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发展史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电话的发展史》课件

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VoIP技术将进一步普及,成为传统电话的有力竞争者。
2023
PART 04
电话对社会的影响
REPORTING
通讯方式的改变
通讯方式的革新
电话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 统的通讯方式,使得远距 离即时通讯成为可能。
提高了通讯效率
与传统的书信、电报相比 ,电话通讯更加快速、便 捷,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 率。
促进了信息交流
电话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 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交 流。
远程工作的兴起
远程工作的实现
电话的发展使得远程工作成为可 能,人们可以在家中或其他地方
工作,不再受地域限制。
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电话等通讯工具,远程工作可 以更加高效地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 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了灵活就业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传输逐渐取代模拟信号,提高了通话质量和稳定性。 电话设备逐渐小型化,功能也更加丰富,如来电显示、语音信箱等。
电话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逐渐覆盖到农村和偏远地区,提高了用户普及率。
无线电话的诞生
无线电话的诞生打破了有线线路的束 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话。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通话 质量、覆盖范围和功能也得到了不断 提升和完善。
回顾电话的发展历程
早期电话的发明
1875年,美国人贝尔和沃森首 次试制成功了第一台实用电话 ,标志着人类进入电话通信时
代。
固定电话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固定电话逐 渐普及,成为家庭和企业的必 备通讯工具。
移动电话的出现
20世纪80年代,移动电话开始 出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通讯。
智能手机的兴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VoIP技术将进一步普及,成为传统电话的有力竞争者。
2023
PART 04
电话对社会的影响
REPORTING
通讯方式的改变
通讯方式的革新
电话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 统的通讯方式,使得远距 离即时通讯成为可能。
提高了通讯效率
与传统的书信、电报相比 ,电话通讯更加快速、便 捷,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 率。
促进了信息交流
电话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 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交 流。
远程工作的兴起
远程工作的实现
电话的发展使得远程工作成为可 能,人们可以在家中或其他地方
工作,不再受地域限制。
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电话等通讯工具,远程工作可 以更加高效地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 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了灵活就业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传输逐渐取代模拟信号,提高了通话质量和稳定性。 电话设备逐渐小型化,功能也更加丰富,如来电显示、语音信箱等。
电话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逐渐覆盖到农村和偏远地区,提高了用户普及率。
无线电话的诞生
无线电话的诞生打破了有线线路的束 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话。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通话 质量、覆盖范围和功能也得到了不断 提升和完善。
回顾电话的发展历程
早期电话的发明
1875年,美国人贝尔和沃森首 次试制成功了第一台实用电话 ,标志着人类进入电话通信时
代。
固定电话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固定电话逐 渐普及,成为家庭和企业的必 备通讯工具。
移动电话的出现
20世纪80年代,移动电话开始 出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通讯。
智能手机的兴起
现代通信技术简介ppt课件

专题三 现代通信技术简介
现代通信技术 现代通信手段 GPS全球定位系统
1
历史: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但派他去探险的西班牙
皇后半年后才得此消息。然而,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 “阿波罗” l1号把人类第一次送上月球时,仅在1.3 s内,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就传遍了全世界。自20世纪50年代以 来,半导体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创了现 代通信技术的新纪元。那么,现代通信技术包含哪些技术? 现代通信手段有哪些?
(1) 无线寻呼系统。它是一种传送简单信息的单向呼 叫系统,是城市公用电话系统的一种补充通信方式,涉及 到移动通信技术、微电脑技术和市话交换技术,它主要由 寻呼控制中心(即基站)和寻呼接收器组成。
7
(2)微小型移动通讯系统
中国移动2G网络采用GSM标准 TD-SCDMA标准(中国) 中国联通2G网络采用GSM标准 WCDMA标准(欧洲) 中国电信2G网络采用CDMA标准 CDMA2000 EVDO(美国)
3
二、现代通信手段 现代通信手段主要包括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 信和计算机通信这四种。 1. 卫星通信 自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以来,人造卫星即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电视等领 域。卫星通信是微波通信的一种。它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 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而进行的两个或多个地球站 之间的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覆盖面积广、传输损伤小、 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10
三、GPS全球定位系统 GPS是 “全球定位系统”。它由人造卫星、地面监 控系统以及用户手中具有接收和发送功能的仪器三部分组 成。使用全球定位系统时,人造卫星、地面监控系统和用 户手中的接收器确定用户在地球上所处的相对位置,并将 结果返回给用户,这样用户就可以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了。
现代通信技术 现代通信手段 GPS全球定位系统
1
历史: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但派他去探险的西班牙
皇后半年后才得此消息。然而,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 “阿波罗” l1号把人类第一次送上月球时,仅在1.3 s内,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就传遍了全世界。自20世纪50年代以 来,半导体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创了现 代通信技术的新纪元。那么,现代通信技术包含哪些技术? 现代通信手段有哪些?
