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晋山煤矿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讲义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讲义简介矿井通风阻力是指空气在矿井中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通风阻力的准确测定是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和调整的重要依据。
本讲义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帮助读者掌握专业技能。
1. 测定方法一该方法通过测量系统压力和流量来求解矿井通风阻力。
1.1 测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测定矿井通风系统的压力:1.比压法:使用比压计测量压力差,计算通风系统的阻力。
2.静压法:使用静压计测量静态压力,进而计算通风系统的阻力。
平均流速法是常用的测定矿井通风系统流量的方法。
通过在通风系统内选择合适的截面,测量通过该截面的总流量,然后根据截面积计算平均流速,并推算得到整个系统的流量。
2. 测定方法二该方法通过测量系统压力和功率来求解矿井通风阻力。
2.1 压力-功率法在该方法中,通过测量通风系统的压力和功率,获取系统当量阻力,然后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通风阻力。
2.2 功率-风量法在该方法中,通过测量通风系统的功率和风量,反推计算通风阻力。
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要求测量稳态条件下的功率和风量。
根据矿井通风系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其他的测定方法。
3.1 风压法该方法通过测量风机进口和出口的压力差,计算风机系统的阻力。
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适用于单机系统,且要求测量稳态条件下的压力。
3.2 引风机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引风机出口的风量和压力,来估算整个系统的阻力。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该方法时要确保引风机运行稳定。
4. 结论本讲义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包括测压法、测流量方法、压力-功率法、功率-风量法、风压法和引风机法。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矿井通风阻力,为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以上所述只是对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的基本介绍,实际应用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本讲义对读者在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面有所帮助!。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矿井通风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矿井安全和提高矿井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通风阻力是指通风系统中空气流动受到的阻碍力,直接影响矿井通风效果和能耗。
为了准确测定通风阻力,首先需要对矿井中的各种通风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
通风设备主要包括风机、风门、导风器、风道等。
通过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密封性能和调节性能等,可以了解设备的工作情况和对通风流动的影响。
通风阻力测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测定单一通风设备的阻力,二是测定整个通风系统的总阻力。
对于单一通风设备的阻力测定,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或者模拟实验进行,通过测量设备的压力、流量和功率等参数,计算得到阻力。
对于整个通风系统的总阻力测定,需要将各个通风设备的阻力相加得到。
通风阻力的优化分析是为了减小通风系统的阻力,提高通风效果和节约能耗。
通过分析阻力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可以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
常见的通风阻力优化方法包括改善通风设备的设计和选用、控制通风系统中的风速和风量、优化通风系统的布置和风道的形状等。
改善通风设备的设计和选用是降低阻力的关键。
合理选择风机类型和型号、优化叶轮和泵叶设计,可以提高风机的效率和节能性能。
对于风门和导风器等通风附件的设计和选用也要注意减小阻力。
控制通风系统中的风速和风量是减小阻力的有效手段。
通过合理的调节风机的转速和风门的开度,控制通风系统中的风速和风量,可以达到最佳通风效果和能耗的平衡。
优化通风系统的布置和风道的形状也可以减小通风阻力。
