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的加固共51页文档

合集下载

地基基础工程加固方案

地基基础工程加固方案

地基基础工程加固方案一、调查勘察在制定地基基础加固方案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勘察。

这包括对原有地基基础的结构、材料、承载能力、固结特性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加固的必要性和加固方案的选取。

在调查勘察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现代化的地质勘探技术和仪器设备,如地质雷达、声波探测仪等,对地层结构和地下水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确定地基加固方案。

同时,还需要对周边环境和地震烈度进行评估,以确定地基加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加固方案选择在确定了加固的必要性和调查勘察的基础上,接下来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案。

地基基础加固方案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原有地基基础的材料、结构、承载能力、固结特性等因素,同时也需要考虑加固材料的性能、施工工艺、施工条件等因素。

常见的地基基础加固方案包括:深基础加固、浅基础加固、加固材料加固等。

具体的加固方案需要根据地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对于承载能力较弱的地基,通常采用增加桩数、提高桩的直径和长度等深基础加固措施;而对于承载能力较强但稳定性较差的地基,通常采用加固材料进行局部加固措施。

在选择加固方案时,还需要考虑加固的成本、施工周期、施工技术难度等因素,并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加固方案。

三、加固材料选择地基基础加固所使用的材料是决定加固效果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常见的加固材料包括:高强度水泥、纤维增强材料、环氧树脂、微生物材料等。

在选择加固材料时,需要考虑加固材料的强度、粘结性、耐久性、环保性等因素,并根据加固的具体要求和施工条件来确定最合适的加固材料。

同时,还需要结合工程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以确保加固效果和持久性。

四、加固施工工艺地基基础加固的施工工艺是保证加固效果和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加固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合理的施工顺序和进度安排,保证加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加固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加固材料的配比和搅拌,施工环境的控制,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验等工作,以确保加固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加固施工方案(地基加固法)

加固施工方案(地基加固法)

加固施工方案(地基加固法)背景在施工过程中,地基的稳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对于存在地基问题的建筑物,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固地基,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目标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地基加固的施工方案,以解决地基问题并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该方案基于地基加固法。

方案1. 地质勘察在实施地基加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以了解地基的具体情况。

地质勘察包括地质探测和土壤力学试验,以确定地基的稳定性和质量。

2. 加固基础根据地质勘察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来加固地基。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地基加固法:- 桩基加固:通过打入桩基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 土体改良:通过混合土壤、加入胶结材料或进行预应力处理等方式改良地基。

- 土体加固:利用固结灰、水泥浆等材料填充地基孔隙,增加地基的密实度和强度。

- 地基回填:采用适宜的材料进行地基回填,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3. 施工过程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基坑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坑的开挖,注意保持坑底的平整和稳定。

- 桩基施工: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桩基的打入或钻孔灌注。

- 土体改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土体改良的施工工序。

- 地基回填: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回填,注意控制回填材料的压实度。

- 验收和检测:在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和检测,确保地基加固的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结论通过采取地基加固的施工方案,我们可以有效解决地基问题,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操作,并进行验收和检测,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共51页)[详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共51页)[详细]

2 术语2.0.1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 geosynthetics foundation在土工合成材料上填以土(砂土料)构成建筑物的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

一般为浅层地基。

2.0.2 重锤夯实地基 heavy tamping foundation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来夯实浅层填土地基,使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层来承受上部载荷。

强夯的捶击与落距要远大于重锤夯实地基。

2.0.3 强夯地基 dynamic consolidation foundation工艺与重锤夯实地基类同,但锤重与落距要远大于重锤夯实地基。

2.0.4 注浆地基 grouting foundation将配置好的化学浆液或水泥浆液,通过导管注入土体也隙中,与土体结合,发生物化反应,从而提高土体强度,减小其压缩性和渗透性。

