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提取物清除O_2_和_OH的研究

合集下载

竹叶抗氧化物使用办法

竹叶抗氧化物使用办法

竹叶抗氧化物是一种具有本土资源特色及安全高效经济、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食品抗氧化剂。

具有高效的抗脂质氧化性能外,还兼具抗菌、抑菌、除臭、增香的作用。

那么竹叶抗氧化物如何使用呢?
一、竹叶抗氧化物使用用量:
竹叶抗氧化物允许的使用范围:食用油脂、肉制品、水产品和膨化食品,而使用最大量为0.5g/kg。

二、竹叶抗氧化物功效
作为多功能的食品添加剂,竹叶抗氧化物已被证明具有多种功效作用。

张英等研究表明,竹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且呈显著的量效关系。

此外,竹叶黄酮还具有降低动物及人体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竹叶黄酮能增加冠脉流量、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缺血、抑制凝血和血栓形成,对脑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三、竹叶抗氧化物化学成分分析
竹叶抗氧化物含有大量的竹叶黄酮糖苷、植物酚酸、葱醌类、萜类、内酯类化合物,总黄酮含量≥30%。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黄酮碳苷,包括莼草苷、
异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等,这些化合物可通过高压液相色谱法和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检测得到。

ZhangYu等用上述研究方法分别检测了高温灭菌奶、葵花籽油和膨化雪米饼中的黄酮碳苷含量,结果表明,3种食物中黄酮碳苷含量分别为12.56、881.08、1420.83ug/100g,以干基计,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2%。

酚酸类化台物主要是肉桂酸的衍生物,包括绿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和阿魏酸等,它们均属芳香族酯肪酸类化合物,带酚羟基,具有重要的生理和药理活性。

以上就是有关竹叶抗氧化物的一些相关介绍,希望对您进一步的认识了解有所帮助。

竹叶根的功效与作用

竹叶根的功效与作用

竹叶根的功效与作用竹叶根,又称为箬竹叶、地锅铺根、黄竹叶根,是某些竹子的根部。

它是一种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

在中医药学中,竹叶根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具有很多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探讨竹叶根的功效与作用,并给出相关的研究与证据。

首先,竹叶根具有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竹叶根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如黄酮类、酚类和生物碱等。

这些物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害,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实验证实,竹叶根提取物具有显著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能够保护机体免受氧化应激的伤害。

其次,竹叶根具有抗炎作用。

竹叶根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发现,竹叶根提取物能够抑制白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组织的损害。

此外,竹叶根中的生物碱还具有镇痛作用,能够减轻疼痛症状。

第三,竹叶根具有降血脂作用。

竹叶根中的黄酮类物质能够抑制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从而降低血脂。

研究发现,给予高脂饲料的小鼠竹叶根提取物后,其血脂水平明显下降。

此外,竹叶根中的生物碱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够防止血栓的形成。

第四,竹叶根具有抗菌作用。

研究表明,竹叶根中的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

竹叶根提取物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具有预防和治疗感染的作用。

此外,竹叶根还对一些耐药菌株具有抗菌活性,可能成为新的抗菌药物来源。

第五,竹叶根具有降糖作用。

研究表明,竹叶根中的黄酮类物质能够提高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降低血糖的水平。

给予糖尿病小鼠竹叶根提取物后,其血糖水平明显下降。

此外,竹叶根中的生物碱还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能够延缓食物中糖分的吸收,从而减少血糖的波动。

最后,竹叶根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竹叶根提取物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具有抗肿瘤的效果。

竹子提取物——精选推荐

竹子提取物——精选推荐

⽵⼦提取物⽵⼦是多年⽣常绿植物,具有分布⼴、速⽣丰产、再⽣能⼒强、⽤途⼴泛等特点。

近年来,⽵类资源的研究和利⽤在国内外⼗分活跃。

由于⽵⼦有着复杂的次⽣代谢过程,在其⽣命活动中产⽣了许多⽣理活性成分,因此,在传统的⽵材利⽤领域之外,⼈们开始关注对⽵提取物化学成分及其⽣物活性和⽣理功能的研究。

