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二回路管道系统的FAC
FAC损伤导致壁厚减薄的检测方法

监测壁厚 的准确性 , 引入 了有限元分析方法 和封 闭的阻抗模型 , 并使用超声测量壁厚的方法 进行 了验证实验 。结果表明 ,模 型的预测结果与 实验 结果 吻合得非 常好 ,带有 E . P SDC D的
WiM 和 Na M 可 以应用于电站的 F C老化管理 。 R R A
1 引 言
5 9
据D P C D技术 , 建立 了一个新的筛选和检测 F C A 敏感部位的方法 ( 1。首先 ,用常规 F C预 图 ) A
测程序初步选 出可能对 F C敏感的部位 , A 再用超 声测量壁厚技术确定需要优先考虑的部位 。对于 没有使用超声技术进行壁厚测量的部位 ,可以选 用本 文介绍 的宽量程监控技术 ( R ) WiM 。如果 WiM 结果显示存在 F C的敏感区域 , R A 那么就可
I uta Sf y ec 0 5。最近 ,管道壁厚减薄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般要 n s i ae n ̄20 ) d r l t Ag 求运营者进行专门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全检查。 由于压水堆核电站二回路中错综复杂的管道系统非常多 ,故要检查所有碳钢管道需
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因此 , 人们普遍选用预测 F C现象发生部位和程度的计算机程序来 A 筛选出对 F AC敏感 的区域 ,比如美国 E R P I的 C E K R H C WO K,德国 SME S公司的 I N W T E ,法国 E F公司的 B TC C R AH C D R -IE O等(hxlt 1 19) C ea ea ,9 6。然后 ,用超声测量壁 . 厚技术来实地检测这些区域的壁厚 ,查找出壁厚减薄最严重 的区域。 但是 , 这些计算机预测程序往往不够准确(hxlt1 19 ) 而且 , C eaea ,96 , . 仅对筛选出的 F C敏感部位 , A 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逐个点地进行检测。 有时一个典型的 F C预测 A 程序会给出 4 0- 0 0 00 50 个需要检测的部件。 4 但事实上 , 在核电站停堆换料期间仅有约 6 0 0 个部件能被检测。因此 ,很有必要寻找更快的检测程序 。
核电站二回路管道系统的FAC

三、FAC影响因素
在 圆 齿 形 表 面 形 貌 形 成 之 前 , 微 型 缺 陷 必 须 达 到 一 个 临 界 尺 寸 才 能 长 大 。 缺 陷 尺 寸 用沿流体流动方向缺陷长度表征,用Xcrit表示。对于圆形孔洞, Xcrit由下面公式表 示:
Xcrit=
式中,dH是流体直径(对4于 d常H 规 R管e (路7 / 8几) 何形状dH等于管体直径)。
➢ 管路形状的影响
三、FAC影响因素
管道尺寸和形状直接影响流体速度进而影响局部传质速率。如果一个构件的几何形状 能够加速流体流动和湍流程度,则这样的构件会受到更为严重的流动加速腐蚀。流动加 速腐蚀倾向与发生在存在流体动力学干扰的部位,主要是含有蒸汽和水的构件内部或临 接的下游。这些部位包括弯头、弯头、减压器、三通、管道入口、控制节流阀下游、阀 门等。
二、FAC机理
(2)金属表面生成的亚铁离子通过多孔的氧化膜层扩散到主体溶液当中。假设氧化膜层 中不存在网状环流和水流,亚铁离子的扩散是由于浓度梯度控制的。步骤(1)中 产生的H2也经过铁基体和氧化物孔洞扩散到主体溶液当中。上述的两个过程与均匀 腐蚀的这类过程一致。
(3)受溶液中的H+的还原作用,磁铁矿膜在氧化膜/水界面处发生溶解,H+来自金属/ 氧化物界面。
➢第一个过程是在氧化膜/水界面产生溶解的亚铁离子,该过程 可分为三个同时发生的反应:
(1)铁在铁/磁铁矿界面的游离氧水溶液中氧化,反应方程如下:
Fe+2H2O =Fe2++2OH-+H2 =Fe(OH)2+H2 3Fe+4H2O =Fe3O4+4H2 一般认为,有1/2的Fe2+在基体铁/氧化物界面转变为磁铁矿。
• 1.2 FAC事件统计
➢ 据WANO统计,1999年至2007年之间,世界核电行业共发生37起FAC事 件。
乙醇胺与核电厂二回路材料的相容性

乙醇胺与核电厂二回路材料的相容性蔡金平;田民顺;何艳红;罗坤杰;邓佳杰;池利生【摘要】采用模拟试验研究了核电厂二回路的碳钢材料在不同碱化剂条件下的流动加速腐蚀(FAC)行为,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SSRT)研究了不同碱化剂条件下二回路用不锈钢材料及690TT合金的应力腐蚀行为,采用模拟净化床试验研究了不同碱化剂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胺(ETA)与二回路典型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与NH 3相比,使用ETA作为碱化剂可降低碳钢材料在汽液两相区的FAC速率,对不锈钢和690TT合金材料的应力腐蚀敏感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对树脂的综合性能也没有明显的影响,且可延长净化床的运行周期.