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与规划实施研究
中国社区公共服务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社区公共服务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中国社区公共服务问题研究研究背景: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数量、质量、覆盖面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社区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城市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社区公共服务需求的增加,如何满足社区的公共服务需求,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本论文将聚焦在中国社区公共服务领域,综合探讨社区公共服务问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探讨中国社区公共服务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措施以改善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
具体包括:1. 分析当前中国社区公共服务的状态和存在的问题。
2. 探讨中国社区公共服务与居民需求之间的匹配度问题。
3. 研究影响社区公共服务提供的因素,包括行政管理、资源配置等。
4. 提出改善中国社区公共服务的建议和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事务的统筹规划、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数据化水平、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为了了解社区公共服务的现状和需求,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同时,我们将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不同地区的社区公共服务情况进行研究,并探讨不同地区社区公共服务的绩效稳定性和效果的差异原因。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还将采用专家访谈等方法,以进一步完善研究结果。
参考书目:1. 国家项目(编号2016AH011)、樊建平《地方政府市民化行动管理研究》;2. 杨晓峰、孙圣龙,《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管理》;3. 许程,《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现状评析》;4. 王志成、董李鹏,《社区公共服务领域各类交叉问题之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4年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研究》范文

《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需求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其城市社区的适老公共空间环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以期为城市规划与社区建设提供参考。
二、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的现状1. 公共空间分布重庆地形复杂,山地、江河纵横交错,社区公共空间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
目前,城市社区的公园、广场、活动中心等公共空间基本覆盖了全市各区域。
2. 设施配置在设施配置方面,重庆的社区公共空间已基本满足了老年人的日常需求,如健身器材、休息座椅、公共卫生间等。
然而,在无障碍设施、紧急救援系统等方面仍有待完善。
3. 环境质量在环境质量方面,重庆的社区公共空间多以绿化为主,为老年人提供了宜人的休闲环境。
然而,部分区域的环境卫生状况仍需改善,如垃圾分类处理、空气质量等。
三、存在的问题1. 空间布局不合理部分社区的公共空间布局未能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特点,导致使用不便。
如部分区域的健身设施过于集中,而休息、交流的空间不足。
2. 无障碍设施不足无障碍设施是老年人在公共空间中活动的重要保障。
然而,部分区域的道路、公共建筑等缺乏无障碍设施或设施不完善,给老年人带来不便。
3. 缺乏特色与文化内涵重庆的社区公共空间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然而,目前部分区域的空间设计缺乏特色和内涵,难以满足老年人的文化需求。
四、改进策略1. 优化空间布局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特点,优化公共空间的布局和功能分区。
如增设休息区、交流区等,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社交环境。
2. 完善无障碍设施加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确保老年人在公共空间中的安全与便利。
如增设坡道、扶手、盲道等设施,提高公共建筑的通行性。
3. 融入地域文化特色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建设中,充分融入重庆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为老年人提供具有文化内涵的休闲环境。
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与规划实施研究

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与规划实施研究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社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聚集地。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对于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就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与规划实施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改进我国城市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一、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分析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普遍偏少、建设和维护管理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
1.配置不足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需求日益复杂多样,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居民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
例如,北京市某社区面积较小,公园和运动场地仅有一个,人均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面积不足,导致社区居民锻炼和娱乐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2.建设和维护管理不足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成本较高,且缺乏长期的投入和保障机制。
一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因政府、居委会和物业等管理机构之间职责不明确,造成设施管理难度大、资金争夺激烈,设施质量和管理水平难以保障。
3.服务质量不高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的感受和对社区的归属感。
当前,一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较低,服务人员素质和服务态度不尽如人意,影响社区居民的使用体验和对社区的印象。
二、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划实施策略为了加强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配合策略,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的整体服务水平。
1.加强政策层面的支持和保障政府应出台有关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政策,落实资金和人力资源保障,加强社区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等措施,以提升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
2.提高社区居民参与互动的积极性政府应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服务设施的意见征集和设施管理,增强社区居民经济自主性和自治意识。
例如,允许居民自行建设社区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并赋予居民更多决策权和资源支持。
3.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服务体验公共服务设施应注重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增加服务设施的覆盖面和服务种类,提高服务质量和人才素质,加强设施卫生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我国社区治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社区治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第一章前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不断发展壮大。
