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边缘构件简图与边缘构件配筋结果相差很大的原因

剪力墙边缘构件简图与边缘构件配筋结果相差很大的原因
剪力墙边缘构件简图与边缘构件配筋结果相差很大的原因

约束边缘构件解析

常见边缘暗柱详解 1、平法中的边缘构件 边缘构件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高抗震等级时采用约束边缘构件,低抗震等级时采用构造边缘构件。因此我们常见的图纸楼层表中会用括号扩起注明(约束区)。而楼层高出位置一般是构造边缘。由于构造边缘简单,无毒无危害,在这大致讲一下约束边缘。 2、软件中的处理。 约束边缘构件根据设计单位,有不同的风格。如下: 案例一:

这种设计可以看到分为阴影区和非阴影区。一般会在说明中作如下说明: λv/2区域为阴影区,详见柱大样详图。边缘构件和框架柱内的拉筋植筋及间距同相应箍筋植筋及间距……… 这句话通俗来讲就是阴影区该怎么样怎么样,做成普通暗柱。非阴影的λv/2区域纵筋同剪力墙钢筋,而拉筋是同柱(暗柱)的箍筋规格。 那么在广联达中就存在两种画法: 第一种方法: 1、暗柱如图绘制轮廓,剪力墙照常布置,不同的拉筋输入在其他钢筋中。 但此种方法有个弊端,就是剪力墙本身在λv/2区域的拉筋不会扣除,这部分的拉筋会重复计算。 第二种方法:(如下绘制轮廓)

将λv/2区域画入暗柱,单独设置此部分的拉筋及纵筋规格。这样的话,由于暗柱和剪力墙重合部分是全部扣除剪力墙的,拉筋不会重复计算。 弊端是由于λv/2区域的拉筋间距是独立的,精确布置边筋不好设置(GGJ2013有所改善) 综合来看的话,方法二是目前比较稳妥的。 第二种约束边缘设计 这种设计是最让人抓狂的,也就是墙身水平筋形成封闭箍筋。并于暗柱自身箍筋一起构成完整短肢剪力墙后。再与附加钢筋隔一布一进行绘制。具体可以参照右边的图。 那这种的话,因为懒,我就不截图了,只写下来。大家凭空想想。 首先可以参考,附加箍筋和自身箍筋的规格。如果规格一样。如上图,那么间距缩小一倍处理。那么就是个人性化的设计。省事非常多。 第二种是两边箍筋规格不一样。 那么观察上图,右边附加箍筋区域一般是由完整暗柱箍筋构成的。那么就以附加箍筋作为暗柱的钢筋定义暗柱。剪力墙钢筋照常绘制,默认来说端部是封边15d,转角是外侧连续通过,内侧弯折15d。把节点改为墙后减两个保护层的宽度即为封闭。(当然也是因为懒,我一般也不改,出入不大)。那么只剩下左侧图的水平方向的大箍筋和拉筋没有处理,输入到其他钢筋处理。我曾经天方夜谭的教人在编辑钢筋中复制一份出来,然后改直径。现在想想真是折磨人的一种做法,在此忏悔。 其他钢筋无论是对量还是干嘛的都要方便很多,很强大。 以上,结束了。 By 喻工 2014.04.29 希望大家在群里多交流,空闲了问题统一做整理做成这样的文档。当然,空闲的时候不多。O(∩_∩)o 哈哈

边缘构件选筋规则

精心整理边缘构件选筋规则 纵筋的选筋规则 1)按照纵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间距计算确定边缘构件纵筋的允许根数范围; 2)按照纵筋的优选间距计算出优选纵筋根数(在根数范围内),根据该边缘构件需要的纵筋面积计算出纵筋直径规格,如果该规格在纵筋直径优选序列中且不小于最小构造直径要求则纵筋选配成功; 3)如果按优选间距未成功选配,则按纵筋直径优选序列进行选配。先对排在最前面的满足最小构 4)如果仍未配出,程序自动逐次增加两根纵筋并重选纵筋直径,直至能选配出箍筋或者纵筋根数达到构造最多根数。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少会有选配不出来箍筋的情况。 5)如果有选配失败的情况,软件将标记为N/A(NotAvailable,不可用)。 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箍筋的选筋规则

