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用药安全与管理
护理中的药物管理与用药安全

护理中的药物管理与用药安全在护理中,药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涉及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正确的药物管理可以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药物治疗,同时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本文将从药物管理的定义、原则、过程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药物管理。
药物管理是指在医疗过程中,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对药物进行合理选择、正确使用、科学调配、准确计量和合理管理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药物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错误的发生。
在进行药物管理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首先是遵医嘱原则,即按照医师开具的医嘱执行给药方案,不随意更改或停止药物使用。
其次是核对原则,在给药前应核对患者身份、药物名称、剂量、途径、时间等信息,以确保用药准确无误。
再次是审方原则,护士在执行医嘱前应仔细审查医嘱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医师调整。
最后是监测原则,护士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药物管理的过程包括药品采购、药品储存、药品分发、药品使用和药品废弃等环节。
在药品采购环节,医疗机构应选择正规的药品供应商,保证药品质量和供应的及时性。
在药品储存环节,应根据药品的特性和要求,采取适当的储存方式和条件,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药品分发和使用环节,护士应按照医嘱要求,正确分发和使用药品,做好用药记录和监测工作。
在药品废弃环节,应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正确处理和处置过期或不需要的药品,防止药品滥用和污染环境。
在进行药物管理时,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
首先是避免用药错误,护士在给药前应仔细核对药品信息,准确计量和标记药品,避免混淆和错误使用。
其次是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护士应了解各类药物的相互作用机制,避免不当搭配或合并用药。
再次是避免药品过敏和不良反应,护士在给药前应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药品反应情况,及时观察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最后是避免药品滥用和药物残留,护士应按照医嘱要求正确使用药品,避免滥用和药物过量,减少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药物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护理措施

药物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护理措施在医疗工作中,药物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护理工作,它涉及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良好的药物管理可以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减少用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药物管理护理措施。
1. 药物嘱托首先,医生在开具药物处方时必须明确嘱托患者,并详细写明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用药频次等信息。
这些嘱托内容有助于患者和护士正确理解和执行医生的用药意图。
2. 药物核对护士在给患者配药时需要进行药物核对,确保所给药物与医嘱一致。
核对内容包括药物名称、剂量、规格、批号等,这一步是确保用药安全的基础。
3. 药物存储药物存储是药物管理中的关键一环。
护士应按照药物属性进行分类,并将药品放置于指定的存储区域,避免交叉污染或药物失效。
此外,药品的保质期也需要被仔细记录和监控,及时清理过期药品。
4. 药物标识药物标识内容必须清晰明了,包括药物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等信息。
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混淆用药,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
5. 药物给药给药环境要保持整洁,并避免感染交叉。
护士在给药前应正确洗手,并佩戴好手套,以防止细菌污染。
同时,护士也需要关注给药途径的准确性,如口服、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等。
6. 药物记录准确记录患者用药情况是药物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护士应及时、完整地记录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以及患者反应等信息,有助于医生随时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
7. 药物教育药物教育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
护士需要向患者和家属传授正确的药物知识,包括药物的名称、用法、副作用等,以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并按照医嘱正确用药。
8. 药物评估护士应定期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疗效评估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通过药物评估,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反应情况与医生进行沟通,并及时调整药物方案。
总结而言,药物管理是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对于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药物嘱托、药物核对、药物存储、药物标识、药物给药、药物记录、药物教育和药物评估等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的康复早日到来做出积极努力。
护士如何处理药物管理与用药安全

