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遥控器的发展史及其分类介绍
工业遥控器的发展史

⼯业遥控器的发展史⽬前遥控器市场总体分三⼤档次: 1、国产 2 、台湾3、欧洲。
国产、台湾的遥控器与欧洲品牌遥控器⽐较:优势:1 价格低廉2 产品代理商较多遍地开花劣势:1 产品性能不稳定2 ⾼档控制⽆法实现如双台车同时起吊,1对多,多对1,加载特殊按钮3 在安全等级上⾯有些达不到相关⾏业标准(如起重⾏业标准安全等3的标准)。
因为他们采⽤的是⽆线频率间断性传输。
这样如果你在有效控制范围内没有问题,但如果超出有效控制范围⽽失去控制会出现⼤的安全问题。
(可能⾏车按前近, 当超出控制范围了⾏车还在继续前进, ⽽遥控失去了控制)4 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遥控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容易产⽣⼲扰⽬前在国内市场上,HBC⽆论从质量⼝碑还是技术实⼒上优势都较为明显,尤其在中⾼端市场上占据了将近90%的份额,⽽作为其主要竞争对⼿的台湾禹⿍主要瞄准的是维修市场,及主要在旧的⼯程机械基础上进⾏相关的技术改造,在这⽅⾯市场上由于其价格上的优势其占据了较⼤的份额,⽽在整机配套市场上由于其技术上的劣势,其与HBC的差距较为明显。
从现有的国内情况分析,⽬前⼤多数⼚家在国内市场采取经销(代理)的模式进⾏产品推⼴。
以下是国内主要⼯业⽆线遥控器⼚家或者经销商。
(1)主要经销(代理)商序号企业名录经销(代理)⼚商1 南京禹⿍沙克电⼦有限公司台湾禹⿍2 上海禹⿍电⼦有限公司台湾禹⿍3 上海世⼴⽂商贸发展有限公司台湾禹⿍4 上海海希⼯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德国HBC5 南京舜美科技有限公司台湾三易6 厦门微特科技有限公司台湾三易7 重庆欧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台湾三易、德国nbb(2)国内主要⽣产企业序号企业名录1 上海技景⾃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2沈阳圣德法电⼦有限公司(3)国外主要合资、独资企业序号企业名录1 北京戴恩⽆线科技有限公司(合资) 2法国捷亿⼯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独资)2.1.2产品应⽤领域调查随着⼯业⽆线电控制系统的技术发展和功能完善,其应⽤范围越来越⼴泛。
遥控器

电路设计
在遥控发射电路中,有两种电路,即编码器和38kHz载波信号发生器。在不需要多路控制的应用电路中,可 以使用常规集成电路组成路数不多的红外遥控发射和接收电路,该电路无需使用较复杂的专用编译码器,因此制 作容易。
频分制编码的遥控发射器
在红外发射端利用专用(彩电、VCD、DVD等)的红外编码通讯协议作编码器,对一般电子技术人员或业余爱 好者来说,是难于实现的,但对路数不多的遥控发射电路,可以采用频分制的方法制作编码器,而对一路的遥控 电路,还可以不用编码器,直接发射38kHz红外信号,即可达到控制的目的。
图1图1是一种一路的红外遥控发射电路,在该电路中,使用了一片IC1高速CMOS型4-2输入的“与非”门 74HC00集成电路,组成低频振荡器作编码信号(f1),用IC2555电路作载波振荡器,振荡频率为:f0(38kHz)f1 对:f0进行调制,所以IC2的③脚的波形是断续的载波,该载波经红外发光二极管发送到空间。电路中的关键点A、 B、B’波形如图2所示,其中B’是未调制的波形。
②用遥控器发射信号,用示波器观察接收器输出端(OUT),解码电路的输入端应有脉冲信号输出。因发送 的数据信号不同,其波形为宽窄不同组合的脉冲串,如波形不正常或测不到波形,说明遥控接收器部分有故障。
③用示波器观察遥控接收器信号输出端,用金属物点触遥控接收器的天线输人端,示波器应有较强烈的杂波 反应,否则说明接收器部分有故障。
1980年代,发送和接收红外线的半导体装置开发出来时,就慢慢取代了超声波控制装置。即使其他的无线传 输方式(如蓝牙)持续被开发出来,这种科技直到现在还持续广泛被使用。
谢谢观看
随着互联渗透到各个行业中,互联的产品也开始在各行业中出现。在苹果商店和安卓市场中都可以找到遥控 器的应用,这类应用的使用方式就是把软件装在手机上,然后打开这个软件的时候手机就会变成一个遥控器,来 控制电视机的播放内容。wiplug遥控器
(完整word版)红外遥控系统的发展历史及作用

遥控器是一种用来远控机械的装置。
现代的遥控器,主要是由集成电路电板和用来产生不同讯息的按钮所组成。
而客车门遥控器是采用最新技术编码解码,以闪断方式控制门泵电磁阀以达到开关自动门的目的。
用于客车(大巴、中巴)遥控开、关车门,避免驾驶员每次都需要上车开门的烦恼。
到底是谁发明出第一个遥控器已不可考,但最早的遥控器之一,是一个叫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的发明家(他曾经为爱迪生工作,同样被誉为天才发明家)在1898年时开发出来的。
最早用来控制电视的遥控器是美国一家叫Zenith的电器公司(这家公司现在被LG收购了),在1950年代发展出来的。
一开始是有线的。
1955年,该公司发展出一种被称为“Flashmatic”的无线遥控装置。
但这种装置没办法分辨光束是否是从遥控器而来,而且也必需对准才可以控制。
1956年罗伯.爱德勒(Robert Adler)开发出称为“Zenith Space Command”的遥控器,这也是第一个现代的无线遥控装置,他是利用超声波来调频道和音量,每个按键发出的频率不一样,但这种装置也可能会被一般的超声波所干扰,而且有些人及动物(如狗)听得到遥控器发出的声音。
