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学大纲

心理学教学大纲
心理学教学大纲

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心理学》

英文名称: Psychology

课程编码:C

课程类别:职业能力教育课程

总学时: 48学时

总学分: 2学分

适用专业:学院教师教育本、专科

先修课程:通识教育课和基础课

开课系部:教育心理科学系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心理学》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教育教学的实践和中学教师职业活动的需要而开设的。

开设这门课程,一是为了对未来教师进行职前培训,使他们比较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把握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心理教育观;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未来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存在于教学、教育中的常见问题,以便于提高未来中学教师的素质与教育教学的质量。

本课程是高师生学习教育学、各学科教学法和进行教育实习的基础,并为他们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进行教学改革提供心理学的依据和深入思考的线索。

本课程是一门具有师范性特点的公共课,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师范类本、专科学生。本课程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主线,并结合中学生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有关学科方面的知识。

(一)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

1、使学生从系统论的角度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建立普通心理学的知识结构,为进一步掌握中学生心理特点奠定基础,树立科学的心理观。

2、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学会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解和分析人的心理现象,帮助学生加深对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的认识,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观念,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心理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学会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分析中学生的

各种心理现象,并掌握在教学中遵循心理学的规律,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教学体系

本课程大致分为:绪论、本质论、认知论、情意论、人格论、智力和创造力、学习心理等。

教学重点:认知发展与教育、情绪情感、个性心理等

教学难点:本质论、人格论等。

(三)本课程的具体教学安排:

第一章绪论(3学时)

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是:

1.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及其内容;

2.了解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发展;

3.掌握高师心理学的特点、任务、意义以及研究的一般方法。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及其内容、

2、教学难点:心理科学发展进程中不同流派的基本观点。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与特点

2、对心理现象的基本认识

3、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第二节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第三节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心理学的产生:附属在哲学中的心理学;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心理学的流派;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2、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四、本章主要作业题

1、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所包含的内容是什么?

2、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

3、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各有哪些?

第二章人心理的实质——科学的心理观(3学时)

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是:

1、掌握人的心理的实质;

2、了解神经元和人的神经系统;

3、掌握人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4、了解内分泌系统与遗传的关系。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神经系统以及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脑的结构与功能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脑是心理的器官

1、神经元

2、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

3、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大脑的结构;大脑的功能。

4、内分泌系统与遗传

第二节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反射、反射弧;

2、反射的种类: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第三节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科学的心理观认为,人的心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心理意识是高级物质的高级反映形式

2、人的心理意识来源于客观现实,具有社会性

3、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4、人的心理意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5、实践是检验人的心理意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四、本章主要作业题

1、试述人的心理的实质

2、简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3、大脑皮层重要机能区有哪些

4、条件反射是如何形成的?

5、怎样开发大脑的潜能?

第三章注意(5学时)

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是:

1、掌握注意的概念、功能和外部表现;

2、牢记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3、掌握注意品质。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注意的概念和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注意的生理基础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注意概述

1、注意的概念

2、注意的功能

3、注意的外部表现

4、注意的生理基础

5、注意的理论

第二节注意的规律性

1、无意注意:概念;规律性。

2、有意注意:概念;规律性。

3、有意后注意

第三节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2、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3、两种注意交替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节注意的品质(或特征)

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第五节注意的策略

四、本章主要作业题

1、什么是注意?注意的功能和外部表现各有哪些?

2、课堂中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怎么办?

3、试述无意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4、试述有意注意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5、注意的品质有哪些?分析自己注意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

第四章感知与观察(5时)

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是:

1、使学生理解感知觉与观察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2、掌握感觉的规律性;

3、理解和记忆社会知觉的概念以及社会知觉中的四种偏差;

4、掌握知觉的基本特征;

5、掌握感知、观察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感知规律在教学上的应用。

2、教学难点:感觉的基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性。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感觉、知觉、观察概述

1、感觉、知觉、观察的涵义。

2、感知、观察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感觉

1、感觉产生的物质条件;

2、感觉的分类;

3、感觉的规律性。

第三节知觉

1、知觉定义;

2、知觉分类;

3、知觉的基本特性;

4、错觉与幻觉;

5、社会知觉中的四种偏差。

第四节观察与观察力

1、观察力及其意义。

2、观察力高低的标准;

3、观察力的培养。

第五节感知、观察规律在教学上的应用

1、直观教学的形式及其特点

2、运用知觉选择性规律提高知觉效率

(1)知觉选择性的三个规律:差别律、活动律、组合律;

(2)感知规律在教具制作时的应用;

(3)感知规律在教具使用时的应用。

3、提高社会知觉的能力,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四、本章主要作业题

1、什么是感觉、知觉、观察?

2、感觉的规律性有哪些?

3、知觉基本规律有哪些?举例说明。

4、什么是错觉?什么是幻觉?二者有什么区别?

