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麟——中国“鸟导”第一人

合集下载

沙丘鹤在中国的分布状况

沙丘鹤在中国的分布状况

动物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2014,49(6):921 924DOI :10.13859/j.cjz.201406016基金项目英国东方鸟类俱乐部(Oriental Bird Club )小额基金(OBC Small Grant )项目,国际鹤类基金会(International Crane Foundation )和丹顶鹤保护(Red-crowned Crane Conservacy )提供资助;*通讯作者,E-mail :cqding@bjfu.edu.cn ;第一作者介绍程雅畅,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鸟类学,保护生物学;E-mail :cheng.ya.chang@163.com 。

收稿日期:2014-03-05,修回日期:2014-08-26沙丘鹤在中国的分布状况程雅畅①唐林芳②苏立英②③周海翔④丁长青①*①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100083;②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资源学院哈尔滨150040;③国际鹤类基金会威斯康辛州53913,美国;④沈阳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沈阳110168摘要:沙丘鹤(Grus canadensis )在中国的分布状况传统上被认为是迷鸟。

2013年3月29日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獾子洞湿地进行水鸟调查时,发现1只大型涉禽,经野外观察和查阅文献后确认为沙丘鹤,是辽宁省鸟类新纪录。

目前我国已有沙丘鹤分布记录的地区还包括上海、江苏、江西、山东、北京、河北、吉林和黑龙江。

结合文献及近年来沙丘鹤在我国稳定的越冬记录,我们认为该种在中国的分布状况应为罕见冬候鸟。

关键词:沙丘鹤;辽宁;分布;冬候鸟中图分类号:Q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0-3263(2014)06-921-04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andhill Crane (Grus canadensis )in ChinaCHENG Ya-Chang ①TANG Lin-Fang ②SU Li-Ying ②③ZHOU Hai-Xiang ④DING Chang-Qing ①*①College of Nature Conservatio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②College of Wildlife Resources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China ;③International Crane Foundation ,Wisconsin 53913,USA ;④Schoolof Environment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68,ChinaAbstract :The Sandhill Crane (Grus canadensis )used to be regarded as vagrant in China.During a waterbirds monitoring survey ,one Sandhill Crane was detected at Huanzidong Reservoir Wetland ,Faku County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on March 29th ,2013.Up to now ,this species has been recorded from most of the provinces on the crane migration route of eastern China including Heilongjiang ,Jilin ,Beijing ,Hebei ,Shandong ,Jiangsu ,Jiangxi and Shanghai.Based on the regular observations of wintering records in recent years ,we suggest the Sandhill Crane should be a rare winter visitor rather than vagrant in China.Key words :Grus canadensis ;Liaoning Province ;Distribution ;Winter visitor沙丘鹤(Grus canadensis )又称加拿大鹤,属鹤形目(Gruiformes )鹤科(Gruidae ),是世界15种鹤类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种群数量为600000 750000只(Wetlands International 2013),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古巴和西伯利亚东北部(Johnsgard 1983,Meine et al.1996,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2)。

国学大师章炳麟的简介

国学大师章炳麟的简介

国学大师章炳麟的简介章炳麟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

章炳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家、宣传家,也是一位在国学上有多方面造诣的著名学者。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国学大师章炳麟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学大师章炳麟的简介章太炎,华夏杰出志士,幼年受祖父及外祖的民族主义熏陶,通过阅读《东华录》《扬州十日记》等书,不满于满清的异族统治,奠定了贯穿其一生的华夷观念,并在后来与《春秋》的夷狄观以及西方的现代民族主义观点相结合,形成具有其个人特色的民族主义观。

光绪十七年(1891年)章入杭州诂经精舍,师从俞樾、谭献等。

早年关注经、子之学,初步确立对“今、古文”界线的认识。

著有《膏兰室札记》、《春秋左传读》等。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章太炎曾为强学会捐款,与康、梁通信。

