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细胞与代谢型肥胖症概述
脂肪细胞代谢与增殖的调控及其疾病治疗

脂肪细胞代谢与增殖的调控及其疾病治疗脂肪细胞是体内能够储存能量的细胞类型。
研究发现,脂肪细胞中脂肪代谢的异常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包括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研究脂肪细胞代谢与增殖的调控及相关的疾病治疗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领域之一。
本文将从脂肪细胞的形成、代谢调控与疾病治疗三方面系统阐述。
一、脂肪细胞的形成目前认为脂肪细胞的形成包含两个过程:分化和成熟。
分化是指从原始的脂肪前体细胞中分化出脂肪细胞的过程。
成熟是指已经分化出来的脂肪细胞进一步发育成熟的过程。
分化过程中,原始脂肪前体细胞根据不同的信号逐渐转变为脂肪细胞。
研究发现,在分化过程中,脂肪细胞激素(adipokines)、脂肪细胞核因子(PPARs)等多种因素均能够影响脂肪细胞的分化。
成熟过程中,脂肪细胞会逐渐积累大量的三酰甘油,并且膜上的脂蛋白表过度表达。
同时,脂肪细胞产生的激素会不断影响其他组织,从而影响机体代谢特性,如胰岛素敏感度等。
为此,研究脂肪细胞代谢及其分化调控、增殖机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二、脂肪细胞代谢调控脂肪细胞代谢调控的关键是内、外环境对脂肪细胞表现出的影响。
其中内部环境包括脂肪细胞本身的信号传导、代谢产物等。
外部环境包括降温、脂肪酸负荷、胰岛素刺激等。
这些因素均能够通过细胞膜上的激酶或转录因子等途径,影响脂肪细胞的代谢调控。
一般来说,脂肪细胞代谢调控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脂肪酸代谢调控:脂肪酸代谢是最直接与脂肪细胞代谢调控相关的过程之一。
脂肪酸的合成、分解、库存等过程,而且受到内外环境多种因素的调节。
2、糖代谢调控:脂肪细胞对糖代谢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胰岛素作为重要的调节因子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脂肪细胞的糖代谢。
3、脂肪细胞内分泌调控:脂肪细胞还能够产生多种激素,如脂肪细胞激素、瘦素等。
这些激素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机体的代谢特性。
三、脂肪细胞增殖脂肪细胞增殖是指在特定状态下,脂肪细胞数量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机体的脂肪代谢水平。
课题组脂肪细胞分化

脂肪细胞分化脂肪细胞分化是指脂肪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的类型和功能的过程。
这个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激素、环境等。
脂肪细胞分化对于维持机体的能量代谢平衡、调节脂质代谢以及参与免疫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脂肪细胞分化的过程、调控因素以及与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详细介绍。
一、脂肪细胞分化的过程脂肪细胞分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前脂肪细胞阶段:这个阶段的细胞尚未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它们具有增殖能力,可以不断地分裂和生长。
2. 脂肪细胞祖细胞阶段:这个阶段的细胞已经具备了分化为脂肪细胞的潜能,但还没有完全分化。
它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信号通路来调控自身的分化方向。
3. 成熟脂肪细胞阶段:这个阶段的细胞已经完全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储存能量和分泌脂肪因子。
二、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因素脂肪细胞分化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脂肪细胞分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PPARγ基因是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它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PPARγ基因突变会导致脂肪细胞分化异常,从而引发肥胖症等疾病。
2. 激素因素:激素是调节脂肪细胞分化的重要信号分子。
例如,胰岛素可以促进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而糖皮质激素则可以抑制脂肪细胞的分化。
此外,雌激素、孕激素等性激素也对脂肪细胞分化具有调节作用。
3. 营养因素:营养因素对脂肪细胞分化具有显著的影响。
例如,高糖饮食可以促进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导致肥胖症的发生。
此外,蛋白质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也可以影响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
4.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脂肪细胞分化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低氧环境可以促进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增加机体的能量储备。
此外,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也可以影响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
三、脂肪细胞分化与相关疾病的关系脂肪细胞分化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肥胖症: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原因是脂肪细胞数量过多或体积过大。
脂肪细胞分泌因子与肥胖症发病机制