1980年代,发送和接收红外线的半导体装置开发出来时,就慢慢取代了超声波控制装置。
即使其他的无线传输方式(如蓝牙)持续被开发出来,这种科技直到现在还持续广泛被使用。
遥控器是一种无线发射装置,通过现代的数字编码技术,将按键信息进行编码,通过红外线二极管发射光波,光波经接收机的红外线接收器将收到的红外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进处理器进行解码,解调出相应的指令来达到控制机顶盒等设备完成所需的操作要求。
[1]一:红外遥控器原理很多电器都采用红外线遥控,那么红外线遥控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红外线。
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0.76μ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46μm。
独家解析:“疯狂的”电视遥控器

【流媒体网】导读:从黑白到彩色,从CRT到平板,从3D到智能……电视不断带给人们全新的体验,如今的数码达人早已从单纯的“看”电视,转而琢磨怎么“玩”电视。
而说到“玩电视”,自然离不开遥控器。
一、电视遥控器的发展简史遥控器从1950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从有线遥控到现代的遥控器,技术上都经历了哪些变革呢?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遥控器的发展史。
转载注明来自旲天下1950年代,美国一家叫Zenith的电器公司(后被LG收购),开发了第一款电视遥控器(有线遥控)。
1955年,该公司发展出一种被称为“Flashmatic”的无线遥控装置。
但这种装置无法分辨光束是否是从遥控器而来,而且也必需对准才可以控制。
1956年,罗伯•爱德勒(Robert Adler)开发出称为“Zenith Space Command”的遥控器,它是利用超声波来调频道和音量,每个按键发出的频率不一样,但这种装置也可能会被一般的超声波所干扰,而且有些人及动物(如狗)听的到遥控器发出的声音。
1980年代,发送和接收红外线的半导体装置开发出来时,就慢慢取代了超声波控制装置。
2007年,索尼率先在其BRAVIA系列中开始采用RF遥控器,预示着未来进入RF遥控器领域的无线通信标准。
遥控器作为电视的直接操作媒介,在这几十年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依然是红外线信号为主。
二、娱乐+智能新奇电视遥控器技术点评从无到有,到越来越智能化,电视遥控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大家对遥控器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于是这个世界上就有了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遥控器。
1. 家电厂商的新概念遥控器海信-全键盘式智能遥控器该智能遥控器主键盘区类似于电脑键盘按键,可以直接输入24个英文字母、10个数字及各种标点符号,直接用按住键盘上的“SHIFT”键进行切换即可。
海信智能全键盘遥控器除了做电视遥控器以外,还可以作为游戏手柄、键鼠、无线耳机、语音搜索工具等设备使用,它通过红外方式控制传统电视机功能,通过RF(射频)方式控制其他功能。
遥控器简介介绍

安装新电池
将新电池按照正确方向(通常 在电池仓内有指示)放入电池 仓内。
找到电池仓
首先需要找到遥控器上的电池 仓,通常位于遥控器背面或底 部。
取出旧电池
将旧电池轻轻取出,注意不要 用力拉扯,以免损坏遥控器内 部结构。
关闭电池仓
将电池仓盖轻轻关闭,确保盖 子卡住并固定。
如何清洁遥控器
准备清洁工具
使用干净的布或棉签,以及适量的酒精或 温和的洗涤剂。
如何避免遥控器丢失
设置备用遥控器
为了防止遥控器丢失或损坏导 致无法使用,可以准备一个备 用遥控器,并将其放置在易于
找到的地方。
标记遥控器
在遥控器上标记您的名字或标 识,以便于找到并认出您的遥 控器。
放置在固定位置
将遥控器放置在固定的位置, 例如电视柜或沙发旁,这样您 每次使用时都会在同一位置找 到它。
遥控器还可以用于切换电视频道,让 用户方便地浏览不同的节目。
遥控距离
有效遥控距离
遥控器的遥控距离通常受限于红外线或无线信号的传输距离 ,一般在10米以内较为常见。
最大遥控距离
在理想环境下,遥控器的最大遥控距离可能达到数十米甚至 更远,但实际使用中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障碍物、 电磁干扰等。
信号传输速度
与车辆系统集成
车载遥控器通常与车辆的系统集成在一起,可以 实现一些高级功能,如导航、语音识别等。
工业遥控器
工业控制
01
工业遥控器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用于控制各种工业设备和机
械,如起重机、挖掘机的操作。
防爆设计
02
一些工业遥控器采用防爆设计,适用于一些危险环境,提高安
全性能。
高可靠性
03
工业遥控器通常具备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稳定工
红外遥控系统的发展历史及作用

红外遥控系统的发展历史及作用
一、红外遥控系统的发展历史世纪初,美国科学家爱德华·威尔逊发
明了一种无线电遥控装置,它的原理是利用辐射线和接收器之间的磁场来
进行遥控。
1917年,爱德华·威尔逊提出了一种新的遥控装置,这种装
置使用传统的正弦波形码,可以用来控制船只或飞机的运行。
1936年,
