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良种的壮苗培育技术

合集下载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林木种苗的培育是保障林业生产的基石,实现科学高效、宜林宜草、绿色生态的林业发展,培育健壮、抗逆能力强的苗木是林业生产的基本要求。

下面介绍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

1.选用适宜土壤:首先,在培育林木种苗中,选用适宜的土壤是很重要的。

好的土壤可以显著提高苗木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淤泥质土壤很适合黑松、马尾松和其他松类的生长;淋洗土壤对杨树、柳树等生长适宜。

2.采取正确的育苗方式:育苗方式要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习性和根系状况加以选择,如无根扦插繁殖方式适用于柳树、紫薇等木本花卉;分层育苗适用于柞、柳、杨、松等树种。

而黄杨、荣松、衫树等乔木的扦插繁殖就相反,采用扦插繁殖方式半年内就可以成活。

3.适当控制关键时期:关键时期是苗木生长最繁忙、最关键的时期,该阶段的水分、营养供应非常重要。

如幼苗从返青到落叶开花的生长期,正是需要充足地光照、温度适宜和水分供给充足的时期,若玉兰、杜鹃等落叶树林木缺少充足的水分供给,将会造成苗木干旱,导致树根活力降低。

4.除草防虫:常见的林木害虫主要为松材线虫、介壳虫、小菜蛾等。

对于种植区域内高危害物种应做好防疫工作,以松材线虫为例,应在入口疫情查验站进行检疫,不得携带扦插、种子苗木和土壤等植株。

防虫的同时,勤松土、锄草能增强苗木的耐旱、适温和抗病能力。

1.及时浇水:浇水的时机要视林木的生长及所在的气候、土壤条件来定,苗圃所在地气温高,土壤干燥时,必须加强栽培区内的灌溉工作,养护工作始终保证苗子及时吸收足够的水分。

2.施肥养护:肥料成分应配方合理、科学准确且施用量正确,要保证苗木得到适度的营养,促进根系发育和提高生长速度,但不能过量,以免导致苗木生长劣化和白化等情况。

3.及时修剪:修剪的目的是控制冠型和维持苗木的健康状态,通过植株合理造型,使人为控制树木的成长方向和枝干分布。

络枝菌丝在湿润的环境中会扩散,所以处理过的或需要处理的地方,都应该在剪完后及时对草丛留下的残余进行清除。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在林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种苗培育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还能够保证林木的品质和数量。

本文将从种子采集、处理、播种、管理等方面介绍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

一、种子采集1. 选择成熟的种子:种子的成熟度对种苗的培育至关重要。

成熟的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率和生长潜力,能够保证种苗的质量。

2. 确保种子的纯度:采集种子时,要注意避免混入其他物种的种子,保证种苗的纯度。

3. 注意存储条件:采集到的种子要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发霉和变质,以保持种子的活力。

二、种子处理1. 清洗:将采集到的种子进行清洗,去除附着在种子表面的杂质和污物,保证种子的纯净度。

2. 消毒:对种子进行适量的消毒处理,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和真菌,以防止病害的传播。

3. 浸种:对一些较难发芽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速度。

三、播种1. 选址: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播种,保证种子能够顺利生长。

2. 播种密度:根据不同的树种和地理环境,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保证种子之间的充分生长空间。

3. 播种方法:种子的播种方法有直播和育苗盘播两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播种方法。

四、管理1. 浇水:对播种后的种子进行适量的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2. 施肥:在适当的时机向种子周围的土壤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促进种苗的生长。

3. 病虫害防治:定期对种苗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证种苗的健康生长。

五、其他注意事项1. 对不同种类的树种要有专门的了解和研究,对于不同的树种选择适宜的培育技术和方法。

2. 注意播种季节和天气条件,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播种,避免不利的气候对种苗生长的影响。

3. 定期对种苗进行观察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保证种苗的健康生长。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只有做好种子采集、处理、播种和管理等环节的工作,才能够保证培育出优质的林木种苗。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林木是我们生存环境中重要的一部分,而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则是确保林木健康生长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重点介绍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以期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林木种苗的生长过程和管理方法。

