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号教室的奇迹

合集下载

第56号教室的奇迹ppt课件

第56号教室的奇迹ppt课件
要孩子们达到更好的境界是非常高标准的, 但雷夫老师还是这么要求他们。
奇迹二: 从第56号教室离开的孩子,个个热爱“阅读”,
且终身为自己的人生而读。
在第56号教室里,是以“读书时发出多少笑声” 和“流下多少泪水”
来衡量学生的阅读能力。 雷夫老师相信:热爱阅读的孩子们将
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奇迹三: 第56号教室的孩子“管理金钱”的技巧,比他们
经典四
随时为孩子们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 信任的最佳方式。我们不需要对 孩子们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有担当, 而是要让他们自己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
经典五
让孩子们知道测验分数不过是他们人生 中很小的一个部分,人格品性才是教育 的本质。
经典六
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 学生看不起
在非洲,每天早晨羚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 就是:我必须跑得更快。而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 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是,我必须跑得再快一些, 以追上更多的羚羊。于是,几乎同时,羚羊和狮子一跃 而起,迎着朝阳跑去。
艺术让孩子们保有独特的自我,如梭罗所说的 “忠于另一种鼓声,大步向前”。
寻找人生的第六阶段
老师可以带班级,但决定这个班 级优秀或平庸的,是班上的学生。
雷夫反复强调的“道德 培养的六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
我不想惹麻烦 这一阶段的思维是以恐惧为基础, 而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的, 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 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斥着贫穷与暴力的地区,有一间非常不 寻常的公立小学教室,叫做第56号教室。
教室里的五年级学生,多半是身处弱势、贫 穷、以非英语为母语的移民之子。这个班的 老师叫雷夫。
第56号教室,到底有什么奇迹?
奇迹一:
十二岁的孩子,懂得忠于自己的原则,知道“品 格”的重要性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精选5篇)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精选5篇)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精选5篇)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精选篇1《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向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

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

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

别想愚弄小孩,他们很聪明,必须会识破的。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样作用也就越强。

“欲齐其家,先修其身。

”作为教师,就应经常反思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学校大力倡导和发扬礼貌礼仪教育,以“星级”奖励制度鼓励学生进步,要求学生进出校门、校园内看见老师主动打招呼;进出教师办公室,主动敲门,征得同意,方可进入;用心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上学不得迟到,有事提前请假或事后补假……。

对学生的一系列鼓励措施,大部分学生用心参与。

学生是认真执行了,但教师是否为学生做了榜样呢?早上进校门,学生有礼貌地敬礼并问声“老师好”!学生认真打扫保洁区,……。

我们的教师又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学生有会怎样想呢?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起过:有的老师我主动与他打招呼,他竟然睬都不睬我,也无任何脸部表情,以后我再也……。

当然,这只是一种极个别的现象,但每每看到或听到这种现象,心里总不是滋味。

我自己也以前在无意中没能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而被学生质问。

有一学生很认真地问我:“老师啊,上次我叫你,你没回我!为什么?”我一脸茫然,怎样都想不起来,也许是我真的没看见或听见。

但不管怎样我已伤了学生的自尊,我主动对学生道歉,说声:“对不起!”学生还是很开心地走了。

对我来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学生来说是大事,他们感觉老师的眼中或心中有他们的位置,对你老师的教育我就愿意理解,融洽了师生关系,无意中也缩短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对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应都是有所帮忙的。

从此我无论走在哪儿,还是在校园内外,无论我是否教过他们,只要是学生我主动与他们打招呼,融洽师生关系。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得体会(优秀9篇)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得体会(优秀9篇)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得体会(优秀9篇)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心得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书心得一筹莫展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以下是美丽的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得体会(优秀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篇一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夕阳之辉。

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上班族们不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较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的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就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洗礼,思想受到了震撼。

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后,我掩卷沉思,不禁让雷夫老师的教育理念所折服。

真诚的文字,犹如他美丽心灵开出的花朵,那一段段小故事娓娓道来,仿佛雷夫老师就在身边。

雷夫老师所做的一切使他培养出了一批谦逊有礼、课业优秀、诚实善良的学生。

他的爱心与智慧改变了那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的。

一生。

不能不说,能在第56号教室,在雷夫?艾斯奎斯老师的指引下学习成长,真是一生的幸运。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较深刻的是雷夫老师对于考试的态度。