2.0.5 预压地基 preloading foundation在原状土上加载,使土中水排出,以实现土的预先固结,减少建筑物地基后期沉降和提高地基承载力。

按加载方法的不同,分为堆载预压、真空预压、降水预压三种不同方法的预压地基。

2.0.6 高压喷射注浆地基 jet grouting foundation利用钻机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至土层的预定位置或先钻孔后将注浆管放至预定位置,以高压使浆液或水从喷嘴中射出,边旋转边喷射的浆液,使土体与浆液搅拌混合形成一固结体。

施工采用单独喷出水泥浆的工艺,称为单管法;施工采用同时喷出高压空气与水泥浆的工艺,称为二管法;施工采用同时喷出高压水、高压空气及水泥浆的工艺,称为三管法。

2.0.7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 soil-cement mixed pile foundation利用水泥作为固体剂,通过搅拌机械将其与地基土强制搅拌,硬化后构成的地基。

2.0.8 土与灰土挤密桩地基 soil-lime compacted column在原土中成孔后分层填以素土或灰土,并夯实,使填土压密,同时挤密周围土体,构成坚实的地基。

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方案

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方案

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方案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确定加固的区域和范围,进行地质勘探和测试,以了解地层情况和地基的承载能力。

2.对地基进行摸底检查,确定地基的状况以及是否存在沉降或倾斜问题。

3.根据地基的情况和加固需求,确定采用的加固方法和材料。

二、加固方法选择1.增加地基承载能力:可以采用钢铁加固板、钢筋混凝土或纤维加固材料等,将其加入到原有的地基中,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2.固结地基:通过注浆、碾压和搅拌灌注桩等方法,将胶结材料或混凝土注入到地基中,以固结地基并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3.增加地基稳定性:可以采取土木工程的方法,如加固土墙、搭建护岸等,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防止土体流失和地基倾斜。

三、具体加固方案设计1.桩基加固:针对地基较松散或承载能力较弱的情况,可以采用打桩的方法,将混凝土桩或钢筋混凝土桩打入地基中,并与建筑物的基础连接,以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

2.地基搅拌灌注桩加固:对于地基较松散的区域,可以采用搅拌灌注桩的方法。

首先在地基中打孔,然后通过搅拌机将水泥、砂浆等材料与土壤混合后灌入孔内,并与地基形成一体化结构,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土墙加固:适用于地基较松散或土质较差的情况。

可以采用挖掘地基边坡,修改为坡度稳定的土墙形式,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并防止土体流失。

4.注浆加固:适用于地基有裂隙或存在部分沉降的情况。

可以将胶结材料注入到地基中,填充裂隙并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四、施工操作步骤1.清理地基表面的杂物和积水。

2.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具体施工步骤根据加固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加固完毕后进行检测和验收,确保加固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是一个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方案的例子,具体方案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和技术,确保施工质量,以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基础-弹性地基模型51页文档

基础-弹性地基模型51页文档
• 地基主要受力层为软土,由于软土的抗剪强度低, 因而能够承受的剪应力值很小。
• 在地基受力层范围内,低压缩性土层以上的高、中 压缩性土层的厚度不超过基础底面宽度之半。这时 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应力集中现象,土中剪应力很小, 故扩散变形的能力很弱。
• 作用在基础(具有一定刚度)上的竖向荷载大,而 土的抗剪强度并不高。这时在基础下方出现塑性变 形区,从而使基底压力得到调整而趋于均匀,而刚 性较大的基础,沉降时其底面仍近乎一平面。
1、直线分布法
• 根据上部结构的刚度与变形情况,可分别采用静定 分析法和倒梁法。
(1)静定分析法 • 静定分析法是按基底反力的直线分布假设和整体静
力平衡条件求出基底净反力,并将其与柱荷载一起 作用于基础梁上,然后按一般静定梁的内力分析方 法计算各截面的弯矩和剪力。 • 静定分析法适用于上部结构为柔性结构,且基础本 身刚度较大的条形基础。本方法未考虑基础与上部 结构的共同作用,计算所得的不利截面上的弯矩绝 对值一般较大。
的抗剪、抗弯能力承担,其内力计算与墙下条基相 同。 • 柱下条形基础纵向的剪力和弯矩则由一般基础梁承 担,基础梁的纵向内力通常可采用简化法(直线分 布法)或弹性地基梁法计算。
二、基础梁的内力计算
• 当地基持力层土质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柱距 相差不大(<20%),柱荷载分布较均匀,且基础 梁的高度大于1/6柱距时,地基反力可认为符合直线 分布,基础梁的内力可按简化的直线分布法计算。 当不满足上述条件时,宜按弹性地基梁法计算。
Wenkler地基梁挠曲基本微分方程
• 由下图所示的wenkler地基上梁计算简图,用梁挠曲 微分方程和静力平衡条件,可得到微分方程:
EI d4w pbq dx4
Wenkler地基梁挠曲基本微分方程