一、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1. 种子选择:首先要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行培育,这有助于提高种苗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

一般情况下,选择外观完整、大小均匀、无病虫害的种子较好。

2. 播种时间:播种时间是种苗培育的关键,一般来说,春季是最佳的播种时间。

在播种之前,要根据不同的树种选择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3. 培育基质:种苗的培育基质对其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可选择营养土或者珍珠岩等作为培育基质。

培育基质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和通风条件,以保证种苗的正常生长。

4. 光照控制:光照对种苗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过强或者过弱的光照都会影响种苗的生长情况。

在培育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光照的强度和时间。

5. 病虫害防治:在种苗的培育过程中,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旦发现病虫害的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种苗的健康生长。

二、林木种苗的管护1. 浇水管理:适量的浇水有利于种苗的生长,但是要避免过多或者过少的浇水。

一般来说,早晚各浇水一次,让土壤保持适当的湿润度。

2. 施肥管理:在种苗的生长过程中,及时适量地施肥对促进种苗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有机肥或者化肥进行施肥,但施肥的时间和用量要经过合理的调整。

3. 清理杂草:及时清理种苗周围的杂草,以免影响种苗的正常生长。

特别是在种苗生长的初期,要保持种苗周围的环境清洁。

4. 疏枝疏叶:适时对种苗进行疏枝疏叶,以促进种苗的生长。

疏枝疏叶有利于光照和通风,有助于提高种苗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

5. 树木绑扎:在种苗生长过程中,要适时对树木进行绑扎,以保护树木的幼嫩枝条,防止自然灾害的侵害。

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

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

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林木种苗培育技术是林业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森林资源的丰富与更新。

随着林业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林木种苗培育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本文将就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种苗选择和改良种苗是森林的基础,选用适宜的种苗是林业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要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培育。

为了保证种苗的质量和生长特性,还需要进行种苗改良。

通过对种苗进行杂交、改良,培育出适应当地环境的抗逆能力强、生长迅速的新品种。

二、育苗技术育苗技术是种苗培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优质的育苗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种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首先要注意选择优质的种子和种苗基质,为种子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养分,促进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科学合理的管理育苗温度、湿度和光照,定期浇水、施肥和防治病虫害,保证种苗的健康生长。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采用人工育苗技术来进行种苗培育。

人工育苗技术包括播种、育苗盘栽培、穴盘育苗、芽接、嫁接等多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树种。

通过人工育苗技术,可以控制种苗生长的节奏和形态,培育出符合要求的优质苗木。

四、林地造林技术在林业工程建设中,林地造林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根据林木种苗的生长状况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造林技术进行林地造林。

常用的造林技术包括母本剖面掩埋、编织实生造林、人工更新造林等,通过科学合理的造林技术,可以提高林木种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快速形成良好的林地景观。

五、育苗质量监测在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对育苗质量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和评价,对提高种苗的质量和生长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监测育苗的生长情况、病虫害防治情况以及苗木的成活率等指标,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保证林木种苗的质量和数量都符合要求。

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需要在选种、改良、育苗、造林等各个环节上进行科学严谨的操作和管理。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才能不断提高林木种苗的质量和数量,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丰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良种壮苗造林技术

良种壮苗造林技术

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林成活率及苗木生长发育状况,若要提高造林质量和加快绿化速度,必须选用良种壮苗。

所谓良种壮苗,一般是指遗传性好、纯净饱满、发芽率高的种子和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生根能力强的苗木。

