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考试试题及答案(20210321000037)

合集下载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机电一体化是指()。

A.机械和电气之间具有密切联系B.机械和电气之间没有联系C.机械和电气之间相互独立D.机械和电气之间具有不存在的联系答案:A2.机电一体化的优势包括()。

A.提高生产效率B.节约能源C.减少人力成本D.增加设备的寿命E.提高产品质量答案:A、B、C、E3.以下哪项不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领域?A.汽车制造B.航空航天C.电力系统D.农业生产答案:D二、填空题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可以为传统制造企业带来()。

答案:转型升级2.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是()。

答案:信息集成三、问答题1.请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作用。

答: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机械和电气两个领域相结合,通过信息集成和智能控制实现高效生产。

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和人力成本,并且提高产品质量。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传统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2.请列举几个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案例。

答:机电一体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力系统等。

以汽车制造为例,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航空航天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控制,提高飞行安全性;在电力系统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综合题某制造企业打算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请列举该企业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问题:1.技术难题:企业可能缺乏专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导致技术应用受限。

2.成本问题: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企业担心投资回报周期长。

3.人员培训:现有员工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了解有限,需要进行培训和教育。

解决方案:1.合作与共享:企业可以与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公司合作,共享技术人才和资源。

2.市场前景分析:企业可以进行市场研究,评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该行业的应用前景和潜在收益,以便更好地制定投资计划。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试卷1参考答案一.填空1.通常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包含: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装置、执行机构、传感与检测部分和控制与信息处理五部分。

2.结构设计中的自增强原则是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辅助效应与初始效应的作用方向相同,总效应为两者之和;在力传递原则中,力流路线越短,零件的结构刚性__越好__;卸荷皮带轮就是结构设计中应用任务分配原则的实例。

3.系统的传递函数定义为当初始条件为零时,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4.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和分辨力等。

5.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是通过检测电感量的变化来检测被测量的位移。

6.滚珠丝杠副中采用双螺母是为了便于螺旋副轴向间隙的调整。

7.在光栅式位移传感器中,莫尔条纹对光栅的栅距起到了放大作用。

8.谐波齿轮传动的三个主要部件是:刚轮、柔轮和谐波发生器。

9.直流伺服电机的优点是稳定性好、可控性好、响应迅速和转矩大等;无刷直流伺服电动机的优点是无换向器、可控性好和稳定性好等。

二、简述题1.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中常常引入现代设计方法,简述你所熟悉的一种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

2.比较滚珠丝杠副中单圆弧型滚道与双圆弧型滚道的优缺点。

3.简述机电一体化产品方案设计中黑箱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1、例如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设计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只是常规设计方法的深化和发展,所以机械设计等相关课程所阐明的计算原理、方法和基本公式,对可靠性设计仍然适用。

但其又有别于传统设计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可靠性设计法认为作用在零部件上的载荷(广义的)和材料性能等都不是定值,而是随机变量,具有明显的离散性质,在数学上必须用分布函数来描述;②由于载荷和材料性能等都是随机变量,所以必须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求解;③可靠性设计法认为所设计的任何产品都存在一定的失效可能性,并且可以定量地回答产品在工作中的可靠程度,从而弥补了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题答案汇总(完整版)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题答案汇总(完整版)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考试资料1.机电一体化: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上引进了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设备以以及软件等有机结合而成的系统的总称。

2.工业三大要素:物质、能量和信息3.机电一体化系统由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等五个子系统构成。

4.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流程:(1)根据目的功能确定产品规格、性能指标(2)系统功能部件、功能要素的划分(3)接口的设计(4)综合评价(5)可靠性复查(6)试制与调试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考虑方法:(1)机电互补法:利用通用或专用电子部件取代传统机械产品中的复杂机械功能部件或功能子系统。

(2)结合法:将各组成要素有机结合为一体构成专用或通用的功能部件。

(3)组合法:将用结合法制成的功能部件、功能模块,像积木那样组合成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

