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通用范本
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三篇)

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中暑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主要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或进行剧烈运动而导致身体失去水分和电解质失衡。
应急救援预案可帮助组织和个人在中暑事故发生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保护生命和健康。
以下是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一般步骤:1. 预防措施:-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工作或运动时,预先补充水分,避免过度劳累。
- 直接暴露在强烈阳光下时,佩戴帽子、太阳镜和防晒霜。
- 避免在中午时分长时间在户外活动。
2. 识别中暑症状:- 皮肤发红、热、干燥。
- 头晕、乏力、恶心、呕吐。
- 心率加快。
- 呼吸急促。
- 体温升高。
3. 紧急救援:- 及早将中暑人员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
- 使中暑人员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 给予中暑人员适当的休息时间。
- 让中暑人员服用含电解质的饮品(如盐水、运动饮料)。
- 用湿毛巾或冷水擦拭中暑人员的皮肤,帮助降低体温。
- 如病情严重(如昏迷、抽搐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比如120)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4. 监测和观察:- 持续追踪中暑人员的体温变化。
- 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严重症状,如昏迷、抽搐等。
5. 并发症处理:- 若中暑人员出现其他并发症,如痉挛、心脏病发作等,应立即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一般的应急救援预案,实际操作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专业知识进行调整。
在中暑事故发生时,应根据现场情况,优先确保中暑人员的生命安全,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与专业医疗机构保持良好的沟通。
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二)1. 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范围中暑是指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机体无法通过散热途径来调节体温,导致体温过高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中暑为一种急性危害性较大的疾病,需要迅速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
本预案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被中暑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事态扩大化,并提供应急救援的操作指南。
本预案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及公共场所等可能发生中暑事故的场所。
2. 预防措施2.1 加强防热宣传教育,提醒员工和居民在高温天气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高温中暑应急处置预案精选通用8篇

高温中暑应急处置预案精选通用8篇高温中暑应急处置预案精选(通用8篇)高温中暑应急处置预案精选精选篇1现正值夏季高温及台汛期时期,高温天气期间,由于工人体质不同,容易造成中暑、晕倒等事故,以及台汛期到来,经常会遇到大风、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将可能对施工现场的防洪排水情况、施工用电、大型起重机械的施工和外架防护造成安全事故,为了防止以上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农民的身体健康、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制订本安全生产预案。
一、管理目标及组织机构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
气温过高,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
针对高温、潮湿、闷热的天气,为保障现场施工工人的人身健康,特编制本防暑降温办法,保证工程能够安全顺利的施工。
本项目部各级人员要把夏季(防暑降温)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
增强职工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确保职工安全健康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组织机构二、防暑降温具体措施1)、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包括新工人、临时工)和入暑前的健康检查登记。
凡有心、肺、血管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性肺结核、肝脏疾病、肾脏病、肥胖病、贫血及急性的传染病后身体衰弱、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露天作业场所,适当调整工作时间,尽量设法使工人避开强烈的太阳辐射热,尽量做到合理安排劳动时间。
现正在围护桩施工期间,钢筋工及桩基施工人员需要长时间在露天场地操作,因此要及时调整工作时间,上午可以安排在6:30~10:30时间施工,下午安排在15:00~19:00时间施工,从而可以避免在太阳辐射最热的时间段施工。
若在浇筑混凝土时,可以安排人员轮流施工,以避免工人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状态下作业。
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篇)