1采集优良种子1.1注意种子来源。

要尽量选择与当地自然条件相近地区的种子,这类种子对当地环境的适应力较强,对病虫、不良气候等的抵抗力也较强。

1.2选择健壮母树采种。

要选择生长发育健壮、材质优良、树干通直、树冠发达的树木作为采种母树;发育不良、树干弯曲矮小、生长畸形、遭受病虫危害的树木不宜作为采种母树。

1.3适时采种。

采种过早,因种子成熟度不够,播种后不易发芽;采种过晚,成熟后的种子容易飞失或遭受鸟、虫为害。

一般来说,杨、柳、榆等可在5月采种,桑树、山杏等可在6~7月采种,椿树、刺槐、国槐、侧柏等可在9~10月采种,杉木、马尾松、漆树等可在10~11月采种。

有些树种的种子成熟后会挂在枝头很久,如椿树、国槐等,适当晚些采种也可。

在采种时,要注意因地制宜,同一树种因生长位置不同,成熟期也不同,如:山区的、阴坡的要比平原的、阳坡的晚一些,所以在采种前要进行仔细检查,根据种子成熟期的特征来确定采种的最佳时间。

1.4妥善处理和贮藏种子。

从果实中取出种子后,需经精选、摊晒,才能进行播种或贮藏。

松树、杉木等球果及以刺槐、皂荚等荚果需要在场院中曝晒、敲打后得到种子;椿树、白蜡、榆树等翅果需去掉果柄、果翅,净化种子即可。

杨柳树的蒴果晾干后即开裂,清理时可在铁丝筛上揉搓,种子会从筛孔落下。

桃、杏、银杏等肉果类果实要先去掉果肉,然后用水淘洗,取得种子。

种子在贮藏前必须经过精选和干燥,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注意防虫、防病、防潮、防热,若发现种子异常,要及时摊晾。

