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以来文学与艺术时间表
诗歌、小说与戏剧(表格版)

19世 纪以 来的 世界 文化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8课:音乐与美术
第19课:电影与电视
思考:文化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方面?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课标要求: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 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时间
18C后 半叶至 19C中 19C中 至20C 初
流派
浪漫主 义 现实主 义
人物
拜伦 雪莱海 涅雨果 司汤达 巴尔扎 克狄更 斯托尔 斯国的 失望 制度普 遍建立 一次革 命 想象心 理鼓舞 细节再 现剖析
19c中叶 革命现 以后 实主义 20c五六 现代主 十年代 义
工人运 动高涨 理想主 义破灭
属性方 向 夸张怪 诞
贝克特
结合P练习册73页和教材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一、音乐的发展历程: 时间 流派
古典主 义 浪漫主 义 印象派
人物
作品
原因 特点
现代主 义
结合P练习册76页和教材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一、绘画的发展历程: 时间 流派
浪漫主 义 现实主 义 印象派
人物
作品
原因 特点
现代主 义
结合P练习册76、136页和教材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法国籍里柯《梅杜萨之筏》
德拉克洛瓦
《自由引导人民.》
19世纪中叶
批判现实主义
法国司汤达《红与黑》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高利贷者》
《人间喜剧》
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双城记》
勃朗特姐妹
俄国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美国马克吐温
民族乐派
俄国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苏联解冻文学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摇滚乐
美国“猫王”普莱斯利、
甲壳虫乐队
《四海一家》
行动绘画
美国杰克逊波洛克《3》《第十号》
电影与电视
后现代主义
欧普艺术、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观念艺术
与科技结合
美国卡尔森《寂静的春天》
印象主义
法国德彪西《牧神午后》
《夜曲》《月光》
立体派
西班牙毕加索《亚威少女》
《谈曼陀铃的少女》
《少女肖像.》
《有藤椅的静物》
幽默
美国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
德莱赛《嘉莉妹妹》《美国悲剧》
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
《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
表现主义
奥地利勋伯格《音乐变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
《华沙幸存者》
民主特色
印度泰戈尔《吉檀迦利》《戈拉》
日本川端康成《雪国》《千纸鹤》《伊逗的舞女》
新古典主义
俄国斯特拉文斯基
《浪子历程》《春之祭》
无产阶级
高尔基《海燕》《母亲》自传三部曲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鲁迅《狂人日记》
20世纪
后现代文学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文化史)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点整合

第八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基础解读】一、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不已。
(2)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3)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浪漫主义文学家及作品:(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诗人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现实主义文学1、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等,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3)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
(4)北欧,丹麦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5)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14—16世纪之间,是 一场文化革新运动,也是一场划时代的思想解放运 动。“文艺复兴”一词是我国的习惯称呼,它的原 义是“再生”,即古典文化的再生。具体地讲,它 表现为对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的复兴。
这是在信仰断裂时期——旧的信仰在衰落,新 的、建立在自然科学充分发展基础上的理性尚未成 熟——人性的全景式展开。精力横溢是这一时代的 特征。
就某一方面而言,古希腊的神话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 的范本。——马克思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西方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荷马史诗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也是欧洲长篇 小说的先驱。从古代到近代,荷马史诗的保存、 编纂、流传和研究,对于西方文化精神的形成产 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古希腊戏剧(代表着古希腊文学最高成就) 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天使派:拉马丁,夏多布里昂 恶魔派:拜伦,雪莱,济慈,雨果,司汤达,梅里美
六:19世纪中期,名作如林的现实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认为“生活应该如此” 现实主义文学认为“生活就是如此”
19世纪中叶,法国大革命引起的几十年反反复 复的热流终于冷却下来,人们开始对社会现实冷静 思考。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原则,它的基本含义是 要求文学艺术真实地反映客观生活。它提倡冷静地 观察、精确地描绘客观现实,力求再现典型环境中 的典型人物。
1、拥护王权,赞美开明君主,抨击和嘲讽腐朽和愚昧的封建 主和宗教势力。
2、标榜崇尚理性。这个理性带有很强的封建色彩,与后来资 产阶级启蒙的理性不同。它强调人的情感要服从于理性,特 别是爱情要服从政治的调节,即个人的情感生活要顾及国家、 顾及政权的需要。
3、形式上、语言上强调严整、典雅,对戏剧来说,要恪守 “三一律”
19世纪的世界文化汇总

十九世纪以来文学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4、代表人物及作品
(1)巴尔扎克—法国—《人间喜剧》—小说集—展现19 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资本主义的“社会 百科全书”—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 (2)狄更斯—英国—《大卫· 科波菲尔》—通过对下
层生活的描写真实反映当时英国社会状况。 (3)列夫· 托尔斯泰—俄国—《战争与和平》—长 篇历史小说—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 被誉为“社会人生的镜子” (4)萧伯纳——英国——《苹果车》
十九世纪以来文学之浪漫主义文学
②雪莱: *国 别:英国
*作品特点:充满幻想与憧憬,体现乐观主义 精神。 *代表作品:《西风颂》
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支持欧洲民族民主 革命,为欧洲文坛树立旗帜.
