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航向稳定性与保向性
船舶操纵试题十一

1. 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转舵阶段的:A. 横移速度较小,横移加速度较小B. 横移速度较小,横移加速度较大C. 横移速度较大,横移加速度较大D. 横移速度较大,横移加速度较小2. 船舶旋回圈中的进距是指:A.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B.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C.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D.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3. 船舶航行中,突然在船首右前方近距离发现障碍物,应如何操纵船舶避离之?A. 立即操右满舵,待船首避离后,再操左满舵,使船尾避离B. 立即操右满舵,待船首避离后,保持右满舵,使船尾避离C. 立即操左满舵,待船首避离后,保持左满舵,使船尾避离D. 立即操左满舵,待船首避离后,再操右满舵,使船尾避离4. 船舶通过预配风流压差保持行驶在预定航线上,此时实现的是:A. 位置稳定性B. 直线稳定性C. 方向稳定性D. 方向和位置稳定性5. 船舶航向稳定性与船体水下侧面积形状分布和纵倾情况有关:A. 船尾钝材、尾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B. 船首钝材、尾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C. 船首钝材、首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D. 船尾钝材、首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6.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有关:A. 航向稳定性越好,保向越容易B. 航向稳定性越差,保向越容易C. 航向稳定性越好,保向越困难D.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无关7. 船舶从静止状态起动主机前进直至达到常速,满载船的航进距离约为船长的:A. 15倍,轻载时约为满载时的1/2~2/3B. 20倍,轻载时约为满载时的1/2~2/3C. 15倍,轻载时约为满载时的1/3~1/2D. 20倍,轻载时约为满载时的1/3~1/28. 一船的操纵性指数K值越小,则说明该船:A. 旋回性越差B. 旋回性越好C. 应舵越快D. 应舵越慢9. 船舶倒车停止性能或最短停船距离是指船在前进三中开后退三,从______停止时船舶所前进的距离。
船舶操纵考试宝典

船舶操纵性能知识点大全一、舵效1.船舶舵效的概念船舶舵效(steerage)是指运动中的船舶在操一定舵角之后,使船舶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水域内,所取得的船舶转头角的大小,其表征的是船舶对操舵响应的快慢。
若船舶在操舵后,能在较短时间内、较小的水域内,转过较大的角度,则船舶的舵效较好;反之则认为舵效较差。
在定量表示船舶舵效的优劣时,可以使用舵效指数的概念,即船舶操纵性指数K/T,K/T值越大,说明船舶的舵效越好。
但在比较不同船舶的舵效优劣时,需要用K/T的无因次值来表示。
2.影响舵效的因素(1)舵角。
舵角越大,舵效越好。
在实际操船中,增大舵角是提高船舶舵效的有效措施。
(2)舵速。
即舵处的有效来流速度,舵速越大,舵的正压力以及舵力转船力矩也越大,舵效越好。
舵速由船速、伴流速度和螺旋桨排出流速度三部分组成。
(3)船舶的排水量。
船舶的排水量越大,其转动惯量也越大,舵效变差。
对于同一船舶而言,当吃水增加时,舵效变差。
(4)船舶纵倾。
虽然船舶首倾时船舶本身的旋回性变好,但从对舵效的影响看,首倾时舵效较差,适当尾倾时舵效比较好。
(5)船舶横倾。
船舶横倾对舵效的影响与船舶横倾对旋回性的影响相同。
(6)舵机性能。
船舶操舵所需的时间越短,舵效越好。
(7)风、流、浅水等外界因素。
当受风影响使船首迎风偏转时,船舶迎风转向时的舵效比较好,顺风转向时则舵效较差;当受风影响使船首顺风偏转时则相反。
前进中的船舶满载或高速前进中的船舶在风中一般均表现为船首迎风偏转,而空载船或船速很低时则表现为顺风偏转。
船舶在顺流中转向,舵效变差,而顶流时舵效变好。
船舶在浅水中,由于船舶旋回阻尼力矩增大,舵效较深水中差。
二、旋回性定速直航(一般为全速)的船舶操一定舵角(一般为满舵)后,其重心所描绘的轨迹叫做旋回圈(turning circle)。
注意区分:初始回转性(initial turning ability),也称改向性,是指船舶对中等舵角的反应能力,是衡量直航船改变航向能力的性能指标,与操舵后船舶航行距离和航向角变化量有关。