【期刊名称】《腐蚀与防护》【年(卷),期】2019(040)007【总页数】5页(P485-489)【关键词】乙醇胺(ETA);流速加速腐蚀(FAC);应力腐蚀敏感性;树脂;相容性【作者】蔡金平;田民顺;何艳红;罗坤杰;邓佳杰;池利生【作者单位】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清 350300;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清350300;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30;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 215000;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 215000;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建省清洁核能系统燃料与材料联合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74采用氨(NH3)和联氨的全挥发处理(AVT)是目前国内压水堆核电厂二回路系统常用的水化学处理方法[1]。
由于氨的挥发系数较大,采用该处理方法时,在汽水两相区域(尤其是GSS疏水管道),水相中的氨含量会明显偏少,pH偏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等材料的流动加速腐蚀(FAC)速率较大[2-3]。
乙醇胺(ETA)是一种有机胺,分子式为NH2CH2CH2OH,在150 ℃和300 ℃下的汽水分配系数分别为0.26和0.66,因此使用ETA取代氨,可以弥补氨的不足,在美、法等国核电厂,ETA已代替氨大量应用[4]。
材料与水化学第讲核电厂二回路水化学

注意:根据系统设备的材料综合分析
回路系统设备 Steam Cycle Components
HP Turbine Moisture Separator/Reheater LP Turbines
Generator
Condenser
Condensate
Steam Generator
Feedwater
HP Heaters
Deaerator
LP Heaters
热交换器管束、壳侧和管道的材料
Materials of Construction – Heat Exchanger Tubes, Shells and Piping
冷凝器 管束 壳体和管板 低压加热器 LP Heaters 管束 壳体和管板 管束 壳体和管板 管束 壳体和管板 抽气管线 海军铜, 铝铜, Cu-Ni合金, 不锈钢, 钛合金 碳钢, 铝铜 Cu-Ni 合金, 不锈钢 碳钢 碳钢, 不锈钢 碳钢 碳钢, 不锈钢 碳钢 碳钢; 不锈钢替换件
SG二次侧壳体内表面涂有M1防腐涂层,主要成份为环己胺 (C6H11-NH2),其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氯离子 按照《蒸汽发生器去除防腐程序》要求,SG二次侧第一次注 入容积2/3的60℃以上的热水浸泡后排空,第二次再注满热水 浸泡后排空,重复直至防腐层去除干净 2003年11月,俄调试单位(ATE)在对SG二次侧去防腐冲洗过 程中,对1号SG按照程序要求冲洗两次,而对其余3台只注水 冲洗一次
高压加热器 HP Heater
汽水分离再热器
蒸汽发生器的材料
Materials of Construction – Steam Generators
Steam separators- carbon steel, 300-series stainless steel Anti-vibration bars - carbon steel, stainless steel Tube bundle – Alloy 600TT, 690TT, 800Mod, Monel 400 Tube support structure - carbon steel, 400-series stainless steel Shell and shroud - carbon steel
核电工程二回路管道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

核电工程二回路管道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摘要:在M310反应堆二回路的主汽系统 VVP (VVP)和 Feedwater Flow Control (ARE)的建设中,归纳、归纳了各种建设问题,并提出了建设要点,从中提取了建设二回路管线建设的主要控制点和建设要点。
关键的施工技术,重点是要对如下的几个领域进行掌控: U型管卡及铁链的施工、防甩击预埋件的安装、 VVP管道焊接与主设备安装的逻辑关系的确认、管道及设备阀门的吊装和引入、螺栓的施工和设计管理优化及质量保证的重要步骤的监督监查。
