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第二节课件
高中音乐花城版公开课教案红旗颂(管弦乐序曲)

3、用提问的方式,抓住了学生的探究心理,直观的画面和简要的文字,明确了知识点。
通过聆听,感受作品蕴含的丰富情感。
熟悉音乐主题,掌握音乐主题,加深对歌颂红旗主题的感受与理解。
体会乐曲的基本情绪,感受乐曲所要塑造的“红旗”形象。
合作学习不仅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表现自我,还能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个性品质。
三思考与作业
1、回顾本节课的知识。
2、布置作业:背唱《红旗颂》主题音乐。
四
教
学
后
记
通过《红旗颂》这节课,使学生接受爱国教育的同时调动和感染他们的爱国热情,恰逢今年是建国70周年,同时我想以这一节“红旗颂”为主题的音乐课,引领同学们在国旗下用音乐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充分实现这一单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思考:旋律重复的是哪个主题?有什么变化?
小结:红旗主题(即第一主题),情绪更高涨了。
二、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用其他的形式来表现音乐,根据主题音乐来朗诵,每小组派一位组员集体参加展示,并进行评价。
学生通过画面的直观感受,认识国旗深刻的内涵。
1、抛出问题,引起学生关注,同时促使同学们产生迫切主动学习的愿望。
乐曲体裁:管弦乐序曲
作品采用了带再现的三部结构:A+B+A
2、复习管弦乐队知识
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பைடு நூலகம்、打击乐器
3、分段聆听
(1)、A段(第一段呈示部)主题音乐
第四组任务:引子音乐和我们接触过的哪首曲子很相似呢?分析主题音乐连续的重复有什么变化?
1、小组成员分享学习成果;
《国歌》;第一次出现主题音乐给人以辉煌热烈和庄严的深切感受;第二次出现主题音乐有似亿万人民心潮起伏彭拜,这里运用了转调。转调能使主题音乐更进一步深化发展,恰是千言万语用优美的旋律向着红旗倾诉的最好表现。
音乐与时代第2节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思乡曲思乡曲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课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马思聪(1912—1987)
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汉族,广东海丰人。曾两度 留学法 国,回国后主要从事小提琴演奏、创 作、教学活动。曾任中央音乐学院的 首任院长,1967年后定居于美国, 1987年在美国费城逝世。
代表作品有:《第一回旋曲》、 《西藏音诗》、《春天大合唱》、 《内蒙组曲》等。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时代变迁中的
中国音乐
--------- 思乡曲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一九二〇年八月六日 伦敦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 第二段写天上的月光、地上的海洋。可以说 是对第一段的再现。表现了歌者对故乡(或 者对亲人对“他”“她”)的越来越强烈的 思念。
❖ 第三段写水面的落花水底的鱼儿。燕子你说 些什么话附点的运用体现出一种不安的情绪。
❖ 第四段写枯树、冷风、野火、残霞。这一段 是描写冬天,要把枯树暮色、残霞唱得沉重 些。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教我如何不想他》鉴赏
❖ 歌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通过对春、夏、秋、 冬四个季节各种自然景色富于诗情画意的描 写,引人入胜地表现了情丝萦绕的青年独自 徘徊吟唱的感人场面,表达了主人公对“他” 的思念 。
❖ 歌曲分为四段,第一段是写天上的微云、地 上的微风 ,引发出亲切、感人、充满温情的 E大调旋律。
《光明行课件》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16000.ppt

节奏 富于弹性
充满自信
引子音+调A[1]雄A壮[2豪]+迈B[3] B[4]+A[积1]极A向[2上]+ 尾声
气势 磅礴
引子
节奏音型:
2旋/4律 X明快X坚X定| X X X ‖
顿节音弓奏调、富模雄于壮仿弹豪步性迈伐行进的节充积奏满极自 向信 上 坚气定势昂扬磅礴的音乐形象
A[1](第一段)
旋律: 铿锵有力、充满激情
运节用奏 颤富弓于演弹奏性
充满自信
音调 雄壮豪迈
积极向上
音气乐势更富磅礴于动力性,充满勇往直前的
进取精神和对光明前途的乐观自信
小结
二胡
抒情、缠绵 铿锵有力
对未来、对光明的追求的坚定信念
作业
关注五四之后我国新音乐的发展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
——《光明行》
《光明行》
二胡独奏
刘天华曲
作品结构图示 (复三部曲式)
旋律A 明快坚B 定 A’
节奏 富于弹性
充满自信
引子音+调A[1]雄A壮[2豪]+迈B[3] B[4]+A[积1]极A向[2上]+ 尾声
气势 磅礴
《光明行》
二胡独奏 刘天华曲
作品结构图示 (复三部曲式)
A旋呈律示部明快坚B 展定开部 A’再现部
节旋奏律:明富快于坚弹定性和推动力 情节音绪奏调:富雄勇于壮往弹豪直性迈前、无所畏充积惧满极自 向信 上 2/气4势பைடு நூலகம்X·磅X礴X·X | X·X X·X ‖
A[2](第二段)
继续沿用附点节奏
进行曲风格、优美流畅
旋节旋律奏律:富明于快柔弹坚美性定、圆润的对充比满乐自段信
音音气乐调势形象雄磅壮礴:豪迈
花城高中音乐鉴赏ppt

输入标题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 字尽量言简意赅,简单说明 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
版面美观度。
FOUR
音乐鉴赏
Time would heal almost all wounds. If your wounds have not been healed up, please wait for
a short while.
输入此处标题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 赅,简单说明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 版面美观度。
01 音乐概述
