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旅游知觉
2010第2章旅游知觉

第2章旅游知觉【本章概要】旅游者的旅游过程就是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等的认识、审美过程。
旅游者的认识和审美是以感觉和知觉为基础,所以,分析和研究旅游知觉是揭示旅游行为、心理的重要开端。
本章从旅游知觉的概念入手,首先概述旅游知觉的基本原理,分析旅游知觉的内涵、分类、特点及影响因素,然后从人、物2个方面重点探讨旅游者对他人、人际、自我的知觉和对时间、距离、目的地的知觉。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知觉的内涵、分类、特点及影响因素,熟悉旅游者对他人、人际、时间、目的地知觉的含义、途经与影响,了解旅游知觉的研究意义及旅游者对自我、距离的知觉,以便认识旅游者的知觉规律,为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提供心理依据。
【关键性术语】感觉、知觉、旅游知觉、他人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时间知觉、距离知觉、目的地知觉。
【章首案例】夏日芳草我踏着芳馥的浅草向上走去。
而随着每一步的攀登,我的心境的感受范围似乎也更加宽阔,随着每一口清醇气息的吸入,一个更加深沉的渴望正在不觉萌生。
甚至连这里太阳的光线也更加炽烈而艳丽。
待到我登上山顶,我早已把我的卑微处境与生活苦恼忘个干净。
我感到我自己已经一切正常。
山顶有堑壕一道。
行至其地,我沿沟缓缓而行,稍事歇息。
沟的西南边上,一处坡面坍陷,形成裂口。
这里下临一带广阔沃野,其中盛植小麦,景色颇佳,周围青山环抱,宛如一古罗马圆形剧场。
山间有通路隘口之类一道,折向山南,天际远处则为白云锁闭,不可复见。
各处村屯农舍多为林木荫蔽,故此地堪称绝幽。
这是英国作家理查·杰弗理的旅游知觉。
既有对物的知觉,也有对人的知觉。
旅游知觉是每个旅游者必然发生的心理现象。
旅游知觉的整体面貌是怎样的?旅游者是怎样知觉旅游过程中的人和物的?这是本章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2.1 旅游知觉概述旅游者作为一个决策者,在面对纷繁多样的可供人们旅游的国家、地区、景点时,必须对摆在面前的诸多选择按照你心目中的要求进行主观评价,然后做出选择。
第二章旅游知觉

第二章旅游知觉课前导读知觉是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初级阶段,人的心理过程开始于感知。
旅游者的知觉是影响旅游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
实践表明,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对旅游景点的印象、具体的旅游活动以及旅游需要满足与否的评价等等,都与旅游者的知觉心理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对本章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旅游者知觉的特性以及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各种因素,以便为认识旅游者的活动规律,为更好地开展旅游工作提供依据。
教学目标1、了解知觉的涵义、特征及影响因素。
2、理解社会知觉及其若干效应。
3、熟悉旅游者对旅游地、时间和距离的知觉。
4、灵活掌握风险知觉的消除办法。
第一节知觉概述一、知觉的概念任何一种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当我们把对事物的不同个别属性加以综合时,就产生了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这就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综合和解释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客观事物的属性并不是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当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受器时,个别事物作为事物的一个方面将与整个事物同时被反映。
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是以知觉的形式来反映事物。
例如,我们看到的红色,不是脱离具体事物的红色,而是红衣服的红色,或红花儿、红国旗、红车子等等的红色;再如燕尾帽、护士服、端庄的站姿等个别属性在被感知时,护士的整体反映也就在人们的脑海里形成了。
可见,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感觉,也就没有知觉。
我们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越多、越丰富,那么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越准确,但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因为在知觉过程中还有人的主观经验在起作用,人们要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解释所获得的当前事物的感觉信息,从而对当前事物作出识别。
知觉与感觉一样,也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但是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
由此可见,知觉与感觉相比较,具有自身的本质特征:第一,知觉是对事物的感觉属性的概括,是对不同感觉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因此知觉是一种概括过程;第二,知觉是反映事物的意义,知觉的目的是解释作用于我们感官的客观事物是什么,并试图用词语去解释它,因此知觉是一种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的过程;第三,知觉富含有思维的相关因素。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旅游者的知觉课件

该对象的知觉仍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大脑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对感觉信息进行修正。
知觉的生理机制
神经元
神经元是处理信息的基本单位,通过 突触传递信息。多个神经元共同作用 ,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实现对感觉 信息的加工和整合。