对这些工作进行的总结,能够对核电项目的施工提供重要的指引,进而推动核电项目的施工进程。
引言核能二回路的主体是 VVP和 ARE系统管路,它是在核电厂安全壳的内部和外部设置的一系列的大型管路,这些管路的材料是P280GH、RCCM-2、QA1、 VVP 和 ARE。
所有的管线都要做好绝缘和腐蚀处理。
VVP装置从 SG (蒸汽)的生产中获得。
蒸汽产生装置蒸汽发生器从顶端抽出Φ812.8毫米使用316摄氏度,绝缘层为160毫米的碳钢管。
核能蒸汽由核岛向常规岛提供主要蒸汽涡轮和其它蒸汽设备和体系,以R54区域走廊为主,由一次蒸气进行绝缘区域W10,最终通向涡轮机组。
1.基本建造技术简介在该流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是测量放线及测量结果的归零,在吊装运输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物项(管件、管道及相应的设备或零件)的转运通道,在部件的安装的时候需要注意其安全阀和隔离阀的调节压力整定值。
除了与W10部分的壁面连接之外,其壁面厚度为39毫米厚度是46毫米(对于一个超长的管道部分)。
ARE系统管路的直径是Φ406.4毫米x21.44毫米,R53带 SG与机器贯通零件的材料是P280GH,其他材料是TU42C。
温度为316摄氏度/240摄氏度,绝热层为110毫米。
2主要的建筑技术2.1.对系统的修改2.1.1用机械方法构造 U形管架(机械分析)在二回路管线的建设中, U型管卡的制作和制作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的建设,主要是要解决好埋置部件的安装和逐步浇筑的砼问题,而每一次的前期的测试工作都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而测试数据的精确与否将会对后面的工程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每个参与建设的企业都要对测试数据进行仔细的测试和审核。
核电厂二回路管道应对流动加速腐蚀机理研究

抽汽 、疏 水 、给 水 、汽 水分 离 再 热 器 管 道 等 ) 中普
遍存 在 。根据 全 世界 超过 1 2 0 0 0堆 ・ 年 的统计 数据 表 明 ,F AC约 占据 核 电 站 管 道 失 效 的 3 3 % ,在 所 有管 道失 效 因素 中名 列第 一位 J 。 为确 保核 电站二 回路 管 道 安全 ,预 防 和减 少 因 F AC导致 事故 的发 生 ,有 必 要 从 工 程 设 计 、安 装 、 在线 监督 等方 面加强 管理 。本 文 重 点 探讨 在 设 计 过 程 中考 虑减缓 流 动加 速腐 蚀 所 采取 的措 施 ,以及 建 立管 道 的监督 检 查制 度 ,以预 防和 减 小 这类 管 道 的 失效 ,为 同类 核 电厂 的 二回路管 理 工 程设 计 和在 役
A bs t r a c t:Ba s ed on t h e low f Ac c e l e r a t ed Co r r o s i o n on t he S e c o nd a r y l o o p Pi p i ng o f Nuc l e a r Po we r Pl a n t ,t hi s Pa p e r Di s c us s e d Abo ut t h e Me c ha n i s m ,I nt r o du c e t he i n S e r v i c e I ns pe c t i on Dev e l o pm e n t i n Di f f e r e nt Co un t r y a n d a l s o i n Ch i n a.To de a l wi t h FAC ,t h i s Pa — pe r Di s c us s e d t h e wa ys t h a t c a n be Ap pl i e d i n t he De s i g n Pr o c e s s a nd Pr e s e n t he t Ava i l a bl e Sc he me t o Mi n i mi z e i t Dur ing t he i n Se r v— i c e I ns p e c t i o n,W h c i h c a n b e a Re f e r e n c e f o r s u c h k i n d o f Nu c l e a r Powe r Pl a n t . Ke y wor ds:n uc l e a r p owe r pl a n t ;f low a c c e l e r a t e d c o r r os i o n;2n d l oo p p i pi ng
核电厂二回路水化学沉积与腐蚀问题研究

DOI:10.16660/ki.1674-098X.2019.15.127核电厂二回路水化学沉积与腐蚀问题研究①吴玉彬 安洋(海南核电有限公司 海南昌江 572733)摘 要:世界上目前已经建立的核电厂大约有近五百座,绝大多数都是压水堆核电厂。
核电厂水化学的问题研究,一直是世界上核电事业研究的重中之重。