又到上海任《时务报》主笔。

但终因学术意见之争发生与麦孟华等人的“拳殴”事件。

此后回到浙江,与较为稳健的“中体西用”派王文俊、宋恕等人相往来。

1898年春,曾应张之洞之邀赴武汉办报。

戊戌政变后,章氏仍遭通缉,避地台湾,任《台湾日日新报》记者。

1899年夏,东渡日本,与梁启超等人修好,返回上海参与《亚东时报》编务工作。

此时章太炎的排满观和古文经立场日益明确,在苏州出版了其著作《訄书》的第一版(木刻本),由梁启超题签。

1900年义和团事件发生后,晚清趋新的士大夫严复、汪康年、唐才常等在上海组织“中国议会”以挽救时局,章太炎应邀参加。

在会上,章太炎主张驱逐满、蒙代表,并割辫明志。

但章氏仍与康、梁等人保留着联络。

国学大师章炳麟的思想学术思想章氏的思想受到多方影响,因为变化的历程相当繁复,依其《菿汉微言》中的自述,是以“始则转俗成真,终则回真向俗”十二字予以归结。

大抵而言可以1908年(光绪二十四年)著成《齐物论释》为界。

在此之前,章氏先习朴学、诸子学以及西方进化论和社会学,在因苏报案入狱之后,则改习法相宗,而后思想便以唯识学为尚,认为先秦诸子之学皆不足比拟,固可谓“转俗成真”。

【鸟人说鸟事】拍鸟的那些事第五部分点(全文5000字)

【鸟人说鸟事】拍鸟的那些事第五部分点(全文5000字)

【鸟人说鸟事】拍鸟的那些事第五部分点(全文5000字)【鸟人说鸟事】拍鸟的那些事第五部分点户外活动第一期:《鸟》第二期:《人》第三期:《巢》第四期:《诱》第五期:《点》第六期:《导》编者按:彼鸟点非此鸟点。

