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与证明

命题与证明
命题与证明

2.2.1命题与证明(1)

学习目标:

1.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会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2.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并知道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

自主学习

1.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请在横线上填“是”或“不是”.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

(2)不许大声说话; ;

(3)这两条直线平行吗? ;

(4)连接A、B两点. .

(5)对顶角不相等. .

2.将下列命题改写“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写出它的逆命题.

(1)不相等的角不是对顶角; (2)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

基础演练

1.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如果是,指出它的条件和结论.

(1)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

(2)如果a=0,b=0,那么a+b=0;

(3)一个非负数的绝对值是这个数本身.

2.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

(1)若ab<0, 则 a>0,b<0;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当堂检测

1.命题“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条件是 ,结论 .

2.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

A. 明明同学是初二(2)班的学生

B.2是质数

C.不知道明明今天的数学作业做完了没有

D.如果a>b,a>c, 那么b>c

3.命题“邻补角的和是180o”的条件是()

A.两角和是180o

B.邻补角的和是180o

C.两个角是邻补角

D.和是180o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4.下列语句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请在横线上填“是”或“不是”. (1).若x=-2,则1-5x>0.

(2).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3).欢迎前来参观!

(4).同角的补角相等.

5.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1)异号两数相加得零;

(2)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课后反思:

2.2.2命题与证明(2)

学习目标:

1.会辨别真假命题;

2.能用举反例方法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3.互逆定理的定义。

自主学习

1.我们把正确的命题称为,把错误的命题称为 .

2.从一个命题的出发,通过讲道理(推理)得出它的成立,从而判断该命题为,这个过程叫作证明.

3.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例子(反例),它符合命题的,但不满足命题的,从而就可以判断这个命题为假命题.我们通常把这种方法称为“”.

4.我们把经过证明为真的命题叫作 .

5.定理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由某定理直接得出的真命题叫作这个定理的 .

6.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能被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就叫它是原定理的,这两个定理叫作 .

7.“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逆定理是: .

8.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命题.(填“真”或“假”)

基础演练

1.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直角的补角是直角

B.钝角的补角是锐角

C.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所有连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D.同旁内角互补

2.对于命题“如果∠1+∠2=90o,那么∠1≠∠2”能说明它是假命题的例子是()

A.∠1=50o,∠2=40o

B.∠1=50o,∠2=50o

C.∠1=∠2=45o

D.∠1=40o,∠2=40o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是()

A.定义

B.公理

C.定理

D.假命题

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命题.(填“真”或“假”)

5.“互补的两个角,必定有一个是锐角,另一个是钝角”这一命题是假命题,你举的反例是 .

6.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命题?哪些是真命题?哪些是假命题?

①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②过点M作直线a与直线b平行.

③同一平面内两条不同的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④能被5整除的数其个位数字必是5.

⑤不许大声喧哗.

拓展延伸

1.举反例说明下列命题是假命题.

(1)(a+b)2=a2+b2.

(2)若a2>b2,则a>b.

(3)两个负数的差一定是负数.

当堂检测

1.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对顶角相等

B.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对顶角相等

B.同位角相等

C.内错角相等

D.同旁内角互补

3.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任何数的平方都是正数

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内错角相等

D.直角都相等

4.下列四个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有()

①同位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④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5.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如果m2=n2,那么m=n.

(2)若∠α+∠β=180o,则∠α与∠β至少有一个是钝角.

课后反思:

2.2.3命题与证明(3)

学习目标:

1.掌握证明与图形有关的命题的一般步骤,知道如何应用推理的方法进行证明;

2.掌握用反证法证明的一般步骤.

课前小测

1.平行线的判定:,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

2.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 .

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外角和是 .

自主学习

1.求证: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已知:如图AB∥CD E、F分别交AB,CD于点E,F,

EH,FG分别平分∠AEF,∠DFE A E B 求证:EH∥FG H

证明: G

C D F

小结:证明与图形相关的命题:第一步;第二步 ;第三步 .

2.求证: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也必然和另一条相交.

已知:如图, M

求证:

证明:假设 A B 那么 P

∵ AB∥CD N

∴过直线CD外一点P有条直线与CD平行与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条直线 C D 与已知直线平行相矛盾”

小结: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的方法,其思路可归结为“;; .”

拓展延伸

1.如图,已知AB⊥AD,CD⊥AD,∠1=∠2,直线AE与DF平行吗?为什么?