2繁育良种2.1建立种子园,获取大量遗传品质优良的种子。

2.2建立母树林,选择生长健壮、树形圆满、品质优良的母树,经过疏伐抚育,促进结实林专供采种。

2.3建立采穗圃,经过精心选择,以具备优良性状的种条为材料,通过嫁接或扦插繁殖的方式,培育成专供采集穗条的良种繁殖圃。

林木良种的壮苗培育技术研究

林木良种的壮苗培育技术研究

林木良种的壮苗培育技术研究黄秀娟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营林站,广西河池547500摘要:探讨广西河池市巴马县林木良种的壮苗培育技术,重点分析该技术核心内容:整地㊁科学培育壮苗㊁播种㊁苗期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以提高各地林木良种的壮苗培育技术水平,促进良种培育取得长足进步㊂通过分析全县良种壮苗发展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良种培育重视度低㊁生产相对落后㊁资源普查不及时㊁科技人员匮乏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策略,如提高良种采集重视度㊁积极推广良种培育技术㊁着重培育技术研究㊁强化培育基地管理,以推进林木良种实际培育,促进巴马县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㊂关键词:河池市巴马县;林木良种;壮苗培育;策略中图分类号:S723.13D O I:10.3969/j.i s s n.2097-065X.2023.06.0200引言在林木良种壮苗培育相关技术研究过程中,需要完成科学选地,增加对苗期管理的重视程度,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使用先进的技术,对现有的壮苗培育发展策略进行更新㊂在林木良种壮苗培育技术宣传时,还需加强市场监督,成立地方培育基地,重点建设特色种苗品牌,解决壮苗培育技术应用遇到的问题㊂巴马瑶族自治县总面积为1976.42k m2,境内西部地势较高;东部地势较低㊂其中,石山地面积占30%;土山地面积占69%;水面积占1%㊂该县属于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均日照时长可达到1531.3h;年平均气温大约在18.8~ 20.8ħ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小于1600mm;相对湿度可达79%;无霜期为338d㊂1林木良种壮苗培育技术分析1.1整地良种壮苗培育之前,科学整地是关键的技术内容之一㊂林木需要合适的土壤作为基础,以此来增强自身的成活率和生长力㊂如土壤物理特性差,或者肥沃力不足,则会严重影响种子生长㊂为避免上述情况,相关人员必须选择肥沃力强的土壤作为培育区域,或者在栽培林木种子前改良土壤物理特性,确保其各方面条件达到栽培要求,即可种植林木种子㊂首先,相关人员需要采用深耕方式保证土壤的疏松通风性,深耕后的土壤深层不容易残留病菌或者害虫,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其次,土壤微生物生存环境也会发生一定变化,使土壤逐渐熟化,达到肥力提升的目的㊂在此基础上,林木可以正常生长,在品质上得到更好提升㊂1.2科学培育壮苗培育壮苗前,种植人员需要做好科学规划,根据相关需求进行合理整地㊂这里主要明确以下事项: (1)育苗树种类型;(2)育苗方法;(3)育苗总面积㊂例如,松树适合微酸性土壤,且土壤应具备良好排水性,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培育前找到合适的土壤,以确保松树后期可以健康生长㊂选择苗圃时,一般需要保证以下3点:(1)排水性佳;(2)地势平坦;(3)土壤肥沃㊂不同季节做好不同整地处理:春季时,可以选择浅翻处理,保证床面平整㊁土壤细碎;秋季时,可以选择深翻处理,消灭深层病菌和虫源㊂如秋耕过程中施加的有机肥总量不足,则可以在春耕时添加适量尿素㊁硫酸亚铁粉等,增强土壤肥沃力㊂选择林木种苗时,尽量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进行择选㊂一般较为优质的林木良种包含以下特征:(1)色彩正;(2)侧枝生长较为均匀;(3)根茎发达;(4)主根短直;(5)丰产㊂另外,可根据林木树种繁殖形式进行选择:对于无性系的树种来说,繁殖方式可偏简单,以此来发挥树种的最大优势;对于家系的树种来说,可结合平均值选择相应的繁殖技术;对于家系内的树种来说,可根据个体表型选择合适的繁殖技术㊂林木育种时,相关人员可以选择以下两种形式:其一为单株选择,主要选择遗传基因较好,且树形相对优美的树种;其二为混合选择,该选择方法更适合于成熟期林木㊂尽管这种方法不需要考虑林木的遗传基因,但是在育苗期间可能会发生亲子代关系混乱的情况,因此在林木良种改良方面仍存在限制问题㊂培育林木良种时,可采用有性繁育和无性繁育两种手段㊂前者指的是种子繁殖,其成本投入相对㊃16㊃林木良种的壮苗培育技术研究 黄秀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较高,且整体繁殖更为繁琐,但是该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林木环境的实际适应性;后者指的是营养繁殖,不需要亲代授粉,采用扦插即可组织培育[2]㊂相关人员可利用母代林木完成子代培育,充分保留亲代林木的良好特性,以此来培育出更加稳定和优质的品种㊂两者相比较,无性繁育的实际工序更少㊁繁殖成本投入低,其既可以缩短林木生长周期,也可以提高林木育种效率,以此来控制亲代林木遗传不良形状的问题㊂1.3播种播种时,可以选择横行条式方式完成宽幅密播种㊂采用宽幅密播形式可以促进林木幼苗发挥其生长特性,使幼苗破土更加顺利㊁出苗更加整齐㊂首先,严格控制播种密度,保证苗木成活率;其次,有机结合覆土㊁镇压等作业,以确保播种质量㊂播种结束后,相关人员应在其表面覆盖一层细土,大约为1c