5、什么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中容易出现哪些偏差?如何利用社会知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6、什么是观察?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五章记忆(5时)

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是:

1、使学生掌握记忆的基本概念及其过程;

2、识记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3、了解记忆的生理基础;

4、掌握识记的基本规律;

5、熟悉掌握遗忘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6、掌握记忆的策略和方法;

7、了解记忆品质和中学生记忆的特点以及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记忆的基本规律、方法;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记忆的生理基础与记忆分类研究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记忆概述

1、记忆的概念

2、记忆的作用

3、记忆的分类

4、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5、记忆的生理基础

暂时神经联系说;定位说;非定位说;记忆突触说;记忆分子学说;返响回路说等

第二节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

1、感觉记忆

2、短时记忆

3、长时记忆

第三节记忆的基本规律

1、识记的规律

2、保持与遗忘的规律

3、重现的规律

第四节记忆的策略和方法

1、记忆策略的涵义

2、识记的策略

3、复习的策略

4、提取的策略——记忆术

第五节中学生记忆的特点与记忆能力的培养

1、记忆的品质

2、中学生记忆的特点

3、中学生记忆力的培养

四、本章主要作业题

1、什么是记忆?在培养创造力的今天如何评价记忆的作用。

2、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3、遗忘的规律是什么?根据记忆规律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4、记忆的品质有哪些?试分析自己的记忆品质。

5、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记忆能力?

第六章思维与创造(6时)

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是:

1、使学生掌握思维的涵义与功能;

2、了解思维的策略和方法;

3、掌握想象的概念、种类,;

4、理解和记忆创造性思维的概念、过程和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5、了解发明创造的思维方法;

6、了解良好的思维品质及其培养。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思维规律和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思维的品质与培养。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思维概述

1、思维的涵义

2、思维的功能

3、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4、思维的分类

第二节思维方法与思维策略

1、思维方法与思维策略

2、分析与综合

3、比较与分类

4、抽象与概括

5、具体化与系统化

6、演绎、归纳、类比

第三节想象

1、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

3、幻想

4、妄想

第四节问题的解决

1、问题空间;

2、问题的理解;

3、问题解决的策略

第五节创造性思维

1、创造思维能力意义作用

2、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3、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4、创造性思维的形式

5、创造性思维中的灵感与启发

第六节发明创造的思维方法

1、查表法;

2、类比法;

3、联想法;

4、创造性综合法;

5、缺点列举法;

6、希望点列举法;

7、集思广益法。第七节培养学生思维和创造能力

1、思维的品质

2、学生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四、本章主要作业题

1、什么是思维?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思维与语言有什么关系。

3、什么是创造思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4、什么是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5、发明创造的思维方法有哪些?

第七章情绪和情感(5时)

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情绪和情感的概念、作用及其与认识的关系;

2、理解情绪的主要理论及其代表人物;

3、了解情绪状态和情感的分类;

4、理解挫折及表现,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挫折;

5、掌握中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与教育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情绪、情感的概念;挫折的概念及其适应挫折的方式。

2、教学难点:情绪的基本理论。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

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2、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3、情绪的生理基础;

4、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

5、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第二节情绪理论

1、情绪外周学说;

2、评定—兴奋学说;

3、认知—激活理论;

4、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第三节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类别;

2、情绪的存在状态

3、情感的种类。

第四节应激与挫折

1、应激的概念、影响、对策。

2、挫折的概念、影响和挫折的对策。

第五节常见的不良情绪与情感

1、焦虑与焦虑症;

2、抑郁与抑郁症;

3、愤怒与恐怖等。

第六节情绪的调节

1、情绪调节的方式、方法;

2、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

第七节情感教育

1、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2、知识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3、艺术教育中的美感教育。

四、本章主要作业题

1、什么是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具有哪些功能?

2、情绪情感与认识的关系如何?

3、情感的外部表现——表情有哪几种?在教学中应如何应用?

4、举例说明情绪状态有哪几种,高级社会情感有哪几种。

5、什么是挫折,遇到挫折你准备如何应付?

6、当出现不良情绪时应如何调节?

第八章意志(2时)

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是:

1、能辩证地理解意志的本质;

2、知道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3、了解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

4、能说出意志的品质及其教育。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意志及其特征;动机斗争

2、教学难点:意志的品质;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意志概述

1、意志的概念;

2、意志行动的特征;

3、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

第二节意志行动过程

1、复杂的意志行动过程;

2、执行命令的意志过程。

第三节意志品质与教育

1、意志的品质;

2、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3、意志品质的教育。

四、本章主要作业题

1、什么是意志,意志行动有哪些特征?

2、意志与认识、情感有什么关系?

3、简述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以及意志品质的教育。

第九章人格(5时)

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是:

1、了解人格及其结构;

2、了解人格的特征、理论及影响人格的因素;

3、熟悉气质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4、了解性格的结构及其与气质的关系;

5、理解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

6、了解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培养教育。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人格的结构域特征;影响人格与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性格的培养;

2、教学难点:人格的理论;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格概述

1、何谓人格;

2、人格的结构;

3、人格的特征。

第二节人格理论

(1)特质理论: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人格因素论;艾森克的特质理论。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3)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4)罗杰斯的人本主义人格自我理论;

(5)班杜拉的社会学习人格理论。

第三节气质

1、气质及其特征;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

3、划分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

4、气质与实践。

第四节性格

1、性格及其结构;

2、性格的类型;

3、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4、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5、性格与职业匹配

6、性格与教育(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

第五节人格与教育

1、人格与家庭教育;

2、人格与学校教育;

3、人格与社会教育;

4、人格与自我教育;

5、健全人格的培养:

(1)学会认知自我;

(2)保持自我协调;

