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工操作规程
测量工安全操作规程

测量工安全操作规程为了保障测量工的安全,减少相关的事故和损失,制定此测量工安全操作规程。
所有从事测量工作的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这些规程,并按照规程执行测量工作。
一、安全防护1.穿戴安全防护装备:每位测量工都必须穿戴符合国家标准或企业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安全衣、安全鞋、安全手套等。
在特定场合下还需要佩戴防护眼镜、口罩等。
2.检查工具设备:测量工作需要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和仪器设备,每次使用前必须对其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工作状态。
如出现异常或故障应及时停止使用,报告相关人员进行修理或更换。
3.社会物资安全:测量工作需要施工在现场,有可能会对周围的物资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充分考虑物资安全问题。
如有危险情况应及时采取安全措施,保护周围的人员和物资不受损失,同时也要注意不要污染现场环境。
二、操作规程1.掌握测量工具使用方法:测量工作需要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仪器设备,每位测量工需要熟知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保证测量出的数据准确可靠。
2.按照作业规程执行工作:每项测量工作都有严格的规程与标准,测量工必须按照规程执行工作,并严格遵守测量工作规程,保证工作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3.严禁做出不规范的操作:任何不规范的操作都可能导致测量数据失准,甚至产生安全事故。
因此,测量工不能有任何随意对待测量工作或不合规的行为。
三、紧急处理1.一旦测量工作出现安全事故,应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汇报,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2.根据不同的安全情况,选择合适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切勿盲目采取行动,以免事态扩大。
四、违反规程的处罚任何违反上述规程的行为都会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并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因此,违反规程的行为必须受到相应的处罚和纠正。
具体如下:1.造成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进行相应的调查和评估,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包括刑事或民事责任。
2.违反工作规程:对于严重违反规程的行为者,将取消其测量工作授权,直至再次接受培训和测试。
测量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对于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测量成果, 需返工重测,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无误
。
数据修正
对于少量错误或误差较小的数据,可 在内业处理时进行修正,但需做好记
录和说明。
补充测量
对于局部区域或个别要素测量不准确 的情况,可进行补充测量,完善成果 数据。
重新验收
经过返工、补充测量或数据修正后的 测量成果,需重新进行质量检查和验 收,确保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感谢观看
劳保鞋
穿着防滑、防砸的劳保鞋,确保脚部安全 。
防护服
穿着符合规范的防护服,避免穿戴宽松衣 物或易被挂住的饰品。
其他防护用品
根据实际需要,佩戴护目镜、耳塞、防尘 口罩等。
遵守现场安全规定
01 入场安全教育
接受工地入场安全教育, 了解并遵守工地安全规章 制度。
03 安全警示标识
注意并遵守现场的安全警
示标识和提示。
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
定期备份
制定定期备份计划, 对重要数据进行定期 备份,确保数据的安 全性。
备份存储介质
选择可靠的备份存储 介质,如磁带、硬盘 等,确保备份数据的 长期保存。
备份数据加密
对备份数据进行加密 处理,确保备份数据 的安全性。
数据恢复演练
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演 练,检验备份数据的 可用性和恢复流程的 可行性。
报告与记录
发现安全隐患或危险 情况,及时向相关负 责人报告并做好记录
。
02
测量仪器使用与保养
测量仪器基本操作
熟悉仪器结构
在使用测量仪器前,应详 细了解其构造、功能及操 作原理。
规范操作
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 操作,避免粗暴或错误使 用。
正确安置仪器
测量工操作规程

测量工操作规程
测量工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步骤。
以下是一份常见的测量工操作规程的示例:
1. 前期准备
- 确认测量任务的具体要求和目标
- 准备所需的测量仪器和工具
- 检查仪器和工具的状态和准确性
- 确保测量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2. 测量操作步骤
- 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 按照测量仪器的说明书正确使用仪器
- 在测量过程中保持仪器的稳定和准确
- 注意观察和记录测量结果和数据
3. 数据处理和分析