m左右;做好覆草以及遮阴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出苗率㊂1.4苗期管理从灌溉管理方面来讲,种植人员需要做好管理以提高扦插苗成活率㊂通过保持土壤的湿润度,便可满足林木实际需求量㊂通常情况下,土壤最高含水量应低于70%,如湿度过高,则极易引起病虫害㊂日常观测期间,如发现田间水分不足,则应及时采取合适的灌溉方式增加水量,同时疏松土壤以保证其透气性和排水性;如生长期间降雨量较大,则应减少灌溉次数,并排出田间多余的水分㊂从肥料管理方面来讲,适度追加肥料以提高林木生长力㊂施加肥料之前,种植人员也应注意田间除草和松土,以免杂草疯长抢夺田间肥料㊂一般在林木定根结束后,可以开展追肥作业㊂追肥时,种植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圃地情况,结合肥力以及苗木生长状态等,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施肥计划,以此来提高施肥效果㊂林木进入高速生长期时,需要追加大量氮肥;到生长末期时,需要施加适量钾肥和磷肥,以此来加快林木的木质化㊂每年5-8月时,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在较为合适的阶段追加3~4次肥料:2次施加尿素;2次施加复合肥㊂1.5病虫害防治林木良种壮苗栽培过程中,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㊂其防治效果关系林木生长情况以及良种培育效果,如防治手段佳,则林木品质和产量均会明显上升㊂为了实现现代绿色农业建设与生产,目前国内提倡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因此在防治林木病虫害时,主要采用农业防治㊁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作为辅助,如表1所示㊂表1农业病虫害防治方法类型防治方法内容农业防治通过选种㊁种子消毒处理㊁科学管理灌溉和追肥等农业性措施防治病虫害物理防治通过一些物理性手段抑制病菌和虫源,如害虫具有趋光性,可在林间设置灯光进行诱杀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者一些生物药剂进行防治化学防治采用正规低毒的药剂防治病虫害,一般消杀效果快,但是会对农业生产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以松树为例,腐烂病是该树种较常发生的一种病害,可以在发病期间采用 农业防治+化学防治 的方法,有效抑制病菌扩散:(1)农业防治:大面积修枝间伐㊁及时清理病枝等,集中焚毁处理;(2)化学防治:将病皮刮干净,涂抹杀菌剂(1~2次)㊂接着使用腐烂灵㊁退菌特等药物进行防治㊂松大蚜是该树种较为常见的虫害,可采用物理防治㊁生物防治或者化学防治:(1)物理防治:秋季和冬季时,使用淇林粘虫胶带防治;(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消灭虫源,如七星瓢虫㊁异瓢虫等;(3)化学防治:采用茎叶喷雾的方式防治虫害,药剂:森活肃杀,稀释500~750倍液;森活介灭,稀释500~750倍液㊂2巴马县林木良种壮苗培育现状2.1良种培育重视度低县内对良种培育的重视度相对较低,其主要表现在:(1)培育资金不足,造成整体工作进度缓慢,且在管理方面无法引进更加先进的技术设备等作为辅助,因此培育效率有待提升;(2)人力投入度低,使良种培育工作进度无法满足林草事业实际发展需求,其主要原因为良种培育工作的薪资待遇无法达到年轻人的需求,导致人才缺失;(3)部分县级以上的林木品种申报和利用存在不规范性,造成这些良种无法得到保护与利用,不利于良种培育的后续发展[3]㊂2.2生产相对落后目前,林木良种壮苗培育基地生产的苗木还未达到实际需求,主要原因为生产模式相对落后,大部分种植人员继续沿用传统树种培育,而忽略了市场所需㊂例如,阔叶苗木㊁彩叶苗木等㊂如不做良种培育创新,则可能会严重影响林木良种培育的发展㊂因此需要在生产模式上进行创新,积极推广新型技术㊂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提高相关人员的信任度,使其可以接受新的生产模式,促进良种培育更加高效高质㊂2.3资源普查不及时开展林木良种壮苗培育工作之前,树种资源的普查工作尤为重要㊂通过高效普查可以充分了解国内市场对林木良种的现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合理选择新型林木良种进行科学培育㊂但是㊃26㊃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第6期2023年6月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当下的树种资源普查存在不及时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良种引进的效果㊂例如,良种培育之前,相关人员并未针对当地市场进行具体调查与分析,在无准确数据的基础上选择林木品种培育,可能会降低林木成活率㊂2.4科技人员匮乏林木良种基地缺少科技人员,使相关工作推进较为缓慢