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事故案例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选编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选编起重机械是在工业生产和建筑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设备,但由于操作不当、设备老化等原因,容易发生事故。
以下是典型的起重机械事故案例选编。
案例1:起重机坠落事故2024年,建筑工地上,一架塔式起重机突然发生倾覆坠落,导致多人受伤。
事故发生时,起重机正从地面上起吊一个重型构件,但由于操作不当,起重机失去平衡并迅速倾覆。
初步调查发现,起重机在安装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固定,并且操作人员没有正确操作起重机导致倾覆。
案例2:起重机翻车事故2024年,港口码头上的一台起重机在进行堆积货物作业时突然发生翻车事故,致使多人死亡。
事故发生时,起重机正在将货物装卸到一个船上,由于货物超出了起重机的额定载荷,导致起重机失去平衡并翻车。
经调查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没有正确评估起重机的承载能力,以及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案例3:起重机维修事故2024年,工厂内的一台起重机在进行维修时发生事故,导致一人受伤。
事故发生时,维修人员正在对起重机的电气系统进行维修,但由于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工人触碰到高压线导致电击伤害。
事后调查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人没有按照维修规范操作,未切断电源和通风设备。
案例4:塔吊溃落事故2024年,工地上的一座塔吊突然发生溃落事故,导致多人被埋压。
事故发生时,塔吊正在进行高空作业,突然出现横歪并迅速坍塌。
调查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塔吊的结构缺陷以及施工方没有及时检测和维护塔吊设备。
以上案例反映了起重机械事故的一些典型情况,这些事故都给工业生产和施工带来了较大的伤害和经济损失。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必须加强起重机械的操作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悉设备使用要求和安全规程。
同时,需加强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验,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另外,应加强对起重机械的设计和制造质量监督,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符合标准。
只有全面落实安全措施,才能有效预防起重机械事故的发生。
工程机械安全事故案例

工程机械安全事故案例引言:工程机械安全事故是在工地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类事故。
这些事故不仅给人身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还给施工单位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提高施工工地的安全管理水平,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工程机械安全事故的案例,吸取教训并加强安全措施。
一、事故案例一:起重机倒塌时间:2018年9月地点:某市某工地细节:在某市某工地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时,一台起重机突然倒塌,造成数名工人被埋压在残骸下。
经调查发现,事故是由于起重机失稳而导致倒塌。
起重机的操作员在承重物过程中未准确计算重量,并且没有正确操作起重机的稳定装置。
此外,该起重机的维护保养工作也存在疏漏,致使机械部件出现故障。
教训:1. 切实加强起重机操作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定期检查和维护起重机,确保机械部件的正常运行。
3. 强化起重机的稳定装置的使用和检查,确保起重机的稳定性。
二、事故案例二:挖掘机事故时间:2017年4月地点:某省某施工工地细节:在某省某施工工地进行土方工程作业时,一台挖掘机突然发生翻倒事故,操作员被困在驾驶室内。
经调查发现,事故是由于挖掘机在操作过程中触碰到附近的高压电线,导致电线断裂并触电挖掘机所致。
此外,挖掘机的操作员在作业前未进行现场勘查,未意识到高压电线的存在。
教训:1. 在作业前,必须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并制定安全作业方案。
2. 切勿触碰附近的高压电线,特别是大型机械设备。
3. 加强操作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识别危险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三、事故案例三:塔吊倒塌时间:2019年7月地点:某市某施工工地细节:在某市某施工工地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时,一座正在使用的塔吊突然倒塌,引发恶劣后果。
经调查发现,事故是由于塔吊基础不稳固导致倒塌。
承建单位在设置塔吊基础时没有进行足够的勘察和设计,导致基础无法承受塔吊的重量。
