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福建专升本新闻传播类经验+重点
福建专升本考点

福建专升本考点
1. 福建专升本的语文考点可是很关键的哟!就像建造房子要打好地基一样,这语文基础知识不掌握好怎么行呢?比如字词的含义、文学常识等,这可都是要牢牢记住的呀!你说要是在这上面丢分多可惜。
2. 英语考点也不能小瞧呀!那些单词和语法不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嘛!像各种时态的运用,难道不是很重要吗?例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等,得熟练掌握呀。
3. 福建专升本的数学考点,那真的是像走迷宫一样,得找到正确的路径呢!像函数的性质和图像,这不是得弄清楚吗?要不然怎么解题呢。
4. 专业课的考点那可真是纷繁复杂呀,就如同茂密的森林,需要我们去探索!比如某个专业的核心概念,可不是得理解透彻嘛,不然怎么深入学习呢。
5. 政治考点也是不容小觑的呀,这就像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指明灯!像是各种理论和观点,难道不是得铭记于心吗?
6. 福建专升本的计算机考点,哎呀,就像是一台复杂的机器,得搞清楚每个零件的作用呢!像操作系统的各种功能,你说重要不重要呀。
7. 那些需要背诵的考点不就像是我们脑海里的宝藏吗?可得把它们好好收藏起来呀!比如历史事件的时间和意义,背着背着不就记住啦。
8. 考试技巧考点也是很关键的一部分呀,就好比战斗中的策略!像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答题更高效,这些不注意怎么行呢。
9. 还有一些细节性的考点,就像隐藏在草丛里的小花,不仔细找还发现不了呢!像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知识点,这可一定要重视起来呀。
总之,福建专升本考点众多,每一个都要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呀!。
福建省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传媒理论与实践核心知识点1

福建省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传媒理论与实践核心知识点1福建省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 传媒理论与实践核心知识点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研究新闻和信息传播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理论和实践领域。
在福建省考研中,传媒理论与实践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考察考生对传媒理论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传媒理论与实践的核心知识点,帮助考生复习备考。
一、传媒理论的基础概念1. 传媒:传媒是指将信息以媒介的形式传递给受众的过程,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各种形式。
2. 传播:传播是指信息在传媒中传递、扩散的过程,传播的目的是为了让信息被接收、理解和效仿。
3. 媒介:媒介是指用于传递信息的工具和平台,如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传统媒介等。
二、传媒理论的分类1. 传播理论:传播理论主要研究信息传播的过程和效果,包括传播模型、传播路径、传播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2. 冲突理论:冲突理论主要研究社会冲突和权力关系,分析信息传播中的利益冲突和相互影响。
3. 受众理论:受众理论主要研究信息接收者的特征、需求和反应,分析信息传播对不同受众的影响。
4. 文化理论:文化理论主要研究传媒与文化的关系,分析传媒对文化的塑造和传播。
三、传媒实践的核心技能1. 新闻写作: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的基本技能,要求准确、简洁、生动地表达新闻事实和信息。
2. 媒体运营:媒体运营是指对媒体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包括内容策划、编辑制作、推广营销等工作。
3. 媒体素养:媒体素养是指对传媒理论和实践的了解和掌握,包括媒体法律法规、媒体伦理等方面的知识。
四、传媒理论与实践的重点内容1. 媒介与社会:媒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和反映,媒介对社会的影响是双向的。
2. 新闻伦理与道德:新闻传播应遵循一定的伦理和道德原则,如真实准确、公正客观、尊重隐私等。
3. 媒介与公共舆论:媒介对公众思想和舆论的形成和引导起着重要作用,公共舆论也会影响媒介的发展和运营。
4. 媒介效果研究:媒介效果研究主要探讨信息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如态度变化、行为改变等。
福建专升本新闻类练习题

福建专升本新闻类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新闻价值的要素?A. 时效性B. 重要性C. 趣味性D. 客观性2.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A. 真实性B. 客观性C. 公正性D. 主观性3.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新闻采访的技巧?A. 观察B. 记录C. 推理D. 询问二、多项选择题1. 新闻报道的“五要素”包括以下哪些?A. 何时B. 何地C. 何人D. 何事E. 何因2.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增加新闻的吸引力?A. 独家性B. 接近性C. 显著性D. 时效性E. 互动性三、简答题1. 简述新闻报道中的“倒金字塔结构”是什么,并说明其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
2. 描述新闻采访中的“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四、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新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新闻材料内容省略]1. 根据材料,分析该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并说明其对公众的意义。
2. 从新闻写作的角度,评价该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并提出可能的改进建议。
五、写作题请根据以下提示,撰写一篇简短的新闻报道。
提示:福建某高校近日举办了一场以“创新与创业”为主题的论坛,邀请了多位行业专家和企业家参与讨论。
论坛上,专家们分享了他们对于创新和创业的见解,并就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应对创业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论坛吸引了大量学生和创业者参加,反响热烈。
要求:1. 标题自拟,字数不超过20字。
2. 正文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
3. 报道应包含新闻五要素,语言简洁明了。
4. 注意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新闻报道正文省略]。
