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细胞学
宫颈细胞学检查的详细步骤及注意要点

宫颈细胞学检查的详细步骤及注意要点Cervical CVtological Examination一、目的宫颈细胞学检查是通过对官颈及官颈管脱落细胞的检查,进行官颈癌前病变和官颈癌的筛查、诊断。
二、适应证1.-般人群的官颈癌筛查:凡有性生活的女性,应每1—2年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
2.有接触性出血、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有阴道排液者、临床检查宫颈异常的妇女。
3.因妇科良性疾患拟行子宫切除手术前。
4.高危人群的复查:曾有过细胞学异常、官颈病变或官颈癌治疗后的随诊。
三、操作前准备1.器械准备1)-般材料同妇科检查所用材料。
2)宫颈涂片所需特殊物品:干燥棉球、长弯钳、特殊形状的刮板(图40-1)、毛刷、玻片(一侧为毛玻璃、95qo酒精、含检查介质-的小瓶。
注意:注意根据需要选择所用形状刮板。
2.患者准备:同盆腔检查。
3.操作者准备:同盆腔检查四、操作步骤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臀部紧邻检查床缘,头部稍高,双手臂自然放置床两侧,腹部放松,检查者而向患者,站立在其两腿之间。
如患者病情危重,不能搬动时也可在病床上检查,检查者站立在病床的右侧。
根据需要选择所用器具。
放置窥阴器方法见盆腔检查。
1,涂片法(pap smear):1)将一张干燥的玻片取出,用铅笔在有毛玻璃的一侧写好患者姓名(不要贴不干胶等,以免染色时将患者姓名消掉。
注意:做好标记非常重要,以免标本搞混。
2)正确放置窥阴器暴露官颈后用干棉球轻轻擦拭宫颈表面黏液样分泌物后进行涂片做细胞学检查。
注意:擦拭力度要轻柔以免官颈脱落细胞丢失。
3)用特制的小刮板的一头伸入宫颈管,另一头贴覆在官颈表面,以官颈外口为圆心沿一个方向轻轻旋转一周(图40-2),将其沿一个方向涂在已准备好的玻片上。
图432宫颈刮片4)95%酒精固定标本后待巴氏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5)如果没有特制刮板,可分别进行官颈表面和官颈管涂片:即用普通刮板贴覆于官颈表面轻轻刮取分泌物后涂片;再用较细的刮板伸入至宫颈管内,沿一个方向旋转后再将所取细胞涂在玻片上送检。
宫颈细胞学检查 分类

宫颈细胞学检查分类
宫颈细胞学检查主要按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Bethesda系统进行分类,简称为TBS分类,主要分类如下:
1. 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包括微生物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放线菌属和单纯疱疹病毒等。
2. 非肿瘤性病变:包括炎症反应性细胞变化、放疗、子宫内节育器、子宫切除术后线细胞萎缩等。
3. 鳞状上皮细胞异常:包括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和鳞癌等。
4. 腺上皮细胞异常:包括不典型腺上皮细胞、疑似肿瘤的不典型腺上皮细胞、子宫颈管原位腺癌、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等。
除了TBS分类,宫颈细胞学检查还包括其他辅助检查方法,如宫颈液基细
胞学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进一步了解宫颈的健康状况,排查宫颈癌等疾病。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专业医学书籍或咨询专业医师。
宫颈细胞学

(3)子宫内膜细胞
• 细胞紧密的立体团体或散在单个出现 • 四十岁或以上妇女标本中出现应给予报告
• 子宫内膜细胞(传统制片CP)
• 子宫颈内膜细胞团(液基制片ThinPrep)
• 子宫内膜细胞 :基质球(液基制片ThinPrep)
4、鳞状细胞异常:
• 意 义 不 明 确 的 非 典 型 鳞 状 细 胞 ( atypical
腺上皮异常
• 子宫颈管腺癌:核仁巨大,可见肿瘤坏死素质。 液基涂片:三维簇团较常见。
• 子宫内膜腺癌:细胞单个或小簇团,核大小不一, 核极向消失,核中度深染,染色质分布不均。胞 浆嗜碱性,常有空泡。液基涂片:三维簇团或乳 头状结构,核较大,染色质更透明。肿瘤素质常 不明显,细胞团可附着颗粒碎屑或凝固性坏色碎 屑。
• “ 无 上 皮 内 病 变 或 恶 性 肿 瘤 ” ( 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NILM)代替“在 正常范围内” 。
修复
• 修复细胞(传统制片CP )
• 组织修复细胞(液基制片ThinPrep)
• 宫颈鳞状上皮修复反应(组织学)
ASC-US与ASC-H的鉴别
• ASC-US:细胞大小同表层或中层鳞状细 胞,核相当于正常中层细胞核的2.5-3倍
• ASC-H:N/C比高的小细胞(液基细胞更 小),核大小为正常中层的1.5-2.5倍, 但N/C接近HSIL