教训:1. 承建单位在安装塔吊前必须进行详细勘察和设计,确保基础的稳固性。
2. 加强监督,确保施工单位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塔吊基础的设置。
机电事故案例

机电事故案例机电事故是指在机械和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真实的机电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警惕,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案例一,电梯故障。
某高层建筑的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故障,导致乘客被困。
经过调查发现,该电梯长期没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导致部分零部件老化损坏。
最终,消防人员花费了数小时才将被困乘客成功救出。
案例二,机械设备事故。
某工厂的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工人受伤。
经过调查发现,该设备长期没有进行润滑保养,导致部分零部件磨损严重。
事故发生后,工厂不得不停工整顿,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案例三,电气火灾。
某办公楼的电气线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由于长期没有进行检修和更换,最终导致电气火灾的发生。
虽然事故发生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办公楼的部分区域被烧毁,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以上案例反映了机电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检修和维护,很容易发生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意识,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及时更换老化零部件,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同时,加强对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总之,机电事故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引以为戒,不断加强对机电设备安全的重视和管理,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共同维护好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以上案例能引起大家的重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机械伤害 事故案例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机械伤害事故案例:1. 2015年8月,某工厂发生了一起机械伤害事故。
一名操作工在清洗机器时,不慎将手指放入了旋转的机械部件中,导致手指严重受伤。
2. 2016年11月,一名建筑工人在使用电动锤子进行钻孔作业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锤子失控,砸中了工人的脚部,造成骨折。
3. 2017年5月,一家机械加工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机械伤害事故。
一台机床在加工过程中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工件脱离夹持装置飞出,砸中了附近的工人,造成多人受伤。
4. 2018年9月,一名工人在进行焊接作业时,由于未佩戴防护面罩,导致火花飞溅烧伤了他的脸部。
5. 2019年4月,一名工人在进行装配作业时,操作不当导致一块金属板突然滑落,砸中了他的手指,造成手指骨折。
6. 2020年2月,一名工人在操作起重机时,由于误操作,导致起重机的钢丝绳断裂,致使起重物坠落,造成周围工人受伤。
7. 2021年7月,一名工人在使用割草机修剪草坪时,不慎将脚部放入割草机的刀片下,导致脚部严重受伤。
8. 2022年3月,一台自动化装配线发生故障,机器突然启动,导致多名工人被夹住,造成多人受伤。
9. 2023年10月,一名工人在进行钢筋切割作业时,由于切割机刀片磨损严重,导致切割不稳定,工人手臂被刀片割伤。
10. 2024年6月,一名工人在进行机械设备维修时,由于未切断电源,导致机器突然启动,夹住了工人的手臂,造成手臂骨折。
这些机械伤害事故案例说明了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各个企业和个人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此外,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也非常重要,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更换磨损的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典型机械事故案例

典型机械事故案例
机械事故是指因机械设备或机器人等机械系统发生的意外事件,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生态环境破坏。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机械事故案例:
1. 2008年湖南省铜仁市一电焊工在操作焊机时,焊枪突然爆炸,导致工人手臂受伤,最终不幸身亡。
2. 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一卷扬机在使用过程中突然发生断裂,导致工人从高空坠落,造成重伤。
3. 2014年河南省郑州市一家面粉厂的机器故障,导致面粉堆积成山,最终引发爆炸,造成多名工人死亡。
4. 2020年福建省福州市一名工人在清理机器维修期间,不慎触碰到高压电线,导致电击身亡。
机械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操作、维护等环节存在缺陷或疏漏所导致。
因此,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该加强管理,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测和维护,并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以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
- 1 -。
机械事故案例

机械事故案例机械事故是指在机械设备操作或维护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甚至生命危险。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实际发生的机械事故案例,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工厂压力机事故。
某工厂的压力机在操作过程中突然发生了故障,导致压力机压制的金属零件脱落,砸伤了操作工人。
经过调查,发现该压力机长期没有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导致设备零部件磨损严重,最终造成了事故。
案例二,建筑起重机事故。
在某建筑工地,一台起重机在吊装重物时突然发生了断裂,导致吊物坠落砸伤了周围的工人。
经过调查,发现起重机的钢丝绳长时间没有更换,导致钢丝绳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疲劳断裂,最终引发了事故。
案例三,农业机械事故。
在农业生产中,农用机械的事故也时有发生。
比如,某农民在收割稻谷时,由于收割机刀片长时间没有进行及时更换和修整,导致刀片失去了正常的工作状态,最终造成了机械故障和操作工人的受伤。
案例四,交通运输机械事故。
在交通运输领域,机械事故也是比较常见的。
比如,一辆货车在行驶途中因为制动系统故障,导致车辆无法及时停稳,最终发生了交通事故。
经过检查发现,货车的制动系统长时间没有进行检修和更换,导致了制动失灵的严重后果。
以上案例都是由于机械设备长时间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保养,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因此,我们要引以为戒,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因为疏忽大意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同时,也要加强对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希望以上案例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警示和启发,让我们共同努力,预防机械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和生活的安全。
机械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机械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机械安全生产事故案例:糖厂机械事故某糖厂是一家规模较大的食品加工企业,主要生产各类糖果和糕点。
该厂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并注重安全生产,但由于一次机械事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那天,糖厂正进行一批糖果生产任务,其中一个重要的工序是糖果的包装。
这个工序主要是由一台自动包装机完成的,这台机器能够自动将糖果装入袋子中,并密封包装。
该自动包装机由多个传动装置组成,每个传动装置都有特定的作用。
然而,在这一天,其中一个传动装置发生了故障,导致整个自动包装机停止工作。
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厂方派出了维修人员前去处理故障。
维修人员对故障进行了初步的检查后,发现是传动装置的链条出现了松动,导致传动力不足,无法正常运行。
维修人员为了快速解决问题,没有采取完善的安全措施,他们只是简单地用手动工具将链条拉紧。
然而,在修复过程中,一名维修人员不小心将手指夹入链条之间,结果手指被严重压伤。
紧急情况下,糖厂立刻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停止了自动包装机的使用。
经过一番紧急治疗后,维修人员的手指得以保住,但他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康复期才能重新工作。
同时,由于自动包装机的停用,糖厂的生产计划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经过调查,机械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原本的传动装置存在设计缺陷,链条松动的问题时有发生;二是维修人员在处理故障时没有采取安全措施,导致了人员伤害。
