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仪控机柜的接地方式
核电厂仪控系统防雷接地抗干扰设计

核电厂仪控系统防雷接地抗干扰设计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推动了各行业的进步,机械设备制造技术也有了全面提高,通过与计算机系统的整合,核电设备也完全实现了设备数字化发展,核电厂仪控系统成为行业标配,在全领域数字化的过程中,也面临较多的问题,只有全面保证敏感设备和系统免受外界和内部干扰,才能维持良好的运行,保证正常有序工作,避免出现核安全事故,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1 仪控系统抗干扰设计原则及综合措施1.1 设计原则核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各类设备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特别是精密的仪控系统,很容易受干扰源影响,当外界环境出现变化,就会产生电磁脉冲、空中电磁辐射等,对设备稳定运行形成严重的干扰,同时,也面临来自内部大容量用电设备启停的影响,来自各个方面的不同干扰源,防不胜防,整体看,这些干扰因素是不确定的,有可模拟、可试验、有规律的干扰事件,还会有无规律、小概率的干扰事件,针对不同的干扰特点,我们需要保持核电厂运行稳定与安全,才能确保良好的运行环境,可以通过小环境设计,形成一个应对复杂环境和干扰因素的抗干扰空间,形成细化的方案,以此全面确保核电厂稳定安全运行,使设备发挥功能作用,减少投入提高效益。
为了进一步减少投资成本,需要在方案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成本一块,全面对设备运行的环境进行分析,明确防护目标特点和基本要求,通过低成本投入,减少设备运行的风险。
1.2 基本措施要想设计出安全的运行环境,则需要在科学、合理、高效、稳定的基本原则下进行设计,全面设计好核电厂仪控系统抗干扰综合方案,为了保证效果,我们可以实现几个措施:包括共用接地装置、法拉第笼、局部增设防护屏蔽金属网格、等电位连接、接地、屏蔽、合理布线及加装浪涌保护器等方法,全面提高核电厂仪控防雷效果。
2 核电厂仪控系统防雷接地、抗干擾设计2.1 设计的标准和依据核电厂防雷接地、抗干扰工程设计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设计时,要严格执行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两个依据。
浅谈核电厂仪控设备的接地及屏蔽

浅谈核电厂仪控设备的接地及屏蔽目前国内在建的第三代非能动核电厂中,仪控系统采用全数字化技术设计,通过多样化的安全级、非安全级仪控系统以避免发生共因失效,为核电厂安全有效的运行提供了基本的显示信息和控制功能。
仪控设备接地与屏蔽的有效性将影响核电厂的正常运行和功能实现。
标签:核电厂;仪控设备;接地;屏蔽引言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核电厂属于第三代非能动核电厂,其采用的都是数字化的技术设计,特别是在仪控系统当中,更是采用全数字化的技术设计方式,以此提高第三代非能动核电厂的安全等级,进而解决核电厂中存在的共因失效问题。
同时,多元化的安全级或者是非安全级的仪控系统不仅能有效保证核电厂的安全运行,还能提供相应的信息现实和控制功能。
由此可见,核电厂的仪控设备的接地与屏蔽能对核电厂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运行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为了保证我国第三代非能动核电厂的顺利建成,推动我国核电事业的不断发展,技术人员应依据我国在建的第三代非能动核电项目的仪控接地系统、现场仪控设备的接地、屏蔽的标准、要求以及具体的实施情况,对国内外核电厂接地系统的设计、仪控设备的保护和电磁兼容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以期研究出符合我国在建核电项目的设计要求,满足我國核电厂功能发挥的基本需求。
1、接地与屏蔽探究1.1接地与屏蔽核电厂在实际运行中,通常会受诸多干扰,例如:故障时的高电流、大型感性负载开关切换、发电机开关切换等,这些噪音均会导致信号失真现象发生,最终损坏设备质量。
与以往核电厂模拟仪表设备不同的是,新建的核电厂通常利用数字化技术来构建仪控系统,然而数字化技术对核电厂运行中起到的干扰因素更加明显,若不能及时控制噪音,便会影响到仪控系统的安全运行。
仪控设备接地设计中,应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是保护接地,另一个是工作接地,接地及屏蔽的实施能确保工作人员不论处于设备正常或异常状态下,其人身安全皆不受到影响,与此同时,确保信号不耦合至信号回路。