护士如何处理药物管理与用药安全药物管理与用药安全是护士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本文将探讨护士在药物管理与用药安全方面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措施。
1.正确核对患者身份和处方在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前,护士应首先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与处方进行核对。
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与处方匹配,避免给错药或给错患者用药。
2.仔细阅读药物处方说明护士必须仔细阅读药物处方说明,了解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和注意事项等信息。
如发现与患者病情不符合或存在疑问,应及时向医生或药师核实,并不轻易给予患者使用。
3.遵循正确的药物储存方法护士应遵循正确的药物储存方法,按照要求保持药品的干燥、阴凉、避光和禁烟等环境。
定期检查药物的有效期,避免使用已过期的药物。
4.准备药物前进行双人核对在给患者准备药物之前,护士应进行双人核对。
核对的内容包括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和患者身份等信息,确保给患者使用的药物是正确的,并避免药物错误。
5.正确使用药物给予工具护士应正确使用药物给予工具,如药物瓶盖、注射器等。
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确保药物的容器和给予方式无污染,并避免漏用或误用等错误。
6.对于特殊药物的管理与监测某些特殊药物,如高危药物、危险药物和控制药物等,护士在管理和监测方面应更加慎重。
在给患者使用这类药物前,需要进行额外的核对和监测,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7.记录和报告药物相关问题护士在药物管理过程中发现与药物有关的问题,如药物反应、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等,应及时记录并报告给医生或药剂师。
同时,也应及时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告知和解释。
8.教育患者合理用药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合理用药的指导和教育。
包括告知药物的正确用法、副作用、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药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9.定期参加药物管理培训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药物管理与用药安全水平,护士应定期参加相关的药物管理培训。
通过学习新的药物知识和技能,加强对药物的了解和应用,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
护理安全用药与管理PPT

医疗质量的提升
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正确的药物治疗对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护理人员需要确保 药物得到正确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加速病人的康复。
提升病人满意度
通过确保病人安全和有效的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可以提高病 人的满意度,增强病人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和忠诚度。
减少医疗纠纷
降低药物错误的风险
通过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可以降低药 物错误的风险,从而减少因药物问题 导致的医疗纠纷。
降低用药错误风险
用药错误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 患,加强用药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保障患者安全。
定义与概念
护理安全用药
指在护理工作中,遵循医学知识、用药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有效、经济、合理的过程。
护理安全用药管理
指通过建立完善的用药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培训教育等措施,提高 护理人员安全用药意识和能力,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管理活动。
案例二:某护士安全用药的失误与教训
总结词:失败教训
详细描述:某护士在给患者用药过程中,因疏忽大意导致用药错误,引发患者不良反应。通过这一事 件,医院和护理人员认识到加强用药安全培训和监督的重要性,进一步规范了护理安全用药流程。
案例三:某医院安全用药的改进措施与效果
总结词:改进措施
详细描述:某医院针对用药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如加强药品监管、完善用药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等。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医院安全用药的水平,减少了用药错误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02
护理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病人安全与健康
确保病人得到正确的药物治疗
护理人员需要确保病人接受正确的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以避免药物错误或不 当使用对病人造成伤害。
护理安全用药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护理人员及与护理工作相关的其他人员。
三、职责与分工1. 护理部: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护理安全用药培训,对全院护理安全用药进行监督检查。
2. 护士长:负责本科室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对护士进行安全用药培训,督促护士严格执行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3. 护士:负责患者用药的观察、护理,严格执行护理安全用药操作规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四、管理措施1.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药品采购、验收、储存、发放、使用等环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确保药品质量。