一位叫做艾格尔·威尔逊的科学家发明了第一台用红外线控制的遥控装置,从此,红外遥控技术开始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船舶、地面车辆等
领域。
二、红外遥控系统的作用红外遥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使用红外线来控
制远程设备。
它可以实现无线传输,能够非常迅速的传达信号,通过外层
的空气作为介质,来控制所有可以接收红外线的设备。
红外遥控系统可以
用来控制各种设备,例如家用影音设备、家用空调、电视、电脑等,在娱
乐场所也可以使用红外遥控系统,用来控制门锁、监控系统以及其他设备等。
遥控器的故事

遥控器的故事遥控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它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从最初的简单遥控电视的功能,到如今的多功能遥控器,它的发展经历了许多变化。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听遥控器的故事。
遥控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的遥控器只是用来控制电视机的开关、音量和频道。
那时的遥控器体积庞大,外观笨重,功能单一。
但是,它的出现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人们不再需要亲自去电视机旁边调整频道或音量,只需轻轻一按,就可以完成这些操作。
这无疑是一项技术的革新,大大提高了人们观看电视的舒适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控器也在不断升级。
从最初的红外线遥控器,到后来的无线遥控器,再到如今的智能遥控器,它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体积也越来越小巧。
现在的遥控器不仅可以控制电视机,还可以控制空调、音响、投影仪等家电产品,甚至可以连接到智能手机,通过手机App来实现更多的功能。
这种多功能遥控器的出现,使得人们在家中可以更加便捷地控制各种家电产品,提高了家居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除了家庭生活,遥控器在工业生产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工厂中,遥控器可以用来控制各种机械设备,如起重机、堆垛机等,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在安全的位置远程操控设备,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这种远程遥控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遥控器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便利的追求。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遥控器的功能还将不断拓展,它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工业生产中,遥控器都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遥控器的故事,就是一部科技与生活相互融合的故事。
它的发展历程,不仅是科技进步的见证,也是人类对生活便利不断追求的体现。
让我们一起期待遥控器在未来的发展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吧。
无线电遥控器工作原理介绍

无线电遥控器工作原理介绍无线电遥控器的分类和组成要了解无线电遥控就必须首先知道什么是无线电遥控,无线电遥控就是利用电磁波在远距离上,按照人们的意志实现对物体对象的无线操纵和控制,这种无线控制的方式就叫做无线电遥控。
无线电遥控遥控技术的诞生,起源于无线电通讯技术,最初的构想是无线电电报技术的建立,真空电子管的发明使得无限电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很快应用在民用和军用等各个领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无线电遥控应用较多的是在军事上,将遥控装置安装在鱼雷,当鱼雷发射后利用遥控鱼雷去攻击敌方的船只和舰艇,使得鱼雷的命中率大大的提高。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又将无线电遥控系统安装在V——2火箭上,对英国伦敦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在那时可以说无线电遥控技术发挥到了极至。
后来随着晶体管的发明和集成电路的诞生,无线电遥控技术达到了更加完善的程度,现如今我们所知道导弹、卫星、航天飞机等高科技技术都是利用无线电遥控技术的结晶,它已经不再是军事领域唯一成员,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说是已经离不了无线电遥控,如:遥控监视、报警、遥控电视、遥控玩具等等。