合理布置通风设备和风道,减小通风系统中的阻力损失,提高通风效果。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是保证矿井安全和提高矿井生产效率的重要工作。
通过准确测定通风阻力,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可以提高通风效果、节约能耗,为矿井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矿井通风阻力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使矿井通风系统检测作业程序化、规范化,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适用于煤矿和非煤矿井巷通风阻力测定。
3、引用标准MT/T 440-19954、检测项目风压、风速、大气物理参数、巷道断面积、周长参数、测点间距。
5、仪器a.普通型空盒气压计:测量范围80~107kPa(相当于600~800mmHg),最小分度值50Pa;b.倾斜压差计:测量范围0~3000Pa,最小分度值10Pa;c.精密气压计:测量范围83.6~114kPa,最小分度值25Pa;d.通风干湿温度计:测量范围-25~+50℃,最小分度值0.2℃;e.皮托管:校正系数0.998~1.004;f.低速风速表:测量范围0.2~5m/s,启动风速≤0.2m/s;g.中速风速表:测量范围0.4~10m/s,启动风速≤0.4m/s;h.高速风速表:叶轮:测量范围0.8~25m/s,启动风速≤0.5m/s;杯式:测量范围1.0~30m/s,启动风速≤0.8m/s;i.秒表:最小分度值1s;j.钢卷尺:2m钢卷尺:测量范围0~2m,最小分度值1.0mm;30m钢卷尺:测量范围0~30m,最小分度值1.0mm;k.橡胶管(或塑胶管):内径4~5mm;l.橡胶管接头:内径3~4mm,外径5~6mm,长度50~80mm。
6、检测方法6.1 测定路线选择在通风系统图上选择测定的主要路线和次要路线。
同时,要考虑一个工作班内将该路线测完;当测定路线较长时,可分段、分组测定。
6.2 测点选择首先在通风系统图上按选定测定路线布置测点,并按顺序编号。
然后再按井下实际情况确定测点位置,并作标记。
选择测点时应满足下列要求:a.测点应在分风点或合风点前(或后)处选定。
选在前方不得小于巷道宽度的3倍;选在后方不得小于巷道宽度的8倍;b.需要在巷道转弯处、断面变化大的地方选点时,选在前方不得小于巷道宽度的3倍;选在后方不得小于巷道宽度的8倍;c.测点前、后3m内巷道应支护良好,巷道内无堆积物;d.两测点间的压差应不小于20Pa。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矿井通风阻力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矿井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对矿井通风阻力的测定和优化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的方法和优化分析的过程展开讨论。
一、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1. 风压法测定法风压法是通过实测矿井通风系统的总风压,再根据风道的尺寸和形状以及风机的性能参数计算得到通风网络的总阻力值。
该方法操作简单,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适用于对通风系统总阻力的测定。
2. 等效阻力法测定等效阻力法是通过测定各个部分的阻力,再把每个部分的阻力值相加得到整个风道系统的总阻力。
这种方法相对于风压法更为精确,可以更准确地找到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阻力点,是通风系统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 模型试验法测定模型试验法是通过建立矿井通风系统的物理模型,利用风洞实验等方法进行仿真,通过计算得到通风系统的阻力,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但是成本较高,周期较长。
以上三种方法在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中各有所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多方面的测定和分析。
二、矿井通风阻力优化分析过程1. 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矿井通风系统相关的数据,包括风道的尺寸和形状、风机的性能参数、风量、风压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能够为后续的优化分析提供有效的依据。
2. 阻力分析3. 优化方案制定在阻力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优化方案,包括对通风系统的结构优化、风机的参数调整、风道的改造等措施,从而降低通风系统的阻力,提高其通风效率和安全性。
