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3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打印稿

3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打印稿

发展心理学第一节:发展心理学概述(教程第181页)要点:发展心理学的定义(识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心理发展的性质: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普遍性和差异性;增长和衰退辩证统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年龄特征,心理机能特征;内在机制,基本原理。

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的发展普莱尔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是第一本较为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识记)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程第185页)1.纵向研究2.横断研究3.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研究。

第三单元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教程第122-127页)知识点:心理发展的动力: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

知识点:心理发展的理论要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1心理发展观,内外因相互作用观2心理发展建构观:图式、同化、顺应、平衡3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4以认知发展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识记)皮亚杰以主体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即认知结构的性质为依据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其四阶段为:感知运动阶段、运算阶段、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道德认知发展:1前道德判断4-5;2他律道德判断4,5-8,9,道德实在论;3自律道德判断8,9以后-12,道德相对论。

要点:艾里克森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将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婴儿前期(0-1岁半):发展的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儿童获得的积极成果是身体舒适和安全感。

希望品质。

第二阶段为婴儿后期(或称学步期,2-4,1岁半-3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和疑惑,体现着意志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坚持的能力和自主的能力。

意志品质。

第三阶段为幼儿期,学前期(或称游戏期,4-7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掌握新任务的主动性。

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知识之发展心理学必背

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知识之发展心理学必背
11、.心理发展的历程
要点:(1)、心里发展的阶段论与联系论(领会)
①阶段论:阶段论认为心理发展的进程是不可连续的分阶段进行。
规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年龄心里素质不同。
②连续论:主张――心里发展是连续的
12、皮亚杰以认知发展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识记)以主体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即认知结构的性质划分。
(3)、纵向与横向相结合地研究。
除此之外,还有几种研究方式-①组群研究与个案研究:将纵向研究应用于单一的特殊被试者身上的追踪研究。
②整体研究与分析研究:因任务要求不同跨文化比较研究
9、.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2)试验法(3)访谈法(4)临床法
10、.心里发展的动力: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
欺负与被欺负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生理发育高峰
生理机能的变化
性的发育和成熟
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第二单元青春期的认知发展
记忆的发展
4.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3种水平,6个阶段)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一、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主要动作的发展:手的抓握动作、独立行走★
二、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1、感知觉发展(研究方法的突破、视觉发展、空间知觉的发展)★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
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儿童心理学创始人

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考点

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考点

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考点一、心理发展五个基本性质1、方向性和顺序性2、不平衡性3、普遍性和差异性4、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5、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提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3、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4、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1882年发表《儿童心理》,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横断研究、纵向研究、交叉研究横断研究优点:大样本、大资料、低成本缺点: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的因果关系;组间异可能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纵向研究优点:便于了解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便于发现心理变化中的因果关系缺点:样本少且易流失;时间长,产生新变量;反复测量,易导致重复效应;成本高四、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单因素论:1.遗传决定论高尔顿2.环境决定论华生二因素决定论施太伦 (德国) (相加)。

吴伟士 (美国) (相乘)。

相互作用论----皮亚杰在人的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遗传与环璋的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五、各主要派别的心理发展理论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4.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5.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6.皮亚杰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的四个基本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7.心理发展阶段说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知动作思维水平前运算阶段(2~6、7岁)表象思维水平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依靠具体经验支持的逻辑思维水平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六、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1.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儿童尚不能判断,直接行为的后果;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不考虑行为者的动机3.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受儿童自身的价值标准所支配,个人的良心具有了相对的自主权。

2023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知识点

2023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知识点

2023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知识点一、基础心理学知识。

1. 心理学概述。

-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含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等)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主要流派如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主张研究意识的结构)、机能主义(詹姆斯、杜威,强调意识的功能)、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关注可观察的行为)、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潜意识、人格结构等理论)、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如信息加工理论)。

2.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神经元(细胞体、树突、轴突),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 大脑皮层的机能分区:如额叶(与运动、言语等有关)、顶叶(躯体感觉等)、颞叶(听觉等)、枕叶(视觉等)。

- 脑机能学说:定位说(认为大脑特定区域负责特定功能)、整体说(强调大脑是以整体发挥作用)、机能系统说(鲁利亚提出脑的三个机能系统: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的机能系统、行为调节系统)、模块说(认为大脑是由高度专门化的模块组成)。