社区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作为城市基层单位,社区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社区的快速发展,我国社区治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社区治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我国社区治理的现状2.1 社区治理的现状概述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体系逐渐健全,现已建立起规范立体的社区治理体系。
从机构设置而言,国家对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教育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等社区服务设施的设立制定了明确的政策,基本实现了社区服务设施的全覆盖。
从社区组织建设而言,各级政府设立了社区治理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警务室等组织,实现了城市社区治理体系的初步建立。
2.2 社区治理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2.2.1 社区组织基础过于单薄社区组织作为城市社区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但是,我国的社区组织基础过于单薄,无法满足目前城市社区治理的实际需要。
2.2.2 社区治理服务缺乏专业性目前,我国社区治理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还比较低下,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
同时,社区治理服务与公共安全等领域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容易出现信息孤岛的状况。
2.2.3 社区政府与居民间利益分配不均在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由于利益驱动的因素较多,社区政府与居民之间的利益分配也存在不均。
这种不均等状态不仅影响着社区治理的公正性和公信力,也会给社区治理留下一些深沉的隐患。
第三章我国社区治理的发展趋势3.1 全面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目前,我国在社区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这也为某些不法之徒提供了一些可乘之机。
因此,全面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成为了我国社区治理的必然趋势。
3.2 开放性的社区治理模式将更具优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社区治理模式面临着更好的创新发展。
(完整版)浅析社区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浅析社区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学校名称:姓名:学号:专业:教育层次:入学时间:指导教师:论文提纲一、社区公共服务现状及问题分析(一)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相关概念解析(二)社区公共服务问题分析1、社区信息宣传方式单一2、社区科教文卫发展良好,医疗卫生还有待提高3、社区养老助残活动开展仍欠成熟4、社区在促进就业方面宣传不够,政策制度不全5、政府定位不合理,各部门缺乏协调规划6、社区公共服务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7、社区公共服务资金短缺,政府投入不足8、居民参与意识不够,服务意识淡薄二、社区公共服务产生的原因分析(一)不够优化的社区组织(二)社区职能和社区工作存在缺陷(三)社区居民与社区公共服务的不协调三、社区公共服务问题的解决对策与建议对策与建议(一)理顺社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二)社区自主管理权限的确定和保障(三)丰富社区资金筹集方式(四)改善社区组织人力资源状况(五)健全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法律法规1、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2、制定行业准入规则。
(六)拓宽社区公共服务资金投入渠道。
(七)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浅析社区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社区作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同时也成为了社会管理的基本单位,其建设成果、发展状况以及和谐程度都直接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本文通过对我国社区公共服务问题的提出以及发展现状的介绍,总结当前社区会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找行之有效的对策,此外还提出了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城市,社区,公共服务。
社区公共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促进了社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的进展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稳定,关系到整个社区机体的健康成长。
一、社区公共服务现状及问题分析本文研究所选择的社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内,分别是北梁社区和xx社区,选择这两个社区一方面因为北梁社区是一个新社区,于2016年xxx时间入住新住户,因此各方面建设都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特别是今年才开始起步的社区建设工作使得北梁新城在社区发展上显得不够成熟,但同时也为社区建设方案创造出更多的研究机会和突破口。
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在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面临诸多问题。
缺乏全面的社区规划、社区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信息化建设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社区规划建设、提升社区管理人员素质、加强信息化建设等对策建议。
通过对城市社区管理问题的深入分析,本文旨在为新形势下的城市社区管理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为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当前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社区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社区管理、新形势、问题分析、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素质、信息化建设、对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社区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在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着社区居民的生活和发展。
对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城市社区管理的现状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有效提出解决方案,促进城市社区管理的良性发展。
本研究旨在从城市社区管理问题的角度出发,结合新形势下的要求,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城市社区管理的改善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城市社区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社区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对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城市社区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
通过深入分析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找出问题的根源,制定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实施相应的措施,从而提升城市社区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中国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一、概述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但目前我国在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公共服务资源不均衡、基础设施滞后、服务内容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二、公共服务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与对策当前,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分配不均衡是导致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服务项目的质量与数量存在很大差异,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较少,服务质量也较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建立公共服务资源均衡的制度体系,推动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化,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
