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评选条件
中一、中高评职称条件条件

申报等中专讲师、中学一级、小学高级教师职务条件简明表
附1、因师德问题受过党纪政纪处分的教师,两年内不能推荐晋升教师职称;有赌博、体罚、有偿家教、经济、生活等问题的不得推荐。
2、55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教师免考普通话;
3、63年6月30日以前出生的教师免考计算机。
4、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教师免继续教育学分。
5、职称外语除14种免考对象外,其他中专讲师职称外语C级考试合格。
6、对于必备条件获奖论文城区的界定:诸暨中学、二高、四个直属初中、实验小学集团、浣江幼儿园、实验幼儿园、进修学校、特殊学校、暨阳教办老城区(除新城区三个片的学校外)。
申报中学高级、中专高讲、小中高教师职务评审条件简明表
2、55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教师免考普通话;
1、63年6月30日以前出生的教师免考计算机。
4、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教师免继续教育学分。
5、职称外语除14种免考对象外,其他中专高讲职称外语B级考试合格。
申报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1、职称外语不作要求2、教师资格不需具备3、普通话按规定年龄要求达到三级甲等,其他按文件规定办理。
高级教师职称评定条件及流程

高级教师职称评定条件及流程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职称评定也越来越重要。
高级教师是教师职称中的一级,是在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介绍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的条件和流程。
一、高级教师职称评定条件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背景高级教师需要具备硕士及以上学位。
此外,还需要有专业学位或者高级职称。
2.教育教学工作年限高级教师需要具备教育教学工作年限,通常要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至少10年的基础工作经验。
3.教育教学业绩高级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业绩。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有一定的成果,例如发表论文、获得奖项、教学成果等。
4.教学能力高级教师需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例如授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管理能力等。
需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实现有效的教学效果。
5.团队合作能力高级教师需要具备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同事协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6.继续教育高级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以上是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的条件。
只有满足以上条件,才有资格申请高级教师职称评定。
二、高级教师职称评定流程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的流程是比较复杂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申请材料准备申请高级教师职称评定需要准备相关的材料,例如个人简历、教育教学成果材料、教育教学评价材料等。
2.提交申请材料准备好申请材料后,需要将材料提交到所在学校或者教育局进行审核。
3.组织评审学校或者教育局会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
评审主要包括对申请人的教育背景、教育教学工作年限、教育教学业绩、教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继续教育等方面进行评价。
4.面试如果申请人的申请材料审核通过,还需要进行面试。
面试主要是对申请人的教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进行考核。
5.评定结果公布学校或者教育局会根据评审结果公布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的结果。
以上是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的流程。
整个流程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只要申请人满足条件,按照流程进行申请,就有可能获得高级教师职称。
学校教师职务评选流程

学校教师职务评选流程一、评选目的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激励教师积极投身教育事业,根据国家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学校特制定教师职务评选流程。
二、评选范围本次评选范围包括全体在编在岗教师,评选职务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
三、评选条件1. 初级职务评选条件- 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 具备相应学科教师资格证书;-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2年。
2. 中级职务评选条件- 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 具备相应学科教师资格证书;-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5年;- 近3年内获得过校级及以上教育教学奖励。
3. 高级职务评选条件- 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 具备相应学科教师资格证书;-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10年;- 近5年内获得过地市级及以上教育教学奖励;- 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发表过相关论文或参与过相关课题研究。
四、评选流程1. 个人申请符合条件的教师向学校提交书面申请,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 资格审查学校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保申请者符合评选条件。
3. 民主评议学校组织教职工进行民主评议,对申请者的工作表现、教育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4. 业务考核学校对申请者进行业务考核,包括教学水平、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念等方面。
5. 评选委员会评审学校组建评选委员会,对申请者进行综合评审,提出推荐名单。
6. 公示将推荐名单进行公示,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和意见。
7. 审批学校校长办公会议审批通过推荐名单,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批。
8. 公布结果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通过后,公布评选结果。
五、评选纪律1. 评选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2. 参评教师要诚实守信,严禁提供虚假材料。
3. 评选委员会成员要严守评审纪律,不得泄露评审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4. 对违反评选纪律的行为,一经查实,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附则本评选流程由学校负责解释,未尽事宜由国家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执行。
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一、申报条件(一)学历、年限要求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从事教育工作8年以上,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职5年以上。
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教育工作10年以上,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职5年以上。
小学、初中教师,大学专科毕业,从事教育工作20年以上,并在小学、初中一级教师岗位任职5年以上。
(二)年度考核要求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成绩均在合格以上。
(三)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申报评审人员,申报评审人员,应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应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应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会操作使用计算机,学会操作使用计算机,在业务技术工作中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各种信息资料,具体按省职改办统一要求执行。
(四)论文要求申报评审人员至少须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乡村教师不作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
(五)继续教育要求申报评审人员,须完成我省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任务,并取得完成继续教育任务证明书。
(六)教学工作量及工作经历要求1.须完成教育部门或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量,校长年均教学工作量(授课、听课、评课)不少于同学科专任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的1/3,其他从事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其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不少于同学科专任教师的2/3。
2.城市中小学教师应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累计2年以上的经历,县域内教师须有乡村任教累计3年以上经历。
3.在教育教学中能胜任学科带头人工作,培养、指导至少2名本学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取得明显成效。
二、业绩条件申报评审人员,在任一级教师职务以来,达到以下8项条件中的3项,可由单位推荐晋升高级教师职务。
(一)作为前5名,获省部级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二等以上奖;或作为前2名,获省部级三等奖2次。
(二)教学工作量饱满,注重教改实验,教学方法灵活新颖,课堂教学效果好,并经学校考优质课、优秀教学观摩课等核推荐,获得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现场公开授课评选的最佳课、获得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现场公开授课评选的最佳课、优质课、教学省级二等奖或市级一等奖;或获上述教学奖项市级二等奖2次或县级一等奖2次。
教师职称评定资格

