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一、背景介绍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对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水环境,减少污水对水质的污染,需要采取适当的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
二、污水处理方法1. 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是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筛网过滤:利用筛网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
- 沉淀:通过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沉降到污水底部,然后将上清液排出。
- 浮选:利用气泡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浮起,然后通过刮板将浮起的悬浮物清除。
2. 生化处理方法生化处理方法是利用生物活性物质(如细菌、藻类等)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好氧处理:将污水通入好氧生物反应器中,利用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 厌氧处理:将污水通入厌氧生物反应器中,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
- 植物处理:利用水生植物(如芦苇、菖蒲等)吸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同时通过植物的根系提供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的环境。
3. 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污水进行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混凝:添加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的沉淀或过滤。
- 氧化:添加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使其分解为无机物质。
- 中和:添加中和剂(如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调节污水的酸碱度,使其接近中性。
三、案例分析以某水产养殖场为例,该养殖场每天产生大量的养殖废水,需要进行处理。
根据该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1. 利用筛网过滤和沉淀方法,先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固体颗粒。
2. 将经过初步处理的污水进入好氧生物反应器,利用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3. 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混凝和沉淀,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4. 最后,通过消毒处理,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确保处理后的污水符合排放标准。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渔业经济活动,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养殖污水。
这些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废物、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物质,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水产养殖污水的处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的方法。
一、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是利用物理过程对水产养殖污水进行处理,主要包括筛分、沉淀、絮凝和过滤等步骤。
1.筛分:通过筛孔大小的设置,将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悬浮物、沉降物等进行分离。
常用的筛分设备有静态格栅、机械格栅等。
2.沉淀:利用重力原理,使颗粒物质在水中沉淀。
常用的设备有沉淀池、沉砂池等。
通过调整沉淀时间和设备的大小,可以达到沉淀效果。
3.絮凝:通过添加絮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等聚集成大颗粒物质,便于后续的沉淀和过滤。
常用的絮凝剂有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等。
4.过滤:利用过滤材料对水进行过滤,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
常用的过滤材料有石英砂、活性炭等。
过滤器的设计和维护对于过滤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物理处理方法适用于初步处理水产养殖污水,能够较好地去除大颗粒物质和部分悬浮物质。
但是,对于有机物质等难以去除的物质,需要采用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
二、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对水产养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常见的方法有氧化法和还原法。
1.氧化法:通过添加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对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氧化。
氧化反应能够使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2.还原法:通过添加还原剂,如二氧化硫、亚硫酸钠等,对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还原。
还原反应能够使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减少其对水环境的污染。
化学处理方法能够对水产养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有害物质起到很好的去除效果。
但是,化学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化学药剂的投加量和反应时间,以避免对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三、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是利用微生物代谢能力对水产养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常见的方法有好氧法和厌氧法。
