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借鉴

合集下载

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借鉴

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借鉴

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借鉴【摘要】本文围绕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展开研究,分析了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国家的企业融资模式,并比较其异同之处。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不同国家的企业融资模式在制度、市场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也揭示了各国企业融资模式的优势和劣势。

提出了借鉴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的建议,并探讨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文旨在为我国企业融资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我国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比较研究、借鉴、美国、日本、德国、启示、比较优势、建议、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企业融资是企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而不同国家的企业融资模式可能会受到国家经济情况、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以及法律法规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异。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的企业融资模式备受关注,其中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家的企业融资模式备受瞩目。

这些发达国家的企业融资模式在融资渠道、融资工具、融资结构等方面均具有独特之处,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本研究旨在比较分析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融资模式,探讨其特点和优势,以及对中国企业融资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深入了解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的运作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全球金融市场的脉搏,优化我国的企业融资环境,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竞争力。

1.2 研究意义企业融资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达国家在企业融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模式,这些模式包括了各种融资工具和渠道,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市场机制。

通过比较研究发达国家的企业融资模式,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和参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模式,提升我国企业的融资能力和效率。

研究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的意义在于,首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在企业融资方面的特点和优势,有助于我们找到适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的融资模式。

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和亮点,为我国改革创新提供借鉴和启示。

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关 键 词 : 业 融 资模 式 ; 企 比较 ; 鉴 借
Ke r s y wo d :mo eo o p r t n n i g c mp rs n;ee e c d fc r o a ef a cn ; o a o rf r n e i i
中图 分 类 号 :8 0 9 F 3 ・1
场的 关系. 以便 为 中 国企 业 融 资模 式 与 融 资结 构的 选 择 提 供 有 益 的 借 鉴
Ab t a t h e e t n a d t e s t u f a mo e o n n i g i a p et i iu t p o lm o o a y i h d r s r c :t e s l ci n h e - p o d f f a cn s r t d f c l r b e fr a c mp n n t e mo e n o i y c r o a e ma a e n .dfee t ma k t e o o s se a d f a ca s se d tr n s i e e t mo e o n n i g a d h o p rt n g me t i r n r e c n my y t m n n n it y t m ee mie df r n d f f a cn n t e f i i sr c u e o n n i g. hs Ar ce t r u h t e c mp rs n o e f a u e ft e c r o ae f a c n d n t cu , x o e h t t r ff a cn u i t i t l h g h o a io ft e t r s o o p r t n n i g mo e a d sr t r e p s s t e i o h h i u e r lt n e we n t e b n s a d e t r r e a d t e r l t n b t e h a i la d ma k ti i e e tma k te o o e o p vd e ai sb t e h a k n n e i n h e ai ewe n te c p t n r e n df rn r e c n mis t r ie o p s o a f o t e u eu f r n e rC i e e c mp n e e e tte mo e o n n i g a d t e s cu eo n n ig h s f l e e c sf h n s o a ist s lc h d f a c n n t t r ff a cn . e r o o i f h u r i

