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寒假实践活动:图解春节习俗之思维导图课件(22张PPT)

合集下载

春节习俗ppt课件

春节习俗ppt课件

春节习俗ppt课件•春节的起源和历史•春节的传统习俗•春节的地方习俗•春节的食俗目•春节的庆祝活动•春节的文化内涵与传承录春节的起源和历史01CATALOGUE春节起源于古代农耕文化,人们通常在农历年底庆祝丰收并祈求来年的好运。

古代农耕文化祭祀仪式驱邪避祟最初的春节庆祝活动是一种祭祀仪式,人们向祖先和神灵祈求平安、健康和丰收。

春节期间,人们还会进行一些驱邪避祟的活动,如放鞭炮、贴门神等,以祈求家庭平安。

030201春节的起源春节在汉朝时期逐渐成为一个全民庆祝的节日,人们开始互赠礼物、拜年等。

汉朝时期在唐宋时期,春节庆祝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出现了舞龙舞狮、耍花灯等表演形式。

唐宋时期明清时期,春节的庆祝活动更加隆重,人们会进行祭祖、守岁、拜年等传统习俗。

明清时期春节的历史发展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过庆祝春节,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春节期间,人们会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增进家庭感情。

促进家庭团聚春节是一个重要的消费时期,可以促进商业、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通过庆祝春节,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春节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春节的传统习俗02CATALOGUE春联,又称“门对”、“对联”,是春节期间贴在门上的一种传统装饰,起源于古代的桃符。

春联的起源和历史春联的内容通常包含祝福、吉祥、喜庆等元素,寓意着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幸福。

春联的内容和寓意贴春联时,要注意上联和下联的平仄和押韵,以及横批的书写格式。

贴春联的注意事项放鞭炮的起源和历史放鞭炮是春节期间的一项传统习俗,起源于古代的驱邪避祟仪式。

放鞭炮的寓意和象征鞭炮的爆炸声象征着辞旧迎新,驱赶邪恶,迎接新的一年好运和吉祥。

放鞭炮的注意事项放鞭炮时要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避免火灾和人身伤害。

03吃年夜饭的注意事项吃年夜饭时,要注重礼仪和尊重长辈,同时也要注意适量饮食,避免浪费。

春节习俗PPT春节习俗介绍课件

春节习俗PPT春节习俗介绍课件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郑重、最热烈的一个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传统上的"年节”。

春节是由上古时期岁首祈年祭奠演变来,古老干支纪元历法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条件,原始信仰与祭奠文化是年节形成的重要因素。

新春贺岁环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乞求丰年等活动情势展开,喜庆气氛浓郁,内容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

1.年前习俗
2.期间习俗
3.相干文化
4.地域习俗
北京春节习俗•说到北京春节,庙会那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庙会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关系。

•'—

和北京的庙会有些类似:
——东北人在新年邻近的时候,都要赶集。

赶集
就是很多商贩一起集合到一个地方摆摊,在
很久之前,全国赶集的地方很多,只是随着
时期的发展,渐渐变少了。

而东北一直将这
个民俗延续了下来
东北春节习俗。

2024版年度春节的习俗PPT课件

2024版年度春节的习俗PPT课件

2024/2/3
春节是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二十四节气等一同构成了独特的农 历体系。
5
春节的文化内涵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 传统节日之一,蕴含 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春节还是中华民族团 圆、和谐、吉祥、幸 福的象征。
2024/2/3
春节代表着岁首祈年、 辞旧迎新、迎禧接福 等寓意。
6
02
春节前的习俗
习俗创新
为了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一些新的春节习俗应运而 生,如网络拜年、虚拟红 包等。
24
春节习俗的传承与保护
家庭传承
春节习俗在家庭中得到传承,长 辈们会向晚辈们讲述习俗的由来
和意义,让传统得以延续。
2024/2/3
社会传承
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春节习俗的传 承与保护,如举办庙会、舞龙舞狮 等传统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 春节文化。
2024/2/3
18
05
春节在不同地区的习俗差异
2024/2/3
19
北方地区的春节习俗
01
02
03
04
除夕守岁
除夕夜全家守岁,等待新年的 到来,寓意辞旧迎新。
贴春联、挂灯笼
家门口贴上红色的春联和福字, 挂上大红灯笼,营造喜庆氛围。
吃饺子、年糕
北方过年必吃饺子,寓意团圆 和财富;年糕则寓意年年高升。
春节的习俗PPT课件
2024/2/3
1
contents
目录
2024/2/3
• 春节简介 • 春节前的习俗 • 春节期间的习俗 • 春节后的习俗 • 春节在不同地区的习俗差异 • 春节习俗的现代演变与传承
2
01
春节简介
2024/2/3
3

春节活动——年俗篇PPT学习课件

春节活动——年俗篇PPT学习课件
• 白族人家,年初一大清早,全家老幼都要喝泡米花糖水,预示新 的一年能过上花蜜般的甜日子。
• 藏族人在春节前夕,老人都把麦粒、红豆、人参果、糌粑等食物 精制成一个呈圆形的喜盒,插上五色纸花,摆在室内醒目的地方,祈 愿吉祥如意。拉萨人成群结伴,来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 插经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
扫年的故事
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 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 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 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 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 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 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
广东人的春节禁忌
• 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 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 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 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这一天 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 了。
守岁是汉族民间在除夕的习俗,又称照虚耗、熬年、熬夜。 在除夕夜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一家人团聚,
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 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古时守 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 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春节习俗精美PPT课件

