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高考化学二轮:专题二+第7讲+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79张PPT)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二轮高频考点精讲 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件

精选ppt
6
返回目录
专题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典
型 真
即达到新平衡时 N2O4 的浓度为 0.020 mol·L-1,NO2 的浓
题 在
度为 0.160 mol·L-1,根据 K=cc2((NN2OO24))可计算出平衡常数
线
K2。(3)温度为 T 时,反应达到平衡,将反应容器减小一半,
即增大压强。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
精选ppt
11
返回目录
专题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典
型
【考点定位】
真 题
1.从定性、定量角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
在
转化率进行考查。
线
2.对化学平衡状态是否建立、条件改变后平衡移动方
向、结果进行考查。
3.以图像、数据表格形式将外因对反应速率、平衡状态的
=
2n-20%n 2n8-0%20n%p n2
=
20×180 802×7.85 MPa
=
0.07(MPa)-1。(2)增大压强,平衡将正向移动,能提高 C2H4 的转化率,即压强 p1<p2<p3<p4。(3)为了使平衡正向移动, 还可以将乙醇液化及时分离,或增大 n (H2O):n (C2H4) 之 比等措施。
-1×10 s×2=0.16 mol·L-1
c(N2O4)=0.040 mol·L-1-0.002 0 mol·L-1·s-1×10 s= 0.020 mol·L-1
K2=(00.0.1260 mmooll··L-L1-)1 2=1.3 mol·L-1
(3)逆反应 对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
逆反应方向移动
精选ppt
新课标广西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二化学基本理论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课件

mol H2(g)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
ΔH<0,NH3
的物质的 关闭
0量~t与1 m时in间时内的间,N关/mH系i3n的如浓表度所增示大,下0列.2 说m0o法l·L错-1误t,1则的v是(N(Ht23)=0)������.12t3 mol·L-1·min-1,
A 正确。N升H3高的温物度质正的逆量反/m应ol速率0均增大0.,2化学平0.3衡向吸0.热3 方向移动,
解析:由图像曲线的变化特点可知,升高温度,G的体积分数减小, 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方向为吸热反 应;增大压强,G的体积分数减小,则平衡向减少G的方向移动,由于L 为固体,说明a>b,增加L的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G的转化率不变。
-16-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真题示例 核心建模 对点演练
率增大,B项符合题意;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转化率降低;通入N2
平衡逆向移动,也使NO转化率降低,C项不符合题意;降低温度,反应速
率减小,D项不符合题意。
关闭
B
解析 答案
-1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真题示例 核心建模 对点演练
2.一定温度下,在 1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 1 mol 的 N2(g)和 3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9真题示例 核心建模 对点演练
(3)如果采用NaClO、Ca(ClO)2替代NaClO2,也能得到较好的烟 气脱硫效果。
从化学平衡原理分析,Ca(ClO)2相比NaClO具有的优点是 。 答案:(1)①提高 ②大于 NO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 (2)①减小 ②K=���������2���2(S(SOO3242-)-·)���·������(���C(ClOl-)2- )
二章节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PT课件

[随堂练习]
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 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υ(A)、υ(B)、 υ(C) ( mol· L-1· s-1 )表示,且 υ(A) 、 υ(B) 、 υ(C) 之 间 有 如 下 所 示 的 关 系 : υ(B)=3υ(A) ; 3υ(C)=2υ(B) 。则此反应可 表示为( ) B (A)2A+3B=2C (B)A+3B=2C
5.对于在一个容器中的一般反应 aA + bB = cC + dD来说有 VA :VB :VC :VD =△CA : △ CB :△ CC :△ CD = △nA :△ nB : △nC :△nD = a :b :c :d 6.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比较不同反应进行得快慢 或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时, 实验测定2-1 应选择同一物质来比较。例如:可逆反应 A(g)+ B(g) C(g)+ D(g) ,在 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 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D ) A.VA= 0.15mol/L· min B. VB= 0.6 mol/L· min C. VC= 0.4 mol/L· min D.VD= 0.01 mol/L· s
[随堂练习]
4.反应4A(气)+5B(气)= 4C(气)+6D(气) 在 5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 C 的物 质 的 量 增 加 了 0.3mol 。 下 列 论 述 正 确 的 是 ( B )。 (A)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10 mol· L-1· s-1 (B)容器中含D的物质的量至少为0.45mol (C)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比一定 是4:5:4:6 (D)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了0.3mol
[随堂练习]
3.反应4NH3+5O2 = 4NO+6H2O,在5L的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 NO 的物质的 量增加了 0.3mol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 υ ( x )(表示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 的生成速率)为( C D )。 (A)υ(O2)=0.01 mol· L-1· s-1 (B)υ(NO)=0.008 mol· L-1· s-1 (C)υ(H2O)=0.003 mol· L-1· s-1 (D)υ(NH3)=0.002 mol· L-1· s-1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PPT教学课件

3.“ 可逆反应,在条件相同时(等温等容),若达 到等同平衡,其初始状态必须能互变,从极限角度 看,就是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要相当。因此,可以采 用“一边倒”的原则来处理以下问题:化学平衡等
aA(g)+bB(g)
①始 a
b
0
②始0
0
c
③始x
y
z
为了使平衡Ⅲ=Ⅱ=Ⅰ
cC(g) 平衡状态Ⅰ 平衡状态Ⅱ
平衡状态Ⅲ
则下列说法符合该图象的是
A.t1时刻,增大了X B.t1 C.t1 D.t1时刻,使用了催化剂
解析 (1
Δc(Z)= 1.58 mol 0 mol , 0.79 mol/L 2L
v(Z)= 0.79 mo=l/ 0L.079 mol/(L·s),
10 s
Δc(X)= 1.20 mol 0=.401 m.3o9l 5 mol/L
