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高压氧治疗

合集下载

高压氧治疗方法、适应证及护理方法

高压氧治疗方法、适应证及护理方法

高压氧治疗方法、适应证、禁忌证及护理要点方法高压氧治疗是指在高压氧舱内,给予1个大气压以上的100%纯氧,通过人体血液循环以携带更多的氧到病损组织和器官,用以促进病损组织的修复和功能恢复,以治疗缺氧性疾病和相关疾患。

高压氧医学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作为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治疗范围已遍及临床各个学科,涉及百余种疾病。

高压氧治疗方法1.加压。

将压缩气体加入高压氧舱内,使舱内压力逐渐升高,由常压上升到所需的治疗压力过程需20分钟。

2.稳压。

当压力上升到所需治疗压力后,使压力不变,这段时间是高压氧治疗时间,患者戴呼吸面罩吸入纯氧,时间为80分钟。

3.减压。

吸氧治疗结束后,开始从高压降至常压,此过程需30分钟。

一般以10~12次为一个疗程,治疗的疗程次数,根据疾病而定。

高压氧治疗适应证1.氧化碳及其他有毒气体中毒。

2.气性坏疽及其他厌氧菌或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

3.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

4.颅内良性肿瘤术后并发症。

5.窒息:烟熏、溺水、电击、麻醉意外等。

6.心肺复苏后脑功能恢复。

7.急性脑水肿、肺水肿。

高压氧治疗禁忌证1.外伤合并气胸未处理者、纵隔气胸。

2.未经处理的多发性肋骨骨折,胸壁开放性创伤。

3.颅脑手术后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及肺部感染者。

4.癫痫患者。

5.高热患者。

6.活动性出血及出血性疾病。

高压氧治疗护理要点(一)防止氧中毒。

机体吸入高分压氧或高浓度氧,或吸氧超过一定时限时,氧对机体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眩晕、烦躁不安、面部肌肉出现阵挛等临床表现,此时应立即停止吸氧,预防措施是严格掌握高压氧使用的压力和时限,采取间断给氧法。

(二)管路护理。

进舱前仔细检查患者的各个管路,清理引流袋内的引流液,牢固固定管路,防止脱落或滑入体内,升压时夹闭所有的引流管,减压时打开引流管。

(三)静脉输液护理1.升压时输液瓶内压力低于瓶外,液体滴速减慢、停止、血液反流至输液管内,此时应将输液瓶抬高或向瓶内注气加压,减压时瓶内压力高于瓶外,瓶内液体会从排气管溢出和滴速加快,此时应关闭排气管,调慢滴速。