操纵(第02课)

t=0.004
D
. V0 R0
S=0.101
D
. V02 R0
式中: D为船舶排水量(t); VRt为00为为时V船间0舶时(m的的in定船);常舶速阻度力((kt)n;); S为启动惯性距离(m)。 根据经验,从静止状态逐级动车,直至达到定常速
度,满载船舶约需航经20倍船长左右的距离,轻载时约为 满载时的1/2~2/3。
2.影响船舶保向性的主要因素
1)船型 2)载态 3)舵角 4)船速
水下船型是决定船舶转头阻矩和惯性的重要因素, 水上船型是决定船舶所受风力及风力转船力矩大 小的重要因素。它们对保向性均有很大影响。表 现在:
(1)方形系数较低、长宽比较高的瘦削型船舶, 其保向性较优;浅吃水的宽体船保向性较差。
(2)尾倾较首倾时的保向性好。
增大所操的舵角,能明显地改善 船舶的保向性。超大型油轮小舵 角状态下有航向不稳定趋势,需 用较大舵角才能保向。
对于同一艘船而言,由于船速的 提高船舶保向性将变好。
其它因素:
保向性将因水深变浅而提高,船 舶顺风浪或顺流航行中保向性反 而降低。
第三节 船舶变速运动性能
= r.dt = r 0.e-t/T.dt = r0 . T
0
0
由上式可知,当干扰过去之后,船舶因干扰而 造成的偏航角应由干扰的大小(这可由干扰造 成的初始转头角速度来确定)和航向稳定性指 数T值的大小来决定;而同样干扰情况下,航 向稳定性好的船舶,干扰造成的偏航角也应该 低。
二、船舶航向稳定性的判别
1.根据航向稳定性指数判别 2.根据船舶的线型系数判别
船舶航向稳定性指数T>0,说明船舶 具有航向稳定性,且T值为越小的正 数,船舶的航向稳定性越好。航向稳 定性指数T<0,则说明船舶不具有航 向稳定性。船舶追随性好的船舶可以 同时判断为航向稳定性好的船舶。
船舶航向稳定性与保向性

船舶的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摘要 文章介绍了船舶的航向性与稳定性的内涵,航向稳定性与保向性的关系,通过分析影响船舶的稳定性与保向性的因素,作出相应的补救措施,以提高船舶的保向性与航向的 稳定性。
关键词 航向稳定性; 保向性 ,措施。
1 引言船舶的航向稳定性是船舶的操纵性的基本内容之一,航向稳定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船舶保向性的好坏,船舶航向稳定性好的船舶保向性也好,直航中很少操舵也能较好的保向,当船舶操舵改向时又能较好较快地应舵,转向中也能较快的把航向稳定下来。
航向的稳定性与保向性与船舶的本身船型、水下侧面积等有很大的关系。
事关船舶的经济与安全,分析研究影响船舶航向稳定性的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航向稳定性的概念及判断1.1航向稳定性的定义航向稳定性是指正舵直进的船舶受到外力的作用取得某一转头角速度ro ,当外力消失之后不能用舵校正(即舵角δ=0)若船舶能稳定在新的航向上,则说明船舶具有航向稳定性;若船舶不能稳定在新的航向上,而是一直偏转下去,则船舶不具备航向稳定 性。
1.2判别一艘船舶的航向稳定性,可以利用实验船或计算预测方法得到航向稳定性指数T 来进行。
在保持正舵的条件下(δ=0﹚,设外界消失后任意时刻t 船舶偏离原航向的回转角速度为r ,外力消失时船舶具有的转头角速度为ro ,据一阶段近似操纵运动方程,可得到 ,既当T >0时,T 值越小,回转角速度r 衰减得越快, 船舶很快稳定在新的航向上;相反,若T >0,T 值越大,则回转脚速度r 衰减的越慢,航向稳定性越差。
如果T <0,随着时间t 推移,船舶将不断偏转下去,则该船不具备航向稳定性,而且T <0 时,T 的绝对值|T | 越小,航向越不稳定。
δ⋅=+⋅∙K r T r。
4航向稳定性

三、船舶保向性及其影响因素
2、影响保向性的因素 1)船型 ❖ 方型系Cb较小,长宽比L/B较高的瘦削型船舶,回
转时阻矩较大,航向稳定性较好,保向性较好; 肥胖型船则较差。 2)水线下船体侧面积形状 ❖ 水线下侧面积在船尾分布较多的船舶,如船首较 为削进、船尾有较大钝材的船舶,其航向稳定性 较好,保向性也较好;而装有球鼻首的船将使其 航向稳定性降低。
的情况下,能尽快地稳定于新航向的性能。也即船舶直线稳 定性。稳定于新航向较慢、惯性转头角较大的船,其动航向 稳定性较差;稳定得较快、惯性转头角较小的船,其动航向 稳定性较好;一直转头不停而偏转下去的船,则不具备动航 向稳定性。一般所说的船舶航向稳定性指的就是动航向稳定 性,也叫航稳性。大多数船舶都具有动航向稳定性。当然, 航向稳定性差甚至航向不稳定的船舶,为了保持航向,就需 频繁操舵,且所用舵角也偏大。
当然,也可能在干扰消除后,船舶最终将进入一个旋回运动,这类船 舶则不具备航向稳定性
一、航向稳定性的概念
1、静航向稳定性(statical course stability) ❖ 静航向稳定性指的是船舶受外力作用稍微偏离原航向,而
重心仍沿原航线运动时,船舶斜航漂角将如何变化的性能。 也就是说,外力干扰消失后,若船舶不仅最终航向与初始 航向相同,而且位置也在原航向延伸线上,则称船舶具有 静航向稳定性(位置稳定性)。