- 将测量结果进行整理和分类
- 使用合适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 检查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 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相应的判断和分析
4. 结果报告和记录
- 撰写测量报告,包括测量目的、方法、结果和分析
- 将测量数据和结果进行记录和存档
- 如有需要,向相关人员进行报告和解释
5. 安全注意事项
-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 遵守测量现场的安全规定和标识
- 注意仪器的安全使用和保养
- 如发现异常情况或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和处理
以上是一份常见的测量工操作规程的示例,具体的操作规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测量工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测量工安全操作规程模版一、目的和范围1. 目的:旨在确保测量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进行测量工作的工作人员。
二、安全责任1. 公司负责人应制定并贯彻安全制度,确保测量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
2. 测量工头应对下属人员的安全工作负责,并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三、安全措施1. 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操作:a. 在使用前,检查测量设备和工具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b. 确保钢尺、铅垂线等测量工具的刻度清晰,尺寸准确。
c. 在使用激光测距仪等高精度测量设备时,必须进行正确的校准和调试。
d. 使用测量设备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
e. 在使用工具时,要戴好防护手套,注意避免切削和损伤。
2. 工作环境的安全:a. 在测量工作区域内,要确保地面平整、无杂物。
b. 确保测量工作的周边环境清洁整齐,避免阻碍施工和操作。
c. 若有其他施工工作同时进行,要与相关人员协调好,确保工作安全。
3. 个人防护措施:a. 工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b. 工作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c. 在恶劣环境和高温作业时,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中暑和脱水。
四、应急措施1. 发生事故时,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工作负责人报告,并进行紧急救护。
2. 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五、培训和交流1. 新员工入职前,应对其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确保其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2. 定期组织安全交流会议,分享安全经验和教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六、安全评估和改进1. 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整改。
2. 建立安全问题反馈机制,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向工作负责人报告安全问题,并及时解决。
七、违规处理1. 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工作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惩罚和纪律处分。
2024年测量工、实验工安全操作规程

2024年测量工、实验工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测量工、实验工在工作中的安全,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成为测量工、实验工在工作中的准则。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测量工、实验工的人员,包括职工、学生等。
第三条所有从事测量工、实验工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依法进行工作,做到守章、守纪律、守安全。
第四条测量工、实验工在执行任务时,必须全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五条测量工、实验工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严禁未经培训和授权的人员进行测量工、实验工作。
第六条测量工、实验工应熟悉工作场所的基本情况,掌握紧急情况处理和逃生通道等基本知识。
第七条测量工、实验工在工作中应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不得擅自修改或省略操作步骤。
第八条测量工、实验工在工作中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工作进展和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并保留相应的数据。