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药品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对注射、输液、输血等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4. 严格执行药品交接班制度:护士长组织护士进行药品交接班,详细记录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等信息,确保药品交接准确无误。
5. 严格执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护士发现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记录。
6. 严格执行药品储存管理制度:药品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药品分类存放,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及时更换过期药品。
7.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开展安全用药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和操作技能。
五、监督与考核1. 护理部定期对全院护理安全用药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 护士长对本科室护理安全用药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护士长及护士的绩效考核。
3. 护士违反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造成患者用药安全隐患的,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规范护理人员在用药过程中的行为,预防和减少用药差错,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科室及药剂科。
三、职责1. 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用药指导、用药观察及用药反馈。
2. 药剂科:负责药品的采购、储存、供应及质量监管。
3. 护理部:负责对护理安全用药进行监督、检查及指导。
四、制度内容1. 药品采购(1)药剂科根据临床需求,按照《药品采购管理制度》进行药品采购。
(2)采购的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具有合法的生产批号和有效期。
2. 药品储存(1)药剂科负责药品的储存,按照药品性质分类存放,确保药品质量。
(2)储存药品需定期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
3. 药品供应(1)药剂科根据临床需求,及时、准确地为临床科室提供药品。
(2)临床科室接收药品时,需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4. 用药指导(1)护理人员应熟悉所负责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药品名称、剂量、用法、注意事项等。
(2)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用药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5. 用药观察(1)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措施。
(2)护理人员应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用药时间、剂量、不良反应等。
6. 用药反馈(1)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用药效果、不良反应等。
(2)药剂科根据用药反馈,对药品的使用进行调整。
五、流程1. 药品采购流程(1)药剂科提出采购申请。
(2)采购部门审核采购申请,并进行招标或询价。
(3)药剂科根据采购结果,签订采购合同。
(4)药剂科按照合同约定,接收药品。
2. 药品储存流程(1)药剂科根据药品性质,进行分类存放。
(2)药剂科定期检查药品质量,确保药品质量。
3. 药品供应流程(1)临床科室提出药品需求。
(2)药剂科根据需求,及时、准确地为临床科室提供药品。
4. 用药指导流程(1)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用药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护理工作中的药物管理与用药安全

护理工作中的药物管理与用药安全护理工作中的药物管理与用药安全一直是护士们必须高度重视和严格执行的重要工作内容。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但如果管理不当或者用药不安全,则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意外后果。
因此,护理工作者在药物管理和用药安全方面必须非常小心谨慎,保证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1.合理用药在护理工作中,首先要确保患者的用药是合理的。
护士要对医嘱进行认真审核,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过敏情况,避免给患者使用禁忌药物或者有交互作用的药物。
同时,在给药之前要了解患者的用药历史,避免重复用药或者忽略患者已经使用的药物。
2.正确摆药在药物管理中,护士要保证每一位患者的药品都摆放在正确的位置,避免混淆或者携带错误的药物给患者使用。
药物摆放要有明确的标识,包括患者的姓名、病历号以及给药时间等信息,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准确计量在给药的过程中,护士要使用专业的药物计量工具,如药品称量器或容量滴定管等,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精准度。
不可随便估量药物的剂量,避免因为计量错误导致患者用药过量或者不足。
4.严格监测在患者用药的过程中,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变化,及时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和效果。
对于需要监测用药效果的药物,护士要按照医嘱和规定的时间进行监测,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用药情况和症状变化。
5.预防误用在药物管理中,护士要严格按照用药操作规程,避免因为疏忽或者马虎导致患者用药错误。
对于需要配药和调配的药物,护士要仔细核对药品的种类和剂量,保证患者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6.危险药物管理对于具有危险性的药物,如麻醉药物和毒性药物等,护士要格外小心谨慎,在用药之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同时,在给药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因为药物溅洒或者误吸等情况导致患者和护士本人受到伤害。
7.药品储存在药物管理中,护士要对药品的储存环境进行管理,保证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药品应该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或者高温潮湿等情况。