⽵⼦提取物概述【产品名称】:⽵⼦提取物【英⽂名称】:Bamboo Extract【拉丁名称】:Garcinia multiflora Champ【外观】:褐⾊或者墨绿⾊【原料分布】:1.⽣于⼭地沟⾕常绿阔叶林中。

2.分布⼴西、⼴东、海南等地。

【化学成分】:综纤维素、多戊糖、⽊质素、苯醇。

【保存⽅法】:通风⼲燥,阴凉防蛀,避强光。

【产品包装】:1KG/灭菌铝箔袋;25KG/纸板桶;【有效期限】:24个⽉⽵⼦提取物详细介绍⽵⼦是多年⽣常绿植物,具有分布⼴、速⽣丰产、再⽣能⼒强、⽤途⼴泛等特点。

近年来,⽵类资源的研究和利⽤在国内外⼗分活跃。

由于⽵⼦有着复杂的次⽣代谢过程,在其⽣命活动中产⽣了许多⽣理活性成分,因此,在传统的⽵材利⽤领域之外,⼈们开始关注对⽵提取物化学成分及其⽣物活性和⽣理功能的研究。

原料形态⽵⼦提取物常绿乔⽊,⾼5-17m。

单叶对⽣;叶柄长1-2cm;叶⽚⾰质,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7-15cm,宽2-5cm,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全缘,两⾯⽆⽑,中脉在上⾯微凸起,侧脉每边在8条以上,在近叶缘处⽹结,不达中缘。

花单性,稀杂性,橙黄⾊;雄花数朵组成聚伞花序,再排成总状或圆锥花序;萼⽚、花瓣均为4数;雄蕊多数,合⽣成4束,⾼出于退化雌蕊;退化雌蕊柱状,具明显的盾状柱头,4裂;雌花序有雌花1-5朵,退化雄蕊束短,束柄长约1.5mm,短于雌蕊;⼦房长圆形,2室,⽆花柱,柱头⼤⽽厚,盾形。

浆果球形、卵形⾄倒卵形,熟时青黄⾊,直径2.5-3cm,先端有宿存柱头,果⽪有黄⾊树脂。

花期5⽉,果期7-8⽉。

⽵⼦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叶在中国具有悠久的药⾷两⽤历史,但是,对⽵⼦提取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却起步较晚。

竹叶中黄酮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竹叶中黄酮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竹叶中黄酮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摘要:采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浸提与超声波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竹叶黄酮,并通过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Fenton反应测定其抗氧化性能。

结果表明,竹叶黄酮的提取率为5.30%,粗提物中黄酮的含量为13.90%。

0.2 mL 1 mg/mL竹叶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为17.39%;0.7 mL 1 mg/mL竹叶黄酮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为58.20%,表明竹叶黄酮有优良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竹叶;总黄酮;提取;抗氧化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Bamboo Leaves and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Abstract:Total flavonoids were extracted from bamboo leaves by 95% ethanol as solvent and ultrasonic. The oxidation activity of flavonoids in bamboo leaf was determined by the methods of pyrogallol autoxidation and Fenton rea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flavonoids from bamboo leaf was 5.30%,and the content of flavonoids in the crude extract was 13.90%. The clearance rate of O2-· by 0.2 mL 1 mg/mL bamboo leaf flavonoids was 17.39%;while the clearance rate of ·OH by 0.7 mL 1 mg/mL bamboo beaf flavonoids was 58.20%,it showed that flavonoids in bamboo leaf had good antioxidant activity.Key words:bamboo leaf;total flavonoids;extraction;antioxidant activity竹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其性淡、寒、味甘、微涩,具有清热利尿、明目解毒、止血、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艾滋病和抑制肿瘤等功效,且无毒无害,可作为绿色食品进行开发。