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只对配箍提出了要求,非阴影区的箍筋需要墙身的竖向分布筋来固定,所以其位置需要尽量与墙身的竖向分布筋协调。同时为了尽量利用墙身的水平分布筋替代非阴影区的封闭箍,还需要考虑非阴影区的箍筋间距与墙身水平分布筋的直径、间距协调问题。 所以本软件在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箍筋的选筋中执行的是协调优选原则,具体来说: 1)非阴影区拉筋的水平间距(肢距)取200mm和相应墙身竖向分布筋间距的较小者,非阴影区长度200和竖向分布筋间距的较小者的整数倍且不小于计算值(参见04SG330P4); 2)如果墙身配筋强度等级和直径不小于边缘构件箍筋等级情况下,可以考虑用墙身水平分布筋替代封闭箍筋。 3 注意:(优先级低) 4 显大于2 尽量是 5 6 条件, 的钢筋, 箍钢筋条件,则完全标记为等级直径@竖向间距。如下右图中的Ф8@100表示:非阴影区长度为600mm,采用一级直径为8mm的钢筋,竖向间距同阴影区箍筋的间距为100mm,水平间距同墙竖向分布筋间距为150mm。这种情况下,是否还可以由墙身水平筋替代非阴影区封闭箍钢筋,由设计方和施工单位判断,比如右图示意情况下还可以部分利用墙身水平筋替代非阴影区封闭箍钢筋。 边缘构件箍筋计入墙水平分布筋原则 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均可以选择考虑墙水平分布筋。 《高规》第7.2.15明确提出约束边缘构件可以考虑墙水平分布筋的。 图集11G101-1给出了剪力墙水平分布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的做法。

剪力墙墙肢配筋

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 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 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应该填0.25%(或者0.20%)。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至于边缘构件配筋,一般是看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梁弹性挠度、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一项里面的“边缘构件”,按此配筋,如果出现异常配筋,比如配筋率过大的情况,就用第十五项:“剪力墙组合配筋修改及验算”一项进行组合墙配筋计算,

剪力墙配筋新手实用完整版

剪力墙配筋新手实用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你是怎么配的) | 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mm,计算结果是,那就用*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 *1000/200=400mm2再除以2就是200mm2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配筋率=2*(200*200)=%,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 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进行计算是不对的。应该填%(或者%)。如果填了%,实际配了%,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 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x200x1000=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至于边缘构件配筋,一般是看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梁弹性挠度、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一项里面的“边缘构件”,按此配筋,如果出现异常配筋,比如配筋率过大的情况,就用第十五项:“剪力墙组合配筋修改及验算”一项进行组合墙配筋计算,

剪力墙边缘构件的配筋计算刘孝国

1.工程实例: 第一类:短肢墙的边缘构件 (一):构件信息 图一 横向墙的信息如下: 混凝土墙短肢墙加强区,截面参数(m)B*H=0.300*0.700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NF=3AS=873.(图一取为9) 竖向墙肢的信息如下: 混凝土墙短肢墙加强区,截面参数(m)B*H=0.300*1.850 墙分布筋间距(mm)SW=200.0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NF=3计算配筋为0 (二):边缘构件信息:

上部 中部 下部 图二 (三):配筋计算结果及过程 图二中,竖向墙肢上部(标注上部的地方)边缘构件配筋信息及计算过程: 第28号:约束边缘构件 抗震等级:3 楼层属性:加强层 竖向墙肢总长度1850,底部加强区三级短肢剪力墙的最小配筋率1%(高规规定),墙宽300,所以整个墙肢的配筋为: 1850*300*1%=5550(cm2) 图二中间部分按照分布筋配筋(分布筋配筋率为0.25%): (1850-400-400)*300*0.25%=787.5 剩下的部分两边边缘构件按面积分配,两边面积相同 所以上部边缘构件配筋面积为: (5550-787.5)/2=2381.25(cm2)(包括竖向分布筋和阴影区纵筋?) 图中横向墙肢的配筋:从构件信息中知道AS=873 横向墙肢总长700,计算的时候,aa取40 (350-40)*300*0.25%=232.5 计算配筋+分布筋=873+232.5=1105.5 两边分布筋相等,下面也是232.5 图二下部第15号:约束边缘构件 楼层属性:加强层 由2个边缘构件合并而成