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护理安全用药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管理。
第三条本院护理部门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四条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五条成立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小组,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及护理骨干组成。
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小组负责全院护理安全用药的监督、指导、培训和考核工作。
第六条护理部主任负责全院护理安全用药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第七条护士长负责本科室护理安全用药的管理工作,对本科室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和指导。
第八条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医嘱,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三章护理安全用药要求第九条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应,严格执行药物使用规范。
第十条护理人员应认真执行医嘱,不得擅自更改、暂停或拒绝执行医嘱。
如发现医嘱存在问题,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十一条护理人员在使用药物时,应认真核对患者信息,确保药物正确、按时给予患者。
第十二条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确保患者安全。
第十三条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的用药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第四章护理安全用药培训与考核第十四条护理部应定期组织护理安全用药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知识和技能。
第十五条护理人员应参加护理安全用药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用药安全意识。
第十六条护理部应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知识进行考核,确保护理人员掌握安全用药要点。
第五章奖惩与监督第十七条对遵守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用药安全与管理螃膇莆螆虿膆蒈蕿肈膅芈螅羄膅莀蚈护理用药安全与管理防范加强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护士临床药理知识(1)掌握临床药物相关知识:药物化学名、商品名、用法、剂量、途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熟练掌握各类常用抢救药物的相关知识。
(2)参加医务科、药剂科的药物知识讲座。
(3)科室建立药物说明书与配伍禁忌表,便于查询。
(4)严格执行临床新药首次使用流程。
A主班接到新药医嘱转抄到相应治疗单并注明“新药”,并通知治疗班向药房索取新药说明书。
B首位执行护士仔细阅读说明书,对说明书中主要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用红笔划出,以起到醒目、提示作用。
C首位执行护士根据药物说明书核实医嘱是否正确,如有异议及时与医生联系。
D首位执行护士负责使用新药,新药续接瓶时要观察茂菲氏滴管两种液体混合后有无变色、混浊,输液过程中主动询问患者用药反应情况。
E如新药未能在首位护士当班时使用,对新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必须与接班者严格交接,确保用药安全。
F主班及时将新药说明书夹在晨会提问本内供第二天晨会集中学习,并在护士站白板备注填写:X月X日新药:XX,以提示休息后第一天上班的护士学习新药。
G首位护士负责新药相关资料的检索,对有报道发生配伍禁忌的药物及新药说明书中未提及的不良反应及时摘录,与新药说明书装订一起,以供大家学习。
1.规范病房药品的安全管理(1)内服、注射、外用、消毒药以及高危药品、麻醉药品应分别分类放置。
并按有效期时限的先后顺序存放使用。
(2)各类药品的瓶签与药名相符,标签明显、清晰。
(3)严格执行清点制度。
每天清点量,每周检查药品的质量。
对近期失效(有效期在3个月)药物注明失效期。
(4)需冷藏的药物如:胰岛素、肝素、疫苗、血制品等放冰箱内(2-8℃)保存。
(5)易被光线破坏药物需避光保存。
如:Vc、Vk1、氨茶碱、付肾等(6)病房药品管理制度a毒、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b高危药品:(凡是误用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的药品,如: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c管理要求:专柜放置、标签清晰、班班清点、使用注意事项、主要不良反应及应急处理。
2.严格用药操作规程1)给药途径准确2)注意给药间隔时间,维持血药浓度3)注意补液速度必须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各种药物的性质调节补液速度。
3·医嘱处理准确1)处理医嘱时,应精力集中,发现有疑问时及时与医生沟通。
2)电脑录入信息时要正确,并且在用药前查对到位。
3)用药医嘱转抄后应标明执行时间。
4)整理治疗卡、输液卡、服药卡、护理单后,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并保留原来的底稿,以便查阅。
医嘱处理后要及时查对,做到班班查对,每周总核对一次,并在相应的位置签名。
4.防范配伍禁忌a药物配制时要严格执行注射器单用制度;b根据药物性质选择适宜的溶媒,全面了解配伍药物的特性,避免盲目;c不得用一种药物溶解另一种药物或用一个针管同时抽吸两种药液;d两种药物在同一输液中配伍时,应先加浓度较高者,后加浓度较低者,以降低发生反应的速度。
e有色的注射用药物应最后加入,以防有细小沉淀时不易被发现。
f静脉输液时,既要注意同一瓶液体中药物有无配伍禁忌,也要注意相邻两组液体之间的配伍禁忌,若已知两种药物连续输入时会发生药物反应,应注意避免连续输入,可用少量生理盐水冲管或更换输液器后输入等方法加以防范.5.正确选择溶媒a并非所有的药物均可用注射用水来稀释。
各种药物都有其各自的性质,有的药品在包装盒中即附其所需溶媒,则应使用所附溶媒,不可擅自更换,如护肝药思美泰、奥美拉唑等。
如未附溶媒时,应依据药品说明书选择溶媒。
b林格氏液+碳酸氢盐、碳酸盐、磷酸盐、硫酸盐、酒石酸盐→沉淀c中药注射剂(复方丹参、β-七叶皂苷)+生理盐水→沉淀(盐析)提示:林格氏液一般不可用来配制药物;药物溶媒应正确选择6.选择合适的输液器临床中必须根据药物的性质正确选择不同功能的输液器,从而预防不溶微粒对患者血管的损害,减少药物性过敏反应的发生,降低药物的吸附,避免增塑剂和热稳定剂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的潜在危害,最终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精密输液器适用人群:儿童患者、老年患者、癌症患者、心血管患者、危重病人、长期需要输液的患者等。
