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室质控指标
心电图检查质量控制(标准化操作)要求

心电图检查质量控制(操作标准化)要求广西医科大学三附院心电图室为了获得质量合格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图片及准确的报告结果,除了使用标准仪器—年检合格的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图仪、平板运动系统外,还要求周围环境符合条件,受检者的配合、正确的操作方法、合理的结果判断及必要的随访验证。
一、常规心电图的环境要求1、室内保持温暖(不低于18°C),以免因寒冷而引起肌电干扰。
2、使用交流电源的心电图机必须接可靠地线(接地电阻应小于0.5ohm)。
3、放置心电图机的位置,应使其电源线尽可能远离诊察床和导线电缆,床边不要摆放其它电器及穿行的电源线.4、诊察床的宽度不窄于80cm。
二、做好检查前解释工作及注意事项的交代对初次接受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者,必须事先告诉病人具体检查方法,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对动态心电图检查应认真讲明配带动态心电图后的注意事项(要求按生活日记),如何记录生活日记及何时使用事件键。
平板运动试验前要告诉病人检查目的、步骤及可能会出现的反应,告诉病人如何运动,以取得病人合作,保证获得基线稳定的运动心电图及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三、皮肤处理和电极安置1、如果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污垢或毛发过多,应预先清洁皮肤或剃毛。
2、应用50-75%的酒精或生理盐水涂搽放置电极处的皮肤.3、严格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准确安放常规心电图、运动心电图的12导联心电图电极或动态心电图电极。
女性乳房下垂者,应托起乳房,将V3、V4、V5电极放置在乳房下缘胸壁上,动态心电图及运动心电图电极中心处必需放置在骨面标志上,以减少肌电干扰发生。
4、无肢体缺失或完全石膏包扎,不要将下肢导联放在一个下肢上。
四、保证记录图片质量及报告质量1、记录常规心电图时,如使用无自动记录1mV定标方波的心电图机,在记录心电图前必须先描记定标方波,方波时限约0.12s。
每次更换定标电压时都要再次打定标,记录结束时要先打定标,并走纸使最后的定标暴露,把最后的定标留在记录纸上。
心电图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心电图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脑电图医疗质量评价参考此标准)填报日期:年月日评价指标评价要点评价方法评分一、科室管理(20 分)1、严格执行医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扣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计 1.5卫生管理法律、法分 1.5 分。
规和规章。
计6 分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有执业医师未注册的,扣 1.5 分。
计1.5 分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计 1.5 分发现执业医师超范围执业的,扣 1.5 分。
4、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发现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未能遵循医疗卫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常规。
生管理法律、法规、规范和常规的,扣 1.5计1.5 分分。
2、建立健全各项科室主要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不完善,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规章制度和岗位工岗位职责。
重点包括心电图室工作制度;心缺一项扣0.5 分。
扣满 4 分为止。
职责。
计8 分。
电图室医生职责;心电图室机器维修保养制度;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制度;诊断报告书写制度;集体读图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差错事故登记及分析制度。
计4 分。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发现科室医护人员未能执行相关规章制规章制度。
计 4 分。
度和履行相应职责者,发现一次扣 1 分。
扣满 4 分为止。
无相应预案扣 1.5 分。
3、制定本科室突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计 1.5发事件应急预案分。
(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无联系渠道扣 1.5 分。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务。
计 3 分计1.5 分。
1、每月召开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会议。
未按规定召开科室质量与安全会议扣 1.54、严格落实质量管理要求,不断自计1.5 分。
分。
我改进与提高。
计2、针对本月存在的质量与安全问题,提出改发现问题,缺改进措施及督办记录扣 1.53 分进措施。
计 1.5 分。
分。
3、心电图检查质量控制(操作标准化)要求