高压氧治疗适应症与禁忌症

高压氧治疗适应症与禁忌症
--占脑科医院高压氧治疗的大部分病人
高压氧Ⅱ类适应症
2.心脏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肌梗塞 心源性休 克
3.血管系统 慢性外周血管功能不全 无菌性股 骨头坏死 肝动脉血栓
4.创面 直肠阴道漏 外科创面开裂 蜘蛛咬伤 冻伤 复发性口腔溃疡 化学皮肤损害 常规整形 术后移植术后
高压氧Ⅱ类适应症
高压氧特色治疗
高压氧疗法是近年来被医学界获得重新认识的 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发展很快。凡是属于各 种急慢性缺血缺氧性疾病,都可列为高压氧的 治疗范围,对某些临床疾病有独特的疗效。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高压氧科紧追国际高压氧 医学发展前沿,按照国家新标准配置,建设和 技术性能在我国高压氧医学界处于前沿水平。
高压氧相对不安全-需评估
1.胸部外科手术围手术期 2.呼吸道传染性病毒感染 3.中耳手术围手术期 4.未控制的癫痫 5.高热 6.先天性球形红细胞症 7.幽闭恐惧症 8.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 9.妊娠3个月内
பைடு நூலகம்
高压氧相对不安全-需评估
10.未控制的高血压 11.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稳定 12.青光眼(闭角型) 13.肺大泡 14.心动过缓 15.未处理的活动性出血 16.结核空洞 17.严重肺气肿 18.新生儿支气管发育不良
蓝十字脑科医院高压氧治疗现状
高压氧病人来源于病房和门诊。 全部以脑血管疾病为主,涵盖了Ⅱ类适应症的神经系统的大
部分疾病。其中包括--
理化因子及中毒所致神经系统损害(CO、苯巴比妥、安定、有 机磷、酒精等中毒)、
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周围神经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颅内肿瘤术后、痴呆(血管性)、癫痫(脑外伤性)、 椎体外 系疾病(帕金森病、脑梗塞后帕金森综合征)、脱髓鞘疾病 (多发性硬化)、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
加强对HC的预防尤为重要。
血块,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五.膀胱粘膜活检。
01
添加标题
根据血尿程度分度法[1]:
02
添加标题
I度:镜下血尿;
03
添加标题
II度:肉眼血尿;
04
添加标题
III度:肉眼血尿伴小血凝 块;
05
06
添加标题
IV度:肉眼血尿伴血凝块 阻塞尿道,需行血块清除。
添加标题
处理:明显出血点电灼止血。 术后留置三腔尿管持续膀胱冲 洗。术后第3天膀胱冲洗液由 淡红色转为清亮。后未复发。
1. 2.
JC
3.
BK [1]
T HC
毒除异免
活及常疫
化移及因
复植供素
制物者。
增 加 导 致 。
宿 主 病 导 致 病
淋 巴 细 胞 的 去
由 于 免 疫 细 胞
毒病
或病毒
巨毒感
细,染
胞腺(
病病
毒 )
毒 ,
多 瘤
疱病
。疹毒
病,
移 植 物 抗 宿 主 病 。
与迟
多发
种型

素 相 关 :
发 生 在
后 ,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对病毒感染引起的HC,可给予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 进行预防。
刘代红等[1]研究对20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用 水化、碱化和乙磺酸钠等措施,未发生一例早期HC。 57例迟发HC,31例接受抗病毒治疗达到完全缓解, 27例有病毒学证据,4例未发现任何病原学证据,占 54.39%。26例患者未明确病因,给予短期激素冲击 治疗,14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4例 无效患者死亡时HC仍未能缓解。

出血性膀胱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出血性膀胱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出血性膀胱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出血性膀胱炎是指尿液中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对膀胱的急性或慢性损伤,导致膀胱广泛的炎症性出血。

该病是一种多原因并发症,在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很常见。

主要是由于抗肿瘤药物的毒性或过敏反应,以及盆腔高剂量辐射引起的放射性损伤。

此外,它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腺病毒、流感病毒感染等。

出血性膀胱炎的病因复杂,主要与预处理药物、移植后病毒感染有关GVHD发生等密切相关。

一、药物1.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自从1995年Coggins报道第一例Cy引起无菌性出血性膀胱炎以来,Cy与出血性膀胱炎的相关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临床发现,小剂量长期或短期大剂量应用Cy 均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

细胞移植造血预处理方案多应用Cy,故此Cy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出血性膀胱炎的主要发病因素。

Cy磷酰氨氮芥末在体外无活性,通过肝脏代谢进入人体形成强烈的烷化作用,同时产生丙烯醛副代谢物(crodein)。

丙烯醛与膀胱粘膜上皮结合会造成粘膜损伤。

给药后4h膀胱上皮细胞的组织变化可以持续到36h。

膀胱镜检查显示粘膜充血和水肿,然后形成粘膜出血、上皮坏死和溃疡。

如果溃疡面积较大,可引起大量膀胱出血。

2.马利兰(Myleran,Busulfan,Bu):长期使用马利兰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

马利兰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或马利兰用于移植前预处理,其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病率很高。

使用马利兰加Cy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病率高于马利兰人。

二、病毒感染停用Cy48~72h患者丙烯醛已基本清除后期发生的迟发性血尿,不能使用CY解释副作用,应考虑Cy其他诱发因素。

一般认为,移植后病毒感染是晚出血性膀胱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Anskar据报道,尿液出血性膀胱炎患者BK病毒数量是无出血性膀胱炎患者的105倍BK病毒类似于正常人。