3. 感觉和知觉。

- 感觉:- 感觉的定义和种类(外部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内部感觉如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的关系(反比关系)。

- 感觉现象:感觉适应(如明适应、暗适应)、感觉后像(正后像和负后像)、感觉对比(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如红色给人温暖的感觉)。

- 知觉:- 知觉的定义和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 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似动知觉又包括动景运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心理咨询师重点考点知识点总结 发展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重点考点知识点总结 发展心理学

考点⸕䇶⛩≷ᙫ第三章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发展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心理的种系发展: 动物种系演变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 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种族比较)▪个体心理发展: 个体从出生到衰亡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2.狭义发展心理学----个体心理发展: 个体从出生到衰亡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3.心理发展的性质:①心里发展的整体性②心理发展的社会性③心理发展的活动性④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三点)▪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两个加速期4.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两大重点问题:①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②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5.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1.描述:描述研究对象的心理特点和发展状况。

2.解释:解释心理发展现象及变化的原因。

3.预测:通过现有发展规律推测研究对象未来发展。

4.控制:对环境变量加以严格调控,以保证研究的预期。

6.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三种设计方式:▪横向研究设计(最常用)▪纵向研究设计▪纵横交叉研究设计心理发展的动因7.▪遗传决定论by高尔顿▪环境决定论by华生▪遗传环境决定论(二因素)-后期学者▪社会学习理论by班杜拉▪文化-历史理论by维果茨基▪相互作用论、认知发展理论by皮亚杰8. 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创始人: 高尔顿心理发展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心理发展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因素的自然显现环境(包括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 最多只能促进or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而已9. 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代表人物:华生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否认遗传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0. 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因其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性而难以服人,受到学者们的批评。

随之学者们提出了各种折中的观点,被统称为二因素论。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知识点(发展心理学)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知识点(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第一节概述一、1.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2.心理发展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而言,心理发展包含以下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从狭义而言,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

3.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

二、个体心理发展具有多种特殊的性质,可归纳为如下几种基本性质:1.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确定的先后顺序)。

2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推进的。

从出生到幼儿期属于第一发展加速期,青春发育期为第二个发展加速期)。

3.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4.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

5.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3.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4.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四、各种发展心理学派都必须对如下一些问题作出阐述:1.遗传素质与环境和教育因素空间是以什么样的关系制约着心理的发展;2.心理的连续不断发展与阶段性跳跃之间是如何有机统一起来的;3.在心理发展中个体的自主生成、自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之间是怎样取得平衡的;4.不同心理机能发展过程中是否具有各自的“关键期” ,这一时期与发展可塑性的关系如何。

五、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六、1.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 世纪后半期。

德国生物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科学獐心理学的奠基人。

他于1882 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被公认为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2.20 世纪中期以后,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进入了演变和增新的时期。

3.1957 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从此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地位。

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基础知识发展心理学(简版)

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基础知识发展心理学(简版)

概述一、诞生(一)儿童心理学:1882年,普莱尔发展《儿童心理》一书(二)发展心理学: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二、定义12、心理发展的性质:(1)整体性(2)社会性(3)活动性(4)规律性3、研究对象(1)广义:描述心理发展现象揭示心理发展规律(2)狭义:个体三、发展心理学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四、研究设计方法(一)横向研究设计(二)纵向研究设计(三)纵横交叉研究设计(四)新趋势五、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①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②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心理发展的动因(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1、高尔顿——遗传决定论2、华生——环境决定论3、二因素论(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4、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5、维果斯基——文化—历史理论6、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1)同化:将信息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2)顺应:改变原有图式,适应新环境(3)心理起源于动作(4)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①成熟②经验③社会环境④平衡化(二)心理发展的过程(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三)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四)“关键期”问题(婴儿的关键期只在感受系统范围内有所表现)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指出生到3岁,是儿童生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一、婴儿动作的发展1、婴儿的主要动作是手的抓握技能和独立行走。