地基基础加固技术与施工方案

地基基础加固技术与施工方案

地基基础加固技术与施工方案引言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的稳定性是保障建筑物安全的前提。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以及年代久远的建筑物,存在地基基础不稳定、沉降等问题。

因此,地基基础加固成为保障建筑物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地基基础加固技术及其施工方案。

一、加固技术之土体加固1. 土壤挤密法土壤挤密法是一种通过施加机械力,使土壤颗粒紧密排列、减少孔隙度的方法。

施工方案包括使用大型振动机械设备,将振动能量传递到土壤中,通过振动作用将土壤颗粒重新排列,提高土壤的密实性和强度。

2. 固化剂加固法固化剂加固法是利用化学固化材料对土壤进行固化,提高土壤强度和稳定性的方法。

施工方案包括将固化剂注入到土壤中,固化剂与土壤发生反应,形成坚固的结构。

二、加固技术之地基增厚1. 地基加铁筋混凝土板法地基加铁筋混凝土板法是在地基上铺设一层厚的钢筋混凝土板,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施工方案包括先进行地基打浆处理,然后铺设钢筋骨架,最后浇筑混凝土。

2. 地基加岩石填料法地基加岩石填料法是在地基上填充大颗粒的岩石填料,以增大地基的承载面积和分散建筑物荷载。

施工方案包括先将地基表层土壤清理干净,然后填充岩石填料,并进行均匀压实。

三、加固技术之地基加固桩1. 灌注桩灌注桩是在地基深处灌入混凝土,并将钢筋浇筑形成桩体的方法。

施工方案包括先进行钻孔,然后通过钻孔将混凝土灌注到地基孔洞中,最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桩端挖孔,插入钢筋并浇筑混凝土。

2. 预制桩预制桩是在地面上预先制作好的混凝土桩,通过打入地基来增加承载力和抵抗沉降。

施工方案包括选择预制桩材料,进行桩头准备,然后打入地基并修整。

四、加固技术之墙体加固1. 钢结构加固法钢结构加固法是通过加固墙体外部或内部设置钢结构,提高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的方法。