核电厂水化学的问题往往不像机械设备,仪器仪表之类的立即发生事故,容易被忽视。
尤其是水化学腐蚀问题。
如果不对此类问题给予相应的重视,核电厂水化学的腐蚀很容易造成难以预测的后果,甚至破坏反应堆。
本文针对核电厂二回路水质问题进行了研究,其目的在于探讨核电厂二回路的腐蚀机理以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二回路 腐蚀 核电厂中图分类号:TM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5(c)-0127-02①作者简介:吴玉彬(1991—),男,汉族,河南安阳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核电厂水化学控制。
安洋(1991—),男,汉族,湖南岳阳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核电厂水处理技术。
1 二回路水化学控制的目的和意义核电厂二回路的水化学控制问题,一直是核电厂工程师们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优化二回路水质的控制。
主要有三个目的。
(1)保护蒸汽发生器传热管不受二次侧水的腐蚀和引起积垢问题。
(2)防止水管道腐蚀速率过快。
(3)防止由于水质问题所带来的设备腐蚀。
2 二回路中水杂质危害与解决措施二回路中存在这许多杂质,这些杂质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设备的腐蚀。
其杂质主要来源于冷凝器的水透过缝隙,点蚀孔,裂纹等渗入其中。
由于水质来源有海水湖水等,二回路中存在的Mg +,K +,Ca +等会产生结垢问题。
同时,二回路的水中存在一些酸性离子,如So 42-,Cl -等,这些离子使得二回路管道发生腐蚀。
2.1 水杂质带来的危害蒸汽发生器在二回路中是非常重要的器件。
二回路的水质不好,会对蒸汽发生器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国内外核电站二回路碱化剂应用情况

国内外核电站二回路碱化剂应用情况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邹品果zou_ 为了保证蒸发器的长期安全运行需要对二回路水进行化学调整主要方法有磷酸盐处理和全挥发处理两种。
磷酸盐处理的优点是:对给水纯度的要求较低对冷凝器漏泄造成水质波动的适应性较强缺点是磷酸盐易产生局部浓缩而导致腐蚀加剧。
全挥发处理的优点是:不产生淤泥沉积和游离碱缺点是对水质波动的适应性较差。
初期的压水堆核电站二回路一般采用磷酸盐处理现大多采起全挥发处理。
各国对二回路水化学的观点是不同的。
美苏日等国对磷酸盐处理持否定态度认为大多数蒸发器都存在很高的浓缩效应发生浓缩后管子很容易破裂所以不宜再用磷酸盐处理。
美国最初的蒸发器传热管采用18-8型不锈钢出现大量的氯离子应力腐蚀破裂后从1967年起开始采用Inconel-600可是又发生了许多苛性碱应力腐蚀破裂事故还出现了由于磷酸盐的耗蚀而造成的管壁减薄。
因此从1974年起二回路水处理纷纷由磷酸盐处理改为AVT。
现美国压水堆供货商都推荐二回路采用AVT。
苏联历来对磷酸盐处理持否定态度二回路全部采用AVT。
日本二回路现也全部采用AVT。
在采用AVT后有的蒸发器上出现了凹陷现象西屋公司也碰到过类似问题。
“凹陷”现象常常发生在一长期采用磷酸盐处理后又改为AVT的蒸发器中并与凝汽器漏泄进的氯离子有很大关系。
西欧有些国家的蒸发器材采用Incoloy-800。
据认为这种材料有较好的抗磷酸盐侵蚀的能力。
采用这种管材的蒸发器二回路仍采用磷酸盐处理。
在蒸发器的设计、选材、水化学关系方面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苏联认为:改进材料对提高蒸发器的耐腐蚀性能意义不大关键是改进蒸发器的结构设计和水化学。
因此苏联一直采用奥氏体不锈钢作为蒸发器的管材从无变更。
VGB则认为管子破裂的原因首先在于设计其次是选材第三才是水化学因素要减少破裂只有根据这一顺序来改进才能成功。
励德荣.压水反应堆核电站水化学工况以及与常规电站的比较最早核电厂全挥发处理采用的化学试剂是氨和联氨联氨用于除氧和保持还原性氛围氨用于调节p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相流:圆齿状、波状或桔皮状
两相流:老虎斑纹
二、FAC机理
2.2 FAC的作用机理
Fe Fe2 step1
氧化膜中的扩散 Fe
2
流体边界层中的扩散 2 Fe3O4 Fe
氧化膜的形成 DO 氧化膜的溶解 + H
Fe 的扩散
2+
E/C wear of feedwater line E/C wear of feedwater line Leak in moisture separator line Leak in moisture separator line Heater drain recirculation line
1990
薄后最薄处只有1.4mm。
一、FAC背景
1.1 典型FAC事件-2
日本Mihama FAC 失效位置示意图
破裂位置
5人死亡,6人受伤!!