2.如图,已知AB//CD,∠1=∠3,求证:AC//BD.

1.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中不能有两个直角”.

课后反思:

人教版初中数学命题与证明的图文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命题与证明的图文答案 一、选择题 1.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至多有一个锐角”,应先假设() A.三角形的三个外角都是锐角 B.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C.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没有锐角 D.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至少有一个锐角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反证法的步骤中,第一步是假设结论不成立,反面成立. 【详解】 解: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至多有一个锐角”,应先假设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 至少有两个锐角, 故选B. 【点睛】 .在假设结论不成立时要注意考虑结考查了反证法,解此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 论的反面所有可能的情况,如果只有一种,那么否定一种就可以了,如果有多种情况,则 必须一一否定. 2.下列命题中①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②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它们必是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 ③如果两个三角形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那么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④等腰三角形是关于底边中线成轴对称的图形 ⑤一条线段是关于经过该线段中点的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 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2个B.3个C.4个D.5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知,底边中点在顶角角平分线上,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 知,其到两腰的距离相等,则命题①正确 全等的三角形不一定是成轴对称,则命题②错误 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则命题③正确 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中线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则命题④错误 成轴对称的图形必须是两个,一个图形只能是轴对称图形,则命题⑤错误

命题与证明练习题1及答案教学文稿

命题与证明练习题1 及答案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命题与证明 一、填空 1.把命题“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命题“如果2 2 a b = ,那么a b =”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命题“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是一个______命题(填“真”或“假”). 4.如图,已知梯形ABCD 中, AD ∥BC, AD =3, AB =CD =4, BC =7,则∠B =_______. 5.用反证法证明“b 1∥b 2”时,应先假设_________. 6.如图,在ΔABC 中,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E, ΔABC 与ΔBEC 的周长分别为24和14,则AB =________. 7.若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的长分别为16和20, 两长边间的距离为8,则两短边的距离为__________. 8.如图,在ΔABC 中,∠ABC =∠ACB =72°, BD 、CE 分别是∠ABC 和∠ACB 的平分线,它们的交点为F,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______个. 二、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 A.直角都等于90° 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互补的两个角不相等 D.作线段AB 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到两腰距离相等 C.同位角相等 D.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下列条件中能得到平行线的是( ) ①邻补角的角平分线;②平行线内错角的角平分线;③平行线同位角的平分线; ④平行线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④ 4.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对顶角相等 C.若a b =,则22a b = D.若(1)1a x a +>+,则1x > 5.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三条高的交点 B.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中线的交点 6.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C.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D.面积相等 7.△ABC 的三边长,,a b c 满足关系式()()()0a b b c c a ---=,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8.如图,点E 在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若EB 的长为1, EC 的长为2,那么正方形ABCD 的面积是( ) 35三、解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若是假命题,请举一个反例说明. (1)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如图, BD ∥AC,且BD =1 2 AC, E 为AC 中点,求证:BC =DE.

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与反思(供参考)

教学设计与反思

想一想,议一议判断对错: 1、要证明假命题很简单,只要 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了。 2、证明真命题也很简单哪,只要 举一个正确的例子就可以了。 同学们,那句话是正确的?怎样 才能确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呢? 得出“证明”的定义: 一个命题的真假,常常需要进行 有理有据的推理才能作出正确 的判断,这个推理的过程叫做命 题的证明。 思考这两个问题的对 错,讨论各自的想法 并初步总结:如何判 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 呢? 由此引出“证明” 使学生通过思考 问题、互相讨论总结 出“证明”的定义, 加强前后知识的衔 接,使学生更清晰的 认识“证明”。 做一做归纳总结出示幻灯片: 例1 证明: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的两条直线平行。 证明一个命题的步骤是什么? (1)依据题意画图,将文字语 言转换为符号(图形)语言。 (2)根据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根据基本事实、已有定理 等进行证明。 例2:求证:邻补角的平分线互 相垂直。 思考后互相讨论,总 结归纳出证明一个命 题的步骤,然后按照 步骤完成例2。 通过例题教学, 突出和落实“证明” 的两方面特征,并引 导学生充分认识并掌 握“证明过程”是如 何进行的。 练习1、已知:如图,∠1=∠2, 求证:AB∥CD 2、已知,如图,直线AB,CD 被EF、GH所截, ∠1=∠2 。 求证:∠3=∠4 要求学生自己动手, 实践“证明”,在练 习中使学生规范做题 步骤。 学生做题时可以 自行选择不同的证明 方法,使学生对证明 步骤熟悉的同时,培 养学生的灵活能力。 检测学生对证明步骤 的掌握情况。 课堂小结 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 主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这节课 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何收获? 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 收获,总结本节课的 知识点 引导学生思考、 交流、梳理所学知识, “勤于思考,收获快 乐”,使学生的积极 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2.2命题与证明