针对这次事故,糖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首先,糖厂对自动包装机进行了全面的检修和维护,确保每个传动装置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糖厂还对维修人员进行了安全操作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在维修过程中能够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
此外,糖厂还加强了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建立了完善的事故预防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确保其运行正常;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建立安全生产巡检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选编

案例一东莞某管桩公司“5•2”起重机械事故案例一、事件回顾:2016年5月2日,东莞某管桩公司起重机司机陆某(未取得起重机械司机证件)利用起重机将3根管桩吊运至货车上,在卸货完成后,陆某违规操作,在未能确定自制吊具完全起升到管桩最高处以上时,运行大车运行机构,引起自制吊具意外钩起1根管桩,产生斜拉后自制吊具从管桩内孔脱落,导致该管桩坠落,砸中从货车旁边经过的朱某,致其死亡。
二、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陆某违规操作导致管桩坠落,砸中朱某,致其死亡。
2.间接原因:(1)东莞某管桩公司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不到位;(2)陆某无证操作;(3)朱某违规进入作业区域。
3.事故的主要原因:(1)陆某违规操作,无证操作;(2)东莞某管桩公司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不到位。
4.事故的次要原因为:朱某违规进入作业区域。
案例二深圳某港口机械公司“2•24”起重机械事故案例一、事件回顾2016年2月24日,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蛇口集装箱码头发生一起起重机械挤压事故,造成一人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46万元。
详细经过如下:2016年2月24日下午13时30分左右,深圳某港口机械公司驻蛇口码头桥吊组组长何某(事故受害人)接到蛇口码头公司工程部岸桥组对QC47#岸桥(事故设备)起升钢丝绳润滑的工作任务,随即安排该公司员工蔡某与其本人共同执行,何某是该工作任务的项目负责人兼指挥手,蔡某负责执行具体润滑任务,蛇口码头公司安排其作业人员黄某协助配合。
起升钢丝绳润滑作业依次分为机房卷筒、后大梁平台处、主梁与前大梁钱点附近、前大梁端部四个位置。
当日15时30分左右,在完成钦点附近钢丝绳润滑工作后,何某、蔡某在小车顶收拾好工具物料,随后何某用对讲机指挥黄某将吊具拉到最高处后将小车从第三工位慢速向前移动至第四工位前大梁端部位置,此时蔡某蹲在小车顶右前区域,朝向前方靠海一侧,何某在蔡某左后边即小车顶左后区域,然后小车开始启动慢速往前移动。
在小车还有几米到达大梁最前端时,蔡某听到何某“哎哟”声就立即用对讲机呼叫“停车”,小车马上停下,蔡某回头看到何某被夹在前大梁左侧减速传感器支架和小车左后侧液压缓冲器无杆腔及支座之间,当时何某意识清醒,叫蔡某和黄某帮助他侧身并扶起至小车顶中间位置,随即黄某通知岸桥组主任张某赶到现场,发现何某受伤情况后,紧急拨打120急救电话,大约16:00左右,120急救车到达现场,约16:30左右,120急救车将伤者送到蛇口人民医院,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机械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机械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06-9-22 15:56:16减小字体增大字体轻轻一点,立刻拥有一本安全工具书!收藏本篇文章,方便以后查看尽管国家和企业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视,但每年还是有成百上千的机械事故不断发生。
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些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却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要想降低机械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引用了一些事故案例,希望大家看后,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能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能吸取这些事故案例的经验教训;得到一些有用的启示,真正把安全放在我们一切工作的首位。
一、装置失效酿苦果,违章作业是祸根违章作业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十起事故,九起违章。
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人为图一时方便,擅自拆除了自以为有碍作业的安全装置;更有一些职工,工作起来,就把“安全”二字忘得干干净净。
下面这两个案例就是违章作业造成安全装置失效而引发的事故。
