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第二章测试题

合集下载

旅游心理学测试题带答案

旅游心理学测试题带答案

旅游心理学测试题带答案旅游心理学名词解释: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旅游消费行为、旅游服务行为、旅游企业管理行为。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交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一定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倾向。

规范决策:是指人在解决一般性问题时,依据长期处理此类问题的经验迅速作出决定的过程。

旅游目标:是人的旅游行为所要追求的预期结果在头脑中的一种超前反映,也可以说是满足人的旅游需要的对象或期望所达到的结果。

服务态度:是服务人员对旅客和服务工作的一种行为倾向。

诱导:是一种把旅客的需要变成一种在服务中便于接待的形式而进行工作。

旅游需要: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以得到某种满足的感受状态。

性格:一个人对待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惯常的行为方面的心理特征。

很大程度是一个人思想品德、世界观的标志。

态度:是一个人以肯定或否定的方式估价某些抽象事物、具体事物或某些情况的心理倾向。

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并使人处于积极状态以到达一定目标的动力。

旅游环境:是一个包括旅游中的客体、活动以及旅游项目的复杂的知觉环境应激:对外界刺激或激励等环境因素所做出的行为上或心理上的反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意志人们为了实现预定目标而自觉努力的一种心理过程。

挫折在心理学上指个体动机性行为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体动机不能获得满足的情绪状态。

旅游消费态度是指人们针对某一特定旅游活动的对象,用赞成或不赞成的方式连续地表现出来的旅游消费心理倾向。

填空题1.一个人在做旅游决策时会受到_心理因素_________和_社会因素_________的双重影响。

2.知觉的组织性主要体现在接近原则、___封闭原则_______和____相似原则______三原则。

3.家庭形态对旅游决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家庭每个成员在家庭中的_______地位___和__作用________。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旅游的经济效益B. 旅游的文化影响C. 旅游者的心理体验D. 旅游目的地的地理环境答案:C2. 旅游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种情况?A. 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满意度B. 旅游者对住宿环境的评价C. 旅游者与他人的互动D. 旅游者对美食的品味答案:C3.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旅游者的态度和行为B. 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规划C.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D. 旅游者的购物行为答案:A、C4. 旅游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是?A. 减轻压力和焦虑B. 增强自我认同感C. 提高社交能力D. 促进学习和成长答案:A、B、C、D5. 旅游者体验的心理特征包括以下哪些?A. 尊重和包容B. 控制和归属C. 探索和刺激D. 安全和信任答案:A、B、C、D第二部分:填空题1. 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主要动机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放松、探索、娱乐2. 旅游心理学强调旅游者的________需求和________需求。

答案:心理、社交3. 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心理困扰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孤独、适应困难、文化冲突4. 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受到目的地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的影响。

答案:文化、环境、服务5.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主要来源于对________和________的感受。

答案:景点、交通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述旅游心理学对旅游者心理需求的理解。

答案:旅游心理学认为旅游者除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外,还有心理需求,包括对自我认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追求。

旅游可以满足旅游者对新奇体验、放松休闲和社交互动的需求。

2. 旅游心理学如何帮助旅游者解决旅行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答案:旅游心理学可以通过提供心理健康的建议和应对策略来帮助旅游者应对旅行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

旅游心里学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里学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里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者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旅游者B. 旅游目的地C. 旅游服务人员D. 旅游产品答案:B2. 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时,通常受到哪种心理因素的影响?A. 经济因素B. 社会因素C. 个人偏好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最可能经历的心理变化是:A. 认知变化B. 情感变化C. 行为变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最常出现的心理状态是:A. 兴奋B. 焦虑C. 放松D. 紧张答案:C5.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B. 增加旅游收入C. 促进旅游者身心健康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B. 旅游者的行为模式C. 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D. 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状态答案:A, B, D2. 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心理因素包括:A. 个人兴趣B. 社会文化背景C. 经济状况D. 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答案:A, B, C, D3.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可能会经历的心理变化包括:A. 认知的拓展B. 情感的丰富C. 行为的调整D. 个性的发展答案:A, B, C, D4. 旅游心理学在旅游服务中的应用包括:A.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B. 优化旅游产品设计C. 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D. 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答案:A, B, C, D5.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包括: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案例分析法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旅游者的心理活动。