2.2 命题与证明 2.2.1 定义、命题、证明( 1)(第 6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命题、定义的含义;对命题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2 、难点:命题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图形的特性,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度”,“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根据我们已学过的图形特性,试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5、直角都相等。 二、探究新知 (一)命题、真命题与假命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答案: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判断出句子 1、2、5 是正确的,句子 3、 4 水错误的。像这样可以判断出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句子叫做命题。 教师:在数学中,许多命题是由题设(或已知条件)、结论两部分组成的。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样的命题常可写成“如果 .. ,那么..... ”的形式。用“如果”开始的部分就是题设,而用“那 么”开始的部分就是结论。例如,在命题 1 中,“两个角是对顶角”是题设,“这两个角相等”就是结论。 有的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不十分明显,可以将它写成“如果... , 那么..... ”的形式,就可以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了。例如,命题 5 可写 成“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二)实例讲解 1 、教师提出问题 1(例 1 ):把命题“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改写成“如果... ,那么 .... ”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命题的题设和结 论。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这个命题的题设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结论是“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 2 、教师提出问题 2 :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并说出它们的条件和结论。 (1)对顶角相等; (2)如果 a> b,b > c, 那么 a=c; ( 3)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 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学生小组交流后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答案。( 1)条件: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 2)条件:如果 a> b,b > c ;结论:那么 a=c。 ( 3)条件:如果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结论: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逆命题。 说出上题的逆命题,并讨论。 三、随堂练习 P52 练习 1、2、3。 四、总结 1、什么叫命题?什么叫互逆命题? 2、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 五、布置作业 P58习题A组1、2。 教学后记:

命题与证明练习题1及答案

命题与证明 一、填空 1.把命题“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命题“如果2 2 a b = ,那么a b =”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命题“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是一个______命题(填“真”或“假”). 4.如图,已知梯形ABCD 中, AD ∥BC, AD =3, AB =CD =4, BC =7,则∠B =_______. 5.用反证法证明“b 1∥b 2”时,应先假设_________. 6.如图,在ΔABC 中,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E, ΔABC 与ΔBEC 的周长分别为24和14,则AB =________. 7.若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的长分别为16和20, 两长边间的距离为8,则两短边的距离为__________. 8.如图,在ΔABC 中,∠ABC =∠ACB =72°, BD 、CE 分别是∠ABC 和∠ACB 的平分线,它们的交点为F,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______个. 二、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 A.直角都等于90° 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互补的两个角不相等 D.作线段AB 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到两腰距离相等 C.同位角相等 D.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下列条件中能得到平行线的是( ) ①邻补角的角平分线;②平行线内错角的角平分线;③平行线同位角的平分线; ④平行线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④ 4.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对顶角相等 C.若a b =,则22a b = D.若(1)1a x a +>+,则1x > 5.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三条高的交点 B.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中线的交点 6.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C.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D.面积相等 7.△ABC 的三边长,,a b c 满足关系式()()()0a b b c c a ---=,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8.如图,点E 在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若EB 的长为1, EC 的长为2,那么正方形ABCD 的面积是( ) 三、解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若是假命题,请举一个反例说明. (1)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如图, BD ∥AC,且BD =1 2 AC, E 为AC 中点,求证:BC =DE.

《命题与证明》知识讲解

《命题与证明》知识讲解 宋老师 【学习目标】 1.了解定义、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题设(条件)和结论,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 2.了解综合法的证明步骤和书写格式. 3.运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用几何语言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4.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并知道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会判断 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 【要点梳理】 ) 要点一、定义、命题、真命题、假命题 定义:对名称或术语的含义进行描述或做出规定,就是给它们的定义.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命题. 真命题:如果条件成立,那么结论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如果条件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正确的,也就是说结论不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要点诠释:命题属于判断句或陈述句,是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与判断的正确与否没有关系.其中命题的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当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即只需列出一个具备条件而不具备结论的例子即可.要说明一个真命题,则要从命题的条件出发,根据已学过的基本事实、定义、性质和定理等,进行有理有据的推理,证明它的正确性. 要点二、证明 ( 根据已知真命题,确定某个命题的真实性的过程,叫做证明.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证明过程必须做到言必有据.证明过程通常包含几个推理,每个推理都应包括因、果和有因得果的依据.其中,“因”是已知事项,“果”是推出的结论;“有因得果的依据”是基本事实、定义、已学过的定理以及等式性质、不等式性质. 证明的步骤: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根据命题的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写出证明过程. 要点诠释:推理和证明是有区别的,推理是证明的组成部分,一个证明过程往往包含多个推理. 要点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要点诠释:(1)三角形内角的概念:三角形内角是三角形三边的夹角.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内角,且每个内角均大于0°且小于180°.

