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的历史渊源与传奇故事 (800字)
十二月诞生石—绿松石

大田山边宝石:十二月诞生石—绿松石什么是绿松石绿松石又称:松耳石,土耳其玉。
其实土耳其并不产绿松石,大概是因为古波斯国所产的绿松石最初是途经土耳其被送往欧洲各地的,便误认为是土耳其产的缘故而被冠以"土耳其玉"。
也有一种说法:绿松石古时也叫"突厥玉",土耳其玉是突厥玉的音译演化而来的。
绿松石是一种很古老的宝石,早在古埃及时就已被采掘,并视其有驱邪的作用而加以利用。
而在唐朝文成公主进藏时,带进了大量的绿松石作为妆饰,使得绿松石成为藏民族最喜欢的一种宝石,常被用在佛殿佛像的装饰中。
有很多藏饰品种都可以见到这种宝石,其特有的色质感以及所具有的网状铁线图案而深受藏民族的喜爱,并认为绿松石有极强的驱邪能力。
绿松石所独有的颜色是由于其体内所含的铁离子而呈现出来的,当绿松石内所含的铁离子越多,则绿色越显得深重,反之,则趋向于蓝色。
而其上所具有的黑色或棕色蜘蛛网状的图案是由于氧化铁形成的铁线。
而这种天然形成的纹路,也可能会有一种特别的图纹而使得它的身价倍增。
当然,也有许多人喜欢那些无铁离子呈天蓝色的绿松石。
西藏产的绿松石多为淡绿色有点发黄的感觉,铁线也多是黑色的,较好的绿松石应该是铁线分布均匀,不可太粗或太细,纹路清晰顺眼。
近来,由于绿松石矿产日趋减少,其身价也有只涨不迭的趋势,大量的仿制绿松石出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有塑胶制品,绿松石碎粒重新压制,水泥仿制品,或以其他矿石经过染色的仿制品,白纹石因为具有绿松石上的那种铁线纹路,通过染色处理可仿制成绿松石。
当然它低廉的价格和逼真的效果也是普通消费者愿意接受的,并非商家有意欺诈。
绿松石在加工时几乎都需要进行优化处理,采用将气化的胶合物与绿松石一同密封一段时间,使其能浸入绿松石的内部结构中,使绿松石具有更加紧密的结构,然后才经过后期的加工,有的加工完成之后还要进行打蜡处理。
这是因为绿松石质地比较疏松,而且对光和热都比较敏感容易变色,具有不稳定性,经过优化处理后可以提高绿松石的保养能力。
绿松石一直被誉为:神的礼物爱的使者

绿松石一直被誉为:神的礼物爱的使者✎willgem:珠宝一刊是珠宝玉石第一微刊,资深珠宝专家主编,是你珠宝玉石类「资讯·鉴定·收藏」最佳选择。
和宝友交流,晒宝贝分享心得,查看文章末尾加入珠宝社区吧绿松石一直被誉为:神的礼物爱的使者千百年来,绿松石一直受着许多民族的宠爱,甚至达到了盲目崇拜的程度。
在古埃及,人们赋予了绿松石广泛的神圣使命和宗教神性,并用绿松石雕成爱神来护卫自己的宝库;早在美洲大陆尚未被哥伦布发现之前,印第安人就开始使用绿松石。
崇拜神灵的古印第安人认为绿松石是大海和蓝天的精灵,佩戴绿松石可以得到神灵的保佑,从而躲避一切邪魅之物,灾祸之事。
他们还用绿松石来装饰房前和坟墓,以体现大海和蓝天的意境;在古波斯文里,绿松石意为“不可战胜的造福者”。
当地人相信,如果你能在清晨起来的第一眼就看到绿松石,那么,这一天就会好运连连;在欧洲,人们将绿松石视为旅行者的最好护身石,如果将它放在门楣上,还可以镇宅辟邪、保护财产;土耳其人则坚信,只要他们在自己的马勒子上套上一串蓝色的绿松石,就能避开邪恶的眼睛;中世纪的日耳曼人更是有趣。
他们将绿松石作为订婚宝石,在送给未婚妻那枚绿松石戒指时,男方会记住它的颜色。
如果发现这枚绿松石由蓝变绿,就意味着女方失去了贞节,男方可以要求解除婚约。
因此,为了防止不必要的误会,女清朝宫廷称绿松石为天国之石统治者用绿松石来显示他们对神权、政权和财富的垄断。
夏商周时代,绿松石礼器与青铜器同被视为国家王权的象征。
秦始皇称之为玺,皇帝与皇后用玉,诸侯、相国以下按官阶的品级分别用金、银、铜。
历代相沿,直到明清。
绿松石与王室的权谋、国家的命运有着深远的渊源,是名副其实的“帝王石”越王勾践、吴王夫差的剑上都饰绿松石,可见绿松石在古代君王心目中的位置。
到了清代,王室服饰饰物规定之严格到达顶峰,绿松石因“色相如天”,深受清朝宫廷喜爱,被称为“天国宝石”,在宫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清史稿·志七十八·舆服》中记载:1637年,尚未入关的清王朝就规定:镇国公“朝冠”:饰绿松石一。
绿松石:惊鸿一瞥,一眼千年!