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是处理高级认知功能的主要 区域,包括感觉、知觉、思维、记忆 等。不同区域的大脑皮层分工不同, 共同协作完成复杂的知觉过程。
总结词
旅游者在知觉过程中,会受到自身情感和情绪的影响,对信息进行情感性的评价和判断。
详细描述
旅游者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对其知觉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当旅游者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 可能更加关注旅游产品的积极方面;而当旅游者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可能更加关注旅
游产品的不足之处。这种情感性偏差会影响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和评价。
知觉与旅游体验
知觉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质量
旅游者的知觉对其在旅游过程中的体验产生直接影响,良好的知觉体验能够增强旅游者的 满意度和愉悦感。
知觉的持久性影响旅游回忆
旅游者的知觉不仅在旅游过程中发挥作用,而且在旅游结束后仍然影响着他们对旅游经历 的回忆和评价。
知觉的偏差影响旅游体验
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旅游者的知觉可能会出现偏差,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旅游体验, 如对旅游设施的不满、对导游服务的不满意等。
知觉的特性
01
整体性
人们总是将感觉信息整合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的各个部分,这是因
为大脑倾向于将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形式。
02
选择性
人们在面对大量感觉信息时,会选择性地注意某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
这是因为大脑无法同时处理所有信息。Fra bibliotek03恒常性
第2章 旅游知觉 《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2.1 旅游知觉概述
• 2.1.4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 –2)主观因素
• (1)兴趣 • (2)需要动机 • (3)个性 • (4)情绪 • (5)经验
2.1 旅游知觉概述
• 2.1.4旅游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 –影响人对时间估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 (1)活动的内容 • (2)情绪和态度 • (3)时间标尺的利用。
旅游心理学
第2章 旅游知觉
2.1 旅游知觉概述
• 2.1.1感觉的特性
–1)感受性 • (1)绝对感觉阈限 • (2)差别感觉阈限
–2)适应性 –3)对比性
2.1 旅游知觉概述
• 2.1.2旅游知觉的特性 • 旅游知觉是指旅游者为了赋予旅游环境以意义而解释
感觉印象的过程。 –1)旅游知觉的选择性 • (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 (2) 对象的运动 • (3) 对象的组合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 (6)习惯定向 • (7 )假定相似性偏见 • (8)行动者──观察者偏见 • (9)错觉思维
2.2 旅游中的社会知觉
• 2.2.2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就是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觉。
2.2 旅游中的社会知觉
• 2.2.3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 己心理状态的认识。 –1)生理的自我 –2)社会的自我 –3)心理的自我
第2章 旅游知觉

(二) 感觉的种类
视觉:由光作用于感光细胞引起。 听觉:由声音作用于耳朵引起。 嗅觉:由挥发性物质作用嗅觉器官引起。 味觉:由能溶于水的物质作用味蕾引起。 肤觉:由外物作用于皮肤引起 。包括 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
(三)感觉的一般规律
1、感受性和感觉阀限
感受性: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阀限: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 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的量的临界 值。 绝对感觉阀限: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 强度。也就是有感觉和无感觉之间的界 限。 最大刺激阀限:即使继续增强也不能使感 觉进一步变化的刺激强度。
差别感觉阀限:
被感觉到的两种刺激的最小差异被称为 差别感觉阀限。 例:在100克的重量上如果增加3克,我们 就能觉察重量的差异,这里的3克就是感 觉在原来100克时的差别阀限。
韦伯定律(Weber’s law) :如果以S表示 原始刺激的强度,以S+ △S 表示更强一 些的刺激强度,那么在一定的范围内, 感觉的相对差别阀限都是一种常数。 韦伯定律的公式: K=△S/S 其中:S=原始剌激的值 △S=能被人们感觉到的剌激的最小 增加量 K=相对差别阀限(韦伯常数,韦 伯分数)
第二章 旅游知觉
主要内容
一、感觉 二、知觉基本原理 三、旅游消费知觉 四、旅游者感知风险
一、感觉
(一)概念: 感 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特性: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事物;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感觉是客观事物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一)产生消费风险的原因
1、购买目标不明确 2、对满足程度没有把握 3、购买经验不足 4、他人的看法 5、经济因素
第二章 旅游知觉

旅游地等。旅游者对这些 条件的知觉直接影响具体 的旅游决策、旅游行为及 对旅游收获的评价。