持续尿液BK50名阳性病毒患者%尿液发展为出血性膀胱炎BK阴性病毒患者无出血性膀胱炎。

腺病毒与出血性膀胱炎有关Ⅱ型(AdV)、巨细胞病毒(CMV)、A流感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HSV)等等。

介入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介入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介入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杜国顺;王春芳;胡清;余兆雄
【期刊名称】《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6(11)5
【摘要】目的评价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术联合高压氧治疗严重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Se1dinger法对7例严重出血的放射性膀胱炎患者进行了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术.术后一周内开始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连续6 d为1疗程,共4-6疗程.结果术后1-3 d内血尿基本消失,随访6-40个月,无肉眼血尿复发.结论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是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有效治疗方法,并可预防其复发.
【总页数】1页(P295-295)
【作者】杜国顺;王春芳;胡清;余兆雄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湖北,荆门,448000;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湖北,荆门,448000;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湖北,荆门,448000;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湖北,荆门,44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4.3
【相关文献】
1.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高压氧治疗 [J], 郝刚跃;许纯孝
2.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崔志刚;何平;马惠珍;刘刚;刘淳;岳明
3.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凝术联合甲醛溶液灌注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J], 李前进;马惠斌;郑双峰;王文光;马涛
4.联合高压氧治疗放射性膀胱炎合并出血22例观察及护理 [J], 杨红伟;宁剑伟
5.高压氧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11例 [J], 祖雄兵;肖平田;齐琳;齐范;申鹏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压氧治疗适应证

高压氧治疗适应证

高压氧治疗适应证、禁忌证(根据“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再次修订推荐的适应证、急症适应症、非急症适应症、禁忌症及卫计委《高压氧临床应用技术规范》2013年最新版整理)1、1、急症适应证(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其他有害气体中毒。

(2)气体坏疽、破伤风及其他厌氧菌感染。

(3)减压病。

(4)各种原因引起心肺复苏后急性脑功能障碍。

(5)气体栓塞症。

(6)休克的辅助治疗。

(7)脑水肿。

(8)肺水肿(除心源性肺水肿)。

(9)挤压综合征。

(10)断肢(指、趾)再植及皮肤移植术后血运障碍。

(11)药物及化学中毒。

(12)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

2、非急症适应证(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突发性耳聋。

(3)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症、脑血栓、脑梗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4)颅脑损伤(脑挫裂伤、血肿清除术后、脑震荡、脑干损伤)。

(5)脑出血恢复期支气管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

(6)骨折及愈合不良。

(7)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

(8)植物状态。

(9)高原适应不全症。

(10)周围神经损伤。

(11)颅内良性肿瘤术后。

(12)牙周病(炎)。

(13)病毒性脑炎。

(14)面神经炎(贝尔麻痹)。

(15)骨髓炎;癫痫(非原发性)。

(16)无菌性骨坏死。

(17)脑瘫。

(18)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19)糖尿病及糖尿病足。

(20)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21)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期前收缩、心动过速)。

(22)心肌炎。

(23)周围血管疾病(脉管炎、雷诺病、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24)眩晕综合征(梅尼埃病等)。

(25)慢性皮肤溃疡(动脉供血障碍、静脉血栓、褥疮)。

(26)脊髓损伤。

(27)消化性溃疡。

(28)溃疡性结肠炎。

(29)传染性肝炎(使用传染病专用舱)。

(30)烧(烫)伤。

(31)冻伤。

(32)植皮术后。

(33)整形术后。

(34)运动性损伤。

(35)放射性损伤(骨坏死、软组织损伤、膀胱炎、直肠炎)。

(36)恶性肿瘤(与放疗和化疗并用)。

高压氧舱内不同压力治疗出血放射性膀胱炎的效果观察

高压氧舱内不同压力治疗出血放射性膀胱炎的效果观察

高压氧舱内不同压力治疗出血放射性膀胱炎的效果观察目的探讨高压氧舱内不同压力治疗出血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45例药物治疗无效的出血放射性膀胱炎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实行高压氧舱内不同压力供氧治疗,观察组采取0.16 MPa,吸纯氧70 min,对照组采取0.1 MPa,吸纯氧60 min,1次/d,持续20~30次。

