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概况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评价研究——以广州市天河区天河东路(黄埔大道--广园快速路)为例

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评价研究——以广州市天河区天河东路(黄埔大道--广园快速路)为例

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评价研究——以广州市天河区天河东路(黄埔大道--广园快速路)为例发布时间:2023-02-03T01:50:07.640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8月16期作者:潘凡[导读] 为建设标准化、精细化、品质化的人居环境潘凡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60摘要:为建设标准化、精细化、品质化的人居环境,本文以全要素手册为基础,研究提出城市道路要素品质评价研究的方法,包括慢行系统、机动车道、城市家具、植物绿化、建筑立面、退缩空间6个方面的评价指标。

通过模糊评价法建立多层次模型,以广州市天河区天河东路(黄埔大道- 广园快速路)为例进行分析评价,构建全要素品质评价体系,以指导下一步品质化建设。

关键词: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评价;模糊评价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城市道路品质和人居环境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重要公共空间及门户空间,对城市形象的展示以及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非常巨大。

本次研究以城市道路中的全部要素为切入点划分6个方面的评价指标,通过模糊评价法建立多层次模型,研究城市道路要素品质评价方法和提升规划。

1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城市道路要素规划研究1.1城市道路的概念与功能城市道路是指连通城市各地区人行车行交通连接。

其主要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方便人们与外部交通产生连接。

城市道路系统由主要道路和辅助道路组成。

其中主要道路指交通型道路,主要解决城市各部分之间、城市与外部交通之间的联系,辅助道路主要指生活型道路,主要解决城市内部之间的生产与生活联系。

1.2城市道路全要素的概念在《广州市城市道路全要素设计手册》中提出,结合精细化、品质化、标准化的新需求,通过择优原则对6大系统90项道路要素进行重点(25项)和一般(65项)的划分,梳理、整合现行规范和行业标准,提高重点要素的技术标准,以图表的形式对道路细部做法提出指引和控制向导 [1]。

耦合多源大数据提取城中村建筑物——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

耦合多源大数据提取城中村建筑物——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内部结构,为城中村治理、改造 态的重要数据来源。因此 ,部分学者结合多源大数 提供科学依据,大量学者对城中村开展了相关研究。 据 对 城中村进行探讨。例 如 ,:Liu等 结 合 遥 感 影
早期的城中村研究,多以土地利用类型现状图、 像 、路网与兴趣点(POI)数 据 等 ,将城中村作为城市 调查问卷为数据源,从 土 地 利 用 规 划 、空 间 结 构 、社 用地类别提取出来;Niu等[15]和 Chen等M 融合多
第8页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第 34卷
l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主要包括天河区建筑物轮廓数 据 、腾 讯 用 户 密 度 (TUD)数据及兴趣点(POI)数 据 。
本文研究区广州市天河区(图 1)的行政区域面 积为 96. 33 km2,2015 年人口为 150. 61 万人[17]。20 世 纪 8 0 年代 以 前 ,天 河 区 由 大 量 传 统 村 落 构 成 ,随 着 3 0 多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天河区逐渐成为广州
算 其 占 地 面 积 、楼 层 高 度 、建 筑 密 度 和 楼 房 间 距 信 息 ,通 过 随 机 森 林 方 法 对 上 述 特 征 进 行 训 练 以 提 取 城 中 村 。选取 广 州 市 天 河 区 作 为 研 究 区 ,将 城 中 村 识 别 结 果 与 实 地 调 研 数 据 、百 度 街 景 地 图 进 行 对 比 验 证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城 中
会 治理及改造模式等方面对城中村进行探讨[3 1 ]。 源大 数 据 ,识别出广州市天河区与越秀区建筑物功
但这些方法可能受到人为因素、时间和空间等限制, 能 ,并对城中村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虽然这些研究
导致数据获取效率较低[8]。随 着 遥 感 技 术 的 发 展 , 采 用 多 源 大 数 据 从 不 同 的 角 度 探 讨 了 城 中 村 的 提

蚌埠天河的古老传说

蚌埠天河的古老传说

蚌埠天河的古老传说(封面绘图:高雅)提起天河,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它在天上,它是王母娘娘给牛郎织女划定的界限,它只是存在于神话中的银河。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也有真实的天河存在吗?答案是:有。