发达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其对中国借鉴研究

发达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其对中国借鉴研究

制定 了中国大、 中、 小型企业 的分类标 准 。 2 0 1 1 年 国家统计局 《 国家 统计 中小企业提 供担保 ;( 4 ) 协调商业金融机 构与科技 型中小企业 的资金需 局关 于印发统计上大 中小微 型 企业 划分办法 的通知》 【 国统字 ( 2 0 1 1 3 求。 7 5 号l 主要从 企 业从 业 人员、 企 业营业收 入这 两个指 标 对大 、 中、 小 型 二. 以德 国 日本 为代 表 的主银 行 融资 模 式 企业 进行 了划分。 如 对工业 来说 , 中小企 业是 指企业 从业 人 员即职 工人 对于 科技 型 中小企 业融 资方 式来说 , 德 国和 日 本 都 是以 主银行 融 数在 1 0 0 0 人以下 , 或 企 业营业收 入 即销售额4 亿 元以下 ; 对软件 和 信息 资模式 为主, 但两国稍微有些差 异。 技术服 务业 而言, 中小 企业是指企业 从业人 员即职工人数在3 O 人以下' 1 .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的德 国模 式 或 企业营 业收入 即销 售额 H L 元 以下; 在 交通 运输 业领域 , 中小企 业是 德 国银 行主要实 行的是 “ 全 能银行 ” 制度 , 银行的 规模扩 大或兼 并 指企 业从 业 人员即职工人数 在1 0 0 O 人以下, 或企 业营业收入 即销售额 3 不像美 国受 到政 策和法 律的严格 限制 。 在德 国, 科技 型中小 企业融 资的 亿 元以下; 在 信息传输业 中, 中小 企业是 指企业 从业 人员即职 工人 数在 特征 有: 2 0 0 0 人 以下, 1 或企 业营业 收入即销售额 1 0 t L 元 以— ( 1 ) 银行 的间接融 资是主要方 式。 德 国的 ‘ ‘ 全能 银行” 制度对 资本 而 科技 型中小企 业在 中小 企业 中则 是具有 重要特 征 的一类 中小企 市场和 非银行金融 机构 的发 展具 有抑 制作用。 在德 国, 科技 型中小企 业 业, 其显著 的特点是与高 科技 和高新 技术 有关。 科技 型中小企业 , 其组 融资 资金构 成中来 自于银 行的 是5 5 %, 一半 以上 ; 1 2 %是由保 险公司提 成主体是 广大的科技 人员, 主要是 由科技 人员为主 题创立的 中小企 业。 供。 科 技型 中小 企业 所提 供产 品或 服 务的科 学技 术性较 强 , 企业 的产 品主 ( 2 ) 德 国有比较 完善 的 中小 高科 技企 业 融资 体系。 第一 , 德 国具 要 围绕 高新技 术领域 :( 1 ) 高 新技术 产品的科学 研究 ;( 2 ) 高新 技 术产 有专 门的融资机 构 , 主要包括 大 众银 行、 储蓄银 行、 合作银 行以及 复兴

最新-企业融资的对比与启发 精品

最新-企业融资的对比与启发 精品

企业融资的对比与启发目前发达国家的企业融资主要有两大模式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以证券融资为主导的模式。

另一种是以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及德国为代表的以银行贷款融资为主导的模式。

通过对英美模式、日本的主银行模式和德国全能银行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借鉴国外的做法,并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我国企业融资模式的选择可以分两步走一是近期过渡式的融资模式,即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二是未来目标融资模式,即证券融资与银行贷款并重、市场约束性强的多元化融资模式。

任何企业融资结构和融资方式的选择都是在一定的市场环境背景下进行的。

在特定的经济和金融市场环境中,单个企业选择的具体融资方式可能不同,但是大多数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却具有某种共性,即经常以某种融资方式为主,如以银行贷款筹资为主或以发行证券筹资为主,这就是企业融资的模式问题。

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市场化程度不同特别是经济证券化程度不同,不同类型国家企业融资的模式是不同的。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目前发达国家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大模式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以证券融资为主导的模式,证券融资约占企业外部融资的55以上;另一种是以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及德国为代表的以银行贷款融资为主导的模式,银行贷款融资约占企业外部融资的80以上①。

不过尽管日韩等东亚国家与德国的企业均以银行贷款融资为主,但东亚国家与德国在银企关系、企业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和市场约束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我们将对第二种融资模式再进行细分研究。

为此,下面我们将对这几种融资模式分别进行探讨,并力图找出一些可供我国企业融资得以借鉴的经验。

1英美企业以证券为主导的融资模式11英美企业融资的一般模式及其特点由于英美是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资本市场非常发达,企业行为也已高度的市场化。

因此,英美企业主要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方式从资本市场上筹集长期资本,证券融资成为企业外源融资的主导形式。

由于美国企业融资模式更具有代表性,我们着重从美国企业融资的实际来进行分析。

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资金融通对于企业来讲正如血液对于人体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从企业组织形式产生以来,融资问题伴随着每个企业的发展过程。