一、FAC背景
Mihama FAC 失效
28 年从未检测 开裂时最薄处壁厚 1.4 mm (原厚度10 mm) FAC 速率 = 0.34 mm year-1
Date
1976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Surry 1
Catawba Susquehanna 1 Zion 1 Turkey Point 3 Millstone 2
Rupture of low pressure heater drain line in feedwater line
─ 传质作用,比如由于浓差扩散引起的亚铁离子从扩散边界层向溶液主 体中迁移。
─ 表面剪切应力作用。
三、FAC影响因素
层流 紊流 紊流 紊流 紊流
氧化层 金属
氧化层 金属 金属 金属 金属
腐蚀速率
A
B
C
D
E
流速或剪应力
三、FAC影响因素
氧化物溶解占支配地位 根据氧化物的动力学,氧化膜在静滞的水中生成。腐蚀速率由裸金 属溶解速率和钝化速率决定。腐蚀动力学呈抛物线关系。 流动减薄膜均衡厚度由物质传递和化物的生成决定。冲刷腐蚀速率
重后果。最后190个部件被更换。Surry核电厂的FAC事
故唤起了世界核电对FAC的重视。
一、FAC背景
1.1 典型FAC事件-2
2004年8月9日,日本美滨核电厂3号机组低压加 热器到除氧器之间的凝结水管道破裂,11名工
人严重烫伤,其中五人死亡。事后检查发现
,由于FAC作用使得原来约10mm厚度的管道减
氧化物溶解增加→
三、FAC影响因素
考虑到电化学极化的作用的影响,在研究流体流速对冲刷腐蚀速率的
控制作用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 在低速情况下,增加液体流速可以降低腐蚀产物(如可溶性腐蚀产物亚铁 离子)的浓度。由于腐蚀产物浓度降低,腐蚀速率增加,并且离子从氧化
物/水界面迁移到主体溶液中的能力变为速度控制过程,浓差极化是其控
三、FAC影响因素
通常采用一个几何加速因子来表征提高流体紊乱度(湍流)对FAC的影响。
冲刷腐蚀几何因子
管道类型 直管 90º 弯头 减压器 (大头) (小头) 管道入口 膨胀器 (大头) (小头) 管道扩张处 管口 4.0~6.0 3.74 18.75 5.0 2.9 5.7 5.7 4.0 3.0 2.8 3.6 2.0 3.0~4.0 2.0~2.5 Keller 1.0 5.75~13 Chexal-Horowitz 1.0 3.7 2.5 1.8 Remy 1.0 2.1 3.2 2.5 3.58~6.24 Woolsey 1.0 1.7 Kastner 1.0 6.0~11
表面保持湿的状态时,才可能造成材料的FAC减损,干燥蒸 汽条件下不发生FAC。如果蒸汽质量大于零,那么只有液相 能造成FAC破坏。
三、FAC影响因素
用于计算传质系数的关系式既适用于单相也适用于双相流体。不 过,如果蒸汽质量大于零,液相的雷诺数ReL的值必须是确定的。 对于双相流体体系,雷诺数由下式确定: V d ReL= L H vL 式中,VL是液体流速,其表达式是: VL= 式中,Q 是整个流体的流动速度;A 是管道的内横截面机; 是
呈现典型的磁铁矿黑色。
二、FAC机理
2.1 流动加速腐蚀的概念
在单相液态流条件下,当腐蚀速率较高时,金属表面会出现典型 的马蹄铁形状的蚀坑,形成扇贝形状或桔子瓣形的腐蚀形貌。扇贝形
腐蚀形貌常出现在发生严重管壁减薄的大直径管道内表面。在双相流
条件下,大型管道表面的流动加速腐蚀形态是 ―老虎花纹‖状形貌。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Fort Calhoun
Mihama
extraction steam line
condensate line downstream of an orifice
1997
2004
一、FAC背景
1.2 FAC事件统计
据WANO统计,1999年至2007年之间,世界核 电行业共发生37起FAC事件。
式中,b=0,1,2,3。具体取值取决于亚铁离子的水解程度。
二、FAC机理
第二个过程是亚铁离子通过扩散边界层向主体溶液迁移的
过程,该过程受扩散梯度驱使。来自氧化物/水界面溶解
和金属基体/氧化物界面的亚铁离子能够通过扩散边界层 迅速地扩散到主题溶液中。另外通常假设主题溶液中的亚 铁离子Fe2+浓度为C∞,氧化物/溶液界面的Fe2+浓度为CS ,且C∞<<CS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氧化物/溶液界面的流体 速度增加将导致腐蚀速率上升。
