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现代化大都市 教案(商务星球版下册)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商务星球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商务星球版)第一章:亚洲的自然环境1.1 亚洲的地形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形特点,包括高山、平原、盆地等。
让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亚洲的主要山脉、高原和河流。
1.2 亚洲的气候让学生了解亚洲的气候特点,包括多样性、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等。
让学生通过图表和案例,了解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情况。
第二章:亚洲的人文环境2.1 亚洲的人口让学生了解亚洲的人口特点,包括人口数量、分布和增长率等。
让学生通过数据和案例,了解亚洲的主要人口大国和人口问题。
2.2 亚洲的城市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特点,包括大都市和新兴城市等。
让学生通过地图和案例,了解亚洲的主要城市和城市化问题。
第三章:欧洲的自然环境3.1 欧洲的地形让学生了解欧洲的地形特点,包括山脉、平原和海岸线等。
让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欧洲的主要山脉、高原和河流。
3.2 欧洲的气候让学生了解欧洲的气候特点,包括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等。
让学生通过图表和案例,了解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情况。
第四章:欧洲的人文环境4.1 欧洲的人口让学生了解欧洲的人口特点,包括人口数量、分布和增长率等。
让学生通过数据和案例,了解欧洲的主要人口大国和人口问题。
4.2 欧洲的城市让学生了解欧洲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特点,包括历史古城和现代城市等。
让学生通过地图和案例,了解欧洲的主要城市和城市化问题。
第五章:非洲的自然环境5.1 非洲的地形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形特点,包括高原、山脉和平原等。
让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非洲的主要山脉、高原和河流。
5.2 非洲的气候让学生了解非洲的气候特点,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沙漠气候等。
让学生通过图表和案例,了解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情况。
第六章:非洲的人文环境6.1 非洲的人口让学生了解非洲的人口特点,包括人口数量、分布和增长率等。
让学生通过数据和案例,了解非洲的主要人口大国和人口问题。
6.2 非洲的城市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特点,包括历史古城和现代城市等。
商务星球版八下第六单元第2课《现代化大都市》ppt(精)

4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北京已同76个国家的96个城市 建立了联系。
伦敦
5
设在北京的摩托罗拉北亚中心
北京奔驰——戴姆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克莱斯勒汽车 有限公司新工厂奠基仪式
已有300多家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公司在北京投资了400多个项目。全球 最大的500家企业中,在北京有投资项目的达146家。国际金融机构和组织在 京的代表处达215家。
返 回
11
日趋完善的城市功能
12
在北京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北京被定位为 “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13
四惠立交桥
西直门立交桥
14
北京西客站
15
北京市先后公布了6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北京市政府划定了25片历史文化 保护区,编制了《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总体规划》,制定了《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 16 保护条例》。
33
一些居住环境脏乱
34
乘客正在进入地铁
一卡通取代月票卡听证会
2006年5月10日,北京公交地铁开 始实行市政交通一卡通刷卡。
35
北京2008年地铁规划
36
北京西客站 北京是全国的铁路枢纽,北京共 有四个火车站,其中北京火车站 和北京西客站是主要国内列车和 国际列车的停靠站和始发站。北 京西站是九十年代建成的亚洲最 大的火车站。 首都国际机场
26
奥运会主会场——“鸟巢”
奥运场馆
27
为改善北京大气环境,首 钢涉钢系统将全部迁出北 京 。图为首都钢铁公司 二号高炉。
28
俯瞰现代北京
29
从下面图片中看出北京市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是什么?
30
北京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 批人才。图为某人才招聘会场面。
地理初二下商务星球版第六单元第2课现代化大都市教案