脂肪细胞分泌因子与肥胖症发病机制一、脂肪细胞的生理功能与分泌因子脂肪细胞,也被称为脂肪细胞,是人体中主要的储存能量的细胞,它们在体内分布广泛,尤其在皮下组织、大网膜和内脏周围。
脂肪细胞不仅储存脂肪,还具有内分泌功能,能够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因子,这些因子在调节能量平衡、炎症反应、血管生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1 脂肪细胞的内分泌功能脂肪细胞通过分泌一系列生物活性分子,如脂肪因子(adipokines)、激素和细胞因子等,参与到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
这些分泌因子包括但不限于: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抵抗素(resis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
1.2 脂肪因子的分类与作用脂肪因子根据其功能和作用机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例如,瘦素主要通过抑制食欲和增加能量消耗来调节体重;脂联素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而抵抗素和TNF-α等则与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有关。
二、肥胖症的发病机制肥胖症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体内脂肪过度积累,导致体重增加。
肥胖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脂肪细胞分泌的因子在肥胖症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1 肥胖与脂肪细胞的变化随着体重的增加,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增多,其分泌的因子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肥胖状态下的脂肪细胞可能会分泌更多的炎症因子,导致慢性低度炎症状态,这被认为是肥胖相关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2.2 脂肪因子与肥胖相关疾病肥胖症与多种疾病有关,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等。
脂肪因子在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例如,脂联素水平的降低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而瘦素抵抗则可能导致食欲调节失常,进一步加剧肥胖。
2.3 肥胖症的多因素发病机制肥胖症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除了脂肪细胞分泌因子的影响外,还包括遗传易感性、能量摄入与消耗的不平衡、环境因素等。
脂肪组织与代谢综合症

FFA与糖、脂代谢、IR FFA与血糖竞争,骨骼肌优先利用FFA氧化供能 肌肉对糖利用下降 血糖 FFA 产生脂毒性 胰岛β细胞凋亡 血糖 FFA 促进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肥胖个体的脂肪细胞内油滴不能无限扩大,不能无限地将葡萄糖转化为TG储存 脂肪组织利用葡萄糖 即使分泌更多胰岛素,葡萄糖的利用率难以进一步增加 血糖 IR
蛋白质或氨基酸:供能10-15%,没有特定的储存,进入人体内生酮或生糖或合成其他物质
脂肪组织与能量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储存、供能形式
01
以心肌细胞为例:其利用燃料氧化顺序
体内氧化供能的顺序
02
这有利于主要利用葡萄糖供能的脑组织和红细胞的能量供应
酮体,脂肪酸,葡萄糖
脂肪组织与能量代谢
脂肪组织与能量代谢
1
按脂肪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分为2型: 棕色脂肪 白色脂肪
2
脂肪组织的构成与生物学功能
棕色脂肪细胞 因其胞浆内散在许多小脂滴又叫多泡脂肪细胞。由于其细胞间毛细血管丰富,细胞内线粒体含量多且含有大量细胞色素,故名 主要分布在颈、腋窝及肩胛间区 在新生儿及冬眠动物体内较多;寒冷时,棕色脂肪细胞内脂质迅速氧化产生大量热量以维持体温。成人体内含量较少
脂肪组织的构成与生物学功能
脂肪组织的生物学功能 机械支撑和保护组织器官 储备燃料,供应能量 调控体重:成人体重的调节主要反映于机体脂肪储备的调节 调控温度:脂肪酸氧化产热 分泌调节因子进行细胞间信息对话维持内环境稳定
Adipose tissue functions
脂肪组织的素与抗脂解激素 脂解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促肾上腺 皮质激素,可启动脂肪分解 抗脂解激素:胰岛素、腺苷、前列腺素,可抑制脂肪分解
细胞代谢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分析

细胞代谢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分析代谢是维持生命的重要过程,包含许多细胞化学反应,包括合成分子、分解分子以及能量转换等。
代谢性疾病是一组由代谢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等。
这些疾病对个体和社会的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
了解细胞代谢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是重要的,它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细胞代谢可以分为两部分: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合成。
这些分子是构建细胞结构的基本单位。
分解代谢涉及将食物或储存分子如糖原和脂肪酸分解成能量。
如果细胞无法正常运行这些反应,则会导致代谢疾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受体功能不全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蛋白激素,具有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往往高于正常范围,因为细胞无法吸收足够的葡萄糖。
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胰岛素不能与受体结合,或者细胞上的受体减少了。