4. 优化效果评估实施优化措施后,需要对通风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通过对通风量、风压、风速等指标的测定和比对,验证优化措施的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在矿井通风阻力优化分析中,除了以上提到的过程之外,还需要对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保障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随着煤矿深部开采和煤矿井下开工面长度的增加,井下通风系统的阻力逐渐增加,通风系统的压力需求也相应增加,这对矿井的安全和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矿井通风系统的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提高通风系统效率的关键工作。
本文将对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进行详细介绍。
一、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1. 定量化测定方法通过使用风压表、风速仪等仪器对矿井通风系统的阻力进行定量化测定。
首先在矿井通风系统中安装风压表和风速仪,然后对不同通风系统元件的阻力进行测量。
通过测定不同通风系统元件的阻力,可以全面了解整个通风系统的阻力构成,为通风系统的优化提供依据。
2. 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计算矿井通风系统中不同管道、风机、巷道等元件的阻力,得出通风系统的阻力分布情况。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取通风系统的阻力数据,为通风系统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二、矿井通风阻力优化分析1. 通风系统阻力分析通风系统的阻力主要由矿井内的巷道、风机、阀门、风门、支架等构成。
为了实现通风系统的最优化设计和运行,必须对通风系统的阻力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上述定量化测定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获取的阻力数据,可以进行全面的阻力分析,找出通风系统中阻力较大的部位,为后续的优化提供方向。
通过对通风系统阻力分析,可以找出通风系统中存在的瓶颈和问题,进而对通风系统进行阻力优化。
包括通过改善通风系统元件的结构设计,减少通风系统元件的局部阻力;合理调整通风系统的布局设计,减少总体阻力;对通风系统进行清洁和维护,减少阻力的堆积等措施,从而降低通风系统的阻力,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
通风系统的阻力与通风系统的能量消耗成正比,通风系统的能量消耗是其运行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通风系统阻力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对通风系统的能量消耗进行分析。
通过对通风系统能量消耗的分析,可以找出通风系统中存在的能量浪费和低效问题,为通风系统的节能优化提供依据。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
矿井通风阻力是影响矿井通风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大小直接影响着矿井的通风能力和瓦斯的积聚情况。
为了实现矿井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其通风系统进行优化管理,提高其通风效率,减少能耗和矿井爆炸火灾等事故的发生率。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是确定矿井通风阻力大小的方法。
测定矿井通风阻力可以通过实际测量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进行。
其中,实际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推算法和模型试验法。
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实际测量矿井主风筒、供风井、风道、支承、顶板、底板等部分的阻力,计算出矿井的总通风阻力。
推算法是指通过已知的矿井通风量和瓦斯浓度值,反推出矿井通风阻力的大小。
推算法适用于无法使用直接测量法进行测量的情况。
模型试验法是通过建立矿井通风仿真模型,在实验室中进行风阻实验,得出矿井总通风阻力大小。
矿井通风阻力优化分析是通过对矿井通风系统结构设计、通风设备选型、通风工艺调整等方面进行优化,降低矿井通风阻力,提高通风效率,保障矿井安全稳定运行的过程。
1. 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结构。
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采矿工艺和生产规模等因素,合理选择通风井、风道、风机、支承等设备的位置和数量,减少矿井的通风阻力。
2. 优化通风设备选型。
选择符合矿井通风流量和功率要求的高效、低噪音、耐用的通风设备,减少矿井的通风电耗,提高通风效率。
3. 调整通风工艺。
通过调整矿井通风系统的启闭、防突、掘进序列等工艺参数,减少矿井的内阻,提高通风效率。
4. 加强通风系统管理。