(3)进行心理治疗。

第六节人格的测量

1、自陈法: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量;卡特尔16人格测量;艾森克人格测量等。

2、投射测验法:主题统觉测验;罗夏墨迹测验;文章完成法测验等。

四、本章主要作业题

1、试述人格及其结构;

2、性格及其结构、特征;

3、影响性格的形成的因素有哪些?试分析自己性格的形成过程;

4、你认为应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第十章智力与能力(3时)

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是:

1、了解能力及其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2、了解人智力及其与能力、创造力的关系;

3、熟悉能力的个别差异;

4、了解影响中学生智力发展的因素与智力开发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力与知识、技能、智力、创造力的关系;能力的个别差异;影响中学生智力发展的因素与开发

2、教学难点:智力理论;能力测验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能力概述

1、能力、才能和天才;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3、能力的种类。

第二节智力与智力结构理论

1、智力及其与能力、创造力的关系;

2、智力结构理论:智力因素论;智力结构论;智力信息加工理论;流体与晶体智力理论。

3、我国学者的观点。

第三节能力测验

1、一般能力的测验(智力测验);

2、特殊(对特殊职业活动能力的测量)能力测量与创造力的测量;

3、学生能力的判断;

4、能力测验应具备的条件。

第四节能力的个别差异

1、能力的类型差异;

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第五节中学生智力的发展

1、影响中学生智力发展的因素:

(1)营养与智力发展;

(2)家庭教育与智力发展;

(3)学校教育与智力发展;

(4)实践活动与智力发展;

(5)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发展。

2、中学生的智力特点。

3、中学生智力的开发。

四、本章主要作业题

1、能力及其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如何?

2、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3、影响中学生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第十一章动机与自我意识(3时)

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是:

1、了解需要及其特征;

2、理解需要的理论;

3、熟悉动机与学习动机;

4、了解学习动机的理论

5、熟悉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与激发;

6、了解兴趣及其培养;

7、理解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需要及其特征;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与激发;兴趣及其培养

2、教学难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动机理论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需要

1、需要及其特征;

2、需要的分类;

3、需要的理论

第二节动机

1、动机及其功能、分类

2、学习动机及其分类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4、学习动机的构成

5、学习动机的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成就动机理论等

6、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7、学习动机的激发。

第三节兴趣与信念

1、兴趣与需要、动机关系;

2、兴趣的分类;

3、兴趣的作用;

4、兴趣的品质;

5、兴趣的培养。第三节自我意识

1、自我意识及其结构、作用;

2、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3、自我意识发展对教育的启示。

四、本章主要作业题

1、论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2、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与激发;

3、什么是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有哪些?

第十二章学习心理(3时)

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是:

1、了解学习的内涵,人类学习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

2、了解学习的各种理论观点及代表人物;

3、了解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教学策略;

4、了解技能形成的特点及练习的基本要求;

5、学习策略在学习中的作用,掌握学习策略的条件及学习策略的教学;

6、学习迁移的内涵及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的内涵,人类学习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策略;学习迁移

2、教学难点:学习的各种理论观点及代表人物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习概述

1、学习(earning)的内涵;

2、人类的学习特点;

3、学生学习的特点;

4、学习分类;

5、学习过程。

第二节我国古代学习心理思想

1、孔子的学习心理思想;

2、孟子的学习心理思想;

3、《学记》中的学习心理思想;

4、荀子的学习心理思想。

第三节联结派学习理论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

2、桑代克的联结说学习理论——试误说;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四节认知派学习理论

1、早期格式塔派的顿悟学习理论——苛勒顿悟说;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

3、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4、托尔曼认知目的学习。

第五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知识观;

2、学习观;

3、学生观;

4、教学观;

5、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第六节其他学习理论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潜在学习理论。

第七节知识的学习

1、概念学习;

2、规则学习。

第八节动作技能的学习

1、动作技能及其智力技能的关系;

2、动作技能的分类;

3、动作技能学习的过程;

4、熟练形成的心理特点;

5、练习。

第九节学习策略的学习

1、学习策略的涵义;

2、学习策略在学习中的作用;

3、学习策略的分类;

4、学习策略的教学。

第十节学习的迁移

1、学习迁移及其分类;

2、学习迁移的几种理论;

3、促进迁移学习的迁移;

4、知识的应用与学习的迁移。

四、本章主要作业题

1、何谓学习?试述两种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2、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概念?

3、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练习?

4、如何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说明:关于态度与品德学习、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中的群体心理的部分内容由于课时限制,由学生自学为主,各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任选内容讲解。

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

本课程共2学分,讲课16周,每周3学时,共计48学时。

本课程开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几门通识课程和一些基础课程,也有一些系的学生选修了有

关心理学的相关学科知识,这些都为大学生学习心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课程主要以讲授法为主,并适当采用谈话法、小组讨论法、自学辅导讲解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演示法等教学方式来进行。作业一般都是在课后让学生自己做,课堂上一般不做书面作业,只进行口头回答问题和学生自己讨论、试讲等,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从个别问题中受到启发,目的是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在学期末全院各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统一闭卷考试。

五、学时分配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一)使用教材:

韩永昌主编的《心理学》,2009年6月第五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二)主要教学参考书:

1、章志光主编的《心理学》,2002年6月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大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2002年7月第一版,教育科学出版社版

3、卢家楣等主编的《心理学》,2004年第一版,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4、张世富主编的《心理学》,1999年2月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5、伍棠棣等主编的《心理学》,1982年12月第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6、叶奕乾、祝蓓里韩主编的《心理学》,2006年6月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等