顺利备考新闻传播学的要点

顺利备考新闻传播学的要点在备考新闻传播学专业时,我们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顺利备考新闻传播学的要点。
一、理论知识的掌握备考新闻传播学的首要任务是熟悉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这包括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研究范畴等。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参加相关课程以及借助学术资源来加深自己的理论基础。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关注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
了解社会媒体的发展趋势、跨文化传播的挑战、新闻伦理的变革等,有助于拓宽我们的思维和视野。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备考过程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可以通过参与学校媒体、社区媒体等实践项目,积累实践经验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要注重培养采访、报道、编辑等常见的新闻写作技巧。
掌握新闻采集的方法、新闻写作的结构和风格,可以提高我们的新闻从业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实践机会进行社会调研、舆情分析等,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了解行业动态备考新闻传播学,我们也需要密切关注行业动态。
通过了解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调整学习方向和准备重点。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新闻报道、行业杂志、学术期刊等来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
此外,参加行业会议、学术研讨会等也是获取最新信息的重要途径。
了解行业动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备考,还有助于我们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
四、加强交流合作备考新闻传播学不能只限于书本知识,还需要注重交流合作。
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学术讨论、研究小组等,与同行进行思想碰撞和经验分享。
与同学们的合作也是备考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可以组织学习讨论小组,共同备考、互相监督和讨论问题,促使彼此进步。
在交流合作中,我们还可以寻找导师或老师的帮助。
他们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学术资源,可以给予我们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总结:顺利备考新闻传播学需要我们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了解行业动态,加强交流合作。
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20个重要知识点汇总(二)

引言:新闻与传播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之一,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重要的价值。
为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中取得成功,新闻从业者和传播专业人士需要具备综合能力。
本文将介绍新闻与传播领域中的二十个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概述: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讲述新闻与传播的综合能力。
第一部分将探讨新闻的采集和处理技巧,第二部分将介绍新闻报道和写作的要点,第三部分将讨论传播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应用,第四部分将探讨公关和营销传播的策略,最后一部分将总结重要的沟通技巧和职业道德。
正文内容:一、新闻的采集和处理技巧1.信息来源筛选:新闻从业者需要学会筛选可靠的信息来源,包括官方渠道、专业机构和多个观点的比较,以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2.采访技巧:掌握良好的采访技巧,包括提问技巧、倾听和观察能力等,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专业观点。
3.新闻价值判断:了解新闻的各种价值标准,如时效性、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关注度等,以便判断哪些信息应该成为头条新闻。
4.信息处理和编辑: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包括准确、简明和客观的表达方式,同时要善于处理大量信息,将复杂问题简化并符合受众的阅读习惯。
5.管理时间和压力:新闻报道通常在紧迫的时间限制下完成,因此需要学会管理时间和压力,以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的报道质量。
二、新闻报道和写作要点1.信息结构和角度选择:新闻报道需要具备清晰的结构和合理的角度选择,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事件的背景和要点。
2.语言风格和文笔:新闻报道需要使用简洁、生动和准确的语言风格和文笔,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增强报道的可读性。
3.引用和引述:引用和引述是新闻写作中常用的技巧,需要准确、及时地援引权威人士的观点和证据,以增加报道的可信度。
4.核实事实和数据:新闻报道必须对事实和数据进行核实,以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虚假和误导。
5.新闻伦理和道德:新闻从业者应该遵守新闻行业的道德准则和职业伦理,包括真实性、公正性和尊重个人隐私等方面,保持职业的操守和责任心。
传播新闻知识点总结

传播新闻知识点总结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从生产到传播的整个过程。
它包括新闻的报道、编辑、组织、传播等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媒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闻媒体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将新闻内容传递给受众,从而影响社会舆论、引导公众意见、传递信息和知识,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闻传播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