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运行监测和管理制度,定期进行通风系统检查和维护,保障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明于通风系统图上。测点应该依次编号,测定中如发现选定的路线 和测点有不恰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若干测点。 测点的设置原则是: (1)测点之间的压差应不小于1~2毫米水柱不大于测压仪器的 )测点之间的压差应不小于1~2毫米水柱不大于测压仪器的 量程。 (2)测点应尽可能避免靠近井筒和主要风门,以减少井筒提升 和风门开启时的影响。 (3)井巷通风阻力系数测定时,在风流分支.汇合.转弯.扩大或 )井巷通风阻力系数测定时,在风流分支.汇合.转弯. 缩小等局部阻力物前布置的测点,与局部阻力物的距离不得小于 巷宽的3倍;在局部阻力物后时,不得小于巷宽的8~12倍。 巷宽的3倍;在局部阻力物后时,不得小于巷宽的8~12倍。 为了计算井巷风阻,应在风流分支. 为了计算井巷风阻,应在风流分支.汇合处和较大的集中漏风 点前后布置测点。 (4)测点前后3米长的地段内,应该使支架保持完好,没有堆 )测点前后3 积物。 (5)在并联风路中对于不进行阻力测量的风路,也要进行风量 测定,以便计算它的风阻和校核风量。
其次,根据阻力测定方法和测定内容准备仪器。每个测定小 组必备的仪器有:(1 组必备的仪器有:(1)测定两点间的压差:用气压计法时,可 备恒温气压计两台,8磅冷藏瓶1~2个,或精密气压计两台; 用压差计法时,可备单管压差计或补偿式微压计1台,内径4~ 5毫米橡皮管或弹性好的塑料管两根(一根长150~200米, 另一根10~20米),静压管或皮托管两只,量程0.7~ 0.9的液体比重计一支,小唧筒一支,酒精或乙醇若干。(2) 侧量风速:高.中.低速风表各一只,秒表一只。(3)测量空 气的重率:空盒气压计一台,手摇湿度计或通风湿度计一台。 (4)测量井巷几何系数:20~30米长皮尺一个。(5)测量其 )测量井巷几何系数:20~30 20~30米长皮尺一个。(5 它内容所需的仪表,如瓦斯检定器等。 所有测定用仪表都必须附有校正曲线,精度应能满足测定的 需要。 测定时由4~5人组成一个测定小组,事前做好分工。每人都 测定时由4~5人组成一个测定小组,事前做好分工。每人都 应根据分工掌握所需测定项目的测定方法,熟悉仪表的性能和注 意事项。测定范围很大时,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同时 进行 ,每组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1.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的概述1.1目的主要有:①了解通风系统中阻力分布情况,以便降阻增风;②提供实际的井巷摩擦阻力系统和风阻值,为通风设计、网络解算、通风系统改造、调节风压法控制火灾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1.2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的方法单管倾斜压差计单管倾斜压差计的外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2-6所示。
它由一个大断面的容器1 0(面积为F1)和一个小断面的倾斜测压管8(面积为F2)及标尺等组成。
大容器10和测压管8互相连通,并在其中装有用工业酒精和蒸馏水配成的密度为0.81kg/m的工作液。
两断面之比(F1/F2)为250~300。
仪器固定在装有两个调平螺钉9和水准指示器2的底座1上,弧形支架3可以根据测量范围的不同将倾斜测压管固定在5个不同的位置上,刻在支架上的数字即为校正系数。
大容器通过胶管与仪器的“+”接头相通,倾斜测压管的上端通过胶皮管与仪器的“-”接头相连,当“+”接头的压力高于“-”接头的压力时,虽然大容器内液面下降甚微,但测压管端的液面上升十分明显,经过下式计算相对压力或压差h:h=LKg ,Pa (2-14)式中 L——倾斜测压管的读数,mm;K——仪器的校正系数(又称常数因子),测压时倾斜测压管在弧形支架上的相应数字。
图2-6 YYT—200型单管倾斜压差计结构1—底座;2—水准指示器;3—弧形支架;4—加液盖;5—零位调整旋钮;6—三通阀门柄;7—游标;8—倾斜测压管;9—调平螺钉;10—大容器;11—多向阀门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如下:(1)注入工作液。
将零位调整旋钮5调整到中间位置,测压管固定在弧形支架的适当位置,旋开加液盖4,缓缓注入预先配置好的密度为0.81 kg/m的工作液,直到液面位于倾斜测压管的“0”刻度线附近,然后旋紧加液盖,再用胶皮管将多向阀门11中间的接头与倾斜测量管的上端连通。
将三通阀门柄6拨在仪器的“测压”位置,用嘴轻轻从“+”端吹气,使酒精液面沿测压管缓慢上升,察看液柱内有无气泡,如有气泡,应反复吹吸多次,直至气泡消除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翼系统实测数据整理结果汇总于表 1 .北翼
表1
南 统 共系
洲点
序号
压差计法测矿井通风阻力汇总表
-
风速 空气密度 's k m J ; f /
35 .5
1 14 .9 7 1 11 .9 1
一 一
一 一 —
P 萨
1 .9 22
—
支护
形式
— —
—
累计通风阻力
累 计巷 长
侧点间压差
20 年第 2 02 期
煤
炭
工
程
沐 火
矛 , 产石 产气 厂 , 厂. / 百,厂 ,, 沪 , 厂 , 产盯 厂' /〔 万, J百,厂' / , , 气 , , ' , , , , , , , ,
k 兴义兴又失 浓 . 火 斑 `义文派 丫w 4
城火丫 ' ), Y米 米又 I I I 义
' k 案失 . ,丫
长一鑫 ;丫 葺, ';' 丫 一鑫 燕 丫 一} !;一 澳 一杀 撬 一 聋毛 1; ;一, '一 ';; ; 一一一 一 ' 一 , :
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 程根银
姆彝瞬噢啤茸班沐梦 井套 澳 汽 飞 一盗 本 _裹 一 ' 资 ,我 卜 _尔 一 浑 半 熬 蒸 万一
方 N丫 沐 丈 .