6.机电一体化设计类型:(1)开发性设计:是没有产品的设计,仅仅是根据抽象的设计原理和要求,设计出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满足目的要求的系统。

(2)适应性设计:是在总的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更改,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机构或为了进行微电子控制对机械结构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以使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增加某些附加价值。

(3)变异性设计:是在设计方案和功能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现有产品的规格尺寸使之适应于量的方面有所变更的要求。

7.机电一体化设计程序:(1)明确设计思想(2)分析综合要求(3)划分功能模块(4)决定性能参数(5)调研类似产品(6)拟定总体方案(7)方案对比定型(8)编写总体设计论证书8.设计准则:在保证目的功能要求与适当寿命的前提下不断降低成本。

9.设计规律:根据设计要求首先确定离散元素间的逻辑关系,然后研究其相互间的物理关系这样就可根据设计要求和手册确定其结构关系,最终完成全部设计工作。

10.绿色设计:在新产品的开发阶段,就考虑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使用安全和人类健康等所产生的副作用。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题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题

习题七答案1、简述干扰的三个组成要素。

干扰的形成包括三个要素:干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载体.2、简述电磁干扰的种类。

(1)、静电干扰(2)、磁场耦合干扰(3)、漏电耦合干扰(4)、共阻抗干扰(5)、电磁辐射干扰3、简述干扰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影响。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工作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电磁信号,如电网的波动、强电设备的启停、高压设备和开关的电磁辐射等,当它们在系统中产生电磁感应和干扰冲击时,往往就会扰乱系统的正常运行,轻者造成系统的不稳定,降低了系统的精度;重者会引起控制系统死机或误动作,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

4、什么是共模干扰?共模干扰往往是指同时加载在各个输入信号接口断的共有的信号干扰。

如图7-3所示检测信号输入A/D转换器的两个输入端上的公有的电压干扰。

5、分析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的抗干扰措施。

抑制干扰的措施很多,主要包括屏蔽、隔离、滤波、接地和软件处理等方法6、什么是屏蔽技术及其分类?屏蔽是利用导电或导磁材料制成的盒状或壳状屏蔽体,将干扰源或干扰对象包围起来从而割断或削弱干扰场的空间耦合通道,阻止其电磁能量的传输。

按需屏蔽的干扰场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电场屏蔽、磁场屏蔽和电磁场屏蔽。

7、机电一体化中隔离方法有哪些?隔离方法有光电隔离、变压器隔离和继电器隔离等方法8、常用的滤波器有哪些并分析他们的适用场合?滤波是抑制干扰传导的一种重要方法。

由于干扰源发出的电磁干扰的频谱往往比要接收的信号的频谱宽得多,因此,当接受器接收有用信号时,也会接收到那些不希望有的干扰。

这时,可以采用滤波的方法,只让所需要的频率成分通过,而将干扰频率成分加以抑制。

常用滤波器根据其频率特性又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等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只让低频成分通过,而高于截止频率的成分则受抑制、衰减,不让通过。

高通滤波器只通过高频成分,而低于截止频率的成分则受抑制、衰减,不让通过。

带通滤波器只让某一频带范围内的频率成分通过,而低于下截止和高于上截止频率的成分均受抑制,不让通过。

机电专业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机电专业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机电专业一体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A. 机械系统B. 电子系统C. 控制系统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特点?A. 高精度B. 高可靠性C. 低效率D. 集成度高答案:C3. 伺服电机主要用于:A. 精确控制位置B. 产生大扭矩C. 快速启动和停止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4.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A. 数据存储B. 逻辑控制C. 人机交互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B5. 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作用是:A. 检测外部信号B. 转换信号C. 执行控制命令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6. 以下哪个不是机械传动元件?A. 齿轮B. 皮带C. 电机D. 轴承答案:C7. 以下哪个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类型?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光敏传感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执行元件?A. 电机B. 液压缸C. 传感器D. 气动缸答案:C9. 以下哪个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的控制策略?A. PID控制B. 模糊控制C. 神经网络控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A. 成本B. 性能C. 可靠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与传统机械系统的区别。