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导致细胞无法将葡萄糖用作能量来源,进而导致代谢紊乱。
肥胖症是一种增加脂肪质量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摄入的能量超过了身体消耗的能量。
这种情况导致身体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成脂肪储存,导致过重。
同时,脂肪细胞也会分泌多种激素,例如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素,这与糖尿病和代谢紊乱有关。
脂肪细胞本身参与了许多代谢反应。
例如,脂肪细胞分泌脂肪酸、甘油和炎症细胞因子。
这些物质会影响胰岛素分泌和其他代谢反应,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高血压和高血脂症也与细胞代谢有关。
高血压是一种由于心脏和血管的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
血液中的钠、钾、钙、镁等离子在细胞内外平衡失调时,对心肌和血管壁产生了负面影响。
同时,血管中的一氧化氮(一种扩张血管的物质)的产生也受到代谢的影响。
高血脂症是由于血液中的脂质过多引起的一种疾病。
脂质代谢的扰动会直接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例如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细胞代谢与代谢性疾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说明代谢网络的重要性。
肥胖症PPT演示课件

B
C
心理干预
针对减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如焦 虑、抑郁等,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和支持。
长期随访和调整
对减重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方案,以确 保减重效果的持续性和安全性。
D
谢谢聆听
02 肥胖症对健康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影响
01
02
03
高血压
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增多 ,导致血液循环量增加, 进而引发高血压。
冠心病
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使 得心脏负担加重,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
心力衰竭
肥胖者心脏长期超负荷工 作,可能导致心肌肥厚、 心脏扩大,最终引发心力 衰竭。
呼吸系统影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 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钙、 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适当 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
老年人肥胖问题
01
身体代谢率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代谢率逐渐下降,热量消耗减少,容易
导致肥胖。
02
慢性疾病影响
老年人常伴随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以及药物治疗也
根据随访和效果评价结果,对减重方案进行 适时调整,确保个体健康减重。
02
01
健康教育
持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个体对肥胖问题的 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04
03
06 特殊人群肥胖问题及对策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肥胖问题
孕期体重增加过多
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生理变化和饮食调整,容易出现体重增加过多 的情况。
哺乳期体重滞留
哺乳期妇女在哺乳期间,为了提供足够的营养给宝宝,往往会增加 食量,从而容易导致体重滞留。
对策
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控制总热量摄入,保证营养均衡;进行适度的 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等。
脂肪细胞的生成与代谢

脂肪细胞的生成与代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命过程,涉及到多种分子、细胞和组织的相互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从细胞层面、生化过程和环境影响这三个角度来探讨脂肪细胞生成和代谢的相关问题。
1. 细胞层面脂肪细胞是一类可以存储脂肪的细胞,在人体中主要分布在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中。
它们的生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脂肪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的过程,二是通过未分化成任何细胞类型的多能干细胞向成为脂肪细胞的转化。
在脂肪干细胞向成为脂肪细胞的过程中,有许多细胞因子和信号分子的参与。
其中,胰岛素生长因子(IGF)、分化因子和转录因子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IGF-1通常以内分泌方式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从而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
而分化因子和转录因子则会在过程中调节细胞基因表达,从而促进脂肪细胞的生成和特化。
2. 生化过程脂肪细胞代谢的生化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脂代谢。
在脂肪细胞中,脂质主要以三酰甘油形式存在。
当体内能量需求不足时,三酰甘油会被水解成为游离脂肪酸,被运往能量需要较大的组织中进行氧化代谢。