1.2仪控设备接地及屏蔽的设计标准及相关规范传统核电厂仪控设备的接地与屏蔽设计遵循的是《核电厂仪表和控制设备的接地和屏蔽设计准则》EJ/T 1065-1998,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新的规定,由IEEE 1050-1989替代了RDT C1-1T。
核电厂仪控系统接地方式及故障分析

核电厂仪控系统接地方式及故障分析发布时间:2021-09-17T02:26:04.727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14期作者:冯妹良[导读] 在核电厂的仪控系统中,干扰信号和直流系统的运行具有直接的影响冯妹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 310015摘要:在核电厂的仪控系统中,干扰信号和直流系统的运行具有直接的影响,为了确保仪控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避免出现干扰信号和直流系统故障,本文重点分析了仪控系统接地的几种方式,并且对仪控系统和直流系统接地的影响进行了介绍,对仪器系统接地故障和处理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核电厂;仪控系统;直流系统;接地故障1 前言目前,我国的核电厂核电机组普遍应用的是M310堆型改进工程技术。
利用的是数字化仪控技术,也称之为DCS系统。
此项技术涵盖了核级控制和核安全保护两个方面。
应用的优势在于:具有较好的功能性,并且可实现高水平的自动化,可适用于核电厂各部分运行的监督和控制中。
应用的缺陷在于:由于在此项技术必须要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条件下运行,因而运行的可靠性对系统的安全性存在较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DCS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则需要将其系统中存在的干扰信号进行消除,干扰信号的存在会使得测量出现误差,如果干扰情况严重,还会造成安全事故。
一般情况下,解决系统干扰信号的方式为:仪控系统接地。
直流系统主要是为控制、信号回路以及继电保护等供以电源,在仪控系统中比较关键的是需要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
如果出现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则会形成较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点接地,有可能会造成接地短路的情况,进而影响到继电保护、监控系统、直流空开跳闸等,这不利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仪控系统接地2.1 仪控系统接地的概述仪控接地系统功能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和人员操作的安全;另一方面是降低在进行信号传输中存在的干扰。
DCS系统接地的类型包括:保护接地、电缆屏蔽接地。
其中保护接地也可以称之为安全接地,主要作用是为了确保设备在运行安全和人员安全为目的,实施的接地设置。
核电厂仪控设备接地探讨

核电厂仪控设备接地探讨发布时间:2021-04-22T02:33:55.0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2期作者:王丁[导读] 在核电厂运行过程,具有神经中枢作用的就是仪控系统,而与仪控系统稳定运行与否具有密切联系的就是仪控设备供电可靠性和设备抗电磁干扰性等。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建福清 350300摘要:在核电厂运行过程,具有神经中枢作用的就是仪控系统,而与仪控系统稳定运行与否具有密切联系的就是仪控设备供电可靠性和设备抗电磁干扰性等。
目前,核电厂所用核电机组为最先进的三代AP1000,要想确保该机组的非能动系统运行时间得以良好维持,不可或缺的就是可靠连续供电仪控系统,为整个机组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近年来,科技水平的提升,使得核电厂中开始引进大量新型电子设备和非线性电气设备,此时必然会有大量高频电磁干扰逐渐产生,因而针对电子设备接地研究的进一步探讨十分必要。