受社会背景、法律传统等区域性因素的影响,当前企业的主要融资模式有以下两种。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市场融资
在自由市场经济的指引下,美国资本市场较为发达,配套制度比较完善,直接融资体系相对成熟。

除此之外,美国相关监管制度对商业银行的严格管控也使得银企之间保持距离,企业更愿意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的方式筹措资金。

二、以日本为代表的银行贷款融资
这些国家的政府对特定企业的干预与扶持,为银行与企业的合作提供了前提。

与此同时,该国的相关制度允许银行与企业间通过相互持股控制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融资也是银行自己所关心的问题。

三、企业融资模式之中国实践
在全球经济尚未全面复苏的背景下,处在后4万亿时代的中国企业,特别是城投类企业对于资金的融通显得尤为关切。

无论是市场发育程度,还是政策、法律规定,亦或企业组织结构,中国的企业在生长环境和自身构成上都有独自的特点,对国外较成熟的融资模式必须有选择的借鉴。

中国的股票市场及配套制度还有待完善,对于大多数
城投类企业来说条件很难具备。

传统的银行贷款方式也具有成本高、程序繁琐等弊端,而且受制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

对于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城投类企业来说,整合城市优质资源、充分利用政府信用发行企业债券成为近年来企业融资方式的新宠。

发行企业债券已经成为了多数城投类企业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融资创新的重要体现。

发达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其对中国借鉴研究

发达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其对中国借鉴研究

发达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其对中国借鉴研究【摘要】科技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有重要作用。

科技型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的世界性普遍问题。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证券市场主导模式、日本和德国的主银行融资模式、韩国的政府主导型政策金融体系都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证券市场主导;主银行融资模式;政策性金融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及根据中国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制定了中国大、中、小型企业的分类标准。

2011年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11〕75号】主要从企业从业人员、企业营业收入这两个指标对大、中、小型企业进行了划分。

如对工业来说,中小企业是指企业从业人员即职工人数在1000人以下,或企业营业收入即销售额4亿元以下;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而言,中小企业是指企业从业人员即职工人数在300人以下,或企业营业收入即销售额1亿元以下;在交通运输业领域,中小企业是指企业从业人员即职工人数在1000人以下,或企业营业收入即销售额3亿元以下;在信息传输业中,中小企业是指企业从业人员即职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或企业营业收入即销售额10亿元以下。

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中则是具有重要特征的一类中小企业,其显著的特点是与高科技和高新技术有关。

科技型中小企业,其组成主体是广大的科技人员,主要是由科技人员为主题创立的中小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科学技术性较强,企业的产品主要围绕高新技术领域:(1)高新技术产品的科学研究;(2)高新技术产品的应用,即研制、生产、销售高科技产品;(3)高新技术产品的科技成果商品化;(4)高新术产品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

我国目前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和行业:(1)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2)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3)新材料科学与技术;(4)光机电一体化产业;(5)资源与环境产业;(6)新能源产业与高效节能产业;(7)高新技术服务产业;(8)农业与农村产业;(9)航空与航天等国防科技工业;(10)地球、空间、海洋工程产业。

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经验

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经验

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经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愈发凸显。

在国际比较中,各国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政策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本文将从不同国家的角度,探讨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经验。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美国。

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美国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美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如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和担保服务。

此外,美国还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和私募股权等方式获取资金。

这种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接下来,我们转向德国。

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强国,其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备受瞩目。

德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门的银行,如德国中小企业银行(KfW),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和担保服务。

此外,德国还鼓励银行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更稳定的融资支持。

这种银企合作模式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的可获得性。

再来看看日本。

日本作为亚洲经济体中的佼佼者,其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也有其独特之处。

日本政府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如日本中小企业振兴机构(SMRJ),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和担保服务。

此外,日本还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通过订单融资和预付款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这种供应链融资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为便捷和灵活的融资途径。

最后,我们来看看中国。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中小企业大国,中国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CBIRC),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此外,中国还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和创业板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

近年来,中国还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减税降费和优化金融服务等,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有着各自的经验和模式。