【6】13.2.3命题与证明

孙疃中心学校”st”互助学习“三步九环节”学案 孙疃中心学校”st”互助学习“三步九环节”学案之预学案 年级学科主备教师审核人年级组长签名 班级姓名时间 课题:13.2.3命题与证明 一、自学目标(认定目标不放松) 1.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含义; 2.会按规定格式证明命题,进一步熟练证明的方法和表述; 二、自学过程 1.请仔细阅读教科书P 至,完成课后练习。 2、已知,如图,AD⊥BC于D,EF⊥BC于F,EF交AB于G,交CA延长线于E,且∠1=∠2.求证:AD平分∠BAC,填写“分析”和“证明”中的空白. 分析:要证明AD平分∠BAC,只要证明∠ =∠, 而已知∠1=∠2,所以应联想这两个角分别和∠1、∠2的关系, 由已知BC的两条垂线可推出∥, 这时再观察这两对角的关系已不难得到结论. 证明:∵AD⊥BC,EF⊥BC(已知) ∴∥() ∴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已知) ∴,即AD平分∠BAC() 三、自学质疑(学要思,思要钻) 请写下你的疑问:

孙疃中心学校”st”互助学习“三步九环节”学案之研学案

BD∥CE

孙疃中心学校”st”互助学习“三步九环节”学案之测学案 班级姓名 选一选: 1、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题设是………………()A.垂直B.两条直线 C.同一条直线D.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2.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平分线所交成的角的度数是………………………()A.45°B.135°C.45°或135°D.以上答案均不对 3.适合条件∠A :∠B :∠C=1 : 2 : 3的三角形一定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任意三角形 4、(2006安徽中考题)如图,直线a∥b,点B在直线b上,且AB⊥BC,∠1=55 o,则∠2的度数为() A.35o B.45o C.55o D.125o 耐心做一做 5、如图,已知点E、F分别在AB、AD的延长线上, ∠1=∠2,∠3=∠4. 求证:(1)∠A=∠3 (2)AF∥BC

证明与命题

证明与命题 明珠教育1对1辅导授课案 任课老师课前必写:要么教好,要么不教() . 知识复习: 1.定义: (1)概念 ① ; (2)分类 2.命题② 假命题(可通过 (3)形式:命题都可写成的形式。 命题与证明(4)互逆命题 1)公理: 3. 公理与定理 (2) (1)概念: 4. 证明①理解题意,画出 (2)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②写出已知,_________ ③写出 (3)反证法________________ 二、知识点归类 1.定义的概念对于一个概念特征性质的描述叫做这个概念的定义。如:“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定义。 注意:定义必须严密的,一般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语言,例如“一些”、“大概”、“差不多” 等不能在定义中出现。 (1)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 (2)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

(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 2.命题的概念 叙述一件事情的句子(陈述句),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那么称这个陈述句是一个命如“你是一个学生”、“我们所使用是教科书是湘教版的”等。 注意:(1)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2)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事情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断,二者缺一不可。 3.真命题与假命题 如果一个命题叙述的事情是真的,那么称它是真命题;如果一个命题叙述的事情是假的,那么称它是假命题 注意:真、假命题的区别就在于其是否是正确的,在判断命题的真假时,要注意把握这点。例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 锐角大于它的余角 B 锐角大于它的补角 C 钝角大于它的补角 D 锐角与钝角等于平角 4.命题的结构 每个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出“如果------,那么-------”的形式。有的命题表面上看不具有“如果------,那么-------”的形式,但可以写成这种形式。如:“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5.证明及互逆命题的定义 1、从一个命题的条件出发,通过讲道理(推理),得出它的结论成立,这个过程叫作证明。注意: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是举反例,即找出一个例子,它符合命题条件,但它不满足命题的结论,从而判断这个命题是假命题。 2、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的命题,其中的一个命题叫作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注意:一个命题为真不能保证它的逆命题为真,逆命题是否为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指出它们的真假。 A.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6. 公理与定理