竹叶提取物抑菌特性的研究

竹叶提取物抑菌特性的研究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材 料 与 试 剂 . 竹 叶 、 肠 杆 菌 ( shr hacl 、 曲 霉 ( se iu n r 、 酒 酵 母 ( acao ye cr ia ) 无 大 E cei i oi 黑 c ) Apr U s ) 啤 g S c rm c e v ie 、 h s es
取 6 竹 叶洗净 晾干 . 组织捣 碎机 破碎 , 0g 用 置于烧杯 中加 入 5 L无水 乙醇 ,0mL冰醋酸 , 充 蒸 0m 3 补 馏 水 至 2 0m 浸 泡 1 , 0 L, 6h 待溶 液 颜 色变 为 黄棕 色 或 棕色 之 后 过滤 。取全 部 滤 液蒸 馏 , 去 乙醇 和醋 除 酸, 调节 p 值至 6 5 加蒸馏 水使体 积达到 6 L 得 到竹 叶提 取液 , H ., 0m , 即为 1 / L( 1mL提取 液 中含 m 指 g 有 l 竹 叶提取 的物质 ) g 。
i 6 不 同 处 理 温 度 对 竹 叶 抑 菌 效 果 的 影 响 .
将 竹 叶提取 物溶 液分别在 2 、0 6 、0和 10℃水浴加 热 3 ai. 冷却 , 0 4 、0 8 0 0r n 经 再加 入 到培 养基 中 。用 平 板 菌落 计数 的方法 , 成含 一定 浓度 不 同温度 处理 的竹 叶提 取物 的微 生物 培养 平板 ,7℃下恒 温 培 制 3 养 2 后 , 4h 观察 平 板 中菌落的 生长情况 , 落越少 , 明其抑 菌效果 越好 苗 说
水 乙醇 、 冰醋 酸 、 蔗糖 、 柠檬 酸钠 、 磷酸氢 二钠 、 油醚 。 石 循环 水 真空泵 、HS3 P -G型精密 p H计 、 电热恒 温培 养箱 、 电子天平 、 G T L台式高 速冷冻 离 心机 。
1 2 培 养 基 的 制 备 .

竹叶黄酮的提取方法

竹叶黄酮的提取方法

竹叶黄酮的提取方法竹叶黄酮是一种有效的天然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提取竹叶黄酮的方法可以分为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两类。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两类方法的步骤和特点。

1. 传统方法:传统方法是指使用溶剂提取技术,其步骤如下:(1) 制备竹叶样品:首先收集所需的竹叶样品,并进行初步处理,如去除杂质、洗净等。

(2) 粉碎竹叶:将处理后的竹叶样品研磨成粉末状,增加其表面积,有利于后续的提取过程。

(3) 溶剂提取:将竹叶粉末与适量的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乙醚等)充分混合,常温静置数小时或使用超声波提取仪进行提取。

(4) 过滤和蒸发:将提取液过滤,去除悬浮物和杂质,然后使用旋转蒸发仪蒸发溶剂,得到黄酮提取物。

(5) 结晶和纯化:根据黄酮的溶解度,选择适当的溶剂进行结晶和纯化,以获得纯度较高的竹叶黄酮。

传统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且操作成本较低,但存在提取效果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操作时间长、产物纯度较低等缺点。

2. 现代方法:现代方法是指使用高效分离、提纯和检测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疏水性液相色谱、超滤等,其步骤如下:(1) 制备竹叶样品:同传统方法。

(2) 超临界流体萃取:将竹叶样品与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接触,对黄酮进行萃取。

超临界流体的选择和操作参数的调节对提取效果有重要影响。

(3) 疏水性液相色谱:使用疏水性材料作为填料,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对黄酮进行快速分离和纯化。

(4) 检测和分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技术对黄酮进行定量和质量鉴定。

现代方法的优点是提取效率高、操作时间短、所得产物纯度较高,但设备成本较高且技术要求较高。

无论是传统方法还是现代方法,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提取竹叶黄酮的效果。

例如,可以通过改变提取溶剂的种类和浓度、调节提取时间和温度、优化色谱条件等方式来改善提取效果。

此外,合理选择竹叶的收获季节和地域也会对黄酮的含量和品质产生影响。

淡竹叶功效与作用

淡竹叶功效与作用

淡竹叶功效与作用淡竹叶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淡竹叶是由淡竹(学名:Phyllostachys pubescens)的嫩叶提取的一种植物提取物,含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理活性成分。

淡竹叶不仅用作食材,还被广泛用于中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今天,我们将探讨淡竹叶的功效和作用。

1. 抗氧化作用:淡竹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如黄酮类、鞣质和多糖类物质等,这些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伤害。

研究表明,淡竹叶对于预防和治疗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老年痴呆等具有重要的保健意义。

