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修改润色》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 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设计 教案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 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设计 教案

写作修改润色【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讨论,学会合作探究,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2.通过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文章修改思路;3.通过练笔,逐步提高学生修改作文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练笔,逐步提高学生修改作文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1.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后才写成文学巨著《红楼梦》;鲁迅创作散文《藤野先生》,先后改动90多处才最终定稿。

问:同学们,这两位名家创作巨著的过程给了你什么启示?明确:好作品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

二、共同探究,思路引导1.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改文章。

请问同学们,一篇好的文章具备哪些条件?明确:首先是没有基本的语法及标点错误,语句要连贯,布局应合理。

2.很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言”。

即指言辞和表达。

除此之外,好的文章还应有什么样的条件?同学们可以从书上获取相关信息。

明确:内容是否充实、观点是否牵强。

3.不错!这就是我们说的“意”,即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而有新意。

接下来两堂课我们着重从“言”的部分谈谈如何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润色。

三、结合实践,指导方法1.刚才同学们提到,修改文章的时候“言”的部分要注意基本语法、标点的使用,要注意语句的连贯性,布局的合理性,其实就是指不仅要改“对”,更好改“好”。

接下来我们一一来看。

2.请大家一起看下这个语段,自己在书本上进行修改,五分钟之后我们进行交流。

现在开始。

他接过我的车,很娴熟地把车倒立起来,拔下轮胎,按到一盆水里。

寒风呼啸着拂面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哆嗦。

再看他,手还浸泡在冰冷的水里。

他粗糙的手上有几道裂口,但我却从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对寒冷的反映。

很快地,他补好了车胎,并将打足了气的车胎浸到水中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番车胎,然后就撤了气,把内胎安好,然后又拿起打气筒为车胎重新打气。

做好这一切后,他把车推到我面前,然后像开始那样对我憨憨地笑着。

明确:他接过我的车,很娴熟地把车倒立起来,拔下(不合理,“拔下”与轮胎这个动作的对象不符合,可以改为“卸下”)轮胎,按到一盆水里。

写作修改润色-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写作修改润色-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写作修改润色-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中的修改润色的重要性和意义;2.掌握写作的标点、用词、语法等方面的常见问题以及修改润色的技巧;3.能够通过修改润色提高作文表达能力,得到较高的写作成绩。

二、教学内容1.修改润色的意义和重要性;2.常见写作问题及其修改润色的技巧;3.学生实际写作及修改润色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实际写作及修改过程,并针对其作文进行润色;2.教学难点: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润色,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PPT讲解修改润色的意义和方法;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让学生相互修改作文以及互相评价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润色技巧。

五、教学过程1. 修改润色的意义和重要性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修改润色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PPT介绍修改润色的定义以及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强调修改润色可以提高作文的准确性、语言的精美程度、逻辑的流畅性,让作文的表达能力更为出色。

2. 常见写作问题及其修改润色的技巧通过PPT介绍常见的写作问题,如标点符号错误、词汇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等,以及其修改润色的技巧,例如通过多读多研究、结合同义词辞典等方法。

并鼓励学生只要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就一定要进行润色。

3. 学生实际写作及修改过程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写作,并严格要求学生使用所学的修改润色技巧进行修改。

鼓励学生进行互相修改及评价,让学生从别人的修改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帮助自己提高表达能力。

六、作业1.翻译:翻译一篇英文新闻,并进行修改润色,提交给老师;2.作文:自由写一篇作文,进行润色,并在班级微信群中发表。

七、教学资源1.PPT教学课件;2.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PPT的方式介绍文章修改润色的意义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并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写作及润色实践。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语言修养。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写作修改润色》说课稿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写作修改润色》说课稿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写作修改润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中的《写作修改润色》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修改润色文章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对文章进行反复修改和润色,使文章更加完美。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案例和练习,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于修改润色文章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修改意识不强,对于自己的文章缺乏审视能力;2. 修改方法不正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 润色技巧欠缺,文章缺乏文采。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修改润色文章,提高写作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修改润色文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地进行文章的修改润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审视文章、修改润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修改润色文章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审视文章,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修改润色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实践演练法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练习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文章,让学生感受修改润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修改润色的方法和技巧。

3.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修改润色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实践演练: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润色,教师进行指导。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修改润色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修改润色文章的方法和技巧1.审视文章结构2.检查语言表达3.关注逻辑关系4.润色文采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修改润色情况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写作 修改润色》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写作 修改润色》教案

写作修改润色【教学目标】1.掌握修改润色的方法,能够根据基本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

2.在多次训练中强化学生的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修改润色的兴趣,养成在写作中多次修改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并正确使用常用修改符号修改润色作文。

(2)通过比较、分析、实践等学习方法,掌握修改润色作文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修改润色作文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

修改是写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

那么,作文修改有哪些基本要求和方法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写作中如何“修改润色”。