适用药物:中药、抗生素、营养液、氯化钾、果糖、甘露醇、脂肪乳、化疗药物等。
避光输液器易发生光化降解的药物:硝普钠;硝苯地平、尼群地平、西尼地平、尼莫地平等;维生素B,维生素c,甲钴胺及叶酸;盐酸异丙嗪、盐酸氯丙嗪;喹诺酮类药物。
易氧化的药物:酚类、烯醇类、芳胺类、吡唑酮类、噻嗪类药物.抗肿瘤药物:顺铂,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尼莫司汀、塞替派、甲氨蝶呤、氟尿嘧啶、阿霉素、米托蒽醌、丝裂霉素及昂丹司琼等。
7..给药途径准确a严格按照医嘱及药物的说明书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
b注射剂一般在包装盒上注有“供肌内注射”或“供肌内静脉注射”。
只供肌内注射的药品不可作静脉注射。
这不仅有药物纯度问题,还因肌内注射剂中可能加入为减少疼痛而添加其它药物,故不可随便作静脉注射用。
仅供静脉注射的制剂中,也有为适应较长时间静脉点滴而添加稳定剂或缓冲剂的,这些也不能作肌内注射,因此,绝不可“自作主张”任意“代用”而互替。
c多种药物不可经同一静脉注入,避免发生未知的配伍禁忌。
d特殊用药方式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者不可吞服;控释片、缓释片以及肠溶片不宜掰碎后服;复方炉甘石洗剂属于混悬剂,用时必须摇匀。
e标识到位,提供安全的用药环境如:肠内营养时要挂放管饲标识并用专用的紫色输注管以便与静脉输液管道区分。
8.给药时间正确需空腹、饭时、饭前、饭后、睡前服用的药物需按要求服用。
如消化药在饭时或饭前服用.可及时发挥药效;对胃肠解痉药如阿托品等需饭前服;有刺激性药物需饭后l5-30 min服;降压药物应根据人体生物钟节律,服降压药每日3次。
宜分别在O7:0O、1 6:00和l9:OO,早晚两次,用药量早晨应比下午适当少些,临睡前不宜服用。
催眠药如巴比妥类需睡前服。
1)注意给药间隔时间,维持血药浓度。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应在饭前30 min内,防止发生低血糖休克;持续使用胰岛素泵人的病人,最好l h~2 h测量血糖1次。
避免出现低血糖昏迷。
?抗生素使用间隔时间(如:bid 、q12h)2)输液卡上必须明确注明各种药物的输注时间。
3)特殊药物的使用时间要做好重点交班登记。
9.增进医务之间沟通交流执行医嘱中若发现医嘱差错或有疑问时应及时与医师或药师沟通确认或更正,绝不能盲目执行、被动地去执行。
对于一些特殊药物的使用及时与医师或药师沟通10.加强对病人用药知识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什么时间用什么药,使患者参与到治疗过程中,以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1)向患者交待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时间、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2)鼓励患者有疑问时及时提出,及时反映用药后的反应。
11.认真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在进行静脉输液或接瓶时,应观察片刻后才可离开。
加强巡视观察,认真倾听病人的主诉,及时发现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尤其在用药后10 -15 min是药物变态反应发生的高峰期.注意观察局部穿刺处,及时发现药物外渗及时采取措施。
12.特殊药物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注意事项a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需用微量输液泵控制滴速b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根据血压、心率等参数的变化,随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滴速c血管活性药物应尽量从中心静脉输入。
d采用专用通路输入血管活性药物,不要与巾心静脉压测量及其他静脉补液在同一条静脉管路。
e缩血管药和扩血管药应在不同管路输入。
f加强对输注部位的观察,避免药液渗端至血管外2) 使用化疗药物注意事项a用药前与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b正确配药,做好个人防护。
c选择中心静脉,合理、正确排序输入。
d加强巡视观察。
e输液完毕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拔针,按压进针处5分钟。
f化疗废弃物做好标记。
3)使用刺激性药物注意事项a选择较粗的静脉,使用留置针。
24h内避免在原穿刺处下方穿刺。
b药液充分稀释。
c控制滴速,加强观察。
d预防使用康乐宝透明贴,减轻局部疼痛。
4)特殊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a立即停止药液输入,保留注射针头,用注射器回抽出头皮针内药物及血3-5ml,接生理盐水滴注20-30分钟,如外渗明显可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然后拔出针头。
b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及护士长,c根据药物性质选择相应的解毒剂局部封闭。
d 24h内可进行局部冷敷,植物碱类药物热敷。
e抬高患肢24-48h,避免局部受压,促进血液回流。
f局部选择相应的药物外敷。
如:50%硫酸镁、喜疗妥等。
g加强局部的观察。
13.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处理a立即停止原补液、更换输液器,用生理盐水或5%GS维持静脉通道,并保留原液体和输液器具。
b立即报告医师。
c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予以吸氧、抽血培养等,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
d将输液器、剩余药液等送检验科。
c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情绪。
d按要求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上报护理部、院感染管理科。
e当输液反应可能或已引起不良后果或医患双方有争议时,立即通知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
14.用药错误的应急处理a出现给药错误时,应立即停药。
b及时通知床位医生及护士长。
c严密监测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过敏反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d对出现差错的药物及液体进行妥善保管,患者及家属有异议时,应按有关程序进行封存。
e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并降低到最低的程度。