二、船舶航向稳定性的判别
❖ 总结: ❖ T>0,船舶具有航向稳定性。T值为越小的正
数,船舶航向稳定性越好。T<0,船舶不具 有航向稳定性。 ❖ 追随性好的船舶可以同时判断为航向稳定性 好的船舶
三、船舶保向性及其影响因素
❖ 1、船舶保向性course keeping
❖ 船舶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并不是同一概念。航向稳定性是具 有一定初始转头角速度的船舶,仅在船体因转头而受到的旋 回阻矩作用下逐渐稳定于新航向的能力。是船舶本身固有的 性能。保向性则是指船舶在风、浪、流等外力作用下,由操 舵水手(或自动舵)通过罗经识别船舶首摇情况,并通过操 舵抑制或纠正首摇使船舶驶于预定航向的能力。船舶保向性 的好坏不仅与航向稳定性的好坏有关,同时取决于操舵人员 的技能及熟练程度、自动舵的控制能力、舵机的响应能力以 及舵的控向能力。显然,航向稳定性越好的船舶,保向性也 越好
航向稳定性的概念和试验

新技术在航向稳定性中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航向稳定性,例如智能控制技术、 传感器技术等。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智能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在航 向稳定性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实时监测船舶的运动 姿态和航向变化,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快速响应,自动调整 船舶的航向,保持航向的稳定性。同时,新型传感器技术 的不断发展,也为航向稳定性的监测和调控提供了更准确 、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航向稳定性的概念和试验
目 录
• 航向稳定性概念 • 航向稳定性试验 • 航向稳定性在飞行器设计中的应用 • 航向稳定性与其他飞行性能的关系 • 未来航向稳定性的研究方向
01 航向稳定性概念
定义
航向稳定性是指船舶在受到外力干扰 后,能够自动恢复到原航向或预定航 向的能力。
航向稳定性是船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 一,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安全和航行效 率。
航向稳定性不佳可能导致飞机偏离最佳航线,增加油耗和飞行时间,降低飞行效率。
航向稳定性与其他飞行性能的相互影响
航向稳定性与飞行稳定性密切 相关,良好的航向稳定性有助 于提高飞机的整体稳定性。
航向稳定性对飞机操纵性也有 重要影响,稳定的航向使得飞 行员能够更准确、迅速地操纵 飞机。
航向稳定性与飞行品质息息相 关,它直接影响着乘客的舒适 度以及飞行员的工作负荷。
报告撰写
撰写试验报告,将试验过程、方法、结果和结论进行详细记录和整理, 为后续的船舶设计、建造和运营提供参考和依据。
03 航向稳定性在飞行器设计 中的应用
飞行器设计中的航向稳定性考虑
飞行器航向稳定性是指飞行器在受到 扰动后,能够自动恢复到原航向或预 定航向的能力。在飞行器设计中,航 向稳定性是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直 接关系到飞行安全和任务执行效果。
船舶操纵思考题

船舶操纵思考题1.什么是船舶操纵?它包括哪些内容?2.什么是船速、漂角、转心?漂角和转心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3.影响水动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什么是水动力中心?如何判断水动力中心的位置?4.船舶阻力有哪几部分构成?各含义怎样?5.船舶操纵包括哪些?船舶操纵优劣通过什么来判别?6.什么是操纵性指数K、T值?其大小说明了什么?7.什么是航向稳定性和保向性?两者的关系怎样?航向稳定性是通过什么来判断的?8.船舶旋回性指标和旋回要素有哪些?旋回过程有几个阶段?各阶段船舶是怎样变化的?9.什么是船舶冲程?进行船舶操纵性试验时,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进行各种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船舶操纵性衡准的依据是什么?10.船舶排水量、长宽比、方形系数对船舶船舶操纵性有什么影响?11螺旋桨几何参数有哪些?其工作原理怎样?12.什么是伴流?伴流分布的特点是怎样的?13.什么是滑失比?其对推力和舵效有什么影响?14.船舶功率和船速有哪些?各含义怎样?15.什么是船舶螺旋桨横向力?各种横向力的原理和方向怎样?16.