文中说的是早些年辽宁省内的各市的著名鸟,著名点。

与现在遍布全国各地的鸟点不相干系。

(一)抚顺:再访一号观察点。

日记2021年6月3日可惜了,过去在那里拍的现场记录相片和在那里拍的那些鸟片不能随手找到,不能随手分享。

有好几天了,抚顺鸟群提到了这里,看着他们的文字,看着他们的相片,勾起我许多回忆,立马就有想再去看看的冲动。

今天无聊,开着车就到了高尔山公园,拿着望远镜、小凳子就钻进鸟点了。

视频:抚顺鸟友称这里为一号鸟点,一号有对这里尊重的含义。

抚顺鸟群的聊天复制:“这个鸟点被烧毁前后可以说是老鸟友和新鸟友的分界限啊。

”“第一次见过两个房子 的照片,两个房子时拍鸟的一定是资深大师,在草房里拍过的也是资深大师[呲牙][呲牙][呲牙]”往前数几年记不准了,但10年是有了。

我第一次去那里时的情景历历在目,那里是一个篱笆墙的小菜地,那天是一个岁数挺大的老太太给开的柴门,她是城里住,在那里开了一块自留地,种些青菜。

那时,那里鸟很多,鸟是奔着那里的水去的,但当时水散在一条小河沟,为了拍好鸟,鸟友们还找了一些网子树枝把水沟盖住,只留最好拍的一处敞开着。

人也是用隐蔽网隐蔽,开始的时候条件不好,但大家玩得热热闹闹。

后来,那里规划成公园,沟边上的房子都搬迁走了,自然,小菜园也就没有了。

当大家都以为这个拍鸟的地儿一定没了的时候,政府有高人,有懂野生动物观察重要性的领导,接受鸟友的意见,在那里建了两个野生鸟类(动物)观察点儿。

这一下不得了了。

口口相传,鸟友大赞当地政府领导有眼光,懂自然,懂保护,赞美之词无以言表。

这个观察点标准高,茅草房与四周环境极搭,专业制作,豪华配置,室内木地板。

大量的沈阳的鸟友,辽宁省内的鸟友,辽宁省省外的鸟友都来此地拍鸟,记得黄昏(顾莹的网名)在这里拍了三四天,知道她在那里,我还和老伴一起去看她。

沈石溪简介及作品

沈石溪简介及作品

沈⽯溪简介及作品 沈⽯溪最擅长写动物⼩说。

被称为“中国动物⼩说⼤王”。

那么你知道沈⽯溪简介及作品有哪些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沈⽯溪简介及作品,⼀起来看看吧。

沈⽯溪个⼈简介 沈⽯溪,原名沈⼀鸣。

1952年⼗⽉⽣于上海亭⼦间,从⼩体弱多病,与各种体育奖杯⽆缘。

会捉鱼、会盖房、会犁⽥、会栽秧等。

当过⽔电站民⼯、⼭村男教师。

在云南西双版纳边疆⽣活了18年,中国共产党员,⼤专⽂化,职称⽂学创作2级。

⽣于1952年10⽉,汉族⼈。

1969年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

1972年调当地⼭区⼩学当教员。

1975年应征⼊伍,官拜宣传部长。

1980年开始从事业余⽂学创作。

1982年10⽉加⼊云南作家协会,1985年考⼊解放军艺术学院⽂学系,9⽉加⼊中国作家协会。

1992年调任成都军区创作室。

擅长写动物⼩说,利⽤动物社会的⽣存法则折射出⼈类的⽣活和感情。

他努⼒笔耕,以养家糊⼝尽男⼈之天职。

现为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创作员,被誉为“中国动物⼩说⼤王”。

⼩说《圣⽕》获1990年世界⼉童⽂学和平奖。

《第七条猎狗》获中国作协⾸届⼉童⽂学作品奖。

《⼀只猎雕的遭遇》获中国作协第⼆届全国⼉童⽂学优秀作品奖。

《斑羚飞渡》⼀⽂荣获⼈民⽂学出版社⾸届《中华⽂学选刊》奖,台湾⼉童⽂学学会、《民⽣报》、《国语⽇报》、《⼉童⽇报》、《幼师少年⽉刊》联合主办“好书⼤家读”活动推荐书⽬。

《最后⼀头战象》被选⼊⼈教版六年级上册23课,《斑羚飞渡》被选⼊⼈教版七年级课本下册27课。

1969年,刚刚初中毕业、尚不满17岁的沈⽯溪正赶上知识青年上⼭下乡运动。

这批上海知青当时有⿊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云南等七个去向可供选择,沈⽯溪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云南,惟⼀的理由就是:云南是动物王国,在那⼉,他可以养⼀条真正的猎⽝。