2、独立行走的意义:①使婴儿身体的移动由被动转为主动②行动具有了相当的主动性③扩大了认知范围④增加了与人交往的主动性3、婴儿动作发展的原则:(1)由上而下的头尾原则(2)由内向外的远近原则(3)由大到小4、影响婴儿动作技能的因素:①成熟程度②支持物的刺激③动作活动机会④探究环境的愿望⑤母亲的抚养方式二、婴儿的学习1、模仿学习2、条件反射学习方式3、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形式三、婴儿的认知发展(一)婴儿感知觉的发展1、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先成熟的心理过程,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心理过程。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总结.发展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总结.发展心理学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历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普莱尔。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为 1882 年。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志是普莱尔于 1882 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 史 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四、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 1957 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
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量变),认知结构(图式)不变;顺应则是质的变化,认知结构(图式)改变(质变)。
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4.心理发展阶段说
儿童的心理发展 4 个阶段 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划分为 4 个阶段。
⑴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0412-3-143):
一、横断研究
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这种研究方式叫横断研究。最常用的
设计方式是横断研究。
横断研究的优点在于:①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②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资料;③可以找到变量间的因果关系;④可以使研究工作降低成本。
象 (三)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四)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五)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包括:①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 0 展的基本特征;②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③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④研究心理发展
横断研究的缺点在于:①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的过程;②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③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标红字体为需要重点识记的内容;标蓝字体为历年真题;题后附答案。

发展心理学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对象P181-P183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简史P183-P184第三单元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P185第四单元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P185-P19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P186-P190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P190-P191心理社会危机:艾里克森将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P190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P192-P193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P193-P194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人的道德发展◎真题:观察学习是指()。

A.有意识地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B.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野外学习C.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受到奖励或惩罚而产生的学习D.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真题: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A.先天的成熟B.动作C.后天的经验D.吸吮◎真题: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希望品质B.意志品质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真题: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0岁-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B)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真题: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A)客体永久性(B)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C)物质的总能量是不变的(D)物质的形态不会改变◎真题: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A)尚不进行判断(B)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C)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D)道德判断受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真题: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诚实品质(B)爱的品质(C)关心品质(D)智慧、贤明品质◎真题:儿童的自我中心是指()。

(A)儿童的道德水平较低(B)认为所有的人与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C)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D)一个人比较自私◎真题:在“海因兹偷药的故事”中,如果一个人回答“不该偷,因为法律禁止偷别人的东西。

”那么,这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A)服从和惩罚定向阶段(B)相对论的快乐主意定向阶段(C)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

(D)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真题: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希望品质(B)意志品质(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真题: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阶段的特征是( ).(A)认识到法律不是死板的条文(B)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C)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D)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真题: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A.成熟B.经验C.同化D.社会环境答案:D;B;D;A;B;D;A;BC;C;B;D;AB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0—3岁)第一单元婴儿期的动作发展P194-P195第二单元婴儿期的认知发展P196-P200◎真题:感知能力发展的训练和干预的关键期在( )。

(A)胎儿期 (B)幼儿期(C)婴儿期 (D)童年期◎真题:婴儿偏爱注视()。

(A)灰色(B)正常的人脸(C)静止不动的物体(D)扭曲的人脸◎真题: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是()(A)斯金纳(B)班杜拉(C)皮亚杰(D)乔姆斯基◎真题: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初步成熟的标志是()(A)延迟满足(B)延迟模仿(C)认生(D)对胎教音乐有反应◎真题:婴儿能初步比较和区分物体的特性,遇到类似情境可以采用相同行为,这说明婴儿的直觉行为思维具有( )。

(A)直觉性与行动性(B)形象性与行动性(C)间接性与概括性(D)预见性与计划性答案:C;B;D;B;C第三单元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P200-P202◎真题:消极的依恋类型包括()。

A.安全型依恋B.亲子依恋C.反抗型依恋D.回避型依恋◎真题: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表现为()。

A.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B.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C.能将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来认识D.能用适当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真题:母亲在身边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说明婴儿存在( )(A)安全型依恋 (B)回避型依恋(C)反抗型依恋 (D)困难型依恋◎真题:一听说“狼外婆”来了,小孩就特别害怕,这种害怕叫做()。

(A)预测性恐惧(B)陌生人恐惧(C)本能性恐惧(D)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真题:哈特发现,大体在出生后的第()个月,婴儿的主体我得以明确发展,能把自己与他人分开。

(A)5~8 (B)12~15 (C)9~12 (D)15~24答案:CD;D;A;A;B第四单元婴儿期的心理卫生P2031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2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3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质特点,积极对待婴儿4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3幼儿期的心理发展(3-6岁)第一单元幼儿的游戏P204-P205◎真题: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A)饮食 (B)睡眠 (C)游戏 (D)学习◎真题:幼儿游戏主要是一种()。