关键词:核电厂;仪控设备;接地我国目前在建的核电厂是以第三代非能动核电厂为主,该核电厂的技术设计依托为数字化技术,尤其是仪控系统技术设计主要方式就是全数字化,为核电厂安全等级的全面提升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也使核电厂中共因失效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依托数字化技术建设的仪控系统,能为核电厂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同时其具备的控制功能也十分强大。
因仪控系统中的仪控设备接地及屏障直接影响着核电厂稳定、安全运行,所以,在建设核电厂的过程中,要想为第三代非能动核电厂顺利建成提供保障,不断发展我国核电事业,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以我国在建核电项目仪控接地系统及相关标准、要求等为依据,科学开展仪控设备接地及屏障设计工作,使我国核电厂具备的作用最大化发挥。
一、核电厂仪控设备接地作用及设计规范(一)接地作用接地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能为设备和人身安全提供保障,此种接地有保护性接地之称,具体包含保护地及防雷地等内容,保护性接地目的在于确保人身电击和电气火灾等电气灾害问题得以有效预防,电位联结为具体接地施工方法。
核电厂仪控设备的接地与屏蔽

以及国内外核电厂接地系统 的传统设计 、 工程经验 , 从
仪控设备保护 和电磁兼容( E M C ) 等方面 , 对适用于今
作者简介 : 李
晖( 1 9 8 7 一 ) , 男, 福建龙岩人 , 学士 , 助理 工程 师, 从 事核 电厂仪表和控制设计工作。
N o . 4 / 2 01 3
Ab s t r a c t :T h e i n s t r u me n t a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I & C) e q u i p me n t s g r o u n d i n g a n d s h i e l d i n g m e t h o d s a n d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me t h o d s , t h e s h i e l d e d c i r c u i t ro g u n d e d a t b o t h e n d s d e s i g n i s d e s c r i b e d i n d e t a i l . F i n ll a y , a g e n e r a l ro g u n d i n g a n d s h i e l d i n g
s o l u t i o n f o r I &C e q u i p me n t s t h a t w i l l b e a p p l i e d o f r t h e n e w n u c l e r a p o w e r p l a n t p r o j e c t s i s p r o p o s e d .
核 电厂仪控设备 的接地 与屏蔽
李 晖, 王 旭
核电厂仪控机柜的接地方式分析与研究

核电厂仪控机柜的接地方式分析与研究发布时间:2022-09-07T02:41:52.239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18期作者:易红梅1 刘成1 易川东2 孙志鹏1 [导读] 核电仪控系统是基于数字技术的自动控制与保护、信息显示以及网络通信来实现核电厂检测与控制功能的系统。
主要功能是信息处理、显示功能以及控制功能。
其特征是实现核电厂整体的信息管理与过程控制。
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提供了集成的计算机系统,而且通过机柜将其计算控制系统集中,能够集中显示和操作,操作效率更高,但需要使用大量控制电缆,这就对核电仪控系统接地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易红梅1 刘成1 易川东2 孙志鹏11、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2、四川信合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 610045摘要:核电仪控系统是基于数字技术的自动控制与保护、信息显示以及网络通信来实现核电厂检测与控制功能的系统。
主要功能是信息处理、显示功能以及控制功能。
其特征是实现核电厂整体的信息管理与过程控制。
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提供了集成的计算机系统,而且通过机柜将其计算控制系统集中,能够集中显示和操作,操作效率更高,但需要使用大量控制电缆,这就对核电仪控系统接地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对核电厂仪控机柜的接地方式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核电厂;仪控设备;仪控机柜;接地方式1核电厂仪控设备接地的意义在核电厂中,存在着许多电磁干扰源,如大型感性负载的开关切换、故障时的高电流、静态开关及发电机或输电电压等级开关切换时的高能高频瞬态。