化学平衡图象的解题步骤 解图象题三步曲:“一看”、“二想”、“三 判断” (1)“一看”——
②看线:弄清线的走向、变化趋势及线的陡与平。 ③看点:弄清曲线上点的含义,特别是一些特殊 点,如与坐标轴的交点、曲线的交点、折点、最高
④看量的变化:弄清是浓度变化、温度变化还是
⑤看要不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等。 (2)“二想”—— 看完线后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B(g) 2C(g)
B.t4-t5 C.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1.0 mol
D.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容器中加入a mol A
b mol B和c mol C,要达到t1 a、b、c要满足的条件为a+2c/3=2.4和b+c/3=1.2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PPT全文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PPT全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d6768ff01dc281e53af0eb.png)
2s
0.3 mol/(L·s),v(B)=0.15 mol/(L·s)。2 s时消耗A的物质的量为 0.3mol/(L·s)×2s×2L=1.2 mol, A的转化率为 1.2 mol ×100%=
4 mol
30%。2 s时消耗B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L·s)×2 s×2 L=0.6 mol,所以2 s时B的浓度为 2 mol-0.6 mol=0.7 mol·L-1。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 中化学 教材《 化学反 应速率 与化学 平衡》P PT全文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 中化学 教材《 化学反 应速率 与化学 平衡》P PT全文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4、有效碰撞理论 (1)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2)活化能:如图 图中: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剂时的 活化能为E3,反应热为E1-E2。(注: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之间能够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 (4)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020浙江1月— 29(1)
平衡常数的计算
压强平衡常数的 计算
化学反应 进行的方
向
2016全国Ⅱ— 27(1)
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 趋势很大的原因
2019浙江4月— 30(1)
反应进行方向的 相关判断
考法1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影响因素
1、数学表达式及单位 v= c ,单位为mol·L-1·min-1或mol·L-1·s-1。
t
2、注意事项 (1)化学反应速率一般指平均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且无论用反
应物还是用生成物表示均取正值。
(2)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 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0.3 mol/(L·s),v(B)=0.15 mol/(L·s)。2 s时消耗A的物质的量为 0.3mol/(L·s)×2s×2L=1.2 mol, A的转化率为 1.2 mol ×100%=
4 mol
30%。2 s时消耗B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L·s)×2 s×2 L=0.6 mol,所以2 s时B的浓度为 2 mol-0.6 mol=0.7 mol·L-1。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 中化学 教材《 化学反 应速率 与化学 平衡》P PT全文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 中化学 教材《 化学反 应速率 与化学 平衡》P PT全文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4、有效碰撞理论 (1)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2)活化能:如图 图中: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剂时的 活化能为E3,反应热为E1-E2。(注: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之间能够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 (4)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020浙江1月— 29(1)
平衡常数的计算
压强平衡常数的 计算
化学反应 进行的方
向
2016全国Ⅱ— 27(1)
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 趋势很大的原因
2019浙江4月— 30(1)
反应进行方向的 相关判断
考法1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影响因素
1、数学表达式及单位 v= c ,单位为mol·L-1·min-1或mol·L-1·s-1。
t
2、注意事项 (1)化学反应速率一般指平均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且无论用反
应物还是用生成物表示均取正值。
(2)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 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pt课件

VA·耗:VC·耗=x:z VA·耗:VB·生=x:y;
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35
3、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混合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
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间 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接 的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各气体的分压、分体积不随时间改变
而改变。
36
4、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方法⑴
注意单位的一致性7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性质 外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颗粒
大小、光、等等
8
(1)浓度的影响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化学反 应速率;减小反应物浓度,可减小化学反应速率。
此规律只适用于气体反应或溶液中的反应,对纯液 体或固体反应物一般不适用(它们的浓度是常数)。
11
(3)温度的影响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 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慢反应速率。
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 反应速率都增大,只不过吸热反应增大的 幅度更大。
实验测知,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通 常增大到原来的2~4倍。
12
例题3、
反应A(g)+B(g) C(g)的反应速率,当温 度每升高10℃时,速率增加为原来的3倍。
平衡
不一定 平衡
不一定 平衡
38
4、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方法⑶
项目
mA(g) + nB(g) +qD(g)