观察尿液中的红细胞计数,发生尿管堵塞及膀胱痉挛的情况,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

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尿管堵塞率、膀胱痉挛率、尿红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高压氧治疗出血放射性膀胱炎,采用0.16 MPa比0.1 MPa能有效达到止血效果,降低膀胱痉挛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ifferent pressures in hyperbaric oxygen chamber in treatment of hemorrhagic radiation cystitis.Methods Forty-five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radiation cystitis who were ineffective after drug therapy were selected,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23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22 cases),treated at different pressures in hyperbaric oxygen chamber.In the observation group,0.16 MPa was selected and oxygen inhalation was lasted for 70 minutes,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0.1 MPa was selected and oxygen inhalation was maintained for 60 minutes.The therapy was performed once a day,for 20-30 times.The red blood cell count in urine,occurrence of ureter blockage,cystospasm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observed.Results Three days after treatment,the catheter blockage rate,bladder spasms rate,urinary red blood cell cou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was 95.7%,the control groups was 77.3%,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1).Conclusion Hyperbaric oxygen set adjusted to 0.16 MPa can obtain an effective hemostatic effect,decrease the occurrence of cystospasm,and improve the cure rate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to 0.1 MPa.[Key words] Hemorrhagic radiation cystitis;Hyperbaric oxygen;Different pressure;Hemostasis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放射性膀胱炎是盆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高压氧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高压氧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高压氧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高压氧治疗是一种经过科学验证的医疗技术,它通过提供纯氧并将氧气压力增加到正常大气压以上,以改善人体各个器官的氧供,促进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

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但也存在一些适应症和禁忌症需要注意。

一、高压氧治疗的适应症1. 碳 mon气中毒:碳 mon 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当人暴露在高浓度的碳 mon 气环境中,会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碳 mon 气结合,形成一种无法携带氧气的化合物,导致中毒。

高压氧治疗可以将碳 mon 气从血液中解离,增加氧气的供应,促进中毒患者的恢复。

2. 气性坏疽和气栓病:气性坏疽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软组织的气体积聚而引起的疾病,而气栓病则是小血管内气体栓塞引起的疾病。

高压氧治疗可以通过增加组织和血液中的氧分压,减少细菌的生存环境,从而促进坏死组织的清除和伤口的愈合,同时也可以通过促进气栓的重新吸收来改善气栓病。

3. 创伤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当组织发生缺血损伤并重新灌注时,会产生一系列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

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组织中的氧分压,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4. 放射性损伤:高压氧治疗可以通过提高放射性损伤区域的氧分压,增加放射性损伤区域的血液流动,促进细胞修复和再生。

5. 慢性坏死性骨髓炎:慢性坏死性骨髓炎是一种骨骼感染性疾病,它会导致骨组织的坏死和溃烂。

高压氧治疗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骨组织的修复。

二、高压氧治疗的禁忌症1. 鼻窦炎:鼻窦炎是一种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压氧治疗中的氧气可能会加重鼻窦炎的症状,因此在鼻窦炎发作期间不适合进行高压氧治疗。

2. 支气管炎和哮喘:支气管炎和哮喘患者的气道通畅性差,高压氧治疗可能会增加呼吸道的阻力,导致呼吸困难,因此需要慎重考虑是否使用高压氧治疗。

3. 肺气肿:肺气肿患者肺组织的弹性减弱,容易导致气胸和气道闭塞。

高压氧治疗的氧气压力可能进一步损害肺组织,因此需谨慎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高压氧治疗
摘要:高压氧治疗的含义是病人置于高压氧舱内, 在压力为1 .4~ 3 .0atm 的条件下, 吸入100 %的氧, 针对组织缺氧而进行的治疗。