鳞状细胞异常:
•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LSIL) 与HPV感染有关 的鳞状上皮改变,包括“轻度异常增生”和 “宫颈CINⅠ”。胞浆多而成熟,核面积大于 中层细胞核的3倍,核染色质均匀,粗颗粒状, 偶有浓缩不透明。
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以成功地预防宫颈癌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其方法简单、快速、无痛苦。
是宫颈病变首选的初筛方法,也是对宫颈癌筛查最为有效的方法。
同时还能发现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病毒、衣原体等。
宫颈癌占全球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
全球每年约有47万新发病例,24万人死于宫颈癌。
宫颈癌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女性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癌症,而且死亡年龄年轻化也更为突出。
据2000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13万多的新发病例,约占世界宫颈癌总数的28.8%,每年约有4万余患者死于宫颈癌,且农村高于城市,发病高峰年龄在35-69岁,近年并呈上升趋势及年轻化发展。
因为宫颈癌发病隐匿、缺乏必要的筛查,80%以上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或因经济条件而延误或放弃治疗。
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一般要经过(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浸润癌-浸润癌几个阶段,其演变时间从几年到十几年不等。
早期宫颈癌如能及时发现并治疗,治愈率可达90%以上,因此液基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尤其是通过发现宫颈上皮内病变采取合适的处理,可阻止这些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
如果能大范围、规范地开展,并科学规范的诊断、处理、随诊,可以显著地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明显降低了筛查人群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最早、最成功组织宫颈癌筛查的是美国,在那些筛查的人群中宫颈癌的发病率在短短的三年内降低了50%以上。
现在宫颈细胞学检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被广泛接受,成为女性每年常规体检或预防保健的必查项目。
现在美国每年约有6千万例宫颈细胞学检查。
在我国,2005年宫颈液基细胞学年筛查量不足150万例。
2008年底,年筛查量已突破400万例,年均增长率接近40%。
政府部门、卫生部及医学会已认识到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2009-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由政府拨款为1000万名35-49岁的妇女进行了宫颈癌细胞筛查。
宫颈细胞学

宫颈细胞学简介宫颈细胞学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技术,用于检测宫颈癌和其他宫颈疾病。
通过对宫颈细胞进行细胞学分析,可以提供关于细胞形态和病理变化的信息,从而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检测方法宫颈细胞学主要采用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y,简称LBC)技术和常规巴氏涂片(Conventional Papanicolaou smear,简称CPS)技术。
液基细胞学技术液基细胞学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宫颈癌筛查方法,相比传统的常规巴氏涂片技术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液基细胞学技术使用刮取宫颈表面的细胞材料,并将其转移到液体介质中进行处理和保存。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细胞样本的混杂和污染,提高细胞学分析的可靠性。
常规巴氏涂片技术常规巴氏涂片技术是最早采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是通过直接在玻片上涂取宫颈细胞样本,然后用染色剂进行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和颜色变化。