(1) 无线寻呼系统。它是一种传送简单信息的单向呼 叫系统,是城市公用电话系统的一种补充通信方式,涉及 到移动通信技术、微电脑技术和市话交换技术,它主要由 寻呼控制中心(即基站)和寻呼接收器组成。
7
(2)微小型移动通讯系统
中国移动2G网络采用GSM标准 TD-SCDMA标准(中国) 中国联通2G网络采用GSM标准 WCDMA标准(欧洲) 中国电信2G网络采用CDMA标准 CDMA2000 EVDO(美国)
3
二、现代通信手段 现代通信手段主要包括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 信和计算机通信这四种。 1. 卫星通信 自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以来,人造卫星即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电视等领 域。卫星通信是微波通信的一种。它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 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而进行的两个或多个地球站 之间的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覆盖面积广、传输损伤小、 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10
三、GPS全球定位系统 GPS是 “全球定位系统”。它由人造卫星、地面监 控系统以及用户手中具有接收和发送功能的仪器三部分组 成。使用全球定位系统时,人造卫星、地面监控系统和用 户手中的接收器确定用户在地球上所处的相对位置,并将 结果返回给用户,这样用户就可以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了。
《通信发展史》PPT幻灯片PPT

当代通信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时代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1.1982年,发明了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欧洲GSM,美DAMPS,日D-NTT); 2.1988年,成立了“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 3.1990年,GSM标准冻结; 4.1992年,GSM被选为欧洲900MHz系统的商标“全球移动通信 系统”; 5.2000年,提出3G标准(欧洲WCDMA,美CDMA2000,中国TDSCDMA); 6.2007年,ITU将WiMAX补选为3G标准。
《通信发展史》PPT幻灯片PPT
本PPT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请学习完及时删除处理 谢谢!
通信发展史的阶段划分
◎ 古代通信:最原始要求,利用自然界基本规律和 人的基本感官可达性建立的通信系统。 ◎ 近、现代通信:从电磁技术引入通信开始。电话, 电报,传真,电信网络,数字通信,光纤通信。 ◎ 当代通信:移动技术,互联网技术和融合技术的 发展; ◎ 未来通信
1996年至今,中国互联网网民已达5.13亿,手机上网 用户已达3.8亿。
未来通信
网络融合发展的时代 设备商推出了“统一通信”的概念 未来的电信网络朝着技术融合和业务融合的方向发展, 并最终全面融入人类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
一切皆有可能!!