拼丫 丫 文 六
;: 一 { ; {
摘 要 矿井通风阻力大小, 直接影响矿井通风效果, 为掌握晋普山煤矿井下通风阻力分 布情况, 改善矿井通风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就该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测定布置进行 了 叙述, 并依据测定结果, 了 进行 合理分析. 关键词 通风 测定 风量 阻力
中图分类 号 T 72 D2 文献标识码 B
表2
北奚系 . 统
测点 测点间压差 风速
序号 P o
耐s
压差计法测矿井通风阻力汇总表
.
空气密度
动压 差
t o 77 .
-
支护
形式
-
一 一
矽/ s
一
—
—
—
—
—
—
—
P
—
—
—
P
测点间通风阻 断面积
P a , 2
侧点 间距 风量
平均风量 风阻 百米风阻 摩擦阻力 累计通风阻力 景计巷长百米阻力
10 9 10 9 10 5
邓 价 38 兔
4卜. 4 S
02 .
2l 一1 4 0. i1 .6 一 I3
4 6 6 5 3 3 3 . . . . 7 6 8 6 1 4 1 7 3 11 1
5.6 8
3〔 刀
17. 4 5 l ]7 6 1 18 9 .
2) 搜4
4.8 0 58 .2 38 3
晋普山煤矿, 座落在山西省晋城市效区, 属国家 司 法部下属的地方国有劳改煤矿, 年产量 3 万 t 0 ; 该 矿 现有 1 ," 三个风井; " ," 2 3 其中," 风井作为 1 ," 2 回 风井, 且回风井上分别安装有两台轴流式主要通 风 此时,# 机, 3 风井为新掘风井, 装有 2台 26- K0 N8 Q 风机, 2 未投入运行, 且进少量新鲜风流.如图 1
通 风系统之前, 必须掌握矿井通风阻力分布情况和 矿 井主要通风机实际性能, 为改善矿井通风系统提
供 据; 依 于是, 对当时的井下通风系统进行了阻力测 定, 时, 同 还对即将投人运行的 3 风井安装的两台 " 2 0V 8 K - 2 风机进行了性能鉴定, 61 4 为矿井通风系统
优 化提供了准确数据. 2 测定方法及测点布置 根据本次测定的目的要求, 我们采取用压差计 法 皮托管) ( 进行.测定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主要 有Y 1 :- 型单管倾斜压差计 2台, 6 静压管 2 皮托 支, 管4 高, 低速风表各一支, 支, 中, 秒表 1 空盒气 只, 压 通风湿度计各一支, 计, 还有皮尺, 铜卷尺各一个. 选 择的测定路线如图 1 所示, 为了测定工作的顺利 进 测定小组在测定前一天在井下实际勘察定出 行,
9. 9 为. 3 87 .
1 0 4. 5
10 . 3 69
15 . 469 15 9 6 6. 11. 86 9 21 9 0 6.
9 10 二 jZ 睁
! 且3 74
1 16 .6 6
孟 .月 25 74 .3 74 .4 71 .7 72 .6 79 .2
7. 41
么旧
1 印 2旧 1
4 5 5. 1 1 4.
23 1
49 . 239
今构〕9
14
奶
暄
58 6
么旧
6. 1 9 7_ 硬 闪
7. 6 4 8. 6 1
劝 27 邓
既
对 乃
暄
16 16
24
I4
川
14
田
曰
- 0 0 . 1 . 5
1
四
12
1. 60
1 3 4.
4 _ . 7 3 5 5 4 . 9 2 9 1
谊 破 暄
1. 75
1. 13
5. 2
28
345 3.
3 49 冬. 36 1 6. 3 0. 8 4 3 6. 9 4 4 0. 1 4 4 . 拓 !
26 . 169
26 . 369 20 . 5 19 20 . 6 19
协一 14 劝 对 34 拼 26 从
2 23 24
22 . 24 .8 19 .7 2 2
12
l)
16
22 .8
3 6 6.
1. 52
1 5 0.3
8.6 1
145 214 旧 姗 旧 阴 213 助 期 溯 期
56 .5
2 0 4. 1 2 .8 21 2 6 3.7 2 .6 31 3 .2 33 3 .1 20
3 6 2.7 2 4 3.2 1 . 6 19 5.4
28 3 23 2 5. 22 7 6 34 .1
2 4 8.6
矽1 g k W 7 系 s 7 m / km 数值x0 1 1 a
2. 98 13 5 2. 14 8 5.