添加标题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简 单说明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添加标题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简 单说明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单击此处标题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 量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不 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单击此处标题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 量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不 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01 音乐概述
输入此处标题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 赅,简单说明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 版面美观度。
总之我们建筑公司的工会工作在上级工会和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关心和支持下工作虽然叏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按上级工会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下步工作中我们要乘十六大的强劲东风再接再励丌懈努力把工会的各项工作抓实抓靠抓出新成效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向上级工作组织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We met at the wrong time, but separated at the right time. The most urgent is to take the most beautiful scenery;
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必修)第一单元第2节欢乐颂(选自《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

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必修)第一单元第2节欢乐颂(选自《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
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学唱《欢乐颂》使学生了解“乐圣”贝多芬的生平、作品及其创作风格. 特别是音乐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
2、了解交响合唱、体验二声部合唱。
3、通过学唱歌谱让学生对音符,调式,节拍,节奏,各种记号,速度,力度等各类音乐要素有所认识,了解音乐是通过这些要素表现出来的。
2教材分析
《欢乐颂》选自贝多芬著名的《第九交响曲》终曲合唱.作品以宏伟的构思,气壮山河的力量,颂扬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主题和欢乐、神圣的理想世界.《欢乐颂》是一部宏大的合唱作品,有领唱、重唱、合唱,通过多次主题的变奏来渲染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颂扬了和平、友爱的境界。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与学唱欢乐颂
【教学难点】体验二声部合唱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活动】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学生了解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相关信息,让学生思考:。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第1节生命之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感受和体验伴随生命历程的各类音乐,感悟音乐在人类生命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特点,分辨出每首乐曲的表演形式。
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记出《猎人送葬》主题音乐并分析其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开始对鉴赏音乐产生兴趣,懂得大自然也有生命,作为地球公民应”珍爱生命,保护自然”.【教学内容】1、欣赏三首以生命的开始-成熟-终结的音乐作品运用音乐要素分析特点.2、了解音乐小知识舞剧摇篮曲交响曲。
3、了解三首作品的作者及创作背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悟音乐与人类生命的作用和意义.难点: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语言分析音乐作品,通过聆听记录音乐片段.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课时:一课时一课前预习学案:1、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为使幼儿安静入眠而唱的一种歌曲。
在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音乐中,都有很多悦耳动听的摇篮曲。
后来作曲家们对摇篮曲的应用突破了原来只用于催眠的局限,逐渐发展成为在音乐会上表演的一种抒情歌曲,成为独具一格的音乐体裁。
摇篮曲有它的自身特点,它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安宁、亲切、温存、抚爱、真挚的特点;曲调抒情、优美、静谧;旋律比较平稳,音域适中,不用过高过低的音,起伏不大;节拍形式多为2/4、4/4、6/8等复拍子,也有3/4拍子的,节奏、拍节不强调重音,但律动整齐,以适应表现摇篮徐缓、摇曳的特点。
速度缓慢,大多是行板(Andante);力度较弱,一般不超过中强(mf);调式一般用明朗的大调式;演出形式一般为女声独唱。