通过定期检查、审核和评估,了解心电图检查质量控 制的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优化心电图检查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资源 利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05
心电图检查质量控制的未来 展望
未来心电图检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了解心电图检查的 适应症和禁忌症
标准化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检查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干扰 患者姿势要求:仰卧位,下肢自然伸直,全身放松
患者着装要求:避免穿带金属纽扣的衣服,避免佩戴 金属饰品
电极安放要求:标准12导联,准确记录波形
做好心电图检查结果的质量控制工作
检查完毕,仔细核对心电图数 据,确保准确无误
心电图检查质量控制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标准化操作程序
制定严格的心电图操作规程, 包括检查前准备、检查过程和 检查后处理等,确保操作的规
范化和标准化。
自动化数据分析
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心电图数 据的自动化分析和解读,减少 人为误差,提高数据分析的准
确性和效率。
培训和教育
加强心电图检查技术人员的培 训和教育,提高技术人员的专 业水平和操作技能,保证检查
心血管疾病诊断
心电图检查是心血管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检测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 依据。
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
心电图检查可以评估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和预后,帮助医生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科研和教学
心电图检查在科研和教学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为科研人员和教学人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
对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初步判 读,识别常见异常波形
及时将检查结果录入电子病历 系统,方便医生查阅
心脑电图室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指标

随机抽查普通报告20分,根据质量情况酌情扣分。
随机抽查普通报告20分,诊断符合率≥90%不扣分,低于90%,每降低5%扣0。5分。
无更正报告及签字制度不得分。
无阳性率统计报告不得分,无相应分析及改进。
未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与读片不得分。
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
8
6.2科室医院感染防控。
1.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技术、标准预防、手卫生规范.
2。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管理符合规范.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药械的管理符合规范.
3。常用无菌敷料缸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4.特殊感染病人需做好必要的隔离和消毒。
2.针对本月存在的质量与安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未按规定召开科室质量与安全会议。
发现问题,缺改进措施及督办记录.
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50分)
2.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检查前、诊疗过程、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业规范的要求。
服务流程秩序混乱不得分.
急救药品过期、变质不得分;未按要求固定基数、未做到班班交接及交接无记录每项扣0。5分。
评价指标
评价要点
评价方法
分值
备注
4。保证工作人员对急救仪器能正确操作.
定期抽查,未达到要求的扣0。5-1分.
2。9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检查确诊能力,保证检查诊断质量。
1。医师按时上班,不能擅自离岗,不套排,不随意停诊,不随意顶替,更不允许进修生、实习生单独上机操作诊断.
心电图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及考核标准

心电图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脑电图医疗质量评价参考此标准)评价指标评价要点一、科室管理〔20 分〕1、严格执行医疗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计分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计 6 分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计分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计分4、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标准和常规。
计分2、建立健全各项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规章制度和岗位工岗位职责。
重点包括心电图室工作制度;心职责。
计 8 分。
电图室医生职责;心电图室机器维修保养制度;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制度;诊断报告书写制度;集体读图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过失事故登记及分析制度。
计 4 分。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
计 4 分。
3、制定本科室突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计分。
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件) 及医疗救援任计分。
务。
计 3 分4、严格落实质量1、每月召开科室医疗质量与平安工作会议。
管理要求,不断自计分。
我改良与提高。
计2、针对本月存在的质量与平安问题,提出改3 分进措施。
计分。
填报日期:年月日评价方法评分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扣分。
有执业医师未注册的,扣分。
发现执业医师超范围执业的,扣分。
发现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未能遵循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和常规的,扣分。
科室主要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不完善,缺一项扣分。
扣满 4 分为止。
发现科室医护人员未能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和履行相应职责者,发现一次扣 1 分。
扣满 4 分为止。
无相应预案扣分。
无联系渠道扣分。
未按规定召开科室质量与平安会议扣分。
发现问题,缺改良措施及督办记录扣分。
二、患者效劳与患者平安〔10 分〕1、就诊环境和效劳态度。
计 3 分。
2、患者投诉与纠纷处理。
计 1 分。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1、科室应尽力向患者提供清洁、舒适、平安环境脏乱,一次扣分。
心电图室操作技术质量质控指标教学内容