十九世纪以来文学之浪漫主义文学
(2)浪漫主义小说—表现形式之二 ①雨果: *国别:法国 *著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将浪漫 主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5、影响: ①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席卷欧洲的资产阶 级民族民主运动,为欧洲文坛树立了一面光辉的 旗帜。 ②抨击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资本主义的丑恶。
十九世纪以来文学之现实主义荒诞派
3、特 点: 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反传统的, 没有鲜明的人物刻画,没有完整的情节、 结构和主题。 4、代 表: 贝克特——法国——《等待戈多》——荒 诞派的开山之作。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一、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艺术
三、电影与电视
19世纪以来的世界艺术
1、音乐
2、美术 3、电影
4、电视
十九世纪以来的艺术—音乐
1、古典主义音乐 2、浪漫主义音乐
3、印象派音乐
4、现代派音乐
十九世纪以来的艺术—古典主义音乐
历史文学时间表格

时间
事件/人物/作品
公元前7世纪 - 6世纪
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完成。
公元前4世纪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建立吕克昂学园,开创了逍遥学派。
公元前3世纪
古希腊的亚历山பைடு நூலகம்图书馆建立,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
公元前2世纪
古罗马的诗人维吉尔发表了《埃涅阿斯纪》,成为重要的史诗作品。
公元4世纪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
公元5世纪 - 11世纪
中世纪的欧洲,宗教文学和骑士文学盛行。
12世纪
法国的《罗兰之歌》成为骑士文学的代表作品。
14世纪 - 15世纪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16世纪
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发表了《堂吉诃德》,成为现代小说的先驱。
17世纪
英国的莎士比亚发表了众多的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18世纪
法国的启蒙运动兴起,伏尔泰、卢梭等思想家发表了众多影响深远的作品。
19世纪
英国的查尔斯·狄更斯发表了《双城记》、《雾都孤儿》等小说。
20世纪以后
世界文学的发展更为多元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个表格只是提供一个大致的时间线索,实际的文学发展可能涉及更广泛的时间跨度和地域范围。
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四、通过时代背景理解艺术特色
(二)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
1、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在欧洲确立,社会中逐 渐暴露出来的矛盾和弊端; 2、经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资本家贪婪的本性显 露出来; 3、思想: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普遍不满,空想社 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兴起。
艺术特色:关注社会,揭露和批判社会弊端
近代科技 近现代科技 现代科技
爱因斯坦:相对论
普朗克:量子论
浪漫主义
近现代文艺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近现代科学技术
2、近现代文学艺术
【复习建议】
注意文化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现象的反映,并受社会经济、政治发 展的制约,但它又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
考点1 近现代的科学技术
时间定位:17-19世纪 20世纪 知识整合:经典力学(牛顿)相对论(爱因斯坦)
(2014年汕头质检)
“17世纪的科学革命,促使(欧洲)知识分 子用科学和理性的方法,而不是用传统的 文化权威,对道德、社会、政治思想进行 了一次彻底的手术。教会对西欧的影响也 因此日渐衰落,而世俗的价值观得到发 展。”下列属于17世纪“科学革命”的灵 魂人物的是 A.薄伽丘 B.拜伦 C.牛顿 D.爱因斯坦
考点2 近现代的文学艺术
【复习建议】 丹纳说:“要了解一件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 艺术品,一个艺术家, 会存在。因此要把它们放在当时广泛而深 一群艺术家,必须正 刻的社会背景中去理解。 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 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 况。”
考点2 近现代的文学艺术
时间定位:18末-19、30S 知识整合:浪漫主义 文学 美术 音乐 19、30S-20 现实主义 文学 美术 20世纪以来 现代主义 文学 美术 音乐
人民版必修3高中历史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复习提纲)第一个时期 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一.含义:18末19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宣扬人的情感至上,追求个性的张扬。
二.背景:⑴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