答案:机电一体化系统与传统机械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机电一体化系统将机械系统与电子系统、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了高度的集成和自动化。

它通过传感器检测外部信号,利用电子系统进行信号处理,并通过控制系统实现精确的控制,从而提高系统的精度、效率和可靠性。

2. 解释什么是伺服电机,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答案:伺服电机是一种高精度的电机,它能够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精确地控制电机的转速和位置。

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编码器检测电机的实际位置,将位置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位置误差调整电机的输入,从而实现精确控制。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期末考试题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期末考试题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期末考试题专业:班级:姓名: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计30分)1.‘机电一体化’与英文单词()一致。

A. MechanicsB. ElectronicsC. MechatronicsD. Electric-Machine2.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各种技术相互渗透的结果,下列技术不属于其主要相关技术的是( )A.机械技术B. 检测传感技术 C自动控制技术 D. 多媒体技术3.谐波齿轮减速器的最大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传动比大 B. 承载能力小 C. 传动精度高 D 齿侧间隙小4.数控机床要求在什么进给运动下不爬行,有高的灵敏度。

( )A. 停止B. 高速C. 低速5.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随传动级数( )A.增加而减小B.增加而增加C.减小而减小D.变化而不变6.某光栅的条纹密度是100条/mm,光栅条纹间的夹角θ=0.001孤度,则莫尔条纹的宽度是( )A.100mmB.20mmC.10mm7.直流测速发电机输出的是与转速( )A.成正比的交流电压B.成反比的交流电压2. FMS3.PLC4.SSR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大体上应包括哪些方面?2. 试列举10种常见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3.机电一体化产品对机械系统的要求有哪些?4.齿轮传动机构为何要消除齿侧间隙?5.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各是什么?6. 已知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如图所示,试说明图中的各个部分属于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哪个基本要素?四、应用题(共2小题,第一小题10分,第二小题10分,共20分)1.设某一机电一体化齿轮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80,传动级数n=5的小功率传动。

按最小等效转动惯量原则求出各级传动比。

2.采用PLC设计二台电动机A、B工作的系统。

(1)按钮X1为A电动机起动,按钮X2为A电动机停止(输出Y1);(2)按钮X3为B电动机起动,按钮X4为B电动机停止(输出Y2);(3)只有A电动机在工作中,B电动机才能工作。

【全文】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题库资料(只有大作业)

【全文】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题库资料(只有大作业)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作业一1直线运动导轨的基本形状有()。

(A)燕尾形(B)圆形(C)矩形(D)三角形[参考答案:ABCD] 分值:52机电一体化的基本要素有机械本体()等组成。

(A)动力与驱动部分(B)传感测试部分(C)控制及信息处理(D)执行机构[参考答案:ABCD] 分值:53步进电机的特点()。

(A)输出角与输入脉冲严格成比例(B)存在失步(C)转子惯量小(D)无误差累积[参考答案:ABCD] 分值:54导轨常用的材料有()。

(A)铸铁(B)钢(C)有色金属(D)塑料[参考答案:ABCD] 分值:55滚珠丝杆的外循环可分为()。

(A)端盖式(B)插管式(C)浮动式(D)螺旋槽式[参考答案:AB] 分值:56滚珠螺旋传动特点()(A)运动精度高(B)运动效率高(C)能自锁(D)具有传动的可逆性[参考答案:ABCD] 分值:57微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

(A)与机电部件的接口功能(B)对控制软件运行的支持功能。

(C)实时信息转换与控制功能(D)人机交互功能[参考答案:ABCD] 分值:58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法()。

(A)整体设计法(B)取代法(C)组合法(D)变参数设计[参考答案:ABC] 分值:59模拟信号采集通道一般由()等组成。

(A)传感器(B)A/D(C)调理电路(D)S/H[参考答案:ABCD] 分值:510微处理器的总线有()。

(A)控制总线(B)数据总线(C)地址总线(D)状态总线[参考答案:ABC] 分值:511多级齿轮副或蜗轮蜗杆等其它传动机构组成传动链的级数和各级传动比的分配原则()。