美国的多元化融资方式、德国的银企合作模式、日本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以及中国的政策支持措施,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企业融资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融资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的关 系相对 比较稳 定 。
2 0世纪 6 年代 以后 , 国债券市场上兴起 0 美 的大 量机 构 投 资 者 进 一 步 推 动 了企 业 债 券 市 场
发展 。企业 债 券 价 格 波 动 较 小 , 益 比较 稳 定 , 收 适 合追 求 长 期 稳 定 收益 的 机 构 投 资 者 。投 资 企
20 年我 国政府 明确提出, 03 要积极推进资本
市场 的改 革 开 放 和 稳 定 发 展 , 大 直 接 融 资 , 扩 并 积极 拓展 债券 市场 , 大公 司债 券 发行 规 模 。在 扩
式。在 日 , 企业 问实行交 叉持股 , 本 大 产权制 约 作用较弱 , 主银行与客户企业同生共死 , 其命运
亚太 式 的 市 场 经 济 , “ 团 市 场 经 济 ” 资 模 即 社 融
席之地 。企业债券融 资仅仅作 为股 票融资的一
种补 充而存 在 。企业 债 券融 资 发 展 的滞 后 , 致 导 企业 融资 渠 道 狭 小 , 度 依 赖 银 行 贷 款 , 而导 过 进 致金融 风 险在银 行 大量 积 聚 , 而不 能在 直 接 融 资 市场 得到一 定程 度 的 释放 , 后果 就 是银 行 不 良 其 债权 的大 量增 加 。
中图分类号:80 F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93 (0 9 0 — 06— 5 1 7— 74 20 )2 09 0 0 有特别重要 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企业融资模式, 是指不同企业融资方式的组
合, 一般 用于研 究一个 国家 或地 区在一 定 时 期 内


引 言
采用的主导性融 资方式及其和其他融资方 式的 关 系 。而企业 融资 方式 是 企业 获 得 资金 的形 式 、 手 段 、 法 和渠 道 ( 福 财 ,0 1 。企 业 融 资方 方 卢 20 ) 式一般可分 为财政融 资方式 、 银行贷 款融 资方 式、 股票 融资 方式 、 券 融 资方 式 、 业融 资 方 式 债 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借鉴作者:Zz66 来源:Zz66免费论文资源网加入时间:2004-10-26目前发达国家的企业融资主要有两大模式: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以证券融资为主导的模式。

另一种是以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及德国为代表的以银行贷款融资为主导的模式。

通过对英美模式、日本的主银行模式和德国全能银行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借鉴国外的做法,并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我国企业融资模式的选择可以分两步走:一是近期过渡式的融资模式,即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二是未来目标融资模式,即证券融资与银行贷款并重、市场约束性强的多元化融资模式。

任何企业融资结构和融资方式的选择都是在一定的市场环境背景下进行的。

在特定的经济和金融市场环境中,单个企业选择的具体融资方式可能不同,但是大多数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却具有某种共性,即经常以某种融资方式为主,如以银行贷款筹资为主或以发行证券筹资为主,这就是企业融资的模式问题。

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市场化程度不同特别是经济证券化程度不同,不同类型国家企业融资的模式是不同的。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目前发达国家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大模式: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以证券融资为主导的模式,证券融资约占企业外部融资的55%以上;另一种是以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及德国为代表的以银行贷款融资为主导的模式,银行贷款融资约占企业外部融资的80%以上①。

不过尽管日韩等东亚国家与德国的企业均以银行贷款融资为主,但东亚国家与德国在银企关系、企业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和市场约束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我们将对第二种融资模式再进行细分研究。

为此,下面我们将对这几种融资模式分别进行探讨,并力图找出一些可供我国企业融资得以借鉴的经验。

1 英美企业以证券为主导的融资模式1.1 英美企业融资的一般模式及其特点由于英美是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资本市场非常发达,企业行为也已高度的市场化。

因此,英美企业主要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方式从资本市场上筹集长期资本,证券融资成为企业外源融资的主导形式。

由于美国企业融资模式更具有代表性,我们着重从美国企业融资的实际来进行分析。

应该说,经过长期的演进和发展,美国的金融市场体系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企业制度也已非常完善,企业行为也非常的理性化。

