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李元建
药理学 4 影响药效因素

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和受体的遗传多态性是导致 药物反应个体和群体差异的重要原因。
常见药物代谢酶多态性:
NAT2,CYP2C9 , CYP2C19, CYP2D6。
(二)药物反应种属差异
1、动物种属差异species variation 不同种属动物对同一药物的反应表现为量或质的差异
吗啡:对大鼠、兔、狗和猴的作用是抑制性的。
第四章
第二节 机体因素
Biological Factors
一、年龄和性别
(一)年龄 1、新生儿与老年人体内药物代谢和肾脏排泄功能不全,药物作 用更强烈和持久 庆大霉素:新生儿t1/2=18h,成人t1/2=2h。 2、 药物效应靶点的敏感性 老年人,升高:苯二氮 类――――易引起精神错乱 降低:βR的密度和对配体的亲和力有所降低 3、 老年人特殊生理(心血管反射↓)和病理因素(体温过低) 4、 老年人的机体组成发生变化 脂肪比例增加 、血浆蛋白的含量及结合率下降 5、 老年人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增加
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耐受性、耐药性、安慰剂。 药物相互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适应症:部分慢性疾病如头痛、神经官能症等能 获得30%~50% 的疗效。
PLACEBO EFFECTS(安慰剂效应)
药理学 效应
非特异性 药物作用 非特异性 医疗效应
自然恢复
安慰剂 绝对效应
无治疗
安 慰 剂
总 效 应
五、长期用药
1、耐受性: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反应性降低。
急性耐受性 tachyphylaxis :短时间连续用药数次, 立即产生。 如麻黄碱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1、影响药物吸收 (1)胃肠道pH改变 抗酸药可增加弱酸性药物如磺胺类的解离,吸收↓ (2)形成络合物:浓茶中鞣酸与铁制剂或生物碱发生沉淀 (3)胃排空和肠蠕动 抗胆碱药延缓胃排空,肠蠕动↓,左旋多巴吸收量↓↓。 2、与血浆Pr结合的竞争 置换:如,新生儿用磺胺异噁唑,将胆红素从血红蛋白 结合部位中置换→致死性核黄疸症。 3、影响药物的代谢(肝药酶)和排泄
药理学讲稿之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

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同等剂量的药物用在不同的病人身上不一定能达到相等的血药浓度,相等的血药浓度也不一定产生相同的效应,这是因为药物防治疾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有药物本身的因素,也有机体方面的因素,只有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在临床用药时才能保证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第一节机体方面的因素一、年龄不同的年龄阶段对药物的作用会有影响,因为不同年龄阶段体重、体液和脂肪量不同,从面药物的Vd 不同,且对于成年人来说,其发育成熟、生理功能正常、体重稳定、肝肾功能充分发育,有一定的药动学参考1、小儿:尤其是新生儿和早产儿,身体未充分发育,生理功能与成年人有很大的差别,如体液多、血浆蛋白总量低、肝肾功能未充分发育、智力在迅速发育——对药物的清除慢,对药物很敏感——用药要特别注意;例1 :新生儿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肾排泄功能低——氯霉素用量过大——蓄积中毒——循环衰竭的灰婴综合征;例2:四环素+ 钙络合——沉积于骨和牙——影响骨和牙的发育——8 岁以下儿童不用;2、老年人:65 岁以上者为老年人,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性也不一样,其体液少,血浆蛋白少,肝肾功能减退——药物消除慢——蓄积中毒——用药剂量减少,一般为成人的3/4;老年人的代偿适应力差,对药物的耐受性差,易患动脉硬化——升压药和剧烈药慎用;二、性别:男女有别,男性和女性在体重、体液总量和脂肪分布方面有很大的差别,且对于女性来说有一特殊的三期:月经期:不宜用抗凝药以免出血不止;妊娠期:尤其在妊娠头三个月用药要特别注意,禁用激素和抗代谢药——例:反应停;哺乳期:有的药物可以通过乳汁进入到新生儿体内,例:吗啡——呼吸抑制;三、个体差异和遗传异常:(一)个体差异:病人对药物的反应性不同,包括量的差别和质的差异1、量的差别:不同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用药的量也不同高敏性:对药物特别敏感——小剂量药出现效应;耐受性:对药物特别不敏感,用大剂量的药才能达到相同的药效;例:异戊巴比妥的麻醉剂量为5(高敏者)-19 (耐受者)mg/Kg2、质的差异:变态反应——例: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药物在机体内产生的药理作用和效应是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受药物和机体的多种因素影响。
药物因素主要有药物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合并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
机体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变异、心理、生理和病理因素。
这螋因素往往会引起小同个体或是对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消除发生变异导致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界同,表观为药物代谢动力学差异(ph…oki………on):或是虽然药物浓度相同,但反应性不同,表现为药物效应动力学差异(ph…∞0”……on)。
这两方面的变异,均能引起药物反应个体差异(·nc…士Ⅵdud…n)。