当代通信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1.1969年,美军ARPAnet问世; 2.1979年,发明了局域网LAN; 3.1983年,TCP/IP协议成为ARPAnet的唯一正式协议; 4.1989年,原子能研究组织CERN发明万维网WWW; 5.1991年,美政府将Internet主干网交给私人经营; 6.1996年,美提出“下一代Internet计划(NGI)”。
古代通信
光纤通信原理和技术PPT课件

波长(µm) 系统类型
0.85
IM/DD
光纤 多模
BL(Gb/s·km) 年代
2
1978
1.3
IM/DD
单模
第1章 绪论
1.1 光通信发展史 1.2 国内外光纤通信技术发展概况 1.3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
第1章 绪论
1.1 光通信发展史
1.1.1 现代通信的发展
人类社会出现后,人与人之间就需要信息交流。原始社会 人们可以靠声音(语言)、肢体动作(肢体语言)或面部表情 等交流信息,这就是原始的通信,是人们面对面的交流。
60年代最好的光纤传输衰减为1000dB/km,即传输1km, 光功率降到原来的1/10100≈0,因而这种光纤不可能用作通 信媒质。当时没有人相信光纤可以用于通信,也没有人从 事光纤用于通信的研究。英藉华人学者高锟博士的贡献在 于理论上证明这样大的传输衰减是由于光纤中杂质吸收和 散射引起的。如将光纤提纯,则传输衰减可以降到可在通 信中实用的程度(最初提出的指标是20dB/km)[1].这一贡 献具有深远意义,完全改变了通信容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 需求,推动了信息社会更快地到来。由于这一贡献,高锟 博士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1章 绪论
2.半导体激光器性能的突破
1960年发明的第一个激光器是红宝石(固体)激光器,不久 (1961年)半导体激光器研制成功,但当时需要在低温(液氮) 下脉冲工作。后来采用异质结技术使激光器可在常温下连续 工作,但开始只有数小时甚至数分钟的寿命,由于寿命极短 不能实用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研制成功可实用的半 导体激光器。现在的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有了极大的提高, 其寿命可达106小时,甚至达108小时,功率可达10 毫瓦量级 (泵浦激光器可达几百毫瓦),可调谐范围几百GHz,线宽低到 1―10MHz(外腔激光器能达几十kHz),适用于各种光通信系统, 为光纤通信实用化打下了基础。激光器价格也在不断下降, 干线通信系统所用激光器已降到千美元量级;几十美元,甚 至几美元的半导体激光器可用于接入网系统。
通信原理第1章概论PPT课件

用途
常规双边带调幅
广播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 立体声广播
线性调制
连
单边带调幅SSB
载波通信、无线电台、数传
续
波
残留边带调幅VSB
电视广播、 数传、 传真
调
制
频率调制FM
微波中继、卫星通信、广播
非线性调制
相位调制PM
中间调制方式
数字调制
幅度键控ASK 频率键控FSK
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
2020/11/7
6
续表(2)
第1章 概论
1.1
1.2 消息、信息与信号
1.3 数字通信
1.4 信道
1.5 信道中的噪声
1.6 信道容量
2020/11/7
1
学习目标
• 通信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 • 常用通信术语; • 信号、信息与消息的区别; • 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通信方式; •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 • 离散消息的信息量; • 码元速率,信息速率,频带利用率,误码率; • 信道的分类; • 典型的信道噪声;
I = loga [1/P(x)] = -logaP(x) 这就是信息量的定义。
当a = 2时,信息量的单位为“bit”; 当a = 10时,信息量的单位为“hartley”; 当a = e时,信息量的单位为“nat”;
例1:假设明天天晴的概率为1/2,则“明天会天晴”这则消息的信息量为: I = -log2 [1/2]=1 bit
一、常用术语
通信: 消息: 信息:
电通信: 信号:
信息(或消息)的传输和交换。(研究的对象:
信源与信道)
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如语言、文字、 数据或图
像等。
消息的内涵,即信息是消息中所包含的人们原来
通信发展史ppt课件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用语言、图符、钟鼓、烟 火、竹简、纸书等传递信息,古代人的烽火狼烟、 飞鸽传信、驿马邮递就是这方面的例子。
.
6
1.2.1语言和文字阶段
语言文字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起始阶段, 它在适应人类发展的同时也逐步显现出不 足之处,它们往往信息到达时间长,信息 容易丢失,内容容易被别人窃取等,因此 在后来的通信发展中,逐渐淡出人类的生 活,失去主。
9
1889年,阿尔蒙-B-斯特罗杰发明了第一台无需话务员接线的自
动交换机。它标志着电话及电话交换技术开始走向自动化。自动电话
机上装有一个可以旋转的拨号盘,打电话时,只需拨动对方的电话号
码,不必再与接线员对话了。
到本世纪60年代,出现了我们现在家里使用的按键式电话机。
的传播速度与光相等,都是30万千米每秒。他还指出,实际上通常可
见的光不过是波长在一定范围内德特殊电磁波。这样,光学、电学和
磁学融为一体,使物理学第一次完成了伟大的综合。
1887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他在实验
中还发现了电磁波在空间具有和光相同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性
质。
1894年,意大利工程师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在麦克斯韦
.
11
继法拉第之后,对电磁理论作出决定性贡献的是著名英国物理
学家麦克斯韦。从1858年开始,麦克斯韦 专注于电磁理论的研究。
他利用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数学家在理论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把法拉第的观点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于1864年提出了总结电磁现象
的两组方程,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他定义了电磁波,并指出电磁波
电话发明到今天已经120多年了,但它依然是当今社会人们的
主要通讯工具。这充分显示了它强劲的生命力。据统计,全世界已经
.