高压氧治疗放射损伤的价值在
于高氧介导的神经血管再生、健康肉芽组织的生长、血管收缩控制出血以及免疫
功能和伤口愈合能力的提高。

自从1985 年高压氧应用于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
治疗以来, 其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

关键词: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高压氧治疗;
放射性膀胱炎是前列腺癌、宫颈癌等盆腔肿瘤放射治疗后主要并发症之一。

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时间多在放疗后2~6年。

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顽
固性肉眼血尿,严重时出现急性膀胱大出血,如处理不及时危及生命。

目前治疗
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方法较多,但尚无统一治疗标准。

[中图分类号]R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ZM
1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本组40例,男33例,其中前列腺癌25例,直肠癌8例,
女7例,均为宫颈癌,年龄43~86岁,平均(71±10.4)岁。

放疗结
束到出现血尿时间2月~15年,平均(2.1±0.5)年。

所有患者均表现
为不同程度肉眼血尿,部分伴有排尿困难、尿路刺激症状。

轻到重度贫血貌,血
红蛋白42.0~84.0g/L。

患者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出凝血时间基本正常,双肾轻度积水6例,血小板计数介于60×109/L~100×109/L
4例,余均正常。

根据血尿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轻度3例:血尿颜
色淡红色,无血块。

中度28例:血尿鲜红色,可伴有小血块;重度9例:血尿
暗红色,伴血块或膀胱大出血、血块填塞。

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容量缩小,膀胱壁
僵硬,膀胱黏膜广泛充血、水肿,黏膜血管扩张、迂曲,局部怒张血管呈团块状,弥漫性及散在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溃疡坏死面,以三角区和两侧壁多见,前壁少见。

2.治疗方法。

轻度采用保守和高压氧治疗,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静脉注射巴曲亭止血物,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合并感染给予抗炎治疗。


压氧条件:压力0.25MPa,每次60min,每天1次,连续6d为1疗程,进行4~8个疗程。

中度和保守治疗无效轻度患者常规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行膀胱持续生理盐水冲洗,根据血尿颜色深浅调整冲洗液的速度,有血块堵塞及
时用注射器反复冲洗至血块冲出。

如血尿颜色无变浅,行经尿道电凝止血治疗,
采用双极等离子体,电凝功率80W,操作结束后继续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行
膀胱持续冲洗。

对血尿颜色无明显好转或反复加重者可再次电凝止血或介入治疗。

膀胱大出血、膀胱填塞的重度患者首先在膀胱镜下用Ellik冲洗器清除膀胱
内血凝块,血块清除干净后置入双极等离子体电凝明显出血点,然后行选择性双
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术,按Seldinger法。

中、重度血尿基本控制后进
一步行高压氧和膀胱灌注无菌透明质酸钠巩固治疗。

膀胱灌注方法:经导尿管膀
胱内缓慢注入40mg无菌透明质酸钠,拔出尿管或夹闭尿管,保留40min
后排出,每周1次,4次为1疗程,1~2疗程。

2结果
3例轻度患者经保守和高压氧治疗肉眼血尿消失,其中1例1年后复发,行
膀胱冲洗和电凝止血后治愈。

行膀胱冲洗38例,9例自行排尿后尿液清亮。


凝止血29例,10例电凝1次,肉眼血尿消失,2次以上电凝19例,其中9
例肉眼血尿逐渐消失。

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术10例,1~3d后尿液
颜色变清亮,4例尿液再次转红,行电凝止血,血尿颜色变浅。

膀胱灌注8例,
随访3~8月,无复发。

3讨论
盆腔肿瘤放射治疗后膀胱壁接受了超过耐受剂量10%的放射线照射即可发
生放射性膀胱炎。

其病理改变主要是膀胱壁不同程度纤维化,膀胱黏膜溃烂、出血,黏膜下血管扩张、充血,微动脉瘤形成等。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不
同程度膀胱出血,可急性发作,亦可亚急性、慢性发病,病变严重时出现顽固性
难以控制的动脉性出血,治疗相当困难。