2、加强政府间协调,推动城市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差异化建设,确保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和质量得到提升。
三、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与对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异也导致了部分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滞后。
例如,农村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物流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农产品销售困难,生活设施不便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交通网络、水电路气家庭服务设施建设等,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服务。
2、加快信息化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建设新型服务平台,便捷高效地提供公共服务。
四、服务内容不足的问题与对策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还面临服务内容不足的问题,如城市社区规划缺乏规范,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缺乏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制定全国统一的公共服务标准,建立标准化的公共服务评估体系,保证公共服务内容的水平和质量。
2、公共服务机构要加强组织规划,提高服务能力,特别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等基础服务的提升。
五、结论综上所述,中国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较多,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逐步解决。
只有不断加大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加强政策引导与协调,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规划,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评价机制,才能实现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服务内容的提升,切实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条件和质量。
中国社区服务与治理的现状与挑战

中国社区服务与治理的现状与挑战第一章:概述社区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位和基础,社区服务和治理是保障城市居民有序生活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中国城市的规模和数量迅猛增长,社区服务与治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将从社区管理、服务、治理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社区服务与治理的现状和挑战。
第二章:社区管理社区管理是社区服务与治理的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
目前,中国社区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管理体制尚未完善当前社区管理体制存在多头管理、分权分责的问题,导致社区管理难以协调。
此外,社区管理还存在职责不明、权责不统一的问题,需要及时完善。
2.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社区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很多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能力和职业道德。
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社区管理员工的廉洁从业和社区居民的服务质量,必须得到改善。
3.信息化水平不高现有社区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技术水平较低,且缺乏大数据统计分析能力,数据管理不规范、信息不互通,导致数据孤岛、信息不对称、服务短板等问题的出现。
第三章: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社区管理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但当前社区服务还面临着以下问题:1.服务不完善目前社区服务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公共服务上,对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利益的服务还存在短板。
特别是对于社会福利、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服务仍需不断完善。
2.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当前社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存在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时效不够等问题。
社区服务需要加强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及评估体系等方面的完善。
3.服务模式创新有待探索推进当前社区服务模式相对比较单一,社区服务体系需要创新,进而满足不同居民需求差异化的需求。
第四章:社区治理社区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任务,还需要社区居民自觉参与、实现共治。
目前,中国社区治理还存在以下问题:1.制度不完善当前,中国在社区治理方面主要还是依照在户籍管理、基层治理等方面制定的社区治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需要从细化到完善制度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与规划实施研究陈伟东,张大维(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武汉430079)ARESEARCHINTOTHEPRESENTSITUATIONANDPLANIMPLEMENTATIONOFTHEURBANPUBLICSERVICEFACILITIES'DISPOSITIONINCHINACHENWei-dong,ZHANGDa-wei(ResearchCenterforUrbanCommunityBuilding,Huazhong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Abstract:Thereasonableplanningandeffectivebuildingofurbancommunitypublicservicefacilitiesarethenecessarypreconditionofurbangovernance.Theprojectsandcontentofcommunitypublicservicefacilitiesarenotfixed,theyshouldmeetthegrowingdemandoftheresidents.Atpresent,Chinadoesnothaveaplanningstandardofcommunitypublicservicefacilities,whichcanbefollowedbymosturbanareas.Therefore,clarifyingtheconditionsofurbancommunitypublicservicefacilities'configurationandresidents'demandatthisstage,andgivingreasonableproposalsofconfigurationofurbancommunitypublicservicefacilitiesarecrucialtothebuildingofaharmonioussociety.Theurbancommunityservicefacilitiesaredividedintothelifeservicefacilities,themunicipaladministrationfacilitiesandthepublicservicefacilities.Afterreviewingthepresentconditionofthenationalurbancommunityservicefacilities'dispositionandtheinhabitant'sdemand.ItisconcludedthatChina'surbancommunitypublicservicefacilitiesfallshortofdemand.ReferringtotheurbancommunitypublicservicefacilitiesdesignstandardsinBeijing,ShanghaiandWuhanandconsideringavarietyoffactors,weputforwardsomesuggestionstoimprovethepresentsituation.Keywords:citycommunity;publicservicefacilities;plantarget;theimplementationunit文章编号:1003-2398(2007)05-0029-05提要:城市社区服务设施分为生活服务设施、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三大类。