在他⼩的时候看过⼀部电影伸⼿向上时能抓⼀串串的⾹蕉,弯下腰时能拿⼀个菠萝。

来到西双版纳后,沈⽯溪如愿住进⼀户傣族⽼猎⼈的⽵楼,不仅有了真正的猎⽝,⽽且跟随着⽼猎⼈开始在最原始的⾃然天地中徜徉。

“观鸟导游”的趣味生活

“观鸟导游”的趣味生活
对这个 3 岁 的山东小伙产 生 了浓厚兴趣 。在 0 美 国, 观鸟旅游早 已形成一种年收入数百亿美 元 的产业 ,而在鸟类资源 十分丰 富的我 国 , 因 缺乏相 关人才 ,这个新 兴旅 游项 目才 刚 刚起
步 。有 人 预 言 , 未 来 1 在 0年 内 , 鸟 导 游 将 成 观
歌, 以及 聚集腾 飞等生动有趣 的场面 , 拍摄 还 了大量 的珍 贵照片 。尤其章 麟丰富 的鸟类知 识, 更是 给他们 留下 了深刻 的印象 。
林 区搞调研 ,他一大堆专业的观鸟设备令学生
们眼界大开 : 透过价值数万元的 l 倍变焦望远 0 镜 ,鸟的羽毛纤毫毕现 ,鸟嘴的形状也一清二
野也随之开阔起来 。
管学习很 紧张 , 但观鸟 的热情丝毫 没减。他常 和朋友结伴去城东 的紫金 山远足 。 这里有一种 个头大约是鸽子两倍 的鸟格外显眼 , 它们 嘴 巴
猩红 、 国 自然频道及美 国《 国家地理杂 志》都 ,
海 蓉 q-g i 8 n w @ 6c m .。
‘‘
乌 导 蔼’ 趣 味 生 话 ? 的
王 丽
牛仔裤洗得发 白。 月下旬 , 5
当记 者 见 到章 麟 时 ,简 直难
以相信 ,这个相貌再普 通不
过 的山东小伙 ,竟是在 国外
观 鸟界赫赫有名 的 “ 鸟类 专 家 ” “ 国第一观 鸟导游 ” 中 。
为最受年轻人追捧 的“ 钻石职业” 。
自 由呼 吸 , 行 指 挥 成 了“ 鸟流 浪者 ’ 飞 观 ’
1 4米 的 个 头 , 被 太 阳 晒 得 黝 黑 , 条 . 7 脸 一
己买 了录像器材 , 利用课余 时间上 山寻鸟 。遇 到新鸟 , 我就 把它{g 下来 , ra i 最终制作 了画册 ,

章麟,中国“鸟导”第一人

章麟,中国“鸟导”第一人

天南地北地去一些鸟类聚集地考察, 积 累了丰富 的观 鸟经验 和鸟 类知识 。
章 麟 ( 一 )踏 上 观 鸟路 右 Z a gLn(ih) t i wac es h n i r twi t br t r g h wo d h
渐渐地 , 小伙子发现自己这一生都离 不开鸟了, 于是上班仅仅两年多他就 心翼 翼 地帮 它包 扎好 伤 口, 鹦鹉 伤 索性 辞 职 , 待 专心从事 鸟类 探 索研 究 和
2 0 年五一节 , 06 小章 应邀 来 到北 京 门头 沟林 区观 鸟 , 正好北 京师 范大
章麟同鸟挺有缘分, 岁那年家 麟完全被这色彩吸引住了 6 。
里 闯进 来一只 受伤 的虎 皮鹦 鹉。 小 他 后 来从 ( 《 中国鸟 类野 外 手册 这
器材 “ 租借费 ” 。 接 着, 麟又带 着观 鸟设 备来 到 章
画册 , 曾经风靡 校园。 ”
章 麟学 的是飞行指 挥专业 , 03 2 0 年 毕业后 , 顺利 地 找到 了r 航 空 很 上海 公司 空管 员 的工作 , 责 签 派 。这 是 负 稳 定、 薪的好 工作 。 余时 间, 高 业 他参 加 了当地 的野鸟会 , 经常 随 志愿 者们

小 一有 时 间, 缠着 爸 就 17 米 的 个 头 , 年 的 户 外 运 伙喜欢 上了 鸟, .3 常 动 , 被 太 阳晒 得 黝 黑 , 条 牛 仔 裤 爸 陪他 到野外去看鸟。 脸 一 洗 得发 白。 月下 旬, 5 当笔者在 上 海 崇 19 年 , 麟考上南 京航 空航 天 99 章 明岛见到章麟时, 简直难以相信, 这 大学 , 管 学 习很 紧 张 , 爱 鸟的 热 尽 但 他 个相 貌普 通 的 山东小 伙 , 竟是在 国 外 情 却丝 毫没 减。 常和朋 友 结伴 去城 发 观鸟 界赫 赫 有名 的 “ 类专家 ” 中 鸟 ,“ 东的 紫金 山 , 现 有一种 个头 大 约是