刃 82 ]2 28 M
【尹 n 丹
36 . 32 .2 39 2 45 .2
一0 2 . 17 . 一3
一3
2. 98 8. 37 90 . 2. 50 1 2 4. 3 1 0. 96 . 4. 96
Im c ; w
. 47 111 13 1 74 67 3 11 4 .6 9 1 13 .6 3 1 10 .6 2 1 17 .5 7 . 58 1 13 1 18 .4 1 11 1 .5 . 54 111 1 10 .5 6
35 .5
1 2 2.9 4 .3 36
2刀 1
2刃 0
电9 639
49 9 84
7 2 6 .8 2 6
7.2 1 1 36
创幻
力刃
1 . 5 1 7 3 3 . 8
, 6 1.6
l 4 h' N
6 5. 0 3 6 11 2 65 6 3
59 . 0 39 59 9 23
注 风机房水柱计读致为 1 0s 7P 5
37 3 6月 31 9 3刃.
0 17 .
1刀 4 3. 57 1. 34 1. 58 1. 47 2. 17
1 4 2.
15 . 16 . l 1
一0 6 .
一0 2 .
0. 7 一0. 3
礴 95 5
月 6. 7 3
31 9 50.
31 9 7 0.
39 9 8 0. 喇恻 】9 .
10 5
22 5 3 57 0 332 2.
12 12 8
14 巧 16 口 18 因 加 21
4. 1
1 12 .6A 1 18 .5 3 1 17 .5 3 1 巧& S 1 13 .5 4
刃 5 0 1 8 9.6 2 .3 16
1 4 7.2
2刀 29 .8
5. 5
一0 7 2. 4
l
1. 04 2. 12 1. 43
1 6
到 刃
15 3 1 m
3. 6
一0 8 . 13 .
0
1 .8 83 3 2 0. 4 2 .4 21 2 4 3.2 56 .6 53 . 9万 2 75 .1
68 9
1 1刀 .5
1 10 .5 2 1 19 .4 3 1 12 .4. 5 1 10 .3 6 1 19 .2 2 11 2 .2 3
刀 刀
1 o s 10 9
40 9
51 . 17 55【 2 5 15 3 . 557 4 5 9有2
2 2 8
25
13 .
1 14
拼
124 126 1273 1245
o6 12 es I5
04 . 一0. 6
0. 2
60 .3 42 .9
6_3 3
6 心) 护
7. 4 1. 42
5 了 4.
1 .1 29
96 1 1 .1 03 1 2 0.6 1.1 02
1 4 2.5
1 11 .8 3
1 18 .7 1
569 2. 769 2.
9 6. 2 9 11. 16 9
92 . 1. 22
1 2
12 5 2.
1 14 .7 9 1 13 .7 4
1 181 .5
2 1 刀
测点, 测点布置如图 1 所示.测定的具体做法是, 从 第一个测点开始, 在前, 后两测点处各设置一个静压 管( 或皮托管) .在后测点的下风侧 6 8 一 m处安设 压差计.静压管设置在风流正常稳定的地点, 其尖 端正对风流.压差计靠近巷道壁安设, 以免行人和运 输的影响, 且其前后的一段巷道支护完好.将仪器调 整水平, 根据可能的压差值将压差计的测压管放置于 适当的倾角处, 将酒精液面调到零点读数.与此 同 时, 铺设橡皮管, 用小眼筒将长, p 短两根像皮管内原有 的空气换成测定地点的空气.橡皮管铺设时, 防止折 叠和被水, 污物等堵塞; 待橡皮管内的空气温度等于 巷道内的空气温度后, 将短橡皮管一端连接在后测点 皮托管的静压端, 另一端接在压差计的" 接管上; 一" 长橡皮管的一端接在前测点的静压管上, 另一端接在 压差计的" 接管上.待压差计液面稳定后即可读 +" 数.在测定压差的同时, 测定小组其他人员进行风 速, 大气条件和巷道几何参数的测量.依测定顺序进 行, 逐段测量, 直到全部路线定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