检测目的宫颈细胞学的主要目的是早期发现和预防宫颈癌。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能够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除了宫颈癌,宫颈细胞学还可以检测其他宫颈疾病,如炎症、感染和内分泌紊乱等。
检测过程宫颈细胞学的检测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采集样本:医生会使用刮片或刷子取得宫颈表面的细胞样本,然后将细胞样本采集到玻片或试管中。
2.样本处理:对于液基细胞学技术,采集到的细胞样本会被转移到液体介质中进行处理和保存。
对于常规巴氏涂片技术,细胞样本会直接涂在玻片上。
3.染色:处理完的细胞样本会被染上染色剂,以便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病理变化。
4.细胞学分析:染色后的细胞样本被送到实验室进行细胞学分析。
经过经验丰富的细胞学家的观察和评估,可以判断细胞是否存在异常变化,以及是否存在癌变的迹象。
5.报告结果:细胞学分析结果会被写入报告中,并通知医生和患者。
如果发现细胞存在异常变化或癌变的迹象,可能会建议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
结论宫颈细胞学是一种重要的宫颈癌筛查技术,通过对宫颈细胞的形态和病理变化进行分析,可以早期发现和预防宫颈癌。
宫颈细胞学

Company Logo
子宫内膜细胞一 般成团的常见, 病变的子宫内膜 细胞胞浆经常出 现大小不一的空 泡
子宫内膜细胞的 胞浆有随着病变 程度增加,胞浆 逐渐减少的特点。
Company Logo
鉴别技巧一:正常的颈管细胞成团排列时,可见 胞浆界限清晰,规则,成蜂窝状,与细胞核有时 不位于同一层面。通过微调,如果能显示典型的 蜂窝状结构,说明其来源于颈管腺细胞,且提示 为正常。
很多。 2.对ASC-H的检查结果要高度重视,不能轻
易放过。
ASC-H的细胞数量通常较少,如果见到大量 的高核浆比的非典型小细胞时,要首先考虑 HSIL的诊断。
ASC-H可能出现,或需要鉴别的情况包括: 化生细胞,非典型腺细胞,变性的组织细胞, 子宫内膜细胞,裸核细胞,萎缩标本等。
ASC-H诊断标准: 1.细胞比较幼稚,多为不成熟。 2.高核浆比,核异型明显。 3.在数量或质量上,不足以诊断HSIL。
(八)刷状缘
刷状缘是宫颈管细胞的一种排列方式
刷状缘的顶端如果可见纤毛,提示为输卵 管化生
(九)肿瘤素质
肿瘤素质即背景中的出血,坏死或变性颗 粒状蛋白质性残留物。
液基制片中,坏死性物质常集中在细胞簇 的周围,被称为“粘附的肿瘤素质”。
鳞与腺上皮病变的鉴别
在宫颈液基细胞学的判读中,腺细胞异常是难点。
半大小,形状较长,颜色偏红。
炎症反应性细胞改变
核增大较正常中层鳞状细胞核大 可见核固缩和核碎裂;
1~2.5倍, 颈管细胞增大更明显。 有时见小核仁。
偶见双核或多核。
胞浆丰富,淡染。
核轻度深染,染色质细而均匀。 可见储备细胞增生和化生细胞。
核形整齐光滑,大小较一致。
宫颈细胞学的取材方法

宫颈细胞学的取材方法宫颈细胞学取材方法详解:从基础到实践宫颈细胞学检查,也被称为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prep)或液基薄层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y,简称TCT),是预防宫颈癌的一项重要筛查手段。
这项技术通过对宫颈脱落细胞的采集和分析,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异常,从而进行及时治疗。
本文将详细探讨宫颈细胞学取材的方法,从原理、步骤到注意事项,力求全面解析。
一、原理与背景宫颈细胞学检查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采集宫颈表面和深层的脱落细胞,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细胞的形态、数量和结构,以此来评估宫颈是否存在癌前病变或恶性病变。
传统的宫颈涂片方法可能存在细胞重叠、取材不均匀等问题,而液基细胞学技术则通过自动化取样和样本处理,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二、取材方法1. 采集工具:常用的取材工具为宫颈刮片刷,它有细长的柄和柔软的刷毛,能够深入宫颈管,有效地刮取细胞样本。
2. 取材过程:医生会在月经干净后的3-10天内进行取材,因为此时宫颈上皮细胞更新较快,能更准确地反映宫颈健康状况。
患者需躺在检查台上,医生会使用麻醉凝胶润滑宫颈口,然后用宫颈刮片刷轻轻旋转刮取宫颈表面和管腔内的细胞。
3. 自动化液基处理:采集的细胞样本会被转移到特殊的小瓶中,然后通过离心和过滤等步骤,使细胞分散在含有特定溶液的基质中,形成薄层液基样本。
三、细胞学分析1. 镜检:样本被送至实验室后,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高倍镜和低倍镜下的细胞学检查,观察细胞的形态、染色质分布和核仁结构等特征。