(A)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B)等效转动惯量最小原则院(C)转速最快原则(D)质量最小原则[参考答案:ABD] 分值:512伺服系统主要由被控对象、()组成。

(A)测量与反馈元件(B)调节元件(C)执行元件(D)比较环节[参考答案:ABCD] 分值:513机电控制系统由()组成。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选择题,有答案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选择题,有答案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选择题,有答案第1章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1、对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涵义,至今还有不同的认识。

但对机电一体化的本质特性认为是一个( 2 )①计算机系统②机械系统③传感系统④电气系统2、接口有三个基本功能,它们是( 1 )①变换、放大、传递②变换、放大、转换③变换、放大、控制④变换、放大、处理3、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各种技术相互渗透的结果,下列技术不属于其主要相关技术的是( 4)①机械技术②检测传感技术③自动控制技术④多媒体技术4、机电一体化系统由许多要素或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之间要能顺利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必须在各要素或子系统的相接处具备一定的连接部件,这个连接部件就称为( 4)①传感检测单元②执行单元③驱动单元④接口5、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应从如下方面考虑,说法错误的是( 4)①从性能上②从功能上③从层次上④从高技术的水平上6、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微电子技术向机械工业渗透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技术。

是一门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及软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其他技术互相融合而成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技术。

机电一体化的概念是哪国学者提出的?( 4)①中国②美国③德国④日本第2章精密机械传动与支承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1、爬行是影响进给精度的主要因素。

为了提高进给精度,必须消除爬行现象,主要应采取措施,不正确的是( 4 )①提高传动系统的刚度②尽量缩短传动链,减小传动件数和弹性变形量。

③减少摩擦力的变化④提高临界速度2、机电一体化进给传动系统,由于齿轮传动级数的增加,会使齿隙和静摩擦增加,传动效率降低,故传动级数一般不超过几级。

( 4)①1 ②2 ③3 ④43、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惯量大,会使系统的固有频率下降,产生谐振;但系统的惯量增大也有利于( 4)①提高伺服精度②提高响应速度③扩大伺服带宽④改善低速爬行4、移动工作台的惯量折算到旋转丝杠上的转动惯量是( )①②③④5、齿轮传动比的分配中,遵循“前大后小”原则的是( 4)①最小等效转动惯量原则(小功率传动装置)②最小等效转动惯量原则(大功率传动装置)③质量最小原则(小功率传动装置)④质量最小原则(大功率传动装置)6、齿轮传动比的分配中,传动比分配的结果为各分传动比相等,其遵循的原则是( 4)①最小等效转动惯量原则(小功率传动装置)②最小等效转动惯量原则(大功率传动装置)③质量最小原则(小功率传动装置)④质量最小原则(大功率传动装置)7、消除间隙的齿轮传动机构中,下列调整法中能实现自动补偿的是( 3)①直齿圆柱偏心轴套②直齿圆柱锥度齿轮③直齿圆柱双片薄片齿轮错齿④斜齿圆柱轴向垫片8、滚珠丝杠副的轴向间隙调整和预紧方法中,广泛采用双螺母预紧方式,下列预紧法中最精密的是( 3)①双螺母垫片调隙式②双螺母螺纹调隙式③双螺母齿差调隙式9、同步带标记“800 DI H 300”,其中“800”表示( 2)①800mm ②长度代号为800 ③节线长度为800 mm10、谐波齿轮减速器的最大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①传动比大②承载能力小③传动精度高④齿侧间隙小11、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方案中,便于调整且精度最高的方案是( B)A.双螺母螺纹预紧B.双螺母齿差预紧C.双螺母垫片预紧12、滚珠的工作圈(或列)数由试验可知:第一、第二和第三圈(或列)分别承受轴向载荷的( C)A. 20%、30%、50%B. 30%、20%、50%C. 50%、30%、20%13、数控机床要求在什么进给运动下不爬行,有高的灵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一)考试时间12 0分钟共2页第1页考试方法:闭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 测量2.灵敏度3.压电效应4.动态误差5.传感器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滚珠丝杆中滚珠的循环方式:_内旋换和外循环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 _____________ 3 •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顺序控制器通常用4. 某光栅的条纹密度是50条/mm,光栅条纹间的夹角0=0.001孤度,则莫尔条纹的宽度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5. 连续路径控制类中为了控制工具沿任意直线或曲线运动,必须同时控制每一个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它们同步协调到达目标点。