第九条测量工、实验工在使用和存放化学品等危险物品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登记、标识和储存,并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章测量工作安全操作第十条测量工、实验工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十一条在使用测量仪器和设备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检查和试运行,确保其安全可靠,并对工作环境进行评估和控制。
第十二条严禁测量工、实验工在没有足够的培训和指导下,随意操作高危风险的仪器和设备。
第十三条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必须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不得出现误差和安全隐患。
第十四条在野外进行测量工作时,必须注意自身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如天气情况、地形地貌等,并确保通信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五条在使用激光测量仪器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并避免直接照射人员眼睛,确保激光不对人员造成伤害。
第十六条在测量工作中发现异常情况或存在危险时,必须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和报告,并停止工作。
第三章实验工作安全操作第十七条在实验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和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测量工操作规程范本

测量工操作规程范本测量工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测量工的操作行为,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测量工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测量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所有从事测量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操作规程,对于违反规程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章测量工作的准备与安全第四条在进行测量工作之前,必须详细了解工作任务的要求和目标,明确测量数据的要求和精度要求。
第五条测量工作必须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并对其进行校准和检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七条测量工作必须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必要时需要采取措施保持环境的稳定性,以避免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第三章测量工作的流程与步骤第八条测量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步骤进行,不能随意改变或省略,必要时需要进行预实验和试验验证。
第九条测量工作的流程包括:确定测量目标、选择测量方法和仪器、布置测量点位、进行测量操作、处理测量数据、评价测量结果等。
第十条测量工作的步骤包括:准备工作、测量操作、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和分析、结论和报告撰写等。
第四章测量工作的注意事项和技巧第十一条在进行测量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事项:1. 仔细阅读测量任务书,了解测量目标和要求。
2. 根据任务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3. 仔细调整仪器的参数和定位,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在测量过程中,注意测量点位的选择和布置,避免测量误差和影响。
5. 在数据记录和处理过程中,要仔细核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6. 在测量结束后,要及时做好仪器的保养和维护工作,确保仪器的长期可靠使用。
第十二条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可以运用一些技巧和经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例如: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提高测量效率的方法等。
第五章测量工作的记录和报告第十三条测量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测量数据的记录、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测量结果的评价和结论等。
测量工安全操作规程

测量工安全操作规程工安操作规程是为了保障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并规范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操作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下面是一份关于测量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具体内容如下: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1 岗位责任1.1.1 测量工应根据工作要求,参加相关安全培训并获得相关资格证书。