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方案

水产养殖尾水是指养殖场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去的废水,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以下是一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方案:
1.静态沉淀法:将养殖废水通过静态沉淀池进行处理,使悬浮物沉淀到池底,再将上清液
排放出去。
2.活性池法:采用活性池生物处理技术,将养殖废水通过生物过滤器进行处理,使有机物
被微生物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3.人工湿地法:利用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将养殖废水通过人工湿地进行处理,使悬浮
物、营养物质、重金属等被吸收和稳定,最终获得高效净化的效果。
4.膜分离法:利用超滤、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在养殖废水中滤除有机物、微生物、重金
属等杂质,获得高品质的清洁水。
以上方法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需要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
同时,还需要注意养殖废水处理后的排放标准,确保达到环保要求。
污水处理中的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

膜过滤技术
利用膜过滤技术去除盐分和其他杂质 ,具有高效、低能耗的优点。
高级氧化技术
利用高级氧化技术如臭氧、芬顿反应 等,对有机物进行深度氧化处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智能化监控与管理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废 水处理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提高处 理效率和稳定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清洗和消毒废水
养殖设施清洗和养殖区消毒产生的废水。
雨水排放
养殖区的雨水排放。
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01
02
03
04
有机物
包括残饵、粪便、死亡生物等 有机物,是废水中的主要污染
物之一。
氨氮
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氨氮,对水 生生物有毒害作用。
磷
过量的磷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引发藻类过度繁殖。
重金属
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和药物 可能含有重金属,如铜、锌等
病原体和寄生虫问题
养殖废水可能携带病原体和寄生虫,对环境 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高有机物含量
养殖废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需要有效的生 物处理方法。
营养盐失衡
养殖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盐含量较高,可 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技术发展趋势和展望
新型生物处理技术
利用高效、耐盐的微生物进行生物处 理,提高有机物降解效率和耐盐性。
理效果。
物理-生物处理
先进行物理处理,再进 行生物处理,以提高处
理效果。
化学-生物处理
先进行化学处理,再进 行生物处理,以提高处
理效果。
综合处理
将上述几种处理方法综 合运用,以达到更好的
处理效果。
04
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挑战与展望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污水处理是水产养殖业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够有效地减少养殖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的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面。
一、物理处理方法1. 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通过加入沉淀剂将悬浮物沉淀下来,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常用的沉淀剂有石灰、聚合氯化铝等。
将污水经过预处理后,加入适量的沉淀剂,经过混合和静置,使悬浮物沉淀到污水底部,然后将上清液排放出去,最后对沉淀物进行处理或者回收利用。
2. 过滤法过滤法是利用过滤介质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常用的过滤介质有砂子、活性炭等。
将污水通过过滤器,过滤介质上的悬浮物和颗粒物会被截留下来,而清洁的水则通过过滤器流出。
过滤后的水可以直接回用或者进一步进行处理。
二、化学处理方法1. 氧化法氧化法是通过加入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将污水与氧化剂进行反应,有机物会被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物质。
氧化法适合于处理有机物浓度较高的水产养殖污水。
2. 中和法中和法是通过加入酸碱中和剂将酸性或者碱性废水中的酸碱度调整到中性,从而达到去除酸碱性物质的目的。
常用的中和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将酸性或者碱性废水与中和剂进行反应,酸碱度会逐渐趋于中性,从而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三、生物处理方法1. 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一种处理方法。
通过增加氧气供给,促进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使有机物得到降解。
好氧生物处理设备普通采用曝气池、活性污泥法等。
2. 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和沉淀物的一种处理方法。
厌氧生物处理适合于高浓度有机物的处理,如畜禽养殖废水。
厌氧生物处理设备普通采用厌氧池、厌氧发酵池等。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引言概述: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然而,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对环境造成为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寻觅有效的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用的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藻类处理和植物处理。