6. 某4极交流感应电机,电源频率为50Hz,转速为l470r/min,则转差率为。

7.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累计式定时器工作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复合控制器必定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钻孔、点焊通常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一般说来,如果增大幅值穿越频率coc的数值,则动态性能指标中的调整时间ts ()A.产大B.减小C.不变D.不定2. 加速度传感器的基木力学模型是()A.阻尼一质屋系统B.弹簧一质暈系统C.弹簧一阻尼系统D.弹簧系统3.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星与传动级数()A.有关B.无关C.在一定级数内有关D.在一定级数内无关4•顺序控制系统足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顺序控制器通常用() A.单片机 B.2051 C. PLC D. DSP5、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环节、比较环节和检测环节等个五部分。

A换向结构B转换电路C存储电路D检测环节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伺服控制系统的比较环节是将输入的指令信号与系统的反馈信号进行比较,以获得输岀与输入间的偏差信号。

()2、电气式执行元件能将电能转化成机械力,并用机械力驱动执行机构运动。

如交流电机、直流电机、力矩电机、步进电机等。

()3、对直流伺服电动机来说,其机械特性越硬越好。

()4、步进电机的步距角决泄了系统的最小位移,步距角越小,位移的控制精度越低。

()5、伺服电机的驱动电路就是将控制信号转换为功率信号,为电机提供电能的控制装置,也称其为变流器,它包括电压、电流、频率、波形和相数的变换。

()五、问答题(每小题1()分,共30分)I. 步进电动机常用的驱动电路有哪几种类型?2. 什么是步进电机的使用特性?3. 机耳一体化系统设it指标人体上应包括哪些方面?六、分析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三相变磁阻式步进电动机,转子齿数Z=100,双拍制通电,要求电动机转速为120r/min,输入脉冲频率为多少?步距角为多少?2. 采用PLC设计二个电磁阀A、B工作的系统1)按钮xl为A电磁阀打开,按钮x2为A电磁阀关闭(输出yl);2)按钮x3为B电磁阀打开,按钮x4为B电磁阀关闭(输出y2);3)只有B电磁阀在工作中,A电磁阀才能工作。

要求:画出梯形图,写出助记符指令程序。

《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一)考试方法:闭卷考试时间12 0分钟共2页第1页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 是人们借助于专门的设备,通过一定的方法对被测对象收集信息,取得数据概念的过程。

2. 指在稳态下,输出的变化ffiAY与输入的变化SAX的比值。

即为传感器灵敏度。

S=dy/dx=A Y/A X3. 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的方向对它施加力而使它产生变形时,内部就会产生极化现象, 同时在它的两个表而上将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

当外力去掉后,它乂朿新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压电效应。

4. 动态误差在被测星随时间变化过程中进行测童时所产生的附加误差称为动态误差。

5. 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箱确度把被测屋转换为与之有确泄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屋的测量装置。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内循环外循环2. 性能指标系统功能使用条件经济效益3. PLC4. 20mm5.位置和速度6. 0.027.增加而减小& 2 9.询馈控制器10.简单的直线运动控制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分)1. B.2. A3.C.4.C5、D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丁2、X3、J4、X5、J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单电源驱动电路双电源驱动电路斩波限流驱动电路2. 步距误差步距误差直接影响执行部件的定位糟度。

最大静转矩是指步进电动机在某相始终通电而处于静止不动状态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加转矩,亦即所能输出的最大电磁转矩,它反映了步进电动机的制动能力和低速步进运行时的负载能力。