(错误)2.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旅游企业更好地理解旅游者的需求。

(正确)3.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只关注旅游者的心理状态,而不涉及旅游服务人员。

旅游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者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B. 旅游者的行为动机C. 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D. 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特征答案:C2.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以下哪一项不是其主要特点?A. 寻求新奇B. 追求舒适C. 逃避现实D. 寻求刺激答案:B3.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影响其满意度的因素?A.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B. 旅游服务的质量C. 旅游者自身的期望D. 旅游目的地的气候条件答案:D4. 旅游心理学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几个层次?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C5.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其决策过程的阶段?A. 问题识别B. 信息搜索C. 选择评估D. 旅游体验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旅游者的心理特征B. 旅游者的行为模式C.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D. 旅游服务的质量答案:A、B、C、D7.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主要包括哪些?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尊重需求答案:A、B、C、D8. 旅游心理学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旅游产品设计B. 旅游市场营销C. 旅游服务提升D. 旅游目的地管理答案:A、B、C、D9. 影响旅游者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哪些?A. 旅游者的期望B. 旅游服务的质量C.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D. 旅游者的情绪状态答案:A、B、C、D10.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案例分析法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从而为旅游产品的设计与营销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最终提升旅游者的满意度和旅游体验。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旅游产品的开发B. 旅游市场的需求分析C. 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D. 旅游目的地的规划答案:C解析: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的学科,它关注旅游者的需求、动机、态度以及旅游体验等心理因素。

2. 旅游者选择目的地时,通常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A. 价格B. 目的地的知名度C. 个人兴趣和偏好D. 交通便利性答案:C解析:虽然价格、目的地的知名度和交通便利性都是旅游者选择目的地时考虑的因素,但个人兴趣和偏好通常是决定性的因素。

二、简答题1. 简述旅游动机的类型。

答案:旅游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旅游者出于个人兴趣、好奇心、求知欲等内在因素而产生的旅游愿望;外在动机则是指受到社会环境、他人影响、奖励或惩罚等外在因素的驱动。

2. 旅游体验对旅游者的心理影响有哪些?答案:旅游体验对旅游者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促进自我成长和认知发展、缓解压力和恢复精力、增强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三、论述题1. 论述旅游心理学在旅游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答案:旅游心理学在旅游市场营销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细分:根据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和需求进行市场细分,为不同的旅游者群体提供定制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 产品开发:利用旅游心理学原理,开发符合旅游者心理需求的旅游产品,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 广告宣传:运用心理学原理设计广告,激发旅游者的购买欲望和旅游动机。

- 服务优化: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预期,提供超出期望的服务,增强旅游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结束语:旅游心理学是旅游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对于理解旅游者的心理特征、行为模式以及如何提升旅游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为未来的旅游市场营销和旅游服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旅游行为B. 旅游市场C. 旅游产品D. 旅游服务答案:A2. 根据旅游心理学,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包括以下哪项?A. 个人兴趣B. 社会文化背景C. 目的地价格D. 政治法律环境答案:D3. 下列哪个理论最能解释旅游者的行为动机?A.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B.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C. 期望理论D. 公平理论答案:A4. 旅游心理学中,旅游者的认知失调指的是什么?A.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期望与实际体验不一致B. 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价格与质量认知不一致C. 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评价与实际体验不一致D. 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参与意愿与实际行动不一致答案:A5. 在旅游心理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影响旅游者满意度的因素?A. 旅游前的期望B. 旅游中的体验C. 旅游后的评价D. 旅游者的个人习惯答案:D6. 旅游心理学认为,旅游者在决策过程中通常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个人经验B. 社会影响C. 媒体广告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7. 根据旅游心理学,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感知价值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A. 产品质量B. 产品价格C. 服务质量D. A和B答案:D8. 在旅游心理学中,旅游者的忠诚度通常与哪些因素有关?A. 旅游体验的满意度B. 旅游产品的差异化C. 旅游服务的个性化D. A和C答案:D9. 旅游心理学研究表明,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最看重的体验是什么?A. 自然风光B. 文化体验C. 休闲娱乐D. 社交互动答案:B10. 在旅游心理学中,旅游者的风险感知主要指的是什么?A. 对旅游安全的担忧B. 对旅游成本的担忧C. 对旅游质量的担忧D. 对旅游时间的担忧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旅游心理学对于旅游业的意义。