7、阳红、吴天武、王呈祥主编的《心理学新编》,2006年7月第一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版。执笔教师:畅芳珍教研室主任:畅芳珍教学系(部)主任:郭红霞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修改稿)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教育心理学,英文名称:Educational Psychology 学分:4分 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学时 先修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等相关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本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学科。 本课程的开设旨在促使教师了解自己、了解学生、了解课堂,形成自己对学习、教学的看法,并升华出相应的教学设计技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思想。 二、教学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内容。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应当结合专业特点,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努力克服死记硬背个别名词概念和条文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上应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和形象化等原则,通过幻灯、录像等各种途径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授课教师除应吃透教材内容外,还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材料,注意本学科的发展,随时修改教材中已过时的内容,并适当介绍一些重要的新进展。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4学时)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作用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初创时期二、发展时期三、成熟时期四、完善时期 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步骤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6学时)第一节心理发的实质及其与教育的一般关系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二、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三、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第三节语言获得和发展的理论与教育 一、强化说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三、皮亚杰的语言发展理论 第四节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理论与教育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二、爱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第三章学习的一般概述(6学时)第一节学习的性质、意义和作用 一、什么是学习二、学习的一般过程三、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四、人类学习的特点 第二节学习与脑 一、影响脑发展和机能的因素二、脑的结构与学习 三、学习、行为问题与脑四、脑科学研究对教学的意义 第三节学习的分类 一、加涅的学习分类二、布卢姆的学习分类三、奥苏贝尔的分类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选用张厚粲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心理学》一书。开课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其在教学工作中应用心理学和 研究心理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涉及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本课程主要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的基本 知识与理论,系统掌握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了解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为考 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有效的知识与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Ⅱ.选修课程要求:无 III .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心理学原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和辅导中,辅导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生活和工作实 例进行教学。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采用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的形式。 Ⅳ.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心理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各学术流派, 了解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分支,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与作用。 二、本章重点: 1 .心理学的概念及性质2.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三、考核要求 (一 ) 心理学的概念识记:心理学的概念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领会: (二 ) 心理学的分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意识的概念与不同状态,了解睡眠的阶段与失眠的种类,了解梦的心理学原理与研究,了解催眠的特征与理论。 二、本章重点:1.意识的概念2.意识的不同状态(层次 ) 三、考核要求 (一 )意识的性质识记:意识、无意识 (二 )催眠现象领会:催眠的原理,催眠与睡眠的区别

学校心理学(山东自考林崇德版本)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学校心理学的对象、性质与任务 一、学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性质 1、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是心理学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心理学应用和服务于中小学校的具体体现。 2、学校心理学是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和这些分支学科关系密切,而且也是这些心理学分支融合的结果。 3、学校心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是5-18岁的学生,它的侧重点主要是研究身心缺陷和学习困难的所谓“问题”儿童与青少年。 4、学校心理学的出现与崛起,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 二、学校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1心理预防与心理卫生 心理预防即预防学生在校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便使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顺利完成学业;心理卫生方面要使学生劳逸结合,保持身体健康等。 2心理咨询: 指对人们,特别是对心理失常的人,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和方法,使其对自己和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和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3诊断性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和标准,以使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为主,对学生个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异常或障碍、以及学生的成长环境进行描述、分析、归类、鉴别评估的过程。 诊断性评价是一个包括确定目的、观察现象、收集资料、查询原因、实施测量综合评估等在的完整过程。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就是一种一般性的诊断性评价。 4、行为矫正,指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认知、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心理学干预,具体地帮助道德越轨、学习困难、情绪挫折和社会性发展不适应的学生获得正常的发展。 5、学习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实现教育的价值,教材为媒介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6、就业指导,即对学生如何选择适当的职业加以指导。 第二节学校心理学研究的缘起 一、社会问题 (一)西方学校心理学产生的社会原因 在西方,犯罪、毒品、家庭破裂困扰社会,也是众矢之的的“公害”,且成为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三大社会问题。(二)我国开展学校心理学研究的社会原因 在新旧体制转化过程中存在各种矛盾,社会上滋长的“一切向钱看”的消极现象,不仅妨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也助长他们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心理。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容易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它往往是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挫折感和人格障碍,甚至与萌发“轻生”的念头。有些家庭教育不当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现象。大众传媒中不健康的容也是造成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科技发达、生活优越且教育管理不严 科学技术发达,生活优越且又教育管理不严,会带来学生的问题。 在我国,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变得越来越低了。 三、学校咨询事业的发展 心理咨询以轻度的、属于机能性的心理失常为主要围。 问题儿童青少年:通常指品格上存在着问题而且经常表现出来的儿童青少年。一是指品德发展上有缺点,二是性格发展上有偏畸。 学校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通常指智力潜能正常,但在学校中处于低下地位,实际上被剥夺了基本学习权利与学习可能的学生,也指本身发展智力迟滞、学习成绩落后、行为不良等不能适应学校学习的学生和从较低水平的学校转到较高水平学校时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的学生。 四、危机期问题的讨论 危机期出自危机论,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界流行的一种青少年观。该理论从西方社会生活方式特点、人际关系和家庭结构的现状所造成的反抗社会、反抗成人、蔑视法律、铤而走险的事实出发,认为个体发展到青少年期,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反社会行为,要和现实、成人发生冲突。