地理初二下商务星球版第六单元第2课现代化大都市教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和都市职能,谁来说说北京的要紧职能是什么?提问,学生回答:北京的要紧职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讲述:北京的这种都市职能与它的历史文化有直截了当的渊源,同时也决定着它的以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节的第二部分:(板书)历史悠久的古城和现代化大都市两部分内容。
[讲授新课]活动:请大伙儿阅读课文和图6.5,摸索回答以下问题:1.北京建城有多青年的历史?有哪几个朝代在此建过都?2.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哪两个朝代?有什么特点?什么缘故会如此布局?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1.北京建城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早为周武王时的蓟城,先后有金、辽、明、清各代在此建都。
(板书:建城时刻早)2.至明、清两代,北京旧城的格局差不多形成。
旧城格局的特色是皇宫别处有皇城,皇城别处有都城。
都市的建筑排列成棋盘状。
都市中轴线突出,皇宫位于都市中心中轴线上,东西建筑以中轴线对称展开。
方城十字街,大小四合院,环环相扣,层次分明。
北京旧城之因此如此布局,从自然因素考虑,一要紧是要利用现在北海和中海为都市提供充足的水源。
因为都市是人口集聚的大型聚落,每天需要大量的淡水,因此水资源的分布会阻碍都市的布局;二是因为我国位于北半球,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冬季严寒且常刮西北风,为了有充足的光照,以利于房屋的避寒保暖,坐北朝南成为都市布局的主导方向。
北京旧城的这种布局特色还表达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
将宫城和殿堂放在都市中心表达了“普天之下,惟我独尊”的封建帝王思想;面向南方表达了“面南而王”的传统观念。
承转:北京旧城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也曾不断变化。
活动:请大伙儿阅读图6.7,摸索回答以下问题:1.自辽代以来,北京旧城在空间上是如何变化的?2.北京旧城城址的变迁与水源有什么关系?3.现代北京城与北京旧城有什么关系?学生读图,分析、讨论。
八年级地理下册现代化大都市的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现代化大都市的教案第一章:现代化大都市的概念与特征教学目标:1. 理解现代化大都市的概念。
2. 掌握现代化大都市的主要特征。
3. 了解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 现代化大都市的定义。
2. 现代化大都市的主要特征:人口密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高度服务化。
3. 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趋势:国际化、可持续发展、智能化。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什么是现代化大都市?2. 讲解现代化大都市的概念和特征。
3. 分析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趋势。
4. 案例分析:介绍几个典型的现代化大都市。
第二章: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特征教学目标:1. 理解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特征。
2. 掌握现代化大都市产业结构的变化。
3. 了解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辐射作用。
教学内容:1. 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特征:高度服务化、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善。
2. 现代化大都市产业结构的变化: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
3. 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辐射作用: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和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特征有哪些?2. 讲解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特征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3. 分析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辐射作用。
4. 案例分析: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大都市经济特征。
第三章:现代化大都市的人口特征教学目标:1. 理解现代化大都市的人口特征。
2. 掌握现代化大都市人口规模的变化。
3. 了解现代化大都市人口结构的特点。
教学内容:1. 现代化大都市的人口特征:人口规模大、人口密度高、人口结构复杂。
2. 现代化大都市人口规模的变化:持续增长。
3. 现代化大都市人口结构的特点:年轻化、多元化、高素质。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现代化大都市的人口特征有哪些?2. 讲解现代化大都市的人口特征和人口规模的变化。
3. 分析现代化大都市人口结构的特点。
4. 案例分析: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大都市人口特征。
第四章:现代化大都市的文化特征教学目标:1. 理解现代化大都市的文化特征。
《现代化大都市》学案1(商务星球八年级下)

现代化大都市学习目标:1、了解北京的国际交往的情况。
2、举例说明北京城市建设的成学习主题一国际交往的窗口1、阅读课本25页阅读和图6.5思考北京是国际交往的中心表现在:a.政治外交方面、b.经济方面c.新闻传媒方面d. 交通运输方面2、北京是国际交往的中心,尤其是中国加入以来,北京与世界各地的国际交流越来越密切。
学习主题二日趋完善的城市功能1、北京现代城市建设成就:交通运输建设,北京的交通网络主要由组成;街区建设,新修了;不断扩大的和建设,为北京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2、北京城市发展中的问题3、北京的城市发展和规划包括:第一,;第二,;第三,。
北京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城市环境。
4、到2010年北京环境建设的目标:复习反馈:1、北京中关村能成为我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有利条件是:A.有众多的人口和资源B.有便利的交通和市场C.有众多的科技人才D.有重点的旅游资源2、四合院是北京名居建筑的代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护四合院不仅仅是保护旧房子而是保护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B.四合院为平房建筑占地面积大不利于北京市建设的发展C.随着人口的增加住房紧张拆除四合院势在必行D.不少四合院经历了历史的风雨已经破烂不堪严重影响了北京市容3、下列大学都是我国著名的大学:①北京大学;②华中科技大学;③清华大学;④复旦大学;⑤南开大学,都是同学们向往的的地方,其中位于北京的个数有:A.1B.2C.3D. 44、关于北京市位置准确的说法是 ( )A、华北平原北部B、华北地区的东北部C、濒临渤海D、华北平原西南端5、与北京市接壤的省、市是 ( )A、河北省、辽宁省B、河北省、天津市C、天津市、河南省D、河北省、山东省6、北京市总面积约有 ( )A、1、68万平方千米B、16、8万玉米千米C、0、168万平方千米D、168万平方千米。
#2013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

第五单元我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课四大地理区域教案【教案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依据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3.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案,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案重难点】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案过程】(导入新课)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和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
(讲授新课)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展示西北沙漠、东北的林海雪原、青藏的牧场、南方的水田图片承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理由(或满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
(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
下面我们将根据各地的气候和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的不同,把我国分成四大地理区域,既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这时,在中国地形图上出现闪动的区域界线,并附有区域名称)教师用光标指到哪个区域,即请同学们集体读出这个区域的名称。
1、划分依据: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学生活动)阅读3页材料,了解区域划分的依据。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原因及区域位置和范围。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活动,探究)——做第2页活动题,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交流活动结果(总结)青藏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上,它周围有昆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等围绕。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这两侧的气温和降水有明显的不同,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以大兴安岭为界,这里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由此看出,四大区域的划分主要根据气候和地形等要素的不同进行的。
八年级地理下册现代化大都市的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现代化大都市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现代化大都市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现代化大都市的形成因素;(3)了解我国主要的现代化大都市及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分析现代化大都市的景观特点;(2)运用比较法,了解不同现代化大都市的形成因素;(3)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调查我国某个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现代化大都市的认识,提高对城市化进程的关注;(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现代化大都市的定义和特点;(2)现代化大都市的形成因素;(3)我国主要的现代化大都市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1)现代化大都市的形成因素分析;(2)我国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现代化大都市的定义、特点和形成因素;2. 比较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了解不同现代化大都市的形成因素;3. 小组合作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调查我国某个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4. 地图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了解我国主要的现代化大都市分布情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现代化大都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城市景观特点;(2)提问:什么是现代化大都市?它们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现代化大都市的定义和特点;(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现代化大都市的形成因素。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现代化大都市的特点;(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现代化大都市的形成因素。
4. 比较法:(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现代化大都市的形成因素;(2)学生小组讨论,分享比较结果。
5. 小组合作:(1)教师布置调查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调查我国某个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2)学生汇报调查成果,讨论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困境及对策。
13现代化大都市教案(商务星球版下册).doc