雷夫老师班上的学生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而事实上,他的学生几乎都出自母语非英语的移民家庭。

雷夫并不是靠大量的作业、啰嗦的说教才让学生达到这样水平的。

相反,他并不看重考试,而看重学生是否进行“有效学习”。

所以他的学生并没有一味地学习,却仍然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

他让我懂得一个道理:“高效学习才是学习的较佳方法”。

正是雷夫老师注重学生品格的培养,正是由于他的学生人人树立了“成功无捷径”的信念,使他的学生自愿牺牲业余时间,自愿放弃自己钟爱的电视节目,收起了爱玩的游戏机,每天早上提前两个小时到校进行学习,甚至主动要求周六、假期到老师家学习。

这群平凡的学生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在“成功无捷径”的信念的支持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17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17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17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7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篇1我们学校为了提高老师的自身素养,每月都会为老师们选购一些具有价值的书籍,这次我们阅览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

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封面的醒目处写着“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看到这一句话时,我的心似乎被深深地触动了……“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说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

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在教育生涯中,不断审视、反思、尝试,逐步认清了人生使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思想。

在教育实践中,他逐步感悟并形成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我们的期望决定孩子们的表现”、“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教师”、“孩子也是教师和家长的老师”、“教孩子终身受用的技能”、“永远不要失去对孩子的关注”等许多先进的观念和认识。

我想“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几个字其实是概括了雷夫老师的教育理想,或者说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师教育追求。

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雷夫老师点点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这样一种最朴素的意识和想法。

雷夫老师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最生动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认同的效益?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因为他有爱心,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学生放在心上。

雷夫老师对孩子的爱,在书中随处可找。

应该这样说,爱孩子,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

一名好教师要成长,必须得善于反思和总结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这是教育的大智慧。

敬佩和感动,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

这位令人敬佩美国教师雷夫。

艾斯奎斯,用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解答了他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

虽然国情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但我们仍能从书中发现中美教育面临的许多相似之处。

了解这些相似之处,或许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确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话说26年前,美国洛杉矶的霍伯特小学,来了一名新教师,他叫雷夫?艾斯奎斯,一个很普通的小伙子。

面对一间又小又破烂的教室,一群又穷又淘气的孩子,雷夫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

25年后,这位老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纽约时报》把雷夫尊称为天才和圣徒,《华盛顿邮报》称他为全美最好的老师。

美国总统授予他“国家艺术奖”;英国女王也给他颁发了帝国勋章,媒体天后奥普拉授予他“善待生命奖”……这雷夫到底做了些什么了不起的事?这56号教室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奇迹?法则一:“望子成龙”不如“教子成人”中国的家长们,十之八九属于望子成龙一族。

雷夫之所以得到全美教育界的最高荣誉,正是因为他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育才不如育人”。

他这样讲:“几乎每年48周,每周6天,每天12个小时,我和五年级的学生都会涌进我们那可怜的狭小的教室里,沉浸在莎士比亚、代数和摇滚的世界里,每年其余的时间,我和孩子们都在旅行。

”最好的教育,不是“望子成龙”而是“教子成人”。

对此,第56号教室给出了最好的注解: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知识的摇篮,更是人格的花园。

回想一下,那种“育才不育人”的摇篮,常常是“摇啊摇,摇到奈何桥”。

让父母们的爱心流出了鲜血。

卢刚,一位28岁的博士。

北京大学物理系高材生。

通过李政道博士的出国考试,来到美国爱荷华大学。

因为太出色了,容不得别人超过他,容不得自己不优秀,更容不得老师的偏爱。

所以,在一天,开枪杀死了自己的博士生导师戈尔咨,这是一位爱荷华大学物理系最好的教授;他杀死了自己嫉恨已久的竞争对手山林华博士,中国科技大学高材生;杀死了无辜的副校长安妮等人,然后举枪自杀。