其次是糖代谢。
脂肪细胞对糖的利用主要通过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来调节糖代谢。
当外源糖分摄入过量时,脂肪细胞内会将其合成糖原储存,并在空腹时将其分解为葡萄糖以供全身各组织的能量需要。
最后是氮代谢。
氨基酸是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在脂肪细胞中可以通过打破氨基酸中的键而释放出氨基。
这些氨基可以进一步转化为其他氨基酸或葡萄糖,被运用于全身其他生物过程中。
3. 环境影响人体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都会对脂肪细胞的生成和代谢产生影响。
例如,肥胖和营养不良都会导致脂肪细胞的数量和大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能量代谢和内分泌调节。
而氧气供应和心血管健康等生命体征的许多变化也会对脂肪细胞的产生和代谢产生影响。
总结由于本文篇幅的限制,我们只能就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浅述。
我们可以看到,脂肪细胞生成和代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人体的全身各个组织,因此十分具有挑战性。
脂肪细胞的分子机制与代谢调控

脂肪细胞的分子机制与代谢调控脂肪细胞是人体内的一种特殊细胞,它们能够储存体内的脂肪,并将其转化为能量供给人体其他细胞。
然而,当过量的脂肪在体内积累时,就会导致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和数量的增多,最终引发肥胖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因此,对脂肪细胞的分子机制和代谢调控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肥胖症等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脂肪细胞起源和分化的分子机制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受到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和调控。
在脂肪细胞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因子诱导因子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C/EBP(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启动了脂肪酸合成途径,促进三酰甘油储存的积累。
而这些因子的表达,往往又受到许多其他因素如营养素组成、神经递质和内分泌等的影响。
比如,脂肪细胞前体细胞在脂肪富含的饮食条件下可以快速分化,当组织处于饥饿状态时,诸如胰岛素、瘦素等脂质代谢激素的含量下降,脂肪细胞的分化则会受到抑制。
这些信号通过控制脂肪细胞基因转录和蛋白水平的变化来影响脂肪细胞的功能。
脂肪细胞的能量代谢和调控脂肪细胞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仅仅是储存体内脂肪的“容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脂肪细胞对体内代谢和能量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他们通过内分泌途径分泌脂质调节因子,包括脂肪激素,如肥胖素和瘦素,甘油三酯同工酶、肝素、瘦蛋白、炎性因子等。
在能量失衡的状态下,脂肪细胞中长链脂肪酸的摄取会增加,并通过脂肪酸合成、三酰甘油生成进一步促进脂肪细胞的贮存和代谢。
同时,在高胰岛素、低葡萄糖、低氧压等状态下,脂肪细胞可以代谢三酰甘油释放自由脂肪酸,并且通过三羧酸循环合成三酰甘油,从而提供能量供给身体其他需要它的细胞。
此外,脂肪细胞还能通过分泌刺激骨胶原生成、血管生成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因子(例如肥胖素,脂联素和鼠澈蛋白等)来调节其他代谢组织的功能,进而影响能量代谢。
脂肪细胞代谢紊乱与肥胖肥胖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与饮食、基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教学 )%'; 年!第 "" 卷"第 9 期
脂肪细胞与代谢型肥胖症概述
胡佩青 李卫国 !
! !!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乡!"#$%%&"
Hale Waihona Puke 摘!要!脂肪组织既是能量器官#也是内分泌器官#主要由脂肪细胞和血管基质细胞组成$ 人体脂肪堆积会导致肥胖并影响身体 的健康$ 本文主要介绍脂肪细胞的类型和起源%脂滴的形成%肥胖症及其类型#旨在促进对脂肪组织的认识及对肥胖危害的理解与 关注$ 关键词!白色脂肪细胞!棕色脂肪细胞!米色脂肪细胞!肥胖
以往的研究指出#哺乳动物的脂肪组织均起源于 中胚层的间充质干细胞 ! -./.0123-45/6.- 1.55/" &"'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组织的造血干细胞是脂肪细 胞的重要来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逐渐转变为脂肪细 胞并储存在骨髓腔中*血液循环将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运送到其他组织器官#并成为对应的脂肪前体细胞$ 研究表明#小鼠胚胎发育早期时头部的脂肪垫源于由 外胚层发育而来的神经嵴#躯干部位的脂肪垫早期来 源于神经嵴#晚期来源于中胚层&#' $ )('!胚胎时期脂肪细胞的来源!在胚胎早期#原始中 胚层可分化为轴旁中胚层%间介中胚层和侧中胚层#中 胚层可以发育为各种组织和器官及其周围的脂肪组织$ 白色脂肪细胞来源于轴旁中胚层发育的生肌因子 # ! 7" 前体细 胞#棕 色 脂 肪 细 胞 来 源 于 轴 旁 中 胚 层 发 育 而来的生肌因子 #!8"前体细胞#而米色脂肪细胞和 白色脂肪细胞同源#均来自于生肌因子 #!7"前体细 胞$ 胚胎时期的脂肪细胞均来自于(成脂分化)#即部 分间充质干细胞先定向分化为前体脂肪细胞&9' #再 经 过有丝分裂克隆增殖%终末分化#最终发育为有功能 的%成熟的脂肪细胞$ )()!出生后脂肪细胞的来源!成人体内脂肪细胞的 数量基本不变#但每年大约有 的 '%: 脂肪细胞会被更 新替换$ 研究发现出生后脂肪细胞的来源可能有以下 三种+ 血管基质细胞中存在的具有分化能力的前脂肪 细胞*具有向中胚层多向分化的能力%可分化为多种组
?