2. 抗菌作用:淡竹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能够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研究表明,淡竹叶对于常见的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此外,淡竹叶中的黄酮类物质还能够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对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3. 抗炎作用:淡竹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并减轻炎症损伤。

研究表明,淡竹叶可以显著降低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对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肠炎和皮炎等具有一定的功效。

4. 降血脂作用:淡竹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于降低血脂具有明显的作用。

研究表明,淡竹叶提取物能够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这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5. 抗肿瘤作用:淡竹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程序性细胞死亡。

研究表明,淡竹叶提取物对于多种肿瘤如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此外,淡竹叶中的多糖类成分还能够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力。

6. 促进消化作用:淡竹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于促进消化具有良好的效果。

竹叶有机硅的作用

竹叶有机硅的作用

竹叶有机硅的作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竹叶有机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提取物,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在传统中医药中,竹叶一直被视为一种有益身体健康的植物,而竹叶中的有机硅则有着更为独特的作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竹叶有机硅的作用吧。

竹叶有机硅可以帮助增强免疫力。

免疫系统是人体内部的一支重要防御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抵御病原体的侵害。

而竹叶有机硅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提高免疫系统的活跃度,增强抵抗力,从而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

竹叶有机硅还具有抗炎作用。

炎症是身体对病原体侵袭的自然反应,但如果炎症持续过久或是过度反应,就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而竹叶有机硅中含有多种抗炎物质,可以帮助减轻炎症症状,缓解不适感,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炎症的困扰。

竹叶有机硅还可以帮助改善皮肤健康。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我们身体的第一道防线。

竹叶有机硅中的营养物质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帮助皮肤恢复弹性和光泽,减少皱纹和松弛的出现,使肌肤更加健康年轻。

竹叶有机硅还被认为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

有机硅可以调节人体内部的代谢过程,促进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平衡,从而降低患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竹叶有机硅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抗炎、改善皮肤健康,调节血糖、血脂、降血压等。

适当的摄入竹叶有机硅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服用之前,最好先咨询专业医师或药剂师的建议,以确保安全有效。

【此篇文章提供了竹叶有机硅的作用和功效,对读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也突出强调了在使用前应该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有效性。

】第二篇示例:竹叶有机硅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特别适用于植物的生长和保健。

竹叶本身就富含有机硅元素,因此提取出来的竹叶有机硅对植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竹叶有机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植物生长。

竹叶有机硅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增强植物的吸收能力和养分利用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卷第3期2000年5月浙 江 林 业 科 技JOU R1O F ZH EJ I AN G FO R1SC I1&T ECH1V o l120 N o13M ay12000文章编号:1001-3776(2000)03-0017-05竹叶提取物清除O-2・和・OH的研究α许 钢,张 虹,董建红(杭州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杭州 310035)摘要 本文用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法,对从竹叶中提取的有效活性物质,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效果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竹叶提取物对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

竹叶水浴浸提物和超声波提取物对(O-2・)的清除率可分别达到77152%和79168%,其清除作用都比抗坏血酸强。

当浓度为0103Λg m l左右时,两种提取物的清除率分别为4100%和3148%。

利用超声波所得的提取物,对抗坏血酸—Cu2+—H2O2体系产生的・OH有较强的清除效果,最高可达89195%。

关键词 竹叶;有效活性物质;清除;O-2・;・OH中图分类号:S785 文献标识码:B 自由基即包含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它是在细胞代谢过程中连续不断产生的具有高度活性的物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 H)和脂自由基(ROO・)是3种具有代表性的自由基,它们对细胞自身具有损害作用。

自由基及其诱导的氧化反应会引起膜损伤和交联键的形成,能降低酶的活性,使核酸代谢产生误差,溶酶体内色素堆积致使细胞衰老[2]。

目前国内外对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的活性物质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的研究还不多见。

又由于O-2・形成最早,・O H的作用最强。

因此对天然活性物质清除O-2・和・O H自由基能力的研究,对于其生物学作用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竹子属于禾本科(Gram ineae)竹亚属(B am bu so ideae)多年生常绿植物,而浙江省又是竹子的主要分布地。