天河一角“天河”是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境内的一个湖泊,距蚌埠市中心约10公里,南北长14公里,东西均宽约1.3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

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水质清澈、鱼虾肥美,是蚌埠市饮用水源之一。

俯瞰天河,形状怪异,犹如卧龙。

早在上古时代,这里原本是一片宽阔的平原,住有冯氏一脉,这里土地肥沃,百姓丰衣足食。

只因大禹治水期间发生的一个传奇故事,改变了这里的面貌,天河从天而降。

天河一角相传大禹的父亲鲧,受命前往淮河治理水患,采取了加固堤坝、补堵缺口的方式治理洪水。

因鲧赴任时偷了五帝一把叫做“息壤”的神土,这种神土遇水则长、水涨土高,用其筑坝堵漏,效果神奇。

鲧也因此触犯了天条,震怒了天庭,惹怒了五帝,于是五帝派出八爪乌龙对鲧进行惩治。

八爪乌龙,身长九丈,通体乌黑,左右各生四爪,凶猛异常,无恶不作。

据传,八爪乌龙为黑龙江中一只恶龙,每逢夏季,乌龙便飞临黄河与淮河上空,所到之处,乌云遮天蔽日,犹如天塌一般。

八爪乌龙是黄河与淮河水灾的罪魁祸首。

是年夏天,八爪乌龙飞临淮河兴风作浪,大雨倾盆而下,犹如天上被撕开一个大口子,造成淮河决堤、洪水泛滥,百姓苦不堪言,背井离乡,妻离子散。

鲧仗剑搏杀,乌龙八爪齐飞、阴狠毒辣。

鲧不敌乌龙,重伤逃走,战败后郁郁寡欢,死于羽(现在的江苏境内)。

鲧治水九年,功亏一篑,壮志未酬,心有不甘,以致于死后尸身三年不腐。

大禹临危受命,接替父亲治理淮水,立志斩杀乌龙,为民除害。

上任后,立即探访民情,开展水情摸底和调查工作,认为荊涂二山是阻遏洪水下泄的的主要屏障,只有打开这一通道,方能从根本上解决淮河水患。

夏季来临,八爪乌龙故伎重演,再次飞临淮河上空,口吐滔滔洪水,祸害两岸百姓。

禹充分总结父亲战败教训,早已做好屠龙计划,成竹在胸。

广州市天河区介绍

广州市天河区介绍

:市XX区介绍(一)天河·经济市XX区自1985年建区以来,天河人筚路蓝缕,奋发而为,将原来郊阡陌纵横的郊野,打造成南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如今,天河经济总量连续11年领跑,城市客厅形象深入人心,宜居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作为的一张城市名片,天河**商务区集中了市众多地标性建筑(如西塔、塔),是300米以上摩天建筑最密集的地方,企业数量101家,世界500强企业数量184家.境内500强企业20家.在天河CBD,税收超过亿园大厦有51幢,超过10亿园大厦的有15幢,是经济、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和重大平台.(截至2021年11月数据)(二)天河·文化天河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

在天河,我们可以从新石器时代发祥地(飞鹅岭新石器时期遗址公园)看看那里的土著人,然后穿梭到清朝末期刘氏家庙感受刘**率领黑旗军抗敌的英勇,还可以回归校园,感受时期最美丽的国立**大学。

除此之外,还有毛视察棠下纪念馆、视察岑村纪念旧址、市十九路军将士陵园、邓世昌衣冠冢、潘文治将军故居、乞巧文化博物馆等。

历史沿袭下来的习俗,几经演变,成为天河独有的文化。

,车陂涌赛龙舟,唱山歌;七夕节,珠村看乞巧节……传统文化在一代代天河人的手中传承。

美丽的“城市客厅”花城广场、海心沙、广省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市第二少年宫等像珍珠般串起了最具影响力的文旅地带。

在新潮流中,新一代的文化也在天河蝶变中产生。

“国际灯光节”“国际购物节”“国际户外艺术节”“国际创新节"……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天河新文化立足国际视野,力邀海内外的观众齐聚天河,展示天河新风采。