教师板书课题:写作修改润色(出示课件2)二、整体感知,写作指导教师:同学们,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什么是“言”和“意”。

(出示课件4、5)(教师讲解,学生听讲。

)预设: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

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上进行修改;内容肤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要着重从“意”上作出修改。

一问扣题紧不紧;二问材料新不新;三问立意高不高;四问结构顺不顺;五问句子通不通;六问用词准不准。

教师讲解:修改文章时,首先要着眼于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而有新意,根据发现的问题作出调整。

(出示课件6)预设: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出示课件6)改正观点。

观点有时不正确或有失偏颇,需要加以改正。

完善主题。

不正确、不深刻、不集中、影响全局的主题,应当加以修改。

增删材料。

材料不翔实,需要补充;材料过多,淹没观点,则需要删减。

文章的材料既要新颖独特,又要与主题、立意和谐统一。

教师讲解:(出示课件7)“言”的修改包含两个层次。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修改润色》教案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修改润色》教案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修改润色》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修改润色的基本概念,明白修改润色的重要性;
(2)掌握修改润色中常用的语言表达,如替换、增删、改写等;
(3)掌握修改润色的基本方法,如检查文章结构、查漏补缺、润色修改等;
2. 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修改润色的方法,提高文章的表达能力;
(2)能够在实际的写作中运用修改润色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
掌握修改润色的基本概念、常用的语言表达及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修改润色的方法,提高文章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教学过程
1. 情景导入:
(1)让学生们读一篇文章,提出文章中存在的问题;
(2)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2. 概念讲授:
(1)讲解修改润色的基本概念;
(2)讲解修改润色中常用的语言表达;
(3)讲解修改润色的基本方法。

3. 练习训练:
(1)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一篇短文的修改润色;(2)让学生们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一篇短文的修改润色。

4. 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优质教案文章修改润色是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历代作家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修改润色对于文章的重要性。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研究到修改润色的原则和常用方法,提高我们的修改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修改润色时,我们需要兼顾“言”和“意”。

具体来说,“言”指言辞和表达,需要注意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需要注意内容肤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问题。

我们可以用“六问”来总结这些问题:“一问扣题紧不紧,二问材料新不新,三问立意高不高,四问结构顺不顺,五问句子通不通,六问用词准不准。

”在修改文章时,我们需要先着眼于全篇,检查文章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而有新意,然后再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整。

具体包括订正观点、完善主题、增删材料等。

在修改“言”方面,我们需要改“对”,即改正字词和标点的错误、病句等,进一步推敲用词和句子,使之准确恰当、通畅连贯。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段落安排是否合理、详略安排是否恰当等问题。

最终目的是改“好”,即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

常用的修改方法包括增删、替换、移动、合并、拆分等。

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修改。

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同侪评审、教师指导等方式来提高修改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要认识到修改润色在写作中的重要意义,掌握修改的原则和常用方法技巧,反复训练并提升自己的修改能力,养成写作中多次修改的惯。

工具性:学生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掌握了润色的基本技巧,能够对文章进行格式化处理,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并进行小幅度的改写,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人文性:学生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深入了解了五四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同时也提高了对语言表达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5岁时,我还是一张白纸,对世界一无所知。

但是,我的妈妈是我的第一任老师,她教我背诵了很多古诗和儿歌,打开了通向文学殿堂的大门。

《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根据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2.在多次训练中强化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修改润色的兴趣,培养写作中多次修改的习惯。

教学重点在多次训练中强化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修改润色的兴趣,培养写作中多次修改的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契科夫曾说过:“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

”究竟怎样才能修改好我们的作品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润色修改我们的作品。

(板书——习作:润色修改)二、方法指导1.修改原则阅读课文写作实践前的内容,想一想,修改时我们要秉承哪些原则?圈画出具体语句。

(1)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

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

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上进行修改;内容肤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主要从“意”上做出修改。

(2)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修改言;内容肤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修改意。

(3)如何修改言:①改“对”:a.改正字词和标点的错误、病句等,不留硬伤;b.推敲用词,使其准确恰当;c.推敲句子,使之通畅;d.调整修改段落:段落安排、段落间安排、详略安排等。

小方法:可以试着读一读,自己听一听,或请他人听一听。

②改“好”:a.将“言”与“意”相结合,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文章内容更充实;b.炼字、炼句,恰当运用修辞等;c.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2.方法指导: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方面进行修改?(1)增,就是增加、补充有关内容,增补某些修饰文字。

(2)删,就是对某些材料或语句进行必要的删削。

(3)改,就是对原文的语言进行必要的润色和锤炼。

(4)调,就是对结构顺序或某些词句进行逻辑或表达上的调整。

三、合作探究1.修改实践:试着修改下文。

(1)原文:银杏赞暑假里,我在伯伯家做客。

听说离他家十多里路的老河村有棵几百年的银杏树,就吵着要去看。

《写作:修改润色》 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写作:修改润色》  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修改润色的技巧,懂得如何修改润色自己的习作。