在统计分析了全国城市社区建设基本情况抽样调查数据之后,重点考察了全国城市社区服务设施的覆盖率、配建规模和居民的需求现状,得出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其它两类设施更加供不应求的结论,参照建设部和北京市、上海市、武汉市等地的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规范,结合各种相关因素,提出了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标和实施建议。
关键词: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标;实施单元中图分类号:TU984.2文献标识码:A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规划和有效建设是城市政府治理的内在要求和社区居民自治的必要前提。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与项目的设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取决于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社区周围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人们社会生活组织的变化等因素。
如我国在1964年制定的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的项目只有40项,而在1980年增加为66项,到1993年制定的新指标又增加到72项,但仍然满足不了居民的需求[1]。
目前我国没有一个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可以被大多数城市参照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和操作蓝本,因此,弄清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现状和居民需求现状,并据此提出适应时代发展的规划标准和实施建议对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在统计分析全国城市社区建设基本情况抽样调查①问卷数据,特别是社区服务设施的覆盖率②、配建规模和居民需求现状的数据基础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及其局部修订条文和条文说明[2,3],借鉴北京市[4]、上海市[5]等地修订规范和武汉市“2006—2020年城市社区发展与规划实施单元研究”的最新成果[6],结合相关因素提出了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指标和实施建议,从而为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实施提供了若干参考。
1社区服务设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界定国家建设部将居住区服务设施按使用性质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八类,在实际调研中,根据居民的需求现状及习惯用语,以社区为主要考察单位,我们把社区服务设施分为三大类:生活服务设施(超市、菜场等)、市政设施(供电供水供气、道路交通、银行等)、公共服务设施(社区HUMANGEOGRAPHYVol.22.No.52007/102007年第5期总第97期组织办公用房、再就业培训中心、医疗卫生服务站、养老院、公共活动场所等)。
本文重点研究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规划标准与实施单元。
其依据在于:其一,社区服务设施规划需要以人为本,依据社区居民的需求来规划,也就是说,根据居民需求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
全国城市社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城市社区大多数居民的最迫切需求并非是通常可以由市场来调节的生活服务设施和主要由政府调节的市政设施,而是我们称之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那一部分。
其二,社区服务设施需要依据社区功能来规划,一般意义上说,社区具有四大功能:一是满足社会交往需要;二是满足社会参与需要;三是满足社会救助需要;四是满足民主自治需要。
为满足这四大功能,必然需要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与其它两类服务设施区分开来重点规划。
其三,生活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历来也是城市规划的重点,其规划标准相对明确,更新也较快。
2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项目的确定2.1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社区是城市公共物品的集体消费单元,供需平衡是城市公共服务和公共经济的一条基本原则。
所谓需求是指城市居民未满足的需要,就公共服务而言,实际是指公共物品的短缺,即供给满足不了需要。
据此次全国社区调查的数据,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不应求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问题。
2.1.1社区内的服务设施供给现状居民问卷表明在大部分社区里,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服务设施较为齐全,在所有被调查的12类社区服务设施中有8项所占比例在60%以上,特别是小超市或小卖部、有线电视、美容美发店等服务设施的覆盖率都很高,85%以上的社区居民选择了这3项。
社区内12类服务设施的覆盖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序:有线电视91.89%,小超市或小卖部88.46%,美容美发店85.09%,餐厅75.85%,菜市场70.08%,宽带接入67.74%,社区卫生站66.30%,劳动保障服务站61.40%,老人服务设施54.46%,健身设施53.26%,文化设施52.55%,儿童服务设施41.71%。
由此可见,排在前六位的是生活服务设施,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现状较好,而排在后六位的是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规划滞后。
2.1.2社区附近的服务设施供给现状此次抽样调查所涉及的主要是步行10分钟内所能到达的社区附近服务设施,根据调查显示,在所调查的16类服务设施中,有11类服务设施的居民选择率在60%以上,而只有3类服务设施在60%以下(从规划的角度讲,其实施单元③本应该相对大一些)。
社区附近的16类服务设施覆盖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药店81.10%,餐馆77.70%,美容美发77.66%,医院、卫生院74.23%,银行74.23%,公共厕所73.54%,集贸市场71.82%,小学71.82%,托儿所、幼儿园71.48%,商场、购物中心65.98%,公汽、电车、地铁站65.64%,邮局、邮亭62.20%,网吧60.82%,音像店59.11%,中学52.92%,宾馆52.58%。
由此可见,在居住区范围内,社区附近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及其它生活服务设施和市政服务设施的配置现状较好。
2.2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强烈调查中,政府(96份问卷)、居委会(291份问卷)对居民生活中主要困难的判断和居民(2824份问卷)自身对生活中主要困难的判断反映了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强烈,并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点(见表1)。
表1政府、居委会、居民各自认为居民生活中的主要困难排序Tab.1TheMainDifficultiesinPeoples'LivesaccordingtotheGovernment,theResidentsandtheResidents'Committee2.3北京市、上海市、武汉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项目在城市化背景下,以北京市、上海市、武汉市为代表的国内大多数城市在社区规划时均开始重视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和建设(见表2)。
2.4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项目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项目是根据全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需现状,并参考北京市、上海市、武汉市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而设置的。
长期以来,公共服务设施被认为具有强烈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而被视为纯公共物品[7]。
其特性必然要求城市政府包揽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规划决策、生产建设、运营管理全部工作[8]。
事实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和生产职能完全可以分离。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项目按投资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项目两大类,政府投资又分为政策性和公益性两小类(详细项目见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