6
1.2.1语言和文字阶段
语言文字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起始阶段, 它在适应人类发展的同时也逐步显现出不 足之处,它们往往信息到达时间长,信息 容易丢失,内容容易被别人窃取等,因此 在后来的通信发展中,逐渐淡出人类的生 活,失去主。
9
1889年,阿尔蒙-B-斯特罗杰发明了第一台无需话务员接线的自
动交换机。它标志着电话及电话交换技术开始走向自动化。自动电话
机上装有一个可以旋转的拨号盘,打电话时,只需拨动对方的电话号
码,不必再与接线员对话了。
到本世纪60年代,出现了我们现在家里使用的按键式电话机。
的传播速度与光相等,都是30万千米每秒。他还指出,实际上通常可
见的光不过是波长在一定范围内德特殊电磁波。这样,光学、电学和
磁学融为一体,使物理学第一次完成了伟大的综合。
1887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他在实验
中还发现了电磁波在空间具有和光相同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性
质。
1894年,意大利工程师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在麦克斯韦
.
11
继法拉第之后,对电磁理论作出决定性贡献的是著名英国物理
学家麦克斯韦。从1858年开始,麦克斯韦 专注于电磁理论的研究。
他利用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数学家在理论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把法拉第的观点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于1864年提出了总结电磁现象
的两组方程,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他定义了电磁波,并指出电磁波
电话发明到今天已经120多年了,但它依然是当今社会人们的
主要通讯工具。这充分显示了它强劲的生命力。据统计,全世界已经
《手机发展史》课件

手机内置音乐播放器,可以播放 音乐文件,满足用户音乐需求。
视频播放
手机可以播放视频文件,为用户 提供电影、电视剧等视频内容。
互联网接入功能
WAP浏览
手机可以通过WAP协议访问互联网,实现网页浏览 。
电子邮件
手机可以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方便用户随时处理工 作事务。
网络社交
手机可以登录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方便用户进行社交 互动。
基础通讯功能
短信
手机短信功能最初是为了 方便用户发送简短的文字 信息,是手机通讯的基础 功能之一。
通话
手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通 话,通过无线信号进行语 音通信。
电话簿
用于存储联系人信息,方 便用户快速拨打电话或发 送短信。
娱乐功能
游戏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游戏逐渐 兴起,为用户提供休闲娱乐。
音乐播放
博、抖音等,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社交需求。
02
社交方式的即时性
通过手机,人们可以随时与朋友、家人和其他联系人保持联系,了解他
们的动态和情况,使得社交更加即时。
03
社交方式的个性化
手机上的社交媒体和应用程序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设置和功能,人们可
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定制,使得社交更加个性化。
手机对工作方式的改变
手机发展史
目录
CONTENTS
• 手机起源 • 手机技术发展 • 手机功能演变 • 手机设计变迁 • 手机对社会的影响 • 手机未来展望
01 手机起源
早期移动通信设备
1902年,美国人内森·斯塔布菲 尔德申请了无线电话的专利,这
是最早的移动电话。
192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 出战地移动电话,但体积庞大,
第四代移动电话
视频播放
手机可以播放视频文件,为用户 提供电影、电视剧等视频内容。
互联网接入功能
WAP浏览
手机可以通过WAP协议访问互联网,实现网页浏览 。
电子邮件
手机可以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方便用户随时处理工 作事务。
网络社交
手机可以登录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方便用户进行社交 互动。
基础通讯功能
短信
手机短信功能最初是为了 方便用户发送简短的文字 信息,是手机通讯的基础 功能之一。
通话
手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通 话,通过无线信号进行语 音通信。
电话簿
用于存储联系人信息,方 便用户快速拨打电话或发 送短信。
娱乐功能
游戏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游戏逐渐 兴起,为用户提供休闲娱乐。
音乐播放
博、抖音等,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社交需求。
02
社交方式的即时性
通过手机,人们可以随时与朋友、家人和其他联系人保持联系,了解他
们的动态和情况,使得社交更加即时。