(1)纵筋原始数据: 阴影区面积(cm2):2700.0:(300*300+300*600=270000) 构造配筋率(%): 1.00 构造配筋(mm2):2700.00 计算配筋(mm2):3487.15 3487.15=下部配筋面积+分布筋面积+横向墙右侧配筋=2381+873+232.5 (2)纵筋当前结果: 采用最大构造配筋率的计算结果:3900.00 构造钢筋取值:采用求和后,再调整的算法(3900.00) 有效阴影区面积(cm2):3900.0 构造配筋(mm2):3900.00 计算配筋(mm2):4593.07(=3487.15+1105) 主筋配筋率(%): 1.18 第二类:转角加洞口的边缘构件 异形柱框剪的工程,6层,按照规范此工程是3级框架,2级剪力墙,底部一层加强区,构造配筋率0.008Ac和6Φ14中较大值,为其他部位的构造配筋为0.006Ac和6Φ12,那PKPM 里的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率0.94怎么来的?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 | 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 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 =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应该填0.25%(或者0.20%)。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至于边缘构件配筋,一般是看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梁弹性挠度、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一项里面的“边缘构件”,按此配筋,如果出现异常配筋,比如配筋率过大的情况,就用第十五项:“剪力墙组合配筋修改及验算”一项进行组合墙配筋计算,

构造边缘构件与约束边缘构件的区别

构造边缘构件与约束边缘构件的区别 1.从编号上看,构造边缘构件在编号时以字母G打头,如GAZ、GDZ、GYZ、GJZ等,约束边缘构件以Y打头,如YAZ、YDZ、YYZ、YJZ等。见03G101-1中的第3页 2.约束边缘构件的抗震性能要高于构造边缘构件。从03G101-1的18、49、50页可以看出,如构造边缘构件的端柱仅在矩形柱范围内布置纵筋和箍筋,类似于框架柱,而约束边缘构件除端部有一个阴影部分外,在阴影部分和墙身之间还有一个“虚线区域”,该区域的特点是加密拉筋或同时加密竖向分布筋。 3. 构造边缘暗柱是按构造配置,而约束边缘暗柱是按计算配置。 4. 对于抗震等级一、二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剪力墙肢,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其他的部位和三级抗震的剪力墙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约束边缘构件对体积配箍率等要求更严,用在比较重要的受力较大结构部位;构造边缘构件要求松一些。 约束边缘暗柱。 定义 约束边缘暗柱是指用箍筋约束的柱,其混凝土用箍筋约束,有比较大的变形能力。在剪力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暗柱。 构造边缘暗柱和约束边缘暗柱区别 剪力墙柱编号 剪力墙柱类型代号序号 约束边缘暗柱 约束边缘端柱 约束边缘翼墙(柱)约束边缘转角墙(柱)构造边缘暗柱 构造边缘端柱YAZ YDZ YYZ YJZ GAZ GDZ XX XX XX XX XX XX

构造边缘翼墙(柱)构造边缘转角墙(柱)非边缘暗柱 扶壁柱GYZ GJZ AZ FBZ XX XX XX XX 1、从编号上看,构造边缘构件在编号时以字母G打头,如GAZ、GDZ、GYZ、GJZ 等,约束边缘构件以Y打头,如YAZ、YDZ、YYZ、YJZ等。 2、从图集上体会,可以看出,约束边缘构件比构造边缘构件要“强”一些,主要体现在抗震作用上。所以,约束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高(如一级)的建筑,构造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低的建筑。 3、从图集中的配筋情况也可以看出构造边缘构件(如端柱)仅在矩形柱范围内布置纵筋和箍筋,类似于框架柱,当然也不能说构造边缘端柱一定没有翼缘。约束边缘构件除端部或角部有一个阴影部分外,在阴影部分和墙身之间还有一个“虚线区域”,该区域的特点是加密拉筋或同时加密竖向分布筋。 4、图集引用了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抗震墙的抗震构造措施,可参考该规范加深理解。 约束构件是根据抗震等级要求来设计的,截面和墙长墙高有关系,配筋是要进行受力计算的。构造构件是根据规范做的剪力墙增强构件,根据构造要求设计截面和配筋; “边缘构件”位于剪力墙墙肢的两端。在水平地震力到来的时候,“边缘构件”(比起中间的墙身来说)是首当其冲抵抗水平地震力的。约束边缘暗柱是承重结构了,配筋有具体要求的,构造边缘暗柱不是承重结构,没有特殊用处时,只要满足相应规范中最小配筋率即可; 约束边缘暗柱是指用箍筋约束的柱,其混凝土用箍筋约束,有比较大的变形能力. 在剪力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暗柱. ; 构造边缘暗柱是构造边缘暗柱相对约束边缘暗柱,其对混凝土的约束较差。 抗震墙边缘构件的箍筋应采用何种形式,阴影部分是否可以用拉筋代替箍筋? 答:抗震墙墙肢两端应设置边缘构件,边缘构件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两类。抗震墙墙肢的延性与受压区混凝土的变形能力即箍筋的约束有关,抗震墙设置边缘构件是避免墙肢在轴压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约束边