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为了应对中暑事故时的紧急情况,保护被中暑者的生命安全,减少伤害,并为中暑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援措施。
下面是一份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示例:1. 预防措施- 在高温天气下,工作和户外活动尽量避免中午时段,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
- 提醒员工或参与者注意中暑的症状和预防方法,如多喝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穿透气、宽松的衣物等。
- 配备足够的饮用水和防暑物资,如冰袋、冰毛巾等。
- 在必要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中暑事故救援培训和急救培训。
2. 事故紧急救援流程- 当发现有人中暑时,立即通知急救人员,并提供详细的位置信息。
-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前,将中暑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 给中暑者提供足够的饮用水,帮助其补充水分。
- 使用冰袋或冰毛巾敷在中暑者的头部、脖子和腋下,以降低体温。
- 观察中暑者的症状,如呕吐、头晕、意识模糊等,及时记录,并告知急救人员。
3. 急救人员到达后的救援措施- 急救人员根据中暑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关的急救处理,如给予氧气、输液等。
- 若中暑者体温过高,急救人员可以给予降体温药物或用冷水擦拭皮肤,但要注意不要使中暑者过度降温。
- 急救人员应与中暑者保持沟通,提供安抚和支持。
4. 救援后的善后工作- 对中暑事故进行记录,包括中暑者的身份信息、发病过程、救援措施等。
- 评估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的缘由,并提出防范和改进措施。
- 给予中暑者适当的康复指导和关怀,帮助其恢复健康。
以上是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一个示例,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在实际应急救援过程中,应确保急救人员具备相关的救援技能和知识,保障中暑者的安全。
同时,加强对员工或参与者的中暑预防宣传,提高其对中暑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一、背景信息中暑是指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失去了正常体温调节能力,导致体温升高的一种疾病。
在高温季节,中暑事故时有发生,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高温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本(3篇)

高温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本一、目的因施工现场人员多,高温持续时间长。
一旦人员发生高温中暑事故,将可能导致人员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和企业直接经济受损。
为确保我项目部万一发生高温中暑事故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并能积极而因地制宜、分秒必争地给予妥善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特制定本预案。
二、___机构及职责项目部成立中暑事故应急响应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长:成员:具体分工如下:1、负责是了解掌握中暑人员情况,___现场抢救指挥。
2、任务是根据指挥小组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对中暑人员___相关人员进行现场人工急救。
3、负责维持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并保持与当地公安部门的沟通。
4、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按职能归口负责保持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
三、高温中暑事故应急措施1、项目部接到报告后,即指令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中暑情况,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
2、当机立断,尽快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方,防止二次伤害。
3、迅速判断人员伤情,并视情况立即向急救中心120呼救。
讲清中暑人员症状、中暑的持续时间、人数、地点,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4、由于中暑人员中暑迅速,现场必须立即采用人工急救法,用冷毛巾轻擦中暑人员的额头和所冒出汗滴,并将中暑人员用担架抬放置阴凉通风处(可放置在工地纳凉棚内)。
5、解开中暑人员的上衣,使其达到良好通风纳凉效果。
6、用清凉通气药品通入中暑人员的鼻孔,使其能通风、气顺。
7、安排人员陪同去医院进行救治。
8、现场安全员应会同工地医务人员对中暑事故进行原因可行性预先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认真填写事故书面调查报告,并上报项管部及有关上级机关。
四、应急物资常备物资药品:急救担架、消毒用品、急救物品(湿毛巾、清凉通气药品)及各相应常用防暑降温药品:如人丹、防暑六件宝等。
五、通讯联络医院抢救中心:120匪警:110火警:119工地现场值班电话:项管部值班电话:主要管理人员电话项目负责人:手机:安全员:手机:技术负责人:手机:施工员:手机:文明施工员:手机:六、注意事项1、高温中暑事故发生时,必须现场___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马上通知有关负责人。
防中暑的应急方案5篇

防中暑的应急方案防中暑的应急方案5篇夏季施工气候炎热,建筑工人普遍在露天和高处作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随时都有发生中暑事故的可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中暑的应急方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防中暑的应急方案篇1一、目的为了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为切实做好夏季施工现场防暑降温工作,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不断地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其他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规划本方案。
二、使用范围双福生产厂所有人员及实习生三、名词定义1)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为一般高温天气;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为中度高温天气;3)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为强度高温天气;4)持续高温指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5)高温天气作业是指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
四、实施时间20__年7月~20__年10月(如室外温度持续36℃以上,实施日期适当顺延)五、相关要求1)法规要求:渝府办发〔20__〕166号在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市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但因抢险救灾、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
(一)一般高温天气,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应当切实做好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工作,制定并落实防暑降温措施,确保防暑降温设备、器材正常运行。
(二)中度高温天气,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应按照安监总安健〔20__〕89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并暂停12―16时高温时段室外露天作业。
中暑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范文(三篇)