2.养成写作中不断修改润色的好习惯。

3.提高语言表达和鉴赏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提升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把握修改润色的技巧,懂得如何修改润色自己的习作。

2.养成写作中不断修改润色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提高语言表达和鉴赏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提升写作水平。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准备之前课堂上的习作。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三分文章七分改,历代著名作家都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润色。

鲁迅先生曾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他的散文《藤野先生》全文不足四千字,改动却达90多处;宋代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改了十三次;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成就了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对文章进行修改润色。

二、整体感知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1.什么是“言”和“意”?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

2.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形式)上进行修改;内容肤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要着重从“意”(内容)上作出修改。

一问扣题紧不紧;二问材料新不新;三问立意高不高;四问结构顺不顺;五问句子通不通;六问用词准不准。

三、技法点拨文章是一个人思想的反映,也是一个人语言功底的反映,在把思想落实到语言的过程中,有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

因此,我们要知道从哪些角度去修改,怎样修改,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

(一)作文内容的修改1.深化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而衡量一篇文章优劣的关键,主要看主题如何,看它是否正确,是否深刻。

2.增减材料作文材料既要新颖独特,又要跟文章主题和立意和谐统一。

(二)文章形式的修改1.锤炼结构文章结构犹如人之“骨骼”,如果不善于安排文章的“骨骼”,就会大大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一般说来,要注意:(1)首尾要精彩,不重复啰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修改润色》教案设计教学重难点
1.学会对作文实行润色修改的常用方法。

(难点)
2.能对作文实行恰当的润色和修改,能把作文写得更具体、更生动。

(难点)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进入初中以来,你们写过很多作文。

只觉得写作是自己的事,而修改是我们老师的事情。

其实不然。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
改”,“善作不如善改”,一篇好的文章不但是“写”出来的,而且是“改”出来的。

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再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

修改是写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升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

那么,作文修改,从哪里入手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修改润色。

二、合作探究生成水平
修改作文主要从语言、构思、中心三方面实行。

1.修改语言
材料一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电脑已不在陌生,电脑使用率逞上升趋势。

等我们这个代人步入社会时,如果不会使用电脑,就会被视为文盲。

不过,电脑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修改指导:第一句话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逞上升趋势”中的“逞”,应改为“呈”;还有一个是“已不在陌生”中的“在”,应改
为“再”。

修改语言首先看有没有错别字,再看有没有用词不当的,最
后读一读句子有没有重复啰唆的语病。

2.修改构思
材料二:池塘美景
池塘的四面围着一些花草树木。

树是各种各样的,一片郁郁葱葱。

花也是各种各样的,五彩缤纷。

修改指导:这段描写就显得有些空泛。

有哪些树,树有何特征,有
哪些花,这些花的形态和色彩如何,都未能描述出来。

不但如此,它还未
能扣住“美”字。

这都是因为观察不细致,构思不精确。

修改时能够把“各种各样”具体化,把树的特征、花的形态写得详细而生动,再给它
设置一个月光下的背景,这个池塘周围的景色就一定很美了。

3.修改中心
材料三:银杏赞
暑假里,我在伯伯家做客。

听说离他家十多里路的老河村有棵几
百年的银杏树,就吵着要去看。

第二天早上,堂哥就用摩托送我去。


上车子很多,摩托在车流中穿行,我真佩服堂哥的技术。

不一会儿就到了。

一下车,就觉得热得不行,我们在村头吃了个西瓜,喝了点汽水,才
进村看树。

在一所小学门前,那棵老树屹立着,只见它古老苍劲,大得惊人。

学校并不大,但校舍整齐美观,窗明几净。

一个锄草回来的农民路过这里,堂哥便和他攀谈起来。

那农民很
和气,他告诉我们,这棵银杏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

它遭过两次大灾:
一次是被雷击;一次是被鬼子用刀劈,用火烧。

不过,老树依然挺立在
大地上。

听完介绍,仰望老树,我觉得它格外高大了。

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
象征,它有力地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我们是九点多钟回去的,路上车子少了些,堂哥开得更快了。

坐在疾驰的摩托上,我暗暗地对
自己说,一定要学习老树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与困难的斗争中锻炼并成长。

修改指导:没有很具体的事例来突出中心,写银杏的句子很少。

一共只有8句写到了银杏,其他都与银杏没有多大的关系,甚至毫无关系。

对表现中心思想没相关系的材料,理应割舍干净。

与文章中心相关的也并非都要大写特写,那些离中心比较远的就不能详写。

绘树、赞树是全文的中心所在,理应详写。

三、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评讲作文:
1.批改
2.佳作推荐
3.美文共赏
4.小结
四、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这节课我学会了:
2.还存有的疑惑是:
篇二
知识与技能
1.知晓修改文章兼顾“言”与“意”。

2.把握修改“言”的基本要求和修改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示例引导,学生能够掌握修改文章的要求和技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