03
社交方式的个性化
手机上的社交媒体和应用程序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设置和功能,人们可
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定制,使得社交更加个性化。
手机对工作方式的改变
手机发展史
目录
CONTENTS
• 手机起源 • 手机技术发展 • 手机功能演变 • 手机设计变迁 • 手机对社会的影响 • 手机未来展望
01 手机起源
早期移动通信设备
1902年,美国人内森·斯塔布菲 尔德申请了无线电话的专利,这
是最早的移动电话。
192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 出战地移动电话,但体积庞大,
第四代移动电话
《通信发展史》课件

02
烟雾信号通常用于传递简单的警告或通知பைடு நூலகம்例如火灾、 入侵者等。
03
烟雾信号的优点是简单、易操作,但受天气和风向影响 较大,传递距离有限。
鼓声与号角
鼓声和号角是古代常用的通信工具,通过不同的节奏和音调传递信息。
鼓声通常用于传递简单的命令或警告,而号角则用于传递更重要的信息或召集人员 。
鼓声和号角的优点是声音传播距离远,但传递信息量有限,且容易受到噪音干扰。
通信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
古代通信方式
包括烽火、鼓声、旗语等原始的通信 方式,这些方式在古代主要用于军事 和紧急情况。
近代通信技术的兴起
随着电报、电话等电信技术的发明, 通信技术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逐 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 缺的组成部分。
02 古代通信方式
烟雾信号
01
烟雾信号是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通过燃烧不同的材料 产生不同的烟雾,传递简短的信息。
量子通信技术
量子通信技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具有高度 安全性、可靠性和保密性,是未来通信领域 的重要发展方向。
面临的挑战
量子通信技术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面临着 技术难度大、成本高、标准不统一等挑战,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人工智能在通信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人工智能在通信领域的应 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广泛,包括 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客服、网络 优化等方面,能够提高通信效率和用户体验 。
详细描述
19世纪30年代,塞缪尔·莫尔斯成功发明了摩尔斯电码,为电报的普及奠定了基 础。随后,海底电缆的铺设使得电报能够跨国传递,进一步推动了电报的普及 。
电话的诞生与早期发展
总结词
电话的发明实现了声音的即时传递, 使人们能够进行远距离的实时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邮政人员总数几乎相当。
12
民信局的出现
• 大约在唐朝的时候,长安、洛阳之间,就有了主要为民间商 人服务的“驿驴”。
• 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由宁波帮商人首创的 “民信局”。民信局是由私人经营的赢利机构,业务 包括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到了清同治、咸丰、 光绪年间,全国大小民信局达数千家,机构遍布国内 及华侨聚居的亚洲、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地区,形成内 地信局、轮船信局和侨批局(福建话发音“信”为 “批”,故侨批局也就是侨信局,专门为南洋侨民服 务)。较大的民信局在商业中心上海设总店,各地设 分店和代办店,各民信局之间还联营协作,构成了民 间通信网。
9
其他早期信息传播
• 信鸽传书 • 击鼓传书 • 黄儿传书 • 风筝通信 • 竹筒传书
10
邮驿通信
周朝时期,诸侯都自成一个国家。他们为政治、 军事上的需要,都在大道上经常设有驿马和邮 车,往返传送官府公文。 右边这幅图是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 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 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
6
烽火传军情
三国时期的关羽仿照周烽火台旧制,沿江列布烽火台,一旦发现东吴军队,即点燃烽火,示警云长。 关羽得报,即可迅速回兵。
东吴吕蒙采取白衣渡江的方式迷惑蜀军。看守烽火台的蜀兵已经司空见惯了,而且蜀兵还经常接受动 物商人的贿赂。因此,虽然有大批白衣人过江,也丝毫没有引起蜀兵的警觉。东吴恰到好处的运用了瞒天 过海之计,使关羽不能从烽火台及时得到荆州的军事信息,以至于被铺被杀。
13
鸡毛信和消息树
• 鸡毛信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军民创造的一种特 殊邮件。需要火速传递的公文、信件,就插上鸡毛作 为标志,让送信人和收信人明确它的紧急性和重要性。
7
烽火传军情