一、物理处理1.1 沉淀法:通过加入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下来,从而净化水质。
1.2 过滤法:利用滤料对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
1.3 曝气法:通过将废水暴露在空气中,利用氧气的氧化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二、化学处理2.1 氧化法:利用氧化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2.2 中和法:通过加入中和剂,将废水中的酸碱度调整到中性,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3 沉淀法:利用化学反应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沉淀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三、生物处理3.1 好氧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分解,转化为无害物质。
3.2 厌氧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分解,产生沼气等实用物质。
3.3 活性污泥法:通过将废水与活性污泥接触,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四、藻类处理4.1 浮游藻类:利用浮游藻类对废水中的营养盐进行吸收,从而减少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4.2 绿藻:绿藻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
4.3 蓝藻:蓝藻可以吸收废水中的氨氮等有机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五、植物处理5.1 浮萍:浮萍可以吸收废水中的营养盐和重金属离子,减少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5.2 芦苇:芦苇的根系可以吸收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5.3 水葱:水葱可以吸收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盐,减少废水对水体的富营养化。
结论: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藻类处理和植物处理是常用的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及循环利用

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及循环利用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及循环利用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养殖业之一,以其高产量、高经济效益而备受青睐。
然而,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却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废料、氨氮等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将对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处理和循环利用水产养殖废水显得十分重要。
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种方式,这些方式常常通过结合运用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过滤、沉淀、调节水质等方式进行,其中过滤是最常见也最简单的处理方法,通过将废水过滤掉其中的固体和悬浮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沉淀则是利用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使废水中的固体颗粒自然下沉到底部,进而去除其中的污染物。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节水质来改善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化学物质的浓度,使其达到国家标准。
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来除去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式包括氧化法、还原法和中和法等。
氧化法主要是利用氧化剂来将有机废物中的有机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常见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过硫酸钠等。
还原法则是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还原为比较安全的物质,常用的还原剂有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等。
中和法主要是通过加入酸和碱进行酸碱中和反应,使酸性或碱性水质中的pH值稳定于中性。
生物处理则是通过利用一定的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的过程。
生物处理法效果好、成本低且无二次污染,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中。
其中,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是主要的生物处理方式。
厌氧处理主要是在缺氧的环境中,采用一些厌氧微生物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甲烷等沼气。
而好氧处理则是利用耗氧菌等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质。
除了处理废水,还需要对处理后的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
合理利用处理后的水资源,可以减少对外部水源的依赖,降低养殖成本,同时也能减少废水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
可以利用处理后的水作为养殖水源,有效地循环利用这些水资源。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体的水质控制和废水处理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体的水质控制和废水处理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通过养殖水体中蓄养鱼类、贝类等水生动物来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