命题定理与证明教案完整版

命题定理与证明教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命题、定理与证明》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命题、定义的含义;对命题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知道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 2、了解命题、公理、定理的含义;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实例让学生意识到证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说理有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良好意识; 2、结合实例让学生意识到证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说理有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良好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公理化方法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 重点 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知道什么是公理,什么是定理. 难点 命题概念的理解; 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 一、复习引入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图形的特性,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度”,“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根据我们已学过的图形特性,试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D C B A

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5、直角都相等. 二、探究新知 (一)命题、真命题与假命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答案: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判断出句子1、2、5是正确的,句子3、4是错误的.像这样可以判断出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句子叫做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教师:在数学中,许多命题是由题设(或已知条件)、结论两部分组成的.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样的命题常可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开始的部分就是题设,而用“那么”开始的部分就是结论.例如,在命题1中,“两个角是对顶角”是题设,“这两个角相等”就是结论. 有的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不十分明显,可以将它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就可以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了.例如,命题5可写成“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二)实例讲解 1、教师提出问题1(例1):把命题“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个命题的题设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结论是“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教师提出问题2: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说出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再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对顶角相等; (2)如果a>b,b>c,那么a=c;

命题与证明知识点总结

命题、定理与证明的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结构梳理 二、知识点归类 知识点一定义的概念对于一个概念特征性质的描述叫做这个概念的定义。如:“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定义。 注意:定义必须严密的,一般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语言,例如“一些”、“大概”、“差不多”等不能在定义中出现。 知识点二命题的概念 叙述一件事情的句子(陈述句),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那么称这个陈述句是一个命 如“你是一个学生”、“我们所使用是教科书是湘教版的”等。 注意:(1)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2)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事情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断,二者缺一不可。 知识点三命题的结构 每个命题都有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出“如果------,那么-------”的形式。有的命题表面上看不具有“如果------,那么-------”的形式,但可以写成这种形式。如:“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例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条件与结论。 1、同角的余角相等 2、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知识点四真命题与假命题 如果一个命题叙述的事情是真的,那么称它是真命题;如果一个命题叙述的事情是假的,那么称它是假命题 注意:真、假命题的区别就在于其是否是正确的,在判断命题的真假时,要注意把握这点。

知识点五证明及互逆命题的定义 1、从一个命题的条件出发,通过讲道理(推理),得出它的结论成立,这个过程叫作证明。 注意: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是举反例,即找出一个例子,它符合命题条件,但它不满足命题的结论,从而判断这个命题是假命题。 2、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的命题,其 中的一个命题叫作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注意:一个命题为真不能保证它的逆命题为真,逆命题是否为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指出它们的真假。 (1)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类型一: 例、判断下列语句在表述形式上,哪些对事情作了判断?哪些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 (1)对顶角相等; (2)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两条直线平行吗? (5)鸟是动物; (6)若,求的值; (7)若,则.思路点拨:通过本题熟悉命题的定义 解析:句子(1)(3)(5)(7) 对事情作了判断,句子(2)(4)(6)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其中(1)(3)(5)判断是正确的,(7)判断是错误的. 【变式1】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 (1)若a<b,则; (2)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3)在ΔABC中,若AB>AC,则∠C >∠B吗?

命题与证明(2)

命题与证明(2) 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公理、定理、证明的内涵,会进行简单的推理。 2、经历探索证明的过程,弄清证明的基本方法,以及书写形式,体会演绎推理 的意义。 学习重点:掌握推理方法 学习难点:发展演绎推理意识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命题: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这个命题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命题 2、如何进行推理证明? 二、自主学习 1、下列命题(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3)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4)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这条直线 是大家公认的真命题是公理: 公理: 2、下列命题:(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2)对顶角相等 是定理: 定理:

3、证明:叫做证明 4、尝试的填一填 (1)已知:如图所示:BD⊥AC,EF⊥AC,D、F为垂足,∠1=∠2,求证:∠ADG=∠C 证明:∵BD⊥AC,EF⊥AC ()∴BD∥EF () ∴∠2=∠CBD () 又∵∠1=∠2() ∴∠1=∠CBD () ∴GD∥BC () ∴∠ADG=∠C ()(2)已知:如图所示∠1=∠2,∠C+∠D=180° 求证:EF∥BC 证明:∵∠1=∠2(已知) ∴AD∥_________() 又∵∠C+∠D=180°(已知) ∴AD∥_________() ∴EF∥_________()5、自我展示