竹子的医疗保健作用早已为我国劳动人民所认识。

我国有文献[1]记载:竹叶性淡、微涩、寒,味甘、苦,具有清热利尿,明目解毒和止血的功能。

竹叶之所以对人体具有医疗和保健作用,是由于竹叶中的活性物质的功效。

本文采用氮蓝四唑(NB T)光化还原法对竹叶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进行研究,并与抗坏血酸(V c)做了比较;同时利用抗坏血酸—Cu2+—H2O2体系产生・O H自由基,对提取物清除・O H能力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竹叶活性物质清除O-2・和・O H效果很好,分别达79168%和89195%。

以上实验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竹叶资源提供依据。

1 实验方法1111 主要仪器日本岛津U V—160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及其配套设备、日本岛津A EL—160型电子天平、重庆试验设备厂产DB G120—002型台式干燥箱、上海市嘉定学联仪表厂产JD——3型光照度计。

112 试剂pH为715的磷酸钠缓冲溶液(PB S),浓度为5×10-2m o l l及pH为714的磷酸钠缓冲溶液,浓度为011m o l lV c:1m o l l;CuSO4:100Λm o l l;H2O2:0197mm o l l。

(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用蒸馏水配制)。

用磷酸钠缓冲溶液分别配制115×10-5m o l l的核黄素,2×10-2m o l l的甲硫氨酸,用无水乙醇配制α收稿日期:1999-11-12 返修日期 2000-01-23作者简介:许 钢(1958~),女,广东人,实验师,主要从事功能食品的开发利用研究工作。

511×10-3m o l l的[核黄素、甲硫氨酸、氮蓝四唑(NB T)均为生化试剂],细胞色素C(本系生化实验室提供)。

2 材料211 取样4月上旬采摘1年生老竹叶、5月下旬采摘20天生新竹叶(均为本院四季竹O ligo stachyum lub ricum 竹叶)。

212 样品的制备将采摘的样品,经低压真空干燥粉碎,并过孔径013mm筛备用。

3 实验方法311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3]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主要与糖结合成甙,本实验以芦丁为标准液测定标准曲线,以芦丁为标样计算黄酮类化合物的总量。

具体步骤如下:31111 标准应用液配制 准确称取干燥并恒重的芦丁标准品010752g,30%乙醇溶解并定容于250m l 容量瓶中,摇匀得浓度为013008m g m l标准应用液,备用。

31112 标准曲线绘制 芦丁含量在0~011m g m 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其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分别为Y=9117X+0164,Χ=0199992。

312 黄酮类化合物总量的测定黄酮类化合物与硝酸铝生成黄色的黄酮铝配合物。

先加入10m l30%的乙醇于25m l溶量瓶中,然后取2m l已定容的提取物置于25m l容量瓶;再加017m l N aNO3(1:20),摇匀,放置5m in后,加入017m l A l (NO3)3(1:10):6m in后,再加入5m l N aO H(1m o l L)混匀,用30%乙醇稀释至25m l,10m in后于波长510nm处比色测定吸光度,试剂为空白参比。

按标准曲线计算出粗黄酮含量。

313 O-2・清除率的测定甲硫氨酸作用于核黄素时可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O-2・可还原氮蓝四唑(NB T),使之转化为CH4H4,而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该反应,故可依据抑制率高低来研究竹叶提取物对O-2・的清除效果。