(案例一)2001年5月18曰,四川广元某木器厂木工李某用平板刨床加工木板,木板尺寸为300X25X3800毫米,李某进行推送,另有一人接拉木板。
在快刨到木板端头时,遇到节疤,木板抖动,李某疏忽,因这台刨床的刨刀没有安全防护装置,右手脱离木板而直接按到了刨刀上,瞬间李某的四个手指被刨掉。
在一年前,就为私饩鑫薨踩阑ぷ爸谜庖灰迹殴褐昧艘惶追阑ぷ爸茫吧嫌昧艘欢问奔浜螅僮魅嗽毕勇榉常透鸪耍峁痪镁头⑸耸鹿省?br>(案例二)2000年10月13曰,某纺织厂职工朱某与同事一起操作滚筒烘干机进行烘干作业。
5时40分朱某在向烘干机放料时,被旋转的联轴节挂住裤脚口摔倒在地。
待旁边的同事听到呼救声后,马上关闭电源,使设备停转,才使朱某脱险。
但朱某腿部已严重擦伤。
引起该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烘干机马达和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在上一班检修作业后没有及时罩上而引起的。
以上两个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机械的不安全状态失去了应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安全意识低是造成伤害事故的思想根源,我们一定要牢记:所有的安全装置都是为了保护操作者生命安全和健康而设置的。
机械装置的危险区就像一只吃人的“老虎”,安全装置就是关老虎的“铁笼”。
当你拆除了安全装置后,这只“老虎”就随时会伤害我们的身体。
二、危险作业不当心,用手操作招厄运一些机械作业的危险性是很大的,但一些使用这些机械的人员,对此并不重视,尤其是工作时间长了,更不把危险当回事,操作规程和要求抛在脑后,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结果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恶果。
例如下面的这个案例,就是因为不把危险当回事,用手代替应该用工具完成的工作,而导致的不幸事件。
1999年8月17曰上午,浙江一注塑厂职工江某正在进行废料粉碎。
塑料粉碎机的人料口是非常危险的部位,按规定,在作业中必须使用木棒将原料塞人料口,严禁用手直接填塞原料,但江某在用了一会儿木棒后,嫌麻烦,就用手去塞料。
以前他也多次用手操作,也没出什么事,所以他觉得用不用木棒无所谓。
但这次,厄运降临到他的头上。
右手突然被卷入粉碎机的入料口,手指就给削掉了。
手是我们身体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的很多安全生产操作的条文,都是用曾经流过血的手写成的。
我们千万不要再冒失用手的危险去验证它的正确性。
爱护自己的双手就是爱护自己的生命。
三、习惯不能成自然,休息也得想安全我们在工作中,可能会经常做一些不安全的行为,有一些行为可能是不经意和习惯做出的,但不知你是否想过,就是这些小小的习惯行为,有时会造成终生‘的后悔,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下面这些行为你有过吗?在有危险的地方休息;忽视安全标志的提示而我行我素;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等等。
如果你有,就赶快改正吧。
下面这个案例就是休息时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伤害事故。
2001年8月17曰下午,河北某机械厂职工李某正在对行车起重机进行检修,因为天气热,李某有点发困,他就靠在栏杆上休息,结果另一名检修人员开动行车,李某没注意,身体失去平稳而掉下,结果造成严重摔伤。
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
麻痹大意只会招来伤害。
在生产作业现场,我们都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警惕性,不论是在操作的时候,还是在暂时空闲,想休息的时候,都要牢记安全第一,做到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千万不能习惯成自然地去做一些不安全的行为。
四、环境狭小藏凶险,没有措施惹祸端在机械作业中,各种机械设备都有一定的安全作业空间,机械设备之间安置不能太过紧密,否则,在一台机械工作时,其危险的工件等物会对临近的机械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1998年5月19曰,江苏省一个体机械加工厂,车工郑某和钻工张某两人在一个仅9平米的车间内作业,他们的两台机床的间距仅0.6米,当郑某在加工一件长度为1.85米的六角钢棒时,因为该棒伸出车床长度较大,在高速旋转下,该钢棒被甩弯,打在了正在旁边作业的张某的头上,等郑某发现立即停车后,张某的头部已被连击数次,头骨碎裂,当场死亡。
上面这个例子就是因为作业环境狭小,进行特殊工件加工时,没有专门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装置而引发的伤害事故。
在工作中,我们千万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有关的要求,不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造成惨剧的发生。
五、旋转作业戴手套,违反规定手指掉不同的工种都有不同的工作服装。
在生产工作场所,我们不能像在平时休息那样,穿自己喜欢穿的服装。
工作服装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更重要的它还有保护你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作用。
忽视它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就是忽视了你自己的生命。