心理学考研专硕347参考书目

心理学考研专硕347参考书目 心理学考研专硕(又称应用心理硕士)考研科目是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其中心理学考研专硕347心理学专业综合,都是自主命题,备考前,建议选择好院校,并在院校官网查看具体的考试范围和参考书。对于没有给出考试范围、参考书目以及是全国版大纲的,博仁考研老师依据多年辅导经验,推荐以下参考书目: 一、心理学导论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许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 《临床心理学》王登峰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 六、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车丽萍、秦启文武汉大学出版社 八、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统计与测量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暨南大学出版社 最后,博仁考研老师再提供一些心理学考研的复习建议,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注重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备考阶段一定要把基础知识打牢,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统计与测量、发展心理学等都是心理学基础学科,而大部分招生院校命题考查的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基础知识。所以,首先要理解课本知识,要理解透彻,然后要记住各种名词解释以及带有明显简答特征的内容,同时要记牢各种实验和计算公式。 2、查找历年真题,熟悉命题范围和特点 由于347心理学专业综合是由各招生院校自主命题,同时,没有规定各科目分值比重,比如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导论)占多少分,发展心理学占多分,这样命题的随机性就比较大,所以,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涉及不多或者指定参书里边没有的不一定不考。但是,考生可以找找报考院校历年考过的真题,真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这个学校的命题范围和特点,同时对照报考院校的考试大纲,也会发现一定的规律性。 3、注意报考院校的重点研究方向。 因为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由招生院校自主命题,命题老师一般都是这个院系中的学术带头人,所以,试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个学校的学术专业方向,那么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查查这个学校的重点研究方向是什么,重点复习与之专业方向研究重点相关的知识,同时多看看与之相关的书籍。 关于心理学考研专硕347参考书和复习指导,就先介绍到这里,有更多考研疑问,欢迎留言咨询~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及其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学科分支,经历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大量的原理基础和理论概括,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另外,《教育心理学》也指导着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进行,具备了极其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作为一门理论与应用兼修的专业课程,《教育心理学》长期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跨专业基础课,是心理学、学校教育、教育管理、电化教育等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各级师资培训的必修科目,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充分把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原理和理论,形成结构良好的教育心理学系统知识模块;指导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教育心理现象的理解、分析批判能力和对教育心理学问题开展研究的能力。因而,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必须注重理论原理探讨与实践活动探索的相互结合,为今后的教师职业发展与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具体教学任务如下: 1、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把握当前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2、培养学生开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思维,使其具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育心理学研究、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课程与内容的设计,熟练掌握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教育与教学技能。 二、选取教材的原则与依据 本课程近几年主要采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莫雷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该教材是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操作性,反映了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与新成果,且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应用操作性。 由于本学科的研究发展迅速,不断产生新的研究成果,同时本课程采用了中英文双语教学,因此本课程的教材还采用了美国Anita Woolfolks主编的《Educational Psychology》(第十版)及其中译本(何先友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该教材被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等近2000所高校采用,是一部经典、权威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在同类教材中版次最高,堪称第一品牌。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强调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相互结合,课程内容反映当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前沿,有助学生把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经典理论和学科发展趋势。具体内容包括十章,共64学时,其中理论学习54学时,实验实践项目10学时。 (1)理论学习内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4学时)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含义、优秀教师及有效教学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01《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061801 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教育学 学时数:54学时学分数:3 执笔者:编写日期:2004年8月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普通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常识、常理去理解课程内容,切忌空洞的说教和照本宣科。课程讲授的内容以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介绍为主。在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通过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培养学生以辨证、唯物的观点,科学地描述、解释、预测和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该课程内容多,在教学中应突出重点,不太重要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整理思路,要求学生做笔记,以方便课下的学习和复习。

课程考试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主。考试题目既要有一定广度和覆盖面,也要有一定的深度。 二、课程教学要求及内容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4学时) (一)教学要求 A、了解:心理学的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研究任务和领域。 B、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基本发展史。 C、掌握:研究心理学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等以及心 理学发展的主要流派及观点。 (二)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个体心理 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 1、认知:这是最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 语言等。 2、情绪和动机 3、能力和人格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领域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科学正确地描述、解释心理现象,对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和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 2、实践意义:运用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 为人类不同领域的实践服务。 二、研究领域 通过介绍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了解其研究领域。

学校心理学大纲

[06058] 学校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二○○二年一月 指定用书:《学校心理学》,林崇德、辛涛、邹泓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参考书:1.邓明昱、郭念峰:《咨询心理学》,中国科技出版社,1992 2.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刘翔平:《学校心理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 Ⅰ.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 《学校心理学》是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专业的考试课程,目的在于帮助考生掌握学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方法,检验考生对学校心理学主要内容的掌握水平及应用能力。 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心理学应用和服务于青少年学生的具体表现。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学校心理学是顺应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而设置的。本课程强调科学性、先进性、应用性和综合性,注重对考生在基本理论、方法和能力上的培养。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要求,是使考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学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掌握学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技术,了解学校心理学的常见问题,了解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以及行为矫正和训练的方法。 Ⅱ.课程内容、考核目标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应理解学校心理学的实质,了解学校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任务,了解学校心理学的缘起以及学校心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理解学校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科的关系。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学校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任务,难点是学校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科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学校心理学的对象、性质与任务 (一)学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性质 (二)学校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第二节学校心理学研究的缘起 (一)社会问题 (二)科技发达、生活优越且教育管理不严 (三)学校咨询事业的发展 (四)危机期问题的讨论 第三节学校心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学校心理学的研究课题 (二)学校心理学在学校里所扮演的角色 第四节学校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科的关系 (一)普通心理学是学校心理学的基础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87309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87309