一般地,美国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遵循的是所谓的“啄食顺序理论”②(The Pecking order Theory),即企业融资一般会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的先后顺序,换言之,企业先依靠内部融资(留利和折旧),然后再求助于外部融资,而在外部融资中,企业一般优先选择发行债券融资,资金不足时再发行股票融资。

这一融资顺序的选择反映在企业资本结构中是内部融资占最重要地位,其次是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最后是发行新股筹资。

美国企业注重证券融资的特点可以从其历史的纵向比较中反映出来。

其一,美国企业内源融资比重高。

例如,从1979年至1992年,美国企业内源融资占资金来源总额的比重,一直在65%以上,最高的1992年甚至达到97%,平均为71%;其二,美国企业在外源融资中优先选择债务融资,而股权融资则相对受到冷落,例如,整个80年代美国企业新股寥寥无几,多数年份新股发行为负值,这意味着许多企业通过举债来回购股票,从侧面反映了美国企业注重债务融资而相对忽视股权融资。

表1 美国企业1979—1992年融资结构比较(%)年份资金来源内源融资外源融资新增债务融资新增股权融资1979 791831980 653141981 6637-31982 801821983 742061984 7145-161985 8336-191986 7741-181987 7937-161988 8046-261989 7945-241990 7736-131991 97-141992 8695资料来源:方晓霞,《中国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行为分析》第8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 99.4。

再从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企业资金来源结构的横向对比中也可以发现证券融资在美国企业资金来源中的份量。

表2 美、日、德三国企业资金来源结构对比(占融资总额的%)国别美国日本德国内源资金75 34 62外源资金25 66 26得自金融市场13 7 3得自金融机构12 59 23其他0 0 12外源资金合计25 66 38注:美国为1944—1990年的平均数,日本和德国为1970—1985年的平均数。

资料来源:李扬,“我国资本市场的若干问题探讨”,载《中国证券报》1997.12.15。

从美、日、德三国企业融资结构对比表中可以看出,美国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内源融资,在其外源融资中,证券融资占了相当的比重,这与美国证券市场极为发达有着相关的原因;德国企业的内源融资比重较高,这与美国企业类似,但在其外源融资结构中,德国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主要为银行贷款;日本企业外源融资的比重高达66%,而在其外源融资中,主要是来自银行的贷款,其证券融资的比重只有7%,银行贷款在企业总资金来源中占到了59%的份额。

可见,从外部资金来源来看,美国企业主要依靠证券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也占了不小的比重,而日本和德国的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主要为银行贷款。

1.2 美国企业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从企业的股权结构来看,美国企业的持股主体经历了由个人股东完全持股到个人股东与法人股东共同持股的历史演进。

这是因为,美国经济的主体是私有经济,这种经济是以个人产权制度为基础的,所以在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的早期,美国的企业几乎全部是由个人股东持股的,但近二十年来,美国机构持股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在总量上约占美国全部上市公司股本的50%,其总资产已由1950年的1070亿美元增加到1990年的5.8万亿美元③,主要的机构投资者是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捐赠基金等。

这些机构投资者把众多、分散的小额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分散风险的组合投资,应该说,机构投资者的快速发展,为美国个人投资于企业开辟了交易成本更低、风险更小的中介机制。

尽管美国机构投资者快速发展,但由于这些机构都是实行分散投资,机构投资者投资于单个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比重并不高,因而使得美国企业的股权结构高度分散,许多企业往往有成千上万个股东,而且最大股东持有的股份多在5%以下。

高度分散化的企业股权结构对美国企业融资体制的形成及其运行产生了独特的影响。

其一,明确清晰的资本所有权关系是实现现代公司资本有效配置的基础,因为不管企业是以个人持股为主还是以机构持股为主,企业的终极所有权或所有者始终是清晰可见的,所有者均有明确的产权份额以及追求相应权益的权利与承担一定风险的责任;其二,高度分散化的个人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和资本市场得以维持和发展的润滑剂,因为高度分散化的股权结构意味着作为企业所有权的供给者和需求者都很多,当股票的买卖者数量越多,股票的交投就越活跃,股票的转让就越容易,股市的规模发展就越快,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投融资就越便捷④。