舵的工作原理怎样?影响舵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船舶操舵时在纵向和横向方面有什么变化?17.什么是舵效?影响舵效的因素有哪些?船舶如何提高舵效?18.船舶前进和后退中,单独使用侧推器,船舶是如何运动的?19.双车船在船舶转向时,如何提高船舶的回转速度?使用拖船协助船舶操纵时,拖缆有什么要求?20.什么是风压力?其大小与哪些因素与关?什么是风压中心?其位置是如何变化的?21.船舶在各种情况下受风的偏转规律怎样?22.流对舵力和舵效有什么影响?船舶在弯道航行中,流对船舶有什么影响?23.什么是受限水域?浅水和深水是如何划分的?船舶进入浅水区航行时,其运动状态有什么变化?24.什么是岸壁效应?船间效应?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5.船舶航行过程中船体的沉升是如何变化的?确定富余水深要考虑哪些因素?欧洲引航协会和日本濑户内海富余水深是如何规定的?26.船舶选择掉头水域有何要求?制动水域有什么规定?27.船舶用锚有何作用?锚地选择有什么要求?锚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8.船舶靠泊系缆通常有哪些?各缆有何作用?靠离泊时系解缆的顺序怎样?29.接送引航员时,引航员梯有什么要求?操纵船舶有什么要求?30.船舶掉头方向是如何选择的?船舶锚泊方式有哪些?各适用何处?锚链的出链长度如何计算?31.什么偏荡?其对船舶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走锚?如何防止走锚?发生走锚,应如何采取措施?32.船舶靠泊要掌握什么要点?33.什么是波浪、有义波、风浪、涌浪、波浪遭遇周期?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有哪些摇荡现象?34.什么是横摇、纵摇、垂荡、谐摇?如何减轻这些因素的影响?35.船舶顶浪航行有哪些不利因素?如何减轻这些因素的影响?36.船舶在大风浪中航行,如何进行操纵?如何掌握掉头时机?37.如何判断船舶处于台风区的位置?如何操纵船舶避离台风区?38.船舶在冰区航行,进入冰区时要注意什么?39.船舶脱浅的方法有哪些?船舶发生碰撞后如何操纵船舶?40.发现有人落水,应如何操纵船舶?绘图说明搜寻落水者的方法和适用时机?41.进行搜寻时,搜寻区域怎么规定?搜寻模式有哪些?作业三1.什么是操纵性指数K、T值?其大小说明了什么?2.什么是航向稳定性和保向性?两者的关系怎样?航向稳定性是通过什么来判断的?3.什么是走锚?发生走锚,应如何采取措施?4.船舶顶浪航行有哪些不利因素?如何减轻这些因素的影响?5.如何判断船舶处于台风区的位置?如何操纵船舶避离台风区?作业四: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0分:1. 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旋回初始阶段的船体:A.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小B.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大C.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大D.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小2. 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加速旋回阶段的:A.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横移速度为常量B.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横移速度为变量C.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横移速度为变量D.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横移速度为常量3. 船舶作舵旋回进入定常旋回阶段后,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 作用于船体的合力矩为零B. 角速度达最大C. 角加速度达最大D. 船舶降速达到最大4. 旋回圈是指直航中的船舶操左(或右)满舵后:A. 船尾端描绘的轨迹B. 船舶重心描绘的轨迹C. 船舶转心P描绘的轨迹D. 船首端描绘的轨迹5. 有关船舶在旋回中降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船舶旋回中因舵阻力增加而引起降速B. 船舶旋回中因推进器效率下降而引起降速C. 瘦削型货轮比肥大型油轮产生更多旋回降速D. 相对旋回初径DT/L越小,则旋回中降速越多6. 