(1)已知:如图直线c与直线a,b相交且∠1=∠2 求证:a∥b 总结归纳:证明是由条件(已知)出发,经过一步一步的推理,最后推出结论(求证)正确的过程 证明的根据是: (2)已知:如图所示,AD⊥BC于D,EG⊥BC于G,∠E=∠3 求证:AD平分∠BAC 三、学习小结:这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 四、达标检测 1、在下列的括号内,填上推理的依据: 已知:如图点B、A、E在一条直线上∠1=∠B 求证:∠C=∠2 证明:∵∠1=∠B () ∴AD∥BC () ∴∠C=∠2()

(完整版)命题与证明的知识点总结

命题与证明的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结构梳理 二、知识点归类 知识点一定义的概念对于一个概念特征性质的描述叫做这个概念的定义。如:“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定义。 注意:定义必须严密的,一般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语言,例如“一些”、“大概”、“差不多”等不能在定义中出现。 知识点二命题的概念 叙述一件事情的句子(陈述句),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那么称这个陈述句是一个命 如“你是一个学生”、“我们所使用是教科书是湘教版的”等。 注意:(1)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2)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事情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断,二者缺一不可。 知识点三命题的结构 每个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出“如果------,那么-------”的形式。有的命题表面上看不具有“如果------,那么-------”的形式,但可以写成这种形式。如:“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例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条件与结论。 1、同角的余角相等 2、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知识点四真命题与假命题 如果一个命题叙述的事情是真的,那么称它是真命题;如果一个命题叙述的事情是假的,那么称它是假命题注意:真、假命题的区别就在于其是否是正确的,在判断命题的真假时,要注意把握这点。 知识点五证明及互逆命题的定义 1、从一个命题的条件出发,通过讲道理(推理),得出它的结论成立,这个过程叫作证明。 注意: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是举反例,即找出一个例子,它符合命题条件,但它不满足命题的结论,从而判断这个命题是假命题。 2、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的命题,其中的一个命题 叫作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注意:一个命题为真不能保证它的逆命题为真,逆命题是否为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指出它们的真假。 (1)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初中数学命题与证明的知识点

初中数学命题与证明的知识点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b,则a2>b2 B.若三条线段的长a、b、c满足a+b>c,则以a、b、c为边一定能组成三角形 C.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D.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特例对A进行分析,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分别对B、C、D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若a>b,则不一定有a2>b2,比如a=0,b=﹣1,故本选项错误; B、若三条线段的长a、b、c满足a+b>c,则以a、b、c为边不一定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C、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本选项错误; D、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真假命题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相关知识对命题进行分析判断. 2.下列命题中逆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B.如果a2=9,那么a=3 C.对顶角相等 D.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首先写出各命题的逆命题(将每个命题的题设与结论调换),然后再证明各命题的正误.因为相等的角不只是对顶角,所以此答案是假命题,继而得到正确答案. 【详解】 解:A、逆命题为: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对应相等.是真命题; B、逆命题为:如果a=3,那么a2=9.是真命题; C、逆命题为: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 D、逆命题为: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是真命题. 故选C.

命题与证明的技巧及练习题

命题与证明的技巧及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若a b =,则a b = B .AB C ?中,若222AC BC AB +=,则ABC ?是Rt ? C .若0a =,则0ab = D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根据逆命题的定义分别写出各命题的逆命题,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的乘法、菱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进行判断. 【详解】 解:A 、该命题的逆命题为:若|a|=|b|,则a=b ,此命题为假命题; B 、该命题的逆命题为:若△AB C 是Rt △,则AC 2+BC 2=AB 2,此命题为假命题; C 、该命题的逆命题为:若ab=0,则a=0,此命题为假命题; D 、该命题的逆命题为:菱形的四边相等,此命题为真命题;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也考查了逆命题. 2.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对顶角相等 B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C .相等的角是同位角 D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别写出四个命题的逆命题:相等的角为对顶角;对应角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同位角相等;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然后再分别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对第一个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对第二个进行判断;根据同位角的性质对第三个进行判断;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第四个进行判断. 【详解】 A 、“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为“相等的角为对顶角”,此逆命题为假命题,所以A 选项错误; B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命题为“对应角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此逆命题为假命题,所以B 选项错误; C 、“相等的角是同位角”的逆命题为“同位角相等”,此逆命题为假命题,所以C 选项错误;