剪力墙配筋(新手实用)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你是怎么配的?)2013.12.11 | 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 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 =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应该填0.25%(或者0.20%)。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至于边缘构件配筋,一般是看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梁弹性挠度、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一项里面的“边缘构件”,按此配筋,如果出现异常配筋,比如配筋率过大的情况,就用第十五项:“剪力墙组合配筋修改及验算”一项进行组合墙配筋计算,

剪力墙的自动组合截面配筋方法

剪力墙的自动组合截面配筋方法 一、YJK的两个对剪力墙自动按组合截面配筋的参数 在计算参数的构件设计部分,设置了两个对剪力墙自动按照组合截面配筋的参数,一个是“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另一个是“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 1、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 勾选该项,则软件对带边框柱剪力墙按照柱和剪力墙组合在一起的方式配筋,即自动将边框柱作为剪力墙的翼缘,按照工形截面或T形截面配筋,这样的计算方式更加合理。 详细计算方法见用户手册第四章第六节剪力墙部分内容。 2、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 即是否按照组合墙方式配筋。 二、规范要求对剪力墙的截面配筋应按照组合截面进行 规范条文: 《混凝土规范》第9.4.3,…在承载力计算中,剪力墙的翼缘计算宽度可取剪力墙的间距、门窗洞间翼墙的宽度、剪力墙厚度加两侧各6倍翼墙厚度、剪力墙墙肢总高度的1/10四者中的最小值。 《抗规》第6.2.13-3,抗震墙结构、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板柱-抗震墙结构计算内力和变形时,其抗震墙应计入端部翼墙的共同工作。 不勾选如上参数,即是以往的设计方法。以往的设计,对于带边框柱剪力墙,最终边缘构件配筋是先几部分构件单独计算,然后叠加配筋结果,一部分为与边框柱相连的剪力墙暗柱计算配筋量,另一部分为边框柱的计算配筋量,两者相加后再与规范构造要求比较取大值。这样的配筋方式常使配筋量偏大。 以往的设计,对于带翼缘剪力墙,软件在剪力墙墙柱配筋计算时对每一个墙肢单独按照矩形截面计算,不考虑翼缘作用。对于由墙肢相交的边缘构件配筋是把各个墙肢的配筋相加得出的,有时偏大,有时偏小。

三、YJK的剪力墙自动组合截面配筋过程 勾选“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则软件对带边框柱剪力墙按照柱和剪力墙组合在一起的方式配筋,即自动将边框柱作为剪力墙的翼缘,按照工形截面或T形截面配筋。 勾选“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则软件对剪力墙的每一个墙肢计算配筋时,考虑其两端节点相连的部分墙段作为翼缘,按照组合墙方式计算配筋。软件对翼缘的考虑不一定包含翼缘的全部长度,有时仅考虑翼缘的一部分参与组合计算,即考虑的翼缘长度不大于腹板长度的一半,且每一侧翼缘伸出部分将不大于4倍翼缘厚度。但软件对短肢剪力墙自动考虑翼缘的全部长度。 如果两端的翼缘都是完整的墙肢,则软件自动对整个组合墙按照双偏压配筋计算,一次得出整个组合墙配筋,下左图即是。对短肢剪力墙将按照双偏压配筋计算。 如果某一端翼缘只包含翼缘所在墙的一部分,则软件对该分离的组合墙按照不对称配筋计算,得出的是本墙肢配筋结果,下右图即是。按照不对称配筋方式才能得到经济合理的配筋结果,因为对于不对称的剪力墙组合截面,按照对称配筋总是两端取大,造成浪费。 组合墙的计算内力是将各段内力向组合截面形心换算得到的组合内力,如果端节点布置了边框柱,则组合内力将包含该柱内力。 在配筋简图的右侧菜单中设置了【墙柱轮廓】菜单,点取该菜单后,鼠标悬停在任一剪力墙的墙肢上时,可以显示该墙肢配筋计算时采用的截面形状。不考虑翼缘时为矩形的单墙肢,考虑翼缘时为组合墙的形状。由于软件对于长厚比小于4的墙肢按照柱来配筋设计,因此当该墙肢不满足双偏压配筋条件时,将显示为矩形的单墙肢。 对于单独的矩形墙肢,是否勾选此项软件都按照单墙肢的对称配筋计算。

约束边缘构件详解

1、关于约束边缘沿构件的长度lc是设计图籍的规定详见03G101-1 P49页(附图1),具体数值和抗震等级有关。具体的含义其实就是在这个LC长度范围内钢筋配筋的增加 2、bw表示剪力墙的厚度,bf表示二相交剪力墙的另一边墙的厚度,hc和bc分别为约束边缘端柱的截面高度和宽度尺寸。 这些符号详见附图2