若外界条件相同,同一船舶旋回时:A. 满载时进距大,旋回初径小B. 满载时进距小,旋回初径大C. 轻载时进距和旋回初径均大D. 轻载时进距和旋回初径均小7. 船舶航行中,突然在船首右前方近距离发现障碍物,应如何操纵船舶避离之?A. 立即操右满舵,待船首避离后,再操左满舵,使船尾避离B. 立即操右满舵,待船首避离后,保持右满舵,使船尾避离C. 立即操左满舵,待船首避离后,保持左满舵,使船尾避离D. 立即操左满舵,待船首避离后,再操右满舵,使船尾避离8. 对于航向稳定性较好的船舶,其追随性和螺旋实验滞后环的特点为:A. 追随性较好,螺旋实验滞后环的宽度较窄B. 追随性较差,螺旋实验滞后环的宽度较窄C. 追随性较差,螺旋实验滞后环的宽度较宽D. 追随性较好,螺旋实验滞后环的宽度较宽9. 船舶航向稳定性与船体水下侧面积形状分布和纵倾情况有关:A. 船尾钝材、尾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B. 船首钝材、尾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C. 船首钝材、首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D. 船尾钝材、首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10. 关于船舶保向性,下述哪项正确?A.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有关,与操舵人员的技能无关B.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有关,与操舵人员的技能有关C.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无关,与操舵人员的技能无关D.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无关,与操舵人员的技能有关11. 船舶倒车冲程与水深、船舶污底程度有关,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A. 水深越大、船舶污底越严重,倒车冲程越大B. 水深越大、船舶污底越轻微,倒车冲程越大C. 水深越小、船舶污底越严重,倒车冲程越大D. 水深越小、船舶污底越轻微,倒车冲程越大12. 通过哪种标准试验方法来判断船舶的停船性能?A. 旋回试验B. Z型试验C. 螺旋试验D. 倒车试验13. 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 螺旋试验所需水域大,费时长B. 逆螺旋试验所需水域大,费时短C. 螺旋试验所需水域小,费时短D. 逆螺旋试验所需水域小,费时长14. IMO船舶操纵性衡准中要求全速倒车冲程指标的基准值为(L为船长):A. <16LB. <15LC. <14LD. <13L15. 在船舶吃水一定的情况下,船舶基本阻力随船速的增大而增加,且:A. 在低速时基本呈线性关系,高速时呈非线性关系B. 在低速时呈非线性关系,高速时基本呈线性关系C. 在低速和高速时都基本呈非线性关系D. 在低速和高速时都基本呈线性关系16. 螺旋桨的滑失越小,则:A. 推力越小、舵效越差B. 推力越大、舵效越好C. 推力越小、舵效越好D. 推力越大、舵效越差17. 对于给定的螺旋桨,哪种情况下进车推力最大?A. 高速前进时B. 低速前进时C. 低速后退时D. 静止中18. 船舶的推进效率是指:A. 有效功率与机器功率之比B. 机器功率与有效功率之比C. 有效功率与收到功率之比D. 收到功率与有效功率之比19. 一般港内船速要比海上船速低,其主要原因包括:A. 港内航行阻力增大,为了减小主机扭矩而降低船速B. 港内航行阻力增大,为了增大主机扭矩而降低船速C. 港内航行阻力减小,为了减小主机扭矩而降低船速D. 港内航行阻力减小,为了增大主机扭矩而降低船速20. 螺旋桨沉深横向力的产生的原因包括:A. 受伴流影响导致螺旋桨上下桨叶转力不同B. 受伴流和螺旋桨上桨叶所处水深的影响C. 表层水密度的降低导致螺旋桨上下桨叶转力不同D. 螺旋桨上桨叶所处水层吸入空气、螺旋桨上下桨叶转力上大下小21. 船速与伴流横向力的关系是:A. 船速为零,伴流横向力最大B. 船速增大,伴流横向力增大C. 船速为零,伴流横向力最小D. 船速增大,伴流横向力减小22. 单车船静止中倒车,螺旋桨产生的横向力的大小排列顺序为:A. 伴流横向力>沉深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B. 沉深横向力>伴流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C. 排出流横向力>沉深横向力>伴流横向力D. 伴流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沉深横向力23. 操舵后,舵力对船舶运动产生的影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使船产生尾倾B. 使船产生首倾C. 使船旋转D. 使船速增大24. 锚的抓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船舶操纵思考题