初中数学命题与证明的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命题与证明的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若a2=b2,则a=b B.4的平方根是±2 C.两个锐角之和一定是钝角 D.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对顶角的性质、平方根的性质、锐角和钝角的定义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 A、若a2=b2,则a=±b,错误,是假命题; B、4的平方根是±2,正确,是真命题; C、两个锐角的和不一定是钝角,故错误,是假命题; D、相等的两个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错误,是假命题. 故选B. 【点睛】 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对顶角的性质、平方根的性质、锐角和钝角的定义,难度不大. 2.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对顶角相等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C.相等的角是同位角D.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别写出四个命题的逆命题:相等的角为对顶角;对应角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同位角相等;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然后再分别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对第一个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对第二个进行判断;根据同位角的性质对第三个进行判断;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第四个进行判断. 【详解】 A、“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为“相等的角为对顶角”,此逆命题为假命题,所以A选项错误; 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命题为“对应角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此逆命题为假命题,所以B选项错误; C、“相等的角是同位角”的逆命题为“同位角相等”,此逆命题为假命题,所以C选项错误; D、“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的逆命题为“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此逆命题为真命题,所以D选项正确. 故选D.

命题与证明--知识讲解

命题与证明--知识讲解 撰稿:张晓新审稿:孙景艳 【学习目标】 1.了解命题、定义、公理、定理、证明及推论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题设(条件)和结论, 会在简单情况下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理解证明的必要性,体会证明的过程要步步有据; 2.理解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会识别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并知道原命题成立时其逆命题 不一定成立; 3.能用基本的逻辑术语、几何证明的步骤、格式和规范进行演绎证明. 【要点梳理】 要点一、命题、公理、定理、推论 1.命题 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命题.其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其判断为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命题通常由题设、结论两个部分组成,通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要点诠释: 命题属于判断句或陈述句,是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与判断的正确与否没有关系.其中命题的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当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 2.公理 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命题叫做公理,它们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 3.定理 从公理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推理方法证明为正确的,并进一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 要点诠释: 也就是说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1)其正确性可通过公理或其它真命题逻辑推理而得到. (2)其又可作为判断其它命题真假的依据. 4.推论 由基本事实、定理直接得出的真命题叫做推论. 要点二、逆命题和逆定理 互逆命题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 互逆定理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的逆定理. 要点三、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 从已知条件出发,依据定义、基本事实、已证定理,并按照逻辑规则,推导出结论,这一方法称为演绎推理.演绎推理的过程就是演绎证明,简称证明.

命题、定理、证明教学设计

课题 5.3.2命题、定理、证明授课人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掌握命题、定理的概念,并能分清命 题的题设和结论,判定真命题和假命题; 能根据已知条件对简单问题进行证明.数学思考 通过讨论、探究、交流等形式,使学 生在辩论中获得知识体验. 问题解决 用类比的方法,经历自主学习、合作 探究,领悟命题的有关概念. 情感态度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怀疑、大 胆探究的品质,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从活动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续表) 教学 重点 掌握命题、定理的概念,并能分清命题的组成. 教学 难点 分清命题的组成,并能把一个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授课 类型 新授课课时教具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 以下6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你能对它们进行分类 吗?如果你能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1)熊猫没有翅膀;(2)对顶角相等;(3)如果两条直线 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你喜欢数学吗?(5)作线段AB=CD;(6)清新的空 气;(7)不许讲话. 指出像这样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既复习了已学 知识,又让学生认识 了命题的多种表现 形式. 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1】命题的概念 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 ①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正数都大于0; ③如果∠1+∠2=180°,那么∠1与∠2互补; ④太阳不是行星; ⑤对顶角相等吗? ⑥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通过各类型 的语句探究命题的 概念.