绿松石:惊鸿一瞥,一眼千年!绿松石文化 2019-09-21 17:00月光下的凤尾竹纯音乐 - 传统古曲珍藏版纯乐古筝有一种玉石,在全世界广受青睐,在中国拥有数千年的使用历史,它是夏代的“神玉”,是清代的“祭月宝玉”,是藏族人的寄魂宝物——它,就是绿松石。
如果要找一种能代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玉石,恐怕非绿松石莫属了。
绿松石是我国历史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重要玉石之一,中国绿松石拥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人们的政治、宗教和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最早的绿松石出自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
裴李岗文化贾湖遗址(距今8000年左右)出土了一批绿松石几何形饰,位于墓主头部,摆放成特殊的天文图形,象征先民沟通天地的理想。
裴李岗文化绿松石三角形饰在河南的二里头文化(距今3900-3600年)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绿松石块粒,和相当数量的松石镶嵌饰品,甚至还有一条精美异常的“绿松石龙”,它被誉为真正的中国龙。
二里头“绿松石龙”此外,在三星堆(距今5000年-3000年)及金沙(距今3200年左右)遗址中也出土过大量的绿松石珠子和物品。
二里头文化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5000-2000年),绿松石开始成为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
如大汶口文化的嵌绿松石骨雕筒与龙山文化的嵌绿松石玉冠饰,材质精美、工艺精湛,为特权阶层所用。
西周绿松石龙纹珮春秋战国时期(距今2700-2200年),绿松石的宗教功能削弱,政治功能加强,绿松石主要发挥“礼玉”的作用,用于区分身份等级。
春秋战国越王勾践剑汉代(距今2000年左右)流行吉祥文化,绿松石被赋予了辟邪的文化内涵,成为护身符。
同时由于丝绸之路开辟,外来宝玉石品种与西方加工工艺进入中原,绿松石饰品具备中西结合的文化特征。
如东汉刘畅墓出土的掐丝嵌宝石金辟邪,辟邪题材反映了汉代特有的吉祥文化,但焊缀金粟粒与镶嵌绿松石与红色宝石的工艺及艺术风格带有明显的中亚西亚特色。
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绿松石

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绿松石绿松石(英文名称Turquoise),因其色、形似碧绿的松果而得名,亦称土耳其玉、突厥玉。
但土耳其并不产绿松石,传说古代波斯产的绿松石是经土耳其运进欧洲。
绿松石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自新石器时代以后历代文物中均有不少绿松石制品,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传统玉石。
古人称其为碧甸子、青琅秆等等。
绿松石简介绿松石以天蓝色的瓷松,犹如上釉的瓷器为最优。
如有不规则的铁线,则其品质就较差了。
白色绿松石的价值较之蓝、绿色的要低。
在块体中有铁质黑线的称为铁线绿松石,在国外则称蓝缟松石。
绿松石是世界上稀有的贵宝石品种之一,也是最早用作饰物的矿物品种,远在新石器时期就为人们所饰用。
绿松石制品颜色美丽,深受古今中外人们、特别是穆斯林和美国西部人民所喜爱,现已成为重要的收藏品。
在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6500—4000年)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两枚绿松石鱼形饰物。
中国甘肃永靖大河庄出土有距今3800年前的绿松石20枚。
在5000年前埃及皇后(Zer皇后)木乃伊的手臂上,戴有四只绿松石包金手镯。
据专家考证推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和氏璧即是绿松石所制。
这件与价值连城、完璧归赵等成语故事直接相关,且被秦始皇制成传国玺的宝物倘若真是绿松石,则可见古人对绿松石的珍视程度。
目前中国内地的绿松石加工后的首饰品和工艺品,畅销世界各国,所有原料都是中国自产。
绿松石产地中国是绿松石的主要产出国之一。
湖北郧县、陕西白河、河南淅川、新疆哈密、青海乌兰、安徽马鞍山等地均有绿松石产出,其中以湖北郧县、郧西、竹山一带的优质绿松石为世界著名产地,云盖山上的绿松石以山顶的云盖寺命名为云盖寺绿松石,是世界著名的中国松石雕刻艺术品的原石产地,在业内和收藏界享有盛名并畅销国内外。