所谓:才子一怒,六死一伤。

卢刚们成“才”了吗?可以说是的;可是他们成“人”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没有。

在精英导向的教育氛围下,每一年高考,都会引发“状元热”,高考成了一个产业,对智力的提升替代了对人格的培养,许多神童的家长们成了产业链上的牧师,传道者语重心长,闻道者心驰神往……什么事热得不行,一定是病得不轻!人才人才,核心是人,如果不成人,成才也是一场恶梦。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演讲稿3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演讲稿3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演讲稿《第56号教室的奇迹》演讲稿精选3篇(一)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位热爱教育事业的小学老师和一群被社会遗忘的学生之间的温暖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学的56号教室,这个教室里的学生大都来自贫困家庭,却无法得到应有的教育资源和关注。

在这个特殊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们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他们面对着恶劣的环境条件,缺乏教育设施和资源,但他们从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努力学习,相互鼓励,充满了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

首先,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

无论一个人来自何种背景,只要得到适当的教育,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追求自己的梦想。

就像电影中的学生们一样,他们通过学习获得了自信和勇气,克服了困难,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其次,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他人生活中的奇迹。

电影中的教师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改变了学生们的一生。

我们也可以通过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给予他们力量和希望。

或许我们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我们可以对一个人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我想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第56号教室”的教师和学生们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背景,但他们都有梦想和希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才华,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差异,相信自己的价值。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我希望通过分享这个故事,能够激励大家关心他人,珍惜教育的机会,用自己的努力和善良,创造更多的奇迹。

谢谢大家!《第56号教室的奇迹》演讲稿精选3篇(二)《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本令人深思的故事,通过教师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了教育的力量和奇迹的可能性。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也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这本书让我明白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对学生的引导和关怀。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学习体会10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学习体会10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学习体会10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学习体会10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学习体会怎样写?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学习体会,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学习体会篇1《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老师家长必读品,也值得学生花时间认真品味的一本书。

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而创造了奇迹,是因为它缺乏了一种东西——这里没有害怕和恐惧。

雷夫老师以信任取代了恐惧,成为了孩子们可以信任的依靠,讲究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雷夫老师要孩子们和气待人、认真勤勉。

当与56号教室里的学生同龄的学生正在读学校发生的基本作文和课外书时,56号教室的学生们已经开始读文学历史了。

他们以旅游的方式来学习历史故事;通过亲身体验,亲手实践,来解开科学中的奥秘;以体育运动、体育活动来了解团队精神是什么56号教室里的孩子们就像着迷一样,每天提前2小时来到学校。

放学后,数时不离开教室,他们听摇滚音乐,看经典电影……开心极了!在56号教室里,雷夫老师奉献出自己一生最宝贵的东西——时间,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我真佩服雷夫老师,他和孩子们不分老师与同学,而是好朋友。

我从这本书里学到了要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遇事不退缩,努力面对,解决问题……《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学习体会篇2我许多喜欢的书,例如《非常妈妈》、《福尔摩斯》、《蓝天下的课桌》等等。