生态环保的行者——“中华对角羚之父”“青海湖鸟王”葛玉修

生态环保的行者——“中华对角羚之父”“青海湖鸟王”葛玉修

● 孟宪军生态环保的行者 ——“中华对角羚之父”“青海湖鸟王”葛玉修真正优秀的人,无论走到哪里,在任何岗位上,都能脱颖而出,成为一个能干出一番事业,无愧于时代的佼佼者。

葛玉修,一个极平凡的人,平凡到走在大街上,你也看不出他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同时,他又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一名醉心于高原的绿色追梦人,全国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

干一行爱一行葛玉修,出生在山东曹县郑庄街道办事处王老林村,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金融摄影家协会主席;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特聘环境教授、青海省委党校、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特聘专家、“青海青”民间环保网站创始人;中国银监会青海监管局纪委原书记。

葛玉修1970年在山东曹县入伍,从军24年,上校军衔。

在24年的部队生涯中,先后3次立功,20余次受嘉奖,并被授予“优秀政工干部”“抗洪抢险先进个人”。

1994年,他从青海省尖扎县人武部政委的位置上,转业到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工作;2004年到青海省银监局工作。

虽然离开了心爱的军营,但是部队赋予他的军人本色,传承给他的优秀“基因”和热血铸就的军魂,在他的身上依然熠熠生辉。

他在金融系统工作时,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

在担任中国银监局青海省监管局纪委书记期间,威德相济、丹心柔情,正确处理严肃执纪与爱护干部的关系,坚决拒腐反腐,真心关爱干部,使监管局纪检工作廉政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深得广大干部群众的称赞和拥护。

2012年,他被青海省金融工作领导小组评为“金融工作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2014年退休后,他的社会兼职很多,像一个陀螺不停地运转,在生态摄影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获得新的成功!生态环保的行者135葛玉修为圆自己的绿色中国梦,1995年以来,为了生态环保事业,几乎放弃了所有业余时间,不知疲倦地行走在青海高原上。

同里镇知名人士(近现代部分)

同里镇知名人士(近现代部分)

同里镇知名人士费达生1903年生,女,费孝通的胞姐,原籍同里,毕业于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留学日本。

她为改良和发展中国蚕丝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解放后,历任江苏省丝绸工业局副局长,苏州丝绸工学院副院长、顾问,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名誉理事,江苏省蚕桑学会名誉理事。

(2005年去世)任介眉生于1911年,原名任孝祺,父名任珊珊(家泗),老家在同里镇新镇地任氏老宅。

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

马云翔生于1912年,老家在同里镇陆家埭,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毕业后在同里开业行医,1952年与本镇中西医同行组织成立同里联合诊所。

1954~1973年在南京军事学院卫生处工作。

曾任省中医学会理事、顾问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分院主任医师。

1974年8月复员后,一直在吴江县人民医院工作。

他在医学上刻苦钻研,敢于创新,用药有立异之处。

他的直接师承弟子有严道一、吴回春、凌九霄、许体元、顾乃东5人。

著作有《马云翔医学学术经验选辑》和《集腋验方录》。

任传谦生于1912年,父名任韻秋(元瑞),老家在同里镇南旗杆任氏洋房。

毕业于上海中法大学药学系,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王辅世生于1913年,王绍鏊长子。