,主要原因为林业工作条件相对其他工作更差,且实际收入较低,造成人才缺失与匮乏㊂长此以往,珍贵的林木良种培育技术将无人传承,对林业发展有害无利㊂相关部门应重视该项问题,增加福利政策,吸引年轻人加入该行业,建立更加先进的科技人才队伍,为林木壮苗良种培育工作注入新的发展动力㊂3巴马县林木良种壮苗培育优化策略3.1提高良种采集重视度林业发展与良种采集息息相关,培育优质种子既可以加快林业发展,也可以为科研提供优良材料(科研工作)㊂相关部门应重视林木良种壮苗的培育与引进,在引进资源之前做好普查工作,了解室内室外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树种资源,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培育优质良种,促进行业持续性发展㊂为了提高林木良种保护水平㊁保障不同环节的安全稳定性,如培育㊁销售㊁加工生产等,需要制定完善的良种保护制度,形成较为规范的监督体系,以此来加强各参与人员的保护意识,积极开展和建设良种资源保护工程㊂3.2积极推广良种培育技术积极推广良种培育技术对于林草事业的发展大有裨益㊂首先,相关部门可以在当地组织技术培训会,针对技术内容聘请专业技术讲师,邀请当地林业相关人员参与学习,在当地广泛应用技术,促进良种培育高效完成㊂为了吸引人员参与,部门可设立一些培育大赛,设置奖金激励相关人员积极采用该技术培育良种㊂其次,在推广技术之前,技术讲师也应储备充足的专业知识,保证其专业性才可确保培训效果㊂例如,不同林木树种生长习性存在差异性,如何根据树种调整壮苗培育技术内容,促进苗木健康生长,这就需要讲师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才可开展更加优质的培训活动㊂最后,相关部门人员应建立林木良种培育意识,明确良种培育的重要意义,并加强自身监管能力,推动当地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㊂3.3着重培育技术研究时代变化飞快,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继续沿用传统良种培育技术则无法适应发展需求,因此必须着重培育良种壮苗的培育技术研究,研发更加适合的新型技术推进林业事业[4]㊂首先,科研人员应针对市场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当下的市场需要什么类型的良种,而这些树种资源又需要怎么样的技术形式才可提高成活率和品质㊂技术研发后,科技人员也必须做好技术试验,通过培育标准后才可在市场进行推广与应用㊂其次,科研人员也应对国内特殊土地资源的林木良种培育引起高度重视,通过采集和繁育满足市场良种资源需求㊂在技术试验中,深度挖掘林木良种资源的内在价值,使整体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5]㊂最后,关于科研人员的引进,相关部门也应提高整体薪酬,以吸引年轻人选择该行业进行发展,从而缓解人才匮乏的问题㊂3.4强化培育基地管理信息时代下,相关部门可以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加强对林木良种壮苗培育基地的管理㊂结合智能化管理系统既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也可以保障管理质量,有利于减轻工作人员的管理负担,使各项工作顺利进展[6]㊂其次,在系统中设置林木良种壮苗培育板块,如:(1)良种基地位置管理;(2)良种培育管理;(3)良种未来销售管理等㊂以此来明确不同管理内容,实现更加高效精准的基地管理㊂其次,注重林木良种壮苗培育的建设,协调不同环节的不同管理:(1)良种采集;(2)良种加工;(3)良种检查与验收;(4)良种储存;(5)良种销售等㊂通过统一化建设林木良种壮苗培育内容,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序开展各类工作,为相关人员创造可观效益㊂4结语林木良种壮苗培育技术的实施需要相关人员提高培育意识,在栽培林木期间做好田间管理,以保证植株在良好环境下自然生长㊂现代社会下,对林木良种苗培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业界应积极探究新型培育技术,加快培育㊁提高质量,促进林业健康稳定发展㊂参考文献:[1]王晓丽,蔡年辉,曹子林.林木良种壮苗繁育案例的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J].绿色科技,2022,24(11):272-275+280.[2]吕海.林木良种的壮苗培育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2,40(18):109-111.[3]赵玉峰.山西省林木良种培育发展对策探析[J].山西林业,2022(6):10-11.[4]张东霞.林木良种优化技术与发展策略[J].绿色科技,2019(17):155-156.[5]冯可乐,乔滨杰,曹立为,等.黑龙江省林木良种基地种质资源构成分析[J].森林工程,2023,39(2):57-62.[6]王丹.辽宁省林木种苗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温带林业研究,2023,6(1):65-67.作者简介:黄秀娟,女,1976年生,助理工程师㊂研究方向为良种壮苗培育及营造林工作㊂㊃36㊃林木良种的壮苗培育技术研究 黄秀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