此外。
江苏、云南等地也发现有绿松石。
在国外的著名的绿松石产地伊朗,产出最优质的瓷松和铁线松,被称为波斯绿松石。
此外,埃及、美国、墨西哥、阿富汗、印度及原苏联等国均产出绿松石。
绿松石

绿松石绿松石,一种美丽宝石,也是人们常见的一种珍贵宝石之一。
绿松石的名字源自于其独特的绿色,常常被用作首饰设计和装饰品制作。
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人们的喜爱。
下面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下绿松石的起源、特点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联。
绿松石是一种彩色宝石,在宝石界中被归类为矿物,其化学成分主要是包含铜和铝的石英矿物。
绿松石的颜色主要是由其中的铜离子所决定的,而有时也会含有其他杂质,如铁、钴和锑等。
绿松石常见的颜色有浅蓝色、深蓝色、深绿色和翠绿色等。
其中,色泽深蓝、纯净的宝石被认为是最具价值的。
绿松石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就开始被人们使用,最早出现在古埃及的墓葬中。
古埃及人将绿松石视为一种象征力量和统治者身份的珍贵物品。
而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绿松石也被视为守护之石,被认为具有驱邪和保护人们免受邪恶力量侵害的作用。
绿松石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光泽,因此常被用于首饰制作。
它既可以被打磨成各种形状的宝石,也可以被雕刻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
人们常常用绿松石来制作吊坠、戒指、耳环和手链等饰品,以展示其美丽和典雅的特质。
绿松石的独特颜色和亮度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使得佩戴者更加迷人。
除了被用于首饰制作之外,绿松石还有许多其他的用途。
在建筑装饰中,绿松石常常被用作墙壁和地板的装饰材料,其独特的绿色为空间增添了一抹活力和自然。
在医学领域,绿松石也被认为具有一定的疗效,被用来制作药石和药物配方。
当然,这些观点需进一步科学验证。
绿松石也与一些民俗传说和文化内涵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西方国家,绿松石被认为是12月份的生日石,象征着繁荣和幸运。
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绿松石被视为一种吉祥石,常常被人们佩戴在身上以祈福和辟邪。
绿松石还被用来象征爱情和友谊,被许多人作为礼物赠送给亲人和朋友。
然而,与许多宝石一样,绿松石也需要特殊的保养和注意。
由于其较为脆弱的特性,容易受到化学物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需要小心保管和佩戴。
此外,绿松石也需要定期清洗和保养,以保持其光泽和美丽。
转载 有关绿松石的传说与风俗

转载有关绿松石的传说与风俗原文地址:有关绿松石的传说与风俗作者:王党小店传说在上庸竹山县大地上,曾留传这样的神话: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向来不和,他们在一次对决中,战败的共工碍于脸面一头向不周山撞去,把北天门的柱子撞断,暴雨不住地从天漏处倾盆而降,加上地表多处火山爆发,冷却后的岩浆将河床淤塞,形成"堵河"。
为救民于水火,女娲娘娘遍拾芦蒿作燃料堆聚于"火烧坡",聚丹阳之气炼五彩石上补天漏下糊地缝,使万物重获生机。
后来"共工触山"的典故就成了"竹山"(方言"触"与"竹"同音)地名的由来,秦巴大山中这条淤塞受堵的河流就叫堵河,而女娲用来补天的五彩石炼化后就形成了现在的绿松石。
"女娲补天"所用的五彩(黄白赤黑绿)石分别与该县金(铜)、银、铁、石煤、绿松石等丰富矿藏颜色相对应;更有《史记·五帝本纪》、《录异记》、《康熙字典》等10多种典籍印证竹山就是女娲炼石补天圣地.风俗在古波斯的历史中,绿松石被认为是具有神秘色彩的避邪之物,被做成护身符。
曾在多处古波斯墓葬中发现绿松石饰物。
在古中国,位于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6500-4400年)的遗址中,出土了2件绿松石制的28cm长的鱼形饰物。
古埃及人用绿松石雕成爱神来护卫自己的藏宝库,在5000多年前古埃及皇后的木乃伊手臂上发现4只绿松石镶嵌的黄金手镯,公元1900年出土时,饰品仍然光彩夺目,实为世界奇珍,它被认为是最古老珍贵的绿松石制品。