2、舞剧《鱼美人》首演于1959年,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和杜鸣心作曲,由当时在中国任教的前苏联著名舞蹈家彼·安·古谢夫和他的中国学生们集体编导。
这部舞剧曾分别荣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音乐和舞蹈的"经典奖",在美国、英国、俄罗斯和香港地区进行了成功的演出。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第二节ppt课件(2)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客家
客家是中国南方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台湾等 本地族群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 影响深远的汉族民系。 以粤赣闽为基地,大量外迁到中国各地(含港澳台) 以及南洋(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 客家语是当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现代客 家的人六次崛起,大批人杰促进了社会进步。 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 方(如岭南)土著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 客家语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 的特点。围龙屋制度是古代农耕文化的巅峰代表。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第二章、思乡曲
音乐可以用比语言好得多的千百种因素来充实一个人的灵 魂,我所爱的音乐所表达的一切,是一种明确的思想,我就是 这样寻找各种方式来表达这一思想的。
——(德)门德尔松
那是谁,在月夜里用笛声吹奏着那支思乡的歌,忧伤的曲 调不经意塞满了我心中的荒原;是谁在夜夜释读那首思乡的古 诗,忧伤的平仄滴动着无垠恬静的乡愁。在流水般失意的日子 里,故乡的山山水水,已渐行渐远。蓦然回首,才发现那尘封 于心底的芳香,才明白,自己是一只放飞的风筝,无论身置何 方,身在何处的心灵之绳永远栓在故乡门前的梧桐树上。故乡 的一切都在我的记忆中闪烁,那山那水,那纯朴的人家,那弯 弯的小河……故乡的恒古不变的姿态,在诗歌中演译着淡化成 一首无字的歌,一篇无韵的诗章。当空中再也望不到南飞的雁 群,当梧桐树上的叶子黄了又青,我那不变的乡愁却又如此悠 悠荡荡地演奏着,一如故乡那清远的笛声,缕缕不绝。亦如李 后主的那一句“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
汉族,广东海丰人。曾两度 留学法国, 会过后主要从事小提琴演奏、创作、 教学活动。曾任中央音乐学院的首任 院长,后定居于美国。
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必修)第一单元第2节沃尔塔瓦河(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比赛获奖教案

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必修)第一单元第2节沃尔塔瓦河(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够听辨出作品主要段落中的音乐特点及演奏乐器。
2、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多种细腻情感,感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3、发现和体会到同一画面配合不同音乐所传递出的情感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2学情分析
《沃尔塔瓦河》是一部很有深度的交响乐作品,这部作品蕴含的情感也非常的丰富,对于高中学段的学生来说,在音乐欣赏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课堂上更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来设计,引导学生来体会感受作品的内在魅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在欣赏作品时,听辨出各段落中的音乐特点及演奏乐器;
教学难点是根据作品不同段落音乐的特点,分析其表达的细腻情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讲授】《情感之声》——沃尔塔瓦河
一、导入
教师通过问题“我们的情感有哪些”?启发学生总结出我们的情感不但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爱国情、师生情等等重要情感,还包括奉献的情感、自豪的情感、奋进的情感等等其他细腻的情感。
除此之外,我们也存在与以上积极情感相反向的消极情感,如悲伤的情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叫我如何不想他
词:刘半农 曲:赵元任
请同学们静静聆听,感受一下歌词的意境
天上飘着些微云,
啊!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海洋恋爱着月光。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1920.9.4
代表作品有:《第一回旋曲》、 《西藏音诗》、《春天大合唱》、 《内蒙组曲》等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内蒙组曲
《内蒙组曲》(小提琴组曲)——马思 聪曲 这是马思聪1938年创作的一部小提琴 组曲,原名《绥远组曲》。全曲共分3个 乐章,即一,"史诗";二,"思乡曲";三, "塞外舞曲"。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刘半农
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 江苏江阴人,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 后改半农,晚号曲庵,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 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清宣统三年(1911年)曾参加辛亥革命,民国 元年(1912年)后在上海以向鸳鸯蝴蝶派报刊 投稿为生。民国六年(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 法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 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 白话文。民国十四年(1925年)秋回国,任北 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民国二十三 年 ( 1934 年 ) 在 北 京 病 逝 。 主 要 作 品 有 诗 集 《扬鞭集》、《瓦釜集》和《半农杂文》。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创作背景