旅游心理学对于旅游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研究旅游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旅游业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提供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旅游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旅游者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学科。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动机,从而提供更优质的旅游服务。

以下是旅游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旅游市场分析B. 旅游者心理活动C. 旅游产品开发D. 旅游政策制定答案:B2. 旅游动机中的“探索未知”属于哪种动机类型?A. 经济型B. 社交型C. 个人成长型D. 逃避现实型答案:C3.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通常经历哪几个阶段?A. 准备阶段、体验阶段、回忆阶段B. 选择阶段、决策阶段、行动阶段C. 认知阶段、情感阶段、行为阶段D. 需求阶段、满足阶段、反馈阶段答案:A二、判断题1. 旅游心理学只关注旅游者的心理活动,而忽略旅游服务提供者的心理状态。

(错误)2.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包括求知、求新、求美和求异等。

(正确)3.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体验是单一的,不会随着环境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旅游心理学在旅游服务中的应用。

答案:旅游心理学在旅游服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通过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动机,设计符合其期望的旅游产品;通过分析旅游者的心理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通过研究旅游者的心理反应,优化旅游环境和提升旅游体验。

2.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心理问题,旅游服务提供者应如何应对?答案: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包括:文化冲突、环境适应问题、安全焦虑等。

旅游服务提供者应通过提供详尽的旅游信息、加强文化交流、提供安全保障措施等方式来帮助旅游者解决这些问题。

四、论述题1. 论述旅游心理学对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答案:旅游心理学对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帮助旅游服务提供者更好地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从而设计出更符合旅游者期望的旅游产品。

其次,通过研究旅游者的心理特点,旅游服务提供者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增强旅游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旅游心理学》试卷参考答案 (2)[3页]

《旅游心理学》试卷参考答案 (2)[3页]

《旅游心理学》(试卷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5小题,共15分)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旅游者性格: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3.旅游者情绪:指个体对认知内容的特殊态度,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4.客我交往:指旅游服务人员与客人之间为了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表达意愿、解决在旅游活动中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而相互施加影响的各种过程。

5.操作条件反射:在一定的情境刺激中,个体某种反应结果能够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这种操作活动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就是操作条件反射。

二、单项选择(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填在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小题,共20分)1.C2.D3.B4.B 5.D 6.D 7.C 8.A 9.B 10.B三、判断改错题(正确判断对错得1分,正确改正错误得2分,每小题3分,共5小题,共15分)1、×改正:内容和时间互换2、×改正:大于改为因人而异3、×改正:直接改为间接4、×改正:理智特征改为意志特征5、×改正:之后改为之前四、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3小题,共24分)1、什么是旅游者道德弱化?请结合实例简要分析旅游者道德弱化产生的原因。

答:(1)旅游者道德弱化旅游者道德弱化指的是旅游者道德水平的下降。

(1分)如在旅游过程冲,破坏性地使用酒店设备、对服务人员出言不逊、在景点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等。