在新闻传播的研究中,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一些重要的新闻传播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希望能够为大家对新闻传播的认识提供一些帮助。
一、新闻传播的定义和特点新闻传播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仅包括新闻内容的传播,还包括新闻从产生到传播的整个过程。
新闻传播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 及时性。
新闻要求及时传播,不能拖延。
这是因为新闻与时效性紧密相关,只有及时传播才能使新闻对社会产生影响。
2. 公共性。
新闻传播是面向公众的,它的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引导公众意见、推动社会发展。
3. 多样性。
新闻传播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文字报道、图片、视频等形式。
不同的传播方式可以适应不同的受众需求。
4. 传播力。
新闻传播具有很强的传播力,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可以影响社会舆论、引导公众意见。
5. 受众导向。
新闻传播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因此受众的需求和反馈在新闻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新闻传播的影响因素新闻传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新闻内容、传播渠道、传播环境、受众需求等。
其中,新闻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是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1. 新闻内容。
新闻内容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不同的新闻内容对受众的影响也不同。
因此,新闻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是决定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2. 传播渠道。
不同的传播渠道对新闻传播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报纸、电视、网络等传播渠道各自具有特定的传播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3. 传播环境。
传播环境也会影响新闻传播的效果,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新闻传播知识点总结

新闻传播知识点总结新闻传播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新闻传播着各种信息、观点和意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新闻传播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它不仅是传递信息,更是塑造和影响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力量。
因此,了解新闻传播的知识点对于现代社会的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新闻传播的基本概念、新闻传播的方式和媒体、新闻传播的原则和规律、新闻传播的政治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一、新闻传播的基本概念新闻传播是指通过各种媒体手段,把公共信息、事件、观点等传递给公众的过程。
新闻传播包括新闻的报道、编辑、发布等环节,以及公众接受、理解和反应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媒体是起着承载和传播信息的重要作用。
新闻传播的基本概念包括新闻、传播和媒体。
新闻是指具有时效性、公共性、真实性、权威性和传播性的信息,它是新闻传播的核心内容。
传播是指信息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上流动和传递的过程,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将信息传达给受众。
媒体是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和载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各种形式。
二、新闻传播的方式和媒体新闻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图像传播、声音传播、视频传播等,而新闻传播的媒体主要包括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媒体的多样化,新闻传播的方式和媒体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口头传播是指新闻信息通过口语传播的方式进行传达,主要包括演讲、讲座、采访、辩论等形式。
文字传播是指新闻信息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传达,主要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公告等形式。
图像传播是指新闻信息通过图片的方式进行传达,主要包括图片、图表、地图等形式。
声音传播是指新闻信息通过声音的方式进行传达,主要包括广播、录音等形式。
视频传播是指新闻信息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传达,主要包括电视、网络视频、录像等形式。
不同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媒体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联合使用,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专升本传播学整理

专升本传播学整理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于想要通过专升本提升自己学历,并深入学习传播学的同学来说,系统地梳理传播学的知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领域。
它不仅关注信息的传递过程,还深入探讨信息的产生、接收、解读以及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传播,简单来说,就是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它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进行。
而传播学则是研究这种传播现象和传播行为的科学。
在传播学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学者为其奠定了基础。
比如,拉斯韦尔的“5W”模式,清晰地阐述了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关键要素: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这个模式为我们理解传播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一个简洁而有效的框架。
香农和韦弗的信息论模式则从信息的角度出发,强调了信息的编码、解码和噪声对传播的影响。