在古埃及著名的图坦卡门王黄金面具上,使用了大量的绿松石镶嵌。
古印第安人把绿松石当作圣石,他们认为佩戴绿松石饰品可以得到神灵的护佑,而且还象征着"信赖和信任",也给远征的人带来吉祥和好运,被誉为成功幸运之石。
他们认为绿松石的蓝绿色是来自天空的颜色,而天空则是空气的来源。
绿松石的传说与特性

绿松石一、与绿松石有关的传说(一)女娲补天——出自《淮南子·览冥篇》传说盘古开辟了天地后,女娲用泥捏造人类。
后女娲继位后,镇守冀方的水神共工十分不满,就兴风作浪,女娲即令火神祝融迎战。
经过殊死搏斗,共工大败,恼羞成怒,一头向擎天柱不周山撞去,竟把擎天大柱撞断,霎时天塌了个大窟窿。
天地相通,脉气失常,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类陷入灾难之中。
(二)西藏文成公主的传说西藏高原上每个藏民都拥有某种形式的绿松石。
许多藏人颈脖上都戴有系上一块被视为灵魂的绿松石的项链。
西藏人认为绿松石是神的化身,具有不可抗拒的神力。
一个古老的传说记叙了绿松石和灵魂之间的关系:根据天意,藏王的臣民不许将任何一块绿松石丢进河里,因为那样做灵魂也许会离开他的躯体而使之身亡。
相传,吐蕃赞普(国王)松赞干布为了迎娶唐朝妻子,兴兵在今四川松潘县一带大动干戈,唐太宗为了化干戈为玉帛,答应松赞干布从宫中选娶一位宫女为妻。
松赞干布为了娶一位才貌双全的妻子作贤内助,给候选的宫女们出了一道难题,他拿出一颗中间有着九曲十八弯小孔的绿松石,然后说:谁能把绿松石串成项链就娶谁。
宫女们一筹莫展、不知所措。
只有美丽聪颖、智慧过人的文成公主,在蚂蚁的帮助下破解了这道难题。
她取下一根自己纤细的秀发,紧紧捆在蚂蚁的腰上,让蚂蚁艰难地拖着秀发穿过弯曲的小孔,终于把绿松石串成了项链。
于是,为了文成公主,可爱的蚂蚁却被勒细了腰,从此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三)竹山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女娲炼石补天处,即是鄂西北竹山县宝丰镇内的女娲山。
而鄂西北地区,尤其是竹山县一带,留存有许多与女娲传说相关的遗址、景观与民俗事象。
有地质工作者勘察探明,鄂西北绿松石矿中确实有五色的绿松石存在。
在竹山,有关绿松石的传说,与同这种宝石散发出来的绿焰一样,充满神秘。
1、价值十五座城池的“天下共传之宝”——和氏璧,据说就是用竹山绿松石制成的。
东汉蔡邕《琴操》中有“卞和得璞玉于楚山”,楚山即荆山,位于湖北西部、武当东南、汉江两岸,也就在现在的竹山县域。
绿松石故事

绿松石故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绿松石,又称“珠贝石”,是一种以色彩优美而举世闻名的宝石。
它的颜色多样,从深蓝色、浅蓝色到绿色,甚至出现带有褐色斑点的绿松石。
绿松石在古代就被视为幸运石,被认为能带来好运和宁静。
绿松石的故事源远流长,相传它有着神秘的力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说,在古埃及时期,人们将绿松石视为能够保护人们免受邪恶力量侵袭的护身符。
而在古希腊时代,绿松石则被认为是奥林匹斯众神的象征,有着神圣的力量。
在古罗马时代,绿松石则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治愈能力的宝石,能够帮助人们摆脱疾病和不幸。
绿松石被广泛应用于宝石饰品和护身符中。
除了在古代文明中被当作护身符使用外,绿松石在宗教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据说,佛像上常常镶嵌着绿松石,因为它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提升修行者心灵境界和智慧的宝石。
在西方宗教中,绿松石被称为“圣灵石”,人们相信它能够吸引和保护神圣的力量,带来宁静和祥和。
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绿松石的热爱和追捧也从未减少。
绿松石被广泛用于各种珠宝首饰中,成为时尚界的宠儿。
其优美的颜色和独特的光泽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让人们沉浸在它的神秘魅力之中。
绿松石也被用于各种室内装饰品和工艺品中,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丝奢华和高雅。
绿松石也有着自己的传说和特殊的养护方法。
据说,佩戴绿松石的人会拥有好运和财富,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保养绿松石,以避免其受到损坏。