在经济与商业腾飞的同时,XX区文化教育事业也欣欣向荣.近年来,天河坚持“以人为本、深化、科学管理、优质,深入推进教育“十大工程”,教育事业取得长足。

众多985、211著名高等院校坐落于天河,每年输出大量优秀人才;天河基础教育与义务教育迅速,拥有超百所中小学.行走天河,不经意间会遇到安静矗立的图书馆,热闹的购书中心,还有特色鲜明的书店。

地摊经济的社会效益及规范化基于广州天河区的调研分析

地摊经济的社会效益及规范化基于广州天河区的调研分析
1、繁荣活跃:天河区的地摊经济发展活跃,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商品 和服务。许多地摊经营者反映,他们的生意在近年来有了显著增长。
2、管理有序:天河区政府对地摊经济进行了有效的规范化管理。设立了专 门的摆摊区域,并规定了摆摊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确保了地摊经济的有序发展。
3、文化特色鲜明:天河区的地摊经济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来自不同地区 的摊贩带来了多样化的商品和文化,使得天河区的地摊经济独具魅力。
3、向公平与效率并重转变。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我们可能更注重效率而 忽视了公平。在新时代,经济法应当注重公平与效率的平衡,通过合理的制度设 计,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四、结论
总的来说,我国经济法的观念更新与当代转向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需要 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更新经济法 的观念和方向,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 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内容
引言
地摊经济作为一种灵活的经济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外广受。它不仅为城市带 来了丰富的商业气息,还为许多就业困难的人群提供了创业机会。然而,地摊经 济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次演示以广州天河区为 例,深入探讨地摊经济的社会效益及规范化问题,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经济法观念的更新
1、面向全社会的法律观念。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经济法 已经逐渐被理解为面向全社会的法律制度,强调对全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在新 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理解和把握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属性, 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张的背景下,可持续发 展观念日益重要。经济法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法律,应当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 其中,以此指导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广州市天河区知识点

广州市天河区知识点

广州市天河区知识点
广州市天河区是广州市的一个重要区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教育资源。

以下是一些关于天河区的主要知识点:
地理位置:天河区位于广州市的东部,东邻黄埔区,南接海珠区,西连越秀区,北毗白云区。

行政划分:天河区下辖21个街道,行政区域总面积为137.38平方公里。

经济发展:天河区是广州市的新城市中心区,位于城市新中轴线上,承西启东,接北转南,是广州市东进轴与南拓轴交汇点。

区内交通资源聚集,拥有地铁、快速公交系统(BRT)、火车站等多层次城市交通体系。

天河区地区生产总值(GDP)6215.72亿元,比上年增长2.4%。

文化设施:天河区内有众多重要文化设施、博物馆等。

教育资源:天河区拥有众多高等学府,学校都位于石牌至五山一带。

体育设施:天河区是多个重要体育赛事的举办地,包括第六届全运会、第九届全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主赛场及开、闭幕式。

此外,天河区还是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的主场所在地。

总的来说,广州市天河区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元文化的区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教育资源,是广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河区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天河区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天河区位于广州市老城区东部,东到玉树尖峰岭、吉山狮山、前进深涌一带,与黄埔区相连;南到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从广州大道、杨箕、先烈东路、永福路,沿广深铁路方向达登峰,与越秀区相接;北到筲箕窝,与白云区和萝岗区相接。

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5′55″~113°26′30″,北纬23°6′0″~23°14′45″。

本项目位于天河区石碑东路191、227号首层,地理坐标为北纬23.128°,东经113.343°,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一。

2. 气象气候本区气候特征与广州市相同,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湿润;年平均气温21.8℃,1月最低气温0℃,8月最高气温38.7℃;年降水量为1657mm,5~8月为雨季,占全年雨量61.25%,11月~翌年2•月雨量较少,占全年10.32%,历年最大雨量为2865mm(1920年),最小雨量为1113mm(1916年),年蒸发量1276mm,年日照1862小时,年太阳总辐射为439.02KJ/cm2;年均气压11900Pa;相对湿度77%;广州市全年风向以北风为多,风频为17%,次为东南风、东风,风频为13.9%,平均风速1.9m/s,•静风频率为33%,夏秋间易受台风侵扰,风速达28m/s,绝对最大风速可达33.7m/s。

3. 地形地貌天河区按地势分为三个区域:北部是以火成岩为主构成的低山丘陵区,海拔一般在222~400米;中部是以变质岩为主构成的台地,海拔一般为30~50米;南部是由沉积岩构成的冲积平原区,海拔大多只有 1.5~2米。