! 1.55@.462AB0@C1B0D
及其家族中的脂 =>?EF4D-.0646BG0 E416GF?A5BH..EE.16GF"
态和功能上发生变化#细胞质中出现散在的小脂滴# *+, ' 水平和氧化磷酸化效率升高$
对人类而言#新生儿对外界环境温度的抵抗力较 差#较多的棕色脂肪可以为其提供足够的热量来维持 体温的恒定$ 随着年龄的增加#个体具有的温度保持 能力增强#棕色脂肪含量会逐渐减少#白色脂肪变为机 体主要的脂肪形式$ 不过机体受到外界特殊刺激以 后#米色脂肪的颜色就会由白色变为米黄色#细胞质中 线粒体的数量会急剧增加#氧化代谢速率变快#产热增 强$ 成人体内同时存在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两种产热 型脂肪#但对两种脂肪具体区域的划分还有一定困难$ #"脂肪细胞的来源
从来源和性质上看#脂肪细胞可分为白色%棕色和 米色脂肪细胞三种类型$ '('!白色脂肪细胞!白色脂肪细胞是白色脂肪组织 的主要组成细胞#单脂滴几乎占满整个脂肪细胞#以甘 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能量#是机体内储存脂肪的主要形 式$ 白色脂肪组织广泛分布于皮下%骨骼肌间%腹腔% 骨髓腔和盆腔内的内脏和性腺周围#可以起到贮存能 量%分泌脂肪因子%防震%对皮肤进行支持与保护等作 用&''$ 白色脂肪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脂肪因子有瘦素% 血管紧张素%抵抗素%性激素%脂联素以及前列腺素等# 因而白色脂肪组织也是一种内分泌器官#在机体的免 疫和代谢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棕色脂肪细胞!棕色脂肪细胞是棕色脂肪组织 的主要组成细胞#细胞内脂滴数量多但体积小#具有丰 富的线粒体#并且高表达解耦联蛋白 '!*+, 可 '"# 通过(燃烧)脂肪来发挥产热和减肥的作用&)'$ 当机 体受到外界寒冷刺激时#棕色脂肪细胞进行非颤栗型 产热#将化学能快速转化为热能#从而维持机体体温的 恒定$ '($!米色脂肪细胞!米色脂肪细胞是 )%') 年发现的 一种与棕色脂肪细胞功能相似的新型脂肪细 胞&$' #因 其外观呈米黄色#故称之为米色脂肪细胞$ 啮齿类动 物的米色脂肪细胞主要分布于皮下的白色脂肪组织 内#在机体未受外界刺激时#米色脂肪细胞为单脂滴细 胞#*+, ' 表达水平较低#起储能作用*而在机体受到 外界刺激后#交感神经的兴奋可引起米色脂肪细胞形
白$ 脂肪的形成表现为脂滴与其他细胞器之间的相互
影响#从而调节脂滴的形成%生长和融合$
一般认为脂肪细胞的内质网膜上具有脂质合成
酶#中性脂先在内质网膜小叶中出现#再不断累积和生
成相关蛋白#最后形成脂滴$ 目前#脂滴的形成有内质
网出芽模式和微泡模式两种经典假说+ 内质网出芽模式
认为脂滴由内质网膜小叶的一侧溢裂出芽#其表面的磷
!!脂肪组织是结缔组织的一种#由大量的脂肪细胞 和少部分的血管基质细胞组成#通常被较薄的疏松结 缔组织间隔而呈小叶状$ 以往脂肪组织被认为是能量 储存器官#能量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在脂肪细胞的 脂滴中$ 近年的研究发现#脂肪组织还可以分泌多种 脂肪因子#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和免疫器官$ 但是#如 果体内脂肪分布异常和!或"脂肪因子调控失衡#就会 引发多种疾病#如肥胖症%!型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 样硬化和肿瘤等$ 本文概述脂肪细胞和肥胖症的研究 进展$ !"脂肪细胞的类型
生物学教学 )%'; 年!第 "" 卷"第 9 期
,$,
织的周细胞!壁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中的单核 巨
噬祖细胞$
$"脂肪细胞内脂滴的形成!
所有的脂肪细胞都含有脂滴#脂滴是细胞内储存
能量的细胞器#也是感受上游刺激%营养刺激和调控脂
类代谢的细胞器$ 它的核心是中性脂!主要为甘油三
酯或胆固醇脂"#表面是单层磷脂分子和脂滴相关蛋
脂源于出芽部位的内质网膜*而微泡模式则认为内质网
膜小叶中形成的脂滴在与内质网分离之前已经具备完
整的结构#然后再以整体的形式从内质网中分离形
成&&'$ 此外#还有一种关于脂滴生长和脂肪储存的机
制---脂滴融合&<' #认 为 脂 滴 融 合 是 通 过 细 胞 死 亡 诱
导 片段化因子 样效应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