59
一、旅游者对旅游点的知觉 二、旅游者对时间的知觉 三、旅游者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四、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第二篇 旅游者心理与行为
1
第二章 旅游知觉
第一节 旅游知觉概述 第二节 旅游中的社会知觉 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2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知觉的概念、 特点及影响因素;熟悉旅游者对他人、自我、人 际知觉的含义、途径与影响;了解旅游知觉的研 究意义及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时间、距离、交 通的知觉,以便认识旅游者的知觉规律,为旅游 经营管理和服务提供心理依据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形象有一个认识,把自己 归为某一类人,具有某些特点、习惯、职业关 系和行为方式。
57
三、旅游者的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就是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觉。
每个人都如一本书,读懂它不容易。
58
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旅游条件:旅游活动是由吃、住、行、游、购、
娱这六个要素组成的,为满足是旅游什者么这呀六?种需
77
2.旅游者对火车的知觉 •速度 ; •发车及抵达时间 ; •舒适程度 ;
78
3.旅游者对汽车和游轮的知觉 •车和船的安全性 ; •车和船的舒适程度 ; •车和船经过的景点数;
79
各种旅游交通方式的优劣势对比:
(引自:崔莉,旅游交通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80
本章小结
感觉VS知觉 旅游知觉 第一印象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 旅游者的感知觉

第二章 旅游者的感知觉
第一节 旅游感知觉概述 第二节 旅游过程中的人际知觉 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第一节 旅游感知觉概述
二、知觉及其特点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知觉的类型 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
形状知觉、大小 知觉、深度知觉、 方位知觉。
(三)错觉
1.错觉概念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2.错觉产生的原因 3.错觉的种类
(1)图形错觉 (2)形重错觉 (3)大小错觉 (4)时间错觉 (5)运动错觉 (6)方位错觉
第二节 旅游过程中的人际知觉
一、人际知觉及其途径
(一)人际知觉的概念 人际知觉是个人对他人的感知、理解和评价。
3.运动知觉
(三)知觉的特点 1.整体性 2.选一)客观因素 1.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2.知觉对象的刺激强度
(1)对比鲜明的 (2)运动变化的 (3)旅游对象的组合
3.刺激物的反复出现
4.旅游者的生理条件
(二)主观因素 1.需要和动机 2.兴趣爱好 3.情绪 4.游客已有的知识经验
(二)人际知觉的途径 1.仪容 2.表情 3.角色
二、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
(一)第一印象 (二)晕轮效应 (三)刻板印象 (四)心理定势
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一、对旅游时间与季节的知觉 二、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一)阻止作用 (二)促进作用 三、对旅游交通的知觉四、对旅游景点及设施的知觉 (一)安全 (二)速度 (三)服务水平
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 知觉概述
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29页
分析提示
这个案例说明知觉恒常性的形成是经验 的结果。当现实距离超过了这些土著人的通 常经验的范围后,他们就没有正常人在这个 距离上所具有的知觉恒常性。相信如果他们 走出森林,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这 方面的事物,就会逐渐建立起这种知觉能力。
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 觉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29页
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
第一节 知觉概述 第二节 知觉的的心理定势 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29页
第一节 知觉概述
一、知觉的概念 二、知觉的特性 三、影响知觉的因素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 知觉概述
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29页
第二节 知觉的心理定势
一、首因效应 二、晕轮效应 三、刻板印象
心理定势指人 在认识特定对象时 心理上的准备状态 ,即心理上的定向 趋势。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二节 知觉的心理定势
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29页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即人们常说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指 人们在首次接触某种事物时所形成的印象。
时间
速度
舒适度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29页
三、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三)旅游者对旅游巴士的知觉
下列因素影响旅游者的知觉印象:车窗的宽敞程 度,座椅的舒适性,车上减震装置的性能,车上视 听系统的效果如何,车上是否配有导游员,导游员 是否提供优质服务,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旅游知觉