船舶操纵思考题1.什么是船舶操纵?它包括哪些内容?2.什么是船速、漂角、转心?漂角和转心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3.影响水动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什么是水动力中心?如何判断水动力中心的位置?4.船舶阻力有哪几部分构成?各含义怎样?5.船舶操纵包括哪些?船舶操纵优劣通过什么来判别?6.什么是操纵性指数K、T值?其大小说明了什么?7.什么是航向稳定性和保向性?两者的关系怎样?航向稳定性是通过什么来判断的?8.船舶旋回性指标和旋回要素有哪些?旋回过程有几个阶段?各阶段船舶是怎样变化的?9.什么是船舶冲程?进行船舶操纵性试验时,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进行各种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船舶操纵性衡准的依据是什么?10.船舶排水量、长宽比、方形系数对船舶船舶操纵性有什么影响?11螺旋桨几何参数有哪些?其工作原理怎样?12.什么是伴流?伴流分布的特点是怎样的?13.什么是滑失比?其对推力和舵效有什么影响?14.船舶功率和船速有哪些?各含义怎样?15.什么是船舶螺旋桨横向力?各种横向力的原理和方向怎样?16.舵的工作原理怎样?影响舵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船舶操舵时在纵向和横向方面有什么变化?17.什么是舵效?影响舵效的因素有哪些?船舶如何提高舵效?18.船舶前进和后退中,单独使用侧推器,船舶是如何运动的?19.双车船在船舶转向时,如何提高船舶的回转速度?使用拖船协助船舶操纵时,拖缆有什么要求?20.什么是风压力?其大小与哪些因素与关?什么是风压中心?其位置是如何变化的?21.船舶在各种情况下受风的偏转规律怎样?22.流对舵力和舵效有什么影响?船舶在弯道航行中,流对船舶有什么影响?23.什么是受限水域?浅水和深水是如何划分的?船舶进入浅水区航行时,其运动状态有什么变化?24.什么是岸壁效应?船间效应?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5.船舶航行过程中船体的沉升是如何变化的?确定富余水深要考虑哪些因素?欧洲引航协会和日本濑户内海富余水深是如何规定的?26.船舶选择掉头水域有何要求?制动水域有什么规定?27.船舶用锚有何作用?锚地选择有什么要求?锚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8.船舶靠泊系缆通常有哪些?各缆有何作用?靠离泊时系解缆的顺序怎样?29.接送引航员时,引航员梯有什么要求?操纵船舶有什么要求?30.船舶掉头方向是如何选择的?船舶锚泊方式有哪些?各适用何处?锚链的出链长度如何计算?31.什么偏荡?其对船舶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走锚?如何防止走锚?发生走锚,应如何采取措施?32.船舶靠泊要掌握什么要点?33.什么是波浪、有义波、风浪、涌浪、波浪遭遇周期?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有哪些摇荡现象?34.什么是横摇、纵摇、垂荡、谐摇?如何减轻这些因素的影响?35.船舶顶浪航行有哪些不利因素?如何减轻这些因素的影响?36.船舶在大风浪中航行,如何进行操纵?如何掌握掉头时机?37.如何判断船舶处于台风区的位置?如何操纵船舶避离台风区?38.船舶在冰区航行,进入冰区时要注意什么?39.船舶脱浅的方法有哪些?船舶发生碰撞后如何操纵船舶?40.发现有人落水,应如何操纵船舶?绘图说明搜寻落水者的方法和适用时机?41.进行搜寻时,搜寻区域怎么规定?搜寻模式有哪些?作业三1.什么是操纵性指数K、T值?其大小说明了什么?2.什么是航向稳定性和保向性?两者的关系怎样?航向稳定性是通过什么来判断的?3.什么是走锚?发生走锚,应如何采取措施?4.船舶顶浪航行有哪些不利因素?如何减轻这些因素的影响?5.如何判断船舶处于台风区的位置?如何操纵船舶避离台风区?作业四: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0分:1. 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旋回初始阶段的船体:A.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小B.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大C.