第六单元第2课现代化大都市【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I•朗资料说出北京的城市职能,并说明北京城市建设成就。
•根据资料分析北京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北京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目标I1.举例说明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职能。
2.了解北京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重点)3.了解北京励临的环境问题,醐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关注北京发展。
(难点)【教学模式】“自学、互动、反馈” H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法。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地理助学及相关资料。
[教学删(承接)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加入了世界 贸易组织,北京和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和 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交往的窗口的就是首 都国际机场: 3、读P25图6. 5和P26 “阅读”,认识国际 交往的窗口一 “首都机场”。
(1)请同学们找出J L 条以北京为起点的国呩 航空线。
(2)世界各国的苗脑來中国访问一般到达的3、找出从北京出发到达哪几个大 洲和城市,理解北京作为国际交 往中心的意义。
通过图片展示,加深了 对北京是 “国际交往 的窗口”的 醐。
(小结):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可以从三方面来认识:A 、 是国内、国际形势的要求。
(国内: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国阮中国加入lit 界贸易组织。
)B 、 与国际交往的主要内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国际商务活动。
C 、 具体表现:政治方面(驻华使馆和领事馆)、 经济方时(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的设立)、新闻传媒A 面(新闻机构)、北京城区道路网北京西客站合作探究机场是 机场。
北京与世界部分城市的国际航线通过小结,让学生更加 明确了北京 是国际交往 的中心。
过渡与链接交通方面(交往的窗口——首都相既)(过渡):不仅是首都国际机场,北京的城市建设也是日新月异,城市功能円趋 完善。
请看大屏幕:观察阅读新挖的转河朝阳公园通过读阁、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佶息提取能力和综合能合作探宂二、日趋完善的城市功能1、读以上图片及P26—27教材闪容,讨论下列问题:(1)城市发展的基础是交通,北京在交通方面的建设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2)在环境保护方而有哪些成就?小结:根据学生回答,及时给予评价及鼓励、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 现代化大都市(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搜集有关北京的图片资料,编辑以北京概况为主题的地理小报。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职能。
2.了解北京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3. 了解北京面临的环境问题(重点),理解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难点)。
4. 了解北京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图示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北京市地区图、城区道路网图等
【教学过程】
结合地图,依次完成活动各题
理解国际航空港对于北京成为国际交往中心的意义利用教师提供的信息
题,学生完
题,培养综合能力
2、北京已同76个国家的96
联系。
伦敦3、300多家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公司在北
京投资了400多个项目
4、中央电视台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多个电视机构建立了业务联系
5、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作为中国惟一对外广
播的国家电台
能用38种语言向世界各地播出。
播音时
间之长和播音语种之多,在世界各国对外
广播中居第3位。
西直门立交
城市绿地与城市水网建设
【讲述】北京的城市配套设施日臻完善,
北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板书】二、日臻完善的产生功能
【展示】北京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和沙尘
暴等图片和视频
学生感受日趋完善的城市功能
【反馈训练】 一、选择
1.下列有关北京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是单一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
B.北京经济今后的发展方向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北京的名胜古迹有长城、故宫、大雁塔等
D.北京背山面海,西临太行山,东临渤海
【活动】P28的“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
【讲述】这也是任何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要学生思考作答
学生思考后各抒己见 学生完成
下图是被称为“北京之魂”的老北京胡同,读图完成2、3题。
2.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有众多的胡同,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胡同应
()
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3.如今,许多外国人喜欢游览北京的胡同,原因是()
A.旅游消费少
B.北京胡同的环境好
C.北京胡同有独特的历史文化
D.北京胡同交通方便
4、北京中关村建立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智力资源密集
C.交通运输便利
D.自然环境优美
5、图说北京。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A.北京科技力量雄厚,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B.北京是全国最大的商业、文化中心。
()
C.北京的城市空间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
()
D.首都体育馆在中山音乐堂的东北方向。
()
E.市内交通四通八达,道路呈放射状布局。
()
F.北京是京津唐工业区的核心。
()
【教学反思】
1.本节知识简单,了解为主,动用有效的图片为上策。
2.处理城市发展中一定遇到的问题时,运用讨论和小组合作较好,能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启发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