6.4.1抗震墙的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5。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一、二级不宜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的1/16;无端柱或翼墙时不应小于层高的1/12。 6.4.2抗震墙厚度大于140MM时,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在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以外的拉筋间距应适当加密。 6.4.3 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小应小于0.20%;钢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300MM,最小直径不应小于8MM。 2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纵向及横向分布钢筋配

筋率均不应小于0.3%,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6.4.4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钢筋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 6.4.5一级和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一级(9度)时不宜超过0.4,一级(8度)时不宜超过0.5,二级不宜超过0.6。6.4.6抗震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抗震墙结构,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应按本章第6.4.7条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但墙肢底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小于表6.4.6的规定值时可按本章第6.4.8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2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一、二级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两端应设置符合约束边缘构件要求的翼墙或端柱,洞口两侧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不落地抗震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墙肢两端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3一、二级抗震墙的其他部位和三、四级抗震墙,均应按本章6.4.8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6.4.7抗震墙的约束边缘构件包括暗柱、端柱和翼墙(图 6.4.7)。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和配箍特征值应符合表6.4.7的要求,一、二级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在设置箍筋范围内(即图6.4.7中阴影部分)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分别不应小于1.2%和1.0%。

约束边缘构件

1::关于约束边缘沿构件的长度lc是设计图籍的规定详见03G101-1 P49页(附图1),具体数值和抗震等级有关。具体的含义其实就是在这个LC长度范围内钢筋配筋的增加 2:bw表示剪力墙的厚度,bf表示二相交剪力墙的另一边墙的厚度,hc和bc分别为约束边缘端柱的截面高度和宽度尺寸。 这些符号详见附图2 举报

6.4.1抗震墙的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5。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一、二级不宜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的1/16;无端柱或翼墙时不应小于层高的1/12。 6.4.2抗震墙厚度大于140MM时,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在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以外的拉筋间距应适当加密。 6.4.3 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小应小于0.20%;钢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300MM,最小直径不应小于8MM。 2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纵向及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 3%,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6.4.4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钢筋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 6.4.5一级和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一级(9度)时不宜超过0.4,一级(8度)时不宜超过0.5,二级不宜超过0.6。 6.4.6抗震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抗震墙结构,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应按本章第6.4.7条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但墙肢底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小于表6.4.6的规定值时可按本章第6.4.8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2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一、二级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两端应设置符合约束边缘构件要求的翼墙或端柱,洞口两侧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不落地抗震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墙肢两端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3一、二级抗震墙的其他部位和三、四级抗震墙,均应按本章6.4.8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剪力墙结构配筋规律

剪力墙结构配筋图规律总结 连云港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马占勇 搞要:对剪力墙结构配筋规律进行总结,以便设计效率提高。剪力墙 结构的配筋分为墙体分布筋和边缘构件配筋。配筋首先满足电算结 果,其次满足《抗规》的构造要求。边缘构件箍筋计算可考虑墙体分 布筋。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配筋规律墙体分布筋边缘构件配筋 前言: 剪力墙结构为一种常用结构形式,多用于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 配筋的安全与经济成为我们关心的问题。现对剪力墙结构配筋图规律 进行总结,以便设计效率提高。 实例分析: 现以18+1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为例进行总结。该结构抗震等级 为三级。 剪力墙结构墙的配筋分为墙体分布筋和边缘构件配筋。墙体分布 筋首先满足电算结果,其次满足《抗规》6.4条的构造要求。关于边 缘构件,首先也应满足电算结果,其次底部加强区及其上一层根据轴 压比情况设置构造边缘构件,以及不同的约束边缘构件;而此以上各 楼层设置构造边缘构件,当然也应满足电算结果。

轴压比0.4﹤λ约束边缘构件2 以上各层轴压比不分大小构造边缘构件2 满足电算以下进行详细分析总结。 一、墙体分布筋 首先满足电算结果。除地下室处该处大多数情况,电算结果为构造配筋。 此时应满足《抗规》6.4.3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0%。6.4.4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l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3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竖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lOmm。 对于200mm厚剪力墙,水平筋一般采用8@200(双层),竖向筋一般采用10@300(双层),即可满足安全经济的要求。 另外,《高规》7.2.19房屋顶层剪力墙、长矩形平面房屋的楼梯间和电梯间剪力墙、端开间纵向剪力墙以及端山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间距均不应大于200mm。所以相应部位剪力墙,水平筋采用8@200(双层),竖向筋一般采用10@200(双层)。 二、边缘构件配筋(满足电算,并满足《抗规》6.4.5) 1、底部加强区及其上一层