毕业于同济大学,留学德国,浙江大学教授。

冯英子生于1915年2月7日(农历乙卯年正月初四),著名记者,杂文家。

出生在昆山,孩提时来到同里,住在同里镇三元桥北面的胡家白场,后来又在北埭、漆字圩住过,还曾租住过陈去病的房子。

童年时曾在同里二铭小学(后改名西弄小学)求学,与沈善炯同学。

因出身贫苦,断断续续只读过5年书。

为了谋生,他在同里的“凤鸣堂”做过小堂名,在昆山的南货店做过学徒。

他一边工作,一边勤奋学习。

16岁时,他写了一篇5000字的文章,题为《沉痛的回忆》,署名“冯轶”,发表在当时的《吴江日报》上。

1932年,他被介绍进了昆山县党部办的《昆山民报》社,开始了他的记者生活。

他先后做过10家报纸的总编辑。

1988年1月,他获得新闻职称评审委员会授予的“高级记者”的职称,1992年10月,又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对新闻工作有特殊贡献的证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一 个 哥 斯达 黎加 的观 鸟 导 游 , 可 以用 口哨 招 引来 任 何 一 种 鸟 , 他
回到上海 , 章麟到一家著名旅 游公 司进 行尝试 , 果然有不少外 据说他是经过长年 的观察和无数次的失败 ,才获得 这种特殊技能 国游客需要“ 观乌导游” 。据章麟介绍 , 观乌不 同于观景 , 游客一般 的 ,这个观 鸟导游是兼职的 ,他 的正式工作在 国立博物馆的 自然 以 1到 3人为宜, 因为人 多比较嘈杂 , 容易惊动鸟儿。 以 , 所 即使是 部 , 从 孩 提 时 代就 非 常热 哀 于 鸟 类 , 一 位 具 有 长 期 现 场 经 验 的 他 是
费 ” 。 自由 呼 吸 , 行 指 挥成 了 飞 观鸟 流 浪 者 ”
接着 , 章麟又带着观乌设备来N: 京动物园。 I I : 当他架起望远镜
17 4米 的 个 头 , 年 的 户 外 运 动 , 被 太 阳晒 得 黝黑 。 配 上 观看园 中飞鸟时 , l 常 脸 再 引来众 多游客好奇地 围观。 章麟 把望远镜借给他





开 始入 门。 我 自 己买 了录 像器 材 , 用课 余 时 间上 山 寻乌 。 到 新 “ 利 遇
鸟, 我就把它们拍下来 , 最终制作了画册 , 曾经风靡校园。”
20 0 3年毕 业后 , 麟 很 顺 利地 找 到 了 上 海航 空公 司空 管 员 的 章
工 作。 这是份别人 看来稳定 、 高薪的好工作。 业余时间, 他参加 了当 地 的野乌会 , 经常随志愿者们天南地北地去一些鸟类聚集地考察 , 积 累了丰富的观鸟经验和鸟类知识 。 渐渐地 , 章麟发现 自己这一生 都离不开鸟了 , 于是上班仅仅两年 多他就毅然辞职了 。 专心从事心
内 , 乌 导 游将 成 为 最 受年 轻 人 追 捧 的 “ 石 职 业 ” 观 钻 。
i 章一 中 “导I A i ● 国鸟 ”- 目 i i i I - 麟 蕊 ■
常和朋友结伴去南京城东的紫金 山远足 , 他 有一种个头大约是鸽子两倍 的鸟格外显眼 , 它们嘴 巴猩红 、 腹部 雪 白、 尾羽黑色、 常常停留在地面觅食 , 问或发 出响 亮的 叫声 , 时而三
皮小 鹦鹉 。 他小心翼翼地 帮它包扎好伤 口, 鹦鹉伤愈 后 , 便将 它放 许多种 国内没有的鸟种。 收获更大的是 , 在德国他还发现了一种非 被称作“ 观鸟导游” 这些人不 。 飞了。 从那 时起 , 章麟就喜欢上了小鸟。此后 , 一有时间 , 他就缠着 常有趣 的职业— —专门带 游客赏乌 ,
O多天 , 他都待在 园里 为游客提供观鸟 是在国外观鸟界赫赫 有名的“ 鸟类专家” 被誉为“ , 中国第一观鸟导 在北京观鸟的消费。一连 2 游” 他已经接待过来 自德 国、 。 比利时、 丹麦、 加拿大等 3 0多个 国家 工具 。 由此获得了一笔丰厚 的收入。
的 众 多观 乌 发 烧 友及 学 者 , 欧 美 一 些 网 站 上 , 的知 名 度 绝 不 亚 在 他