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形成低山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三级地台。

其中,丘陵约占十分之二,台地也约占十分之二,平原约占十分之六。

北部低山主要有筲箕窝(220米)、杓麻山(388米)、大和嶂(391米)、石狮顶(304米)、洞旗峰(312米)、火炉山(322米),在低处形成筲箕窝、龙洞和华南植物园等宽谷和盆地。

2019 年 广州市天河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 部门 预算

2019 年 广州市天河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 部门 预算

2019年广州市天河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部门预算目录第一部分广州市天河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概况一、主要职责二、部门预算构成第二部分 2019 年部门预算表一、收支总体情况表二、收入总体情况表三、支出总体情况表四、财政拨款收支总体情况表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表(按功能分类科目)六、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表(按经济分类款级科目)七、财政拨款安排的行政经费及“三公”经费预算表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九、部门预算基本支出预算表十、部门预算项目支出预算表十一、政府采购预算表第三部分 2019 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第四部分名词解释第一部分广州市天河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概况一、主要职责广州市天河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主要职责有:(一)负责监测天河中央商务区的区域经济运行情况,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二)负责组织开展天河中央商务区的招商引资、宣传推介和整体营销工作。

(三)负责综合指导和服务天河中央商务区内企业,协调解决企业进驻、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四)受区政府委托后,负责天河中央商务区内属区级规定权限内的社会资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外资项目的审核工作。

(五)受区政府委托后,负责天河中央商务区内属市级和市以上审批需区级推荐的项目及资金的审核推荐工作。

(六)参与制定、完善天河中央商务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专项规划;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土地开发建设工作。

(七)组织协调属地街道办事处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中央商务区范围内的城市环境综合管理工作以及社区管理服务工作。

(八)承办区委、区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据区委、区政府确定各部门的主要职责。

二、部门预算构成本部门无下属单位,部门预算为委本级预算。

第二部分2019 年部门预算表注:财政拨款收支情况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支情况。

表2表2表2注:无注:无注:表中功能分类科目,根据各部门实际预算编制情况编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情特点发稿人:发布时间:2014-01-07一、区位特点天河区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城区环境,是广州市新城市中心区,位于广州市新中轴线上,承西启东,接北转南,是广州市东进轴与南拓轴交汇点。

辖内各种交通资源高度聚集,拥有地铁、快速公交系统(BRT)等多层次城市交通体系,承担广九线的广州火车东站也坐落在此,交通十分便利。

广州市标志性建筑中信广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西塔)和广州大剧院、广东博物馆等重要文化设施均在区内。

石牌-五山一带,集中着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智力资源丰富。

全国六运会、九运会和2010年亚运会主赛场及开、闭幕式举办点都在此。

二、经济发展速度快2012年,天河区GDP(地区生产总值)2394.81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1.1%;税收收入456.93亿元,增长29.3%。

一般预算收入49.16亿元,增长16.2%。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067.65亿元,增长11.1%,占GDP比重86.3%。

全区拥有企业地区总部近300家,云集全市三分之二的金融机构和三分之一的律师事务所,服务业呈高端化发展态势。

是年,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指标均排在全市各区(县级市)第一位。

三、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2012年,天河区推进广州国际金融城、天河智慧城、天河中央商务区和天河路商圈四大平台建设。

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征拆工作取得突破,与石东村、车陂村、棠下村签订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协议;配合市完成金融城起步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和深化设计成果编制工作。

天河智慧城管委会获广州市批准成立,智慧城概念城市设计经市规委会审议通过;天河软件园被授予全国首批软件和信息服务类“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至2012年底,天河中央商务区共有144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并设立183家企业或机构,税收超亿元楼宇达40多栋,其中超10亿元的达13栋。

打造天河路商圈“火树银花”景观,聘请国际一流策划机构启动天河路商圈整体策划和立体步行廊道、交通组织、重点地段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

四、宜居城市建设2012年,天河区重点推进8条道路、14项水务工程的建设及前期工作。

其中,猎德涌升级改造工程被列入2012年省、市、区重点推进河涌整治工程,暨南大学片区排水改造工程作为2011年广州市内涝整治重点工程,汇水面积约239.4公顷,新建或改建管道约5公里。