人们认为,定期用软布擦拭绿松石,能够保持其表面光泽,避免它被污垢和灰尘影响。
绿松石也需要注意避免碰撞和高温,以免导致其裂纹和变色。
绿松石是一种被人们喜爱和推崇的宝石,其神秘的力量和优美的外观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绿松石都承载着人们对幸运和祥和的向往,成为人们心中的一种信仰和神秘之物。
希望绿松石能够继续散发其独特的魅力,为人们带来好运和宁静。
第二篇示例:绿松石是一种宝石,经常被用于首饰和工艺品。
它的颜色通常呈现为青绿色,是一种与贵金属搭配非常美观的宝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松石的历史渊源与传奇故事
时间:2011-11-18 14:01:47 来源:
绿松石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自新石器时代以后历代文物中均有不少绿松石制品,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传统玉石。
古人称其为碧甸子、青琅秆等等,欧洲人称其为土耳其玉或突厥玉。
土耳其并不产绿松石,据认为是由于古代波斯出产绿松石,经土耳其运往欧
绿松石洲,人们以为产于土耳其而得名。
1927年我国地质界老前辈章鸿钊先生,在其名著《石雅》中解释说:此(指绿松石)或形似松球,色近松绿,故以为名,是说绿松石因其天然产出常为结核状、球状,色如松树之绿,因而被称为绿松石。
可以说是非常形象的,也可简称为松石。
据专家考证推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和氏璧即是绿松石所制。
这件与价值连城、完璧归赵等成语故事直接相关,且被秦始皇制成传国玺的宝物倘若真是绿松石,则可见古人对绿松石的珍视程度。
美国的印第安人认为绿松石是大海和蓝天的精灵,会给远征的人带来吉祥和好运,被誉为成功幸运之石,是神力的象征。
世界上许多少数民族视它为神的礼物。
绿松石是古老宝石之一,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深受古今中外人士的喜爱。
早在古埃及、古墨西哥、古波斯,绿松石被视为神秘、避邪之物,当成护身符和随葬品。
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6500-4400年)遗址中出土两件绿松石制成的28厘米长的鱼形饰物。
公元5500年前,古埃及就在西奈半岛上开采绿松石,第一王朝时埃及国王曾派出组织精良并有军队护卫的两三千人的劳动大军,寻找并开采绿松石。
考古者在挖掘埃及古墓时发现,埃及国王早在公元前5500年就已佩戴绿松石珠粒,最古老珍贵的绿松石是在
5000 多年前埃及皇后(zer皇后)的木乃伊手臂上戴有四只用绿松石制成的金色手镯,1900年挖掘时,饰品依然光彩夺目,堪称世界奇珍。
绿松石质朴典雅,千百年来受到许多国家的人们的宠爱,甚至达到迷信的程度。
埃及人用绿松石雕成爱神来护卫自己的宝库;印第安人认为佩戴绿松石饰物可以避邪和得到神灵的保佑;中国藏族同胞认为绿松石是神的化身,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是最为流行的神圣装饰物,被用于第一个藏王的王冠,当作神坛供品。
绿松石是国内外公认的“十二月生辰石”,代表胜利与成功,有“成功之石”的美誉。
十堰是一个资源富市。
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有绿松石、金、银、石煤、稀土、铁锡、钒、锑、铅、锌、大理石、石棉、重晶石、铀、钾、钼、钴等50多种,潜在价值在4000亿元以上。
所以请朋友们来十堰买绿松石吧,价格还不贵嚄!
传说
在上庸竹山县大地上,曾留传这样的神话: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向来不和,在一次pk中,战败的共工碍于脸面一头向不周山撞去,把北天门的柱子撞断,暴雨不住地从天漏处倾盆而降,加上地表多处火山爆发,冷却后的岩浆将河床淤塞,形成“堵河”。
为救民于水火,女娲娘娘遍拾芦蒿作燃料堆聚于“火烧坡”,聚丹阳之气炼五彩石上补天漏下糊地缝,使万物重获生机。
后来“共工触山”的典故就成了“竹山”(方言“触”与“竹”同音)地名的由来,秦巴大山中这条淤塞受堵的河流就叫堵河,而女娲用来补天的五彩石炼化后就形成了现在的绿松石。
女娲补天女娲与竹山文化习习相关:竹山地质环境脆弱,青峰和扬日湾两条大断裂带横贯全县境内,相传火山、地震与水灾频发,使河流受堵,先民于水深火热中难以生存;在留传的皮影、民歌、剪纸、民间故事等10多种民俗文化中,处处可以听到或看到“女娲”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