约束边缘构件

从图集上体会,可以看出,约束边缘构件比构造边缘构件要“强”一些,主要体现在抗震作用上。所以,约束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高(如一级)的建筑,构造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低的建筑。 从图集中的配筋情况也可以看出构造边缘构件(如端柱)仅在矩形柱范围内布置纵筋和箍筋,类似于框架柱,当然也不能说构造边缘端柱一定没有翼缘。约束边缘构件除端部或角部有一个阴影部分外,在阴影部分和墙身之间还有一个“虚线区域”,该区域的特点是加密拉筋或同时加密竖向分布筋。 约束构件是根据抗震等级要求来设计的,截面和墙长墙高有关系,配筋是要进行受力计算的。构造构件是根据规范做的剪力墙增强构件,根据构造要求设计截面和配筋; “边缘构件”位于剪力墙墙肢的两端。在水平地震力到来的时候,“边缘构件”(比起中间的墙身来说)是首当其冲抵抗水平地震力的。约束边缘暗柱是承重结构了,配筋有具体要求的 抗震墙边缘构件的箍筋应采用何种形式,阴影部分是否可以用拉筋代替箍筋? 答:抗震墙墙肢两端应设置边缘构件,边缘构件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两类。抗震墙墙肢的延性与受压区混凝土的变形能力即箍筋的约束有关,抗震墙设置边缘构件是避免墙肢在轴压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约束边缘构件是指用箍筋约束的暗柱、端柱和翼墙,其混凝土用箍筋约束,有比较大的变形能力;构造边缘构件相对约束边缘构件,其对混凝土的约束较差。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的长度分别按抗震规范图6.4.7和图6.4.8的要求采用。 对于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必须采用箍筋,阴影范围之外可以采用箍筋或拉筋,但约束边缘构件的边界处应为箍筋。 对于本工程说明第四点:Y区构造图 本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约束边缘构件的墙身拉筋加强区(Y区),其构造为:在Lco范围内布置与约束边缘构件(AZ)内箍筋同一直径水平间距为100,竖向间距同墙水平筋间距的拉结筋,同时墙身竖向筋在Lco范围内加密间距100,该范围内竖筋同墙身竖筋.

边缘构件选筋规则

边缘构件选筋规则 纵筋的选筋规则 1)按照纵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间距计算确定边缘构件纵筋的允许根数范围; 2)按照纵筋的优选间距计算出优选纵筋根数(在根数范围内),根据该边缘构件需要的纵筋面积计算出纵筋直径规格,如果该规格在纵筋直径优选序列中且不小于最小构造直径要求则纵筋选配成功; 3)如果按优选间距未成功选配,则按纵筋直径优选序列进行选配。先对排在最前面的满足最小构造直径要求的直径规格进行试配,可以确定要选配的根数,如果该根数在纵筋允许根数范围内,则选配成功;如果不满足要求,则试配下一个满足最小构造直径要求的直径规格,直至选配成功。 4)如果所有纵筋直径优选序列内的规格都不满足要求(用户指定的优选序列不合适或者该边缘构件配筋要求高),程序会自动对墙柱纵筋等级内的所有符合要求的直径规格进行选配。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少会有选配不出来纵筋的情况。如果有选配失败的情况,软件将标记为N/A(Not Available,不可用)。 5)如果箍筋无法选配出的情况下,程序会自动逐次增加两根纵筋并重选纵筋直径,直至能选配出箍筋或者纵筋根数达到构造最多根数。 选配出的纵筋自动考虑构造直径要求,纵筋间距要求执行的是参数的默认最大(300mm)和最小(75mm)间距要求,如果工程有特殊需要,用户可以自定设定。 阴影区箍筋的选筋规则 1)在完成纵筋布置后,沿各墙肢和构件外轮廓安排箍筋,再按用户参数中设定的“隔一拉一”(满足无支长度不大于300mm)或者“逐根拉筋” 的要求增补拉筋。统计一道箍筋的总长度; 2)按照配箍率要求,根据箍筋的间距和直径选筋库(间距优先)试配箍筋。如果某规格(间距和直径)确定箍筋率大于设计配筋率且比值小于优选钢筋放大系数上限,则试配成功。如果各规格都不满足要求,则取大于设计配筋率的配筋量最小的规格。 3)如果箍筋选筋库中所有规格都不能大于设计配筋率而未选配工程,程序则自动检查是否是设定了“隔一拉一”,并尝试按照“逐根拉筋” 的要求重新设定拉筋,增加一道箍筋的总长度。重新对箍筋选筋库中所有规格进行试配。 4)如果仍未配出,程序自动逐次增加两根纵筋并重选纵筋直径,直至能选配出箍筋或者纵筋根数达到构造最多根数。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少会有选配不出来箍筋的情况。