施工方案包括设计合理的钢结构方案,进行搭接和焊接,将钢结构与墙体连接固定。

2. 外加筋加固法外加筋加固法是通过在墙体外部加贴或插入钢筋加固材料,提高墙体整体承载能力的方法。

常用地基加固方法

常用地基加固方法

2.加固原理及影响因素
2.1 软土与水泥采用机械搅拌加固的基本原理是基 于水泥加固土的物理化学反应。主要表现为:
水泥的水解水化反应,形成凝胶体和水泥杆菌结 晶体。当水泥的各种水化物生成后,有的自身硬化,形 成水泥骨架,有的则与周围具一定活性的粘土颗粒发 生离子交换、团粒化作用、硬凝反应等,生成新的化 合物,从而提高水泥土的强度。水泥水化物中游离的 氢氧化钙吸收水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不溶于水 的碳酸钙,也使土的强度增加。
采用粉体喷射法加固,使桩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 能取得良好的加固效果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1)粉体搅拌法目前主要使用的固化剂为石灰粉、 水泥以及石膏及矿渣等,也可使用粉煤灰作掺和 料。
(2)粉体生石灰桩技术要求 1)石灰应该是细磨的,在搅拌过程中,为防止
桩体中石灰聚集,石灰最大粒径应小于2mm。
2.作业条件
(1)工作场地表层硬壳很薄时,需先铺填砂、砾石 垫层,以便机械在场内顺利移动和施钻,如场内桩 位有障碍物,例如木桩、石块等应排除。
(2)机械设备配置:钻机、粉体发送器、空气压缩 机、搅拌钻头等。
(3)根据地质资料,通过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取得 地基土、灰土物理力学及化学指标,选取最佳含灰 量,作为设计掺灰量,决定设置搅拌范围,选择桩 长、截面及根数。
拌入石灰后软土物理性能起了变化,加灰后软土 液性指数随含水量增加呈线性递减,含水量小于 50%的土加灰后,液性指数从原来流态进入半固态 或固态,在稳定压力下压缩量随石灰粉含量增加 而递减,压缩量减小达1/3,提高石灰柱体的强度。 拌入石灰后增加软黏土的渗透性,石灰柱在不同 类型软土中起到排水作用。
在注浆过程中,当浆液从附近其他钻孔流出即串浆时, 采取如下方法处理:加大第Ⅰ次序孔间的孔距;在施工 组织安排上,适当延长相邻两个次序孔施工时间的间 隔,使前一次序孔浆液基本凝固或具有一定强度后,再 开始后一次序钻孔;串浆孔若为待注孔,采取同时并联 注浆的方法处理,如串浆孔正在钻孔,则停钻封 闭孔 口,待注浆完后再恢复钻孔

常用基础加固方法

常用基础加固方法

既有建筑物地基及基础常用加固方式1.基础补强注浆加固法1.1 基础补强注浆加固法适用于基础因受不均匀沉降、冻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基础裂损时的加固。

1.2 注浆施工时,先在原基础裂损处钻孔,注浆管直径可为25mm,钻孔与水平面的倾角不应小于30°,钻孔孔径应比注浆管的直径大2-3mm,孔距可为0.5-1.0m。

1.3 浆液材料可采用水泥浆等,注浆压力可取0.1-0.3MPa。

如果浆液不下沉,则可逐渐加大压力至0.6MPa,浆液在10-15min内再不下沉则可停止注浆。

注浆的有效直径为0.6-1.2m。

1.4 对单独基础每边钻孔不应少于2个;对条形基础应沿基础纵向分段施工,每段长度可取1.5-2.0m。

2 加大基础底面积法2.1 加大基础底面积法适用于当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底面积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加固。

可采用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础底面积。

加大基础底面积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基础承受偏心受压时,可采用不对称加宽;当承受中心受压时,可采用对称加宽。

2 在灌注混凝土前应将原基础凿毛和刷洗干净后,铺一层高强度等级水泥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剂,以增加新老混凝土基础的粘结力。

3 对加宽部分,地基上应铺设厚度和材料均与原基础垫层相同的夯实垫层。

4 当采用混凝土套加固时,基础每边加宽的宽度其外形尺寸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中有关刚性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的规定。

沿基础高度隔一定距离应设置锚固钢筋。

5 当采用钢筋混凝土套加固时,加宽部分的主筋应与原基础内主筋相焊接。

6 对条形基础加宽时,应按长度1.5-2.0m划分成单独区段,分批、分段、间隔进行施工。

2.2 当不宜采用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础底面积时,可将原独立基础改成条形基础;将原条形基础改成十字交叉条形基础或筏形基础;将原筏形基础改成箱形基础。

3 加深基础法3.1 加深基础法适用于地基浅层有较好的土层可作为持力层且地下水位较低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