《心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心理学是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而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基础课。该课程主要阐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及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该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 目的: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第一,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探索学校教育的心理规律,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为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第二,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素养,形成现代教育心理观念,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要求: 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心理学概述、学习理论、知识的表征与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概念的获得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学习的策略与策略训练、学习的动机及其激发、品德的形成决定教学目标、了解学习准备、选择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教师心理与良好的教师行为等内容。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发展观、学习观与教学观;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个别差异;掌握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并按其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第三部分教材与参考书 使用教材:《学校教育心理学》主编路海东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主要参考书: 《教育心理学》姚梅林冯忠良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皮连生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教与学的策略》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美)Robert J.Sternberg 张厚粲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七版)(美)罗伯特·斯莱文姚梅林等译 《现代心理学》张春兴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编写者:卢红 2004年10月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选用张厚粲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学》一书。开课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其在教学工作中应用心理学和研究心理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涉及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本课程主要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系统掌握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了解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为考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有效的知识与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Ⅱ.选修课程要求:无 III.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心理学原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和辅导中,辅导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生活和工作实例进行教学。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采用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的形式。 Ⅳ.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心理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各学术流派,了解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分支,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与作用。 二、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概念及性质2.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三、考核要求 (一)心理学的概念识记:心理学的概念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二)心理学的分支领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意识的概念与不同状态,了解睡眠的阶段与失眠的种类,了解梦的心理学原理与研究,了解催眠的特征与理论。 二、本章重点:1.意识的概念2.意识的不同状态(层次) 三、考核要求 (一)意识的性质识记:意识、无意识 (二)催眠现象领会:催眠的原理,催眠与睡眠的区别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理解感觉和知觉的基本概念,感觉和知觉的关系。了解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的基本构造,以及视觉听觉产生的机制。理解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的异同,了解社会知觉的特殊性和基本规律。 二、本章重点: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2.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 三、考核要求 (一)感觉概述识记:感觉的基本概念、感觉阈限 (二)视觉系统了解:视觉适应,颜色的特性领会:视觉产生的机制,色觉理论 (三)听觉系统领会:听觉产生的机制,基本的听觉现象 (四)知觉——感觉的整合识记:知觉的概念,知觉的特性领会:知觉的机制 简单应用:感觉的整合——知觉的形成

★精品★自考《学校心理学》学习笔记

★精品★自考《学校心理学》学习笔记 选择填空类 ★ ★ ★ ★学校心理学家的首要角色是:心理卫生的保健者 ★ ★ ★ ★学校心理学从其产生到发展,理论年中心一直在:美国 ★ 系统方法的出发点和首要特征是整体性 ★ ★学校心理学的起源时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 学校心理学服务出现的准确时间是:1896年 ★ ★ ★ 学校心理学在美国得到全国性承认的时间是:1969年 ★ ★ ★被认为是第一个拥有学校心理学家职位的心理学家是:格赛尔 ★ ★ ★ 被称为临床和学校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威特默 ★被称为1899年儿童研究运动之父的心理学家是:霍尔 ★ ★ ★ 按照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将之划分为:四个阶段 ★ 按照学校心理学发展历程,学校心理学的发展期经历的年代是:1940-1969年 ★ 促进学校心理学事业发展的塞耶会议的召开时间是:1945年 ★ 学校心理学第一次以心理学家分会的形式达到全美性的统一组织1945年 ★ 美国开始颁发学校心理学家证书的时间是:1945年 ★ ★在危机期问题的讨论上,心理学家何林渥斯将青少年期描述为:心理断乳期霍尔将青少年期描述为疾风怒涛 ★ ★ ★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四系统观同伴群体属于儿童生态环境中的:微观系统 ★ 父母的职业特点属于儿童生态环境中的:外部系统 ★ ★ 儿童成长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意识形态是一种:宏观系统 ★ ★ 以下哪些课题属于学校心理学家的研究范围:儿童多动症矫治的研究,青少年抽烟问题的研究,离异子女心理特点的研究 ★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包含:12个分测验 ★ ★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适用对象的年龄为:6-16岁 ★ 《中国比纳测验》适用的被试年龄为:2-18岁 ★ ★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共有多少张图案组成:60张 ★ 美国学校心理学会是美国心理学会的:第16个分会 ★ 从心理过程障碍说的病理机制假设出发而设计的学习障碍干预方法是:神经系统功能训练 ★ ★ 以下哪种矫正模式对有学习障碍的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神经系统功能训练模式 ★ 根据儿童是否知道如何表现某种技能,以及情绪唤醒反应的出现与否,可将社会技能问题划分为:四种类型 ★ ★一小学生上课扰乱课堂,教师将他带入隔壁的空房间,一人坐5分钟,然后再让他回到教室,这时教师使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暂停 ★有些孩子做家庭作业时,总要开电视、听听音响,摆摆小玩具,为了改变这种不良学习习惯,将电视音响玩具等从孩子做功课的房间搬走的方法是:排除 ★ ★ ★一小学生上课扰乱课堂,教师和同学们对他的行为不予理睬,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以使他安静下来,这时教师使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消退 ★ 从测验的方式分,常见的心理测验可以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 ★ 智力测验及人格测验是按照哪类测验标准划分?测验功能 ★ ★下列哪种研究设计不属于发展性研究:时间序列研究 ★如果要对儿童表现出的攻击行为施加干预研究,最尝试用的研究设计是:时间序列设计 ★ ★ ★在学校心理学的研究中,最常用到的准实验研究设计方式是:时间序列研究 ★ 学校心理咨询的时间一般规定为:50分钟左右 ★ 电话咨询原则上限定为:30分钟