推进潭村立交、地铁、河涌截污等征地拆迁工作,地铁征拆完成征地2.18亩,借地5万余平方米,拆卸房屋约2.2万平方米。

完成44宗、400多个图斑,合计面积1.86万亩地块的补办历史用地手续。

建成区绿地面积5476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94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6.1%。

打造“火龙凤”生态休闲带和珠江“左岸”景观休闲带,在火炉山森林公园建设3000米紧急防火快速救援通道和长约2500米的景观登山道,实施龙眼洞森林公园林分改造。

打造7条河涌都市生态与人文景观。

完成“美丽乡村”示范点珠村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

黄村街康城社区、五山街电子五所社区成功创建为市低碳示范社区。

全年刑事治安警情下降9.5%,盗窃警情同比下降7.1%,降幅双双排名全市第一。

五、文化教育2012年,全区公共图书馆藏书达103.34万册,比上年增加4.65万册。

全年主办、承办、协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1400场次,检查文化经营场所3152家次,核实清理违法违规经营场所近300家,查缴非法光盘165.64万张,非法图书、杂志、报刊共约5.25万册(份),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22份,全区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位居全市前列。

全年新接收8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年末全区幼儿园173所,在园幼儿数39901人,增长8.5%;年末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16032人,其中专任教师数11787人,增长7.8%;小学79所,在校生96714人;普通中学(含普中和职中)51所,在校生52651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生1029人。

是年,区属公办学校重点本科上线率居全市第一,获评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

六、民生与社保2012年,全区公共图书馆藏书达103.34万册,比上年增加4.65万册。

全年主办、承办、协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1400场次,检查文化经营场所3152家次,核实清理违法违规经营场所近300家,查缴非法光盘165.64万张,非法图书、杂志、报刊共约5.25万册(份),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22份,全区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位居全市前列。

全年新接收8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年末全区幼儿园173所,在园幼儿数39901人,增长8.5%;年末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16032人,其中专任教师数11787人,增长7.8%;小学79所,在校生96714人;普通中学(含普中和职中)51所,在校生52651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生1029人。

是年,区属公办学校重点本科上线率居全市第一,获评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

自然地理发稿人:发布时间:2014-01-07一、地理位置天河区位于广州市老城区东部,2012年区域范围:东到吉山狮山、前进深涌一带,与萝岗区、黄埔区相连;南到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到广州大道与越秀区相接;北到筲箕窝,与白云区相邻。

总面积约137.38平方公里,是快速建设中的广州市城市中心区。

天河区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

从东西方向看,天河区是广州市向东发展城市带的起点。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确定了广州市建设和用地向东南和东北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向东沿珠江扩展城市用地至黄埔,天河区正好位于这一发展带的西部起点。

从南北方向看,天河区是广州市新城市中轴线经过的中心地区。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包括城市功能轴线、城市景观轴线和城市发展轴线,上述轴线均经过天河区,这种在空间上聚集的城市轴线强化了天河的城市形象,提高了天河的新城市中心地位和经济竞争能力。

二、地质地貌天河区地势分三个区域:北部是以火成岩为主构成的低山丘陵区,海拔222~400米;中部是以变质岩为主构成的台地区,海拔30~50米;南部是由沉积岩构成的冲积平原区,海拔1.5~2米。

全区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形成低山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三级地台。

其中,丘陵28.41平方公里,占20.72%;台地21.85平方公里,占15.94%;平原(包括冲积平原、宽谷、盆地)86.84平方公里,占63.34%。

中部台地区地质较为复杂。

元岗天河客运站至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地下有花岗岩残积土层,遇水极易软化崩解。

五山地下有孤石群,硬度非常高。

瘦狗岭地下断裂带(农科院幼儿园地下16米)有急流地下水。

北部低山大体以筲箕窝水库为中心分东西两面排列,并以此为天河区与萝岗区、白云区分界。

全区最高处为大和嶂(391米),位于北部,山脊分界处南北分别为天河区渔沙坦村与白云区太和镇。

以大和嶂为基点往东与萝岗区的分界主要有杓麻山(388米)、凤凰山(373.3米)、石狮顶(304米)等海拔261~388米的11个山头,往西与白云区分界主要有洞旗峰(312米)等海拔147~312米的9个山头。