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大D.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小2. 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加速旋回阶段的:A.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横移速度为常量B.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横移速度为变量C.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横移速度为变量D.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横移速度为常量3. 船舶作舵旋回进入定常旋回阶段后,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 作用于船体的合力矩为零B. 角速度达最大C. 角加速度达最大D. 船舶降速达到最大4. 旋回圈是指直航中的船舶操左(或右)满舵后:A. 船尾端描绘的轨迹B. 船舶重心描绘的轨迹C. 船舶转心P描绘的轨迹D. 船首端描绘的轨迹5. 有关船舶在旋回中降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船舶旋回中因舵阻力增加而引起降速B. 船舶旋回中因推进器效率下降而引起降速C. 瘦削型货轮比肥大型油轮产生更多旋回降速D. 相对旋回初径DT/L越小,则旋回中降速越多6. 若外界条件相同,同一船舶旋回时:A. 满载时进距大,旋回初径小B. 满载时进距小,旋回初径大C. 轻载时进距和旋回初径均大D. 轻载时进距和旋回初径均小7. 船舶航行中,突然在船首右前方近距离发现障碍物,应如何操纵船舶避离之?A. 立即操右满舵,待船首避离后,再操左满舵,使船尾避离B. 立即操右满舵,待船首避离后,保持右满舵,使船尾避离C. 立即操左满舵,待船首避离后,保持左满舵,使船尾避离D. 立即操左满舵,待船首避离后,再操右满舵,使船尾避离8. 对于航向稳定性较好的船舶,其追随性和螺旋实验滞后环的特点为:A. 追随性较好,螺旋实验滞后环的宽度较窄B. 追随性较差,螺旋实验滞后环的宽度较窄C. 追随性较差,螺旋实验滞后环的宽度较宽D. 追随性较好,螺旋实验滞后环的宽度较宽9. 船舶航向稳定性与船体水下侧面积形状分布和纵倾情况有关:A. 船尾钝材、尾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B. 船首钝材、尾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C. 船首钝材、首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D. 船尾钝材、首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10. 关于船舶保向性,下述哪项正确?A.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有关,与操舵人员的技能无关B.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有关,与操舵人员的技能有关C.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无关,与操舵人员的技能无关D.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无关,与操舵人员的技能有关11. 船舶倒车冲程与水深、船舶污底程度有关,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A. 水深越大、船舶污底越严重,倒车冲程越大B. 水深越大、船舶污底越轻微,倒车冲程越大C. 水深越小、船舶污底越严重,倒车冲程越大D. 水深越小、船舶污底越轻微,倒车冲程越大12. 通过哪种标准试验方法来判断船舶的停船性能?A. 旋回试验B. Z型试验C. 螺旋试验D. 倒车试验13. 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 螺旋试验所需水域大,费时长B. 逆螺旋试验所需水域大,费时短C. 螺旋试验所需水域小,费时短D. 逆螺旋试验所需水域小,费时长14. IMO船舶操纵性衡准中要求全速倒车冲程指标的基准值为(L为船长):A. <16LB. <15LC. <14LD. <13L15. 在船舶吃水一定的情况下,船舶基本阻力随船速的增大而增加,且:A. 在低速时基本呈线性关系,高速时呈非线性关系B. 在低速时呈非线性关系,高速时基本呈线性关系C. 在低速和高速时都基本呈非线性关系D. 在低速和高速时都基本呈线性关系16. 螺旋桨的滑失越小,则:A. 推力越小、舵效越差B. 推力越大、舵效越好C. 推力越小、舵效越好D. 