中暑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范文中暑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热应激反应,常发生在高温、高湿度和高辐射环境下。
由于人体出汗过多,水的流失超过了补充,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失衡。
如果发生中暑事故,应尽快进行急救救治,以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为了预防中暑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应加强对高温天气的监测,提前预警,并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使公众做好防暑工作的准备;2. 提高公众对中暑的认知,教育公众了解中暑的症状和危害,以及中暑的预防方法;3. 加强对高风险人群的关怀,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容易中暑的人群,提供特殊的防暑措施;4. 开展防暑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防暑意识,并提供防暑用品,如遮阳帽、遮阳伞、防晒霜等;5. 在高温天气下,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尽量避免在中午时分进行户外活动;6. 加强环境监测,确保室外劳动场所的温度、湿度、辐射等指标符合安全标准;7. 组织相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对员工进行防暑培训,使员工掌握中暑的预防知识和应急救援技能;8. 建立中暑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中暑应急救援的流程和责任分工;9. 在高温天气下,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加强巡逻和救援工作,确保及时发现和救助中暑患者;10. 提供足够的饮用水和草帽等防暑物品,让需要劳动的人员做好防护工作。
针对中暑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如下:1. 快速判断中暑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于中暑患者,应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轻重,如有明显的中暑症状,如头晕、呕吐、干呕、皮肤瘙痒等,应立即进行救援。
2. 迅速转移到有阴凉处:将中暑患者迅速转移到有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减少热量的吸收。
3. 温水擦拭或用冰块敷:用温水擦拭中暑患者的皮肤,或用冰块敷在患者的头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处,以帮助散热。
4. 给予足够的饮水:中暑患者体内的水分严重缺乏,应迅速给予足够的饮水,以恢复体液平衡。
5. 按照病情进行病急救: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如体温过高,可使用冷水浸泡或将患者置于冷水中,以降低体温。
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本(三篇)

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本一、背景介绍中暑是指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系统失调,引发一系列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
中暑发生后,如若不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制定一份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势在必行,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展开救援工作,有效控制损失。
二、灾害概述中暑主要是由于高温天气下人体受到长时间的高温暴晒而导致。
中暑是一种急性的、高度致命性的疾病,具有突发性、危急性以及高发性。
三、灾害等级划定根据中暑症状的严重程度,将中暑事故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1. 轻度中暑:患者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但未超过39摄氏度,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暑早期症状。
2. 中度中暑:患者体温超过39摄氏度,同时出现冷汗、皮肤潮红、烦躁不安、肌肉痉挛等症状。
3. 重度中暑:患者体温超过40摄氏度,伴有意识丧失、抽搐、心源性休克等严重症状。
四、预案内容1. 预案制定部门与人员(1)应急救援部门负责制定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负责组织实施预案的演练和培训。
(2)预案制定部门组织人员包括应急救援专家、医学专家、心理咨询师、宣传员等。
2. 预案的组织与领导(1)确定一名负责人负责指挥整个救援行动,并设立救援指挥部。
(2)成立多个救援小组,每个小组包括救援人员、医务人员和心理咨询师。
3. 预案的预警与通知(1)通过媒体、应急广播、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中暑预警信息,提醒市民注意中暑防护。
(2)设立预警系统,一旦出现中暑事故,及时发布救援通知,通知相关人员参与救援工作。
4. 救援的组织与实施(1)预案指定救援人员的调度与任务分配,确保救援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2)根据救援人员的分工和职责,进行人员的组织和协调。
(3)救援人员确保患者的安全,并进行适当的急救措施。
(4)救援人员与医务人员配合,将患者转送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救治。
5. 救援工作的风险评估与控制(1)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对救援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
防中暑应急预案