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在绝大多数情况下H是“量”的不同.即药物产生的作用大小或是作用时间长短不同但药物作用性质褴有改变,仍是同一种反应。
但有时药物作用出现“质”的羞异.产生了不同性质的反应。
扯临床用药时,应熟悉各种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根据个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做到用药个体化。
一、药物制剂和给药途径第一节药物因素药物町制成多种剂型,采用不同的途径给药,如供口服给药的有片剂、胶囊、口服液;供注射用的有水刺、乳剂、油剂;还有拉翩释放速度的拄释剂。
同一药物由于剂型不同、采用的给药途径不同.所引起的药物效应也会不同。
通常注射药物比u服吸收快、到达作用部位的时间快.因而起效快.作用显著。
注射捌中的水溶性制剂比油溶液和混悬剂吸收快、起效时间短。
口服制剂中的溶液剂此片剂、腔囊容易吸收。
控释制剂是一种町以控制药物缓慢、恒速或非恒速释放的制剂.其作用更为持久和温和。
药物的制备工艺和原辅料的不同.也可能显著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如不同药厂生产的相同剂量的地高辛(dlz…)片,口服后的血浆药物浓度可相差7倍(参见第二章囝2 14),20l【】g的微晶螺内酯0p…0hcl…)胶囊的疗效可相当于100r峙普通晶型螺内酯.有的药物采用不同给药选径肘,还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和用遗,如硫酸镁(斜s…snl‰)内服可以导泻和利胆.注射则引起止痉、镇静和颅内压降低。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4章

PHARMACOLOGY
3.药物在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 协同作用(synergism)合并用药作用增加。 (1)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是两药分 别作用的代数和。 (2)增强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大于两药 分别作用的代数和。 (3)增敏作用:一药可使组织或受体对另 一药的敏感性增强。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2.药物在药动学方面相互作用 • 妨碍药物的吸收 (1)胃肠道PH值改变 (2)形成络合物 (3)影响胃排空和肠蠕动 • 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PHARMACOLOGY
• 影响药物代谢
(1)加速药物代谢 (2)减慢药物代谢 • 影响药物排泄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六)个体差异 • 个体差异: 同样剂量的某一药物在不同病 人不一定都能达到相等的血药浓度,相等 的血药浓度 也不一定都能达到等同的药 效。差异可能很大,甚至出现质的差异, 即一般病人不会出现的异常危害性反应。 这种随人而异的药物反应称为个体差异 (individual variation)。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PHARMACOLOGY
抗药性( resistance )是指病 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反 应性降低的状态,也称耐药性。
滥用抗菌药及抗虫药时容易发 生。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PHARMACOLOGY
2.药物依赖性( dependence)
指长期用药后,患者对药物 产生主观和客观上需要连续用 药的现象。
PHARMACOLOGY
四、合理用பைடு நூலகம்原则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第4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3、给药途径: (1) 给药途径不同,药物的吸收速度也不 同。 静脉注射吸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 肤给药 (2)改变给药途径会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例:硫酸镁口服有导泻和利胆作用;注 射有降压和抗惊厥作用。
4、给药时间 :何时用药可根据病情需要。 例:降糖药应在饭前服药;安眠药应在 睡前服用;对胃有刺激性药物宜饭后服用。
5、给药间隔 主要根据病情的需要及药物的半衰期而定。 (1)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肝 代谢或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时,应减少剂 量或延长给药间隔。
(2)t1/2短的药物给药间隔较短,次数增加; 反之,给药间隔延长,次数减少。
二、机体因素
1、年龄 儿童和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与成年人有较大差异。 《药典》规定用药剂量在14岁以下为儿童剂量; 14~60岁为成人剂量;60岁以上为老人剂量。 儿童用药剂量及其计算方法严格按照药典等有关 法规的规定执行。
6、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性变化
(1)耐受性: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反应性 降低。例:巴比妥类、硝酸酯类 (2)耐药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 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也称抗药性。
(3)依赖性: (4)停药症状: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耐药性、耐受性
2、有哪些因素影响药物作用?