1.1.2 测量工应遵守公司的安全规定,严守岗位职责,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1.1.3 测量工应积极参与岗位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报告存在的安全隐患,协助上级消除隐患。
1.2 个人防护1.2.1 测量工在工作中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鞋等。
1.2.2 测量工应在工作过程中注意保持身体的清洁和健康,避免携带虫、传染病等对自己和他人构成威胁的生物。
1.2.3 测量工在工作中应佩戴呼吸器等防护装备,当工作环境存在有害气体、粉尘等物质时。
1.3 安全检查1.3.1 测量工应每天开展工作前的安全检查,确保工作设备的完好,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1.3.2 测量工应经常检查工作区的地面、设备等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或报告。
1.3.3 测量工应定期参与安全演习,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逃生技能。
1.4 灭火与逃生1.4.1 测量工应了解工作区域的灭火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并定期参加灭火演习。
1.4.2 测量工应熟悉工作区域的逃生通道及逃生指示标志,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应按照预定的逃生方案进行逃生。
1.4.3 测量工应定期参加逃生演习,熟悉各种逃生方法和应对突发情况的技巧。
二、设备使用规程2.1 设备操作2.1.1 测量工应对所使用的测量设备进行仔细检查,确保设备完好,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操作。
2.1.2 测量工应经过培训和考核获得操作相应设备的资格证书后方可操作。
2.2 设备维护2.2.1 测量工应根据设备维护手册的要求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2.2 测量工应定期进行设备的大检修,修理或更换损坏的部件,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测量工安全操作规程

测量工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测量工作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但由于其特殊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测量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制定了测量工安全操作规程。
1.个人防护措施(1)所有测量工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耳塞、眼镜、鞋套、口罩等。
在作业现场应根据具体情况增加个人防护装备。
(2)测量工作人员应经常保持身体清洁,避免穿戴过于紧身的衣物,以免影响工作和运动的灵活性。
2.作业区域安全控制(1)在进行测量工作前,应对工作区域进行清理,移除杂物和可能影响工作的障碍物。
(2)应确保测量工作现场的通风和照明条件良好,为测量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3)在施工现场,应设置有明确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线,确保测量工作人员的安全。
3.设备及工具使用(1)测量工作人员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测量设备和工具,且在使用之前要仔细检查其状况,确保无损坏和使用安全。
(2)在使用测量设备时,要阅读和理解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并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
(3)使用手持测量工具时,应保持手持稳定,避免滑动、失去平衡或坠落。
(4)在使用测量设备过程中,如果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异常或不安全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4.危险环境应对(1)在进行测量工作前,应对潜在的危险环境进行评估,如高空、强电等,必要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对于需要在高空进行测量的情况,应使用稳固的脚手架或者安全带等设备,确保工作人员的个人安全。
(3)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应注意避免与正在进行施工作业的机械设备产生冲突,保持与其他工作人员的良好配合和沟通。
5.突发事件应急处置(1)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如火灾、地震等,测量工作人员应迅速撤离现场,并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2)测量工作人员应熟悉和掌握常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对于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进行急救处理。
(3)维护测量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及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辅导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工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第1条测量工应掌握井下工作的一般安全知识和专业业务知识,熟悉现场工作情况和有关的作业规程,了解工作地点的具体要求。