春节习俗精美PPT课件
24
谢谢观赏
25
家长会
26
PART 01
相关标题文字
PART 03
相关标题文字
PART 02
相关标题文字
PART 04
相关标题文字
27
PART 01
相关标题文字
28
请替换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 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 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 题文字。
请替换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 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 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 题文字。
大年三十
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 为“除夕”。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由于农历大月 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这一 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 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守岁)的习俗、
30
请替换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 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 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 题文字。
请替换文字内容
15
风俗习惯
年画
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 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 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年画的三大流派。
桃符
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 变成神仙。有个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 怪。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 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

春节习俗介绍主题班会PPT课件

春节习俗介绍主题班会PPT课件

节日活动
除夕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 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新年的 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 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正月初一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后来 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 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 片”。
春节习俗
传统文化介绍PPT
目录
历史发展 风俗习惯
节日活动 时令食品
历史发展
节日介绍
即夏历(农历)新年 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俗称“过大年”
节日起源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 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新年的 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 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时令食品
腊八粥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后来一些上层 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 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新年的初一,人们都 早早起来,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 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 片”。
饺子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后来一些上层 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 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新年的初一,人们都 早早起来,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 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 片”。
正月初二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后来一些上层人物 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 的“贺年片”。
正月初三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后来一些 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 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礼仪习俗PPT走进传统节日学习民俗礼仪PPT课件(带内容)

春节礼仪习俗PPT走进传统节日学习民俗礼仪PPT课件(带内容)

春节礼仪
5.说吉祥话
• 别忘记说吉祥话哦 • “过年好”是肯定要的 • 祝长辈“身体健康” • 祝同辈“开心快乐” • 你也可以想一些不一样
的吉祥话哦~
6.尊重主人
• 主人说请坐后再坐下 • 如果房间里有长辈,要
先等长辈落座后,再坐 下
春节礼仪
7.不乱走
在别人家不要左看右看,东张西望。如果实在好奇,可以在征得主人的同意后进行参观未经允许,不 要随意走动,进出别人的卧室等私人领域
11.礼貌告别
• 离开的时候要语气温和地告别,并请主人留步,不要远 送
春节礼仪
餐桌礼仪
• 1.餐前准备
饭前,做些准备碗筷之类的简单工作但记得, 一定要洗干净手哦~
• 2.长幼有序
无论是在自己家还是亲戚家用餐时都要按照长 者先、幼者后的顺序入座等长辈先动筷,其他 人再动筷
• 3.不挑菜
不要为了挑自己喜欢吃的菜,而在盘子里翻来翻 去,或者摆在自己面前
6.多说吉祥话
打电话时:要先报上自己的名字, 拜年的时候,要记得多说祝福的话哦
并说明要找的人;不要一边吃东 比如:“恭喜发财”、“新春愉快”、
西一边接电话
“岁岁平安”、“大吉大利”等


7.不要插嘴或打扰
8.要说“再见”

大人打电话时:不要在一旁插嘴 挂电话时,要说“再见”然后再挂电话

或抢话筒,或者大喊大叫
春节礼仪习俗
走进传统节日学习民俗礼仪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
寒假即将来临,在寒假中有个我们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春节。 同学们,你们知道那些关于传统春 节的礼仪习俗吗?
目录 CONTENTS
01 / 春节简介 02 / 春节礼仪 03 / 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介绍ppt模板课件

春节习俗介绍ppt模板课件

第二部分
腊腊腊 腊 腊 腊 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月月月 月 月 月 月
二二二 二 二 二 三

十十十 十 十 十 十

四五六 七 八 九

·
·
·
·
·
·
·

大磨割 洗 把 贴 吃
扫豆年 福 面 春 饺
除腐肉 禄 发 联 子
春节·腊月二十四·大扫除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 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 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 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 素有的传统习惯。
每年正月初二,中国各地同胞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 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回家时要携带礼
品,名为带手或伴手。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 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
春节·正月初三·走亲戚
走亲戚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走亲戚这种习俗 从正月初三,一直能持续到正月十六,这期间几 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着,在香味中浴着,尽享人
春节·腊月二十五·磨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据考 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 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
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春节·腊月二十六·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 备过年的肉食。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 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 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人遥柳梅
春 节 诗 词
日怜条花 题故弄满 诗人色枝
寄思不空
草故忍断
堂乡见肠
中国春节传统民俗介绍PPT模板
春节·腊月二十七·洗福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年初三❀
❀大年初三❀
•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传 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 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据说 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 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中国 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会冲犯赤狗,带来 贫穷。
❀大年初四❀
❀大年初四❀
• 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 民间。大年初四,农历正月初四,又称为 羊日。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在老皇历 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 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 子。 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 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 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 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中国民俗中说的 “扔穷”。 Nhomakorabea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
•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 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初一早晨,晚辈起 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 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 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 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 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 “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 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大年初二❀
❀大年初二❀
• 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 家排酒筵。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带着丈夫、 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 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 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 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 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 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 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的思念。北方在正月 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 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
❀祝大家新春快乐❀ 新年行大运!
❀大年初七❀
❀大年初七❀
• 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 休养生息。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 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 “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中国 人民在这一天戴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 登高赋诗。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 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 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大年初六❀
❀大年初六❀
• 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 人不送穷。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 一天要送穷,是中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 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 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 于送走穷鬼。反映了中国人民普遍希望辞 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 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大年初五❀
❀大年初五❀
• 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是历史悠久的中 国传统节日之一。因中国民俗认为之前诸 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由于这一天 承担了太多人们的希望与憧憬,所以古代 这一天的禁忌就特别多,比如在这一天必 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 门等。
❀大年三十(除夕)❀
❀大年三十❀
•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 暖带入春风。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 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 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 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 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 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 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 消灾祈福为中心。
春节习俗知多少?
思维导图 解读中华民族过大年
思维导图 解读中华民族过大年
•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 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 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 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 中国春节习俗知多少呢?
• 接下来用思维导图给大家解读中华民族的 一些重要的新年习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