这些噪声可能在信号源或者电缆中引起信号失真,可能造成测量误差和设备控制误动作,严重时会损坏设备。
与以往核电厂的模拟仪表设备相比,新建核电项目大多采用全数字化集散式仪控系统,数字信号对于电磁干扰敏感度更高,若不能有效地抑制噪声,避免电磁干扰引起的问题,将由于输入信号失真或控制信号异常而导致计算机软件共因失效概率提高、仪控系统可靠性降低。
浅谈AP1000核电厂仪控设备接地技术

浅谈AP1000核电厂仪控设备接地技术作者:田青旺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6年第10期摘要:通过参考国内外核电厂仪控设备接地技术的相关标准,分析了AP1000核电厂如何通过实施合理仪控接地方案和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技术,解决了引入数字化仪控系统(DCS)后核电厂在电磁兼容方面面临的问题,对今后新建核电项目的仪控设备接地与屏蔽方案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屏蔽接地;电磁兼容;仪控;DCS:AP10000引言核电厂的仪表和控制设备的接地应设计成使信号电缆中的噪声最小,并在配电系统的电路与机箱或机架之间因故障而发生电击时能对工作人员进行保护。
仪控设备接地应包括以下几类接地:设备保护接地、信号接地和电缆屏蔽接地。
我国现行核行业标准EJ/T1065-1998《核电厂仪表和控制设备的接地和屏蔽设计准则》规定了核电厂仪表和控制设备的接地和屏蔽要求,定义了仪表和控制设备的接地应符合“一点接地”和“树形连接”的基本原则。
近十几年来,人们经过理论研究和工业实践发现:屏蔽接地是一点接地还是两点接地与电磁干扰的频率有关。
IEEE 1100-2005的8.5.4.5条就如何选择单点接/多点接地时明确指出:当电子系统频率低于300kHz时,模拟线路推荐采用一点接地;当电子系统为MHz级数字电路时,推荐采用多点接地。
AP1000核电站引入了全套数字化控制系统,其设计控制文件虽然不遵守IEEE 1100-2005,但是其设计导则也明确规定了仪控设备接地方案和电缆屏蔽的两端接地方式(参考IEEE 1050-1996)。
1仪控设备接地技术的演化在核电厂中,电磁干扰/无线电干扰(EMI/RFI)会在信号线中引入非预期的电流,从而显著的影响设备运行。
干扰电流体现为模拟回路中的噪声,甚至极端情况下会造成数字回路的状态翻转。
1.1单点接地由于在电源系统不同接地点和接地点土壤的电阻率各不相同,使得核电厂内不同接地点上的点位不一样。
通常这些接地点之间电位差的频率为50Hz或数倍频。
核电厂仪控设备的接地及屏蔽

核电厂仪控设备的接地及屏蔽发布时间:2021-04-06T07:29:02.489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1期作者:缪应博王成[导读] 合理的屏蔽以及接地方式能有效提高数字化仪控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降低电磁干扰对仪控设备的影响。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海南昌江 572733摘要:对核电厂仪控屏蔽接地技术进行了分析,结合核电厂自主化依托项目仪控电缆屏蔽接地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为屏蔽双端接地实施提供指导。
关键词:核电厂;仪控;DCS;屏蔽接地;电磁兼容引言数字化仪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一方面会受外界电磁干扰影响,另一面本身作为干扰源会对其他电磁干扰敏感设备造成干扰。
合理的屏蔽以及接地方式能有效提高数字化仪控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降低电磁干扰对仪控设备的影响。
1.核电厂电磁干扰及防护1.1 背景在核电厂中,供电设备的切换操作、非线性负荷的启动或断开、大型电气设备运行、接地泄露、架空电缆辐射、不规范的电气设备操作以及雷击等都会产生电磁干扰(EMI),无线通信设备的使用会产生无线射频干扰(RFI)。
电磁干扰 / 无线射频干扰通过传导耦合、电容耦合(电场)、感应耦合(磁场)以及辐射耦合(电磁波或无线电波)等方式耦合到信号 / 电源回路,以共模干扰或差模干扰等形式对回路正常工作产生影响目前新建核电厂大多采用数字化仪控系统(DCS),相较于传统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对 EMI/RFI 更加敏感,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手段,干扰信号可能会导致测量误差和受控设备误动 / 拒动,严重时会损坏设备。