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

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林业工程建设中的林木种苗培育技术是指通过种子、扦插或移栽等方法,以获得优质且适应性强的林木种苗为目标,进行科学管理和技术操作的过程。

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在林业工程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好的林木种苗是保证林业工程成功的基础。

种苗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的生长发育、抗病虫害能力和生态效益等因素,因此种苗培育技术至关重要。

种苗培育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种源选择:选择适应于当地气候、土壤和生态环境条件的种源进行培育。

种源的选择应从遗传、生理、病虫害抗性等方面综合考虑,以提高种苗的适应性和生长潜力。

2. 种子处理:对于直播育苗的种子,可以采取浸种、脱水、消毒、加速老化等预处理方法以提高发芽率和苗期生长情况。

还可以进行种子采集、储藏和保藏等技术措施,以确保种子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3. 育苗介质:选择适宜的育苗介质,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常用的介质有腐殖土、河沙、园土等,可以根据不同的树种进行调配。

还需要保证育苗介质的排水性、透气性和养分供应能力。

4. 生长调控:通过合理的灌溉、施肥、修剪和疏伐等措施,调控林木种苗的生长和发育。

合理的灌溉可以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促进种苗的根系生长;适量的施肥可以提供养分供应,促进苗木的生长;定期的修剪和疏伐可以调整苗木的形态和分枝结构,提高苗木的质量。

5. 病虫害防治:种苗的健康状况是种植成功的关键。

在育苗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可以通过病虫害监测、定时药浴、病害检疫和科学施药等措施,有效防止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6. 移栽和造林:在种苗具备一定的根系和生长能力后,可以进行移栽和造林工作。

移栽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根系,避免根部受损。

在造林过程中要合理安排苗木的栽植密度和栽植间距,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和发展空间。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植树造林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

而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的种苗培育技术和有效的管护措施,才能培育出高质量的苗木,保证植树造林的成效。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

一、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1. 种子采集种苗的培育首先要从种子的采集开始。

种子的采集要在果实成熟后进行,种子成熟的特征包括果实外表变色或者看到种子裂开,种子颜色加深。

采集种子后,要进行初步的加工处理,去掉果皮或果壳,保持种子的完整性。

选择健康、成熟的种子进行培育,才能保证种苗的质量。

2. 播种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包括种子的消毒、萌发处理等。

消毒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种子的成活率。

萌发处理可以促进种子发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播种时,要选择适宜的季节和气候条件,保证种子的顺利发芽。

3. 育苗种子发芽后形成的幼苗需要进行育苗,包括适时的灌溉、施肥、除草等工作。

对幼苗的育苗工作要及时,各项措施要有计划地进行,以保证幼苗的良好生长。

在育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的调控,保证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避免因外界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4. 移栽当幼苗长到一定程度后,需要进行移栽。

移栽前要对苗木进行适当整形,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选择适宜的移栽季节和土壤条件,保证移栽后苗木的成活率。

移栽后要适当进行补水、施肥等工作,以促进苗木的生长。

5. 疏密管理不同种类的苗木需要进行疏密管理,以保证苗木的生长空间。

疏密管理不仅是为了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也是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定期对苗木进行疏密管理,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6. 病虫害防治在苗木培育的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加强苗木的保护、改善生长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一旦发现病虫害的存在,要及时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苗木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林木种苗的管护1. 灌溉对苗木进行适时的灌溉是苗木管护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木良种的壮苗培育技术
作者:易滔彭琪瑶费路香胥龙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32期
在林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培育出良种壮苗,这样才能使林木的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从而促进森林资源得以更有效的培育和保护。

林木良种壮苗的培育是一项最为基础的工作,在实际的培育过程中,涉及特别多的技术要点,同时它也是科技含量特别高的产业,融合林学、农学、生物学与生态学等相关内容。

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林木的良种壮苗培育的重要作用以及实践的过程中相对应的培育策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对于林木资源有越来越多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着重做好苗木资源的培育工作,在更大程度上有效培育出更为优质的良种壮苗,进一步在我国全面切实的推行“营造防风、固沙、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建设,切实关注良种壮苗的种植与研究,为我国林业事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我国林业工程又好又快的发展。