⑵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延伸。
⑶思想: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王国”失去了实现的可能。
三.代表人物:1.浪漫主义文学:以英、法成就最高。
英国文学以诗歌为主,代表有拜伦、雪莱、济慈。
法国以雨果为代表,俄国有杰出诗人普希金,德国有作家霍夫曼、海涅。
2.浪漫主义音乐:德国和奥地利是摇篮和音乐盛会的中心,代表有德国的贝多芬、舒曼。
奥地利的舒伯特。
3. 浪漫主义美术:代表有法国的籍里柯、德拉克洛瓦。
四.概况:四.特点:⑴表现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的特点。
⑵各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以英法两国成就最高。
第二个时期 19世纪中期至末期: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碰撞与冲突】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原因:⑴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巩固,但社会矛盾也变得尖锐。
⑵社会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金钱成为衡量人和事的标准。
⑶浪漫主义不适应社会现实,出现敢于直面现实,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的文学家;⑷亚非拉人民掀起反帝反殖运动,也表现在文化领域。
2.特点:敢于面对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
3.代表:⑴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源于法国,司汤达和巴尔扎克是公认的经典作家。
⑵英国代表有狄更斯、勃朗特姐妹。
⑶俄国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
⑷美国有马克·吐温。
4.概况二、民族音乐派的音乐1.背景:⑴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各国音乐在继承本国传统同时受到外来音乐影响;⑵东欧北欧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要求摆脱外国文化控制,发扬本国民族特色文化。
2.特点:作品旋律、节奏带有民族特点,形成民族派音乐。
3.代表:成就最大是俄国的柴可夫斯基,还有捷克的安东·德沃夏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地利】小约翰斯特劳斯(圆舞曲之王)
《蓝色多瑙河》,《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俄】普希金(民族诗人)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德】舒曼
《蝴蝶》,《幻想曲》
【英】济慈
略
【德】霍夫曼,海涅
略
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直面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并对之进行深入剖析和强烈批判);
《牧神午后》(交响诗),《月光》(钢琴曲),《夜曲》(管弦乐)
【西】毕加索(立体派)
《亚威农少女》,立体主义第一幅绘画。《弹曼陀铃的少女》,《少女肖像》,《有藤椅的静物》,一战后进入“新古典主义时期”。《格尔尼卡》。
【法】罗曼·罗兰(现实主义,连接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约翰·克里斯朵夫》(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50年代后的文学创作越来越体现出与科技及人类发展的紧密结合。1962美国生物学家卡尔森《寂静的春天》,掀起现代环保运动
20世纪50年代,美国纽约开始风行行动绘画(滴画)
20世纪50年代以后,欧洲兴起众多后现代主义流派,主要有欧普艺术、波普艺术(最早发源于英国)、大地艺术、观念艺术等
20世纪中国绘画积极吸纳了西方绘画的优点,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绘画艺术。徐悲鸿奔马成为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拾穗者》
【英】狄更斯(作品大多结局圆满)
《匹克威克外传》(成名作,现实主义),《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双城记》
【俄】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英】勃朗特姐妹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安妮·勃朗特:《艾格尼斯·格雷》
【法】莫奈
《日出·印象》
【俄】果戈里
略
【法】塞尚
【法】籍里柯
《梅杜萨之筏》(浪漫主义宣言)
【英】拜伦(诗歌)
《唐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拜伦式英雄)
【奥地利】舒伯特(浪漫主义全盛时期,歌曲之王)
《小夜曲》,《春之信念》,《野玫瑰》
【法】维克多·欧仁·德拉克洛瓦(浪漫主义的狮子)
《自由引导人民》(浪漫主义绘画艺术推向高峰,本人最优秀作品,呈现推翻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
法国人赛列克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电视”名称的人
1926年英国工程师贝尔德在伦敦演示了机械扫描电视,并于1928年在伦敦与纽约之间进行电视收发实验成功
1923年而已美国物理学家弗拉基米尔·兹沃尔金发明电子电视摄像管,并于1913年研制出电子显像管
二战使电视业陷入停滞状态,战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54年美国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1895.12.28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人类第一部电影,宣告了电影时代的到来