应用心理学考研大纲分享

2017年347应用心理学考研大纲分享 千呼万唤的2016年347心理学专硕考试大纲在今天终于发布了,勤思老师第一时间为广大考生们详细解读大纲变化,点拨复习要领。 特别说明:应用心理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又称为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2011年大纲发布以来,至今教育部没有发布过新的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所以,考生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依然以2011年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版本为准。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目前部分院校有自己的考试大纲和参考书,所以,考生们在备考的同时一定要先选择好学校,参考招生专业目录,确定好报考学校是否有自己制定的参考书目。关于报考院校、参考书、报录比等考生疑惑,勤思347应用心理硕士的专业课程老师已经录制的专业的解析课程,欢迎广大考生们免费索取。 Ⅰ、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综合》是2011年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Ⅱ、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Ⅲ、考试内容 第一章心理学导论 第一节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主要流派 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法 1. 变量与控制 2. 实验的信度和效度 3. 反应时法 4. 心理物理学方法 (二)观察法 (三)个案法 (四)心理测量

1.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2. 心理测验的信效度 3. 心理测验的标准化 4. 人格测验 5. 智力测验 6. 常用临床心理测验 7. 心理测验的合理使用策略(五)心理统计 1. 描述统计 2. 推论统计 (六)研究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第三节感觉 (一)感觉的含义 (二)颜色视觉 (三)声音的心理维度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 课程编码:1100002125 学分及学时:2学分理论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 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开课部门:计算机与互联网学院 先修课程: 考核要求:考查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书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藩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下学与教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和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方法、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具体的教育心理问题,提高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领域,丰富其专业知识奠定知识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第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学习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获得的新观点、概念、原理学习与问题解决、技能的形成、学习的迁移、品德的形成、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教学心理、课堂学习管理、教学评价和教师心理等内容。第二,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探索学校教育的心理规律,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为学生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第三,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素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发展观、学习观与教学观,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 学时分配 序号教学内容授课学时实验/实践学时 1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1 2 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个性发展 2 3 学生的个体差异 2 4 教师心理 1 5 学习心理导论 2

心理学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 二、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必修课 四、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2 总学时:24(一学期) 总学分:2 五、开课单位:音乐教育学院 六、内容简介: 普通心理学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教育理论必修课,也是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初步体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意蕴,进而产生学科兴趣并形成对人心理与行为的探索态度。为将来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好基础。 本课程共分九章,包括: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脑与心理、需要与动机、认知过程、情绪、智力与创造力、人格、个体心理发展、学习心理。 七、教学形式: 本课程以讲授法为主,同时结合演示法、图式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问题诱导法等方法和手段进行讲解。遵循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创造发展原则等进行教学。 八、课程教材: 《心理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3月九、参考教材: 陈录生等主编《新编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8月 叶奕乾主编《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8月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8月 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5月 十、考查与考试: 每学期末,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采用闭卷考试。 十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三)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2、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四)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1、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2、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脑与心理 (一)神经系统 1、神经元 2、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二)反射和反射弧

自学考试心理学要点

自考题型:单选20个×1’,多选10个×1’,名解5个×4’,简答4个×6’,论述2个×13’ 第一章、概论(P3) 1、心理学: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5、冯特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的始祖。 6、1913年,华生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所看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 7、华生持“环境决定论”,他说:你给我一打儿童,在一个良好的,由我做主的环境中,不管他的天资、能力、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我可以任意地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或小偷。 8、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9、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什么?(简答题) ⑴理论领域:①实验与认知心理学;②人格与社会心理学;③发展心理学;④心理测量学; ⑤生理心理学。 ⑵应用领域: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②教育与学校心理学;③工业与组织心理学;④广告与消费心理;⑤法律与犯罪 10、心理学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和调查法等。 ⑴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⑵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⑶实验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⑷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次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 11、观察法的使用条件:对所研究的对象处于多种原因无法进行控制的情况,以及研究对象,在控制条件下会发现质的改变,或由于道德伦理等因素不应该对之进行控制的那些行为。12、观察法的特点:⑴优点: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保持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 ⑵缺点:处于被动的地位,实验者只能消极地等待预期的行为出现,而且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很难按照人的主观意愿发展,因此观察的结果难于重复。此外,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还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13、测验法的研究领域(作用):⑴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