刘半农早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并一度参加《新青年》编 辑工作,1920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并致力于语言学研究, 此时诗人远离祖国,思念亲人,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感情 深沉的诗。诗名开始时叫做《情歌》,后来改为《教我如 何不想她》。五四以前,汉字中的“他”本无男女之分, 刘半农在《教我如何不想她》中首创了“她”取代女性, 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1926年赵元任将此诗谱曲,并广 为流传。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客家
客家是中国南方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台湾等 本地族群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 影响深远的汉族民系。 以粤赣闽为基地,大量外迁到中国各地(含港澳台) 以及南洋(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 客家语是当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现代客 家的人六次崛起,大批人杰促进了社会进步。 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 方(如岭南)土著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 客家语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 的特点。围龙屋制度是古代农耕文化的巅峰代表。
刘湲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请欣赏《客家之歌》
什么是组曲?
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乐章,在统 一艺术构思下,排列、组合而成的 器乐套曲。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请欣赏《思乡曲》
欣赏的过程中想一想,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 感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马思聪的小提琴作品大多采用民歌写成,具有浓 郁的民族风味。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表现 了漂泊在外的青年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曲 调优美感人。马思聪选择它作为《思乡曲》的音 乐主题,既是战乱时代人们生活的切实写照,也 可以说是对自身经历有感而发的自然感情流露。 作为一个长期留洋在外的年轻艺术家,他对于“思 乡之情”有着切实的感受。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是奇异的爱情!
思乡曲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思乡曲(小提琴独奏曲) 马思聪 曲
作者简介
马思聪(1912—1987) 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汉族,广东海丰人。曾两度 留学法国, 会过后主要从事小提琴演奏、创作、 教学活动。曾任中央音乐学院的首任 院长,后定居于美国。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第二章、思乡曲
音乐可以用比语言好得多的千百种因素来充实一个人的灵 魂,我所爱的音乐所表达的一切,是一种明确的思想,我就是 这样寻找各种方式来表达这一思想的。
——(德)门德尔松
那是谁,在月夜里用笛声吹奏着那支思乡的歌,忧伤的曲 调不经意塞满了我心中的荒原;是谁在夜夜释读那首思乡的古 诗,忧伤的平仄滴动着无垠恬静的乡愁。在流水般失意的日子 里,故乡的山山水水,已渐行渐远。蓦然回首,才发现那尘封 于心底的芳香,才明白,自己是一只放飞的风筝,无论身置何 方,身在何处的心灵之绳永远栓在故乡门前的梧桐树上。故乡 的一切都在我的记忆中闪烁,那山那水,那纯朴的人家,那弯 弯的小河……故乡的恒古不变的姿态,在诗歌中演译着淡化成 一首无字的歌,一篇无韵的诗章。当空中再也望不到南飞的雁 群,当梧桐树上的叶子黄了又青,我那不变的乡愁却又如此悠 悠荡荡地演奏着,一如故乡那清远的笛声,缕缕不绝。亦如李 后主的那一句“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土楼聚会
客家祠堂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客家女孩
客家红焖肉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刘湲,男,1959年1月1日出生,1975 年开始随郭祖荣教授学习作曲,1986年 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杨立青, 赵晓生诸教授,1991年毕业,19911999先后任上海歌舞团及上海歌剧院驻 团作曲家。200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 随吴祖强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于2003年 毕业,并留任作曲系教授。 他的主要作品为:第一交响乐《交响狂 想诗——为阿佤山的记忆》,交响诗篇 《土楼回响》,《沙迪尔传奇——为大 型民乐队》,《圭一》,《中山号舰— —1922年》,《南词》,电影音乐《画 魂》等,这些作品为他赢得了多项荣誉: “第十四届上海之春”大奖,“金鹰奖” 及首届“金钟奖”金奖和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