1.2 防护技术常用的 EMI/RFI 防护技术主要包括干扰源抑制、电缆布置、屏蔽、接地、增加干扰抑制电路、光纤传输等。
干扰源抑制是通过降低干扰源发出的干扰信号幅值,包括电磁线圈回路中并联反向电压击穿二极管抑制电磁线圈端电压,选用低电容电机抑制电机产生的高频干扰等方法。
电缆布置是通过合理的电缆布线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干扰信号的影响,包括电缆分层布置、电缆间距要求、控制室集中布置等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电仪控机柜的接地方式
发表时间:2018-08-13T16:23:52.15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8期作者:徐智勇涂海涛苏俊平
[导读] 摘要:随着核电站仪控系统数字化应用的推广,仪控和电气用机柜数量在逐步增加,相应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 518124)
摘要:随着核电站仪控系统数字化应用的推广,仪控和电气用机柜数量在逐步增加,相应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关键词:核电仪控;机柜;接地方式
引言
作为机组系统、设备运行监测和控制的神经中枢,维持、提升仪控设备可靠性是核电厂仪控设备工程师的一项重要、长期工作。
除设备本身,测量和控制信号须通过接线传送,接线的正确性、端子/接头的紧固性直接影响仪控信号传送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即设备+接线组成的回路整体应是仪控专业管理对象,这点有别于其它专业。
从已获信息看,重设备、轻接线是国内核电厂仪控专业管理的一种典型现状,因接线标识不清导致人员误操作、端子松动导致反应堆瞬态甚至停机停堆等运行事件呈多发趋势,接线已开始逐步被纳入核电厂仪控设备管理范畴。
1机柜基本接地方式
当前从核电行业应用的DCS以及PLC等仪表控制系统看,接地方式主要由单点、多点以及浮地三种方式构成。
三种接地方式中单点与多点接地方式主要是针对系统机柜本身连接至接地网所制定的,通过该方式来与独立接地与公用接地两者进行明确的区别。
1.1单点接地方式
核电仪控系统机柜接地方式选择单点接地,需要正常工作频率在30kHz以下,而瞬时工作频率最高在300kHz的仪表控制系统,为了能够加大核电仪表系统工作人员的安全性保障,必须要附加机柜的就地接地。
机柜间距的大小也要采用不同的核电仪控系统机柜单点接地方式。
核电厂仪控系统盘台、机柜的安全保护区域与工作接地是分别直接接入全场接地网的,在其入地之前并没有将其合二为一。
此种方式降低了工作接地来自直流与交流供电系统杂散的基波以及谐波电流的影响,上述电流可能会带来0~5kHz的共模噪声,而且可能会对工作接地的接地基准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其电子线路板的工作接地和电源等设备进行隔离,形成了单独的安全区域,降低了电子线路与电源等设备产生故障时破坏整个系统的风险性;对两个接地基准唯一的接地回路能够顺利接入接地网提供保障,避免了由于对地短路或是由于静电放电等因素在两者之间产生其他噪声。
1.2多点接地连接方式
多点接地连接方式主要是针对核电仪控系统工作频率达到30kHz以上,而瞬时工作频率则是达到300kHz以上的工作条件,通过多点接地连接方式能够将风险降到最低。
多点连接方式是将仪控系统机柜内的各种设备的安全保护接地与工作接地汇总统一连接到一个公地,每个机柜则又通过一根单独的多股引出线入地。
多点接地连接方式的电缆铺设简单,从最大程度上降低了高频对于接地效果的干扰。
弊端是可能会形成多个低频的接地回路,而且由于多个低频接地回路相距不是很远,极有可能产生共模噪声。
所以通过对低频工作的仪控系统机柜的接地方式选择应采用单点接地方式,更利于仪控系统电子板卡的稳定性,但对于高频工作的仪控系统机柜推荐选择多点接地方式。
1.3浮地接地方式
浮地接地方式应用在核电站中很少采用。
浮地是将仪控系统机柜电路的地与大地无导体进行连接。
目的是为了能够将交流电源与直流电源有效分开,通常交流电源的零线是直接接地的,但是因为存在接地电阻以及上流电流,致使零线电位并不是大地的零电位。
交流电源的零线上通常会存在许多的干扰,倘若直流与交流电源没有适当的进行分开,就会对直流电源及其后续的直流电路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而浮地技术就能够很好的解决相关问题。
其次通过浮地接地方式能够促进放大器的优化,尤其是微小输入信号以及高增益的放大器,当输入端的任何微小的干扰信号都有可能致使工作异常,所以通过放大器的浮地接地技术,不仅能够阻断干扰信号的进入,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放大器的电磁兼容能力。