这种股权结构对美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是,投资者作为所有者(委托方)难以真正对企业经理人员(代理人)起到监督作用。

这是因为,一方面,占有股权微不足道的小股东有“搭便车”(free riding)的倾向,他们既不关心、也无力左右企业经理人员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机构投资者并不是真正的所有者,而只是机构性的代理人,代理基金的受益人运作基金,他们是“被动的投资者”(passive investor),主要关心企业能付给他们多少的红利,而不是企业经营的好坏和投资项目的运营情况,当机构投资者发现所持股票收益率下降时,就会立即抛出所持股票套现退出,而根本无意介入改组企业经理人员。

因此,由于美国企业股权结构的高度分散,企业所有者无力、也不愿意采用投票选择的方式约束或改组企业的经理人员,换言之,通过“用手投票”机制来约束经理人员,借以改善企业治理结构的作用是很小的,对企业经理人员的约束主要来自于市场的力量和作用。

市场力量的作用包括股票市场、商品市场、经理人市场等多种形式。

这些市场机制都能对企业经理人员施加影响,使其目标行为有利于所有者。

这些市场力量中,数股票市场对经理人员的约束作用最强,也最直接。

股票市场对经理人员的约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脚投票”机制对经理人员的约束。

由于美国股票市场非常发达,股票交易成本较低,当企业股东对企业经营状况不满意或对现任管理层不信任时,就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抛售所持的股票,股东在股票市场上大量抛售股票的结果,使得该企业股票价格下跌,而股价的大幅下跌往往会使企业面临一系列困难和危机,如企业形象不佳、产品销售受阻、市场份额下降、银行减少或停止贷款甚至提前收贷,财务状况恶化。

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往往最终导致企业破产倒闭等,通常,当企业股价大幅下跌时,董事会便会认为经理表现不佳,从而很可能直接将其撤换,这就是“用脚投票”对企业经理人的约束机制。

二是兼并接管机制对企业经理人的约束。

在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经营业绩下滑时,其股票价格将会随之下跌,当股票下跌到远远低于企业的资产价值以下时,由于股票价格较低,其多数股权极易被其他战略投资者收购,然后这些收购者凭借所掌握的股权,提议召开新的股东大会并接管了公司,将原来的经理层撤换,这就是兼并接管机制对企业经理人的约束,即企业经理人时时存在着被“恶意收购”的风险。

企业经理人为了避免企业被接管以致于使自己失业,就会尽力经营好企业,使企业保持良好的业绩,这样就可以使企业股票价格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不易被收购。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企业兼并接管市场是美国企业治理的基本约束机制,尤其是80年代兴起的杠杆收购方式,使得美国企业出现恶意收购的狂潮,据统计,在接管活动达到高峰的1988年,美国企业接管交易的总价值达到3411 亿元,为当年世界收购总额的70%以上⑤。

1.3 法律对金融机构持有企业股份的限制从法规和监管的角度来看,美国的法律一般禁止金融机构持有企业的股份。

对于银行而言,1933年的格拉斯—斯廷格尔法几乎完全禁止银行拥有公司股份,例如,该法案不允许银行拥有任何一个单个公司5%以上的股份,就是持有少数的股份也不得参与股利分配,银行信托部门虽然可以代客户(受益人)持有股份,但是不能把其受托资金的10%以上投资于任意单个公司,并且有其它的法律鼓励信托机构持股进一步分散;除银行以外,其他金融机构在公司股份方面的投资也受到法律的限制,例如,纽约州保险法规定,任一人寿保险公司可以投资于其它公司股份的资产不得超过本公司总资产的20%,并且投资于单个公司的股份资产不得超过本公司资产的2%⑥;此外美国法律也限制非金融企业持有其它企业的股份。

2 日本及东亚国家企业以银行贷款为主导的融资模式2.1 日本企业融资的一般模式与特点相对于英美等国家以证券融资为主导的外源融资模式,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外部资金来源主要是从银行获取贷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