第一节旅游者知觉概述
教学目标:熟悉感觉的概念与感觉的种类,掌握知觉的概念和特性,能分析影响知觉的主观客观因素有哪些,能分析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知觉现象。
教学重点:熟悉感觉的概念与感觉的种类,掌握知觉的概念和特性。
教学难点:能分析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知觉现象。
教材内容:
感觉与知觉是人心理过程的初始阶段,是研究旅游者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
一、旅游知觉的概念
(一)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二)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
(三)旅游知觉
所谓旅游知觉就是直接作用于旅游者感觉器官的旅游刺激情境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
二、旅游知觉的特性
(一)选择性
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的把复杂环境中的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二)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旅游刺激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他们标示出来,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三)整体性
在对周围世界的知觉过程中,人们并不是孤立的反映刺激物的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与关系,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①接近原则:在时间或空间上比较接近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②相似原则:性质或形状相似的对象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成为知觉的对象。
③闭合原则:若干旅游刺激对象共同包围一个空间,易形成一个知觉单位。
④连续原理:几个刺激对象在空间和实践上具有连续的性质,易被人们知觉为一个整体。
⑤背景律:对象和背景是知觉整体的一部分,背景的变化会对知觉对象产生影响。
(四)恒常性
三、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影响游客知觉的客观刺激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知觉对象本身的因素,也有对象和背景间的关系因素。
1.知觉对象的刺激强度
2.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关系
①对象和背景的差别;②对象的运动;③对象的组合
(二)主观因素
1.兴趣 2.需要和动机 3.经验 4.个性
四、旅游知觉的种类
(一)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3、距离知觉
4、方位知觉
(二)时间知觉
1、活动的内容
2、情绪和态度
3、时间标尺的作用
(三)运动知觉
1、物体运动的速度
2、运动物体与观察者的距离
3、运动知觉的参考标志
4、状态
(四)错觉
1、几何图形错觉
2、形重错觉
3、大小错觉
4、方位错觉
5、运动错觉
【案例回放】
1.在服务性行业的接待服务中,可能发生考虑不周、一时疏忽而引起客人误解和不快,这便要求接待服务人员能够细心观察客人的动作、表情等信息,从中推测出客人的需要、个性等信息。
并能随“地”应变,为客人提供相应的服务。
2.案例中的那位餐厅经理,尽管英语讲得还不够熟练,但知识比较渊博,而且能够揣摩客人的心理,用巧妙的语言解决了客人不满的问题,赢得了客人的尊重。
【思考与讨论】
1.什么是知觉?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2.请说明知觉与旅游的关系。
第二节旅游者知觉状况与服务策略
教学目标:熟悉旅游者知觉状况,并懂得如何在服务中采取相应的服务策略。
教学重点:熟悉旅游者对旅游时间的知觉、旅游条件的知觉、旅游社会知觉。
教学难点:能分析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的知觉状况,并提供各种有针对性的服务策略。
教学过程:
一、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一)对旅游时间的知觉及服务策略
1.旅途要快2.游览要慢3.活动准时
(二)对旅游距离的知觉及服务策略
1.距离对旅游心理的阻止作用
2.距离对旅游心理的吸引作用
3.距离在旅游知觉中的曲解
(三)对旅游地的知觉及服务策略
1.对旅游景点的知觉
2.对旅游设施的知觉
①视知觉方面——旅游设施的形状、结构、材料、光亮度等方面的科学组合会给游客舒适的知觉。
②听知觉方面——不同的声音能产生不同的环境氛围,从而给游客以不同的心理感受。
③嗅知觉方面——游客外出旅游时普遍都具有卫生的需要,旅游设施应在气味上避免给游客以不适感。
④温度知觉方面——虽然人们对对的知觉会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言,游客感觉最舒适的温度在摄氏20度左右。
⑤空间知觉方面——旅游设施要注意空间的合理使用。
(四)对旅游交通的知觉及服务策略
1.旅游者对飞机的知觉
2.旅游者对火车的知觉
3.旅游者对旅游巴士的知觉
4.旅游者对游览船的知觉
二、旅游中的社会知觉
(一)对他人的知觉及服务策略
1.对他人表情的知觉2.对他人性格的知觉3.对他人角色的知觉
(二)人际知觉及服务策略
在旅游服务中,旅游服务人员要不断根据自己的和旅游者的感受和看法来认识人际关系状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尽量和旅游者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利用这种良好的关系可以搞好旅游接待工作,提高旅游活动的效果。
(三)自我知觉及服务策略
1、生理的自我
2、社会的自我
3、心理的自我
表2-1 自我知觉结构图
(四)社会知觉的误区
1、第一印象
2、晕轮效应
3、心理定式
4、刻板印象
5、期望效应
6习惯定向
7、假定相似性偏见
8、行动者—观察者偏见
9、错觉思维
10、效果性偏见
【思考与讨论】
1.旅游距离知觉与旅游行为之间有何关系?
2.举例说明旅游者对旅游时间的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