然而,养殖过程中的水体质量对于养殖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养殖水体的水质控制和废水处理方法,以确保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与发展。
一、水质控制1. 养殖水体的水质衡量指标水质的好坏对水生动物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养殖水体的水质控制需要考虑多个指标,如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等。
针对不同的养殖对象,水质指标也有所不同,饲养不同种类的鱼类或贝类时需要了解其最适宜的水质环境。
2. 水体养殖系统的建设养殖水体的水质控制需要借助恰当的养殖系统。
常见的养殖系统有流水养殖、静水养殖和循环养殖系统。
流水养殖通过水流彻底刷新水体,保持水质的稳定性;静水养殖利用加氧设备保持水体内的氧气含量;循环养殖系统则通过生物滤池等装置将废水进行处理,再利用。
二、废水处理1. 废水来源及污染物水产养殖的废水主要来自于养殖活动,包括饲料残渣、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养殖设备清洗等。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氨氮、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如果不进行处理,将对周围的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2. 废水处理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常用的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过滤、沉淀等手段分离水体中的固体颗粒;生物处理则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如利用好氧处理池和厌氧处理池等设备;化学处理则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三、养殖水体的环境保护1. 合理养殖密度养殖水体的水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合理的养殖密度。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导致养殖水体中废物和有害物质的积累,对鱼类和贝类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科学计算和监测,确定合理的养殖密度,能够减少水质污染,提升养殖效益。
2. 养殖水体的定期检测为了确保养殖水体的水质不受到污染,养殖者应定期进行水体水质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方圣琼1 胡雪峰2 巫和昕2(11福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福州350002;21上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200072)摘 要 主要综述了国内外水产养殖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2方面的技术,并总结了水产养殖废水循环使用的水处理工艺流程和生物工程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表明了水产养殖废水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排放技术为今后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水产养殖废水 废水处理 综合利用Technology of aquaculture w aste w ater treatment and applicationFang Shengqiong 1 Hu Xuefeng 2 Wu Hexin 2(11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21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Abstract T w o treatment methods for aquaculture wastewater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which are mainly based on the physicochemical treatment and biotreatment.Th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of bioengineering for aqua 2culture wastewater reuse treatment are als o summarized.It indicates that the com prehensive utilization and innocuous treatment of aquaculture wastewater become the main trend for the aquaculture wastewater treatment.K ey w ords aquaculture wastewater ;wastewater treatment ;com prehensive utilization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131020)收稿日期:2003-08-11;修订日期:2003-11-01作者简介:方圣琼(1978~),男,硕士,助教,主要从事环境污染监测与控制方向研究工作。
E 2mail :fsq @1 引 言近20年来,集约化水产养殖业在国内外迅速发展。
世界水产量在1996年达到112亿t ,其中25%为人工养殖[1]。
在此条件下,养殖过程中投放的饲料所含的氮、磷大约只有911%和1714%被鱼同化,其残剩饲料和鱼类排泄物形成的污染物对水体、沉积物等造成严重污染,引起浅水湖泊的退化,造成局部海域发生赤潮;水产养殖中使用的各类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的残留物也污染了水域环境,使一些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干扰了野生种群的繁衍和生存,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水体污染反过来制约水产养殖的发展,因此,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逐渐受到关注[2~5]。
2 水产养殖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技术211 机械过滤过滤装置是从传统的砂滤池不断发展起来的,其基本原理是阻隔吸附作用。
在处理水产养殖水体中,用砂滤池能很好地去除SS ,但是去除N 和P 效果不佳[6];改用斜发沸石去可以吸附一定量的氨[7]。
Palacios 等[8]在砂滤床种植植物,控制渗透率和干湿循环时间,在水力负荷为315cm/d ,去除93%总磷;在处理鲑鱼养殖废水中,其水力负荷分别为1135、25、80~240和2000~2700cm/d ,SS 去除效果差异性不大。