测绘仪器观测员应由经过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熟悉仪器性能、掌握其操作方法的技术人员担任。
第2条观测方法及要求应视等级、工程类别而定。
各项观测限差,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及《煤矿测量规程》的规定和要求。
第3条观测前,应根据工程需要合理选择不同级别的测绘仪器,并按规程规定进行各项检验与校正。
第4条必须掌握测绘资料整理计算方法、图纸填绘及对算等项工作。
第5条不得在地质测量、成果计算、图纸绘制、统计、工作总结中弄虚作假。
第6条测量工作必须以施工设计、规程、任务通知单位依据。
对于没有书面依据的测量工作,测量工有权拒绝执行。
二.经纬仪观测(一)矿区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第7条在搬运、测量时,必须妥善保护仪器、工具,不得磕碰;观测时,仪器架设后,测站(和镜站)不准离人;测站搬家时,必须卸下仪器装进仪器盒。
如测站距离较短,可以不卸下仪器,但必须怀抱仪器,用手托住架脚。
行进时,不得跳跃或快跑。
每次测量回来,必须对仪器.工具进行擦拭。
擦仪器设备时必须用专用工具。
第8条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成象清晰稳定时进行。
晴天的日出、日落和中午前后,如果成象模糊或跳动剧烈,不应进行观测。
三角高程测量还须选择大气折光比较稳定的时间观测。
第9条在高标和建、构筑物上设点观测时,作业人员应佩戴保险带。
仪器上下搬运应采取有效措施,仪器箱和其它用具须放置牢靠,严防坠落,以确保仪器和人身安全。
第10条观测时,要按以下要求进行:1.仪器转动要平稳,用望远镜垂直丝照准目标时,应将目标置于水平丝附近;照准各方向目标时,应在同样位置。
使用微动螺旋照准目标或用测微螺旋对准分划线时,其最后举转方向应为旋进。
2.每次照准目标,不得过分拧紧水平和垂直固定螺旋和微动螺旋。
微动螺旋应尽量使用中间部位。
3.观测过程中,照准部水准器的气泡偏离中心不得超过一格,接近一格时,应在测回之间重新整置仪器。
4.当望远镜旋转超过了要观测的目标时,必需旋转一周后重新照准,不得反向旋转。
第11条观测前应清除舰标、脚架周围杂草,并根据土质情况采取打脚桩或其它措施,使脚架稳固。
观测时应避免日光照射,以便于操作和保证测角精度。
第12条方向观测要选择一个距离适中、通视良好、成象清晰,并与测站大致等高的方向作为零方向。
第13条水平角观测各测回,应均匀地分布在度盘和测微器上的不同位置。
度盘和测微器的变换位置应按规范规定的度盘表进行。
第14条在垂直角超过土3度时,每测回间应重新整置仪器,使水准气泡居中,或者采取在观测过程中,加入垂直轴倾斜改正的方法。
第15条观测时的补测.联测.重测和取舍及观测限差.记录格式都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第16条三、四等三角测量水平角的观测,一般应采用方向观测法。
其操作程序如下:1.在测站上将仪器严格整平、对中。
2.经纬仪望远镜照准零方向目标,对好度盘和测微器。
3.顺时针旋转照准部1—2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目标,读取水平度盘和测微器读数(重合对径分划二次,每重合一次读一次数)。
4.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精确照准第二个方向目标读数,然后再依次照准第3、第4、….第n个方向进行观测读数,最后闭合至零方向。
5.纵转望远镜,逆时针旋转照准部1—2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目标,按3款方法读数。
6.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按与上半测回观测相反的顺序观测.读数,闭合至零方向(方向数不超过三个时不归零)。
以上操作为一个测回。
第17条精密导线测量的水平角观测,其方法和操作程序与三角测量相同。
只有两个方向时,应测左、右角。
在总测回数中,以奇数测回和偶数测回(各为总测回数的一半),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和右角。
观测右角时,仍以左角起始方向为准变换度盘位置。
(二)井下导线测量第18条在井下观测时应遵守以下安全规定:1.在主要运输大巷及运输石门等运输繁忙地段,须提前和有关单位联系停止运输:其它巷道和工作面的运输设施影响观测时,亦应立即停止运行。
2.在有架线巷道和电力设施的地点施测时,应特别注意人和仪器的安全。
必要时应停电作业。
3.巷道坡度较大时,应事先联系停止迎头施工,然后方可施测。
第19条井下导线水平角观测,应按规程的规定选用测回法或复测法。
第20条测回法一个测回操作步骤如下:1.在测站上将仪器严格整平.对中。
2.照准后视目标,安置水平度盘的读数略大于0度。
3.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前视目标,读取度盘读数。
4.纵转望远镜照准前视目标,读取度盘读数。
5.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后视目标,读取度盘读数。
第21条复测法一次复测步骤如下:1.在测站上将仪器严格整平,对中。
2.照准后视目标,安置水平度盘为0度,固定度盘,打开复测器。
3.顺时针旋转照准部前视目标,读取度盘读数,关闭复测器。
4.纵转望远镜照准后视目标,固定度盘不读数,打开复测器。
5.随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前视目标,读取度盘读数。
第22条风速过大,对中困难的地段,可采用镜上光学对中,或采用挡风措施以确保对中精度。
第23条设点困难或边长过短时,为保证测角精度,可采用三架法施测。
(三)三角高程测量第24条地面三、四等三角高程测量垂直角的观测,一般将观测方向分成若干组,每组包括2--4个方向,分别进行观测;若通视条件不佳,也可以分别对每一个方向进行连续观测。
