰不无关系, 繁缛纤巧,简洁明快,各不相同。装饰的应 用主要涉及装饰的母题和部位。
江宁甘氏友恭堂构 造精巧,装饰华贵, 厅内上端的梁架都 进行了雕花工艺加 工。整个大厅又高 又正又宽敞,屋宇 轩昂。
6.取决于形式美的需要。
北京明清故宫养心殿内藻井
西递明清民居
故宫长春宫前陈设
岁寒三友
福、禄、寿在民间流传为天上三吉星
பைடு நூலகம்
百寿
蝙蝠衔双钱寓意福寿双全 松鹤延年
鼻烟壶
清乾隆景德镇窑豆青釉蜂蝶纹瓜式茶壶
苏州园林留园·冠云峰晴雪
装饰部位:
室内界面是最重要的装饰部位,其装饰效果 分别由结构形式、彩绘雕刻、赋色、质地、 壁画、挂品获得。彼此相互协调,综合设计, 强调趣味,突出重点,丰富空间,使整个室 内空间富有魅力。
2.与人类有友好关系、令人愉快的事物为母题,以获得深 刻而持久的祝愿。如文人志士的松竹梅岁寒三友等。
3.发挥创造才能,以构想的事物去表现。如龙、凤。
4.利用事物的某一自然性质,附会人事,表达某种追求, 如石榴、荷花、锦花。
5.利用谐音,祈求风调雨顺、家泰人安、与自然的和谐, 如云、蝙蝠、瓶、鹌鹑、柿子、如意等。
中国建筑装饰十分注意装饰与结构构件的内 在统一 ①彩绘木结构 ②雕刻的木结构 ③陈设(隔断、家具、和独立的雕刻品) ④装饰小品
四、环境与精神
室内艺术使人们获得了观感上的愉悦,更重 要的是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审美精神。 这种精神,主要包括社会化(重道、遵理、 助人伦、敦教化)和个性化(主要在文人那 里得到更多体现),此外,通过某些人文体 裁如书画、匾联和陈设小品的恰当运用,更 深化了室内环境的精神意境。
“寿石轩”花厅,既可做书房,又能议事聊天 。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母题
装饰是一种符号,它所涉及的题材和形象密 集着大量的文化信息。用作装饰的题材很多, 可以根据空间的性质、环境的特征及风俗习 惯进行选择。
1.某些具有超人力量事物的母题,蕴涵着深厚的原始自然 崇拜的情结。如遇水克火的藻井。宫廷摆设龟鹿鹤的形象 用为陈设,期求长寿之神的恩护。
北方人倾向在室内使用暖色调,以华丽的柱梁彩 画、金色的藻井、深重的家具赋色,表现出对温 暖、华彩、敦厚之美的追求。
南方是碧波千顷,山丘葱茏,云缠雾绕,清新灵 秀,清淡的室内色彩为人钟爱,白墙、青砖和淡 彩的梁架,木本色家具、碧纱竹帘,构成清雅秀 洁的室内气氛,予人以轻烟淡彩,虚灵如梦之想。
仙楼——室内大屋套小雾的一种装修类 型,可使室内空间显得丰富而亲切。
北京故宫西路养心殿东暖阁
徽州明清时期古民居
色彩引发人们对事物的某种定向联想效应, 以色彩在一定场合下的某种倾向性达到象征 的目的,烘托气氛。如:金色象征高贵尊荣, 蓝、绿寓意万年常青、生生不息,灰、白、 黑联想到平凡、纯洁和坚实。不同层次的中 性色,如棕褐、暗红、浅蓝、浅黄、青灰, 配以白壁,相互衬托,达到和谐的境界。
友恭堂
友恭堂
女主人陪嫁时带来的子 孙柜,也就是马桶。称 为子孙桶是因为在陪嫁 时,娘家会放很多红枣、 桂圆在马桶柜中,希望 早生贵子。
友恭堂家塾
友恭堂小姐房(绣房)
文人书斋一般都选在清静、雅 洁的地方,“寿石轩”小巧而 别致,单独的院落静谧清幽, 是修心养性的好地方。家具制 作和布置也很有特色,家具是 明代的,明代家具的特点是线 条流畅、造型简洁,让人坐靠 时能充分获得舒适的感觉,设 计非常人性化。而且不论是转 角、凸面,还是腿脚、立柱等 构件部位,都做成圆形或椭圆 形,很少是用方料,也是为了 追求诗人、画家的心理情趣。
中国的灯烛集实用与陈设的功能于一体,担 负着装饰室内的任务。古人把实用性与欣赏 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灯的类型:吊灯、灯架、灯台、烛台。
灯的品种:牡丹灯、料丝灯、冰灯、琉璃灯、 灯屏、火树。
故宫的宫灯
夹纱灯
灯架
无锡东林书院正厅
烛台在明清两代十分盛行
中国传统室内赋色:
中国传统室内赋色多样、地域明显、人文各异。
室内生香的方式: ①利用木材本身以发。 ②附着于结构构件上的饰面和香而成。 ③以家具或饰品作为香源更为普遍。 ④引室外自然花草之香入室,称为“借香”。
3、听觉环境
①纳天然之声,如风声、雨声、水声、鸟语、蛙 鸣。在大自然中感受自由徜徉的乐趣。
②建筑本身根据声学原理利用不同的材料,产生 奇特的音响。古人云:“入耳之声,无非诗料”, 中国古代室内设计正是利用了一些音乐化的空间 感受,对人们的生活和情感发生作用。
“一个人的房子即是他自己的一种延伸”,室 内的色彩常是主人性情与审美情趣的一种表 现。人们对色彩各有偏好,都在以不同的方 式构成自我。
在中国,受五行理论的影响,有一种特殊的 象征性用色方式,即色彩与方位的对应:东 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各随方色。
2、嗅觉环境
气味对人的情绪有直接影响,利用芳香木材 营造一种芬芳的室内气氛,创造怡人的室内 环境。
雕刻
江南首富沈万三的故居, 沈厅是中国民居中商人居 所的代表,没有大花园, 只能称为“厅”,而不能 叫“园”。沈厅,厅堂开 阔豪气,家具考究,大理 石靠背的椅子,在夏天靠 着凉爽,当冬天垫上靠垫。 木榻镂空花纹雕刻得极为 细致。
沈厅走马楼
古戏台
样式雷烫样中的带窗雕花罩
中国古典家具与建筑的关 系十分密切。一方面,建 筑的尺寸一般以家具的尺 寸为依据,室中度以几, 堂上度以筵,另一方面, 家具的造型、结构受到建 筑的影响,建筑是表,家 具是里,这种表里关系体 现在造型和结构上一脉相 承,在造型语言和装饰手 法上都达到了表里和谐, 里外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