那么,无线电遥控是怎样划分的呢?又是怎样工作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从无线电遥控的定义上看,所有能够实现无线遥控的控制系统,都应视为无线电遥控装置,为此我们按其发射和接收波谱频率上分,有音频声控、可见光控、红外线控、射频电磁波控和载频电磁波控等;按发射和接收的传输方式上分,有再生式、超再式、外差式、超外差式、等幅、调幅式和调频式等等;如果按发射和接收的载体性质上分,有单音频式遥控、双单音频式遥控、脉冲数字式遥控等等;如果我们按发射和接收的动作类型上分,有开关式、占空比式、脉宽式、脉位式、复合式、时分比例式和混合比例式等等;如果按发射和接收的通道数量上分,有单通道、双通道、四通道、八通道和十通道以上的多通道等等;如果再按发射和接收频率波长上分,有长波、中波、短波或低频、高频和甚高频等等;从发射和接收的电路组成上看,有分立元件、集成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混合电路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遥控器的发展史及其分类介绍
摘要:
无线遥控器从1898年被开发出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无线遥控器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红外线遥控(IR Remote Control);另一种是利用无线电信号对远方的各种机构进行控制的无线遥控(RF Remote Control)。
关键词:发展分类红外遥控无线遥控发射接收
“无线遥控器”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用来远程控制机器的装置。
现代的遥控器,主要是由集成电路板和用来生产不同讯息的按钮所组成。
无线遥控技术原理就是发射机把控制的电信号线编码,然后转换成无线电波发送出去。
接收机对载有信息的无线电波接收,放大,解码,得到原先的控制电信号,这个电信号再进行功率放大,用来驱动相关的电气元件,实现无线的遥控。
最早的遥控器之一,是一个叫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的发明家在1898年时开发出来的(美国专利613809号),叫做“Method of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echanism of Moving Vehicle or Vehicles”。
时至今日,无线遥控器已经在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遥控器也扩展到了许多种类,简单来说,常见的有2种,一种是家电常用的红外遥控模式(IR Remote Control),另一种是防盗报警设备、门窗遥控、汽车遥控等等常用的无线遥控模式(RF Remote Control)。
红外线遥控(IR Remote Control)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
它实际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目前大量使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
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有黑色、深蓝、透明三种颜色。
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好坏的办法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用万用表电阻挡量一下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即可。
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要用专门的仪器才能精确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用拉距法来粗略判定。
接收部分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在实际应用中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红外接收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时是反向运用,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
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一般都较小(100mW左右),所以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比较微弱,因此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
前些年常用μPC1373H、CX20106A等红外接收专用放大电路。
最近几年不论是业余制作还是正式产品,大多都采用成品红外接收头。
成品红外接收头的封装大致有两种:一种采用铁皮屏蔽;一种是塑料封装。
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VO或OUT)。
红外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可参考厂家的使用说明。
成品红外接收头的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调试和外壳屏蔽,使用起来如同一只三极管,非常方便。
但在使用时注意成品红外接收头的载波频率。
红外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陶振来决定的。
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kHz≈38kHz。