明朝时期,戚继光在浙江当地招募的浙军,人数虽只有三千,人称“戚家军”,当时正驻扎在宁波府。 宁海当时是倭寇进攻的重点地区,某夜倭寇突袭宁海县城,烽火台立即报警,此时距离宁海有八十多公里 的戚家军在极短时间内就收到了警报。戚继光接警后,立即率全军星夜兼程奔赴宁海,经一夜强行军,终 于在第二天早晨到达宁海。倭寇见戚家军突然而至,大惊失色。纷纷撤往沿海,准备夺船而逃。戚家军尾 随追击,在桃渚、新河、圻头等地全歼倭寇,取得大捷。这是戚家军自组军以来所打的第一仗,取得重大 胜利。此战以后,为害宁海二百多年的倭寇之患始告平息。
5
烽火传军情
传说长城修好后,那些经常侵犯中原的胡人再也不敢来侵犯了。可是有一年的一个黑夜,天下起了大 雨。匈奴几万精兵在大将单兀的率领下树起云梯,悄悄爬上城来。城上放哨的人,因为雨大没听见动静。 站岗的哨兵被匈奴杀了。匈奴一下子就突破了北方边境。
秦始皇一见急报赶紧派大将袁牧去抵挡。袁牧领兵打败匈奴。击败匈奴后,袁牧就开始冥思苦想,研 究怎么能迅速的传递军事信息。有一天,天正下着蒙蒙小雨,袁牧在城垛上往远处看,忽然,他看见远处 的村庄正在升火做晚饭,一缕缕炊烟,直上青云。雨在下,烟在冒。他灵机一动。然后袁牧就在长城上加 修了烽火台,烽火台里备上干柴火种。一有战事就立刻烧火。自从修上了烽火台后,更显得雄伟气派啦, 那些胡人哪敢再轻举妄动呢。所以从那以后,边境上就消停了。
等:第一等驿配驿夫20 人,二等驿配驿夫15 人,三等
以下递减,最后一等第六等驿为驿夫二至三人。水驿则
根据驿务繁闲,也分为三等:事繁水驿配驿夫12 人,
事闲配驿夫九人,更闲水驿配备驿夫六人。有些学者据
有关各种资料统计,在唐代,全国的驿夫数总数合计当
在25000 人以上。这和1949 年前国民党统治时期全国
通信让生活更美好
——浅谈通信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
2
1.1 中国古代通信技术
在我国古代社会里,人们很早就使用通信的方法来互相联系了。根据古书记载和发掘出来的 古代文物来推断,我们的祖先在没有发明文字和使用交通工具之前,就已经能够互相通信了。当 时人们通信,很可能是采取以物示意的通信方法。我国云南省境内,有些少数民族中的个别部落, 在解放前还停滞在原始公社阶段。他们没有文字,也没有交通工具,可是却有原始的通信方法: 例如景颇族有些部落,人们把辣椒送给朋友,表示自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载瓦族的青年人把一 片叫做“得郎”的树叶送给他的女朋友,表示请她去赴约会;在佤〔wǎ〕族中,如果送的是火药 或铅弹,是表示要打仗了,如果送的是一块结晶的方盐,中间钻个小孔,那就是困难问题已经解 决了的意思。从这几个例子里,我们不难想象古代人们是怎样用以物示意的方法来互相通信的。
11
邮驿通信的负面影响
《新唐书·杨贵妃传》里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
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杨贵妃
爱吃荔枝,但荔枝易变味,那时候没有空运,只能靠驿
传,相当于现在的陆运快递。《大唐六典》记载:在唐
玄宗时期,全国大约有1639个驿站,其中水驿260个,
陆驿1297个,水陆相兼驿86个,唐代各道陆驿分为六
8
鸿雁传书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时,使臣苏武被匈奴 拘留,并押在北海苦寒地带多年。后来,汉朝 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 已死。这时有人暗地告诉汉使事情的真相,并 给他出主意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 一只大雁,这只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 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单于再也 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汉朝。从此, "鸿雁传书"的故事便流传成为千古佳话。而鸿 雁,也就成了信差的美称。
以物示意的通信方法,是一种很原始的方法。后来,人们的来往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 就开始出现了有组织的通信方法。
3
1.1 中国古代通信技术 • 从烽火台说起 • 两千多年的邮驿通信 • 民信局的出现
4
烽火传军情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 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 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 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 烽燧、墩埃、烟墩等。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 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婚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 “举烽” (火光)报警。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 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 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