2. HPV检测:现代宫颈细胞学检查通常还会结合HPV病毒检测,因为许多宫颈癌是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引起的。
四、注意事项1. 检查前准备:避免性生活、阴道灌洗和使用阴道药物72小时内进行检查,以防影响结果。
2. 定期筛查:对于21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三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30岁以上女性,如果HPV检测结果正常,可以延长至五年。
3. 不良反应:极少数人可能会感到轻微不适,如轻度出血,但通常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
现代宫颈细胞学(TBS分类)

对初筛异常的涂片进行更详细的评估,包括细胞 异型性、核分裂象等指标的观察。
初筛
通过观察涂片中的细胞数量和形态,初步判断是 否存在异常细胞。
分类与报告
根据细胞学改变的程度和特征,将涂片分为正常 、炎症、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等类别,并出具相 应的细胞学报告。
TBS分类法的优缺点
标准化
TBS分类法为宫颈细胞学检查提供了统一的分类标准,有利于提高 诊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报告应包括宫颈细胞的形态学 描述,如细胞大小、核浆比例 、核异型性等,以便临床医生 判断病变程度。
TBS分类法应用
报告应采用TBS分类法对宫颈 细胞进行分类,明确标注正常 细胞、炎症细胞、不典型增生 细胞等,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 的诊断依据。
相关指标分析
报告还应包括与宫颈病变相关 的指标分析,如HPV感染情况 、细胞学检查与组织学检查的 符合率等,为临床医生提供全 面的评估信息。
TBS分类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 辅助诊断系统将在TBS分类中发挥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诊断的 准确性和效率。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
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如HPV检测、基 因测序等将为TBS分类提供更丰富 的信息,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病 变性质。
多学科协作
未来TBS分类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多 学科之间的协作,结合病理学、 影像学等多方面的信息,提高宫 颈病变的诊断水平。
简单易行
TBS分类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和推广,适用于大规模筛查和临床 实践。
TBS分类法的优缺点
• 与组织学关联紧密:TBS分类法注重细胞学与组织学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随访。
TBS分类法的优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鳞状上皮的侧面和基底细胞的基底面都有细胞连 接来维持其极性和稳定性。
3.ASC-US中含有CIN2,3或者浸润癌的比例非 常小。
4.ASC-US结果的可重复性最差。
(一)ASC-US
ASC-US的判读标准: 1. 表层、中层或副基底层鳞状上皮细胞。 2.细胞核增大,比正常中层鳞状上皮细胞核大2.5到
3倍。核质比轻度增加。 3.核膜光滑,核染色质均匀细腻。 4.需排除各种良性刺激因素的影响。
半大小,形状较长,颜色偏红。
炎症反应性细胞改变
核增大较正常中层鳞状细胞核大 可见核固缩和核碎裂;
1~2.5倍, 颈管细胞增大更明显。 有时见小核仁。
偶见双核或多核。
胞浆丰富,淡染。
核轻度深染,染色质细而均匀。 可见储备细胞增生和化生细胞。
核形整齐光滑,大小较一致。
修复细胞除有上述特点外,细胞呈单层片状出现,紧密 聚集。胞质内有空泡。核极向一致,大小不一,深染,有1 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核仁,可见有丝分裂。
化生(metaplasia) 是指一种已分化组 织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组织的过程。并非由 已分化的细胞直接转变为另一种细胞,而 是由具有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向另一方 向分化而成,一般只能转变为性质相似的 细胞。
化生是机体的一种适应现象。
宫颈细胞学的化生来源于储备细胞。 一般没有特殊说明时,都是指的鳞状化生。
ASC-US 未明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二)ASC-H