这让我们明白,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和清晰度是至关重要的,而外界的干扰因素可能会导致信息的失真或误解。
另外,施拉姆作为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对传播学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整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使得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传播的类型方面,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是常见的分类。
人际传播是最基本的传播形式,它发生在两个人之间,具有直接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群体传播则是在群体内部进行的信息交流,例如小组讨论、团队协作等。
组织传播是在组织内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传播活动,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大众传播则是通过大众媒介,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
在传播的效果研究方面,有魔弹论、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和强大效果论等不同的观点。
魔弹论认为传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受众就像中弹的靶子一样,会轻易地被传播的信息所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享福建专升本新闻传播类学习经验+重点。
吴培培今天成绩出来了,高出切线100多分,我很高兴。
我是从1月底学校放假后开始读的,直到考试前。
英语有基础好的同学当然有优势,没有的也别担心,考前十天背一些六级、考研的亮点句子,写作常用的词汇。
语文的话,先看清楚考纲要求,古文翻译一定要认真翻译,过个三四遍,记牢固。
关键说说专业课。
咱们的专业课是《传播学教程》和《现代广告通论》两本,自学中积攒了不少经验,希望和大家分享,能对2014年专升本选择这个专业的同学有所帮助。
真心祝愿大家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在分别说重点时候,要注意的是要看考纲要求,因为不都是全看的,考纲没要求的就可以免除去看,这样节省时间和精力。
首先说说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这本书,以下是我做历年真题和参加考试后觉得重点的地方。
第一章:【1】传播的定义。
P5 【2】传播的特点P5-6 【3】社会传播区分五种P8第二章:【1】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P28 (不是依次取代而是叠加的过程) 【2】信息社会定义P35 【3】哈特将传播媒介分为三类P35 【4】贝尔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分为P37 【5】托夫勒三大浪潮P38 【6】信息社会的特点P38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信息进程分为两个阶段P39 。
第四章:熟读第四章,将传播分为过程与系统两个大方面把握。
【1】传播过程基本要素P58-59 【2】几种传播过程模式(拉斯韦尔的5W模式、香农韦弗直线模式、施拉姆循环和互动模式)其中拉斯韦尔与施拉姆是重点。
P59-63 【3】传播过程的特点P64 【4】几种系统模式(赖利夫妇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系统模式)【5】社会传播总过程理论P68倒数三行起【6】田中义久人类交往三种类P69【7】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P70-71 。
第七章:【1】大众传播的特点P111-112。
【2】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赖特的四功能说、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
)【3】大众传播起点、代表性事件、廉价报纸特点、两个转变。
【4】电视的媒介特点、电视媒介的发展四个方面P119 【5】大众传播为什么在现代人生活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P121【6】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个观点。
P121 【7】人与环境关系包含的四个要素P124 【8】信息环境的定义、三个内容P125-126 【9】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营造着体现在两个方面P126。
【10】拟态环境定、李普曼的观点和藤竹晓的观点P127第八章:从传播的制度与麦奎尔的媒介规范理论两个方面进行学习。
【1】制度: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4点、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4点、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4点。
P130-133 【2】媒介规范理论:极权主义理论4点、自由主义理论4点(席伯特的2个原则)、社会责任理论4点、民主参与理论4点、苏联社会主义媒介规范理论(非重点)、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4点、我国的传播制度基本规范的四方面P143。
第九章:【1】麦克卢汉三大理论。
P148-149。
重点了解“媒介即讯息”,“冷热媒介的种类”。
【2】电视人、容器人、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p152。
【3】充欲主义P152 【4】新媒介的4特点以及具有的重要社会意义P154-155 【5】电子乌托邦思想P155 【6】作为传播着的大众传媒具有的特点P157 【7】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大众传播的权力基础、此依据的三个方面P160 【8】把关人。
(库尔特卢因提出以及观点、怀特的补充、把关过程的实质P165。
把关人这一知识是重点。
第十章:【1】大众的6大特点P168 【2】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社会成立的六个基本条件。
P171 【3】清水几太郎的“拷贝支配”,形成的原因、转化为心理暴力的两条抽象的原理。
P172 【4】几种受众观(作为社会群体的受众[本块中重点把握IPP指数,]、作为“市场”的受众[受众即市场的定义、三个基本认识、反应传媒活动三个特性、不足之处] 、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三个基本权利。
P174-179 【5】使用与满足(重点)定义+三个视角+局限P180/P184-185。
中间如赫卓格的竞赛节目和肥皂剧、贝雷尔森读书读报动机等稍微理解。
麦奎尔电视剧木的四种基本功能P182熟知。
❤说到重点章节了。
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
内容都是传播学效果的研究。
大题会考。
补充一下第十一章节和第十二章节大体结构,这样方便理解。
传播效果研究三大阶段:1.20世纪初-30年代第一阶段强效果论主要理论有:子弹论,魔弹论。