也有一些遥控系统采用36kHz、40kHz、56kHz 等,一般由发射端晶振的振荡频率来决定。
红外遥控的特点是不影响周边环境、不干扰其它电器设备。
由于其无法穿透墙壁,故不同房间的家用电器可使用通用的遥控器而不会产生相互干扰;电路调试简单,只要按给定电路连接无误,一般不需任何调试即可投入工作;编解码容易,可进行多路遥控。
由于各生产厂家生产了大量红外遥控专用集成电路,需要时按图索骥即可。
因此,现在红外遥控在家用电器、室内近距离(小于10米)遥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多路控制的红外遥控系统多路控制的红外发射部分一般有许多按键,代表不同的控制功能。
当发射端按下某一按键时,相应地在接收端有不同的输出状态。
接收端的输出状态大致可分为脉冲、电平、自锁、互锁、数据五种形式。
“脉冲”输出是当按发射端按键时,接收端对应输出端输出一个“有效脉冲”,宽度一般在100ms左右。
“电平”输出是指发射端按下键时,接收端对应输出端输出“有效电平”,发射端松开键时,接收端“有效电平”消失。
此处的“有效脉冲”和“有效电平”,可能是高、也可能是低,取决于相应输出脚的静态状况,如静态时为低,则“高”为有效;如静态时为高,则“低”为有效。
大多数情况下“高”为有效。
“自锁”输出是指发射端每按一次某一个键,接收端对应输出端改变一次状态,即原来为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原来为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此种输出适合用作电源开关、静音控制等。
有时亦称这种输出形式为“反相”。
“互锁”输出是指多个输出互相清除,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输出有效。
电视机的选台就属此种情况,其它如调光、调速、音响的输入选择等。
“数据”输出是指把一些发射键编上号码,利用接收端的几个输出形成一个二进制数,来代表不同的按键输入。
一般情况下,接收端除了几位数据输出外,还应有一位“数据有效”输出端,以便后级适时地来取数据。
这种输出形式一般用于与单片机或微机接口。
除以上输出形式外,还有“锁存”和“暂存”两种形式。
所谓“锁存”输出是指对发射端每次发的信号,接收端对应输出予以“储存”,直至收到新的信号为止;“暂存”输出与上述介绍的“电平”输出类似。
无线遥控器(RF Remote Control)是利用无线电信号对远方的各种机构进行控制的遥控设备。
这些信号被远方的接收设备接收后,可以指令或驱动其它各种相应的机械或者电子设备,去完成各种操作,如闭合电路、移动手柄、开动电机,之后再由这些机械进行需要的操作。
作为一种与红外遥控器相补充的遥控器种类,在车库门,电动门、道闸遥控控制,防盗报警器,工业控制以及无线智能家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常用的无线电遥控系统一般分为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发射部分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机遥控器与发射模块,遥控器和遥控模块是对于使用方式来说的,遥控器可以当一个整机来独立使用,对外引出线有接
线桩头;而遥控模块在电路中一个元件来使用,根据其引脚定义进行应用,使用遥控模块的优势在于可以和应用电路天衣无缝的连接、体积小、价格低、物尽其用,但使用者必须真正懂得电路原理,否则还是用遥控器来得方便。
接收部分一般来说也分为两种类型,即超外差与朝再生接收方式。
朝再生解调电路也称超再生检波电路,它实际上是工作在间歇状态下的再生检波电路。
超外差解调电路与超外差收音机相同,它是设置一本机振荡电路产生振荡信号,与接收到的载频信号混频后,得到中频(一般为465KHz)信号,经中频放大和检波,解调出数据信号。
由于载频频率是固定的,所以其电路要比收音机简单一些。
超外差式的接收稳定、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也相对较好;超再生式的接收器体积小、价格便宜。
无线电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15mHz或者433mHz,遥控器使用的是国家规定的开放频段,在这一频段内,发射功率小于10mW、覆盖范围小于100m 或不超过本单位范围的,可以不经过“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审批而自由使用。
我国的开放频段规定为315mHz,而欧美等国家规定为433mHz,所以出口到上述国家的产品应使用433mHz的遥控器。
无线电遥控电遥控常用的编码方式有两种类型,即固定码与滚动码两种,滚动码是固定码得升级换代产品,目前凡有保密性要求的场合,都是用滚动编码方式。
固定码的编码容量仅为6561个,重码概率极大,其编码值可以通过焊点连接方式被看出,或是在使用现场用“侦码器”来获取,所以不具有保密性,主要应用与保密性低的场所,因为其价格低所以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工业无线遥控技术是通过无线发射器将操作指令经数字化编码、加密后以无线方式传递给接收系统,接收系统经解码转换后实现对各种机械设备的控制;在强磁场、强电场及无线电信号复杂的环境中有百分之百抗干扰能力。
参考文献:
李水平.《工业遥控器在起重机上的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胡宴如,耿苏燕.《高频电子线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