教师职称评定资格
教师职称评定资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历资历:申报职称评审的人员需具备相应的学历要求,例如申报中学高级教师需要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
申报中学一级教师需要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申报小学高级教师需要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申报小学一级教师需要具备中师及以上学历。
2.继续教育:申报职称评审的人员需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3.教育教学能力:申报职称评审的人员需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组织课堂教学、教学评价、课程开
发等方面的能力。
4.科研能力:申报职称评审的人员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包括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等方面的能力。
5.工作表现:申报职称评审的人员需具备优秀的工作表现,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的表
现。
6.学术成果:申报职称评审的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学术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等方面的成果。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对教师职称评定资格的具体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在申报职称评审之前,建议申报人员仔细阅读相关文件和政策,并咨询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的相关负责人。
参评高、中级教师条件

参评高级教师、一级教师评选条件
高级教师:具备博士学位,在一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2年以上且最近连续2年在教育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具备硕士、学士学位、高等教育本科毕业学历,在一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5年以上;具备高等教育专科毕业学历在初中或小学(幼儿园)从事教学工作,在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15年以上,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5年以上。
一级教师:具备博士学位;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2年以上,坚持在教育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具备学士学位或高等教育本科毕业学历,或具备高等教育专科毕业学历在初中或小学(幼儿园)从事教学工作,在二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4年以上且最近连续3年在教育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在小学(幼儿园)从事教学工作,在二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5年以上且最近连续3年在教育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
任职年限以聘任时间为准,年限计算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
一级教师、高级教师评审要求

第十二条高级教师一、学历及资历条件1.具备博士学位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2年。
2.具备硕士学位后,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5年.3.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后,并在小学、初中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5年(40周岁以下须具备本科毕业学历)。
二、能力条件1.根据所教学段学生思想实际,能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书育人成果比较突出.2.对所教学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特色。
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撰写一篇较高水平的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行动报告或教育叙事。
3.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
其中,校长授课时数不少于本校同学科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
担任学校中层管理干部的教师,授课时数不少于本校同学科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二分之一。
4.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等工作3年以上(其中任现职以来1年以上),并胜任该项工作。
5.在指导青年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活动。
基本任期内,每学期听课指导及主持研讨不少于6节(次),每学期开设校内公开课不少于1节(次)。
基本任期内开设校际公开示范课不少于2次,且获好评;任现职以来,所辅导的教师在县级以上教育部门举办的优质课等各类学科教学类评比活动中,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或县级一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三等奖)以上。
6.申报当年参加由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达到良好等次以上。
7.城镇教师,须具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2年以上的经历。
三、业绩条件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二:1.被评为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2.作为班主任其所带班级被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先进班集体等称号。
3.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以上,或获得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乡村教师为三等奖)以上。
4.在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技能大赛、多媒体软件制作等获省级二等奖或市级一等奖(乡村教师为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县级一等奖)以上。
最新2023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评定标准条件