推力越大、舵效越差17. 对于给定的螺旋桨,哪种情况下进车推力最大?A. 高速前进时B. 低速前进时C. 低速后退时D. 静止中18. 船舶的推进效率是指:A. 有效功率与机器功率之比B. 机器功率与有效功率之比C. 有效功率与收到功率之比D. 收到功率与有效功率之比19. 一般港内船速要比海上船速低,其主要原因包括:A. 港内航行阻力增大,为了减小主机扭矩而降低船速B. 港内航行阻力增大,为了增大主机扭矩而降低船速C. 港内航行阻力减小,为了减小主机扭矩而降低船速D. 港内航行阻力减小,为了增大主机扭矩而降低船速20. 螺旋桨沉深横向力的产生的原因包括:A. 受伴流影响导致螺旋桨上下桨叶转力不同B. 受伴流和螺旋桨上桨叶所处水深的影响C. 表层水密度的降低导致螺旋桨上下桨叶转力不同D. 螺旋桨上桨叶所处水层吸入空气、螺旋桨上下桨叶转力上大下小21. 船速与伴流横向力的关系是:A. 船速为零,伴流横向力最大B. 船速增大,伴流横向力增大C. 船速为零,伴流横向力最小D. 船速增大,伴流横向力减小22. 单车船静止中倒车,螺旋桨产生的横向力的大小排列顺序为:A. 伴流横向力>沉深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B. 沉深横向力>伴流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C. 排出流横向力>沉深横向力>伴流横向力D. 伴流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沉深横向力23. 操舵后,舵力对船舶运动产生的影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使船产生尾倾B. 使船产生首倾C. 使船旋转D. 使船速增大24. 锚的抓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尾侧面积分布多,航向稳定性好,保向性能好(尾部钝 材)。
船首较为瘦削的船舶,保向性好。 有球鼻首的船保向性降低。
3、船速:同一艘船舶,提高船速,航向稳定性和保向性好。
4、舵角δ:δ增加舵向稳定性和保向性变好。 肥胖型船,大舵角保向, (小舵角航向不稳定,有失去舵效的现象) 港内操纵超大型船,用较大舵角,宜提前用舵,提前回舵。
8、其他因素:浅水,回转阻尼力矩 ↑ 航向稳 定性好,保向性比深水中好; 污底↑ 保向性↑; 顺风、顺流→保向性差;
顶风、顶流→保向性好;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有关,与操舵人员的大小表示船体水下体积的肥瘦程度。
Cb小的瘦削型船(L/B大)回转阻尼力矩大, 航 向稳定性好,保向性好。
相反肥大型船Cb大,在小舵角范围内,常带有不 稳定性。
2、水线下船体侧面积形状 :
初始航线
(方向稳定)
干扰消失 横向偏离
3、位置稳定:
干扰消除→正舵→自行恢复到原航线上,航向相同,且航迹 未偏离。 外力 (位置稳定)
4、不具备航向稳定性:
外力干扰→干扰消除→正舵→继续转首偏转下去。
外力
(不具备航向稳定性) 干扰消失 进入回转
从上述4种运动状态可见: 具有位置稳定性必具有:方向稳定性,又具有直线稳定性 ; 从实船操纵来看: ① 一般船舶不具有位置稳定性,方向稳定性,
5、 吃水d:满载转动惯量大、保向性差,航向稳 定性差,保向所需舵角比轻载时大,且通常平吃 水。 空载或轻载时,尾倾。受风面积大,保向性下 降。
6、舵面积比:Ad/L*d大、保向性好。 船尾附近水线下侧面积增加,航向稳定性、保向性提高。 7、纵倾、横倾: 首倾:首部水线下侧面积增加,稳定性和保向性下降; 尾倾:保向性和航向稳定性提高 ; 横倾:航向稳定性下降 。
最多具有直线稳定性。因需用舵纠偏;
② 自动舵条件下实现的是方向稳定性; ③ 一切船舶在人 —- 机系统控制下,预配风流压差,此时实现 的是位置稳定性; ④一般所说的航向稳定性,指的是船舶动航向稳定性(即直线 稳定性) 。
二、航向稳定性的判别
航向稳定性好的船可同时判断为追随性好、螺旋 实验滞后环的宽度较窄;
航向稳定性好的船直航中少用舵即能保向,改向
时应舵较快,旋回或改向中操正舵能较快地恢复 直线运动; 航向稳定性好,追随性好的船方形系数小; 船舶航向稳定性可通过螺旋试验和Z形试验来判别。
三、船舶保向性
船舶在外力干扰下产生首摇,通过操舵抑制或纠 正首摇使船舶驶于预定航向的能力称为船舶保向 性。 航向稳定性越好,保向越容易。
第六节
船舶航向稳定性和保向性
一、航向稳定性
航行中船舶在遇到风、浪、流等的外界干扰作用下,使其 偏离原来定常运动状态,而在干扰消失后,保持正舵的条件下, 船舶是否回到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
1、直线稳定:干扰消除→正舵→沿新航向作直线航行
外力 初始航线 干扰消除后 (直线稳定)
2、方向稳定:
外力干扰→干扰消除→正舵→恢复到原航向上作直线航行; 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