分析:①②③是命题,它们都对事情作出了肯定回 答;④是命题,它对事情作出了否定回答;⑤不是 命题,只表示疑问,并未作出判断;⑥不是命题, 只是描述了一个作图的过程,设有做出判断. 解:①②③④是命题,⑤⑥不是命题. 师生共同总结判断命题的依据:对事件做出了肯定 或否定的判断的句子为命题,否则不是命题. 【探究2】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其中“题设”是已 知事项,即命题中的已知条件;“结论”是由已知 事项推出的事项,即结论是在已知条件的前提下可 得到的结果.命题的表述形式有标准形式:“如 果……那么……”,另外还有“若……则……”等, 一般地,“如果……”和“若……”是题设部分,“那 么……”和“则……”是结论部分.一些命题前面 的“附加部分”属题设.要准确找出一个命题的题 设和结论,特别是一些没有关联词语、题设和结论 不明显的命题. (续表) 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例2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是命题的 指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判断此命题是否是 真命题. (1)画射线AC; (2)同位角相等吗?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 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4)任意两个直角都相等; (5)如果两条直线相交,那么它们只有一个交点; (6)若|x|=|y|,则x=y. 解:(1)(2)不是命题; (3)题设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 角互补,结论是这两条直线平行,是真命题; (4)题设是两个角是直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 2.师生通过例 题共同探究命题的 题设和结论的确定 方法. 3.引导学生区分命 题与定理的关系,且 体会数学命题证明 的必要性.

最新初中数学命题与证明的易错题汇编含答案

最新初中数学命题与证明的易错题汇编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 A .对顶角相等 B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C .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写出各个命题的逆命题,然后判断是否成立即可. 【详解】 解:A 、逆命题为相等的角为对顶角,不成立; B 、逆命题为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全等,不成立; C 、逆命题为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不成立; D 、逆命题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成立,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的写出各个命题的逆命题,难度不大. 2.下列命题中:①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③若ABC V 与'''A B C V 成轴对称,则ABC V 一定与'''A B C V 全等;④有一个角是60度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⑤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详解】 解:①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正确; 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不正确: ③若ABC V 与'''A B C V 成轴对称,则ABC V 一定与'''A B C V 全等;正确; ④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不正确; ⑤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不正确. 正确命题为:2①③,个;

13.2 命题与证明

13.2 命题与证明 专题一三角形中的计算与证明题 1.已知△ABC的高为AD,∠BAD=70o,∠CAD=20o,求∠BAC的度数。 2.如图,已知AB∥DE,试求证:∠A+∠ACD+∠D=3600(你有几种证法?) 3.在研究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证明方法时,小明和小虎分别给出了下列证法. 小明:在△ABC中,延长BC到D, ∴∠ACD=∠A+∠B(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又∵∠ACD+∠ACB=180°(平角定义), ∴∠A+∠B+∠ACB=180°(等式的性质). 小虎:在△ABC中,作CD⊥AB(如图9), ∵CD⊥AB(已知), ∴∠ADC=∠BDC=90°(直角定义). ∴∠A+∠ACD=90°,∠B+∠BCD=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A+∠ACD+∠B+∠BCD=180°(等式的性质). ∴∠A+∠B+∠ACB=180°. 请你判断上述两名同学的证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写出一种你认为较简单的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方法,与同伴交流. 专题二证明中的探究题 4.(1)如图①∠1+∠2与∠B+∠C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把图①△ABC沿DE折叠,得到图②,填空:∠1+∠2_______∠B+∠C(填“>”“<”“=”),当∠A=40°时,∠B+∠C+∠1+∠2=______. (3)如图③,是由图①的△ABC沿DE折叠得到的,如果∠A=30°,则x+y=360°-(∠B+∠C+∠1+∠2)=360°-= ,猜想∠BDA+∠CEA与∠A的关系为 A B C D

. 5.如图,已知AB CD ∥,探究123 ∠,∠,∠之间的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 【知识要点】 1.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命题都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都可以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任何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2.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可利用平行线的有关知识证明.三角形三个外角的和等于360°,每个外角等于和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因此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一个内角. 【温馨提示】 1.命题有逆命题,但定理不一定有逆定理. 2.要说明一个命题不成立,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反例满足命题的题设,但不满足结论.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不能说成“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一个内角”. 4.在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时,每步都要有根据,根据可以是公理、定义、已知条件或已经证明的定理等. 【方法技巧】 1.要会判断一个语句是否为命题,需注意两点:(1)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语句,通常是陈述句(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2)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两者缺一不可. 2.在证明或计算三角形的角度大小关系时,要注意“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这一隐含条件,合理地构造方程或方程组,以便正确求解. 3.要证明角的不等关系时,经常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来证明,在证明时,如果直接证明有难度,可连接两点,或延长某边,构造三角形,使求证的大角(或它的一部分)处于某个三角形 y° x° A D C B E 1 2 A D C B E 1 2 A D C B E 图①图②图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