条洗得发 白的牛仔裤 ,0 0年 5月下 旬 ,当记者在上海 崇明岛 们 共 赏 , 给 大 家 当起 了讲 解 员 。体 验 到观 鸟 乐趣 的游 客 , 常 感 21 还 非
见到章麟时 , 简直难以相信 , 这个相貌 再普通不过的 山东小伙 , 竟 激章麟 , 纷纷给“ 小费” 一 天下来 , 收到 1 0 。 竟 0多元 , 0 完全能抵消
五 成群 作 滑 翔 式飞 行 , 麟 完全 被 吸 引 住 了 。 章
后 来章麟从《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这本 观鸟入门书籍 中发现 , 出现在紫金 山的这种 乌叫“ 红嘴蓝鹊 ” 。章麟还按 图索骥地找到 了
其他 以前见过 , 却不知道名称 的鸟 。没有师傅领进门 , 章麟唯一的 指导“ 老师” 就是书。 突然对上号了, “ 觉得很有成就感。 渐渐地 , ” 他
章麟通过 “ 以鸟养鸟” 自己的腰包宽松之后 , 使 又登上 了飞往 欧洲的飞机 。 开始了异国观鸟之旅。 历时一个多月, 途经 8个国家 ,
于 我 国一 线 的 影 视 明 星 。 章麟从小就 和乌有缘分。6岁那年 , 家里闯进来一只受伤的虎 行程 55 0公里 , 0 见识了斑尾林 鸽、 红额金翅、 欧椋乌 、 头麦鸡等 风
爸爸 陪他 到 野 外 去看 鸟 。 视 野也 随之 开 阔起 来 。
仅收入丰厚 , 深受各大旅游公司的青睐。 还 章麟对 之产生了浓厚的
19 9 9年 , 章麟考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尽管 学习很 紧张 , 但观 兴 趣 。
挑 战新 职 业 , 为 中 国 第 一 “ 导 ” 成 鸟
爱 的鸟 类 探 索研 究和 保 护 工 作 。
20 0 6年五一劳动节 ,章麟应邀来N. 京门头沟林区观乌 , t l c 正
好北京 师范大学 的一群学生也 在林 区搞调研 ,他一大堆专业的观 鸟设备令学生们 眼界大开 :透过价值数万元的 1 0倍 变焦 望远镜 , 鸟的羽毛纤毫毕现 , 乌嘴的形状也~清二楚 。 章麟很热心地给学生 们讲鸟的知识 。临走的时候 ,大学生们塞给他 1 元器材 “ ∞ 租借

~珈章 l丽 —_ 一 十一栏主 黎 寿呆 _翟 — _ 三 六行 一 持 明 — — 百 目
常年 穿行在密林深处或湿地小草间, 与各种美丽的 鸟儿打 交道 , 呼吸着清新 的空气, 览大 自然美景 , 天还有 两 饱 每 千元以上的收入 ! 难道世上真有如此美妙 的职业? 没错 , 这就是“ 新鲜 出炉” 的观鸟导游。目前 , 国 内从事这一行 业的专 在 业人 士简直就是凤毛麟 角, 章麟就是其 中一员。 多外 国观乌爱好者来 中国活动 , 许 首先会想到联 系他 , 甚至法 国《 自然》 频 道及美国《 国家地理杂志》 都对这个 3 0岁的 山东小伙产生 了浓厚兴趣 。在 美国, 鸟旅 游早 已形成一种年 收入数 百亿美 观 元 的 火爆 产 业 , 而在 鸟 类 资 源 十分 丰 富 的我 国 , 因缺 乏相 关人 才 , 个 新 兴 旅 游 项 目才刚 刚起 步 。 这 有人 预 言 , 未 来 1 在 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