但其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就是该电路容易受到寄生电容的干扰,从而使得电路的点位产生变动等等。
2核电厂仪控系统防雷接地、抗干扰设计
仪控系统机柜的防雷接地主要是考虑外部防雷以及内部防雷。
外部防雷是对直击雷进行防范,其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构筑法拉第笼,。
机柜通过构筑法拉第笼能够阻断外部直击雷的电磁场传播,对整个内部仪控系统以及设备起到保护作用,而且整个法拉第笼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进行相连,对直击雷时的强大电流能够起到分流的作用。
而内部防雷主要就是针对防雷电波侵入和防生命危险,通过等电位连接实现。
2.1设计的标准和依据
核电厂防雷接地、抗干扰工程设计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设计时,要严格执行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两个依据。
全面综合的考虑到防雷接地范围,使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相互作用,协调统一。
外部防雷主要是避免出现雷电的直击,一般多是使用法拉第笼的方式;内部防雷主要是应对雷电感应,避免出现雷电波侵入的风险,在设计的时候,主要是用等电位连接的方式充分做好防雷准备。
针对电磁兼容标准,消除和抑制干扰主要进行接地、屏蔽干扰源及受扰敏感设备的方式。
核电厂防雷系统设计要充分满足安全需要,确保核岛、常规岛及BOP防雷保护高标准,通常按Ⅰ级进行安全设防,电气、电子设备、建构筑物则按Ⅱ级安全标准进行设防。
2.2防直击雷的法拉第笼
建筑物在自然条件下,很容易出现遭受外部雷电直击的可能,导致建筑物出现局部损害,为了有效避免出现损坏,则需要在建筑物周边进行屏蔽处理,避免出现强电磁场,可以沿核电厂周围的厂房进行设计,使外周建筑物、外墙、屋顶及地下各个基础建筑,形成有效的屏蔽。
用热镀锌10圆钢在建构筑物周围不同部位以5m×5m间距结成互联互通的网状格栅,使所有的建筑得到充分保护,这种方法就是法拉第笼,通过有效果的措施全面对建筑物及内部物实施有效的保护。
笼区内部电位是零,而笼体内则不存在干扰性的电场,使电磁场得不到传播,实现阻断的作用,全面保护仪控系统和设备,笼体接地装置又能起到分流、泄流的作用,使雷电不能直接作用到设备仪器上。
2.3共用接地装置
为了保证厂房安全,需要从全方位进行防雷接地设计,因为不同的厂房地下均设置有接地装置,这些单独接地装置只能对各自厨房起到防护作用,但是在强雷电的情况下,却很容易出现问题,为了保证发挥设置的综合作用,则需要通过对地下所有的设置进行互联统一,使核电厂整个厂区地下形成公共接地网,设计时,需要保证共用接地网接地电阻满足DCS系统接地需要,严格等级与标准设计。
2.4仪表设备防雷接地
核电厂房现场会有许多的仪表设备,这些仪表设备很容易出现干扰,特别是在雷电天气。
现场仪表多是有着厚重的金属外壳或者是金属保护箱,这种设计是全封闭式的,主要是保护现场设备仪表不受损坏,尽量使箱体就近接地。
接地不需要特殊处理,多是通过金属安装支架或金属设备形成自然接地状态,使金属设备、容器和操作平台现场仪表与设备和操作台等电位连接。
建筑物外传感器使用装配式浪涌防护器,安装在同一个金属箱内,确保金属防护箱外壳与外部接地系统终端得到有效连接,避免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些仪表露在室外,可以尝试设置室外独立接闪器,形成有效的联合防护。
结语
常见的核电仪控系统机柜单点、多点以及浮地接地方式都有其自身特点和要求,所以在应用时必须要对其接地方式进行充分的了解。
另外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混合使用上述三种接地方式。
但不管选择何种接地方式都必须要进行防雷接地设计。
必须要加强对核电仪控系统机柜接地方式的研究,降低核电仪控系统的风险,保证核电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朝晖,徐玮瑛.核电仪表控制系统机柜接地连接方式[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3,40(08):1057-1058.
[2]陈永伟,王认祥,陈科,李东.核电厂过程仪表系统干扰测试研究和优化改进[J].核动力工程,2016,37(06):71-74.
[3]裴建伟,刘肇阳.核电厂仪控系统防雷接地抗干扰设计[J].核科学与工程,2011,31(S2):12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