“默片时代”卓别林《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
1927年美国摄制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电影技术进入“有声黑白时代”
1935年《浮华世界》标志着电影进入“有声电影彩色时代”
电视艺术比电影艺术更早,今天电视已经成为一种使用广泛、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
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音乐更明显地表现了世界文化的融合,风靡世界的摇滚乐最具代表性。美国摇滚乐是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与美国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的融合摇滚乐最早也最著名的偶像是被称为“猫王”的美国歌手普莱斯利,他彻底改变了当时流行音乐的形式“披头士乐队”代表了摇滚乐在英国的成就
80年代后摇滚巨星层出不穷,一些摇滚乐队和歌手掀起了“良知复兴”运动,为救济非洲灾民所创作的《四海一家》
【印】泰戈尔(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吉檀迦利》,《戈拉》
【日】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雪国》,《千只鹤》,《伊豆的舞女》
【俄】高尔基·马克西姆“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人以及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
《海燕》,《母亲》(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之作);《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自传三部曲)
【中】鲁迅
《狂人日记》(中国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多元化,与时俱进
50年代后欧洲兴起众多的后现代主义美术流派。
二战后西方国家兴起了一系列反传统的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愤怒青年”(50年代英国)、“垮掉的一代”(50年代美国)、“黑色幽默”(60年代美国,《第二十二条军规》)、“解冻文学”(50年代以后的苏联,《日瓦戈医生》)、魔幻现实主义(60年代的拉丁美洲,《百年孤独》),被统称为后现代主义文学。
民族乐派音乐;
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绘画。
【法】司汤达(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
《红与黑》(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830)
【俄】柴可夫斯基(旋律大师)
《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匣子》(三部舞曲);前期:《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天鹅湖》。后期:《第五交响曲》《第六(悲怆)交响曲》《睡美人》
【法】库贝尔(欧洲第一个打出现实主义旗号,第一个把自己称为“现实主义者”,现实主义画派核心人物)
《石工》,《奥尔南的葬礼》
【法】巴尔扎克
(善于揭露金钱社会中的罪恶与丑陋)
《欧也妮·朗台》,《高老头》,《高利贷者》,《人间喜剧》(社会百科全书)
【捷克】安东·德沃夏克
《自新大陆》
【法】米勒(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略
【法】高更
【俄】列夫·托尔斯泰(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荷】凡·高(扑向太阳的画家)
《向日葵》,《星月夜》
【法】罗丹
《青铜时代》,《思想者》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共融性;特有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
【英】乔治·萧伯纳
《平果车》
【法】德彪西(20世纪音乐界承前启后的天才人物,印象主义音乐——朦胧)
19世纪以来的文学与艺术(时间表)
时代
文学
音乐
美术
人物
作品
人物
作品
人物
作品
19世纪初——浪漫主义(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现实强烈的反差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
(此时中国四大徽班进京)
【英】雪莱
《西风颂》
【德】贝多芬(承接古典音乐,开创浪漫主义音乐,承前启后式人物)
(前期)《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后期)《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最早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席勒《欢乐颂》,“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杰作”)
【奥地利】勋伯格(表现主义音乐——表现自我)
无调性音乐的规律——12音体系。《乐队变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华沙幸存者》
【俄】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音乐)
《浪子历程》,《春之祭》
【美】德莱赛
《嘉莉妹妹》,《美国悲剧》
【美】海明威
《太阳照旧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冰山原则)。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电视实现了多路传播和卫星传播,由此,电视节目打破了国家间的界限,实现了全球性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