筲箕窝水库以南有火炉山(322米)。

北部中央低处形成筲箕窝、龙洞和华南植物园等水库、宽谷和盆地。

中部台地从东到西分布有吉山台地和五山台地。

五山台地中有突出的瘦狗岭(131米)。

南部冲积平原分布在广深铁路以南珠江沿岸前进、车陂、员村、石牌、猎德一带,并有7涌一湖。

7涌从东到西依次为深涌、车陂涌、棠下涌、程界涌、潭村涌、猎德涌、沙河涌。

7涌均由北向南流入珠江。

一湖是天河公园中心湖。

南临珠江,江岸线11公里。

1995年后,区内低山丘陵区的采石作业逐步停止,大部分山头开始复绿。

同时,区内河涌也开始大规模整治,砌上混凝土堤岸。

十年间,由于城区面积迅速扩大,原有的山丘成为民居,村中大量建房,致使河涌变窄,支流断流,湖泊缩小,池塘大部分被填平。

如1996年沙河涌西支涌改成为下水道;1966年修建的长湴村田坑湖,面积65亩,平均水深2.2米,1996年因广汕公路扩建征用和建设长湴新村被填平;新塘村村名由来的“新塘”,原有面积达300亩,因为年年淤塞,终于在2000年完全被填平。

2005年,天河区除东北部还有少量农田外,辖区内大部分已成城区。

三、自然资源(一)土地资源1991年起,天河区由于城市化,耕地平均以每年1000亩的速度锐减。

天河区尚有地形坡度大于25度难于利用的低山丘陵土地42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区东北部。

(二)植物资源2012年,天河区森林总面积2225.8公顷,森林覆盖率25.3%,比上年增长0.38%。

森林主要分布在北部、西北、东北、中部低山丘陵区。

全区有用材林586.7公顷、防护林305.9公顷、特种林1074.8公顷、经济林258.5公顷、竹林110.8公顷、灌木林地22.4公顷、苗圃地0.9公顷。

辖区内自然植被主要有季风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灌草丛等群落,共30多个科、50多个属、100多个种。

(三)地下水资源天河区地下水资源丰富。

其中,已开发的有珠村矿泉水、龙眼洞矿泉水、凤凰山矿泉水,但产量不大。

珠村开发的“珠碧泉”矿泉水,龙洞广州天河天然矿泉水厂开发的洞旗峰矿泉水。

1997年起,柯木塱长寿村地下纯净水得到大量开发。

1996年11月,发现从龙眼洞到太和帽峰山一带约200平方公里的地下有大量水源,水质为偏硅型,低钠、低矿化度,口感好,日开采量可达9099立方米。

此外,从天河北路到瘦狗岭一带地下有温泉水源,水温达36℃,有丰富的偏硅酸、氟、铁等微量元素,有一定的医疗作用。

尚未开发的还有位于沙河禺东西路军体院一带的矿泉水源。

此外,新塘、吉山、龙洞、渔沙坦一带丘陵台地有百年井泉。

此外,新塘、吉山、龙洞、渔沙坦一带丘陵台地还有一些百年井泉。

(四)矿物资源铋、钨。

分布于龙眼洞南社水冲岭、白虎窿一带,深窿、大窝、崩岗等处也有。

1956年国家在此开办金属矿物场,开采矿石两年后停办。

铝。

分布于马坑园村东侧,表土层一米以下的土壤是一种黑白混合泥。

因其含铝量高达23%~28%,被称为铝质泥。

储量不详。

20世纪60年代开采,加工成泥粉,出售给车陂水厂和郊区铝厂,数量已超过15000吨。

水厂用于深沉水中的杂质;铝厂则用于制取硫酸铝。

20世纪80年代停采。

河沙。

1991年前,尚有沙河涌等河涌上游的河沙可采用为建筑材料。

后来由于环境污染,河水变浊,可利用的河沙逐渐减少。

2000年起,已无河沙可采。

岩石。

岩石资源以花岗石为主,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岑村火炉山和龙眼洞的洞旗峰一带。

早在建国初的1951年,火炉山就有东升石矿场开始采石。

至1991年,火炉山下有市东升石矿场、凌塘、新塘等石材场,洞旗峰下主要有市派安石矿场和龙眼洞石场,还有元岗、长湴等石材场,大小石场共44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