防中暑应急预案防中暑应急预案范文(通用14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突发意外事故,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通常会被要求事先编制应急预案。
我们应该怎么编制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防中暑应急预案范文(通用1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防中暑应急预案篇11、中暑的症状(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3)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等症状。
2、急救措施(1)迅速将中暑者移至凉快通风处;(2)脱去或解松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3)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4)用凉水或酒精擦身;(5)重度中暑者立即送医院急救。
防暑小知识穿浅色衣服:夏季外出旅游时应穿白色、浅色的或素色衣服不易中暑。
戴隔热草帽:编织草帽的原料多为空心的,里面储存有一定数量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另外,草帽对阳光还有一定的遮挡作用。
中午要休息:早晨空气新鲜,气候凉爽。
因此,夏季外出旅游时,出发时间应该早些,到了中午就休息,下午三四点钟以后再进行旅游活动。
这样不但旅游时有精神,不觉累,而且还不会中暑。
多喝盐开水:夏季高温,出汗多,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衡,从而出现中暑。
而多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防暑。
喝盐水时,要少量多次地喝,才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
带防暑药物:在旅游途中,容易遇到多变的气候,忽冷忽热的气温易感冒,又闷又热的天气最易中暑。
因此,夏季外出旅游时应带些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万金油、风油精、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
如果病人昏倒,可用手指掐压病人的人中穴或针刺双手十指指尖的十萱穴。
当病人好转时再送往附近医院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编号:AN-QP-HT930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Object Of The Problem And The Scope Of Influence, Analyzing The Problem,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中暑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通
用范本
中暑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通用
范本
使用指引: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对工作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
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1)中暑事故预防措施
1)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领导,在入暑以前,制订防暑降温计划和落产具体措施。
要加强对全体职工防暑降温知识教育,增强自防中暑和工伤事故的能力。
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2)应根据本地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利用早晨、傍晚气温较低时工作,延长休息时间等办法,减少阳光辐射热,以防中暑。
还可根据施工工艺合理调整劳动组织,缩短一次性作业时间,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轮换休息。
贯彻《劳动法》,控制加班加点;加强工人集体宿舍管理;切实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
3)进行技术革新,改革工艺和设备,尽量采取机械化、自动化,减轻建筑业劳动强度。
4)在工人较集中的露天作业施工现场中设置休息室,室内通风良好,室温不宜超过30℃;工地露天作业较为固定时,也可采用活动布幕或凉棚,减少阳光辐射。
在室内操作时,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天窗排气,侧窗进气,也可采用机械通风措施,向高温作业点输送凉风,或抽走热风,降低车间气温。
5)入暑前组织医务人员对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凡患持久性高血压、贫血、肺气肿、肾脏病、心血管系统和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工作。
6)对露天和高温作业者,应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料。
供给含盐浓度在0.1-0.3%的清凉饮料。
暑期还可供给工人绿豆汤、茶水,但切忌暴饮,每次最好不超过300毫升。
7)加强个人防护。
应避免阳光直接长时间照射头部,一般宜选用浅兰色或灰色的工作用,颜色越浅阻率越大。
对辐射强度大的工种应供给白色工作服,并根据作业需要配戴好各种防护用具。
露天作业应戴白色安全帽,防止阳光曝晒。
(2)中暑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当发生中暑事故后,最先发现中暑事故的从业人员速将现场情况报告项目负责人或应急
救援小组组长,项目负责人或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立即按规定上报,救援现场人员(安全救护防护组)立即对中暑人员作必要的抢救处理,抢救的重点放在降温上;对于重症中暑人员送医院救护。
组织抢救措施与事故控制:
1)先兆中暑。
其症状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流汗、口渴、身体感到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不能协调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此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超过37.5℃。
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并解开衣扣以助身体降温,适当给予清凉含盐饮料。
2)轻度中暑。
其症状为: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
气短、皮肤灼热而干燥,还有可能出现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体温上升37.5℃以上。
此时如不及时救护,就会发生热晕劂或热虚脱。
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并解开衣扣以助身体降温,适当给予清凉含盐饮料。
如果中暑病人神志不清可指压人中,针刺合谷、太冲、大椎、风池、足三里。
体温高者可用冷敷或冷水、冰水擦身以助散热,如有周围循环衰竭者有条件可给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等。
3)重症中暑。
一般是因未及时和未适当处理出现的轻症中暑病人,导致病情继续严重恶化,随着出现昏迷、痉挛或手脚抽搐。
稍作观察会发现,此时中暑病人皮肤往往干燥无汗,
体温升至40℃以上,若不赶紧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用冷水(冰水或水中加少量酒精)迅速敷擦全身,使皮肤发红并加风扇降温,头部、颈侧、腋下及腹股沟部放水袋或冰袋,头部如能放置冰帽更好。
对于休克者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
对于体弱可能出现呼吸、心跳骤停者,先通畅气道,并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挤压。
情况严重者,应立即安排住院治疗。
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
You Can Enter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