2017年心理学考研大纲

2017年心理学考研大纲 2017年心理学考研大纲将在2016年9月中旬发布,近几年心理学考研大纲变化不大,参加2017年心理学考研的同学可以先参考2016年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进行复习即可。博仁考研老师也会在大纲发布第一时间进行大纲分析,帮助同学进行复习。同学可以实时关注博仁考研。 Ⅰ.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录取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Ⅱ.考查目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 心理学导论约100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70分 实验心理学约60分 心理统计与测量约7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Ⅳ.考查内容 心理学导论 【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测验法 4.调查法 5.个案法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2.机能主义心理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 4.格式塔心理学 5.精神分析 6.人本主义心理学 7.认知心理学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神经元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1)-推荐下载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2010年制订年修订 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系教育心理学教研室 开课对象:师范类专业 课时:60学时 选定教材:《教育心理学》,张向葵,北京,中央电大出版社,2004年版 参考书:1.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教育心理学,吴庆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教育心理学,李伯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教育心理学,皮连生,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 5.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5年版 课程概述:《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主要阐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智力发展、品德形成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及其成因,揭示教师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设计、交往、策略运用的特点与规律,使学生明确学习与教学的心理特点与规律,从而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现实教育中的意义,而进一步的培养和激发其学习心理学的需要与兴趣;掌握为将来从事教育实践所必须的学生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方面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实践技能;初步形成用所学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与解决现实中的生活现象和教育现象的能力,以便将来更有效的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学时分配: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备 注 章节 主要内容讲授 实验 讨论 习题 课外 其它 小 计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2 2 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4 4 第三章 学习心理4 4 第四章 陈述性知识的获得4 4 第五章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4 4 第六章 学习策略6 6 第七章 学习的迁移 4 4 第八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4 4 第九章 学习动机6 6 第十章品德的形成4 4 第十一章 教学心理4 4 第十二章 教学评价4 4 第十三章 教师心理6 6 第十四章 课堂教学与监控4 4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2学时 教学要求: 1、了解教育心理学产生、发展的简史。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3、掌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性质 2、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与范围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 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2、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3、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管路敷设技术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完整版)历年全国自考心理学试题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人们对社会上某一事物产生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这一现象称为()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社会刻板效应D.首因效应 2.当个体处于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并能意识到在写字,但每个字怎么写则又不很清楚时的意识状态是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B.白日梦状态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D.有意识状态 3.强调研究个体意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是() A.构造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人本主义心理学 4.鹤立鸡群就是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注意现象是() A.随意注意B.有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 5.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 A.推理B.习惯C.偏好D.功能固着性 6.依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接受学习,二是() A.知识学习B.技能学习C.发现学习D.社会学习 7.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称之为() A.一般能力B.特殊能力C.认知能力D.模仿能力 8.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被称之为() A.信度B.再测信度C.效度D.内容效度 9.“人逢喜事精神爽”形容的是() A.激情B.心境C.应激D.美感 10.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称之为() A.主导动机B.内在动机C.需要D.诱因 11.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反应比较快,但由于急于求成,因此精确性差。该生的认知方式属于()A.沉思型B.场独立型C.同时型D.冲动型 12.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最好方法是() A.双生子研究B.社会文化因素研究C.家庭环境因素研究D.自然物理因素研究 13.由于单位规定调离者需退掉住房,而导致员工不敢跳槽的现象,是因为() A.正性力量B.负性力量C.群体规范D.社会助长 14.学生服从教师,病人服从医生等服从行为,可以用来解释的原因是() A.责任转移B.合法权力C.从众行为D.群体思维 15.相对而言,更惧怕死亡的人群是() A.中年人B.老年人C.年轻人D.少年儿童 16.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易采用的方法是() A.横断研究法B.群体序列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纵向研究法 1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出现是在() A.19世纪60年代B.19世纪70年代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20年代 18.推理通常分为二类,一是归纳推理,二是() A.演绎推理B.三段论推理C.线性推理D.条件推理 19.在实验中由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是() A.控制变量B.因变量C.反应变量D.自变量 20.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A.5±2个组块B.6±2个组块C.8±2个组块D.7±2个组块

精科目347应用心理硕士考试大纲解析预览版

347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考试大纲解析《心理学导论》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主要是指认得心理现象。传统的心理学一般认为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也称个性心理)两部分。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识过程又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分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心理现象的分类与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认知心理学倾向于把具有动机作用的情绪、情感和动机放在一起,而把个性概括为能力和人格。 不管如何分类,它们都是心理现象的不同组成部分,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同的心理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相依存的。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构造主义的学派的奠基人是冯特,铁钦纳是其著名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其他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有这些元素构成的,知觉是由感觉、观念是由意象、情绪是由激情构成的。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内省法,强调被试自己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的詹姆斯、杜威、安吉尔。其基本主张是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而不是像构造主义那样,只求分析意识之元素。机能主义认为意识不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学派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行为主义不但反对构造主义的心理结构与意识元素的观念,而且根本就不同意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将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以观察的行为。在研究方法上主张实验法,反对内省法。四、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由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默与191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创立,其代表人物还有柯勒和考夫卡。这一学派先反对构造主义的心理元素观,后又反对行为主义的集多个反应而成整体的行为的观念,它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知觉经验虽来自外在刺激,各个刺激可能是分离零散的,但人的知觉确实有组织的。集知觉而成的意识时多加了一层心里组织,所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心理学很重视心理实验,他们在和知觉、学习、思维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很有价值的成果。 五、精神分析 之一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医生弗洛伊德于1896年创立,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和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自由联想揭示无意识内容,使病人恢复童年期的记忆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