16G101-1剪力墙归纳

16G101-1剪力墙归纳-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剪力墙水平钢筋构造 P71 1.1剪力墙水平钢筋节点构造:1个端部无边缘构件的水平钢筋节点做法,2个端部有边缘构件(矩形暗柱、L型暗柱)的水平钢筋节点做法: ①墙端部无暗柱时,水平钢筋应延伸至边缘构件外侧纵筋外侧,搭接10d; ②墙端部有矩形暗柱时,水平钢筋应延伸至边缘构件外侧纵筋内侧,搭接 10d; ③墙端部有L形暗柱时,水平钢筋应延伸至边缘构件外侧纵筋内侧,搭接 10d; 1.2剪力墙水平钢筋上层与下层的交错搭接,搭接长度1.2Lae,接头错开 500mm; 剪力墙水平钢筋转角外侧构造 P71 转角墙外侧水平分布钢筋在转角处布置有三种形式: ①在水平分布钢筋较少一侧搭接,搭接长度为1.2laE,接头错开500mm; ②转角墙两侧水平钢筋数量相同时,应上下间隔,左右隔一搭一方式,搭接长度为1.2laE; ③所有剪力墙外侧水平钢筋全部集中在转角处搭接,搭接长度为1.6 laE;剪力墙内侧水平钢筋做法都相同,延伸至对面剪力墙竖向钢筋内侧,弯锚15d;另:斜交转角墙外侧水平分布钢筋贯通设置,内侧水平钢筋延伸至对面剪力墙竖向钢筋内侧,弯锚15d; 剪力墙水平钢筋转角外侧构造P72 端柱转角墙(矩形边缘构件L形墙)、端柱翼墙(矩形边缘构件T形墙)、端柱端墙(矩形边缘构件一字形墙)、翼墙或斜交翼墙(T形边缘构件T形墙):外侧水平分布钢筋和内侧水平分布钢筋的做法一样,延伸至对面剪力墙竖向钢筋内侧,弯锚15d; 二、剪力墙竖向钢筋构造 P73、74 剪力墙墙身和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绑扎连接时连接构造: 剪力墙墙身纵向钢筋,抗震等级为一级、二级且剪力墙位于底部加强区,搭接长度LlE=1.2laE并且接头净距应错开500mm;其他情况的剪力墙纵向钢筋,可以在同一截面连接;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钢筋,任何情况下都接头应错开搭接,搭接长度LlE为按图表查询并且接头净距应错开0.3LlE; (16G101-1与11G101-1相比,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钢筋接头位置在绑扎搭接时(直径Φ≤12mm的钢筋)有明显变化,11G101-1剪力墙边缘构件底部500mm为非连接区域,而16G101-1底部允许接头,采用搭接长度进行连接即可,接头位置错开要求同11G101-1,为0.3LlE。) 剪力墙墙身和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焊接连接时(直径Φ≥14mm的钢筋),底部500mm为非连接区,接头净距应错开35d且≥500mm; 剪力墙墙身和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机械连接时(房建直径Φ≥22mm的钢筋或市政直径Φ≥25mm),底部500mm为非连接区,接头净距应错开 35d; P73增加了剪力墙身防震缝的构造节点大样图,下部为一个墙身,上板顶处分为二个墙身形成防震缝,设置了构造做法。

边缘构件计算方法分析

剪力墙边缘构件计算简图与边缘构件配筋结果相差很大的原因 ?根据《SATWE软件说明书》第92页的解释,剪 软件说书第的解释剪力墙阴影区的计算主筋的原则如下:

?以上原则可以看出,SATWE软件计算边缘构件阴影区面积时是按照单肢墙计算暗柱面积并进行影区面积时是按照单肢墙计算暗柱面积,并进行叠加得到的。 ?但经常有设计院的朋友提出,SATWE软件配筋简图中显示的配筋面积相加后与边缘构件配筋简图中显示的配筋面积相差甚远,边缘构件简图中显示的配筋面积往往比配筋简图中经相加后得到的大很多,不知为何?在此,本人拟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与广大设计人员探讨一下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筋的计算过程。

?工程实例一工程实例 ?某剪力墙结构,第二层局部墙肢平面简图如下:

此段墙体抗震等级为三级。由于其位处底 部加强区,根据《抗震规范》表6.4.5-3,得到抗震等级为三级的剪力墙结构约束边缘构件最小 配筋率为001A 和6Φ14者之间的较大值配筋率为0.01Ac和6Φ14二者之间的较大值。 根据《高规》7.1.8 注1可知,此段L形墙 体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均小于8,程序判断 为短肢剪力墙并以白色外边线显示由此根据墙体2为短肢剪力墙,并以白色外边线显示。由此根据 《高规》7.2.2-5的规定,短肢剪力墙的全部竖 向钢筋的配筋率,三级不宜小于1.0%。 右图所示为SATWE软件计算的此段剪力墙 在配筋简图中的计算结果。计算结果显示,墙体 1一端暗柱配筋面积为14,墙体2为0。根据 墙体1 《SATWE说明书》中的解释,0表示此段墙体构造 配筋。 墙体1和2计算结果文本文件显示如下:

剪力墙边缘构件

剪力墙边缘构件 剪力墙边缘构件基本概况: “边缘构件”是11G101图集中暗柱和端柱的统称,分为两大类: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YDZ、YAZ是约束边缘端柱、约束边缘暗柱,均属于约束边缘构件;GDZ、GAZ是构造边缘端柱、构造边缘暗柱,均属于构造边缘构件。这些都是剪力墙结构中特有的,他们的作用都一样,设置在剪力墙的边缘,起到改善受力性能的作用。 剪力墙边缘构件基本类别: 分为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 构造边缘构件有GAZ(构造边缘暗柱)、GDZ(构造边缘端柱)、GYZ(构造边缘翼缘柱)、GJZ(构造边缘转角柱)等。 约束边缘构件有YAZ(约束边缘暗柱)、YDZ(约束边缘端柱)、YYZ(约束边缘翼缘柱)、YJZ(约束边缘转角柱)等。 剪力墙边缘构件区分: 1、从编号上看,构造边缘构件在编号时以字母G打头,如GAZ、GDZ、GYZ、GJZ等,约束边缘构件以Y打头,如YAZ、YDZ、YYZ、YJZ等。 2、从图集上体会,第71-73页可以看出,约束边缘构件比构造边缘构件要”强”一些,主要体现在抗震作用上。所以,约束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高(如一级)的建筑,构造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低的建筑。 3、从11G101图集中的配筋情况也可以看出构造边缘构件(如端柱)仅在矩形柱范围内布置纵筋和箍筋,类似于框架柱,当然也不能说构造边

缘端柱一定没有翼缘。约束边缘构件除端部或角部有一个阴影部分外,在阴影部分和墙身之间还有一个”虚线区域”,该区域的特点是加密拉筋或同时加密竖向分布筋。 4、11G101图集引用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抗震墙的抗震构造措施,可参考该规范加深理解。

剪力墙配筋统一做法

剪力墙配筋设计统一做法 武汉天华

?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 嵌固面以下不作为底部加强部位,加强部位高度从地下室顶板算嵌固以作为底部加部位加部位高度从地室板 起;H/10和两层,H指的是自顶板算起的墙体总高度,不是确定抗震等级的房屋高度 24m以下剪力墙结构:一层 [《抗规》第6.1.10条及《高规》第7.1.4条] ?标高表 注明嵌固端位置 取消约束边缘构件范围 [(11G101-1)] 不是底部 加强范围

? 剪力墙墙身分布筋(框剪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分布筋) 水平分布筋最小直径d8 d8 ,建议选用HRB400及以上等级,保证直立性竖向分布筋最小直径,建议选用及以上等级,保证直立性当审图不允许竖向分布筋采用d8时,改为d10,间距根据规范要求加大 [《抗规》第6.4.4-3条及《高规》第7.2.18条]注意抗规的用词:应满足…..不宜小于….. ?剪力墙墙身分布筋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间距 剪力墙结构一二三级0.25%,四级及以下0.2%;间距300mm 高层剪力墙7.2.19条位置:0.25%;间距200mm 框剪结构0.25%(非抗震0.2%);间距300mm 框剪结构(非抗震);间距 框支剪力墙底部加强区0.3%(非抗震0.25%);间距200mm [《抗规》第643条及《高规》第7217条82110219][《抗规》第6.4.3条及《高规》第7.2.17条、8.2.1、10.2.19]

?剪力墙结构的“最小”构造配筋(2排) 优先采用d8

?剪力墙结构的“最小”构造配筋(2排) d8d10,间距调整审图不同意采用时,采用,间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