对于机械过滤装置,美国开发的一种筒状的过滤机,筒体四周附有滤网,筒体置于水中工作时,部分滤网浸没在水中,废水从开口端流入筒内,污物被留在网上,过滤过的水又回流到池中,而污物被喷头冲到漏斗内而排出。
瑞典一种高度为3140~4725mm ,直径900~1910mm 的过滤机在工作时,污水由装置的下部经过中心管和吸附污物的砂混合在一起,由升液器上升到装置上部,在此分离,污物清除后,经管道流入沉淀池,沙子靠锥形分解器的作用均匀降下,上升的水和下降的沙相遇,这样,水被净化后从另一根管道放回到鱼池。
日本有一种过滤机,其工作原理是水泵将池水吸上后,经喷洒管喷入过滤池,过滤池内一层小颗粒沸石和一个特制过滤器,第5卷第9期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V ol .5,N o .92004年9月T echniques and Equipment for Environmental P ollution C ontrolSep .2004过滤后的水流回养鱼池[9]。
212 臭 氧臭氧的净化原理在于它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107V,高于氯(1136V)和二氧化氯(115V)。
它能够破坏和分解细胞的细胞壁(膜),迅速扩散渗入细胞内,从而杀死病原菌。
臭氧在水中分解的中间物质羟基自由基(・OH),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分解一般氧化剂难分解的有机物。
因此,用臭氧处理废水,既能够迅速灭除细菌、病毒和氨等有害物质,又能增加水中溶解氧,从而达到净化养殖废水的目的。
有资料报道,臭氧在鱼虾养殖中应用效果显著, Jack在1994~1995年进行13次臭氧水处理试验,其臭氧投放量0159mg/L,灭菌率可达99112%;日本伊腾慎悟用臭氧处理海水研究表明,海水中9919%各种细菌可被臭氧消灭[10]。
臭氧与生物滤池结合,出水中溶解氧含量高,回用可以提高养殖密度[11]。
213 电化学用电化学法去除水中溶解的亚硝酸盐和氨氮的研究结果表明,亚硝酸盐完全去除的时间和能耗随着传导率的增加而降低,输入电流最大为2A时,耗能最少,pH相对于输入电流和电导率来说几乎没有影响;在酸性条件下有利于亚硝酸盐的去除,碱性条件有利于氨的去除,氨的去除速度低于亚硝酸盐的去除速度[12]。
3 水产养殖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31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是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主要技术之一,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上发展成氧化沟、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 BR)和AB法处理工艺等。
Meske等通过活性污泥法处理水产养殖循环用水研究表明,NH+42N含量不能达到回用的要求[13];Umble 等[14]在水产养殖排水沟渠中用接近S BR的操作方式进行好氧厌氧处理,效果良好;Nugual等[15]用S BR法处理海水养殖废水,探讨盐度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度不是很高情况下,脱氮效果良好。
312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主要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设备和生物硫化床等,这些技术因为其微生物的多样化,在水产养殖废水的封闭循环使用中得到广泛利用。
31211 生物滤池在集约化养鱼装置中配用的生物滤池有平流式、升流式和降流式[9]。
生物滤池中填料是生物的载体,填料主要有碎石、卵石、焦炭、煤渣、塑料蜂窝和各种人工合成产品等;生物滤池能连续使用,不需要更换滤料。
生物滤池设计中很重要的就是填料的选择,填料的结构和表面积要有利于生物膜的生长和有机悬浮颗粒的捕集。
在台湾,Y ang等[13]用一个十字交叉的高孔隙率的填料(塑料鲍尔环,孔隙率87%)的生物滤池,后跟一个有很大表面积填料(粉末焦炭颗粒,孔隙率35%)的生物滤池,在停留时间为215h,SS和BOD去除率分别为9818%和8012%。
在新加坡,China等[16]用沉淀池→生物滤池→二沉池→生物过滤器工艺,其中填料为混合纤维(表面积>1000m2/m3,孔隙率85%),对河口大面积集约化养殖水体处理后可回用。
在澳大利亚, Abeysinghe等[17]用好氧淹没升流式生物滤池去除鲑鱼养殖废水中T OC和N,其中填料有效表面积141 m2/m3,停留时间为4h时,去除40%的磷,氮完全硝化和40%反硝化,T OC可以降到12mg/L。
曝气后从生物滤池出水应有足够的溶解氧满足回用需要,Eikebrokk[18]利用一个淹没式的鼓风升流式的生物过滤器,在这个生物过滤器里可以进行消化和氧的传递,把其放在鱼塘里,使得污染物减少了90%~95%,池塘的溶解氧可保持在5mg/L。
另外可通过控制溶解氧进行生物滤池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Sauthier等[19]用池塘(曝气)→机械滤池→紫外光消毒→淹没式生物滤池(反硝化池)→鱼塘回用,其中填料孔隙率>30%,氮负荷为214kg N/m3・d,反冲洗时间为3d。
31212 生物转盘生物转盘由一串固定在轴上的圆盘组成,盘片之间有一间隔,盘片一半放在水中,另一半露出水面。
水和空气中的微生物附在盘片的表面上,结成一层生物膜。
转动时,浸没在水中的片露出水面,盘片上的水因自重而沿着生物膜表面下流,空气中的氧通过吸收、混合、扩散和渗透等作用,随转盘转动而被带入水中,使水中溶解氧增加,水质得到净化。
31213 生物转筒生物转筒是生物转盘的变型,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在丹麦、德国发展很快。
丹麦研制了单转筒型,德国则发展了多转筒型,转筒内的填料有塑料球、塑料环和波纹盘片等。
有些生物转筒外还设有集气装置以增加水中溶氧量。
其典型的3种生物转筒形式为:(1)外壳结构为硬聚乙烯塑25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第5卷料,内装聚氯乙烯波纹圆盘片,转筒由16只小转筒组成,转筒直径约118m,转速为0124~112r/min,转筒耗能0137kW;(2)筒体外壳为钢制,长1157m,外壳开6个孔,每个孔长115m,宽0132m,筒内固定在轴上硬聚乙烯波纹的盘面呈多边形,外接圆直径3 m,盘面总表面积120m2;(3)转筒的筒体四周装有小容器,当转筒向上转时,小容器内盛满了水,向下转动时,水被洒在塑料球上,空容器内充满空气进入水中,净化水的体积为生物转筒体积的15~25倍[9]。
31214 生物硫化床生物硫化床是高负荷的一种生物膜法,Arbiv 等[20]用好氧的硝化滴滤和缺氧反硝化硫化床相结合的反应器,悬浮在表面的富含硝酸盐和溶解的有机物送到硫化床,处理效果良好。
Jewell等[21]在水产养殖水体循环中利用膨胀床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同时,处理BOD5、SS和氮,出水氨氮低于015mg/L。
313 水产养殖技术的自然生物处理用自然生物处理水产养殖水体主要有湿地、稳定塘和土地处理系统等,其优点是处理含氮和磷的水体,能达到比较彻底的处理效果。
31311 湿地生态系统人工湿地具有一定的污水处理能力,对氮、磷有机物悬浮物等的去除有良好的效果,人工湿地净化工农业废水已有大量研究,近年来,用人工湿地处理水产养殖废水取得一定进展[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