第25条每一个方向的观测,要在垂直度盘的两个位置上进行。
第26条各方向垂直角观测的照准部位,须按规范规定的有关符号记入手簿。
第27条垂直角的观测程序:在垂直度盘的一个位置上,将望远镜的一根或二根水平丝依次照准该组中的每一目标,并进行垂直度盘读数(重合对分划线两次);纵转望远镜,依相反的照准次序进行垂直度盘的另一位置观测;如此完成该组中每二方向一测回的操作。
第28条两个镜位照准目标时,目标的成象应位于垂直丝左、右附近的对称位置。
用三丝法观测时,纵转望远镜前后,水平丝照准一律按上、中、下丝的次序进行。
第29条在进行垂直角观测前,应将照准部水准器整置水平;在每次进行垂直度盘读数以前,必须将垂直度盘上的气泡精确调至中央。
第30条观测过程中,当发现指标差的绝对值大于30秒时应进行校正已测完的一个完整测回,若其它各项符合限差要求,仍可使用。
第31条垂直角观测的限差与重测应严格执行规范规定。
第32条观测结束,必须量取舰标和仪器水平轴至中心标石上标志面的高度。
第33条井下三角高程测量采用中丝法施测。
观测方法与地面三角高程测量相同。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可与水平角观测同时进行。
第34条井下三角高程测量同时要测量仪器高和前视高,并量测该点至底板高度。
(四)施工测量第35条用经纬仪施工放线,标定次数和其它限差严格按有关规程要求确定;每次必须采用两个镜位标定,取其平均位置;严禁用一个镜位标定。
第36条土建施工中,用经纬仪以极坐标法、支距法或,交会法等放样后,应对各轴线间的几何关系进行检查,无误后方可使用。
第37条用经纬仪标定巷道中腰线时,必须采用两个镜位进行。
三.水准仪观测第38条使用补偿或自动安平水准仪时,在观测前,圆水准器应严格校正,观测时必须严格置平。
第39条作业过程中应经常对仪器i角进行检验。
当使用补偿或自动安平水准仪时,作业开始一周内每天应测定i角一次,i角稳定后每隔15天测定一次。
第40条观测之前将仪器整平,找出倾斜螺旋的标准位置(零点)并做上记号,便于以后每测站都能较迅速整平。
随着气温的变化,还要注意随时调整倾斜螺旋的标准位置。
第41条除路线拐弯处外,每一测站上的仪器和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应尽可能接近一条直线,并且要求前后视距尽量相等。
第42条工作间歇时,应尽量在水准基点上结束观测,否则应选择两个坚稳可靠、光滑突出、便于放置标尺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并作出标志。
(一)地面水准测量第43条地面等级水准测量须遵守以下规定:1.在水准导线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三脚架时,应使其中RA、两脚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
2.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
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
3.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其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
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必须互换位置。
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4.晴天观测时,须用测伞遮蔽阳光;转点应选择稳固岩石或固定物体(如树桩、轨面、墙角等),如在松土地上,必须踏实并用尺垫。
第44条三等水准测量应采用中丝读数法,并进行往返观测。
当使用有光学测微器的水准仪和线条式锢瓦水准标尺进行观测时,也可采用光学测微法进行单程双转点观测,两种方法每测站观测顺序均为:后—前—前—后。
第45条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
当两端点为高等级水准点或自成闭合环时,可只进行单程测量,由已知点起测的四等水准支线,必须进行往返或单程双转点法观测。
等水准测量每站观测顺序可为:后一后一前一前。
第46条采用双面标尺中丝读数法的观测步骤如下:1.整置仪器竖轴至垂直位置(望远镜绕竖轴旋转时,水准器泡两端影象分离不大于1厘米)。
2.将望远镜对准后视尺黑面,用倾斜螺旋置水准气泡居中,再用视距丝和中丝精确读定标尺读数。
3.照准前视标尺黑面按2款进行操作。
4.照准前视标尺红面按2款进行操作,此时只用中丝进行标尺读数。
5.照准后视标尺红面,按4款进行操作。
当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后一后一前一前的观测顺序时,在2款操作结束后,紧接着进行5款的操作,然后进行3、4款的操作。
第47条采用单面标尺法观测步骤如下:1.整置仪器竖轴至垂直位置。
2.按第43条2款进行操作。
3.照准前视标尺按2款进行操作。
4.变换仪器高度至10厘米以上,整置仪器与1款同。
5.照准前视标尺,按2款进行操作,此时只用中丝进行标尺读数。
6.照准后视标尺,按5款进行操作。
当四等观测采用后一后一前一前的观测顺序时,变换仪器高度后,可先进行后视标尺的读数。
第48条等外水准测量操作程序采用中丝法后一后一前一前的观测顺序,与四等水准测量操作相同。
(二)井下水准测量第49条井下水准测量一般采用两次仪器高方法观测,其操作程序如下:1.用圆水准器将仪器粗略整平,前后标尺距离大致相等。
2.将望远镜照准后视标尺,旋转倾斜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象精密重合,用中丝读取后视标尺读数。
3.照准前视标尺,转动倾斜螺旋使水准气泡精密居中,用中丝读取前视标尺读数。
4.变换仪器高,依上述步骤重新进行操作。
四.平板仪测量第50条测图时注意保持图面清洁,非本测站施测范围内的图面部分,可用白布(纸)盖好。
迁站前,要对照实地检查地貌.地物各点的位置和相互几何关系,发现点位丢漏或错位等问题,必须及时纠正。
第51条图面注记要清楚遇有复杂的地段应随时按实地情况进行地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