pC(g)
是否 平衡
压强
当 m + n≠ p + q 时,总压力一 定 (其它条件一定)
14
(5)其它因素的影响
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35
3、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混合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
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间 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接 的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各气体的分压、分体积不随时间改变
而改变。
36
4、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方法⑴
注意单位的一致性7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性质 外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颗粒
大小、光、等等
8
(1)浓度的影响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化学反 应速率;减小反应物浓度,可减小化学反应速率。
此规律只适用于气体反应或溶液中的反应,对纯液 体或固体反应物一般不适用(它们的浓度是常数)。
11
(3)温度的影响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 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慢反应速率。
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 反应速率都增大,只不过吸热反应增大的 幅度更大。
实验测知,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通 常增大到原来的2~4倍。
12
例题3、
反应A(g)+B(g) C(g)的反应速率,当温 度每升高10℃时,速率增加为原来的3倍。
平衡
不一定 平衡
不一定 平衡
38
4、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方法⑶
项目
mA(g) + nB(g) +qD(g)
pC(g)
是否 平衡
压强
当 m + n≠ p + q 时,总压力一 定 (其它条件一定)
14
(5)其它因素的影响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理精品PPT课件

则4HCl(g)+O2(g)=2Cl2(g)+2H2O(g)的ΔH=_________-1k1J6·mol-1。
(3)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HCl的转化率的方法是 ____增__加__反__应__体__系压强、及时除去产物 。(写出2种)
((32))若根想据提盖高斯H定C律l的知转,化(率反,应应I+该反促应使II平+反衡应正II向I)移×动2,得该反应为气体 体4H积C减l(g小)+的O2反(g应)=2,C根l2(据g)+勒2H夏2特O(列g)原理,可以增大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 也∆H可=以(及∆H时1+除∆H去2产+∆物H3,)减×小2=产-11物6k浓J·度m,ol-使1;平衡正向移动;
③ 加入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
5.不同条件下转化率的变化规律
(1)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达到平衡后,它们的转 化率相等。
(2)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①若只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A的转化率减小 (恒温恒容,下同)。
(五)有关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
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
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其中,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反应的转化率(α):α=
×100%
反应物转化的物质 (的 或量 质量、浓度)
3.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两个推反 论:应物起始的物质 (的 或量 质量、浓度)
由C图.像图可中知Y点,所温示度条升件高下平,衡增向加逆O方2的向浓移度动不,能根提据高勒N夏O特转列化原率理分析该反应 YX高为D点点N放.,时O热3的反8,反0转应℃反应化已下应,率经,还∆,达c未H起故<到到0始B,平达(正O故衡平2确)A状衡=错5态状.0误,态×;1此,0−时反4 增应mo加正l·O向L−2进1的,行浓N,度O平所,衡以使转延得化长正率反反为应应5时速0%间率,能大则提于 逆平反衡应常速数率K,>2平00衡0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提高NO的转化率,故C错误
(3)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HCl的转化率的方法是 ____增__加__反__应__体__系压强、及时除去产物 。(写出2种)
((32))若根想据提盖高斯H定C律l的知转,化(率反,应应I+该反促应使II平+反衡应正II向I)移×动2,得该反应为气体 体4H积C减l(g小)+的O2反(g应)=2,C根l2(据g)+勒2H夏2特O(列g)原理,可以增大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 也∆H可=以(及∆H时1+除∆H去2产+∆物H3,)减×小2=产-11物6k浓J·度m,ol-使1;平衡正向移动;
③ 加入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
5.不同条件下转化率的变化规律
(1)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达到平衡后,它们的转 化率相等。
(2)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①若只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A的转化率减小 (恒温恒容,下同)。
(五)有关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
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
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其中,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反应的转化率(α):α=
×100%
反应物转化的物质 (的 或量 质量、浓度)
3.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两个推反 论:应物起始的物质 (的 或量 质量、浓度)
由C图.像图可中知Y点,所温示度条升件高下平,衡增向加逆O方2的向浓移度动不,能根提据高勒N夏O特转列化原率理分析该反应 YX高为D点点N放.,时O热3的反8,反0转应℃反应化已下应,率经,还∆,达c未H起故<到到0始B,平达(正O故衡平2确)A状衡=错5态状.0误,态×;1此,0−时反4 增应mo加正l·O向L−2进1的,行浓N,度O平所,衡以使转延得化长正率反反为应应5时速0%间率,能大则提于 逆平反衡应常速数率K,>2平00衡0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提高NO的转化率,故C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否则意义就不明确。
2.某温度时,在 2 L 密闭容器中 X、Y、Z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 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3_X__+__Y____2_Z___。 (2)反应开始至 2 min,Z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0_.0_5__m_o_l_·L__-_1·_m_i_n_-_1。
2.不同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
(1)同一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不同,其平衡常数表达