附: 小儿药量计算方法: (1)按体重计算: (2)按年龄折算法:
2、性别 女性在妊娠期、分娩期、哺乳期等应慎用 药物。
3、个体差异
是因人而异的药物效应。例:过敏反应
4、病程状态 ⑴ 肝脏疾病 药物代谢减慢,作用时间延长。 ⑵ 肾脏疾病 药物排泄减慢,易发生药物蓄积中毒。 ⑶ 发热 解热镇痛药只能降低发热体温,对正常人 体温无影响。 5、心理因素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毒品是兴奋剂,是致幻剂,靠药物兴奋神 经,麻醉灵魂,为了缓解毒瘾,造成巨大的 经济压力,吸毒者近乎疯狂的奔波、忙碌, 甚至铤而走险,这实际上是信仰危机,很多 人放弃了世界观的确立和改造,而终于走入 了歧途。 美丽的罂粟花,带给人们的是死亡。 让我们远离毒品,珍惜人生只有一次的生 命吧! 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药物依赖性形成有关的机制
药物依赖性实际上就是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产生的 特殊神经精神状态,对人作用后,出现特殊的精 神状态和身体状态。 (1)出现愉快的精神效应(欣快感,飘飘欲仙的 感觉)。 (2)这种感觉会留下极其牢固的记忆,表现出强 烈渴求,造成反复用药,不断得到这种感受, 机体不断调整代谢水平,以适应外源性药物 作用,进行生理活动,以维持人体基本功能。 (3)一旦断药,代谢、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即产 生戒断症状。
第二节 机体方面因素
一. 年龄:小儿,尤其新生儿和早产儿;老年人。 二. 性别 三. 遗传异常: 许多药物经肝乙酰化而灭活,而乙酰化酶的多少 在人群中有差别。白种人 50%为慢代谢型;黄 种人慢代谢型为10%。 四. 特异质反应 1. 先天性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者,在磺胺药, 伯氨喹等作用下可诱发溶血反应。 2. 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五. 疾病状态
第 四 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 有两个方面: 药物方面的因素 机体方面的因素。
第一节
药物方面因素
一. 剂量:同一药物剂量不同作用强度可相差很大。 乙醇 75%杀菌力强。75%以上杀菌力降低。 20—30%局部涂擦皮肤可促进局部血管 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另外可 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 巴比妥类催眠药: 小剂量 —— 镇静。 中等剂量 —— 催眠。 大剂量 —— 抗惊,麻醉。
第4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站立
心率降低(%)
站立
中国人
白人 静卧
静卧
药理:苏富琴
22
药理:苏富琴
23
In the age of the Genome, Why do people respond differently to drugs?
Variability in:-
Drug metabolism genotype Drug transporter genotype Drug receptor genotype Drug/drug/environment /genotype interactions
药理:苏富琴
24
Personalized Medication in the Future
SMART CARD
GeneChip Analysis
Xenobio GeneCh ip
苏富琴
GENOME
(Confidential)
In the future (? years), your doctor will be able to select the best drug to treat your disease and the appropriate dose based on knowledge of your specific genetic makeup! 药理:苏富琴
习惯性(habituation):由于停药引起主观 上不适的感觉,精神上渴望再次连续用药. 成瘾性(addiction):某些药品在用药时产 生欣快感,停药后出现严重的生理机能的紊乱.