目前,放射性膀胱炎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

常用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膀胱灌注、电凝止血和介入治疗等,大多数学者采用2种联合的治疗方法。

我们根据肉眼血尿的严重程度将放射性膀
胱炎分为轻、中、重度,对不同程度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手段,取得了满意疗效。

轻度采用保守加高压氧治疗。

此类患者由于大多由于便秘、腹部压力突然增高或
合并泌尿系感染等诱因引起,膀胱黏膜病变轻,出血点多为1处,出血量少,经
止血药物和营养治疗配合高压氧巩固治疗多可治愈。

中度行膀胱持续冲洗加经尿
道电凝止血治疗。

中度出血膀胱出血点多为2个以上,膀胱黏膜多伴有溃疡,出
血量大,男性患者多合并尿路梗阻,极易形成血块,进一步引起血凝块堆积在膀
胱内,造成排尿困难,加重膀胱出血。

所以此类患者常规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
行膀胱持续冲洗,目的是防止膀胱内血凝块形成,保持尿路通畅,为膀胱内创面
愈合赢得时间。

膀胱冲洗时一定要注意冲洗液的速度和温度,尽量避免膀胱痉挛
发生。

膀胱痉挛会进一步加重膀胱出血,使愈合的创面再次破裂、出血,迁延不愈。

尿液颜色变清亮应逐渐减慢冲洗速度直至停止冲洗,及时拔出导尿管。

如膀
胱冲洗效果不理想,说明膀胱内有活动性小动脉出血,应及时行电凝止血处理。

电凝止血治疗可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推荐采用双极等离子体系统。

此系
统电凝时热穿透深度较浅,创面凝固层厚度达0.5~1mm,术后创面凝固坏
死脱落的程度减少,止血效果好,可反复操作,安全可靠。

本组1例最多行4次
电凝止血治疗。

有学者报道用选择性绿激光治疗放射性膀胱炎出血,有条件者亦
可尝试使用。

重度行经尿道电凝止血配合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术。

重度
膀胱大出血、血块填塞患者常规行膀胱镜下血块清除,视野清晰后电凝明显出血点,电凝时控制电凝深度达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如反复电凝无效,可尝试表浅切
除出血坏死创面。

电凝止血后及时采用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对膀胱内大血管出血
起到立竿见影作用。

经上述处理,大多数患者多可良好控制出血。

中、重度二期
治疗采用膀胱灌注加高压氧巩固治疗。

中、重度经上述治疗血尿颜色变浅或清亮
后可继续行膀胱灌注无菌透明质酸钠和高压氧治疗,进一步提高治愈率,减少复
发率。

无菌透明质酸钠液是以透明质酸钠为主要成分的缓冲液体系,膀胱灌注后
可以有效地形成葡糖胺聚糖(GAG)层的临时替代,隔绝尿液中有害物质的刺激,促进创面愈合。

膀胱灌注无菌透明质酸钠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间质性膀胱炎预
防和治疗,目前也逐渐开始用于放射性膀胱炎的巩固治疗,其疗效有待进一步远
期随访观察。

顽固性难治性膀胱出血治疗:经上述方法处理后仍反复、频繁出现
膀胱出血者,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可考虑以下开放性手术治疗方案。

①膀胱全切加永久尿流改道。

②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加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

③双肾造瘘术
加膀胱切开止血绷带填塞术等。

总之,联合高压氧是治疗放射性膀胱炎合并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合理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是提高疗效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马滕骧, 孙光, 白铁男, 等.现代泌尿外科学[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369.
[2] 赵振理, 孙光, 王靖宇, 等.放射性膀胱炎出血患者44 例治疗体会[J] .中国结合临床, 2018, 21(6):536 -538.
[3]陈辑, 丁克家.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7, 20(2):121 -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