参照B eaucham p等的方法[4],加以改进。

反应在装有1支10W的节能日光灯,四周衬有铝箔的盒子中进行,调节反应物离灯的距离,用光照度计测定其受光强度为4000lx。

5m l反应液中,核黄素的浓度为3×10-6m o l l,甲硫氨酸浓度为1×10-2m o l l。

在25℃,光照20m in,核黄素即因光化反应产生O-2・。

然后在此体系中加入NB T,使浓度达1×10-4m o l l。

光照核黄素产生的O-2・能将NB T还原为蓝色的产物,以不光照的试液作校正。

在560nm处测得其吸光度为A,可表示O-2・的含量。

加入竹叶的提取物后能清除O-2・,抑制NB T的还原,测得吸光度为A1,A—A1表示O-2・的减少量,则清除率可计算为:清除率(%)=A-A1A×100%314 O H・清除率的测定参照文献[5]的方法,加以改进,具体方法如下:在生理浓度,Cu2+存在下,用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能与中间生成的H2O2反应,使Cu2+还原为Cu+,生成・O H[5],推测・O H自由基同样能使cytC( )转化为氧化型( )反应机理如下:首先,Cu2++asco rbate Cu++dehydroaso rbate81浙 江 林 业 科 技20卷 接着,Cu +与抗坏血酸中间产生的H 2O 2反应Cu ++H 2O 2Cu 2++・O H +O H —根据巯基自由基能使还原型的细胞色素C [cytc ( )]氧化的原理 GS +cytC ( )GS —+cytC ( ) ・O H +cyt ・c ()O H —+cyt ・c ()图1 还原型细胞色素C 图2 氧化型细胞色素C还原型细胞色素C ( )呈浅红色,而氧化型呈浅黄色。

前者在550nm 处有尖锐吸收峰,而后者不明显(图1、图2)。

因此,可用比色分析[6],通过测定还原型细胞色素C ( )含量的变化了解・O H 的生成。

在抗坏血酸—Cu 2+—H 2O 2体系中,V c ( )可能与O 2缓慢反应生成H 2O 2,H 2O 2再与被抗坏血酸还原了的Cu +反应产生・O H 。

一般这一系列反应要在25℃条件下作用90m in 才进行完毕。

经过多次实验和大胆改进,本实验在反应液中加入H 2O 2后马上进行测定,使V c 与O 2缓慢产生H 2O 2这一反应提前完成,这样就大大缩短了反应的时间而不影响实验效果。

将细胞色素C 、抗坏血酸、pH 714的PB S 配成6m l 的反应液。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550nm 处测得吸光值为A 。

不改变反应液中细胞色素C 和抗坏血酸的浓度,再在反应液中加入H 2O 2和CuSO 4。

宏观可见反应体系从浅红色立即转变为浅黄色,在550nm 处测得吸光值为A 1,A —A 1可表示为・O H 生成的量。

在反应液中加入竹叶提取物后能清除O H 自由基,在550nm 处测得吸光值为A 2,A —A 2表示反应体系中最后剩余・O H 自由基的含量,则清除率可计算为:4 结果与讨论411 最佳提取条件的选择本次实验用了超声和水浴两种提取竹叶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7],清除率为检测指标,经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得出各因素水平最佳选择如下:水浴:浸提剂为70%乙醇,温度为65℃,时间为3h 。

超声:浸提剂为85%乙醇,时间为20m in ,液固比为10:1,以上述最佳条件来提取竹叶中的活性物质。

41211 超声提出物清除O -2・效果 利用超声最佳条件提取出的活性物质(以总黄酮计)对O -2・清除结果见表1。

超声提取竹叶活性物质得到的固形物含量为19124%,黄酮含量为3121%,黄酮含量与固形物含量之比为0117。

从表1、表2中可看出,随着黄酮在反应液中浓度的增加,清除率呈上升趋势。

浓度较低时,清除率增长缓慢,随着浓度的增高,增长幅度有增大的趋势。

当粗黄酮含量达到12102Λg m l 时,清除率达到最高为75197%,再加大黄酮的浓度时,清除率略有下降。

通过比较,1年生老叶和20天新叶清除效果的913期许 钢,等:竹叶提取物清除O -2・和・O H 的研究趋势基本一致,但新叶效果比老叶好一些。

41212 水热提取物清除O -2・效果利用水浴最佳条件提取出的竹叶中的活性物质,对O -2・清除效果见表3。

其中固形物含量为17110%,粗黄酮含量为3109%,粗黄酮含量与固形物含量之比为0118。

从表2可看出,随着粗黄酮在反应液中浓度的增加,清除率也呈上升趋势,在浓度较高时,清除率呈平缓下降趋势(表中粗黄酮和固形物浓度均指其在反应液中的浓度)。

41213 清除O -2・能力的比较用NB T 还原法测定竹叶提取物对O -2・清除效果时,用抗坏血酸做了对照实验,由于抗坏血酸对O -2・的清除效果已被许多实验证明,所以我们根据以上两张趋势图的走势,选择了上升趋势中的一点(10Λg m l )的浓度做比较。

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抗坏血酸对O -2・的清除效果和文献报道相接近,说明了NB T 还原体系测定O -2・清除效果的可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