ASC-H: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排除高 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建议:阴道镜检查及组织活检。
解析: 1.ASC-H比ASC-US发现CIN2,3的比例要高
很多。 2.对ASC-H的检查结果要高度重视,不能轻
易放过。
ASC-H的细胞数量通常较少,如果见到大量 的高核浆比的非典型小细胞时,要首先考虑 HSIL的诊断。
ASC-H可能出现,或需要鉴别的情况包括: 化生细胞,非典型腺细胞,变性的组织细胞, 子宫内膜细胞,裸核细胞,萎缩标本等。
ASC-H诊断标准: 1.细胞比较幼稚,多为不成熟。 2.高核浆比,核异型明显。 3.在数量或质量上,不足以诊断HSIL。
ASC-H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HSIL
(三)变化都可以看到;细胞常为平铺的单层 细胞,伴清楚的细胞边界(和一些高级别 病变或癌的合胞体表现不同),流水状核 极向,典型的核分裂像。核有改变的单个 核细胞通常不见。
鉴别项目 核
浆 排列方式
化生与修复的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 核增大
不成熟化生
修复
核增大不明显,大约 为正常时候的1.5倍。
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 细胞 LSIL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CINⅠ级)包括HPV 感染所致挖空细胞 HSIL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CINⅡ、Ⅲ级) SCC 鳞状细胞癌
◆腺上皮细胞: AGUS 意义未明确的非典型
腺上皮细胞 AGC-FN倾向于肿瘤的非典型
腺上皮细胞 AIS 宫颈管原位腺癌 腺癌 宫颈管腺癌
上皮细胞形态
(2)TBS分类
宫颈细胞学中的标尺
中层鳞状细胞核:1~2.5倍为炎性反应。大 2.5~3倍为ASC-US;大3倍以上为LSIL。
宫颈腺上皮细胞核:大3~5倍,AGUS。可 能为反应性或腺原位癌。
嗜中性白细胞:滴虫为该细胞的1~2倍。 表层细胞核:念珠菌孢子为该细胞核的一
宫内膜腺癌 宫外来源腺癌
◆其他恶性肿瘤
(一)ASC-US
ASC-US: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意义不明确。 建议:六个月复查。30岁以上者可以建议做
HPV-DNA检测,进一步评估。
解析:
1.ASC(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指的是难以 确定到底有无病变。
(意义不明确)指的是不能明确是否有 上皮内病变。
化生分为:成熟型与不成熟型。
成熟型:常有胞浆突起,伪足。“千奇百怪”
不成熟型:细胞比较幼稚,有时可见核仁,成片出 现时可见柱状与鳞状细胞形态混合的特点。“骡子”
(四)修复
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 机体对所形成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 称为修复。
修复细胞
•核增大(比正常中层鳞状细胞核大1.5~2倍)。 •核大小差异不大,轮廓光滑、圆整。 •核轻度深染,但染色质结构和分布呈均匀的细颗粒状。 •可见明显的单个或多个核仁。 •细胞质内可有空泡。
上皮细胞异常
鳞状上皮细胞异常:ASC-US、ASC-H、 LSIL、HSIL和SCC
腺上皮细胞异常:AGC、AGC-FN、AIS和腺 癌。(细胞病理医生如能分清颈管或内膜来源 要提示临床)
TBS描述性诊断:上皮细胞异常
◆鳞状上皮细胞: ASC-US 意义未明确的非典型
鳞状上皮细胞 ASC-H 不除外高度上皮内病
核增大明显,有时候可 以增大到正常时候的3
倍以上
核居中 核仁 幅度
居中明显
可以出现有偏位现象
有,但不是非常明显
大而明显的核仁,有时 非常突出
不增宽
增宽明显
染色
浓稠深染
常稀薄淡然
空泡感
无
可以有
形状
片状
流水状
界限
界限清晰
合体状,界限不清晰
化生还是修复?
(五)极性
所谓上皮组织或上皮细胞的极性,从含义上讲是 指上皮细胞排列的游离面与基底面排列方向的有 序、规则和一致性。
萎缩性反应性细胞改变
●萎缩性鳞状细胞为副基底层样细胞,核增大淡 染。裸核常见,为细胞自溶所致,常见核碎裂。 ●副基底层样细胞胞浆红染或桔红,核固缩似不 全角化细胞。 ●多量炎性渗出物、嗜蓝颗粒状背景。 ●无定形嗜蓝物成为涂片背景,可能为副基底层样 细胞退变所致。 滤泡性宫颈炎:出现成群淋巴细胞,多成熟。
实验四 女性生殖道细胞 病理学检查
【目的】掌握正常和异常生殖道上皮细 胞形态及TBS分类。
【原理】宫颈、阴道涂片经巴氏或HE 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正 常、炎症、上皮内病变和癌的 脱落细胞形态。
【器材】普通光学显微镜。 【试剂】巴氏或HE染色试剂。 【标本】由妇产科医生取材。
【操作】
1. 固定 2. 染色 3. 观察 (1)正常、炎症时宫颈阴道脱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