三、FAC影响因素
3.1 流体力学因素
流体速度的影响
流体动力学的影响很复杂,边界层的物质扩散受管壁附近流体状
况的强烈影响。流体速度是铁离子从氧化物到溶液主体传质的一
个主要控制因素。流动加速腐蚀速率随主体速度的增加和局部湍 流而增大,而且不存在能引起流动加速腐蚀的流体速度的下限。
流体速度对腐蚀现象有两种作用:
制步骤,腐蚀速率部分或完全由传质速率控制。 ─ 在较高流速情况下,传质速度明显高于金属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其结果导
致在金属/电解液界面该过程变成反应次序控制过程,需要活化能激化。
这种条件下活化作用控制整个腐蚀过程,腐蚀速率不再依赖流体速度值。 ─ 当流体速度增大到一临界值——称为―剥离速度‖以上时,表面的剪切应力 变得足够大到可以撕裂或剥离保护性的氧化膜,腐蚀过程转变为磨蚀腐蚀 过程。
核电站二回路管道系统的FAC
苏州院寿命中心化学及状态评估研究所 2012年08月
提纲
一、FAC背景 二、FAC机理 三、FAC影响因素 四、FAC分析
五、FAC有效管理
一、FAC背景
1.1 典型FAC事件-1
1986年12月9日,美国Surry核电厂2号机组凝结水管线 上的一个18英寸弯头运行时突然破裂,造成4死4伤的严
Damage
Leak in extraction line Rupture of discharge line MSR drain line Failure of expander in reheater drain line Rupture of elbow in cold reheat steam line Rupture of feedwater heater line Rupture of feedwater line elbow Leak in main feedwater line E/C wear of elbow in main feedwater line
T型管 (流入管)
合流 (出水管) T型管 (流入管) 分流 (出水管)
5.0
5.0 5.0 4.0
三、FAC影响因素
蒸汽质量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流体的湍流越剧烈,越容易发生FAC;对于气 液两相流而言,其湍流强度与蒸汽质量百分比密切相关。
蒸汽质量对FAC速率的影响非常大。只有在管道或构件壁内
step2
step3
二、FAC机理
2.2 FAC的作用机理
通常认为流动加速腐蚀是静止水中的均匀腐蚀的一种扩展,其区别在 于流动加速腐蚀的氧化膜/溶液界面存在流体运动。考虑到金属表面 多孔铁磁相膜的存在,流动加速腐蚀可以分解为两个耦合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在氧化膜/水界面产生溶解的亚铁离子,该过程可分
一、FAC背景
1.3 FAC的危害
压力容器和管道的降级; 电站降功率或者停堆; 人员伤害; 经济损失。
二、FAC机理
2.1流动加速腐蚀的概念
流动加速腐蚀(Flow-accelerated corrosion,简称FAC)就是碳 钢或低合金钢表面保护性的氧化膜在水流或气液两相流作用下发生 溶解、破坏的过程。由于氧化膜的不断减薄,保护性能下降,腐蚀 速率上升,最后达到一种平衡状态——腐蚀速率和溶解速率趋于一 致,并保持这个稳定的腐蚀速率持续下去。金属表面局部区域的氧 化膜非常薄,几乎相当于金属的裸露表面。一般情况下,腐蚀表面
材料 :碳钢 温度 : 140oC 流速 : 2.2m/s 氧含量 : <5ppb 水化学 : AVT (pH8.5-9.7)
一、FAC背景
1.2 FAC事件统计
Plant Name
Oconee 3 Browns Ferry 1 Oconee 2 Calvert Cliffs Handdam Neck Surry 2 Trojan 2 Surry 2
上式表明,缺陷长度与流体直径成正比,与雷诺数成反比。也就 是说,湍流越剧烈,管径越小,缺陷特征长度就会越小,达到临 界缺陷尺寸的缺陷数量就会越多,越容易发生FAC。 注:对于发电厂用商用装置和管材,通常会存在大于临界尺寸的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