(1分)(2)旅游者道德弱化的原因①旅游过程中好奇心和不安情绪(2分)②旅游的异地性(2分)③部分旅游者以牺牲道德来保持个性(2分)2、请简述什么是旅游需要及旅游需要产生的条件。

答:(1)旅游需要是指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应在旅游活动中的体现。

(2分)(2)旅游需要产生的条件①主观条件:基本需要失衡并被感知;好奇心的驱动(2分)②客观条件:经济因素;时间因素;社会因素;旅游对象因素(4分)3、什么是旅游者助人行为及其特征?请结合实例分析旅游者助人行为中的“旁观者效应”及其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一个人换了衣服或发型,他的亲朋好友仍然认识他,这是因为()A. 恒常性B.知觉的选择性C.知觉的整体性D.知觉的理解性2、掌握服务餐巾折花这一服务技能运用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感记忆C.运动记忆D.逻辑记忆3.对食物味道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感记忆D.运动记忆4、“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明了()A. 感觉的相互作用 B .感觉的适应作用 C .感觉的生活实践作用5.绿叶丛中有一朵红花,就很容易被人们观察到。

这是知觉的()A .选择性B .整体性C .理解性 D.恒常性6.培养良好的观察力的条件是()A.多看书B.多玩游戏 C .多练习7.遗忘规律理论的提出是()A.马斯洛B.荣格C.巴甫洛夫D.艾宾浩斯8.注意本身并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一种()A.知觉B.感觉C.记忆D.心理状态9.观察的前提条件是()A.明确的目的和任务B.积累有关的知识C.细心体察D.总结观察的结果10.一个人突然变了发型,他马上就可能成为周围人的注意焦点。

这属于()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物的新异程度C.刺激物的活动变化D.刺激物的对比程度11.从合照中找到自己是()A. 恒常性B.知觉的选择性C.知觉的整体性D.知觉的理解性12一个不懂医学的人是无法从X激光片中看到具体的信息的,而放射科医生就可以从中看到病人的情况。

这是(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理解性D.恒常性13.下列不是机械识记的是()A.电话号码的识记B.人名的识记C.历史年代的识记D.定义的识记14.注意本身并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一种()A.感觉B.知觉C.记忆D.心理状态15.观察的前提条件()A.明确的目的和任务B.积累有关的知识C.细心体察D.总结观察的结果16.“窥一斑而知全豹”这说明()A.知觉的选择性B.整体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17.电影运用了( )的原理A. 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想像18.“双关图”体现了知觉的( )A.适应作用B.选择性C.整体性D.理解性19.人们觉得食物在40度左右对味觉的刺激最敏感是因为( )A.感觉的相互作用B.知觉的选择性C.适应作用D知觉的整体性20.盲人的听觉和触觉要比正常人灵敏,这是因为()A.适应作用 B.相互作用 C.整体作用 D.生活可训练性21.下列方法中()是心理学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