药理:苏富琴
7. GENETIC FACTOR(遗传因素)
遗传是药物反应的决定 因素,可影响PK、PD
药理学课件-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

2.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抑制胃排空的药物阿托品或阿片类麻醉药可 延缓合并应用时药物的吸收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可被同时应用的另 一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置换,导致被置 换药物的分布加快、作用部位药物浓度增高, 临床效应或毒性反应增强
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
1. 新生儿和老人药物代谢和肾脏排泄功能较低 2. 药物效应靶点的敏感性发生改变 3. 老年人的特殊生理因素(如心血管反射减弱)和病理因素(如
药物的制备工艺和原辅料的不同 不同给药途径产生不同的作用和用途
二、药物的相互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应用时, 药物间的相互影响及干扰,可改变药物的 药理作用及毒性
1. 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不影响药物在体液中的浓度但改变药理作用: 协同(synergism), 拮抗作用(antagonism)
五、心理因素--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placebo)-一般指由本身没有特殊药理活性的中性物质 如乳糖、淀粉等制成的外形似药物的制剂。广义上讲,还包 括本身没有特殊作用的医疗措施如假手术等。其产生的效应 为安慰剂效应
药理学效应
总
非特异性药 物效应
效
应 非特异性医
疗效应
安慰剂绝对 效应
无治疗
安慰剂
自然恢复
三、遗传因素 遗传多态性
N-乙酰基转移酶(N-acetyltransferase, NAT):参与II相乙酰化反应的 代谢酶, 包括NAT1, NAT2
NAT2 在体内参与了20多种肼类化合物和具有致癌性的芳香胺或杂环 胺类化合物的生物激活或灭活,与一些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密切相 关,并与某些癌症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CYP2C19 美芬妥因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2518源自(二)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拮抗可表现于不同水平: (3)生化性拮抗:
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苯妥英钠作用降低; (4)化学性拮抗:
肝素:带大量阴电荷——过量出血+硫酸鱼精蛋白(带有大量正电荷)
2021/2/25
19
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 一、年龄
1、小儿:尤其是新生儿和早产儿,对药物的清除慢,对药物 很敏感——用药要特别注意;
原因:
药动学:吸收减少; 药效学:受体下调;
转运受阻;
机体反应性下降等;
消除加快;
药酶诱导等;
2021/2/25
9
三、反复用药
2、依赖性: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如吗啡、大麻、可卡 因、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苯胺类药物可直接兴奋或 抑制CNS,连续使用可产生身体依赖性或精神依赖性。
(1)精神依赖性:习惯性,用了药物之患者可产生愉快满足感 从而在精神上要求连续用药;——这类药品不仅对患者危害大— —对社会危害大不能滥用;
12
(一)药物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1、妨碍吸收:
(1)胃肠道PH变化:弱酸药——在酸性环境中吸收好+抗酸药(PH升高)— —解离多,吸收少;
(2)形成络合物:四环素+钙、铝、镁——络合物——不能与牛奶同用; (3)影响胃排空和肠蠕动:甲氧氯普胺——促进胃排空——吸收快;阿托
品——抑制胃排空——吸收慢;
2021/2/25
11
四、药物的相互作用
临床上为了治病的需要经常要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使用。(提 高疗效(协同作用)或降低不良反应(拮抗作用)。
然则,不恰当的联合用药反而倒出现效应降低或毒性增加的情况,在 临床联合用药时要注意:
(一)影响药物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2021/2/25
(二)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禁用激素和抗代谢药——例:反应停; 哺乳期:有的药物可以通过乳汁进入到新生儿体内,
例:吗 啡——呼吸抑制;
2021/2/25
21
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 三、个体差异
病人对药物的反应性不同,包括量的差别和质的差异。
2021/2/25
4
一、剂量、剂型、给药途径
剂型:
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药效也不同。 例如:
硝酸甘油:针剂5-10ug=锭剂舌下含服0.2-0.4mg=贴皮 剂10mg
布洛芬片: 3-4次/日 布洛芬缓释剂:1次/日;
2021/2/25
5
一、剂量、剂型、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
1、不同的给药途径,药效作用可能不同 硫酸镁口服——泻下;肌注——降压和抗惊厥;
2021/2/25
17
(二)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拮抗可表现于不同水平: (1)药理性拮抗:当一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阻止激动剂与其受体结合
普萘洛尔——阻断β受体+异丙肾上腺素——作用减弱; (2)生理性拮抗:两个激动剂分别作用于生理作用相反的两个特异性受体
镇静催眠药(安定)+浓茶或咖啡——拮抗作用;
用药次数: t1/2短——次数增加; 长期用药——避免蓄积中毒——规定每日
用量和疗程;
2021/2/25
8
三、反复用药
1、耐受性:连续用药一段时间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需要加大药物 的剂量才能保持药效
(1)快速耐受性:麻黄碱;
(2)慢速耐受性:
(3)交叉耐受性:酒量大的人对乙醚麻醉耐受;
2021/2/25
14
(一)药物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3、影响药物的代谢:
肝药酶诱导剂——利福平、苯巴比妥——同用药物代 谢加快,药效下降;
肝药酶抑制剂——氯霉素、异烟肼——同用药物代谢 减慢,药效增加;
2021/2/25
15
(一)药物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4、影响药物的排泄:
碱化尿液——酸性药物排出增加,碱性药物排出减少; 酸化尿液——酸性药物排泄减少,碱性药物的排泄增多;
(2)躯体依赖性:成瘾性,吗啡、鸦片、杜冷丁等阿片类制剂, 用药时会使机体产生欣快感,停药后机体会出现严重的生理机能 紊乱,如烦躁、流涎、流眼泪、出汗、呵欠等,称为成瘾性,主 观上要求连续用药;
2021/2/25
10
三、反复用药
3、耐药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下降。 如:青霉素——与耐受性区别——对象不同;
2021/2/25
16
(二)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1、增强:1+1>2;
两药合用的效应大于两药个别效应的代数和 青霉素+丙磺舒——青霉素作用增强;
2、相加: 1+1=2;
两药合用的效应是两药分别作用的代数和称为相加作用
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作用相加;
3、 拮抗作用: 1+1<1;
两药合用的效应小于两药个别效应的代数和
2021/2/25
13
(一)药物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2、竞争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具有一定的限度。如同时用的两药 均能与血浆蛋白竞争相似的结合部位,那么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的药物就会将血药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游离出来,使其药效增 加。
如:保泰松——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双香豆素——双香豆 素血药浓度升高——出血倾向;
2、不同的给药途径,药效出现的时间有快慢 iv>>im>SC>po>直肠给药>贴皮
2021/2/25
6
二、给药时间和次数
给药时间:
一般饭前服——吸收好;
剌激性——饭后服;
催眠药——睡前服;
昼夜节律给药——糖皮质激素——早上8-10高 峰——这时给副作用小——时辰药理学;
2021/2/25
7
二、给药时间和次数
例:四环素+钙络合——沉积于骨和牙——影响骨和牙的发育——8岁以下儿童 不用;
2、老年人:65肝肾功能减退——药物消除慢——蓄积中毒; 老年人的代偿适应力差,对药物的耐受性差,易 患动脉硬化——升压药和剧烈药慎用;
2021/2/25
20
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 二、性别——女性
月经期:不宜用抗凝药以免出血不止; 妊娠期:尤其在妊娠头三个月用药要特别注意,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2021/2/25
1
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 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影响
2021/2/25
2
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影响
• 剂量、剂型、给药途径 • 给药时间和次数 • 反复用药 • 药物的相互作用
2021/2/25
3
一、剂量、剂型、给药 途径
剂量:
乙醇:75%——杀菌效力最强——皮肤消毒 >75%——细菌表层蛋白质变性,妨碍药物进入 菌体内; 20%左右——扩张血管——散热增加——降低体 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