有时我们的操作人员习惯了戴手套作业,即使在操作旋转机械时,也不会想到这样不对,但是操作旋转机械最忌戴手套。
因为戴手套而引发的伤害事故是非常多的,下面就是一例。
2002年4月23曰,陕西一煤机厂职工小吴正在摇臂钻床上进行钻孔作业。
测量零件时,小吴没有关停钻床,只是把摇臂推到一边,就用戴手套的手去搬动工件,这时,飞速旋转的钻头猛地绞住了小吴的手套,强大的力量拽着小吴的手臂往钻头上缠绕。
小吴一边喊叫,一边拼命挣扎,等其他工友听到喊声关掉钻床,小吴的手套、工作服已被撕烂,右手小拇指也被绞断。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应该懂得,劳保用品也不能随便使用,并且在旋转机械附近,我们身上的衣服等物一定要收拾利索。
如要扣紧袖口,不要戴围巾等,上海某纺织厂就曾经发生过一起这样的事故。
一名挡车女工没有遵守厂里的规定,把头巾围到领子里上岗作业,当她接线时,纱巾的末端嵌人平时没有注意的梳毛机轴承细缝里,纱巾被绞,该女工的脖子被猛地勒在纺纱机上,虽立即停机,但该女工还是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所以我们在操作旋转机械时一定要做到工作服的“三紧”,即:袖口紧、下摆紧、裤脚紧;不要戴手套、围巾;女工的发辫更要盘在工作帽内,不能露出帽外。
北京钢厂冲天炉爆炸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59年6月2日22时52分,北京钢厂转炉炼钢车间六号冲天炉,由于出水阀门关闭,冷却水不能够正常循环,造成冲天炉温度升高,导致冲天炉爆炸,使冲天炉除了底盘和前炉座以外其他设施全部炸毁,生产厂房部分屋面板及梁毁坏,天车的大梁砸下,造成28人伤亡,其中死亡7人、重伤9人、轻伤12人。
二、事故原因分析1.发生爆炸事故的冲天炉,循环水箱排水阀设计不合理,设备本身有缺陷。
2.北京钢厂炼钢车间的企业管理不善,使用循环水箱设计不合理的冲天炉,对其冷却循环水管理制度不健全,而操作工人又错误操作形成冷却循环水障碍,由于出水阀门关闭,造成冷却循环水不能正常循环带走热量,导致冲天炉温度升高,终于发生冲天炉爆炸,造成了职工的重大伤亡和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
钢水外泄爆炸事故分析一、事故经过某年×月×日00:20,某钢铁集团所属炼钢股份公司炼钢车间一号转炉出第1炉钢。
该车间清渣班长陈某到钢包房把一号钢包车开到吹氩处吹氩。
00:30,陈把钢包车开到起吊位置,天车工刘某驾驶着3号80t天车落钩挂包(双钩)准备运到4号连铸机进行铸钢。
陈站在钢包东侧(正确位置应站在钢包5m处)进行指挥挂包。
陈看到东侧钩挂好后,以为西侧钩也挂好了,就吹哨明示起吊。
天车工听到起吊哨声后开始起吊。
开车后由1号炉方向向4号车行驶约8m后,班长指吊工陈某发现天车西侧挂钩没有挂到位,钩尖顶在钢包耳轴中间,钢包倾斜随时都有滑落坠包的危险,陈立即吹哨示意落包。
在2号烘烤器工作的清渣工、吹氩工听到陈的哨声后也发现天车西侧钩没挂好,便一同与陈追着天车喊停车,并对在天车下滑板作业场地1号包坑作业的滑板工施某等人及在3号包坑作业的山东某耐火材料公司的滑板工卢某等人喊:“快跑,趁还疑?”(每坑相距5m)。
当天车行驶到三号包坑上方时,天车工刘某听到地面多人的喊声,立即停车。
在急刹车的惯性作用下,西侧顶在钢包耳轴的吊钩脱离钢包轴,钢包严重倾斜(钢包自重30t,钢水40t)挣弯东侧吊钩后脱钩坠落地面,钢水洒地后因温差而爆炸(钢水温度1640℃)在一号坑包作业的3名工人先是赵某听到钢包坠地“咣当”一声侧头一看钢包坠落,钢水外泄,转身向东侧大门逃生,边跑边呼喊,跑了约15m之后摔倒。
施等2人随后跑到赵身边时被一股爆炸的钢水严重灼伤。
赵被灼成轻伤。
距离钢包坠地最近的3名山东某耐火材料公司的工人2名当即死亡,1名在被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施等2人被送往急救中心抢救。
集团公司领导和市里有关部门领导接到事故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人员、恢复生产。
这是一起严重的起重伤害事故,事故造成了3人死亡、2人重伤和1人轻伤,事故直接损失30万元。
二、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1)3号天车起吊钢水包时,西侧挂钩没有完全挂住钢包的耳轴,而是钩顶尖在耳轴的轴杆中侧,形成钩与耳轴“线”接触。
指吊工陈某指挥起吊时站位不对,只能看到挂钩挂住东侧钢包耳轴上,而没有到西侧检查确定后是否挂住就吹哨指挥起吊。
造成钢包受力不均匀、倾斜,随时都有坠包的危险,因刹车惯性力使西侧板钩从耳轴上脱落,挣弯东侧耳轴钢包坠地倾翻是造成重大伤亡责任事故的直接原因。
(2)天车工刘某违规操作,发现陈指车工站位不对没有告示,启车时没有按操作规程“点动”、“试闸”、“后移”、“准起吊”操作,造成中途急刹车惯性力作用下钢包西侧板钩脱落,钢包受力不均匀挣弯东侧挂钩后坠地倾翻的重大伤亡责任事故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1)生产确认制、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实施不到位。
炼钢股份公司确认制第1条、第3款规定:“要保证做到确认、确实、确认安全无误再进行作业”。
指车工安全操作规程规定:“指吊金属液体,必须站在安全地方,确认无误方可指吊”,指车工陈某在没有确认两侧吊钩挂靠就指吊。
天车工在明知指车工在一侧指挥,没有确认两侧吊钩是否挂靠就位的情况下就吹哨起吊,两道工序操作严重违章,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
该厂厂规、厂制齐全,车间班组记录完备,但如同虚设,落不到实处,有关安全管理人员检查督促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