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调查法D.测量法22.导游讲解能加深旅游者对景点的认识,这是因为( )A.感觉的相互作用B.知觉的选择性C.知觉的整体性D.知觉的理解23.对经典音乐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感记忆D.运动记忆24.对地方戏曲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感记忆C.理解记忆D.机械记忆25.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起因和发展的识记是( )A.机械识记B.意义识记C.无意识记D.有意识记26.旅游从业人员掌握各种服务技能时,利用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感记忆C.逻辑记忆D.运动记27.1人们对大蒜的气味需要()分钟才能适应A.3~4B.4~5C.35~40D.40~4528.晕车、晕船是因为( )A.感觉的相互作用B.知觉的选择性C.适应作用D.整体性29.下列属于人的内部感觉的是( )A.嗅觉B.听觉C.肤觉 D运动觉30.“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体现了知觉的( )A.适应作用B.选择性C.整体性D.理解性31.在工作和学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机械记忆B.理解记忆C.无意识记D.有意识记32.旅游服务人员回答客人的问题主要依靠( )。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33.( )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A. 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34.中国名曲《春江花月夜》无论用什么乐器演奏,人们总能听出是同一支曲目,这是知觉的( )A.适应作用B.理解性C.整体性D.选择性35.搬重物的工人听着轻快的音乐会觉得重物变轻了,是因为( )A.感觉的相互作用 B.知觉的选择性 C.适应作用 D.知觉的整体性36.画家能分辨出十多种蓝色,这是因为()A.适应作用B.感觉的可训练性C.整体作用D.相互作用37.历史学家对秦兵马俑的认识更深刻,这是因为( )A.感觉的相互作用B.知觉的选择性C.知觉的整体性D.知觉的理解38.导游对景点有关数字的讲解依靠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感记忆C.理解记忆D.机械记忆39.下列不属于人的内部感觉的是( )A.机体觉B.运动觉C.痛觉D.平衡觉40.夜晚闪烁的霓虹灯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这是无意注意对象和背景的()A.静止状态间的对比B.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的对比C.运动状态间的对比D.其他41.旅游者对旅游的记忆以( )为主。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42.旅游从业人员掌握各种服务技能时,利用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感记忆C.逻辑记忆D.运动记忆43.在旅游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机械记忆B.理解记忆C.无意识记D.有意识记二、判断题()1.我们学习语言文字主要是利用了情感记忆。

()()2.合理地进行复习是良好记忆力的培养其中之一。

()3. 瞬时记忆是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个阶段。

()4.目的越明确任务越具体观察的效果就越好。

()5.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不可转换。

()6.晚间水龙头滴水属于刺激物的活动变化状态。

()7.碘酒的气味儿一般在6—8分钟才可以适应。

()8.一首曲子我们不管用什么乐器都能听出来是什么音乐,这属于知觉的理解性。

()9.用心体察是观察的前提。

()10.调查法是心理学研究中使用较泛的一种方法。

()11.感觉和知觉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初始阶段,是人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12.运动知觉反映事物在空间上的位置变化。

()13.碘酒的气味一般在4—5分钟就可以完全适应。

()14.在绿色光照下能降低人的听觉能力,而在红色光照下会提高人的听决绝能力。

()15.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注意到的数量。

()16.知觉是大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间接反映。

()17.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到直觉的速度和完整性。

()18.“记”是“忆”的体现和结果,“忆”是“记”的前提和基础。

()19.注意不是孤立的心理活动,它是各种心理活动的伴随状态。

()20.心理过程离开了注意,可以进行系统有效的活动。

()21.通过有系统的实践锻炼和主观的努力,可以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22.语言文字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使知觉更迅速、更完整。

()23.观察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对客观现实进行感性认识的一种被动的活动形式。

()24.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先有感觉,后有知觉,感觉和知觉是不同步的。

()25.知觉是大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间接反映。

()26.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到知觉的速度和完整性。

()27.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把注意长时间保持在所从事的活动上。

()28.思维是认识过程的低级阶段。

()29.观察是感知觉的高级形式。

()()30.理解记忆的基础是重复。

()()31.在知觉中,知觉的对象和背景是不能相互转换的。

()()32.在微弱的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人的感觉能力会降低。

()()33.人的心理活动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34.记忆是直接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

()()35.生活中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不能相互转化和交替。

()()36.人们的心理活动时刻都伴随着注意。

()()37.任何信息都必须经过短时记忆才可能转入长时记忆。

()三、名词解释1.感觉2.知觉3.注意4.无意注意5.有意注意6.观察7.记忆8.再认9.回忆10识记11.保持12.感觉的适应性13.知觉的整体性14.知觉的理解性15.知觉的恒常性四、简答题1.良好的观察条件及训练方法。

2.知觉、感觉的变化规律。

3.对旅游者针观察力的服务策略有哪些?4.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5.针对旅游者注意的服务策略有哪些?6.针对旅游者记忆的服务策略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