式及数值亦不同。如: N2O4(g) 2NO2(g)
K=cc2NN2OO42
1 2N2O4(g)
NO2(g)
K′=
cNO2 1
=
c2N2O4
K
2NO2(g) N2O4(g)
K″=cc2NN2OO42=K1
因此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数值时,要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对
(3)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其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 )
(4)对于反应 Zn+H2SO4===ZnSO4+H2↑,增加 Zn 的质量(不考
虑表面积变化),生成 H2 的速率加快
(×)
(5)加入少量 CH3COONa 晶体可以减小 Zn 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但不影响产生 H2 的总量
(√ )
第7讲 化学反应速率与 化学平衡
——基稳才能楼高
一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 影响因素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化学反应速率为 0.8 mol·L-1·s-1是指反应 1 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
0.8 mol·L-1
(× )
(2)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推知化学反应的快慢
(√ )
把握精要
①v正=v逆 (1)直接判断依据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不变
③各组分的含量w、φ不变
(2)间接判断依据 ①对于有有色气体存在的反应体系,如 2NO2(g) N2O4(g)等, 若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改变,则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②对于有气体存在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的反应, 如 N2(g)+3H2(g) 2NH3(g),若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或平均 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则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③对于有气体存在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发生改变的反 应,如 2HI(g) H2(g)+I2(g),反应过程中的任何时刻体系的压强、 气体的物质的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不变,故体系压强、气体的物 质的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均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把握精要
1.化学平衡常数的 3 大应用 (1)根据平衡常数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平衡常数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 平衡后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物的浓度越小。 (2)利用 K 判断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3)利用 K 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若任意状态下的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的比值为 Qc,则 Qc>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Qc=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c< 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 ×) (4)任何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温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 )
(5)对于可逆反应 2SO2+O2 2SO3,改变条件使平衡向右移动,
SO2 的转化率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 )
2.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a. 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e.混合气体的颜色,f.各反应物 或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g.某种气体的百分含量。 (1)能说明 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a_cd__g__。 (2)能说明 I2(g)+H2(g) 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e_g____。 (3)能说明 2NO2(g) N2O4(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a_c_d_e_g_。 (4)能说明 C(s)+CO2(g) 2CO(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a_b_c_d_g__。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减小反应物的用量,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减小,平衡一定向逆反
应方向移动
( ×)
(2) 降 低 温 度 , 正 反 应 速 率 的 变 化 要 根 据 反 应 的 热 效 应 来 判 断
(×) (3)化学平衡向右移动,一定是正反应速率增大或逆反应速率减小
三 化学平衡常数与转化率
1.辨析化学平衡常数中的易错点(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一定改变
(×)
(2)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 )
(3)反应 A(g)+3B(g) 2C(g)达平衡后,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平
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 K 值增大
(×)
(4)H2(g)+I2(g) 2HI(g)平衡常数为 K1,HI(g) 12H2(g)+12I2(g)
平衡常数为 K2,则 K1·K2=1
(×)
(5)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
关;温度越高,化学平衡常数越大
(× )
(6)K=ccCCOO2·c·cHH2O2,温度升高,K 增大,则 CO2(g)+H2(g) +H2O(g) ΔH>0
把握精要
(1)公式法求算化学反应速率
ΔnB
v(B)=ΔcΔtB=
V Δt
(2)比值法求算化学反应速率
同一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化学
计量数之比。对于反应:mA(g)+nB(g)===pC(g)+qD(g)来说,则
有vmA=vnB=vpC=vqD。
二 化学平衡状态与 平衡移动
CO(g) (× )
2.2NO(g)+O2(g) 2NO2(g) ΔH<0 是制造硝酸的重要反应之一。 在 800 ℃时,向容积为 1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0.010 mol NO 和 0.005 mol O2,反应过程中 NO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升高温度,平衡向__逆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2)平衡时,NO 的转化率是___5_0_%_____。 (3)800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4_0_0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