2.20世纪40-60年代第二阶段弱效果论主要理论有: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卡兹《个人影响》、罗杰斯《创新与普及》、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有限效果论)3.20世纪70年代至今第三阶段回归强效果论,主要的理论有:议程设置功能、沉默的螺旋、培养理论、知沟和信息沟(即十二章节的内容)。
第十一章:【1】传播效果双重含义P188 【2】效果三个层面P188(认知、心理和态度、行动)【3】社会效果三个层面P189 【4】戈尔丁关于传播效果的4种分类。
P190 【5】考察具体过程的传播效果、首先必须研究的五个课题P191。
【6】麦奎尔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的三种理论P192 【7】传播学效果研究的三个时期P193 (1.早期子弹论。
2.传播流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五个假说)、卡兹的《个人影响》(中介因素)、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5项一般定理←有限效果论]P195-198 【8】有限效果论的局限、70年代传播效果研究的模式和假说的三个特点、子弹轮与宏观效果论的比较P200. 【9】信源可信性两个要素P201 【10】休眠效果(2013名词解释考题)P202 【11】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一面提示、两面提示等等)【12】意见领袖的定义、基本特征、测定意见领袖的三项指标P209-210. 【13】考察群体对个人行为影响的两个基本视角。
P210 【14】自信心假说P211第十二章:重点!分为四个部分掌握——1.议程设置功能。
2.沉默的螺旋。
3.培养理论4.知沟、信息沟。
1.议程设置功能。
【1】定义。
P214 【2】三个特点P215 。
【3】三种机制P216。
韦弗三大议题P216 【4】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P217 【5】议程设置功能与受众不同属性结合起来考察4点P217 【6】议程设置理论的意义。
这一块书里写得很乱,所以我把我归纳的写出来,供参考。
1.为传播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起着重要作用。
2.使人们注意到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帮助理解“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真正意义,为研究资产阶级学着力图掩盖的问题提供一个重要契机。
3.与我国的舆论导向研究之间有一定的理论节点,对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启发意义。
【7】议程设置不足之处P218。
2.沉默的螺旋(2013大题考题)。
【1】三个命题P220 【2】三个要点P221. 【3】沉默的螺旋的特点以及4个不同的舆论观P221-222 【4】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的双重意义P222 【5】局限4点P223 【6】重要意义2点P2243.培养理论,又称培养分析、涵化分析、教化分析。
【1】基本观点3点。
这一块书里写得很乱,所以我把我归纳的写出来,供参考。
1.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有着大体一致或者接近的认识。
2.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
P226最后一段,各小点扩充自行看。
用于补充问答。
P226-227 。
【2】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的独特优势5点P227 【3】培养理论的外围三个方面P228 【4】“主流效果”P229。
格伯纳等人认为,传播媒介的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4.知沟和信息沟。
【1】知沟定义、造成知沟扩大的5个原因(选择题)、上限假说。
P232 【2】信息沟的4个观点P232-233 【3】两个对策P234 【4】研究信息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P234最后一段。
(真题的考题之一。
)第十四章:【1】传播学早期的学术思想源流:美国源流、欧洲源流。
(代表人物稍微记记)【2】传播学4大奠基人和学科开创者。
(他们的理论以及作为学科创立人的施拉姆的四大贡献P263的第二段中。
也可总结为:1,建立传播学研究所,开设学位教育课程。
2.主编教材 3.开辟几个新的研究领域如电视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国际传播中的信息流通和传播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等等。
4.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
【3】传播学的主要学派: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经验学派中掌握(1,经验学派的定义P266。
经验学派的14座研究里程碑P269-270 (看熟就好,不用背下来,一般都是选择题) 。
而批判学派中掌握批判学派的4个主要流派: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哈伯马斯的批判理论。
传播学的部分说完了,传播学是我读得很仔细的一本,其实这本书只要读得仔细,到后期你会发现整本书的脉络是很清晰的,很容易理解。
所以我认为我总结的可能对一部分人有所帮助,如果其中有出现一些错别字什么的,希望见谅。
接下来说说丁俊杰康瑾所著《现代广告通论》,这本书可能就没那么简单了,不过2013年的考试来说,还是可以的,不算考得难。
考前我有在百度文库下载2006年到2010年的真题来做,发现早期的广告学部分的题目和这本书有很大出入,做做传播学巩固就好,广告学部分不是近2年真题就没必要做了。
广告学我读得很晕乎,很多没必要背的都死背,现在归纳出来,就免除像我一样苦逼啦~这本书很特别的其实,是重点都有黑体字标记出来了。
第一章:【1】广告的定P3黑体【2】按照各种划分来分的广告分类。
2013考题:根据广告诉求的方式来划分。
(稍微看熟就可以,不用死背)。
第二章:【1】广告活动的定义P16黑体【2】科学活动方式5个环节。
【3】IMC整合营销的定义、2个共同出发点、P22 。
【4】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P24-25第三章:广告历史这部分,都是看熟记住就好,不用死背。
【1】公认最早的文字广告出现于3000年……P28 【2】帕尔默、罗厄尔、汤普生、艾耶父子广告公司。
这些知识点,看一看。
【3】奥格威品牌形象提出者和倡导者、被称为“广告古典主义者”P39 / 瑞夫斯USP理论,独特的销售主张。
3个含义P39/ 伯恩巴克提供广告创意依赖直觉和灵感(2013选择题)【4】中国最古老的的广告形式……。
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雕刻铜版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印刷广告物。
P44。
/ 1979年中国广告元年。
【5】广告学说发展过程中两件事十分重要P53第四章:【1】市场集中率、广告的两种社会影响、广告的两种虚假现象(熟知)P71 【2】三种潜意识广告现象P72 【3】消费主义定义、三个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