启动矩一频特性空载时步进电动机由静止突然启动,并不失步地进入稳速运行所允许的最高频率称为最高启动频率。

启动频率与负载转矩有关,运疔矩频特性步进电动机连续运行时所能接受的最高频率称为最高匸作频率,它与步距角一起决定执行部件的最大运行速度。

最人相电压和最人相电流分别是指步进电动机每相绕组所允许施加的最人电源电压和流过的最大电流。

3. 应包括系统功能.性能指标.使用条件、经济效益。

六.分析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20KHz 3.62.(1)梯形图:(2)助记符指令程序:STR XIOR Y1AND NOT X2OUT Y1STR X3OR Y2AND NOT X4AND Y1OUT Y2《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二)考试方法:闭卷考试时间12 0分钟共2页第1页、名词解禅(每小题2分,共1()分)1、线咗度2、伺服控制系统3、三相六拍通电方式4、传感器5、系统精度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计算机在控制中的应用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2.滚珠丝杆螺母副结构有两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3、应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类型。

4. 机耳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可编程控制器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其它辅助模块组成。

6. 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顺序控制器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7、现在常用的总线工控制机有________ 、PC总线工业控制机和CAN总线匸业控制机等。

8、隔离放大器中采用的耦合方式主要有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9. 某光栅的条纹密度是50条/mm,光栅条纹间的夹角0=0.001孤度,则莫尔条纹的宽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10. 采样/保持器在保持阶段相当于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A机械木体B动力与驱动部分C执行机构 D.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2、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开发的类型 A 开发性设计B 适应性设计C 变参数设计 3、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方案的常用方法 A 取代法 B 整体设计法C 组合法 4、 机电一体化的高性能化一般包含 A 高速化 B 高精度 C 高效率 5、 抑制干扰的措施很多,主要包括A 屏蔽B 隔离C 滤波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变流器中开关器件的开关特性决定了控制电路的功率、等指标。

( )2、 伺服控制系统的比较坏节足将输入的指令信号9系统的反诚信号进行比较,以获得输出与输入间的偏差信号。

()3、 感应同步器足一种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高精度检测元件,有直线和圆盘式两种,分别用作检测直线位移和转角。

()4、 数字式位移传感器有光栅、磁栅、感应同步器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利用口身的物理特 征,制成直线型和圆形结构的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都是脉冲信号,每一个脉冲代表输 入的位移当量,通过计数脉冲就可以统计位移的尺寸。

()5、FMC 控制系统一般分二级,分别是单元控制级和设备控制级。

()五、 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如何用软件进行干扰的防护。

2、 滚旅丝杠副的轴向间隙对系统有何影响?如何处理?3、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计算机接口电路通常使用光电藕合器,光电龍合器的作用有哪些?六、 综合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编写程序:单片机读P1.0的状态,把这个状态传到P1.7指示灯去,肖P1.0为禹电平时指示灯亮,低电平时指示灯不亮,采用中断完成这一输入输出过程,侮中断一次完成一个读写过程。

2. 光栅传感器,刻线数为100线/mm,设细分时测得莫尔条纹数为400,试计算光栅位 移是多少亳米?若经四倍细分后,记数脉冲仍为400,则光栅此时的位移是多少?测星分辨 率是多少? 《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二)答案D 其它 D 其它。

D 高可靠性。

D 接地和软件处理等方法响应速度、频带宽度、可靠性和考试方法:闭卷考试时间12 0分钟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所谓传感器的线性度就是其输出虽与输入虽Z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直线的程度。

又称为非线性误差。

2、一种能够跟踪输入的指令信号进行动作,从而获得精确的位置、速度及动力输出的口动控制系统。

3、如果步进电动机通电循环的各拍中交替出现单、双相通电状态,这种通电方式称为单双相轮流通电方式。

如A- ABf B~ BC-C〜CA-...4、是一种以一定的梢确度把被测呈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星装置。

5、指输出星复现输入信号要求的梢确程度;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SCC)直妾数字控制系统……2.外循环插管式内循环反向器式3、单片机PLC总线工控机4.性能指标系统功能使用条件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