据此可见,对林木的良种壮苗的重要作用以及相对应的培育策略等进行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

1、良种壮苗对于林业建设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应用相应的科学技术,以此促进林业产业实现良性发展,这是核心内容,也是重中之重。

在其中,首要的工作就是要着重做好苗木质量和种子品质控制工作,尽可能培育出更为优质的良种壮苗,这样可使林业建设实现更加良好的发展。

在具体的培育过程中,选择更为优质的品种,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育,实现高质量的育苗,加强良种壮苗的有效应用,并且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创新培育理念,着重做好良种的优育建设工作,以此能够促进林业建设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使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从而促进林业建设能够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实现均衡的发展。

2、林木良种壮苗培育的主要措施
①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规划和建设相对应的种子园和母树林
当前,从我国的良种生产和供应情况来看,种子园生产的良种已经不能真正意义上有效满足林业建设的客观要求和需要,母树林所提供的良种和壮苗在数量方面并不充足,十分有限,这样的情况使得我国林业工程建设受到很大影响,相应的林木品种质量和数量都不够充足,参差不齐,种子种苗的供应量严重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导致市场供需秩序比较混乱,价格有着很大的差距,而这样的情况对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和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严格的监督管理相关生产单位,以及个体经营活动等,进一步有效应用市场准入机制,进行规范化、统一化的管理,以此确保林业生产过程中有更多的良种壮苗能够在市场中
得到充分的供应。

除此之外,也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有效加快不同种类的造林区林木建设和种苗资源发展,打造出高品质的良种繁育基地,对其进行更加完善科学的管理,以此为相关林业工程建设和市场提供高质量的良种壮苗,充分满足市场需求,使高效、安全、充足的良种壮苗能够加快林业工程建设,为其林木供应做好保障。

②有针对性的加强无性系优良品种的繁育工作
要注重加强优良种子、种苗等相关方面的推广和应用工作,除此之外,也要进一步有效进行优良品种的繁育和造林等相关内容,特别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更有效的充分满足速生丰产用材林日益增长的客观需求,尽可能在无性繁殖树种的选育过程中,能够真正意义上精益求精,优中选优,并且在更大程度上有效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氣候,在既定时期内体现出最大化的价值和效益。

除此之外,也要进一步推进重点树种的改造繁育和良种优化工作,使其呈现出创新式的发展。

③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试验种源
相关林业经营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在种源方面进一步深入探究,尽可能选用乡土树种,以此为主要内容,以选为主,针对优质的种源和苗源进行充分的应用,使其更为优化和深入研究,丰富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情况下的林木的优化和林木,针对造林树种的品质并切实有效的提升,做好林木的优化和选育,同时也能够使造林树种的品质进一步增强。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着重做好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辅助和支持,进一步做好林木分类、优化和改良等相关工作,在政策上给予相对应的优惠,同时确保相关方面能够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充分实现林业产、学、研有效融合,使良种选、育、引实现优势互补。

④进一步推行容器育苗
在具体的培育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批量生产林业容器苗,以此进一步提升林业造林成活率和生长质量,充分实现苗木质量的提升,有效节约种子资源,更科学合理的管理。

同时对其进行充分的推行,使容器育苗工作实现机械化作业和工厂化生产,这样能够使造林的季节和时间进一步延长,这样一来,能够从根本上有效突破传统造林的弊端,突破时空的限制。

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大力的推荐,是一种全新的良种壮苗培育方法。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能够充分看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针对林木工程建设来讲,要进一步与时俱进,更有效的进行林木种苗培育工作,尽可能培育出更多的更高质量的良种壮苗,以此作为核心内容,使其成为农民增收的全新的增长点,在实践的过程中更有效地应用良种壮苗,推进林业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呈现出更加良好的发展成效。

(作者单位:414100湖南省岳阳县林业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