最新2023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
称评定标准条件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发布的最新通知,2023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评定标准条件如下:
一、基本条件
1. 具有湖南省合法教师资格证书;
2. 在公立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累计不少于5年;
3. 表现良好,德育与业务水平优秀;
4. 无不良行为记录;
5. 无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
二、学历要求
1. 中级职称评定要求:具有本科教育学、心理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并有不少于3年教学经验;
2. 高级职称评定要求: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并有不少于5年教学经验。
三、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
1. 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2. 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和学术研讨,并有成果发表;
3. 在课堂教学中获得较好的评价,并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
四、科研与著作成果
1. 积极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参与科研项目并获得研究成果;
2. 发表过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论文、著作或参与编写教材等。
五、社会影响力
1. 在教育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声誉;
2. 获得过各类教育教学奖项或荣誉。
请注意,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具体评定标准以相关部门最新通
知为准。
教师们在评定职称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采取符合
公正、公平、公开原则的简单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条高级教师
一、学历及资历条件
1.具备博士学位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2年。
2.具备硕士学位后,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5年。
3.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后,并在小学、初中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5年(40周岁以下须具备本科毕业学历)。
二、能力条件
1.根据所教学段学生思想实际,能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书育人成果比较突出。
2.对所教学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业绩显着,形成一定特色。
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撰写一篇较高水平的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行动报告或教育叙事。
3.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
其中,校长授课时数不少于本校同学科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
担任学校中层管理干部的教师,授课时数不少于本校同学科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二分之一。
4.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等工作3年以上(其中任现职以来1年以上),并胜任该项工作。
5.在指导青年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活动。
基本任期内,每
学期听课指导及主持研讨不少于6节(次),每学期开设校内公开课不少于1节(次)。
基本任期内开设校际公开示范课不少于2次,且获好评;任现职以来,所辅导的教师在县级以上教育部门举办的优质课等各类学科教学类评比活动中,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或县级一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三等奖)以上。
6.申报当年参加由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达到良好等次以上。
7.城镇教师,须具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2年以上的经历。
三、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被评为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
2.作为班主任其所带班级被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先进班集体等称号。
3.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以上,或获得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乡村教师为三等奖)以上。
4.在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技能大赛、多媒体软件制作等获省级二等奖或市级一等奖(乡村教师为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县级一等奖)以上。
5.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方面做出成绩。
所指导的学生在参加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创新大赛、科技活动、技能大赛等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中,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
6.在教育教学综合测评、绩效考核或年度考核中至少3次名列前五分之一,并在申报当年由市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优秀等次。
7.主持并完成由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立项的教育教学研究、电化教育研究、课程改革实验课题1项。
8.参加县、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乡村教师为市级三等奖或县级一等奖)以上,其中高中教师须获奖2次以上。
9.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市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奖2次以上,其中三等奖以上1次。
四、教研科研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高中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2篇;初中或小学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在市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2篇。
乡村教师不作公开发表论文要求,须提交在教育教学方面经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有一定深度的教学方法介绍或学生管理经验总结1篇。
2.公开出版专着1部,或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合着中参与撰写4万字以上。
3.参加经省级以上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列入中小学用书目录的国家课程教材、省级地方教材编写1次。
4.参加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论文、课件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乡村教师市级三等奖或县级一等奖)以上。
第十三条一级教师
一、学历及资历条件
1.具备博士学位。
2.具备硕士学位后,并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2年。
3.具备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或者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后,并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4年。
4.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后,并在小学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5年。
二、能力条件
1.能根据所教学段学生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较好地完成任务。
2.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熟练担任本学科教学工作。
3.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
4.担任班主任等工作2年以上,并胜任该项工作。
5.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在教育教学创新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能较好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撰写1篇具有一定见解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6.申报当年参加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达到良好等次以上。
7.城镇教师,须具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
三、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被评为县级以上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
2.作为班主任,其所带班级被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先进班集体等称号。
3.获得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
4.在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等各类学科教学类评比中获市级二等奖(乡村教师县级二等奖)以上。
5.参加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获市级三等奖(乡村教师县级二等奖)以上1次,或县级二等奖(乡村教师获县级三等奖)以上2次。
6.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本人在教育、文
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县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三等奖以上1次。
7.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方面做出成绩。
所指导的学生在参加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创新大赛、科技活动、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奖项。
8.参加市级(乡村教师为县级)以上教育部门正式立项的教育研究课题并结题。
9.在教育教学综合测评、绩效考核或年度考核中至少3次名列前三分之一,并在申报当年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优秀等次。
四、教研科研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高中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在市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2篇;初中或小学教师在市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1篇。
乡村教师不作公开发表论文要求,须提供从事教育教学、关爱留守儿童、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心得体会或经验总结一篇。
2.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合着中参与撰写2万字以上。
3.参加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课程资源开发、新课程实验等活动,成果在县以上范围内推广使用或公开出版。
4.参加市级(乡村教师县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
电教活动,论文、课件获市级三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二等奖)以上1次。
或县级二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三等奖)以上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