A.互动游戏B.实物游戏C.规则游戏D.象征性游戏答案:C;D第二单元幼儿期的认知发展P205-P209◎真题: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是()。

A.婴儿期限B.童年期C.幼儿期D.婴儿早期◎真题: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直观动作思维B.形象逻辑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真题:幼儿期语法结构的发展表现为()(A)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B)从疑问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C)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D)从词数多的长句发展到词数少的短句◎真题:幼儿记忆的特点有()。

A.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B.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C.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D.词语记忆占主导地位答案:C;C;AC;AB第三单元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P209-P211◎真题:反抗期的出现是()。

(A)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B)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异常现象(C)由早期挫折造成的(D)人格异常的一种表现答案:A第四单元幼儿期的心理卫生1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2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3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4培养其独立性4童年期的心理发展(7-12岁)童年期儿童的生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第一单元童年期的学习P212-P213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P213-P218◎真题:()是指思维活动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转换,进而认识事物的不变性.(A)辨证思维(B)思维的可逆性(C)补偿关系的认知(D)守恒◎真题: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A)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发展为以抽象思维为主(B)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C)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形象逻辑思维的过渡(D)以逻辑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逻辑思维向辨证逻辑思维的过渡◎真题:小学阶段儿童思维结构的特点是( )(A)未掌握守恒 (B)思维不具有可逆性(C)理解补偿关系 (D)相对性◎真题:童年期儿童的元记忆(A)发展缓慢,水平有限(B)发展较快,但水平有限(C)发展缓慢,但水平较高(D)发展较快,水平较高◎真题:如果一个学生在背课文的过程中,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注意力是否集中、背诵效率如何,这说明该学生的()。

(A)注意力强(B)记忆力强(C)有关记忆策略的知识丰富(D)记忆监控能力强答案:C;B;C;B;D第三单元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P218-P221第四单元童年期的心理卫生P221-P2221 学会学习 2培养良好的品行5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P222-P226 ◎真题: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表现包括()。

A.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B.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C.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D.社会焦虑与社会性需要之间的矛盾答案:ABC第二单元青春期的认知发展P226-P227第三单元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P227-P229◎真题:青春期同伴关系的特点是()(A)交友范围扩大(B)交友范围缩小(C)知心朋友是异性(D)团伙人数最多◎真题: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关系的变化模式为()。

(A)先公开、后隐蔽(B)先隐蔽、后公开(C)先疏远、后接近(D)先接近、后疏远◎真题: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 )(A)幼儿期(B)青春期(C)青年期(D)更年期答案:B;C;B第四单元青春期的心理卫生P230-PP2314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提前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5尊重少年儿童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反抗期6教给青春期少年儿童情绪调控的方法,消除不良情绪6青年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青年期的一般特征P231-P232边缘人:是说青年,特别是大学生,虽然已脱离了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常被排斥在成人行列之外。

第二单元青年期的认知发展P232-P233◎真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果一个人认为每种方法都各有利弊,无所谓好坏,这个人的思维处于()。

(A)二元论阶段(B)相对论阶段(C)约定性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真题:青年初期的个体对问题的看法非此即彼,非白即黑,这是()阶段的思维特点。

(A)相对性(B)二元论(C)约定性(D)绝对性答案:C;B第三单元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P233-P236◎真题:()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持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

(A)自我提升(B)自我贬抑(C)自我接纳(D)自我否定答案:C第四单元青年期的心理卫生P2362树立正确的择偶观,正确对待爱情中的挫折3增强择业意识的自主性,促进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4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积极适应社会变化7中年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中年期的生理变化P236-P237第二单元中年期的认知发展P238◎真题:中年期记忆的变化表现为( )(A)对意义或主题的记忆下降,而对表面细节的记忆并没有下降(B)对表面细节的记忆下降,而对意义或主题的记忆并没有下降(C)大幅度下降(D)和青年期相比没有什么变化◎真题:如果让中年人记一则故事,那么,中年人一般容易记住故事中的()。

多选(A)细节(B)主题(C)意义(D)具体情节答案:B;BC第三单元中年期的社会性发展P238-P240◎真题: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

A.内省日趋明显B.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加女性化C.为人处世日趋圆滑D.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越来越少◎真题:中年人的工作满意度一般()。

(A)达到一生中的最低谷(B)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C)和青年期相比没有什么特点(D)起伏变化较大◎真题:()的说法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