而我最喜欢的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

这本书是由“美国最好老师”——雷夫·艾斯奎斯写的。

这本书里讲述了雷夫老师的教学方法和一些在第56号教室里发生的事情。

这本书最开始讲了雷夫老师在上科学课时为了帮助一位学生点燃酒精灯,把自己的头发都烧起来了。

之后,雷夫老师与学生们互相取得信任,用信任取代了学生们的恐惧,做学生,孩子们可以信赖的依靠。

《第56号教室的奇迹》PPT

《第56号教室的奇迹》PPT

奇迹四:第56号教室的孩子知道“考试”只是理解的温度计,怎么读比读多少更重要。
孩子们知道,一次没考好并不代表世 界末日,这只代表着一件事情:他还 不了解这个技巧。把考试当成检测自 己的一面镜子,找出不足,及时补充, 孩子们会越走越远。
奇迹五:在56号教室的孩子,用“艺术”当课余爱好
雷夫老师强调“艺术”的基本真理,加入管 弦乐团的孩子们不只学到如何拉小提琴或吹 单簧管,也学到了纪律、责任、牺牲、沟通、 更正错误、倾听,以及时间管理。在每一次 的班级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经历、一起 成长。结果已经不是我们最在乎的了,最让 孩子们兴奋的是在这其中所经历到的团队合 作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毅力。
读书分享交流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让孩子变成学习的天使 ——XXX老师
目录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作品赏析 • 读书心得
第一部分
作者简介
雷夫•艾斯奎斯
• 作者简介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是雷夫•艾斯奎斯,他是美 国洛杉矶市霍巴特小学的五年级教师。从教20多年,获得 众多国内外大奖,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 1992年“全美最佳教师奖”、1997年美国著名亲子杂志 《父母》杂志年度“成长奖”、美国媒体天后欧普拉的 “善待生命奖”、并获英国女王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 (M.B.E)等。他把奖金捐给了所在学校和学生,并成立 了“霍巴特莎士比亚”慈善基金。
奇迹一:十二岁的孩子,懂得忠于自己的原则,知道“品格”的重要性
十二岁的孩子,懂得忠于自己的原则,知道“品格”的重要性。 雷夫老师阐述了道德六阶段: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 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 细细品味这几个阶段,发现我们的孩子也是经常会出现这几种情 况,为了得到老师的认可、为了得到想要的奖赏,孩子们会坚持 做一些事情。但这样的动机会持续多久,孩子们会感受到学校生 活的乐趣吗?我尝试着让孩子们去感受学习是他们当尽的本分和 责任。或许孩子们现在不能理解,或许要孩子们达到更好的境界 是非常高标准的,但雷夫老师还是这么要求他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张鸿蕾
“我这个老师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创造力,于是,我决定给他们我能力范围内最宝贵的东西------时间”这是洛杉矶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一位名叫雷夫钒箍沟男⊙Ю鲜λ倒囊痪浠埃钦馕黄邮档男⊙Ю鲜Γ昧私姆种皇兰偷氖奔洌丛炝艘患涑渎婕5牡?6号教室,用他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他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
读着雷夫老师一个个看似平凡但却用心的教育教学过程,心中感慨万千,曾经我们之间的心情感受是如此的相像,雷夫老师不断用他的智慧,用他的力量创造出奇迹,可我却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教学中,面对着不同却又相似的学生,重复着我不变的教学模式和风格,将学生不如意的表现和成绩,都归咎为是生源差的原因,在感叹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的同时,还是死抱着我自己的老一套思路。

在看完《加加看》这一章节后,我深受启发,对于进行数学学科教学的我,一直认为数学是严谨的,同时也是单调枯燥的基础学科,上课过程中是没有什么趣味性、幽默性可言的,也无法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喜欢数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与积极性。

学生学习数学不是因为喜欢它,而是因为考试不得已而学之。

但是雷夫老师却做到了,他的学生们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会学数学,从不会把学习数学作为是一种负担,而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这与雷夫老师精心投入设计每一个教学知识点,每一节教学内容是分不开的。

他在教学中设计一个个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学习专家们有效的方法,与孩子们一起设计考题以及探讨考试技巧,更重要的是他遵循“重质不重量的原则”,遵循:“凡是值得做的事
情,就值得好好做”的原则,使得他的数学教学和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始终在轻松、愉快、高效的氛围中完成。

感受着他全身心的、独特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身为教学工作者的我,除了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一份责任心还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投入一份工作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

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趋势,研究课改精神、考试精神运用于自己平时的教学中;二要研究我们的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帮助他们主动进入学习的状态。

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意义这一节内容时,孩子们一下子对各个概念的灵活运用有困难,我设计了通过《让数回家》的游戏一起帮助记忆:将各个不同的数写在小卡片上,随机发放卡片,然后进行回家归类,在游戏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三要研究自己的教学,花心思,用心设计每一个知识点、每一节课的教学,结合生活中的数学,结合实际问题甚至于是现在比较流行和热门的问题进行情景引入,用孩子们喜欢的形式,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让自己的教学效果更有效,更精准;四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方式进行反思,得与失,如何改进,及时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研究。

例如在进行完去括号法则教学后,自己感觉还可以,但学生的练习反馈却不是很好,进行反思后,发现孩子对括号前系数为“ 1”或“-1”的与系数不为“ 1”“-1”的在符号方面有点混,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还不懂,所以我停下进度,回炉,通过重点对这两类题的比较,让学生进行具体操作,总结规律和具体在解题时要注意的地方,经过这一次课的回炉,明显孩子们的去括号能力提高了。

总之要用我的爱心和智慧创造属于我的奇迹,用雷夫老师的原则:“凡是值得做的事情,就值得好好做”勉励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