F
是否存在呼吸、肌肉震颤、电流干扰等导致基线不稳
10
G
无导联缺如
10
H
常规心电图描记时间≥15秒,动态心电图记录≥20小时
10
检查后(10)
I
告知患者领取报告单间
10
无明显问题(L):优、良为操作技术质量合格,差为操作技术质量不合格;图像质量<50即不合格。
注:100=优;100>良>80;80≥差。
心电图室操作技术质量质控指标
心电图室操作技术质量控制指标
项目
代码
内容
标准分
病人编码及责任人
备注
病人准备(30)
A
核对病人信息及检查项目
10
B
告诉病人或家属检查注意事项
10
C
详细询问患者有无检查禁忌症,确定病人安全
10
检查操作及图像质量评估(60)
D
确认病人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10
E
导联安放位置准确、符合要求
3、心电图检查质量控制(操作标准化)要求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心电图检查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 • 心电图检查的基本原理及标准化操作流程 • 心电图检查中的质量控制要求 • 心电图检查质量控制的效果评估 • 心电图检查质量控制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01
心电图检查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
性
03
心电图检查中的质量控制要求
人员培训与资质认证
总结词:充分
详细描述:心电图检查质量控制要求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行充分 培训,并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认证,掌握心电图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 和阅图技能。
检查设备的性能要求
总结词:严格
详细描述:为保证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使用 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设备,同时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也要 有严格的要求,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 良好的工作状态。
多功能性
未来的心电图检查技术将不仅仅局限于心电信号的检测 ,还将能够同时进行多种生理参数的监测,如血压、血 氧饱和度等。
人工智能在心电图检查中的应用
自动化诊断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心电图数据的学习和分析,实现心 电图自动诊断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异常检测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自动检测心电图中的异常波 形和指标,从而提醒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心电图记录的质量标准
总结词:规范
详细描述:心电图记录的质量标准包括记录的规范、清晰和完整。要求操作人员 熟练掌握心电图记录的基本规范和标准,遵循相关操作流程,确保心电图记录的 清晰度和可读性,同时还要保证心电图记录的完整性,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
室内质控与室间质控
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标准(心电图室)

15
1、随机抽查急诊、普通报告单各10份 普通病人迟发1例扣1分,急诊迟发1例扣1分。
2、 随机抽查急诊、普通报告单各10份 报告数据不正确及诊断不明确每份各扣1分
3、随机抽查急诊、普通报告单各10份 书写不规范,存在漏项每份扣1分
资料保存
检查资料保管情况,各种信息登记齐全。
10
检查近两年病人登记本及原始图像,看是否保存完好。随机抽查原始资料10份
3、有继教资料记录
5
1、无继教制度扣1分
2、无继教活动扣1分
3、无继教资料记录扣1分
注:1、根据考核评分标准,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其评分结果纳入当月的质量考核,与奖金挂钩,并作为年终科室各项先进工作评比的主要依据,对存在的问题在周会或科主任会议上通报。
2、如有重大差错或医疗事故年度评先一票否决。
2.建立并执行签字制度、疑难病例会诊讨论制度及疑难病例追踪随访制度。
10
1.无工作制度扣2分;
2.无操作规程扣2分。
3、相关制度每缺一项扣1分;
4、有制度但无落实每项扣1分。
5、无会诊记录本扣1分;
6、无科室疑难病例讨论扣2分
质量控制
1.操作遵循心电图机操作细则。
2.记录图纸质量良好。记录图导联标志清晰,A级率>60% 合格率>95%
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标准(心电图室)
考核时间 年 月 日总分
项目
考核内容
分值
缺陷及扣分标准
得分
依法执业
1.签发诊断报告的医师为相应专业的执业医师
2.操作人员具有心电图技师(士)资格证书。
3.有主治以上医生及二名技师
10
1、无资质人员上岗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